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歃血大隋-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员的口水唾死。

杨广这么做其实是有他自己的含义在里面的,萧守仁的本事他已经是知道了的,他现在要干的就是让萧守仁在大门阀中站不住脚,在和谈一派里面站不住脚,在好战一派里面也站不住脚,知能依靠他杨广,到那个时候萧守仁才算是他正真的心腹了。

萧守仁就是这么被推上风口浪尖的。

杨广的话以及他的目光把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到了萧守仁的身上来了,其实这次有传闻,裴矩鼓动杨广再次出兵高句丽的时候曾经起到大作用的一句话就是:圣人可汗,千古一帝。

据说这么个说法就是从现如今的鸿胪寺少卿萧守仁萧大人的嘴里冒出来的,归根结底来看的话,萧守仁的话才是这次再次出兵高句丽的直接导火线。

那些中间派还好些,打着瞌睡似的眨巴了一下眼睛,然后继续沉默,好战派的人都是好奇地打量着萧守仁,而和谈一派的人却是恨不得把萧守仁给活剐了,如果眼神能杀人的话,那萧守仁已经是像高考作文中的屈原了,死了一次又一次了。

大家那些好奇抑或是凶狠的目光全部聚焦在了萧守仁的身上,即便是脸皮有些厚实,但是萧守仁被这么多老男人盯着看,而且还是各种各样不同的目光,萧守仁也开始有些不自然了。

“萧爱卿,朕这几天有些忙,所以没有单独召见你,但是今日见到萧爱卿平安无事归来,朕大感欣慰啊。”杨广同志在龙椅上开口道。

杨广的话把大家的目光都收了回去,杨广并不理会那跪在金銮大殿的刘士龙,而是跟萧守仁说起话来了,那跪在中央的矮小身影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孤独寂寞。

“微臣萧守仁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萧守仁见到杨广和自己说话了,急忙拜倒在地,三呼万岁,把礼数都做全了。

杨广对于萧守仁的反应了表现都是很满意的,阴沉的脸上稍微地舒展开来,眉头那么一展,然后点了点头叫萧守仁站起来。

“萧爱卿起来讲话。”

“谢陛下隆恩。”萧守仁兢兢战战地站了起来,不知道杨广下面又要干什么,以前不明白人们说天子如虎,伴君如伴虎,息怒难料,但是现在萧守仁算是明白了。

董仲舒何以能够废除百家独尊儒术?无他,只因儒家思想在某些方面能够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光是这一条就可以让历代的统治者欣赏不已了,这简直就是说道他们心坎里面去了,萧守仁这时候算是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了。

以前萧守仁看史书的时候见到这么个事情,说是有两兄弟一起面见君主,一个是汗流如注,用小学生造句的说法呢就是汗流浃背了,另一个却是滴汗不出,干干爽爽。

那个君主就很奇怪了,问这两兄弟,一母同胞,何故相差如此之大呢?

汗流如注者答曰:战战兢兢,汗流如注。

另一人答曰:兢兢战战,汗不敢出!

君主大笑。

当时萧守仁还觉得挺荒谬的,不就是见个人罢了,何止于此?

此刻的萧守仁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汗不敢出嗯还是汗流如注,因为已经是没有心情管这些了,如履薄冰。

“爱卿的奏折朕已经是看过了,这一路你处理的事情很好,于草原始毕可汗以及两国之间的关系都是有大功的,朕必当重重赏你。”杨广笑着对萧守仁说道。

杨广把这些事情只是草草带过而已,并没有多说什么,没有很详细的说什么,但是最后的那句重重赏你却是说道萧守仁的心坎上来了,直达心窝啊,暖人心啊。

虽然萧守仁有些迷糊,不知道杨广为什么会如此,但是看样子现在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其实萧守仁刚来的时候就有些后怕,怕杨广怪罪草原上的事情,始毕可汗死了的话,一觉不醒的话,对于大隋对于杨广来说只有利而无害,但是这一切都被萧守仁他们给搅黄了,萧守仁担心杨广会给自己小鞋穿,然后咔嚓了,明年这个时候杨广再念叨着:“萧卿安能吹彻洞龙否?”

