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学士-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淡的突然出现让二女同时大吃一惊,忙施礼:“见过老爷。”

孙淡呵呵笑着,一把扶住枝娘:“真有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汀兰抢先回答说:“大概两月了,老爷你进考场之后,夫人就觉得身子不好,找王神仙过来看了看,才知道是有喜了。”

孙淡点点头:“王道人我是清楚的,医术不错,大家又都是朋友,找他也极妥当。”说着话,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枝娘正要过来服侍,汀兰已经抢先一步上前来帮孙淡换鞋子。

枝娘只得又坐到孙淡身边的椅子上,急问:“淡郎,考试得怎么样了?”

孙淡看了看她,见他眼圈有些发红,笑道:“对我孙淡来说,这次会试不过是一次寻常的考试罢了,也没什么了不起。”

二女同时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汀兰讨好地说:“老爷什么样的人物,乡试解元,这次自然是必定要中进士的。”

孙淡:“考题虽然简单,可有一桩不好。”

枝娘大吃一惊:“什么地方不好了,可是有题没答好?”

孙淡呵呵一笑:“怎么可能没答好,题目也实在简单。正应为实在简单,每场考三天,我第一天就将所有的题目都做完了,剩下两天就只能坐在考场里发呆,活生生闷杀我了。”

“原来是这样。”二女同时用手抚摩着自己的胸口,有些吃惊的模样:“如此我们就放心了,还真以为老爷你没作好呢!”

孙淡伸手握住枝娘的手:“这几天让你操心了。”

见此情形,汀兰眼睛里闪过一丝嫉妒,却适时起身告辞而去。

因为有汀兰在旁边,被丈夫握住一只手,枝娘一张脸早就涨得通红,但眼睛里却闪过一丝喜悦。

旋即,枝娘眼睛有开始红了。

孙淡柔声安慰道:“怎么又哭起来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枝娘:“枝娘对不起淡郎,只坏了一个女孩。”

孙淡有些抓狂:“你也不过是才怀孕两月,怎么就知道是儿是女了。”王道人的眼睛难道比X光还厉害,如果真那样,老子的亏可吃大了。

枝娘:“王神仙的话无不灵验,他说是女孩,自然是女孩儿了。”

说到伤心处,枝娘眼泪落了下来。

孙淡慌忙一阵安慰,这才让枝娘的情绪稳定下来。他有些不高兴,正色道:“就算你将来生的是个女孩儿有能怎么样,我孙淡什么人物,怎么可能有世俗观念。对我来是,女儿可比儿子好多了,懂得心疼父母。不像男孩子,一长大就满世界去闯,不到他自己做了父母,不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女儿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枝娘你若生的是女儿,可算是贴我孙淡立了一大功,我欢喜还来不及,怎么肯怪你?”

孙淡的现代人的观念,古代女子枝娘自然无法理解。她以为孙淡这么说不过是安慰自己,心中也是非常感动。

不过,她好象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悚然一惊,急道:“淡郎,你不会是真的想将来招个上门女婿吧?”古人成亲都早,有不少贫苦人家的女子,十二岁都做妈妈了。十二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就是在不经意之间就过去了。

孙淡摸了摸下巴,悠悠道:“也不是不可以,自己家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当然舍不得让他们离开自己身边。”

枝娘亢然起身,连连摇头:“不可,断断不可。”

孙淡奇道:“怎么就不可以了?”

话刚一说出口,孙淡立即意识到,古代的上门女婿可都没什么地位,在家中的地位等同于奴仆,将来生的孩子也只能随母姓。这才古代,对一个男人来说,那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

若是在现代,不少男人都是住在妻子家的,老丈母老丈人对自己女婿也是极好。这事在孙淡穿越的那一年,好象已渐渐流行起来。

枝娘回答说:“我孙家什么门第,自己家的女儿,自然是金贵得紧,怎么可能招女婿,让人瞧不起我的女儿。”

孙淡这才说:“好了好了,不提这事了,将来是儿是女还两说呢。”

枝娘:“可王神仙说了,是女儿啊。”

孙淡苦笑:“不说了,不说了,王道人还真会给人添麻烦啊!娘子,天色已经不早了,咱们上床歇息了吧。”看着枝娘楚楚动人的模样,孙淡心中一荡,伸手过去就抱。

枝娘惊叫一声:“不可以,我肚子里有孩子了。”

孙淡叫道:“夫人,为夫可管不了这么多了。”

枝娘还是不干,可一张脸却红得要滴出血来:“只道,淡郎,你身上好臭啊,小心熏坏了孩子。”

