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狙击英雄-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8平方公里,共计毙伤俘敌52 700余人,缴获坦克、自行火炮35辆、各种炮339门、飞机一架,击落击伤敌机200余架,取得了辉煌战果。

遇到这种情况,以以前的情况来说美军愿意和志愿军进行和谈了,是汉城总统府的那个老头子不同意,但是由于他的不同意,南朝鲜部队一下子受了这么大的损失,这会儿除了认账,李总统他还能怎么的?

“中共军攻势之所以获得胜利,是由于第八集团军采取守势太久,以致让共产党建立了他们的实力。”

李总统痛心疾首。

“许多人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策在于通过只进攻大韩民国部队,不进攻美国部队,以此来分裂盟国。……一个可能有用的后果是,提醒一下李总统,如果丧失“联合国军”的支持,他的部队是脆弱的。”

倒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媒休上说出了漂亮话,同时也点醒了汉城那个怪老头,你若是想与美国政府对着干,你小子还嫩了一点。

当然,其实在金城以南进攻战役开始后,其实在第二十兵团的金城反击战进行期间,正面战线的志愿军各军和朝鲜人民军各军团,也积极配合作战,共对敌连以下目标进攻27次,连同打敌反扑,共歼敌17 000余人,有力地配合了金城方向第二十兵团部队的作战。

也就是说,到最后我志司算了一笔仗,其实也就是整个夏季反击战役第三阶段作战,中朝军队共计毙伤俘敌78 000余人,缴获坦克45辆、汽车279辆、飞机一架,各种炮423门,各种枪7 400余支,收复土地178平方公里。

中朝军队伤亡33 253人。

敌我伤亡对比为2。3:1。

夏季反击战役,是中朝军队转入阵地防御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敌坚固阵地实施进攻的战役。交战双方先后投入作战的兵力:志愿军为10个军、朝鲜人民军为两个军团,“联合国军”为18个师。战役持续两个半月。中朝军队有计划地实施了三次进攻,共进行大小进攻战斗139次。最后实施的金城战役,一举突破韩军4个师25公里的防御正面,突入敌纵深最远达15公里。整个夏季战役共计毙伤俘“联合国军”官兵123 000余人,差点还将南朝鲜最‘精锐’的南朝鲜首都师,这一仗整个改善了中朝军队阵地,拉直了金城以南战线,收复土地240平方公里。

回溯1951年“联合国军”发动“秋季攻势”时,“联合国军”在中朝军队在工事不坚、供应困难的情况下发起猛烈进攻,一昼夜的前进速度平均不足一公里。在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进攻43昼夜,仅占去前沿两个班的阵地,最后还为中国军队收复。而在中国军队这次金城以南进攻作战中,面对韩军4个师的坚固设防阵地,中国军队仅21小时即前进9。5公里。

两相比较,不是很耐人寻味么?

这次战役,也显露出,一直拖着中国军队后腿的的后勤供应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次战役,志愿军先后参战的部队10个军53万余人,火炮4 000余门,其中第三次进攻参战人数24万余人,1 360余门火炮,消耗各种作战物资3万余吨,仅第三次进攻消耗弹药一项即达19 000余吨,进攻开始时一次火力突袭就消耗弹药1 900余吨,相当于运动战期间第一至第五次战役消耗弹药总和的2。2倍。

“如果照这样打下去,再打他两次、三次、四次,敌人的整个战线就会被打破。要是不和,汉城就有可能落入朝鲜人民军之手。”

在得到了这个战果之后,甚至我在朝的广大志愿军战士都不急着和谈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伟大的领袖甚至***很骄傲地说:

“我们的军队是越战越强”

可以说在朝鲜战场面对优势武器的敌人中国军队打到这个阶段这个水平,对于这支军队发展史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已由只能进行技术水平较低的中国型的近代化战争,进入到了可以进行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世界型的现代化战争的阶段。

把准备削弱的对手给打强大了,这不管是对于杜鲁门麦克阿瑟李奇微来说,还是对艾森豪威尔克拉克泰勒来说,都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而且他们再次着急了,不得不在板门店给了我方谈判人员进行了暂时停战的请求。

