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到上古当酋长-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衣。

    风和织布和织衣,惊动了节曲,她邀约上四位议政大臣,一起来到基地参观了织布师的杰作。

    听说大酋长亲自参观织布基地,各个氏族的闲杂人等,纷纷追随进入基地。

    面对琳琅满目的布匹,主要有青,蓝,灰,绿,白,黑和土黄七种色调的颜色,少有一些淡红和淡紫色的。再看制成的衣服,基本上是无袖的长衫和套裙。

    冬天则是对襟的长袍,风和告诉大家,长袍之内可以继续穿着兽皮制成的“裹衣”,即一种用兽皮简单制成的包裹在身体上的衣物。

    这是对身份较高的首领们的要求,对于普通族人,一年到头的大部分时间里,还是要经常穿着兽皮,只是里面有内衣不再是空荡荡的而已。普通族人的布衣,多是在重要场合和没有战争和劳作时穿戴。

    风和代表基地和各个氏族,向节曲和四位大臣每人赠送了两套最精美的衣服。

    其中送给节穷和吉贞的衣服,风和还特地亲自缝制上两朵鲜花图案。

    衣服拿在手里,节穷没说什么,她的脸笑的都开花了。吉贞却不好意思地看着风和,那个意思是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

    风和深意地笑笑,对她说:“这是专门为你准备的,上面有你最喜爱的野蛮花。”野蛮花指后世的槐花,想想也怪有意思,那个时代的人对槐花情有独钟。

    风和考虑到人们喜爱槐花,最大的理由是春天来时,人们可以采摘下来饱餐一顿。

    他对大自然馈赠于人类的这些礼物充满敬意,对神农氏未降临人间之前人类的搜索欲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吉贞自然不知道风和这番心思,这一次她彻底被风和感动了,感觉自己这些年里确实是误解了风和,心里一明,脸上就挂不住了。

    风和为了摆脱尴尬,找个话题陪节曲聊起了天,然后又对前来捧场的族人,每人赠送了一件衣服。

    这些赠送品,不计算在以后配发的数量里面,这些族人听说之后呱唧啦哩地一阵奉承和赞美。

    节曲要回去时,问风和:“你这想法是从那里学来的,是葛天氏吗?”

    过龙在傍边说道:“怎么可能?你问问叔融,葛天氏的织布基地,我们去了很多次,也就是你从来没有去过。”

    节曲听过龙一说,也自觉执政这么些年来,对联盟没有尽到职责,便拉过风和的手,对众人说:“所以说啊!我节曲一生执政无力,为了弥补我的过失,我选择了一位令你们满意的接班人!”

    听完她的话,议政大臣们没什么,族人们齐呼:“大帝,大帝。。。。。。”

    大帝,是对大酋长的敬称,在那时不是一个正式的称呼。但或许,正从此时,后世帝王这个称呼也随之应运而生。

    上天也许赋予了风和使命,他才是第一个敢于真正称帝的人。

    节曲走后,基地加紧了织布速度,风和决定在娲姬回来之前,要为来到帝都周围的每个氏族的每一个族人,配备上两套过冬的冬衣。

第九十二章合枪被俘() 
织布的事进展的如火如荼,节曲和叔融等人既惊奇也很满意。典也在听说风和的作为之后,却沉不住气了。

    由于上古时期的战争,需要战争双方约战才能进行,再加上娲姬不在,典也实在是想想没招,在不敢发动战争的情况下,选择了攻打一个与战争无关的氏族大典氏。

    这个氏族是一个保持中立的氏族,大典氏来自于帝都西南方向,那里崇山峻岭,一片荒芜。

    这个地方后世称之为神农架,大典氏也是后世少典氏的联姻氏族。

    冰河期末期的洪水异常凶猛,肆虐着整个华离国的古老大地。

    神农架所在的山区,是整个古老大地上洪水暴发最多,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大典氏在数千年里,一直处于迁徒之中。

    最近百年,他们实在是承受不住洪水的灾难,又面临种族的灭绝,依然选择了东迁。

    帝都之东北方向,防线之外三十公里的一座平缓的高坡上,大典氏正在这里生存。

    典也选择了大典氏作为目标,说起来也可笑,就是因为这个氏族名字里有一个字与他的名字一样。

    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也为了耀武扬威,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他,做了这一生最错误的一件事,就是把本来即将灭绝的大典氏推上绝境。

