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到上古当酋长-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柏皇氏的年尚,薮魁氏的汲尔扎,中央氏的窕,昆吾氏的廓若,这四位身居险要之地,并不能撤换,幸运的是,窕虽然受到娲姬和北方异族的联合打击,却并没有被击溃,暂时还没有危险。

    这一点,还是令风和稍感欣慰,只是,他预感到窕的危险并没有解除,帝都方面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帝都周围的战事,然后主动向外出击,变被动为主动,转防御为进攻。

    如此一来,也可以缓解北方窕的危急。

    大臣任命之后,便是九部部长之职。

    由于要平衡联盟内部的势力,每个氏族只能有一人出任大臣,陆余只能委曲求全,但是,他也当上了九部之首的战部部长。

    其余八部。猎部,由哲范担任,其目的有二,一是确实哲范是个人才,适合担任。二来,风和也是在向阴康氏的阴系示威,作用等同于对待华胥氏。织部,由风丽担任,这个时代没有避嫌一说,唯有能者有德者上。

    铁部,拟定由火异担任,由于战争期间,火异脱不开身,风和便决定让负责铁部的大臣石生与他共同担当,二人谁有空便处理铁部的事务。

    陶部,由于制陶氏族有陶氏和陶姜氏没有找到,风和便让昆吾氏廓若的弟弟阳丛出任。风和自知这兄弟二人感情极好,廓若也有意培养阳丛接任酋长,只是阳丛年纪较小,才刚年满十八,而廓若已经即将五十。

    廓若有意培养阳丛,却受到了氏族各个分支反对,说阳丛太软弱,不能带领氏族抗衡其他氏族。

    风和知道后,便想利用这一点做文章,以培养阳丛为借口提名他为部长,实则是利用后世的“人质”手段,以来挟制廓若,令他不敢在东北方造反或相助娲姬。

    建部,则由图罗担任,这是一个最轻松的职务,只需要砍伐木头和采集石头,然后带人把建筑建成即可。当然,图罗与火异一样,也兼任着联盟总祭天师一职,自从石生被风和说破之后,图罗便接任了这个职务。

    粮部,本来是为太昊氏预留的,可是东方二氏还没有回归,只能暂时令人顶替,没有合适的人选,风和不得已,只能自已兼任。这个看起来最没技术活的职业,在当时来说,却是最不好干的。

    文乐部,自然是大典氏出任,其酋长轩荣提议仍与少典氏酋长轩威一起担当,风和没有反对,这事就这么定了。

    祭天部,本来想让石生兼任,可是考虑到石生所兼任之事太多,火异和图罗的事务也多,风和又考虑想要培养新人,便让公工氏主管祭祀不周山的分支族长,叔融的最小的弟弟叔同进入帝都,另外挑选人选接替他祭祀不周山。

    这样做,风和还有一层考虑,是为了令廓若闭嘴,以使他不敢反对阳丛进入帝都,表面上看,更像是风和在平衡各个氏族的利益和关系。

    确实,叔同与阳丛一样,都是大氏族的首领的弟弟,而且都是最小的弟弟。

    部长级别,在新“官制”体系里,属于三级,是为参政大臣。至于后面两级,则都由主政大臣商定,再请示于风和,便可以任命。

    帝都的五级大臣安排好之后,便是安排十三州的“外官”和“旁官”,这可是一件不好办的事,为此也引起了联盟诸多氏族首领的不满。

第三十八章琴秦的尴尬() 
风和任命“内官”好办,都在帝都之内上任,大多数是启用了亲信氏族的人员,任命“外官”和“旁官”却是破费周折。

    大多氏族不是反对风和改制,而是对一项新制度有异疑。

    风和之前,联盟从来没有干涉过各个氏族自立酋长,每个氏族是完全独立的,他们只是认伏羲氏和女娲氏为天下共主,然后从全部氏族中挑选出有能力和威望的人来担任大酋长。

    这样的政权,其目的只有一个,便是联合起来,用来抗衡其他联盟,异族和外族。

    当时的天下,前面说过了,并不是大伏羲氏一个联盟,大伏羲氏仅是天下最大的联盟而已,在中土周边还是存在着不少大大小小的联盟。势力较大的,有太昊氏,少昊氏和有巢氏三支,这三支本来又与大伏羲氏是一家,只是形式上是独立的而已。