经过像拉锯一样的几天谈判,根据双方现在军力实际控制的区域, 7月22日,双方商定,再次校正军事分界线并于7月22日确定了最后军事分界线。

同日,美国国务卿约翰?杜勒斯发表正式声明:

一、 大韩民国李承晚总统向美利坚合众国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保证,不妨害停战协定。

二、 停战后,为协商政治谈判,艾森豪威尔总统将会见李承晚总统。

7月24日,双方代表对最后军事分界线予以确认。

这次校正表明,较之于1951年11月27日第一次校正的军事分界线,中朝军队共向南推进了332。6平方公里。

但是,对于这条新的军事分界来说,美军和南朝鲜的部队此时也无法再去抗议什么了,因为战斗的双方一方是摩拳擦掌攻击的欲望正强烈呢,而另一边呢却是在连续的失败后已经隐生退意,那对于美军及其盟军来说除了尽快结束这场战斗那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所以根据现在的情况分析,高晓东可以认定这次的谈判事情基本上可以下定论了。

“如果咱们还可以打下去并且占了优势,为什么不继续下去?”

其实这个问题不但赵晓燕有所不解,就连汪洋也有所期待,不过汪洋心里隐隐明白了一些,目光同样也望向了侃侃而谈的高晓东。

“其实战争打得就是国力,打的就是和平”

面对汪洋和赵晓燕期盼的目光,高晓东不得不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

“从国力上来说,别看现在美国被我们打得有些狼狈,但纵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军事上和后勤上我军和美军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就从我国现阶段一穷二白的情况来看,咱们每发起一次攻击那都是全国人省吃俭用而来的,在我们国内正需要大兴建设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其实也真的不能去打这么一场持久战。”

“从和平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参战以前朝鲜半岛上南北双方的分界线就是如此,而我们从这次的军事界线重新划分的情况来看,我们依然让这条战线恢复到了原地,同时我们也狠狠地打击了美国和南朝鲜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我们很清楚地告诉他们我们是不好欺负的,那么在见好就收的情况下,我们不让战争再次扩大,同样让敌人再也不敢轻启事端,才能让我们的国家从一穷二白的情况中尽快的发展起来,减少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

“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我觉得在现阶段结束这场战争是完全必要的这样起码也打出了我们国家建设约二十年至三十年的和平”

其实高晓东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但其实后来每一个高级指挥员心里都有这么一笔帐,其实战争打的就是利益,打的就是胜利果实,对于志愿军对外开战来说,就算在朝鲜半岛上攻下了再多的土地,可是志愿军也拿不实惠,这一切最后还得全部留给北朝鲜。

也就是说中国人民花了无数的代价,最终没有得到好处,而且还要将所有的胜利果实拱手让人,说起来中朝两国的感觉看起来好像是特别的深厚,可实际上呢如果没有这场战争的影响,那北朝鲜又是什么态度,当然作为中央的领导人可是清楚的记得在朝鲜战争开始之际,北朝鲜可不是听中国政府去攻打南朝鲜的,而在苏联那个老毛子的驱使下主动开启的战端,可到了最后老毛子不敢管,却还是中国来收拾这个烂摊子,真正说起中朝友谊有多伟大,这话说起来太牵强,那我志愿军为什么还要去这么拼命?

“对了,那咱们胜利之后会去那里?汪洋呢?听说他已经暂时离开了枭龙特种大队,那他以后会去什么单位呢?”

汪洋倒是笑着听了高晓东的话陷入了沉思,反是赵晓燕主动帮汪洋问起了他的事情,因为据她和汪洋所知,由于在这次金城南线的反击战役中枭龙特种大队的战士们都立了大功,战士们都立功受了奖,匡能喜和汪洋更是得到了敌后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所以现在的枭龙特种大队的大队长已经变成了匡能喜,这家伙的伤比较轻,早就带着枭龙特种大队的新兵们在基地里练着呢。

“汪洋啊,哈哈,你自己想去那里啊?”