    大典氏总共仅余九千多人,有战斗能力的人不过五千多人,典也带人就灭掉了其中的一半。

    一时间,高坡上是血流成河。

    幸存者为了保存氏族生命的火种,不得已在酋长的带领下分散逃离四方。

    典也带兵到处追杀,他已经杀红了眼,心里想的就是要把这个氏族灭绝。

    这一日,他来到了离巢湖不到百里的地方,这里也有一个小的湖泊。早先,这里本是有巢氏的发源地,现在仍然留有许多遗迹。

    典也看到有巢氏的遗迹,愤愤不已,正想令人放火烧毁,迎面却看到了湖的另一侧走来一群人。

    这群人由两个氏族组成,为首两个人正是合枪和煞龙。

    典也是认识的,这两个人,他都认识。

    合枪的美貌,典也喜欢,可这个人虽坏,心中却只有风丽一人,对于合枪只是欣赏而已。

    何况合枪是风和的女人,典也再傻,也不会拿风和的女人撒气。

    他杀大典氏,是因为这个氏族与战争双方没任何关系,帝都和风和知道了也说不出任何不是。

    可是想要杀合枪,典也就要掂量掂量轻重,搞个不好,风和一怒之下,就算打不赢女娲氏集团,也要专门找上门来杀掉自己。

    典也这么想,也就没有动用武力,他只是把合枪和煞龙及其族人全部抓了起来。

    考虑到有巢氏的地位,典也命人好生招待,娲姬临行叮嘱不能得罪有巢氏,还需要依赖于他们抵抗东南异族。

    这个战争局势相当有意思,联盟内形成了伏羲和女娲为首的两大阵营,而有巢氏作为第三大阵营没有参与双方,却成了对抗外族的一支生力军。

    就在典也抓了合枪押送回基地之时,风和得到了典也攻打大典氏的消息,亲自带着三千精英勇士前往营救大典氏。

    可他到了那里,却发现这里血流成河,地上男女老幼死尸一片。

    可恨。。。可恶。。。

    风和骂道,双目似火如炬。

    石生劝道:“酋长别伤心了,这些族人死不能复生,咱们还是寻找典也复仇要紧。”

    “能杀了他吗?”风和问道。

    陆余上前道:“说实话吗?”

    石生道:“费话!”

    “不能!”陆余沉稳地说。

    风和见他的样子,问:“为何不能杀?”

    陆余道:“杀可以解气,可是我们双方未约战,大典氏又不是咱们战争的任何一方势力。”

    上古的规矩,人们执行的很严。

    约战这一条,是一代伏羲大帝制定的“巫政管理制度”之一,也是数代伏羲氏大酋长完善的“氏族公约”之一。

    “罢了!我知道这个,找他主要是为了出口恶气。”

    听了风和的话,陆余自知他很理智,也不必劝说了,命令手下的勇士抓紧时间搜寻。

    风和一行人向南搜寻,典也一行向北返回,两行人马恰好在防线东北的一条峡谷相遇。典也没想到会遇到风和,贼眉之下鼠眼乱转,想尽一切言语应对风和。

    思量之际,他看着风和带的人马数量,随即松了口气,自视以自己手里的人马,再加上手里的人质,不用惧怕风和。

    大不了,最后无法过关,以合枪为要挟或者杀了合枪。他也知道杀合枪的后果相当严重,风和是不会饶恕他的,他可是听说了申衣的下场。

    人质可是风和的女人,绝对不能动。

    典也如是想着,可是他身边却有个不识趣的人,这个人就是有化氏酋长,他不认识风和。他见对面来的是伏羲氏,便猖狂地鼓动着典也开战。

    娲姬没有下令,典也还真没有那么大勇气与风和开战。即便打得过,只要风和不死,就会打乱娲姬的计划。

    以他对妹妹的了解,从此自己就会失去在女娲氏集团的核心层的地位,也就失去了争夺未来联盟权杖的机会。

    这一点,典也还是明白,他的脑袋还没笨到家。

    风和也不想这么早开战,而且双方都明白没有正式约战,谁先开战谁就违背了氏族公约,就会在天下人面前失去公理。

    虽然来自后世的他,知道偷袭是取得战争胜利最廉价的方式,可那也要等约战之后,你可以选择偷袭。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偷袭这个概念。没有人知道这个概念,也就没有人反对,此时在军事上,人们正出于探索的阶段,对于任何战争方式,只要有人发明出来,其他人都能接收。

    之所以只有约战才能战,也正是没有其他战法出现的结果。

    风和对典也屠杀大典氏的行为进行了一番痛斥,厉声道:“有本事你冲我来,咱们战场上见真招,你以大欺小,欺负一个行将灭绝的氏族是几个意思?”

