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尚需好好思考思考对待司马氏家族的态度”

    刘恪虽然喜欢人才,但是却不能容忍这些人对自己以及自己的继承者的统治权做出威胁,所以,如果此次到河内郡与司马氏家族交涉之后,发现整个司马氏家族真的不能为自己所用的话,刘恪决计会举起屠刀,将整个司马氏家族连根拔起,哪怕此举会招致天下非议,但是为长久计,他也决不会心慈手软。

    心中思考着如何面对河内司马氏家族,脚下的行程却丝毫没有放缓,过了黄河,往北百里,刘恪等人就进入黄河北岸的第一个城池怀县。

    想着连天赶路,恐蔡琰、貂蝉等人吃不消,于是刘恪就下令在怀县稍作休整,当然,趁着休息的时间,他要派出暗卫尽可能多的搜集关于河内司马氏家族的情报,如此,当他进入河内城,面对司马氏家族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刘恪的这些动作,倒也没有隐瞒贾诩、赵云等人,甚至,让暗卫搜集司马氏情报的消息,就是刘恪让贾诩主持的,虽然想不通刘恪缘何会这样重视司马氏家族,不过对刘恪也算是知之甚深的贾诩,还是感觉到了刘恪隐隐之间对司马氏家族的些许忌惮心理。

    贾诩派出暗卫同时让散布在河内的密探搜集司马氏家族的情报,刘恪则带着众女住进了驿馆,却不知道如何走漏了消息,怀县县令裴潜带着怀县几家世族家主到驿馆求见,裴潜乃是河东裴氏家族出身,也算是当世豪门子弟,当然,这些不是刘恪看重的,刘恪之所以知晓裴潜,除开河东裴氏家族数十年后会出现个著名的史学家裴松之,最重要的是在吏曹去年的考核之中,裴潜位于优等的政绩。

    裴潜这样的优秀官员,刘恪怎能拒之门外,何况他本就有巡察各地春税征收情况的目的,所以刘恪立刻让赵云带裴潜进入驿站。

    刘恪对裴潜心怀好感,裴潜也对以不到弱冠之年,凭一己之力就稳定北地诸州的刘恪仰慕不已,见到刘恪,裴潜当即就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安,顺带着将随行的怀县世家、富户介绍给刘恪,当刘恪听到裴潜介绍到怀县大族毛氏家族的家主毛嘉的时候,刘恪不禁想到魏明帝曹睿的皇后毛氏,这个以美色著称,却因为善妒被曹睿狠心杀死的佳人,不过曹睿之父曹丕也就和自己年纪相仿,曹睿连个卵~细胞都没成型,这位出身河内毛氏的毛皇后自然也尚未降世,想到这些,刘恪不由地笑了笑。

    :

332。第332章 怀县城郊,毛氏庄园() 
刘恪只是想起河内毛氏在历史上出了个皇后而发笑,但是怀县县令裴潜还以为刘恪对毛氏家主毛嘉感兴趣,当即就着重向刘恪介绍了毛氏的情况,刘恪倒也不好说因为自己的缘故怕是让毛嘉当不了未来的国丈爷,遂也就耐着性子让裴潜介绍,不过当裴潜说到毛氏承担着怀县九分之一的税赋之时,刘恪当即就对毛嘉肃然起敬。

    “没想到毛氏一族竟然如此支持官府,孤倒要代替天子、代替朝廷以及征伐四处的将士们谢谢你们毛氏,也希望毛氏能继续支持孤,继续支持镇北军”对于像毛氏这种纳税、纳粮、纳赋的大户,表面上必须要支持,要敬重,不然人家不好好纳粮纳税还将是自己的损失。

    “大王客气啦”

    毛嘉倒没想到刘恪竟然如此看重自己家族,他之前还以为刘恪对世家豪族没什么好态度,现在倒觉得刘恪也远没有别人说的那样专门针对世家豪族,想到这里,毛嘉遂提议道:“大王,明日民曹官员以及郡县有司人员会到毛氏庄园征收春税,大王如果得空,不如到我家庄园看看。”