    还有比较大的氏族联盟,就有前面提到过的通天氏联盟,其共主为通天氏,后裔本部便是申衣所在的大通氏。另外,还有提挺氏联盟,燧人氏本部联盟,燧人氏大鵹部联盟,燧人氏少鵹部联盟和干氏联盟等较大的势力。至于小型联盟,大多居于偏远地带,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与中土来往,若遇诸方异族和外族入侵中土,通常情况下,他们是处于夹缝之中。

    此种情况下,即便是大伏羲氏联盟内部各个氏族,也保持完全独立,仅是服从联盟公约和“巫政”管理而已,还有就是对外之时,相互之间,在帝都的统一指挥下,可以一致对外作战。

    风和却打破了这个传承,他借鉴后世的集权制,设立“外官”和“旁官”的根本用意,就是要使各个氏族逐渐地区域化,其氏族酋长成为联盟政权的下派官员。

    这样一来,氏族再洗择酋长和其他首领时,便要看帝都脸色,联盟大酋长和各级大臣,对其拥有考察权,推荐权和否决权。

    氏族虽然仍拥有任命权,帝都和大酋长不同意,新当选的酋长也是不能上任。

    反对声浪大的时候,前来参战的各个氏族里面,也掀起了阵“反风和”的呼声。

    有的人甚至提出,当时他们本来不应该支持风和当大酋长,说他忘恩负义,要是没有他们,风和的大酋长是坐不稳的。这小子可好,现在坐稳了大酋长,却首先拿他们开刀,令他们失去了酋长或者族长之职。

    当然,说这些话的,很显然是那些失去了职位的人,说到底,也是平时便与风和唱反调不听话的人。

    风和听到石生的汇报,没跟他说话,反而去问陆余:“现在防线外推一百公里之后,异族出了伏牛山,华胥氏南下的话,防线会不会被击破?”

    陆余见风和答非所问,初始还懵懂,后来一想风和这么问自然是有用意的,便道:“这还不要紧,就怕娲姬和典也现在从南北两面突然来袭,与异族和胥英形成四面夹击,帝都便危险了。”

    风和这么问,也早考虑过此事,听到陆余的话,感觉与自己所考虑的问题基本一致,便又问:“如果,他们攻破了防线,帝都和联盟将会是什么结果?”

    陆余看了一眼石生,石生道:“你看我干嘛?”

    陆余见四下无人,便道:“联盟分裂便成大局,大伏羲将会不复存在。”

    “哦!”风和轻叹一声,对石生道:“你刚才说的那些事情,我也早听有耳闻一些,只是听你搜集的这么详细,说明联盟之内,真的是有人不满‘官制’改革?”

    石生点点头道:“所以说,咱们是不是要缓一缓,让这个时代的人先有个适应,试想你一下子剥夺了人家的职位,从今以后,联盟可以插手氏族首领选拔,换到咱们身上,我想也是要有意见的。”

    风和道:“话是这么说,可是咱们干涉的都是对联盟不是特别忠心,能力也不强的人。”

    陆余说:“即便这样,咱们也要想办法平息此事,否则军心不稳,这个时代的人可只认死理。”

    风和思索了一会,对二人说:“那好,咱们就给他们来个彻底的透明,我还不信了,咱们不同意的人里,能有多少人可以通过公开选拔当上首领。”

    二人皆说好,用公开的方式,联盟和帝都绝对不干预,选拔结果出来,自然会让那些人闭上嘴。

    三天后。

    风和率领新上任的在帝都的五级大臣,开始巡视各个氏族的防线。

    巡视是假,重新选拔酋长,族长和统领是真。

    反对声浪最大的是朱襄氏的琴秦,这个人接任的是他的姨母的班,才当上朱襄氏酋长之职。说实在的,这个人能力很强,年纪也不大,只有二十七岁。身高一米七,体重约有一百六十多斤。这种体格,在女人里面,算得上是中等健壮身材,她最大的特点便是肌肉特别结实。当风和巡视到朱襄氏驻地时,大门紧闭,哨兵站在门后为难地看着风和,连连道歉说不是他们的错,是琴秦不让他们开门。

    风和那会怪罪普通族人,微微一笑,道:“你去告诉琴秦,就说我来到你们氏族了,她不是要公平吗?我就是在还她公平的。”

    哨兵回去禀报,琴秦早知道风和来了,她关上寨门纯属故意而为。听了哨兵的话后,她想风和这是要闹那般,什么公平不公平的,这该死的家伙不会是来玩我的吧?

    她这么想着,本不想去见风和,左转右转,她来到驻地中一处高坡之上,在这里她能看到风和。

    “大酋长!我不想见到你,你如果真的是为联盟着想,我请求你废除新的‘官制’。”

    “你出来说话,我仰着脖子很痛,难道你是大酋长吗?还要我来仰视你?”

