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官场学-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捕,或暂来查看,非系冷曹,即属效力候补之员,不但资斧艰 
难,未免希冀,且正欲以奉差逞能,最易生事、大段虽已扑来, 
岂必只翅无遗,或以细故,持其短长者有之。故一切服食、起 
居,要料理周到,不可顾俗小费也。 
      礼有鼠祭八神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陲,表啜四,猫虎五, 
坊六,水庸七,昆虫八。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报 
赛之义也。螟媵蟊贼,秉异炎火,诗亦乞灵于田祖矣。近来以 
刘猛将军为驱除螟蝗之神,虽无可考,但以时虔祷,为民请命, 
其礼近古,亦攘灾之一法欤? 

                                   水利 

      古今治河之术,不出贾让三策。南河蓄清敌黄,实操胜算, 
其余惟以堤防为务。堤日增高,水亦随长,汛涨冲决,实足为 
患,此贾让所谓劳费无已,数逢其害也。直隶因永定河为害, 
入海水口不畅,弥年疏浚支流,此中策乎?至于出数年治河之 
费,业所徒之民,不与水争地贾之上策,实无有能行之者。 
      治河有原有委,下流畅而后上流安澜。直隶惟京东之泺河、 
蓟、运河清水自能入海,不由天津。其余南北运河,东西两起, 
暨永定河、子牙河、七十二清河,皆于天津海河合流。自三岔 

…  85…

中国官场学                                                            ·184· 

口迄大沽口,长一百二十里。从水竞赴,潮汐往来,每夏秋, 
山永历水皆注于三岔一口,宣泄不及,以致漫溢冲决,此正履 
阁不畅,胸腹俱病者也。雍正三四年以来,兴修水利于南北运, 
各建坝开河,减水分流,入口之水既减,则达海之四稍宽,亦 
随时补救之计也。 
      桑干河发源太原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雷山金龙池,浑泉溢 
出,东下大同,抵宣化保安宗山,西至看丹口分为二:一由通 
州高丽庄人口河、白河者,潞河也。一南流从芦沟桥历固安、 
永清、霸州至天津丁字沽入海。长二百余里,因其色浊,故为 
浑河。倏忽迁改,又谓无定河。康熙三十七年改为永定河。挟 
沙易淤,每年水过之处,停沙肥沃,燕麦倍收,故谓之一岁一 
麦之地。小民贪利,占耕为业,与水争地,一旦汛水暴涨,不 
能容纳,其不至于横决者几希。 
      西淀翕受西南众流,循千里长堤,与白沟、拒马北来之水 
合,东注至霸州之玉带河。此是咽喉之地,泄宣不畅。雍正五 
年,另凿中亭河以分流。然河身窄小,首尾皆淤,分泄无多, 
由会同河以东始得分流入东淀。又真顺广南泊之水注于北泊, 
共出涂阳之道,合滤论之流由子牙河、东淀。淀亦易淤,迩来 
垡船挖浅,不无小补,其河岩坦坡及河心淤涨,私占种苇与凡, 
田埂护田,筑堰取鱼,皆于水道有害,所当禁止,庶能节宣诸 
水而大其含蓄。 
      千里长堤,自清苑起至献县之臧家桥,绵亘右保河三府之 
境。谁自保定县以东,堤绕渐河向北,如善来营等处,河身最 
为窄小。水障而北,霸州患之。堤决而南文安大城患之。明司 
农工恭肃公谓自保定县东北路疃树起,东由周家庄、鳃家庄、 
西营村直抵唐头村,筑大堤,计长四十里,约费六千金保护文 
安。而以路疃村北善来营、苑家口、苏家桥之长堤尽行决去, 