    毛嘉说完,就带着几分患得患失的神情看向刘恪,提议让刘恪到毛氏庄园,自然是毛嘉想为毛氏增添几分荣耀,但是说完之后,毛嘉又生怕刘恪断然拒绝,故而就有些惶惶恐恐。

    刘恪看着毛嘉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担忧和期待,便也猜想到了毛嘉此时心中所想,刘恪也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将目光投向贾诩,贾诩会意,当即说道:“主公,明日倒也没有什么事情,不如就到毛氏庄园以及怀县周郊看看,也算是体察民情,抚慰百姓。”

    贾诩向刘恪眨了眨眼,表示暗卫还需一两天才能将司马氏家族的情报搜集过来,刘恪笑了笑,然后就对毛嘉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明日到毛氏庄园走走,不过毛家主也莫要走漏消息,孤不想惊动太多人。”刘恪本意是想悄悄察看春税征收之时老百姓的反应,故而才让毛嘉等人不得走漏消息。

    这点无需刘恪吩咐,毛嘉等人自然知晓轻重,当即,裴潜、毛嘉等人就离开驿馆回府各自准备明日事宜,而刘恪也舟车劳顿,需要早些休息,吃过晚饭,到蔡琰房中说了会话,晚上,刘恪在袁蔻房中睡觉,一番翻云覆雨,两人这才紧紧相拥睡去。

    次日天明,刘恪神清气爽的起床,在素然和抹茶、茉莉侍奉下,穿好衣服,一番梳洗之后,刘恪不仅感叹当封建统治者就是生活幸福。

    不过这种幸福也没持续一会儿,作为邪恶的封建主义头子,刘恪还是比较忙的,还没等他吃完早饭,怀县县令裴潜就在驿馆外求见,自然是请刘恪到毛氏庄园察看春税征收,既如此,刘恪这早饭也没办法继续吃了,遂带着贾诩、赵云以及一应女眷就往毛氏庄园走去。

    蔡琰、貂蝉等众女从离开荥阳,就一直跟着刘恪赶路,未曾细细观看河内风景,此时终于可以偷得半日闲,众女自然都满脸欣喜,不过蔡琰、貂蝉、赵雨等人看着满脸春光的袁蔻,不免要打趣她昨夜和刘恪幸福恩爱,面对姐妹们的打趣,袁蔻只能羞红着脸痴痴看着带给自己幸福的刘恪。

    刘恪倒不清楚众女在后面打趣他,他在裴潜的陪同下,出城就直接向毛氏庄园走去,毛氏庄园在怀县城郊十余里处,接连有田宅上百顷,庄园内生活着毛氏族人数千口,还有毛氏的私人武装看护着庄园,如果抛开庄园外的世界不谈,这处庄园足可称得上是个小小王国。

    还未到毛氏庄园,刘恪就顺着裴潜的手指看到了地平线上涌现出来的一片建筑,远远看过去,城郭、民宅、以及几处楼阁隐隐约约的矗立着,不用说这自然是毛氏庄园的建筑,等刘恪走的再近一些的时候,再来看这处庄园,也不禁对这些封建庄园主的生活感慨起来。

    当然,刘恪却忘了,在北地诸州,他才是最大的封建庄园主,不过估计也没人敢这样称呼他

    在毛氏庄园前一里远的地方,毛嘉及毛氏家族成员就候着刘恪的大驾,等到刘恪走过毛氏庄园前最远的一处牌坊,毛嘉等人就跪地叩迎,刘恪见到,忙疾趋几步上前扶起毛嘉,然后又对着出迎的毛氏族人说道:“孤今日只是来看看,诸位乡老无须多礼。”

    “大王,里边请”

