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异侠传-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军有军现,不可违逆,我便任你为前部代先锋领军出征吧。” 

萧侯仪肃然道:“是!未将尊命。” 

孔明当即又下令道:“萧将军,我即授你先锋印,速去换上战袍盔甲,赴校场侯令。” 

萧侯仪一声“遵命”,疾奔而出。孔明亦与赵子龙等大将,移驾往点兵校常不一会,孔明已手执帅旗,登上点兵校场帅座,他身后伫立女扮男装的诸葛慧等数十名相府亲兵。 

校场上,赵子龙、魏征、王平、张翼等大将,全副盔甲戎装,统领十万大军,肃立待命。 

就在此时,一员战将已风驰电掣而至。只见他坐骑赤兔千里马,全副银袍盔甲,手执一柄寒光闪闪的青龙偃月刀,目中神光的的,十分威武,严然是一代虎将关云长再度降临人世。 

这员战将骤驰而至,在点将台前滚鞍下马,向台上的孔明俯身参拜道:“未将萧侯仪,恭领丞相令旨。” 

孔明身后的诸葛慧,不由芳心欣喜,暗道:我这侯仪师哥,终于从一位顽皮的猴儿,一跃而成为一代虎将了!有他助力,二哥的胜算必又增添几分矣! 

孔明肃然的微点头,道:“萧将军!速归先锋队列,听我令旨。” 

萧侯仪此时军职在身,丝毫不敢怠慢,立刻奔入在校场上肃立待命的先锋阵列。 

孔明见三军齐备,便一跃而起,挺立点将台上,向三军兵将公开宣示此战的目的及意义,以激励士气,在孔明简单扼要的阐释下,三军将士,很快便领会了孔明的作战意图。 

原来蜀国治下的南方四郡,包括越隽、益州、永昌、洋柯,地跨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贵州西北部一带地域,是西南夷族为主,杂少数汉人聚居之地,夷陵战之后,南益州郡的地方大军阀雍阎,越隽郡的高定,洋柯郡的朱褒,永昌郡的孟获等人,欺蜀国危机四伏,先后出兵叛乱,攻打蜀州的边关,上述四郡,均位处蜀国的后园,后园不稳,蜀川摇撼。因此要稳定蜀川,征南之战势所必行。 

孔明道:“诸位已明大势,南人未加教化,未悉大汉天威,因此我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望诸位体察我意,不可妄杀,能降则准其降,能放则放,以服南人之心,令其永不复反。” 

孔明开诚布公,将他的战略意图、用兵之法,一一向三军将士阐明,极大地激励了三军的士气。三军将士均轰然响应道:“我等谨遵丞相令旨。” 

孔明微一点头,又决然说道:“我已令镇守枣道(四川宜宾)的大将马忠,向东南进击洋柯郡的朱褒;令镇守永平的大将李恢,向益州的雍阎发动进击;以牵制叛军的两翼,然后我军主力,出成都南进,插入卑水北岸,渡江击越隽郡的高定、再击叛军主力雍阉、孟获,然后三军会合于益州郡,一举平定南夷之乱。” 

孔明十分信任他的三军将士,将他的作战方略,公开阐述,三军将士因而信心大增,士气备添,轰然誓应,愿为国争先效力。 

孔明也毫不犹豫,下令三军即日出发,开始著名的征南之战。 

征南之战,孔明以兵分三路,两翼进击,牵制南夷叛军的主力,然后集中主力,作中线突破的战略,运用得十分巧妙,因而亦十分成功。 

不到十日,孔明统率的蜀军主力,便抵达沪水(即金沙江)北岸后,即经安上(四川屏山县),沿江西上,向集结于旄中(四川汉源县)、卑水(四川昭觉县境内)等地,筑堡垒防守的高定叛军,突然发起猛烈进攻。 