听到赵晓燕问了起来,高晓东却买起了关子,看着汪洋哈哈一笑,反而问起了他的想法。

“都是干**工作,那里需要我就去那里吧”汪洋倒是无所谓,好像经过了这一年多的战斗的,思想境界也提高了不少。

“嘿嘿,有进步啊,觉悟提高了”

看到了汪洋的成长,高晓东是真心的高兴,不过他随后却是脸色一正肃然说道:“不过说起来,你的事情还真的让咱们暂时定不下来,因为你马上就要回国了,作为战斗英雄你要接受主席的接见”

“主席?是毛主席”

高晓东说出的原因让汪洋和赵晓燕当时感觉大脑一滞,紧接着就无比惊喜地问道。

“是的,就是毛主席”

高晓东目光闪动,看着面前这个得意的弟子,说实话他真的以汪洋为荣,想想在整个朝鲜战场这么多的战士,这么多的战斗英雄,真正有几个能蒙主席的接见,汪洋现在的取得的成绩足以让世人动容了……

第五百二十四章 停战协定

7月26日,中朝代表和美方及其盟国代表就此问题达成谅解并商定,于7月27日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停战协定。

当日,中朝代表团发表公告:

朝鲜停战协定已由谈判双方完全达成协议,双方订于7月27日朝鲜时间上午10时,在朝鲜板门店由我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与对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哈里逊中将先行签字,然后送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分别签字。

根据协定,双方控制下的一切武装力量,包括陆、海、空军的一切部队和人员,于双方代表团首席代表签订停战协定后12小时起,即1953年7月27日朝鲜时间22时起,完全停止一切敌对行为,而停战协定和附件及其临时补充协议的一切其他条款,亦一律于停战的同时开始生效。一切军事力量、供应和装备将于停战协定生效后72小时内从非军事区撤出。

根据1951年10月23日双方在协议中的规定,“中朝代表团方面负责供给适当的共用设置,以作双方代表团、会议场所之用,并负责会议室内之布置。”

停战谈判的签字大厅由中朝方面承建。

这时,国内一批建筑工人正在为志愿军代表团修建办公地点和宿舍,于是由朝鲜人民军谈判代表李相朝少将和朝鲜人民军代表团秘书长朱然上校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在一夜之间,建起了一座组装式木屋。这座木屋大厅具有朝鲜民族风格的飞檐斗拱的大厅,宽敞明亮,正面朝南,凸字形的突出部分位于北方。

大厅正面入口处画着两个巨大的蓝白相间的和平鸽。

和平鸽嘛,就是和平的象征。

7月27日,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到来了。

上午9时,专程来采访这个世界头号新闻的无冕王们呼拉拉地一下来了200多人,三五成群地跑来跑去,到处追着双方的新闻联络官探内幕套材料,都想多多地为自家那报纸多凑些花边。

毕竟这新闻尺码太大了。

大厅里布置得很是庄重。

中朝军队代表入西门,“联合国军”代表入东门。

对等,这没啥说道,也没什么败北不败北的嫌疑。

里面的东西陈设也是对称的,以示平等。

签字桌也是东西各一张,方桌两则伫立着各自的助签人员。

西边,桌上立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

东边,桌上立着联合国旗。

朝鲜停战协定及附件的签字文本也是对等的,有朝文、中文、英文共18本,为中朝军队准备的9本用深棕色皮面装帧,“联合国军”准备的9本用印有联合国徽记的蓝色装帧。3种文字均经双方核定,一字不差。待完成正式签字后,双方各保存一份(中、朝、英文3本),另一份(中、朝、英文3本)由军事停战委员会保存。

9时30分,中朝军队和“联合国军”各8名佩带袖章的安全军官分别步入大厅西部和东部的四周,伫立守卫,随后,双方出席签字仪式的人员也分别从东西两门入厅就座。

10时整,双方的主角出场。

中朝代表团首席代表、朝鲜人民军大将南日身着笔挺的军礼服,与“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美国陆军中将威廉?哈里逊一起,从大厅南门进入大厅,分别在签字的会议桌前就座。

两位首席代表分别在本方助签人员的协助下,在为自己一方准备的9本停战协定文本上签字。之后,由助签人员同时交换9本,再在对方交来的9本停战协定文本上签字。再之后,助签人员将这9本停战协定文本带回,速交本方司令官签字。

10分钟后,签字结束。

按约定,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时间即作为停战协定签字时间。

此刻,是1953年7月27日10时10分。

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马克?克拉克依然心存不甘,这位“联合国军”主帅怅然叹道:

“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但是我们没失败,我们只是暂时停止了进攻”

