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箩筐里的新鲜山菌,大家都快扛不动了,最后还是孟小朋几个男孩子,想出了个主意。
砍树木做成一个木排,用藤蔓套住,将猎物放在上面,他们拖着走。
为了锻炼他们,安心并未在里面使用异能或是法术,只出主意,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下午四点左右的时候,山林里太过密,太阳照不进来,已经有些暗了。
他们终于和村长一行人碰到了头,看看他们的收获也是不得了,凡是带出去的袋子,全都装得满满的。
大家都开心坏了,昨晚吃饭过后,安心已经跟他们说过,在外面联系山货生意的事情了。
并且将山货卖的钱,都分发给他们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青山上的天天常见的野菌子,居然能卖到几百块一斤,太不可思议了。
“咦,村长,那两个人好面生,是谁呀?”孟大海探头看了一眼,问道。
孟村长摇头,他也不认识。
不过安心看了一眼,便微微笑了起来,杨爱军办事效率不错,看来已经办完修桥的事,这是来扮演接货商了。
她主动走了过去,高声询问道:“请问二位,是张老板派来收山货的人吗?”
杨爱军立即大声道:“是的,安小姐,之前收到的货不错,不过这中间一个月,一直没有货过来,我们老板派我们来看看情况。”
孟村长听说是城里大老板派来的人,赶紧将杨爱军和刘招娣,迎进了院里,上了茶。
“这位先生怎么称呼?”
“我叫杨爱军,这是我妻子刘招娣,你们叫我名字就行。”
“杨先生,杨太太。是这样的,之前一个月呀,我们村发了水,都淹了,这才干了没几天呢,要不然我们不会不供货的。”
其它村民都围绕在院子外面,眼神里藏着焦灼,不停的点头,希望杨爱军可以理解,明白他们的难处。
第731章 全都是重点初中!()
“原来是这样,难怪进村的时候,看见许多东西有水泡过的痕迹。m乐文移动网我们老板见你们一个月都没有过来送货,还以为你们找了别人合作呢。这我们可是签了合同的,如果你们擅自把东西卖给别人,那可是要付违约金的。”刘招娣和杨爱军已经商量好了,他们俩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
孟村长虽然不经常进城,但是违约金这词儿,还是从他儿子嘴里听说过的,还有合同里,一般违约金的数量都会很高。
他当即摇头道:“请相信我们,你们老板能要我们货,我们已经很感激了,又怎么会卖给别人,这是万万不会的。”
杨爱军故意横了一眼刘招娣:“怎么跟老乡说话的呢?我相信老乡是绝对不会做这样背信弃义的事情的。老乡们是最纯朴的。”
“对对对,我们乡下人就是老实,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杨先生,你看,这是我们刚从山上采下来的,还带着露水呢。”
杨爱军看了下院子里摆满的箩筐,眼里绽放出欢喜,点头十分满意的样子:“有货就好办了。那我们也没耽误时间了,赶紧就把分分称称吧。
我们事先可说好的,要先把货分等级,只要到达了等级,就按那个等级的价格来,如果没到那个等级,就不能怪我们压价了。”
孟村长赶紧问什么等级。
刘招娣便高傲的将等级品相都说了说,他们只有两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就找村里人帮忙。
大家也想能够把自己的东西,卖出钱来,自然是乐意的。
全村的人都出去发动,一天下来,共计收获各类新鲜山货三百多斤,品相好的有两百斤左右,中等的是五十斤左右,还有一些残破的,碎的,或是品相不好的,价格给得很低,接近大棚价格了,不过对于村民们来说,还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
孟村长临时求了安心和张慧过来,当会计帮忙,也是监督着意思。
毕竟现在在他们眼里,杨爱军和刘招娣是外人,张慧和安心是自己人。
过称完毕后,就装了起来,安心这边配合着杨爱军,开始发钱。
等发完钱,大家一数,都不敢相信。
就连去的人数最少,只有三口人,孟奶奶身体不舒服,没去。
只有孟大海,孟小朋和小朋的妈妈,但饶是这三个人,也拿到了三千块钱。
普通山菌的钱大约是一千左右,最关键的是孟大海胆子够大,孟妈妈心够细,摘了许多名贵的菌种,那些菌种的价格昂贵,占了大头子。
“天哪,小朋他妈,快来掐下我,这是真的,这真的这么多钱?”