孙淡这才想起自己已经十多天没洗澡,身上脏且不说,连袜子都黑得看不出本来颜色。经枝娘这么一提,他就感觉到身上一阵发痒,也没那种心思,忙让枝娘招呼下人给自己打洗澡水。

等洗完澡,孙淡也没那个心思了。他暗叫一声幸好。

按照现代科学的说法,女人在怀孕前三月是不能行房的,否则有流产的可能,这事还真做不得。

洗完澡之后,孙淡上了床,也不去碰枝娘,就那么躺在床上同枝娘说了几句话。

枝娘大概也是累了,不片刻就睡着了。

孙淡这才意识到,自己会试已经结束,还剩一个殿试。

说起来,殿试其实很简单,也就考一个策论,几百上千字的篇幅。实际上,殿试也就是给进士们排个名次,能够去参加这次考试的考生都是中了进士赐进士的人,也没有名落孙山一说。

“终于不用读书了,大好!”孙淡心中一阵感叹:“中进士应该没任何问题,马上有要做父亲了,说起来,我孙淡的这次穿越之旅到目前为止,还算是非常顺利的。”

第三百六十九章 会元

会试的考期一般来说都是二月初九,三场九天,二月十八日考完。

按照程序,考完之后就是誊录,弥封,阅卷。到二月底,最迟三月一号就能排出名次。

孙淡所参加的这科春闱因为是恩科,阅卷官也特别上心,到二月二十九号那天就放榜出来了。由此可以看出以赵鉴为首的那批考官的效率还是非常不错的。

会试放榜之后,对读书人来说,漫长的读书道路算是结束了。

当然,还有最后一关殿试要过。其实,这一关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已经不算是考试了。实际上,会试过关之后,有差不多五百举人被录取,这些人又很称之为贡士,意思是贡献给皇帝的人才,也只有这五百人才能获得参加殿试的资格。

只要被录取做了贡士,就算殿试的考试再差,也不存在名落孙山一说。

而且,殿试的考题也非常简单,不过是一道策论,几百上千字的文章,对很多人来说,提笔就有,根本就没任何难度。

所谓的由皇帝亲自监考的殿试不过是给这些人排排名次,有的时候甚至连卷子也不会看,先让考官审卷,然后用朱笔圈一下即可。

至于让谁中状元,让谁中赐进士,让谁中同进士,事先皇帝已经根据考生会试的名次先排好了。也就是说,你会试的成绩就是殿试的成绩,皇帝那里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而已。只不过,一甲的前三名,也就是俗话说的状元、榜眼、探花实在太敏感,乃是天下读书人注目的焦点,殿试的那篇文章也要刊行在邸报上,这个做不得假。所以,殿试那篇策论还是非常要紧的。至少对,有志进翰林院,有志进一甲前三名的人来说,如此。

到二十九号这天,会试的榜放出来了。

孙家上下一阵紧张,孙淡倒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对此科的贡士他是志在必得的,情绪也非常稳定。

该死的九天会试,让他的生物钟还有些乱,这一天睡到后世北京时间上午九点才起来,也错过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

在他熟睡的时候,也就是在早晨三点左右,汀兰已经将所有的家人都叫了起来。丫鬟们开始准备灯笼、鞭炮,又派人跪在神龛前不住祷告。而小子们则被她像流水一样派到贡院去看榜,并不断将消息传回家来。

一阵好吵,让孙淡睡得颇不塌实。

等到九点左右,天光已经大亮。然后是一阵海潮一样的欢呼声,锣鼓的声音,还有鞭炮噼噼啪啪一阵乱响。

就有一个家丁跑到孙淡院子里一阵高喊:“老爷中了,老爷中了。”

孙淡本就没有睡好,眼睛都睁不开,他气得一骨碌从床上翻身下地,推开门就是一通怒喝:“吵什么吵什么,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那个家丁被孙淡吓的面色有些发白,最近老爷喜欢晚起,而且又有起床气。一般来说,在老爷起床后的半个时辰内不要去惹他,最好理也别理。

家丁本以为遇到这么一个大喜事,自己第一个来报告,定会有喜钱可讨,却没想触到了孙淡的霉头,一张脸立即拉成了苦瓜。

还有枝娘在孙淡身后出现,柔和地朝那个家丁一笑,温言问:“可是中了?”

“对对对,老爷是中了。”家丁连连点头。

“真中了,祖宗保佑!”枝娘抚摩着胸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到现在老爷才真得变成朝廷命官,变成大老爷了。想当初我们在山东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有今天。”

说着话,她的双目有些朦胧起来,里面带着一丝水气:“枝娘自嫁到孙家之后,只想同老爷你厮守一生,就算是粗茶淡饭,也是好的。可谁曾想却有今天,现在回头一想,还真有些不敢相信啊!”