但是现在杨广却是从什么两国长久长治久安的关系方面来说问题,还大大赞赏了萧守仁一番,萧守仁这才迷糊了。

虽然迷糊,但是这毕竟是好事情,所以萧守仁暂且把这事情放在了一旁,不去多想了,等出了大业殿的朱门再好好细细想吧。

“谢主隆恩,臣不敢独自领功,这都是刘文静刘大人和李靖李大人的功劳,微臣只是在一旁协助而已。”萧守仁想起李靖来了,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帮帮李靖吗?所以萧守仁赶忙把李靖的名字念出来了。

李靖的大名其实在朝中的诸多大臣里面都是非常熟悉的,因为青年时的李靖也是这些府邸出入的常客,那时候李靖经常跟着舅父出入这些府邸,年少多才的李靖自然是给这些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李靖的舅父一去世,人走茶凉,加上李靖过于清高,所以也就慢慢淡出了这个圈子,一直都是不怎么得志,但是今番萧守仁又把李靖的名字念叨出来,一下子就让朝中的这些人在记忆的深处把关于李靖的点点滴滴挖了出来。

至于刘文静大家多多少少都是听说过的,小白脸一个,就是因为小白脸的缘故,所以这次出使大草原的苦差事才会落在了刘文静的身上,大家自动就把刘文静给忽略掉了,只想起了李靖。

“萧爱卿说的可是那前些年被其舅父韩擒虎大将军说是世间唯一可以与其谈论兵法的李靖?”杨广淡淡地说道。

声音里面不带任何感情,就像是一篇平淡无奇的记叙文似的,就像是一杯干干净净的白开水。

萧守仁原本只是想帮帮李靖,希望杨广听到自己夸过李靖之后就会稍微对李靖注意一点,而且现在殿中的诸位大臣也会稍微的注意一点,不会太过于针对李靖,过于打压排挤,但是事情有变化了。

萧守仁一听到杨广的这个语气就知道要坏事了。

萧守仁本来是好心好意的,根本就是没有想过说是要害李靖的啊,但是萧守仁这时候想起一些事情之后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因为他想起了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来,一件自己刚才忽略掉了的事情来,而这件事情却是可以要了李靖性命的。

如果因为自己的缘故而害李靖拜拜送了性命,那就真的是追悔莫及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千古秦皇汉武事

杨广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广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没有本事,就不会叫暴君了。

暴君那都是有点本事的人才会被叫做是暴君,没本事的皇帝只能称之为昏君!

杨广曾经非常自负的说:“要是以才能来选皇帝的话,和你们较量文才,这个皇帝,最后肯定还是我来当!”

杨广的傲气狂气可见一斑,大有一股子天下文章舍我其谁的架势。

他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他写的诗也写得很好,曾经就写过一首《春江花月夜》,就写得清丽明快,诗情画意:

暮江平不动,

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

潮水带星来。

可是,文人相轻的坏毛病,在杨广同学的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可是千万不要忘记了一个事实,杨广同学不仅仅安于做一个垂拱而治的皇帝,何谓垂拱而治?垂拱而治就是把双手收在袖子里,不用动手脚,天下自然安定繁荣。

后来的杜甫同志就曾经说过这个一句话,致君尧舜上,再士民风淳,再说的远一点,那就是大汉朝开国时的政策,天下无为而治。

要真是如此的话,不是皇帝陛下太过于圣明呢,那就是臣子太过于职守了,以至于皇帝陛下都整天无事可干了。

很显然,杨广不是这样子的人,他一直都是自称“马上皇帝”的。

灭陈国的那一站让杨广自己在军事上的这一块自信心空前强大,也就是诸葛孔明和刘圣主不在了,要不然的话杨广同学肯定是会将这二人拉过来比划比划的。

杨广不仅仅是想做天下第一文,更是想做天下第一武,以武拓疆土,以文制天下,如果有可能的话,估计杨广同学很乐意以文统领文坛,做个文坛主席什么之类的,他估计的话不是很在意的。

萧守仁恰恰是忘了这一点,杨广看似无意,其实心中肯定是有愤懑。

看似无意间提起韩擒虎当年说过的一句话,当年杨广渡江灭陈的时候就是韩擒虎等人协助,韩擒虎都没有这么夸过自己,但是在李靖还年轻的时候韩擒虎就曾经说过,当今世上能与其谈论孙吴之术的只有李靖了。李靖当年与其老舅,经常在一起谈论兵法,李靖常常对答如流,而且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分析,韩擒虎也经常有事没事来鼓励他,说现在能和我谈论孙武、吴起兵法的人,就只有你这小兔崽子了。

这话大大刺激了杨广同学的自尊心啊,只有李靖?让杨广这天子情何以堪啊!

李靖小时候极为的不安分,是个小淘气,但心怀大志,又有文韬武略,加上舅舅韩擒虎的赏识和栽培,就更是傲气难平了,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大丈夫生若有机会,就应当建功立业,图取富贵!”

再后来隋朝宰相杨素,也曾摸着自己的坐床说:“小家伙,老爷爷这个位子,迟早是你的!”