…  86…

中国官场学                                                            ·185· 

则河身宽而水可容纳,无雍滞泛滥之患。此说颇善,但弃地甚 
多,村落迁徒不少,未能见之施行也。人竟言水利,谁能去其 
害,斯收其利矣。如一身之血脉,使之流通而无雍阻,岂非利 
乎?然有利必有害。雍正四年,以磁州改隶广平,滏河全水自 
宁晋泊以上,引流种稻,民甚赖之,而濒河村庄时亦为患。迨 
出泊之衡水界、滹沱河,水势瑞悍,民堰难御。雍正八年,衡 
水堤决,溢流直犯青县;滹沱又回道正定;甚可畏也。又如唐、 
沙、滋三水,于唐县、曲阳、新乐、定州、深泽皆获其利,会 
于祁州之三岔口,为猪龙河。经博野、蠡县、高阳入白洋淀, 
水势奔突,每受其害。 
      漳河与滏阳河合流,曲周、鸡泽患之今东从经魏县元城拉 
馆陶入运河,漳水泥浊,易淤,或欲引入东省德州相近古黄河 
之处,然地隔两省,事权不能专一,末可轻议也。 
      营田未尝无利,明徐贞明言之详矣、而必求其可久,则要 
在察地势,审上宜。雍正三四年,京东、京西、京南、天津分 
四局营治水田,效群力,给农本,以图永远之利。然或地势本 
高,水泉不足。或去流引河,旱子则涸,水不能达,寻即改旱 
地,势使然也。又有土多沙性,不宜于稻田,田埂水渗,岁旱 
则水从内出,而不能蓄,岁涝则水从外人,而不能御。营田副 
使正钧于丰润、霸州捐资筑围、建闸,营治稻田各五十顷,迄 
今收获无几,民人拖欠,工本难以完纳。欲再借,则民欠愈多, 
不惜则无力耕种。地方官不过因循补直,无长策以图久远,将 
来不保其不废。善营田者,水田、旱田因其直而不之强立町畦 
分高下,不惜工力。地之在民者,劝之使自为星。地之在官者, 
遣亲信亲友,董率之给以工本,专其责任,择南方老农为之师。 
官斯土者,以民事为己事,又使民之深知其利,不懈于其事, 
而后庶几也。 

…  87…

中国官场学                                                            ·186· 

                                   官方 

      股防大臣以献纳为忠。守立之官,去君甚远,去民甚亲, 
以抚字为忠。有一片肺诚之意,流露于政事之间,小民必有受 
其福者。 
      服官以明决为用,深沉为体,若英气太露,不特招同官之 
忌,上司亦以为涵养尚少,不肯重任。识赏牧牡骊黄之外者, 
能有几人哉。 
      恃才敢作或以权术驭人者,有得亦不能无失。惟勤镇供职, 
事上接下,圆和坦白,不矜才炫能,方是颠扑不破。 
      人情之所不愿,我力之所不能者,皆不可勉强。若委曲成 
之,久后必悔。 
      治敦大体,不尚苛细。政务平易,不贵苟难。 
      善人要奖劝之。恶人先戒俭之,不改,则惩做名、元恶则 
盛除之。戒休董威,道资并行,若一味姑容,养奸流毒,亦不 
是诚心爱民。 
      断狱凭理。理之所突,情以通之,贾明叙曰:人情所在, 
法亦在焉。调律没大法,礼顺人情,非询情也。徇情即坏法矣。 
      听断总要公正,著不得一毫意见。为两造设身处地,出言 
方平允能折服人。尤戒动怒,盛怒之下,剖断未免偏枯,刑罚 
不无过当,后虽悔之,而民已受其毒矣。昔人云:上官清而刻, 
百姓生路绝矣。古今清吏,子孙或多不振,正坐刻耳。此言可 
为矫枉过中之鉴。总之,凡事留一分余地,便是积阴德于子孙 
也。 
      程子曰:一介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身居 

…  88…

中国官场学                                                            ·187· 

民主,操得为之权,必须做有益生民之事。立德立功,皆在于 
此,二苦簿书无误,听讼犹太,皆杀事也。 
      衙署要关防,又要得知大体,盖择人而用,必无妄为。若 
但刻意防范如束薪者,处处亿逆,皆可疑矣。而究之□法作奸, 
防之不及防也。 
      开国承家,主持虽在一人,辅翼必资多士。居官亦然。有 
志上进而署中亲友各顾其私,不能一心并力,赞襄公事便不是 
好光景。 
      臧获有才者多,忠良者少。用其才,尤当防其弊。若信任 
之专,不复觉察防范,遂致搅权夺利,跋扈招摇,无所不至。 
及经败露,本官方以之获罪,而若辈已挟赀远扬矣。 
      仆隶长随,惟利是视。有过于苛细,致令不能自给。又有 
托宽大之名任其挥霍,不能检束者,皆失驭下之道。 
      用人当明示以赏,不可暗受其欺。盖赏则感恩而生动,欺 
则揖盗而长奸也。 
      公私不并营。既有官守,便应将一切银钱、出入、饮食、 
家产之事俱托人料理,只要用人得宜。若必一一亲理,不但公 
务分心,亦且役志营神,非所以养身也。 
      居官无婪取。但不知节用,便不允亏缺。饮食、起居与亲 
友共其甘苦,人自无怨。诸凡动用,尤须在大处节省,不可在 
小处刻减。 
      上下司,势分统属,亦要情意流通。有地方公事,不妨面 
禀。盖文移往复,未能完结者,得一指陈晓畅,案可立定。且 
时常见面,谗慝不生,而才品可观,亦在上游睹记中矣。 
      居官念念在想进步,刻刻要防退步。知进而不知返,亢之 
所以有悔也。 
      官身外之物,荣枯有定,原不能委曲求全。只要行其心之 