    这句话说的琴秦脸色一红,她也意识到自己没有礼节,可是她在气头上,那还顾得这个。

    陆余火爆脾气,大喊道:“你下不下来,就这样让大酋长干站在这里,这就是你口口声声说的你是个有素质的人?”

    “我?”琴秦确实被打脸了,打得还不轻。

    她低声对身边的帮手说了句什么,寨门便被打开了,她也下了高坡站在坡底等着风和走进去。

第三十九章平息分争() 
风和见到琴秦没有说话,石生则来到朱襄氏族人聚集的地方,高声宣布:联盟最新公约第五条,凡是今后选拔酋长,族长和统领,任何人不得干涉选拔流程,联盟的大酋长和议政大臣,也只能行使正常流程提供建议,当然他们也有否决权。”

    其中一个族人问:“谁又能保证你们的否决权也是公平公正的?”

    风和道:“我们提出否决的意见,联盟全体族人如果认为不公,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异议,我们会向族人做出全面的解释,让你们明白否决的全部原因。”

    “好!”“太好了!”有几个族人带头拥护,这些普通族人,大部分还是相当善良朴实的,他们看不惯某些首领投机倒把,不干正事,天天就想着那一亩三分地,想着他们手中的权力。

    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私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普通的族人再纯朴,也不愿意看到优良的传统毁于这些首领之手。所以,风和和石生的话,等于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出乎意料,琴秦没有表示不满,还信心十足地说:“照这么说,那我也拥护大酋长的决策,我先前不满,也是担心大酋长有失公允。”

    “不是,我说琴秦酋长,你已经当选酋长,你还有什么担心的?”陆余心直口快。

    石生也是嘿嘿一笑,道:“现在好了,我们要重新选拔,如果你被选了下去,那也别我们了。”

    琴秦微微一笑,对风和说:“大酋长,石大人所说的话,我记下了,如果再选一次,我依然还会是支持率最高的一个,我还是朱襄氏的酋长。”

    “好!”风和听后,一拍双掌,面带笑意地看着琴秦。

    接下来几天,朱襄氏进行了重新选拔首领,琴秦果然是以最高票数当选。族人还是非常拥护她的,不过也有好多人劝说她不要再怀疑风和,说他是大伏羲氏的神,从来不会有失公允,他便是上苍派下来保护大伏羲的神明,咱们应该坚决地站在他这一边,向分裂联盟的势力开战。

    朱襄氏一直以来,不是非常热衷于战争,尤其是风和发动的对娲姬的战争,也来源于琴秦对风和的不信任。

    现在好了,琴秦心服口服,对风和再无不满,她率领氏族首领恭恭敬敬地按照新“官制”规定,对风和行使跪拜礼节。

    “好,你能转过弯来,我就高兴了,你并不像有些首领那样,你没有私心。”风和真诚地说着,听得琴秦也是面红耳赤,深为以前的种种而自悔自责。

    琴秦的情况还算是好的,风和处理明白,也深获朱襄氏氏族的民心。有些个中小型氏族则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那就不是公允不公允的事,而是出于对风和的个人攻击。

    风和也不气也不恼,还是按照既定的方法,一个氏族一个氏族地重新选拔,当攻击他的人,是真的被民心赶下台时,他们更是怒不可遏。

    这其中,有些首领还鼓动族人投靠娲姬和胥英,甚至是有些人还想向异族靠拢。

    人心是雪亮的,上古时期,普通族民的心更是纯朴的可怕,他们对是非认知判断,自有他们原始的理解。

    这些首领眼见自己的心计失败,还落得个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恼羞成怒地想要杀掉风和。

    风和见良莠已经分出来了,那些原本拥有极高威望和能耐的人,顺利地当选酋长,便显出了那些无能而居心叵测之辈。对待这等人,便不需要什么公平不公平,自己现在下令清剿他们,民心自然所向。

    想毕,他命令石生召集联盟重要氏族的酋长齐聚帝都,在征询了酋长们的意见后,他下令直接斩杀了这些造谣生事的人,命令一下,这些无能而居心叵测之辈,望风而逃。

    风和那里能让他们逃走,平日里,他们没少扰乱联盟军心,祸乱氏族。此时,风和是万万不能再容忍下去。

    半个月的时间,总共斩杀三个酋长,十七个副酋长,四十多个族长,两百多统领。这些人,大多数是中小氏族和部落的人,那些大氏族基本上还是比较安分,因为他们的首领的头脑十分灵光,分辨是非的能力也较强。