    毛嘉怕刘恪在庄园前有个闪失,当即就请刘恪往庄园里面走,毛嘉在前引路,刘恪随意跟随,贾诩、赵云左右陪同,再接着就是蔡琰、貂蝉等人乘坐的马车以及在马车左右忠心护卫着的典韦、臧霸和几名暗卫,而毛氏族人则满是惶恐的缀在最后面。

    进入不高的城郭,就是毛氏庄园,俨然像是个小镇子似地,甫一进入,就看到一条笔直的街道,街道两侧,分布着几处手工铺子以及民宅,顺着街道往里面看去,就能看见一处小广场,中间是个不高的平台,可能是毛氏进行集会时候用来讲话的。

    不过此时这处台子上面,有穿着短衫的民曹官员以及河内郡和怀县派出来的文、衙役正在征收春税,见到百姓们踊跃上前纳粮、纳税的情景,刘恪立刻直奔此处,到近前也不让裴潜、毛嘉打扰正聚精会神盯着木斗缴税粮的老百姓,他孤身就加入缴税粮的队伍。

    “这……”

    裴潜和毛嘉看着刘恪混在缴税粮的百姓队伍里,不免替刘恪的安危感到担忧,就在他们准备提醒老百姓的时候,贾诩上前拦阻道:“裴县令,毛家主,主公既然想要知道百姓们对两税法的反映,你们就不要劝阻了,至于安危,也莫要担心,有赵将军跟着,不会有事。”

    贾诩都这样说了,裴潜和毛嘉自然不能执意劝阻,两人遂先让毛府的女眷将蔡琰、貂蝉等贵人请到毛府歇息,而典韦和臧霸也随着到毛府守卫,倒是不用担心有人对众女冒犯……

    :

333。第333章 佯作书生,平民论政() 
裴潜、毛嘉等人紧张的观望着混迹在缴税粮队伍中的刘恪之时,刘恪却已经和几个毛氏普通族人搭上了话,“这位老哥,今年收成如何?”

    被刘恪问及的毛氏族人,带着几分提防和警惕看着刘恪和刘恪身后粗眉大目、武夫装扮的赵云,倒有个胆大的问道:“看你们陌生,不是毛家庄的人吧?”

    刘恪也不责怪这些将他当‘坏人’看待的普通百姓,他谦和道:“哦,我是过路的,瞧这里热闹,就想着来看看,这才见你们正在缴纳税粮,老哥贵姓?”

    “什么贵姓不贵姓的,俺就是个粗鄙民夫,俺叫毛响,就是这毛家庄的普通百姓,俺看你风度翩翩,是不是准备到洛阳参加大将军开的恩科考试啊?”毛响见自己前面还排着几十号人,想着左右也无事,遂也不着急,便带着几分好奇和刘恪谈上了话。……

    “哦?老哥也知道科考?”刘恪倒是有些疑惑了,他没有想到,自己随意找了个毛氏庄园的普通百姓谈话,这人竟然还知道四月底在洛阳要举行的科考。

    “到让先生笑话了”

    想到自己眼前这位可能是为饱读诗的儒士,毛响于是就不由地生出几分敬仰和羡慕,回忆着庄子里那些贵人们说话时的仪礼,毛响故作文邹邹的说道:“俺是听毛氏私塾里的老先生说的,不瞒小先生,俺也读过几天,不过那都是家主仁慈恩惠……”

    毛响这般说,刘恪到对‘统治着’毛氏庄园的毛嘉以及其先祖愈加有好感,想着,刘恪就向远处正紧张的看着这里的毛嘉笑了笑,刘恪倒是好意,可是却将毛嘉吓得不轻,毛嘉还以为毛响对刘恪说了什么不该说的,顿时,他就不由地双腿打颤,冷汗直流。

    刘恪倒不清楚自己一笑竟然让毛嘉会错意,他继续和毛响闲谈着,当然,说了会风俗民情的闲话,刘恪就将主题撤回到自己今日来毛家庄的目的上,“老哥,这里也没外人,你倒说说,这镇北大将军推行的新税法以及这科考之法好还是不好?”