…  89…

中国官场学                                                            ·188· 

所安,处以理之应得,成败利钝,岂能逆睹?若畏首畏尾,无 
一事可为矣。 
      官运兴隆,必有气机先见。如果廉干任事,又和以与人, 
诚以服物,上下整齐严肃,每事井然有条理,即此气象,便识 
荣昌未艾也。 

                           '幕学举要'译文 

      裁决公事,何以恰到好处 
      办理事情(案件),最重要的是有识见。状纸一呈送上来, 
要看得出什么地方是真实的,什么地方是虚假的;什么是引起 
事端的原因,哪里是呈状人的破绽。又要预先料到这件事会有 
什么样的结果。然后才确定主意,多有根据。 
      事件初到,不可以先有一己的偏见。等到办理这件事的时 
候,又不可以漫无主意。总之有偏见,则不能明鉴秋毫、公正 
衡量,判断是非必然导致不公正,就像人中风后造成的半身不 
遂一样。没有主意,则徘徊犹豫、反覆变化,致使事件增加歧 
义和矛盾,诉讼骤起,就像砸了窝的蜂子乱飞。 
      案件最看重初次报告,而初报的关键是要简明扼要。以后 
再可以补充详尽,增减变化。报告应当有剪裁,才不致于庞杂。 
如果支离破碎、繁复冗费,招惹复杂而难以办理,纵然是歪曲 
的辩解、周到的说明,侥幸免去上司的驳斥疑问,也已是大大 
地耗费心计力气了。 
      审讯提取口供,首先审问引起事端的原因,初次口供,常 
有虚浮不实、含混不清的地方,必须追究其中的真实情况,使 

…  90…

中国官场学                                                            ·189· 

其无法逃避躲闪。其内心胆怯的地方,常常有支吾、粉饰的情 
况,一定要请问他的根源。或者用清理驳斥他,或者用他的前 
言驳斥他的后语,或者用原告、被告提供的佐证材料不相符合 
的地方,利用机会加以指斥、摘问,使口供的事件、情节一致。 
当堂口供有脱落、错误的,应当立即取看、加以增减改正,然 
后加盖朱印,附于卷内。各个供词内有重要关系的地方,应当 
亲自用笔抄录记载下来。叙述口供时,关键是要实情实理,讲 
究深浅,注重次序。口供既已妥当,则发现问题、看出症结, 
 自然就容易。 
      删改供词,早有明文禁令。然而多余的地方,冗长的地方, 
不必多叙,否则使人读之感觉烦躁沉闷;那些意到而词不达的, 
则必须改定。土语俗词,难以明白,也应当以通用语言表达出 
来,但不可以太文绔线的罢了。 
      事件不必怕驳难。斩首、绞刑等大案,上司没有不驳难的。 
关键是要在形成口供的时候,就要预料到上司可能在什么地方 
驳斥洁问,自己作何答复辩解。这样胸有成竹,愈是驳难的案 
件愈易判定。如果心中没有坚定的看法,案情本来属于错误判 
定,一旦遭到驳斥请问,就会手足无措了。 
      上司打算加重犯人的罪过。本来就会在犯罪情节紧要的地 
方吹毛求疵。打算赦免犯人的罪行,也会先在重大情节上推敲 
话击。关键是要看透其用意,看透了自然就有办法应付,有地 
方安排。如果错误地领会上司的意思,认为他想对犯人施行重 
刑,因此遵照驳文改判重罪,那就杀人太多了。然而,也有不 
可固执、不得不改正者。总之,要看情理与罪行是否一致、是 
否公正罢了。 
      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虽然是一件小事,但立意 
措词都要得体。有时候,平行官吏的公文往来,不那么留意, 