高定的南夷军猝不及防,蜀军已天降神兵,根本无力抵抗,不到三日三夜,以萧侯仪为前部先锋的蜀军,便攻陷高定盘踞的越隽郡城,高定本人亦在混战中被杀。 

此时,高定的部下,力争夺南夷叛军的地盘,杀死叛军主帅雍阎,但在南夷百姓中享有甚高威望的孟获,却以副帅的身份,接掌南夷叛军的兵权,率叛军在沪水以南继续抗击蜀军。 

另一方面,东路的马忠军,己击败洋柯郡的朱褒叛军,收复了洋柯郡。 

南路的李恢军,进至云南昆明时,由于兵力薄弱,被南夷叛军以当地的夷族部落,四面包围,进退不得。虽然如此,但也因而牵制了部分南夷叛军的兵力,因此,接任南夷叛军主帅的南蛮王孟获,能够调动的兵力因此而削弱,无力与蜀军的主力对抗。 

半个月后,孔明为彻底平定南夷的叛乱,率军从越隽郡以南,渡过波涛汹涌的沪水,进入人烟稀少,视为瘴疫之地的南中山区。 

南蛮王孟获,率南蛮七十二洞洞主,统近十万兵力,迎战蜀军,蛮兵作战均十分英勇顽强,可惜南蛮军不晓兵略阵法,被孔明连施妙计,五度击败南蛮军,南蛮王盂获,亦被蜀军擒捉五次,均被孔明以礼相待,放他回去,整顿兵马、再战蜀军。 

孟获被第五次放回,他盘踞的南夷之地,已被蜀军攻占大部,他无奈只好退到一个叫“银坑”的老巢部落,搜集各路夷兵,准备再与蜀军死战。 

银坑是孟获的老巢,亦是南蛮王的王宫所在。山中筑有宫殿楼台,多为竹木结构,虽然比不上中原宫殿的华丽,但在南夷之地,银坑宫却已是首届一指的建筑物。山上又盛产白银,族人在山中挖石,以火焚炼,可获甚为珍贵的银。这是南夷之地,与中原汉族交易的最珍贵物品。 

银坑宫三面环江,分别是沪水、卑水、若水,三江汇聚,一面通向山地,地理形势十分险要。而且这是盂获可以踞守的最后阵地,他已退无可退了。 

孟获在银坑宫中,召集最亲的族人商议,孟获叹道:“我五番受蜀兵折辱,必誓死以报!你等有何高见?” 

在场的均是孟获至亲的族人,有人一听,立刻道:“大王,我向你引介一人,必可生擒蜀军诸葛孔明。” 

孟获一看,原来是妻弟牛洞主,他问牛洞主道:“牛弟所说何人?” 

牛洞主道:“此人乃木鹿洞主,他精通法术,能驱虎豹,身藏青蛇恶蝎,触之即死,无人可以抵敌!若得此人相助,必可击败蜀兵。” 

盂获一听,大喜道:“既有如此高人,我当亲往求他相助! 

便银坑宫地势险要,你与朵思洞主,须小心防备蜀兵。” 

当下朵思洞主和牛洞主答应坚守银坑宫。盂获即与其妻祝融夫人一道,率数千蛮兵,前去求请木鹿洞主相助。 

此时,孔明的大军,已逼进到银坑宫城的十里。孔明见银坑宫城三面环江,一面通向山地。便令赵子龙、魏延两将,同率一队精兵,先行从陆路作试探性的进攻。 

赵子龙、魏延率精兵驰近城下,城上蛮兵弩箭如雨,一发十枝,箭上有毒,中箭者必死,赵子龙不想士兵无谓牺牲,便率军回营,将银坑城陆路一面,守卫十分严密的敌情,呈报孔明。 

孔明接报,即骑上战马,由赵子龙、诸葛慧护卫,亲赴银坑城郊高地,观察地形。 

回到军营,孔明即下令道:“三军后退十五里。”赵子龙、魏延等大将,领令各率大军后退到城外十五里之地,扎下营寨,按兵不动。 

银坑城上,蛮兵见蜀军慌慌张张后退,均大笑相庆,以为蜀军必因畏惧毒弩箭的厉害,不敢逼近了。因此安心下来,夜间亦不作防备。 

一连五日五夜过去,蜀军果然按兵不动,毫无动静。 

到第六日黄昏时分,山地四野,忽然刮起阵阵劲风,呼啸作响,掩盖了兵马行走的声音。 

孔明忽然升帐,向三军下令:“军中每人速备衣物一块,丁方三尺,限一更时分备妥,缺者立斩。” 