    典也反驳说:“大典氏不在伏羲氏防线之内,也不是拥护帝都的氏族,你无权过问此事。”

    理由似乎恰当,风和考虑到上面原因,也决定暂时放他一马,但突然说了一句:“你就不怕娲姬回来找你算账?”

    典也听闻风和此言,果然惊慌失措,他还真没有考虑到这一层后果,只图一时之快了。

    风和丢下这么一句令典也后悔一辈子的话,却暗自发狠一旦到开战之日,定不让典也活过当夜。

    两行人错行前进,都尽力保持克制,合枪被这样带回女娲氏。

第九十三章娲姬西行() 
风和与典也分离后不久,勇士来报说有巢氏派人来说合枪被有化氏抓去。

    风和猛然想起,刚才典也的队伍里正有许多有华氏族。

    坏了!

    合枪不会……

    风和惊愕的一身冷汗。

    带人狂追,……

    风和追到女娲氏基地时,典也他们已经进去。风和派人约典也谈话,典也故意不见。

    风和一气之下,返回帝都,把情况奏鸣节曲决定要约战,节曲立即派人去请帝都的四位大臣和葛天氏的震柯。

    五位议政大臣得知风和要约战,都表示坚决支持风和。风和是节曲指派的接班人,也得到了联盟的认可,现在又行使临时大酋长之职。

    节曲没有说话,她现在完全放任风和,不管他的决定是对还是错。

    风和派人前去打探娲姬的消息,他估摸着这哨兵一来一去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他决定在这一个月里,再对生活和战争物资进行补充。

    以目前双方的实力来看,虽然自己这一方的物资充裕,然而兵力上却相差太多。

    风和只能寄希望于打持久战,另一方面希望某些氏族能阵前倒戈或者迷途知返。不管是倒戈也好,还是不愿意再牵涉到双方战争也罢,都是极大地削弱了女娲氏的势力。

    算计之下,风和稍感宽心,委派石生等人传授族人草鞋和弓箭的制造方法。

    其实这两种东西,伏羲时代已有雏形,只是当时的人类制造出来的是四不像,质量也相去甚远。

    当时的弓箭,是一种名叫“吹箭”的玩意,是人们在吹凑笛子时偶然领悟出来的。

    风和制造出来的弓箭,水平相当于后世三千年左右,铜制和铁制兵器流行之初的样子。这个时代大致也是华周朝至华汉朝时代。

    他把生活资料和战争武器的发展几乎列于同步,因为他晓得凡事必须慢慢来,打乱了时代前进的步伐,美事可能反而不美。

    一个月之后,哨兵返回。

    风和得到的消息,却是娲姬带着人去了西方。

    西方?

    风和满脑子的疑惑,可是哨兵只打探到这一点,至于娲姬此行的目的无人知晓。

    就在风和得知娲姬的消息时,娲姬已经西行至骊连氏所在的骊山。

    由于骊连氏远离帝都,过龙又是一个以天下为已任的人,他自动放弃了氏族酋长之职,任命了新的酋长后,自己远赴帝都上任议政大臣。新任的酋长是过龙的妹妹过诗,这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少妇。

    骊连氏远离帝都,过龙又常年不回氏族,所以他们对于帝都发生的一切,只由通过过龙派人回来通报才能得知。

    娲姬一行来到骊山脚下,过诗正带领族人在骊山上打猎。

    当她得知娲姬到来,立即命人前往打探消息,看看这个婆娘有何目的前来骊山。

    谁知,她的哨兵回来报告说,娲姬一行越过骊山,径直前行朝着岐山而去。

    过诗一听这个结果,心里就隐隐觉得其中有事。她没有犹豫,直接令一个族长带上数百勇士前去跟踪娲姬,一面又派了另一个族长带人前往帝都汇报此事。

    当骊连氏族人来到帝都时,已经是一个月之后的事了。此时,风和正忙活织布的事,与石生等人商量着要不要启用更重要的战争物资。

    石生劝道:“冬天来临,这也是娲姬不顾一切敢于离去的原因之一,她知道万一我们约战,冰天雪地里我们也占不到任何优势。”

    风和说:“是啦!天气恶劣对于敌我双方都一样,咱们的勇士也不能在冰天雪地之中打仗。”

    陆余在傍听后,对风和说:“刚才酋长说要启用那些重要的战争物资,我看就是出于此种考虑吧?”

    风和一笑,道:“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陆余道:“想想就是这么回事,我要是你肚子的蛔虫还好呢!”