孟大海手颤抖着,将钱数了一遍又一遍。
孟大朋有个远亲,在城里工地干活,听说搬一个月的砖,累死累活的也才能拿一千五百块。
他这就进山一天,就拿了三千块钱,咋这么不敢相信呢?
这次收获最大的大概就是姚荷花家了,他们家祖孙三代,共计十几个人,一起出去,并且心思细腻,摘的菌种,大多是上品。
居然拿到了两万块钱!
姚荷花的妈妈,看着当家的拿着那么一大叠钱,都快傻眼了。
她狠命掐了下自己,老疼的了,看来是真的呀。
收完山货,杨爱军的目光又瞄到那些野味上面,问了他们愿不愿意卖,如果愿意,价格绝不会让他们吃亏。
大家当然愿意呀,于是又开始称称,数钱,装货。
倒是孟大海的行为,让安心有些意外。
从圆梦系统中,孟小朋的遗书里,她对孟大海这个人没有一点好印象,觉得他不配当男人,更不配为人父。
但是在大家卖野味,卖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居然说不卖。
“如果不是安老师,我们哪里能拿到这么多的钱?反正我家也就几只兔子,我想留下来,让孩他妈,炖给安老师吃。”
他这样一说,其它的村民都有些羞愧了,也纷纷表明,自己不卖了。
安心感动的说道:“我们就住在山旁边,再加上我身手又不差,如果我想吃野味,随时可以自己去猎,大家伙儿的心意我领了,你们还是卖了赚些钱,贴补洪水带来的损失吧。”
在安心几番推辞之下,大家只能将目光投向村长。
村长最后拍板,这次就卖了吧,明天大家再进山一次,到时候打的野味,都送去学校,给老师们吃。
孟大海家的几只野兔,终最还是被他留了下来,他打算回家做给老娘吃,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孟奶奶已经半年都没有尝过荤腥了。
这一晚,所有的村民都是笑着入梦的。
他们仿佛看到了未来光明一片,幸福的生活。
小朋的妈妈将几只兔子都杀了,一只拿土豆炖了,另外两只腌起来。
非要分一碗给安心吃,安心被她们说得没办法,只能接受这一番好意。
其实说实话,只是加了点盐的兔肉,还带着淡淡的膻味儿,对于已经吃习惯美食的她来说,真的有些难以下咽。
但是看着这一家人吃得满足的样子,她沉默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如她这般幸福,在人生最困难的关头,被圆梦系统选中,成为时光照相馆的主人。
不但自己以后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美好,还能帮别人完成心愿。
第二天,安心没有跟村民们一起进山了,她回到学校,组织他们,帮忙一起制订学校新的规章制度,要让学校尽量正规起来了。
她还有个新的打算,开设特殊班,这个班主要学习,英语的口语对话能力锻炼、基础中医常识和中药辩识,基础的会计常识,基础的防身术、散打等等各类。
总之就是各种能够让他们以后,可以生活得更好的技能。
想要它正规,就得首先有教科书,安心结合买到的资料,结合自己多次的任务经验和身上本身的本领。
修订制作出了一本很有意义,很有特色的孟家屯式的教材,老校长和张慧看到了,都是赞不绝口。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到了可以查分数的时候。
老校长一清早就起来,把多年前的那套旧西装拿了出来,还系着领带,很是郑重的去县里了。
孩子们都自发的来到学校,帮着张慧把教室都打扫得干净,同时焦虑的等待老校长带回来的消息。
傍晚的时候,落日将人的身影拉得老长。
前去放风的孟小朋,高声的喊了起来:“校长回来了,校长回来了。”
孩子们,和后来到来的的家长们,全都涌了出去,热切的看向老校长。
安心赶紧递过去,凉凉的水壶,让他喝了一饱的水,歇了口气方才道:“重点初中的录取线出来了,今年是一百六。你们猜猜,我们孟家屯小学,考中了几个?”
大家都屏足呼吸,紧张的等待他宣布消息。
张慧也是很大力气捏住安心的手,把安心疼得直抽气。
“安老师,你就不紧张吗?”
