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官场学-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明不贤明的标准。主人如不贤明,那么在他治理下的人民, 
也就没有不受牵累的。当官者领取的俸禄,是老百姓的聪膏; 
然而作幕客的收入,也是官方薪水中的一部分。可是我自己却 
留恋不舍于这馆之帷,坐视为官者虐待残害黎民百姓,良心上 
忍不忍呢?何况当今之世,固然不缺乏贤明公正的官吏,他们 
也确实不同凡俗,卓然独立,名声和威望也一天比一天突出。 
虽然这样,那些不善良的奸诈之辈所不喜欢的事,正是我辈善 
良正直之土所喜爱的。所以留恋自己当前所得的人,或许在未 
来人生道路上尚有穷途末路境遇坎坷;而刚正不阿的人,也并 
非不到处逢迎。隔壁听声,不如当场辨色 
      言出必行的人,其不足之处也在这里,这样做有时是不允 
许的。作为一个幕僚,与主人之间的道义关系,完全应该把公 
事放在首要地位来考虑。古人说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 
者于虚,必有一得 ”,正是这个道理。况且幕僚的智慧和能力, 
不一定就比当官的人强多少,只不过当官的人,往往碍于利害 
关系,在处理事务和考虑问题时,进退维谷,犹豫不定。而当 
幕僚的人就不同了,他们考虑问题处理事物时,只依据事理而 
不考虑情势如何,也就不会在事局中沉迷不醒。然而不管怎么 
说,隔壁听一个人说话的声音,或许始终不如当场面对面地观 
察一个人的表情。也有为官的人能力比幕僚强的,却对自己的 
幕僚唯命是从。这种做法,对于他自己的声价毫无损害。幕僚 

… 页面 87…

中国官场学                                                              ·86· 

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偶尔也会把整个事情搞得很糟 
糕。既然有这种情况。作为一个入幕辅佐的读书主人,在向知 
己朋友申述自己的观点时,尤其不可以不虚心向别人学习,听 
取别人的意见。 

                                 【点评】 

       “虚心”二字,并非一定要在和主人讨论事情时才要求做 
到。凡是与事情稍有关系的,共同谋事的各位同道,有很好的 
见解,那就应该采纳。这样做的目的,不外是求得对整个事情 
没有分毫差错罢了。关于这个问题,应该参看“办事无分少域 
 “这一条,作为补充。立言先立品 
      树立信义,才可以规劝别人,对待朋友也是这样的。想让 
主人采纳你的见解,就得让主人信任你的品行,没有一点犹疑 
之处。忠。心耿耿地为主人谋划筹思,其要领就是只考虑名节 
而不要去计较那些蝇头微利。凡是跟主人相互依缘,效忠于主 
人的人,都是惟利是视之徒,也不能实现他想要做的事,达到 
他的目的。同时也就往往成为败坏的媒介。这类人势力已经孤 
立,和主人也容易产生隔阂和不和。言行上稍不检点,毁誉攻 
击之辞也就会紧紧伴随着他。因此想要实现志向的人,不可不 
首先树立自己的良好品行。 

                                 【点评】 

… 页面 88…

中国官场学                                                              ·87· 

      树立良好品行;是从事幕僚工作的根本。下文中“素位”、 
 “自洁”、“俭用”、“慎交”各篇,都属于这个内容,然而这些 
篇目,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自洁”篇。俭是树立良好品行的根 
本,品行树立之后才能做到尽心和尽言。以力自食,不亢不卑 
      幕客凭借自己的才能养活自己,名义上虽然说是受雇于主 
人,为他抄写文书,从早到晚都离不开文书,做的完全是下级 
官吏们才做的事情。然而这些事却是关系到一个官员在职时的 
政治声誉好坏的大事情,也是与老百姓生计问题利害攸关的。 
一个当幕客的人,若非是跟在职官员以及当地百姓有着割舍不 
断的深厚缘分的话,他在那儿一定是呆不长的。因此处在这个 
位置上的幕客,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才能看得太高,自视太高了 
往往就会意气用事;当然也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过于卑微,自 
视太低了,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就往往对和他不相关的 
幸福与疾苦都漠不关心。 