    石生想了一会,道:“也好,那些兽皮该拿出来了,布匹怎么也抵不上兽皮耐寒。”

    风和同意之后,二人正欲派人回原来驻地所在的深山取兽皮,这些兽皮本是当初他们在河流之中设伏猎取的,外面进来一个勇士报告说骊连氏一个族长求见。

    石生和陆余很吃惊,回头问道:“骊连山怎么会来?”

    风和也很纳闷,却说:“你们先去吧,记得加派人手照料好那些猛犸象。”

    说到猛犸象,石生和陆余也很重视,立即带上人回到了帝都旧址。

    骊连氏族长进来后,把过诗的话带到,然后说他一到帝都,过龙就让他第一时间前来把此事汇报给风和酋长。

    风和听说过龙如此重视自己,心里也是高兴,接下来他听到的话令他更是大吃一惊,连呼过龙这老家伙下了盘好棋。

    族长道:“过龙大臣当初令我们酋长假意投靠娲姬,目的就是取得娲姬信任,初始娲姬也是对我们氏族信任有加,还派人联络过龙大臣,想在帝都之内打开缺口,获得更多大臣的支持。”

    “娲姬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这又是为何?”风和问那个族长,族长道:“过龙没有同意,说他虽是骊连氏,现在却掌控不了骊连氏。”

    风和一听这话,立即笑道:“娲姬是狐狸心机,过龙玩这招虽妙,可也引起了娲姬的猜疑,后来你们骊连氏就被排除在外了吧?”

    族长道:“正是,这一次娲姬西行,就没有通告我们骊连氏,路过骊山连个招呼都没打。”

    风和对族长说:“这件事,我本已经知道了,可是经你们前来一说,我还真应该重视此事。”

    送走骊连氏族长,风和立即前去见节曲。节曲和过龙都在,风和便问过龙:“娲姬来找你都说什么了?”

    过龙见在坐的都是可信之人,吉贞又不在,便放心地说:“娲姬要我们做西方异族的引路人。”

    节曲一听气得摔了摔鞭子,对风和说:“就是你上次去西方狩猎带回来的那个消息?”

    风和不无忧虑道:“这两件事对比之下,我认为娲姬西行必定是要引异族入侵。”

    这时,门外帮手来报说阳候氏酋长晋见大酋长。

第九十四章不周山() 
节曲听到阳候氏酋长晋见,十分不解,风和却很明白,心说该来的人终于来了。

    他早撒出哨兵,探知阳候氏与女娲氏决裂,阳候氏撤出女娲氏集团的理由还相当恰当。

    不过这件事,也令风和如有梗在喉。

    他担心的是,有巢氏独木难支,而这件事到现在他还没有告诉节曲。这么想着,他便要在阳候氏酋长未进帝宫之前,抢先把此事报于节曲。于是风和立即说道:“据哨兵探知东南方的外族最近也蠢蠢欲动!”

    节曲,叔融和过龙听后大吃一惊,叔融问道:“这该如何是好?难道我们要四面受敌?”

    节曲听了,劝慰道:“没那么严重。”不过说完也面露凝重之色。

    风和听二人谈话,说:“你们放心,这件事我早已有数,且听阳候氏酋长如何说道。”

    他的话刚落地,阳候氏酋长异初进来了。

    节曲笑颜相迎,问道:“阳候氏久不入帝都,大伏羲氏联盟紧张的很!”

    异初微微一笑,道:“千百年来,我们阳候氏走过一段弯路,可是请大酋长放心,自我开始,我们阳候氏重新回归帝都。”

    “这就好,这就好!”节曲开心地说着,并看向了风和。风和见这架势,知道这是要请自己出面了。

    他便来到了异初面前,开门见山地问道:“不知酋长大人此行可有要事相商?”

    “看来一切都在风和酋长的掌握之中?”异初直视着风和问。

    风和道:“可不是,若没有你的族人暗中通报,我怎么会知道娲姬已经去了西方。”

    “应该的,也算是我们阳候氏回归帝都的见面礼吧!”说完他与风和相视一笑。

    过龙过来问道:“娲姬西行,路过我们骊连氏驻地,竟然不理不问,这是何故?”

    风和道:“必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否则她何须如此谨慎。”

    过龙说:“那她应该避开骊山另行别处!”

    异初接话过去:“你们都差了,娲姬此行不是为了联合西方异族,确切的说她是去不周山。”

    “啊!”

    节曲听到不周山三个字,立刻明白了娲姬的用意。

    叔融也似乎明白了,风和则一拍手,道:“娲姬看似不经意,却给我们出了个难题,上一次她索要风雨表,我们就应该防着她来此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