三军将士,均不知孔明的用意,但深知他用兵鬼神莫测,又以军令传下,不敢有违,迅速准备丁方三尺的衣物,十多万蜀军,均每人一幅,谁也不敢怠慢。 

到一更时分,孔明又传令道:“三军将士,以丁方三尺衣物包土,每人一包,缺者军法治罪。” 

三军将士中,有跟随孔明多年的老将、老兵,开始醒悟,孔明必定又在用计破敌,于是立刻带头以衣包土,十多万蜀军,每人一包,甚为热闹。但夜风甚劲,一切声音均被啸啸风声掩盖了。 

到二更时分,孔明突然下令:“三军将士,依前锋、中军、后军次序,将所包之土,带到银坑城下,由低向上摆放。摆得越高者有赏。” 

于是十多万蜀军,将所携土包,争先恐后,奔到银坑城下,由低往高,摆放土包。因越高者有赏,因此人人争着往高处摆放。不到一个时辰,土包便积垒成一个土山,直抵城楼之下。 

就在此时,孔明的军令又下:“前军登土山入城杀敌,先登城者有赏。” 

前军代先锋萧侯仪接令,即亲率三千精兵,攀登土山。 

萧侯仪一马当先,施展轻功,在土山下一跃而上,飘落城楼上,青龙偃月刀四面一挥,把城楼上尚在梦中的蛮兵斩翻。 

蜀军一拥而上,迅速攻占城楼。打开城门,蜀军如潮涌入城中。 

守城蛮兵正在梦中,毫无反抗之力,不到一个时辰,蜀军便攻陷盂获的王宫所在地银坑城,负责镇守的朵思洞主,亦在乱中被杀。 

盂获的妻弟牛洞主,狼狈逃出城外,萧候仪接报,正欲亲去擒捉。却突接孔明传令,不必追擒牛洞主,任他逃奔而去。 

牛洞主狼狈万分,逃抵木鹿洞,向孟获哭诉,银坑城已被蜀军攻破,孟获眼见他的老巢被攻陷,不由十分惊惶,几乎绝望。 

就在此时,有蛮兵探子飞报:“蜀军已跟踪牛洞主踪迹,追到木鹿洞地域,扎下营寨,退路已断。” 

孟获接报,不由绝望的叹道:“孔明用兵,鬼神难测,我等决无取胜的希望了……我的王宫被占,退路又断,如之奈何?” 

此时,他的妻子祝融夫人却傲然笑道:“夫君不必难过,胜败乃兵家常事,我愿为夫君打一次胜仗,以振我军士气。” 

孟获大喜,他深知夫人武功超卓,善使飞刀,百发百中,连他亦望尘莫及,她既然肯出手与蜀军一战,必可打一场胜仗,令南夷军转危为安,再求得木鹿洞主出动兽兵相助,说不定会反败为胜。他当下忙向夫人致谢。 

祝融夫人毫不迟疑,立刻披挂上马,率一万蛮兵,浩浩荡荡,杀向蜀军的营寨。 

正行进间,有一队兵马拦住去路,为首二员大将,正是王平、张翼。 

祝融夫人毫不畏惧,手执的丈八长枪一摆,蛮兵立刻分作两路。她伸手一拍坐下战马,挺枪便向张翼冲来。 

张翼见她是一员女蛮将,心中不以为然,也没尽全力,舞刀与她虚斗了数回,却见祝融夫人似气力不继,拨马便走。 

张翼大笑道:“喂!这员女将,我不杀你,快下马投降吧!……”说时拍马追了上去。 

不料张翼话音未落,在前面飞奔的祝融夫人,突地从背上拔出一柄飞刀,左手向后面的张翼一甩,飞刀快如闪电,直奔张翼的面门。 

张翼大吃一惊,忙伸手去接挡,不料祝融夫人发出的飞刀势沉力猛,已贯注内力,张翼把握不住,飞刀射向他的左臂,他立刻身受重创,翻身落马,蛮兵一拥而上,把张翼生擒。 

王平见大势不妙,策马上前抢救,慌急之际,坐骑却被蛮兵的弹马索弹倒,王平一跤跌翻马下,亦被蛮兵生擒活捉。 

蜀兵见两大将均被蛮兵所擒,不敢接战,慌忙奔回大营,向孔明呈报。 

祝融夫人也不追赶,自知兵力薄弱,见好即收,押解张翼、王平两将,返回木鹿洞孟获营地。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5 1 7 Z 。 c O m' 