                                 【点评】 

      作为一个幕客,他“维系着在职官员政治声誉的好坏,老 
百姓生计的利害 ”。处在这个地位上的幕客,地位非常重要。 
也许有人会想到,他所维系的所涉及的,无非都是地方上的事 
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然而读了这两句话后,难道还敢对此 
淡然处之,掉以轻心吗?心术要端正 
      俗语说 :“官断十条路”,作幕僚的人,在处理公事时也 
应该这样。握着三寸之笔,心中思虑揣度着官事,其结果是所 
得和所失各占一半。他能够辨别得清楚的事只不过是在于公与 

… 页面 89…

中国官场学                                                              ·88· 

私的区别而已。心术正而无所偏私,即使出了差错,也是无心 
之过,到最后还是会被百姓子民的舆论所宽容;心术不正,包 
藏祸心,按照道理办事也会产生诉讼和纠纷,还要受到天地良。 
心的谴责。所以作为一个幕僚,要正直无私。 

                                 【点评】 

      正直的心地,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心地正直无私,他的本 
领就会端正不邪恶。这就是说,平时都要有操守,临到行事时 
又能区别公与私的不同,极为恭敬谨慎。千万不要误会为,在 
有事情的时候才去端正自己的心术。如果这样理解,那就是以 
辞害意,应该纠正的。正心之学,先在治守 
      端正心术的学问,首先就在于廉洁自守。如果不谨慎,在 
心中就会产生偏差。我们这些幕僚,都是些研究孔孟章句之学 
的读书人。假如给小孩子当塾师,每年的薪水收入,也不超出 
数十两银子。而在幕府中工作所得的收入,有时是当塾师所得 
收入的数倍,有时甚至是数十倍,历来没有不够自己开销的。 
并且当官的人有专门应酬往来的费用,而幕客则没有需求索取 
的对象,还有待于向别人求取。这是为什么呢?过去有人向我 
谈及这样的事,并且说 :“这个人的操守品行值得信赖。”我 
听了这话以后,心里很不高兴。那位客人就说 :“我非常了解 
你,才说这样的话,难道有什么不对吗?”我回答他说 :“现 
在有这样的人,为一个淑女牵线作媒,却声称她不淫荡,行不 
行呢?”那位客人笑了笑就离开了。 

… 页面 90…

中国官场学                                                              ·89· 

                                 【点评】 

      先生在《自序》中说 :“假若不是诚心尽力所得到的,祭 
祖我的父亲或者谈及下扶持我子孙的人,我立誓让他不敢进入 
这个领域。”这条就是说的这个意思。树立良好品质,端正心 
术,全部秘诀在于廉洁自守。保持本性宜尚节俭 
      古时候有这样的记载:有节俭来培养廉洁的品德。我们这 
些靠游幕为生的读书人,家庭毫无背景,实在是属于清寒的门 
第,远远比不上家财丰厚者,因为毕竟没有什么封爵赐邑。对 
我们来说,一定是不忍离开年迈的父母,抛下娇妻弱子,离乡 
背井,去过着寄人篱下的屈辱生活。靠卖文为生,将所得的钱 
积蓄起来,也算是点家财吧。而有的人则勉强自己,仿效别人 
的豪华奢靡,尽情地挥霍享受,向别人夸耀自己的裘衣美马, 
显示启己的打扮装束。这就已经丧失了清寒之土的本色了。更 
有甚者,养蓄优童,狎押娼妓。一次宴席的开销,单是赏金就 
是数两。做了这些事情之后,才把剩下的钱,拿去供家养口; 
对于嗷嗷待哺的家人,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这类人,当他们 
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就已经被熟知底细的人瞧不起了。有时候, 
一旦断了这种奢华生活的经济来源,就只能是靠当抵押过日子 
了。典当抵押都不顶事时,接下来就只好向别人借贷。如此一 
来,日子一多,负债累累,越来越重;而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接 
受别人的恩惠。得到了馆帷之职后,身不由己地为人情所牵累, 
被形势所羁绊。即使想要保持自己的操守品行,最终是难于自 
主行事。况且习惯和性格都已养成,身败名裂是难免了。所以, 
照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失于检点,并不是由于丧失了本来的心 