    从这一点来看,风和认为这就是思想的问题,中小氏族和部落的首领,受到地域和生产力的影响,他们的社会发展缓慢,已经跟不上大伏羲氏快速发展的潮流,因而思想境界也逐渐落后。

    落后的思想,导致他们对新鲜事物的不解和误会,再加上私心作怪,才有了他们暗中祸乱联盟的举动。

    风和虽觉得杀之不忍,从联盟的长远考虑,他又觉得杀之不为过,要想短时间内清除利弊,必须要大刀阔斧,一时容忍可能酿成大祸,对待这类人必须要下猛药,手段要强硬,要有一股摧枯拉朽之势,将他们连根拔起,从此不再给此类人生存的土壤。

    这是一场心理战,也是思想斗争,谁占据了上风,以后的社会发展潮流,便会以谁的模式为主导,引导社会向前发展。

    风和研究历史,自然明白这些,所以他的动作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

    短短的半个月,他不仅杀了这么多人,以此来向联盟和各方异族和外族示威,也借此拉开了人文思想战争的序幕。

    为此,石生还建议他缓一下,稳一稳,操之过急有欠妥当。

    风和却笑笑道:“你们来自于华汉朝,人类的思想还没进步到一定的层次,我们生活的那个时代,人类已经开始向自身的思想进攻,开始挖掘人类为何会灭于自身。”

    这话听得石生和陆余面面相觑,风和却又道:“这也是我来这个时代的目的之一,当初我是主动穿越而来,我来这里,便是想改变后世的发展路子,所以我必须依据后世出现的弊端和问题,从源头上加以改正,否则后世还是要走原来所走过的老路子。”

    石生思索了一会,认为风和说的对,虽然他的思想还没有那么先进,可是风和的话,也敲醒了他的灵魂,他对陆余说:“看来,咱们两个的穿越,还真是来辅助大酋长完成一件人类历史上,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壮举。”

    陆余轻轻一笑,道:“我早就看透了,可是我的思想很单纯,也没有那么多文化墨汁,这种事情,你们两个作主即可,我只负责为你们冲锋陷阵,你们两个指到那里,我便打到那里。”

    三个人正说着话,震木自防线巡视回来,风和便问他各个氏族的状况如何。

    震木说:“经过这么整改,我观察着各个氏族管理,现在已经恢复正轨,而族民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从大多数族民的言论中,可以听出他们已经恢复了对联盟的信任。”

第四十章短暂的安定() 
平息各个氏族分争后,风和想到十三州的外官任命,必须要搁置一下。

    他的考虑是有原因的,因为十三州覆盖整个联盟,八方异族和外放的全部区域。他划分十三州,也是依据后世的地理位置划分,在伏羲时代,天下的地域可不是后世的情况,联盟的各个氏族之间的距离,有离得非常相近的,也有隔离的非常遥远的。

    两个氏族地盘之间,出现面积巨大的无人地带,这在上古时期,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集权式政权,还不能对偏远的领域实施实质性的控制,如果此时,帝都任命十三州官,相当于华离国的省级或者华汉朝时的州府,这些偏远氏族未必会服从帝都政令。

    风和如是考虑,便打消了任命州官的念头,决定在天下平定之后,再行任命州官。

    经过三个月的整治,风和已经将帝都政权模式巩固下来。

    帝都。大伏羲氏联盟政权的中心所在,经过风和三年努力,现在已经建成了可以居住数千人口的驻地。

    说其是城市,以后世人的眼光来看,一点也不为过。

    风和便在整顿政治后,向世人宣称人口过万,建有土木和石头结构外墙的驻地,人们可以称之为“城”。

    伏羲氏,尊卢氏,华氏,无怀氏和华胥氏华连分支等氏族,固定地居住于方河北岸。

    战争间歇的这数个月里,石生,陆余和风丽等人,一刻也不得闲,他们组织族民,重新规划了驻地建设。

    以原来帝都所在的位置为中心,周围围绕着一圈,全是伏羲氏。伏羲氏经过数次融合整改,风和所定的十个分支已经完全固定下来,除了伏羲氏本部两个分支,其余八支,分别依据方位和龙图腾的地位高低,排布于帝都的八个方向上。

    尊卢氏居住的荆棘林,早被族民们完全清除出来,连同周围的山边,尊卢氏也运用工具平整为平地。他们的地盘也扩展到方河边缘,占据了整个山间平原的西北部。

    华氏则占据了整个山间平原的东北部,无怀氏依然在方河西南,山间平原通向南方的出口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