 

第五卷 千秋英魂 第十二章 亢龙有悔
(更新时间:2006…6…11 18:56:00  本章字数:8552)

孟获大喜,迎接祝融夫人,又吩咐摆酒庆贺首获全胜。 

祝融夫人将张翼、王平推进营帐,娇叱道:“你等欺我女流之辈,目中无人,该死之极,来人,将他二人推出去斩了!” 

孟获忙道:“夫人且慢!诸葛亮擒我五次,五次放回;我若斩他大将,必负不义之名!宜先将二人囚禁,待擒了诸葛亮,再一井斩杀。” 

祝融夫人娇笑道:“我今回生擒蜀军两员大将,必教诸葛亮胆丧也!杀他二人亦不急在一时,便依夫君之意,暂且押囚吧!” 

当下蛮兵对祝融夫人的神功十分崇敬,连忙一声遵命,将王平、张翼押入洞中,囚禁起来,孟获心中十分欣喜,席间频频向祝融夫人敬酒,祝贺她首获如此大胜仗。 

孔明接报,亦吃了一惊,正思忖间,以侍卫身份仁立帐中的诸葛慧,忽地向孔明笑道:“张翼、王平俩将,必定对祝融夫人心存轻视,一时失手,以至被擒,丞相宜妥为应付。” 

孔明微笑道:“噢?那依你之意,如何处之?” 

诸葛慧道:“祝融夫人赢了此仗,必心高气傲,以为蜀军单靠诡计取胜;若不向他们还以颜色,教他知道蜀中有能人,只怕难令蛮兵慑服。” 

孔明一听,欣然点头道:“很好!四妹的心思开始大合兵法之道了!”他一顿,又断然说道:“四妹!快去请赵子龙来,我有要事差他一行!” 

诸葛慧已知孔明的用意,也不敢迟疑,立刻出帐,往中军大营的左翼疾奔而去。 

不一会,赵子龙便随诸葛慧进入帅帐。孔明向赵子龙密议几句,赵子龙即疾奔而出。 

又过了一会,赵子龙仅率五百精兵,向木鹿洞驰去。在孟获的营寨前,往来冲突,指名道姓,请祝融夫人出来应战。 

蛮兵有认得赵子龙的,慌忙入帐报知孟获,孟获接报,不由骇然道:“赵子龙盖世神勇,天下无敌,我怎可让夫人冒险出战?” 

祝融夫人却尖声道:“不然!我若不出战,兵将必以为我畏怯蜀军,军心刚振,立刻又陷入颓丧境地!因此我誓要出去迎击!别人畏赵子龙如虎,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是否真有三头六臂!就算他真有三头六臂,我的六柄飞刀,亦足将他头、臂斩了!” 

孟获犹豫不决,他问蛮兵,赵子龙到底带了多少兵马! 

前来挑战?蛮兵报说,赵子龙仅率领五百骑兵而已,孟获一听,才无奈说道:“赵子龙仅率五百精兵,便敢前来挑战,我军若不敢迎战,必被蜀军更轻视我南蛮了!来人,速传我令旨,发一万大军,待我亲统为夫人押阵,迎战赵子龙!” 

不一会,孟获与祝融夫人,以及牛洞主等蛮将,率一万南蛮兵,倾巢而出,前来迎战。 

远远地,孟获见赵子龙身边,果然仅有五百兵士,心中这才稍安,暗道:他如此兵微,就算夫人不胜,我一万大军亦必可救援,夫人必可保平安! 

孟获心中转念,这才放胆率军上前,令一万蛮兵排列开来,与赵子龙的五百蜀军对阵。 

祝融夫人却心高气做,自负她的六柄飞刀利害,天下无人可破。她毫不畏惧,伸手一拍战马,率一千精兵,便骤驰而上,手中长枪一挺,娇喝道:“赵子龙!听说你于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我偏不相信,敢与我单打独斗一场么?” 