… 页面 91…

中国官场学                                                             ·90· 

志。如果想永远保持我们的真实本性,那么起先就应该崇尚节 
俭。 

                                 【点评】 

      古人说 :“人人对于钱财这事,是经常担忧它的来源太少 
了。”其实,问题倒是在另外一个方面:钱财不怕来源少,只 
怕钱财去处多。每每见到收入低微的小职员,却也能够赡养父 
母,供养妻子儿女;而收入颇丰的幕帷人员,却反而左支右纳。 
甚至还有的人由于日子窘迫,言行失于检点;这正是由于钱财 
的去处太多的毛病。所以要洁身自守,就一定要先做到节俭开 
支。请和下一条参看。模范治家 
      治理家政,自己都没有做到节俭,在家里就绝对不可能起 
到模范治家的作用,也不能治理好家政。一个家庭不讲求节俭, 
到头来必定会累及自身。贫寒的读书人,设馆授徒,几个月下 
来的收入,少的只有几两银子。家里的人由于亲眼看到了赚钱 
的艰难,来之不易,所以在用钱的时候,也就特别节省珍惜。 
那些辅佐别人,游于幕府的读书人,每个月的收入达到了几十 
两银子。积蓄了几个月,往家里一寄,数字就比较大了。家里 
人收到这笔钱后,认为既来得容易,开始不大珍惜,以后甚至 
浪费。如此获得幕府中的收入,仅仅是刚好和失去幕府收入相 
抵销,一定会达到亏损的程度,这正好像俗语说的“放下笔就 
穷”一样。因此务必要让家里的所有人,都知道钱是来之不易 
的。懂得了这个道理,家中的每位成员才会烧得节俭持家的重 
要,因而付诸于具体行动。那种不懂得自己珍惜节俭的人,他 

… 页面 92…

中国官场学                                                             ·91· 

的钱来得容易,但是耗费也会更快。这不仅仅是一般的人事, 
大概也是上天的自然法则吧!约束承办文书之吏 
      衙门之中必定配备有六房专门承办各种文书的官吏:有关 
刑法的事,由刑书管理;钱财粮米之事,则由户书掌握。并非 
是没有更为了解的人,而只是依靠幕客,这主要是因为设置幕 
客这一职位的根本目的在于,辅佐每位在职的官员,并且约束 
其下属的各个官吏的行为。有句谚语是这样描述这种情况的: 
 “清官难逃猾吏手”,意思是说,无论你是多么清正廉洁的官 
吏,也难于逃出奸滑似鬼的小吏的卑劣手段。这个道理很简单, 
一个官员统率着下属的各级官吏,而这些下属,又各自凭藉自 
己的精力和手腕,挖空心思,钻上级主管官员的空子。在任的 
官员,政事本来就繁忙,从情势上来看,难以事事躬亲,一一 
加以检查。唯有幕客诸人,每人都专门负责着不同的事务,因 
此可以监查出下属官吏的舞弊行为。这些下属的小官吏,没有 
官棒收入。但他们却有相沿已久的陈陋习俗,作为自己的生活 
来源。这本不必过分地搜索挑剔。但是如果他们因此而有舞弊 
连累他人的事情发生,断断不可不杜绝其源头。总而言之,幕 
客和小官吏,选择的方法上悬殊有别。如果这些没有俸禄的小 
官吏高兴的话,老百姓就会受到骚扰,然后他们就趁机渔利; 
如果幕客高兴愉快,老百姓也就会安宁无事,没有骚扰。假如 
小吏献上一条建议,事情如果有益于平民百姓,他们申述之词 
冠冕堂皇。如果没有透澈考虑盘算,轻听他们的话,率意而行, 
老百姓必定会受累无穷。所以约束好这些承办文书的小官吏, 
是幕客们的第一件重要事情。 

… 页面 93…

中国官场学                                                             ·92· 

                                 【点评】 

      衙门里的公事,全都得凭借文案。平时就应该命令文书官 
吏,把所要处理的稿件,按照年月的顺序依次粘连成卷宗,随 
时呈送批阅,以便记录在案。一个案件结束以后,盖上印章归 
入档案。这样做有四个便利之处:奸狡的官吏不能抽出案卷, 
加以添加、改动或隐藏其中的案件;有时候,如果需要检查, 
从开始到结束都在上面清楚记录着;若上级领导要提阅案卷, 
不必另外去抄写;在任官员离职卸任,幕客辞聘等,都免除了 
临事之时的周章费事。 
      这是讲的公和私的区别,祸与福的本源。所以应当严格地 
要求自己,冷静地管理约束他人。减省事务 
      俗语说 :“衙门六扇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其实并非真 
的是说当官的人就一定是贪婪的,当小吏的并非就都是黑心肠 
昧良心的人。实际上,一张诉讼状子获准进行审理后,衙门中 
的当役就要到投状人家里去,这样这家人就得请他吃饭喝酒, 
临走时得送点礼物给他。探听消息的人进城后,还得付车船差 
旅之费。而请示审理案件,是有一定期限的。专为人打官司的 
讼师,所作的证词,以及关心这个案件的亲朋好友,相互邀约 
到庭。这以上请人的开销花费,都是由投诉案件的那个人承担。 
有时候,审理案件的时间改变了,上述各项开销就得重新来一 
次。除此之外,衙门中其他差房,各种巧立名目的不合理规定, 
名称不一。民间俗话说 :“在山靠山,在水靠水。”有些事情 
是官府中法律不能禁绝的。至于勒索诈骗所得的赃物,就更不 
用说了。我曾经对当幕僚的那些人说过,对于判处斩首、绞刑、 