连当朝首相都这么说,可见李靖的确不同凡响,吏部尚书牛弘基,称他有王佐之才,就是说有辅佐君王的才干,国家元首要办事,也要找他。

有这么多大人物的交口称赞和“质量认证”,看来李靖也是个有大能耐、大才气和大智慧的人,可是,怀才不遇的命运,也落到了李靖的头上,名气太大傲气难平,得罪了相当多的人,其中得罪最深的就数李渊了,俩人因为一个女子而大打出手,而其舅父韩擒虎又过早地去了,所以就落到了今天的局面。

本来早已不怎么想起的人,这下子又被萧守仁给提了起来,一提起来就想起韩擒虎的那句话,现如今韩擒虎已经是不在了,即便是杨广同学想要韩大将军看看自己的本事,然后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资格和他谈孙吴之术,但是已是死无对证了。

萧守仁听到杨广那平淡的语气再联系刚才杨广讲过的话,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杨广的嫉妒心理开始作祟了,一个君主竟然跟一个小小秘书郎较劲了!

“启奏陛下,当年的韩大将军也许出于小小的私心,所以对自己外甥的评价是有不实之处,但是李靖李大人确实是有本事的人,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虽然身在草原,但是做事却都是一心一意从大隋的利益从陛下的利益出发,这点值得我们在座的所有人学习。”萧守仁想了想之后说道。

杨广听到萧守仁的话之后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脸上也是浮出了一丝的笑容来,相当之难得。

大家本来听见杨广的话之后都有幸灾乐祸的打算,想借着萧守仁的嘴把李靖给弄死了,但是接下来萧守仁的一番话却是改变了整个的局面。

李渊已经是下狱了,要不然的话刚才最高兴的莫过于李渊老头了。

萧守仁一开口就把当年韩擒虎说的话说成是韩擒虎是出于私心说的话,是为了让李靖声名鹊起所以使的一点小伎俩,这也说得过去,杨广听了之后也觉得挺有道理的。

也就是说李靖其实是没有韩擒虎说的那么神,这想法其实杨广早就有了,但是不能自己说出来,自己说出来的话,那别人就会说杨广是没什么度量的,但是借着萧守仁的嘴说出来的话,那可信度就大多了,而且也给了杨广一个台阶,可以让杨广顺着萧守仁给的台阶贬低一下李靖的名声。

说完这个之后萧守仁又非常隐晦地提了一下草原的事情,出使草原是个相当不讨好的活,尤其是非常时期,但是李靖还是去了,而且还把事情干的很漂亮,虽然说在这件事情上李靖是被人设计了,故意想让李靖和刘文静去送死,但是李靖却是毫无怨言,还念着杨广的恩情。

萧守仁这么一说的话杨广心中也就软下来了,不由自主就想到叱吉设追杀李靖他们,但是李靖出于大局着想还是把叱吉设他们给放了,为的是什么?这完全就是为了大隋为了杨广的计划啊。

杨广一想到这,所有的不快都一扫而光了,心情大好。

“萧爱卿说得对,既然萧爱卿如此说了,那过几天你和李靖一起过来领赏吧,朕好好想想该赏点什么东西给你们。”杨广笑着说道。

大业殿中的群臣都是一脸的惊讶,很明显,被萧守仁的那几句话给惊住了,这哪像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家伙啊,这简直就是一只老狐狸了。

尤其是最后一句我们在座的各位都该想李靖同学学习,这句说的杨广是心花怒放,如果在座的真的都想李靖一样处处为大隋处处为天子着想的话,何愁大业不成?

也就是在这时候,大殿中的群臣都发现这新上任的鸿胪寺少卿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啊。

“萧爱卿还记得上次朕在商城时跟你讲过的话吗?”杨广含笑间旧事重提道。

萧守仁一下子迷糊了,都隔了一两个月了谁还记得啊,再说了,杨广当时说了那么多话,谁知道你说的是哪句啊。

但是萧守仁却是没有这个胆子就直接这么讲出来,而是一脸的思索状,像是在回忆当时的点点滴滴。

萧守仁的脑子里面一片空白,当时只记得杨广有一次是动了杀气的,自己幸好把那莫须有的师傅给搬出来才逃过一劫,还有就是自己大拍龙屁,把杨广说的是心花怒放。

也就是在那时萧守仁喊出了千古一帝圣人可汗的词,正是因为这句话说到了杨广的心坎上说中了他一直以来想要做的大业,所以萧守仁一下子就对了杨广的胃口了。

咦?他该不会是说那件事吧?