孙淡听到枝娘这话,心中感动,一把握住枝娘的手,柔声道:“娘子,孙淡负你太多,这辈子是还不完的,也只能竭力让你过好日子。”他的起床气也不见了。

“恭喜老爷了。”汀兰走了进来,朝那个家丁挥了挥手,笑道:“你这人道也机灵,罢了,去帐房那里领赏吧。”

那家丁忙千恩万谢地去了。

“等等,我中了第几名啊?”孙淡这才想起问自己的名次。

汀兰喜上眉梢:“回老爷的话,你中了今科会试第一名会元。对了,送喜报的官差还在外面等着呢,还请老爷出去将他们打发了。”

孙淡暗自点头:果然不出所料地得了第一,这一甲第一名不敢说,前三是跑不掉的。就看后天殿试那一关了。

出去之后,同前来报喜的官差应酬了几句,又将三十多两喜钱发了出去,前来送捷报的人自然是十分欢喜。都暗道:还是孙先生这里大气,出手就是几十两茶水,不像有的贡士,才给十几文,寒酸死了。果然是海内第一的大名士啊,这气度,这排场,也只有杨阁老比得上。可惜孙家如今人丁还很单薄,若一口气再中他几个贡士,岂不让我等发大财了?

同官差说了几句话,孙淡这才了解到这一科放榜的情况,原来,这次同以往的轮榜不同,直接在贡院门口搭了一个喜棚,将考生的名字都挂了出来。

天还没亮,就有上千考生去看榜。

这一科中了将近五百人,其中以江西人最多,快两百了,江苏次之,然后是浙江、福建。可见江南一地的文物教化鼎盛到何等程度。湖广、直隶、山西、四川次之,各省不过区区几十人。最少的是云贵,好象两省加一起才三人。

说了几句话,喝了一口黄酒,几个官差起身告别,说:“孙先生鼎鼎大名,以前已经中过小三元。如今又是解元、会元一锅端,看样子,后天的殿试也该中状元了。连中三元的事情,我朝自开国以来只出了一个商大人,看样子,如今要应到孙大人你头上了。”

孙淡笑了笑,心中,状元不状元的到如今也不怎么要紧,只要能进翰林院,拿到入阁的资格就可以了。

他送官差出去后,又向他们问清楚主考官赵鉴的住所,就吩咐下人备好马车,朝赵尚书府行去。

第三百七十章 座师

一直以来,杨慎都想做孙淡的老师,不过,孙淡只肯与他平辈论交。毕竟二人年纪相差不大,大家都是年轻人,见了面还得喊他一声老师,孙淡也觉得不自在。

好在老天也觉得让孙淡做杨慎的学生不太妥当,因此,这么多场考试,孙淡从童生考到进士,小杨学士也没捞到孙淡的考官作。如果不出意外,孙淡和杨慎要做翰林院的同事了。

想到这里,孙淡就想笑。不过,能够同杨慎做同事,大家有很谈得来,倒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至于赵鉴就这么做了自己的座师,孙淡感情上也可以接受。毕竟人家是三朝老臣,年纪一大把,在朝中也是人脉深厚,有他在背后做自己的政治同盟,却是一件很意外的大好事。

而且,吕芳还在他刑部的大牢里,有赵老师的照应,这小家伙也可以少吃些苦头。

循例,孙淡该去拜望这个老师了。

而且,他还有一件事想求到赵尚书头上去,自己在考舍的墙壁上写了那么多诗词,还想请赵大人将自己放进去逐一抄录了,也好结成一个集子,也好给后人留一笔文化财富。

想起这事,孙淡却有些想笑。自己在考场的墙壁上起码抄了一两百首诗词,可以说将明清现代的格律诗词佳作给抄袭一空,只不知道原作者看到自己的诗词之后会不会产生共鸣?