… 页面 94…

中国官场学                                                            ·93· 

流放等重罪,没有不特别检点的。最易连累及人,带来祸孽的, 
多半是民事官司。比如有一个乡下农民,家中有十亩田。男人 
种田,女人织布,所得收入可以养活好几口人。牵连进了一场 
官司后,就要耗费三千文钱,于是就借高利贷来作为官司费用。 
如此一来,要不了两年,就会卖田偿债;不出七八年时间,就 
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虽然家道败落,贫穷的日子在七八年之 
后才出现,但是导致贫穷的祸根,实际上在获准诉讼打官司的 
时候,就已经埋下了。所以对官府来说,若非十分急切的案件, 
适宜于批示和开导,不宜轻易传讯,派差役提人。不是重要的 
人,应随时释放,不宜随手牵连火案。被告中不少人,何妨加 
以选择取证。成百成千的证据罗列在一起,自然可以选择和删 
除。少传讯一个人,就少牵累一个人。谚语说 :“堂上一点朱, 
民间干点血。”审定案件时,下笔定夺之前多花一时半刻的心 
思,牵涉到这个案件的人就已经受到了无穷的恩惠。因此在作 
幕僚工作的人,必须加以留心的事情,是把减省事务作为上上 
之策。 

                                 【点评】 

     地方上有关人命和盗窃等重大案件 ,并不是随时都有发 
生。唯有民事官司,却是源源不断,随时随地都有,实在是老 
百姓日常生活中,最为繁杂,最为急迫待决的事情;也是在幕 
府中工作的人,第一类需要尽心尽力地办理的事情。我曾经听 
到前辈的谈及办理这类案件的经验 :“核审批阅呈状上的诉讼 
之词,有三个关键之处:首先是要做当事人的开导工作,要他 

… 页面 95…

中国官场学                                                             ·94· 

们不随意打官司;其次是审查和处理该案;在不得不核准打官 
司的情况下,才选择传讯人证 。”所说的意思正好和这条讲的 
内容相吻合。假如办理官司之时漫不经心,随便批准开庭审理, 
轻意地传唤证人,恐怕不仅仅是使老百姓花费更多的钱财,导 
致他们贫穷破产。更为严重的恐怕应该是把他们拖累进了打官 
司的漩涡中,从而死于这场官司。等到酿成了这样的严重事件 
后,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面对可能造成的恶果,难道不应该 
更谨慎些吗?至于田产纠纷这样的案件,更容易牵涉百姓,酿 
成这种结果。这类案子,一经官府挂名立案,当事人就会好多 
年,甚至好几代人,都无法避免它带来的苦果。所以在审核批 
准状子时,应该特别留心注意。结案应迅速 
      处理和裁决案件,是主人的事情,并不是幕宾所能负责作 
主的。可是权衡事理的轻重缓急,斟酌道里的远近,催促差人 
召集有关人员审理,就属于幕宾的事责了。请示审理按照主人 
的才能器局加以考虑,让他有较充足的时间,宽松有余地处理 
案子。这样才不至于让主人因畏惧困难而沮丧。既然批示有审 
理日期,争讼的原告和被告都已召集到了,因此绝对不宜到了 
审理案子时又更改日期。如果到了开庭审理的日子却未能如期 
举行,那么之所以逾期的原因,一定要解释清楚,好让每个人 
都知道。如若是没有任何理由就更改开审日期,那么双方当事 
人在等候审理之时,多等一天就多一天的费用。既耗费了钱财, 
又耽搁了官司,老百姓的怨愤之情必定会沸腾起来。因此与其 
批准进行诉讼而不审理裁决,还不如在批准审理的时候郑重其 
事地考虑受不受理该案歹与其公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