“为什么要紧张,看老校长这副模样,肯定是考得挺好的,要不然他哪有心思,和我们开玩笑呀。”
张慧一想,也对噢,她怎么就没注意到呢。
“老校长,你就赶紧说吧,到底考中了几个,我家娃考得怎么样?”
孟村长也紧跟着赶了过来,众人一起进入教室里面。
学生和家长都坐在位置上,老校长站在讲台上,满脸是笑容,义气丰发。
“我简直不敢相这一刻,我执教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这是第一次,我们一定要铭记这一刻。”
众人顿时一静。
“重点初中,孟家屯的八个孩子,全都是重点初中,全都是呀!老天爷,你终于开眼了。你看到了这些孩子们的心愿了呀。”老校长说着便激动了起来,老泪纵横。
孩子们也低声的哭泣了起来,天知道他们想上个学,有多艰难,有多辛苦。
城里的孩子,只要上学就好了,甚至父母大人,为了让他们安心上学,什么都办得好好的。
但是他们上学的同时,还要帮助家里干活,甚至时刻有危机,父母心情一不好,家里条件一差,马上就面临辍学的危机。
老校长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开始缓缓念起了分数。
果然不出安心的意外,八个孩子,最低分是168,最高分竟然是190。
高兴完了之后,家长们又愁了起来。
从村里到县里上学路远,而且危险,孩子们如果走读的话,恐怕时间用在路上了。
如果不走读的话,那他们难道要搬去城里住吗?
城里的房子可是很贵的。
以前担心的是学费,现在卖了山货,学费倒有了,但是又滋生出了其它的问题。
“大家安静下,听我说,我有个想法。”
安心站起来,说出了她的想法。
村民集体出资,在县里租一户人家的房子,弄成集体宿舍的样子,然后再由村里出一位婶子,搬过去,专门照顾八个孩子的吃喝拉撒。
县里的房子一个月的月租也要不了多少钱,现在有了山货这个赚钱来源,完全供得起。
“我觉得这个主意行,但是这个照顾孩子的人选,该挑谁呢?”
孟村长想了想道:“这个人选很重要,照顾我们孟家屯未来的大学生呀,不能马虎,首先人要老实善良,这样才能善待孩子,其次不能贪心有坏毛病,要不然伙食费放他身上,大家也不放心。”
孟村长又说了其它几点要求,最后大家想来想去,觉得村里一个人最适合这个位置了。
那就是李妇,她为人最是善良心实,村里的人都同情她,喜欢她,而且手脚勤快,做饭也很好吃。
最最重要的是,这八个孩子里,只有两个女孩子,其中一个还是她女儿。
上初中了,女孩子进入青春期,有些事情,需要母亲的提点。
女人可以照顾少女少年,因为她们心细如尘,但是让大老爷们去照顾少男少女,恐怕会有些麻烦。
而且村里头,饭烧得好,又会过日子的男人,真心没有几个。
李妇听到村长说,让她进城里照顾八个孩子的学习生活,高兴的直抹眼泪。
只是随即她又有些担忧了。
这她进了城,就不能采山菌了,上哪儿赚钱,给孩子交学费呢?
恰好老校长提到了这一点,经过大家一致商量,最后决定,给李嫂子开工资。
李嫂子本人吃喝拉撒穿,都跟孩子们一起,由村里出。
另外再给李嫂子每个月五百块工资。
城里初中上课是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放学,中午是在学校打饭吃。
李嫂子为人勤快又能干,如果把中间这个时间差利用好了,肯定也能赚些小外快。
紧跟着安心才说了野茶的事情。
当大家知道,安心居然把野茶卖了一万块钱一两的时候,都有种幻听的感觉。
天哪,就那么十五斤茶叶,居然卖了一百多万!
别说一百多万,就算是十万块,他们这辈子也没见过呀。
“山货卖的钱,我一分没动,全都发给大家了,买沙子和水泥,用人工运过来,这些钱是从野茶里出的。
一共花费了两万块钱。现在这里还有一百四十万。我有个建议,希望大家可以听听。”
大家立即看过来,心头激动不已。
“我建议将四十万,做为学生补助基金,放在村委里面,其它的一百万,大家各自根据当日提供茶叶的重量,来分发。”
安心见众人好像有些不舍得的样子,便立即说了起来:“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如果有了这笔基金,就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庭。我们山上的野茶树还在,只要在,就还会有更多的钱进入口袋里,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益迷惑了眼睛。”
一番话下来,大家都懂了道理,想着,只要有野茶树,就会有野茶,就会有巨额收入回报。
当即他们就同意了,其实说实话,若不是安心帮助,他们哪里知道,这野茶,能卖这么多钱?