可是实际上呢,他克拉克感觉到不甘心,而我军的指战员心里更是对这个和谈结果产生了保留意见,作为了一个纯粹的军人,也难怪这些战将们有不理解的地方,因为作为军事指挥员来说,他们对军事判别比政治经济方面要敏感得多。

在所有的签字人员中,其实彭德怀是最后一个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实现停火后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彭德怀之所以最后一个签字,是因为心中亦有不平气,作为军人,作为大军统帅,他觉得太便宜了对手。

“我在签字时心中想:先例既开,来日方长,这对人民说来,也是高兴的。但当时我方战场组织,刚告就绪,未充分利用它给敌人更大打击,似有一些可惜。”他在自述中如是写道。

说实话,如果不是停战协定的签定,其实彭德怀怀将军已经做好了在朝鲜战场上的攻击计划,他打算再战3至6个月,再打3至5次攻势、把战线南推六七十公里,然后再撤回“三八线”,退让地区作为缓冲区,设特别委员会,允许南朝鲜共同管理,结果将更为理想。

邓华将军的想法代表了在朝志愿军大多数将领的心声:“要是再打上半年,情况会大不一样”

从战略和战斗结果来看,朝鲜战争打到后期,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适应了美国人的飞机和大炮后,战争的态势已经趋向于有利我方的发展了,将军们对未来胜利的期待完全是可能。

7月27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联名向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布停战命令:

“自1953年7月27日22时起,即停战协定签字后12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

当晚21时45分,分界线上枪炮声大作。

五颜六色的照明弹、曳光弹满天飞舞,把满山遍里照得一片通红,所有的人都拼命地把子弹袋里的子弹往枪膛里装填,抓紧这最后的机会,再享受一下硝烟的刺激。

这不是打仗,是松驰前的发泄,直到22时整,枪炮声戛然而止,万籁寂静。

转瞬间,夏夜的凉风将阵阵蝉鸣蛙叫送到人们的耳中,战场上突然出现的宁静代表着——和平女神,终于姗姗来到了朝鲜半岛。

至此,历时3年又一个月的朝鲜战争和历时两年另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

中朝联合司令部发表战绩公报:

自1950年6月25日至本日止,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毙伤俘敌1 093 839名,其中美军397 543名,击落击伤和缴获敌机12 224架,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军坦克3 064辆,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军各种炮7 695门,击沉击伤敌军舰艇257艘。

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的战绩为:

毙伤敌671 954人,俘敌46 088人,劝降435人,共计718 477人,其中美军290 000余人;击毁击伤敌坦克2 006辆、汽车3 165辆、装甲车44辆、飞机10 629架、各种炮583门;缴获敌坦克245辆、汽车5 256辆、装甲车51辆、飞机11架、各种炮4 037门、各种枪73 262支(挺)。

这是一个丰硕的战果。

在长期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果统计方面的严肃性是有口碑的,即或是对手,也常有称道之语。孟良崮战役攻占孟良崮后,因清点战果时发现了尚有万余人漏网,粟裕即令部队重新投入战斗,方将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八十三师一部全歼,就是一例。在军委作战局工作过的张清化、雷英夫等老同志也回忆说,当时***、周恩来等军委领导对统计的准确性非常重视、非常仔细、非常认真——淮海大战时曾为歼灭黄维兵团的骑兵究竟是一个营还是一个团就不厌其烦地往返电报与参谋人员反复核实。

毕竟这关系到对战场形势的基本估计,也必须认真核实。

然而在朝鲜战场上,双方大多数时间都处在阵地战状态,任何一方绝对控制战场缴获对方全部挡案的情况都很少,除俘虏人数外,对对方的杀伤数字只能靠估计和推测——在使用远射程攻击武器时尤其如此,所以双方战果统计数字出现误差都是难以避免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

根据志愿军作战部门和卫勤部门统计和估算 ,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计阵亡114 084人,医院救治伤员383 218人次(1953年以前非战斗负伤均计入伤员统计),其中治愈归队217 147人次,救治无效致死者 21 679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字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 000余人。

除伤亡减员外,志愿军还有25 621人失踪,失踪者中除在美方战俘营中的21 400余人外,尚有4 000余人下落不明,估计多已在战地或在被俘后死亡。

如此可以确定,加上失踪人员,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