赵子龙目中精光一闪,但见祝融夫人背插六口飞刀,手执丈八长枪,座下一匹黑鬃烈马,俏如芙蓉,却威如雄风,心中不由暗暗称奇。他奉了孔明的密令,对南蛮须以慑为主;他又有点欣赏祝融夫人不愧为女中英杰,因此便暗存三分容让之意。 

他银枪一挺,呵呵大笑道:“夫人果然是女中豪杰!但仅凭一腔勇气,决难叛乱成功!夫人还不知机么?” 

祝融夫人娇叱道:“赵子龙!不必多言,胜过我手中枪再说!” 

赵子龙呵呵一笑,也不再说话,单人匹马,骤驰上前,银枪一举,沉喝一声:“夫人小心了!”随即银枪一沉,压向祝融夫人的天灵盖。 

祝融夫人不知厉害,手中长枪一回,欲挑起赵子龙的银枪。不料长枪刚与银枪相触,便突感一股浑厚之极的力度,从枪尖到枪柄,传上手臂,她如遭电击,手中长枪几乎甩脱而飞! 

祝融夫人心中大骇,暗道:赵子龙果然名不虚传! 

看来若不用飞刀,只怕难以取胜!她心中转念,便将长枪一缩,娇喝道:“赵子龙!你的神力虽然惊人,但此乃战场武夫之勇!敢与我以武林绝技相斗么?”原来祝融夫人的飞刀术,得自南夷的一位武林高手,她因此对她的“武林绝技”十分自负。 

赵子龙见祝融夫人收回长枪,本可趁势一枪挑她下马,但他却将银枪一回,让祝融夫人脱离他的枪势,他闻言呵呵笑道:“妙极!我正欲你等南夷之人,见识中原武学的博大精深!但请仅记,待会夫人能抗则抗,若不能敌,则切记保持心境平和,万勿拼死相抗!” 

祝融夫人不待赵子龙话落,忽地娇叱一声,抛掉长枪,左右手疾伸,各执背插的三口飞刀,骤马一回,闪电般一齐向赵子龙射来,破空啸啸,十分尖厉。 

赵子龙目中精光突炽,他本欲施展他的银枪击箭枪法,将六柄飞刀挑回,反射祝融夫人,但如此一来,祝融夫人必无法抵挡,死于当场,与南蛮王孟获的仇怨,就越结越深了。 

这不但有违孔明的战略,亦并非他的本意。 

他心念电转,右手银枪蓦地交到左手,反手抽出他的护身“倚天剑”,默运体内六合真气,贯于倚天剑尖,又猛地一施一抖,他那天象六合神剑的“六六无穷”一式骤发而出。 

但见一道强烈如金虹的剑光,从赵子龙手中的倚天剑中骤射而出;那剑光一闪,一化为六,迎向祝融夫人击来的飞刀,立刻便将六口飞刀摄人剑光,恍如泥牛入海,了无声息……就在此时,六道剑光又骤生变化,一剑化六,六道剑光化为三十六道,三十六道化作漫天剑光,密如剑阵,炽如电光,挟着祝融夫人发出的六口飞刀,一齐回旋,射向祝融夫人和她四周的南蛮兵将!当真是“六六无穷”,惊世神功! 

祝融夫人心虽惊骇,便她尚以为不过是孔明故意施展的幻术,只须收摄心神,便可保平安无恙。不料她身周的南蛮兵将,骤发骇叫,此起彼伏,祝融夫人定睛一望,只见南蛮兵将,被剑光掠过,不是头发被削去一片,便是所披战衣盔甲被击穿一个洞口,而且多半位于胸口之处,剑光只要稍再深入,她身周的南蛮兵将,只怕早已死伤殆尽了! 

祝融夫人这才惊觉剑光的厉害,若非赵子龙心存容让之念,千余兵将必无一幸免……祝融夫人心中骇然,正欲疾退。 

就在此时,六道剑光,挟着她所发的六口飞刀,已分势回旋射至。祝融夫人此刻手无长枪,亦无飞刀,根本无法抵抗。但她仍不肯服输,娇叱一声,仗着她那手飞刀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