刑部尚书家很简陋,位于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里。本来,作为今科名义上的副主考,实际的主考官,赵大人应该广收门生才是。可惜,赵尚书本就是三朝元老,在官场上算是混油了的人,知道当今圣上不喜欢大臣们拉帮结派,所有前派拜见的贡士一概不见,弄得贡士们非常没趣。

可即便如此,小胡同里还是停了不少轿子和马车,堵得厉害。

很多贡士都不甘心地等在那里,彼此之间见了面也多有攀谈,一时间,年兄之类的称谓满巷都是。

孙淡不想声张,只悄悄地走到门房那里低声报了自己的名字。

赵尚书的门房一听孙淡的名字,忙低声笑道:“大老爷早已有吩咐,别的贡士老爷若来求见,一概挡了,只一个叫孙淡的人若来,可悄悄领进院中。”

孙淡心道,看来这个赵尚书也看好我孙淡的前程,决意要收我这个学生了。

赵家非常简朴,就一个两进的院子,奴仆下人门身上也穿得朴素,看不出是一个当朝二品官的院子。

就连那赵鉴身上的便服上也打满了补丁。

见了孙淡奉上来的一封银子,赵尚书也不推辞,点头让管家收了,道:“久闻孙淡你是京城有名的富豪,别人的钱我是不想要的,但你的却不能不收。我老家刚来信说族中要建一个学堂,让老夫资助,有你这一百两银子,却正好用上。”

孙淡有些惊讶:“恩师家中因为清贫若斯?”

赵尚书淡淡一笑:“或许孙淡你也觉得奇怪吧,本官好歹也是做了几十年官的,又贵为二品,怎么会没有任何积攒?”

孙淡:“正有此疑问。”

赵尚书叹息一声:“又读书人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只要做了官,就能弄到钱来。可朝廷给官员的俸禄每年也就那些,这十万雪花银又从何而来,还不是民脂民膏?赵某人读的是圣贤书,这种事情是断断做不出来的。”

孙淡闻言心中却肃然起敬,大明朝有的是富得流油的官员,想这种清贫到两一百两银子也拿不出来的二品高官还真不少见,想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按照明制,二品官员每年的俸禄是九百石禄米,官员们的一应开销,比如马车、服装、吃饭都要自己掏钱,甚至衙役的工资都要落实到官员们自己的头上。这点钱,也只够他们吃饭,若不从其他地方想办法,这官当下去就是一条穷命。

赵鉴有叹道:“前年寰壕之乱,本官正在南方,遇到战事,更是顷其所有招募乡勇守城,一战下来,我可穷到家了。”

孙淡忙道:“恩师舍小家为国家,当为学生的楷模。”

赵鉴笑了笑,“孙淡,你今日突然来我这里,大概有事要问吧?”

孙淡:“也就是想请恩师给贡院里面的人打声招呼,学生也好去将题在墙壁上诗词抄回去。”

“不用,不用。”赵鉴哈哈大笑着将一个抄本递过去:“我已经将那些诗词都替你抄下来了,你拿去就是。一次会试竟然发生了这么一桩雅事,也许用不了几天,你这个集子就要在京城风行一时了。”

孙淡接过集子一看,正是自己的作品,上面用标准的楷书抄得整齐,心中感动:“多谢恩师。”

赵鉴:“也无需谢我,这个集子是考场中的众人一起合力抄下来的,非我一人之功。孙淡你的诗词自然是做得极好的,就算被称之为当世第一大才也不为过。不过,你还年轻,做事未免骄狂,还需历练个几年,将性子收一收,才能在将来的仕途上少吃些亏。好在你已经得了今科第一名会元,是铁定入翰林院的。那翰林院中的杨慎、王元正得人不是天下一等一的人才,就是道德君子,你随他们共事几年,也是一大造化。”

孙淡谦虚道:“学生虽然是会元,可还未参加殿试,未必就能进前两甲,别到时候连个庶吉士也考不中,怎么也谈不上进翰林院了。”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论。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算是直接进了翰林院,剩余的考生中,则从二甲中选择成绩优良的贡士另外考试,过关者才授予庶吉士,进翰林院观政。

也只有进翰林院,将来才有入阁为相的资格。

至于三甲同进士,那是没机会进翰林院的,直接派到各部堂任职或者下到地方上做知县。

赵鉴却笑道:“不然,其实,殿试也不过是走个过场,只要贡士所作那篇策论不出纰漏,具体名次都会按照会试时来排。也就是一甲前三之争罢了。孙淡你得了第一会元,按说这个状元应该是你的。不过,也怕出意外,这得由天子来钦定,别人也不好说什么。不过,无论如何,这前三你是跑不掉的。其实,本次恩科到现在已经算是全部结束了。接下来也没我什么事情,所以,你我师生才能在这里见上一面。”

听赵鉴这么一说,孙淡这才暗自点头。的确,正如他所说,赵尚书现在已经不用对这场考试负责了。

再说,这么多考生,殿试由是皇帝亲自阅卷,若让他逐一将卷子看完也不可能。因此,一般来说,殿试只不过是一个程序:按照会试的成绩给考生排名次。然后由那篇策问定一甲前三,如此而已。

孙淡口中还在谦虚:“策问一题,学生未必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