…  91…

中国官场学                                                            ·190· 

立惠措词傲慢不恭,得罪一同作官的人,这就不是和睦友邻的 
行为、方法。 
      亲自处理诉讼,批语论断不妨周详全面。能够将原告、被 
告讼词中的捏造、虚假之处指出,那就会使有理的人快意,无 
理的人畏惧,渐渐心平气和,平息纷争,这也是使老百姓不发 
生诉讼的一种方法。地县长官的行为准则 
      州、县官吏是亲近老百姓的官吏,与上司的体制、规矩不 
同,讼词状纸不妨尽量受理。身为父母官,对老百姓的争吵, 
岂有漠不关心的道理?何况一旦经过向上控告,上司核准,批 
示审理,又多一事。关键是要随到随审,严厉查禁官府中办事 
人员(如文书、差役),发生刁难、敲诈等弊病,那么就自然 
不会有拖累。如果做到虚怀公正,则听讼论断不在于滥用刑罚。 
冷静地剖析其是非曲直,就像进入别人的家中替别人排忧解难 
一样,老百姓受到的恩惠就宽广无边了。 
      初次呈状,不可以批示结束,恐怕案情不确切。一经断定, 
便没有回转的余地。如果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味坚持前次的批 
文,又遗留下很多的害处。与其曲为辨解、错误判断,不如迅 
速改正,还算是君子的过失。 
      诉讼和平了结,是一桩很好的事情。但只有婚嫁、田土和 
斗殴等小事,可以和平了结;如果关系到诬告、盗窃。杀人、 
赌博、有伤风化和以卑犯尊、以幼犯上等事,都必须追查惩处, 
不可以轻易地准许和平了结。这样才能使猾滑顽健的人有所畏 
惧。 
      北方省份的老百姓秉性纯朴鲁莽,即使有狡诈的人,也容 
易识破。南方省份的老百姓猾滑,最多捏造谎言,常常出乎人 
的预料之外。如实禀告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必须虚怀公正地 
加以判断,等待对质讯问以后才定案。《周礼·周官·小司寇》 

…  92…

中国官场学                                                            ·191· 

 “以五声(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判断狱讼,河求 
老百姓的实情。”可见纸上千言,不如公庭上的一次审讯 。不 
能拘执幕后的主观看法,作为定评。 
      办理事情严整从容有度,尤其要勤恳敏捷。因为前面的事 
还没有办理完毕,后面的事情又来了。许多的事情纠集堆积, 
忙中就会出错。况且一人吃官司,全家人就失业,尽早结案, 
以免除穷困百姓守候、拘禁的痛苦,这就是造福于百姓。执法 
人员的办事要略 
      千万件事务的胚胎,都在于州、县。至于府、监司、都察 
院,诸事都已成定局,只需要核实它的情节,斟酌法律条文, 
填补它的不完善的地方罢了。所以,府、司、院的事情稍为容 
易一些,但他的责任更为重大。况且汇合各个部属的案件文书, 
事情的头绪更多,检查批示偶尔有所疏忽,常常造成错乱,哪 
能不谨慎呢! 
      都察院、监司,是执法的主要机关,最重要的是要执法公 
正平稳。不应该苛刻繁琐,使人难以忍受;不能把挑剔看作明 
察,把尖刻当作才能。高级官吏的体制规矩,不害怕不尊显, 
如果再看重虚骄之气,利用职权要弄威风,则下面的情形不能 
够传达上来,耳目闭塞的情况就会很多了。因此,接见下属官 
吏,必须和蔼亲切,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毫无隐瞒。他们禀 
告事件,也应坦诚地指示他们,就像父亲兄长对待子女兄弟一 
样,照顾他们的无知,纠正他们的不足,那就会齐心协力、同 
舟共济,为官的政绩就必然可观。 
      执行法律要宽大一分,这就是所说的:与其滥杀无辜,宁 
可失于不照章办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放纵,如果事实确凿、刑 
罪相符,自然应当处以重刑。 
      处理案件,最宝贵的是公正不偏。不是指在党与严之间调 

…  93…

中国官场学                                                            ·192· 

剂平衡一下而取其中,而是该严则严,该党则宽,奖赏人而不 
是出自私情,杀戮人而使人没有怨恨,这就是做到了公正不偏。 
      大臣以观察识别下属官吏为首要任务。官吏选择得当,则 
老百姓受到福泽,观察识别官吏正是为了安顿老百姓啊。人, 
哪一个没有过错呢?为了个人的目的而犯罪,不可原谅;而为 
了国家、集体所犯的过失,则应当宽有。有的犯了轻率莽撞的 
过失,有的犯了疏忽懒惰的过失,都可以谅解宽恕。不看重他 
们的缺点而加以录取任用,尽量使下属官吏们观察感受,自我 
激励。如果是纵情贪污,滥施刑罚,任性执拗,就难以姑息宽 
容。与其使一个行政区域的百姓遭受不幸,不如让一家人痛苦。 
      都察院、监司办事,要比别人高一着,也要比别人先一着, 
才能驾驭下属官吏,集中治理纷繁的事端。如果散漫没有主观 
和决断,只是听任师爷、文书一类的人写作文件、拟定批示, 
 自己一味照着办理,那就是倒着拿太阿剑(指产权柄),许多 
弊端就会像杂草一样曼生了。 
      上司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