萧守仁突然间想起来了,上次自己拍完龙屁之后退下去,杨广说过有朝一日要自己在百官群臣面前给百官群臣说说什么是千古一帝什么是圣人可汗,今儿个虽然说是没有百官,但是群臣却是有十几人的,该不会真的要自己即兴演讲吧?

还真的是被萧守仁给猜中了。杨广还真的就是这个心思。

“萧爱卿何曾想起来朕当日吩咐你的事情?”杨广依旧带着笑容问道。

萧守仁试探性地回答道:

“陛下可是想让微臣解释千古一帝圣人可汗的这一说法?”

听到萧守仁的话之后杨广越看萧守仁就越是觉得萧守仁可爱,自己正是这个意思。

群臣听见萧守仁的话之后都是低声窃窃私语,不知道在讲些什么。

“没错,难得萧爱卿还记得,朕还以为萧爱卿已经忘记了呢,既然你还记得,那说明你一直是放在心上的,那你现在就讲讲看吧。”

杨广这么做是有深意的,一个君主做什么事情需要详详细细地跟自己的臣子解释吗?如果需要如此的话,那到底谁是君谁是臣呢?

正好有一个懂自己大业的萧守仁出现,用萧守仁的嘴来堵住那些反对派的嘴,再好不过了,用萧守仁的嘴吐出自己的意图和蓝图规划来。

萧守仁虽然不是很懂杨广的意思,但是大概方向还是知道的,杨广很明显是要自己来夸他了,夸人嘛,这个很简单。

“启禀陛下,论述事情必先给微臣一个论点,论题已经是有了,不知道陛下希望微臣从哪方面来论述这千古一帝和圣人可汗呢?”萧守仁还是小声地问了一句。

杨广听见萧守仁的声音有些弱了下去了,心中微有不喜,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来。

“你就从开运河讲起吧。”杨广淡淡地回道。

杨广想用开运河的事情把大家的想法扭转过来,然后再慢慢述说征伐高句丽的好处,一步一步把二次伐高句丽的事情办妥了。

萧守仁一听到杨广的话之后心中微微一思量之后就有了主意了。

杨广为了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业元年,杨广号召全国进入大建设时期,下令征发江南、淮北等地百姓一百余万人,开挖了一条从洛阳西苑,到今天江苏淮安的运河,名为通济渠。

同年,又征发淮南百姓十多万人,疏通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修的邗沟。

在其后的五年里,杨广同学又先后两次征发民工,开通两条运河,一条是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到涿郡,也就是今天北京市的永济渠。

另一条,是从京口到余杭,也就是今天江苏镇江到杭州的江南河。

最后,杨广把这四条运河,哗啦啦,全都连接起来,至此,全长四千多里,贯通南北,沟通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就开挖成功了!

这条大运河,与秦始皇的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两项大工程!

它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以及祖国的统一,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可是,这么大的"业绩"和“形象工程”,是杨广采用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办法,用牺牲民力的代价来换取的。

这种急暴的方法和不顾民众死活的政策,不但耗费了国家的大量财富,而且直接导致了隋王朝的灭亡!

可是这都是后话了,现在杨广要的是萧守仁夸夸开通运河的好处,萧守仁只要照着这个意思夸夸就可以了。

“陛下的宏伟蓝图不是我们做臣子的可以揣摩的到的,以下的一些想法只是微臣个人的一点小想法和看法,至于对或是不对,还望各位大人斧正。”萧守仁说完之后还对着两边的群臣拱了拱手。

“圣上开通四条运河,然后将四条运河连接起来,窃以为这番事业只有始皇帝的长城能相比了,始皇帝当年建造万里长城的时候也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受到诸多的抨击,甚至有人说秦朝的覆灭是因为始皇帝修建万里长城的缘故,荒谬!荒谬至极!

现如今大家看看那陆地上的万里长城,那已经是我们大隋抵御外族侵犯的一道巨大的屏障,有着那万里长城,我们已经是不需要害怕草原十八部的人来进犯。

我们现在的运河就像那始皇帝修筑的万里长城,有些人鼠目寸光,看到的只是眼前消耗的财力物力,但是却是没有看到百年以后千年以后这四条大运河带来的好处。

这四条运河不仅仅是运河而已,如果把中原大地比作是一个巨大的身体的话,那这四条大运河就是四条巨大的经脉,它们可以运输物质,可以达到平衡的效果。

而且,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碰上了旱灾或是水灾,也可以把这四条运河当作是缓冲的一道防线,旱灾的时候可以由运河引水灌溉四边的田地,遇上了水灾可以将陆上的洪水引到运河中去,如此一来可以大大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了。

百年以后,或是千年以后,南北的物质可以依赖运河运输交换,南北文化可以依赖运河融合,南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