安心说的话现在比村长的话还管用。
孟村长听说村委,有这样的基金,也激动的眼圈泛红,当即宣布道:“那我宣布,这次的八个孩子,将成为第一批基金受益人,他们在县里的伙食费,还有李嫂子的工资,全都由村里出。”
村民们欢呼起来,太好了,能少出一点总是好的。
每个月五百,或许大家不用出多少,但是孩子们要读三年初中呢,整整三十六个月,每个月就算出十块,三年下来也不少了。
第732章 急缺老师()
安心为村民们着想,村民们也想为安心着想,他们一至商定,决定拿出十万奖励给安心个人。
在这个年均只有千元的落后山区里,十万是一大笔财富,纯朴的村民们,居然愿意拿出来,还真是让安心有些吃惊呢。
不过心里亦是安慰,总算没有帮错人。
安心最终没有收,而是如同村委一样,将这十万块,设立为学校基金。
学校基金的作用是,学生考入重点高中,就会得到奖励,如果后期学习成绩优异,在中考中,又考入重点高中,或是成为状元之类的,还有奖励。
孟村长听后一拍大腿:“这主意好,我们也要学习,这样,如果孩子们以后考得好,拿到学校的奖励后,还能拿到村里的奖励。”
虽然暂时还没有定下奖励的具体数额,但是大家伙儿一听,都好开心。
这样下来,两个地方的奖励,恐怕就能凑齐学费了。
等进了县里的学校后,吃喝拉撒又都是村里的事,他们等于只要负担小学的费用,其它的都不用操心了。
孟大海突然高声道:“我建议以后,我们每次交货拿钱,都将一千块里面的十块拿出来,给村里当基金。”
可别小看这十块,一千块只有十块是不多,但如果是一百人呢,就是一千块。
但如果拿的是十万块呢钱,那就多了。
“我同意,只有村里越来越好,基金越来越多,才能让更多的娃好上学,上好学!”
“我也同意!孟家条件那么差,都舍得,我们有啥舍不得的。”
有了村委助学基金,娃们去城里上学的大事搞定了,村民们都高兴了起来,生活开始走入正轨。
转眼便到了开学的日子,原本每年门可罗雀的局面不见了,要老校长亲自上门求着父母送孩子来上学的局面也不见了。
家家户户都放下手里的活计,带上适年龄的孩子前来学校报名。
因为现在他们明白了一件事:知识是生产力,也是金钱,能改变他们的困境和命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安心啊,如果不是安心识字儿,又懂外面的大道理,哪理能够带领他们发家致富呀。
张慧帮着老校长统计,等弄完了这些事后,就笑了起来:“今年可真不错,一年级收了二十五个孩子呢。”
不过这二十五个孩子里面,并不都是七八岁的,有些已经十岁了,因为以前家里穷,不让来上学。
现在也进一年级,到时候看他们自己学习的进度,如果聪明的,进度快的,可以适当跳级。
孟小朋已经从四年级的小学生,变成了五年级的学生了,他也即将迎来自己人生的一次新挑战和选择。
学生多了老校长高兴,但是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了,老师不够了。
五个班级,同时上课,但现在却只有三个人,怎么办?
老校长已经跟县里的教育局打了申请报告,希望上面可以考虑到,再多派几个老师过来。
因为这次孟家屯小学,八名学生,全部考入了重点初中,并且分数线,遥遥领先,引起了教育局的注意。
教育局的领导,已经在考虑这件事,并且开了好几次动员大会,希望那些年轻老师们,能够主动站出来,去山区支教。
只是孟家屯的情况,大家都知晓的,那条通往外面,唯一的桥虽然修好了,但不代表,那儿的条件也变好了。
那儿太苦了,他们好不容易从各自的穷山沟沟里爬出来,当了县里的老师,就是想要摆脱那种生活。
他们不想再去重温了。
就在教育局领导十分伤脑筋的时候,突然来了两个年轻的男子,为着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