    毛响胆大,之前又被刘恪赞了几句,当即也就管不住话匣子直接说道:“好不好,这个俺不敢乱说,只是觉得这位大将军倒是个替民做主的人物。”

    刘恪揣着明白装糊涂,装作不知晓的模样,继续恭维道:“老哥倒是见多识广,烦请老哥对我说说,如此指不定今年春闱科考,我也能在策论之中写个一二三出来。”

    “啊?”

    毛响何曾想到过自己有一天要说的话会被儒士写进策论,想到这份策论指不定还能被镇北大将军瞧到,毛响顿时有些亢奋的说道:“这,这这这,既如此,那俺就随意胡诌几句,小先生万勿见笑。”

    毛响想了想,许是在组织语言,只见他沉吟片刻,就对刘恪说道:“俺为啥觉得大将军是个替民做主的人呢,是因为俺听说在北边冀州以及南边洛阳附近,大将军派人开垦荒田屯种粮食,收留了不少的流民,别的不说,只这点就对我们小老百姓造福无数”

    “此话何意?”刘恪倒有些不明白。

    “小先生有所不知,这以前闹黄巾的时候,河内别提多乱了,到处都有流民盗匪乱窜,这些人攻打州府,抢劫民庄,无恶不作,你看现在多好,有了这屯田,那些没粮吃的流民就能安顿下来种田,也不再作乱抢庄子里面的粮食,更不会杀人作乱,你说这是好还是坏?”毛响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带着些许感慨说道。

    “老哥再说说对两税法以及科考的看法嘛”刘恪暗暗点了点头,毛响说的关于屯田政策带来的好处,是显然易见的,当然,听到底层的老百姓说出来,却也让他觉得有些骄傲和自豪。

    被刘恪这样鼓励着,毛响的底气也多了起来,他从个人的感触出发,款款而谈道:“两税法,嗯,这办法也是个好办法,小先生不知道,这以前啊,但凡税赋徭役,官府想什么时候征收就什么时候征收,名目众多,烦不胜烦,你看现在多好,只需每年春秋两季缴纳税粮,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不用强行去参加徭役,如果不得空,只需要缴纳相应的钱粮布帛代替徭役就可以了,这多好,农忙的时候、家里面有个着急的时候,挤出来一点儿粮食或者钱帛,就能省去徭役之苦,多好多好啊”

    这一连串的好字,不难看出毛响对两税法的好感,听到毛想这么说,刘恪也不由地笑了起来,“那老哥接着说说科考呗,你说说,我也权且听听。”

    毛响什么时候谈过读人的事情,尤其是这过了科考听说能够当官,想到当官,毛响自然觉得有些遥远,但是人性之中的对权势的盼望,让他不由地舔了下嘴唇说道:“这科考,考过了就能做官,要说对俺这平头老百姓有什么好处,俺就觉得有一点,那就是俺儿子以后只要能好好读,到时候过了这科考,就能做朝廷的官吏……”

    “毛响”

    就在毛响畅想着自己的儿子刻苦读,参加科考继而中选做官的时候,忽然前面有人叫他名字,原来是前面的人已经缴纳完了税粮,这时候到毛响缴纳,刘恪倒也不着急,就跟着毛响,顺便和赵云帮毛响抬装着粮食的麻袋,这时候就有民曹派来的收税官员,给毛响算起应该缴纳的税赋总量。

    “毛响,怀县毛家庄平民,自有土地五亩,租佃毛家庄庄主毛嘉良田十亩,去年秋日,怀县亩产粮食约在三石,初平三年,依照镇北大将军令,凡司隶、并州、幽州、冀州各郡国皆按三十税一征收春秋两税,则毛响应该缴纳……”

    注一:古代田地有大小亩之分,两汉时期,推行的是秦朝的大亩,既按照长二百四十步、宽一步为一亩计算,区别于战国时期齐楚燕魏韩赵等关东六国施行的长一百步、宽一步的小亩;

    注二:史籍记载,两汉时期,上等田每亩产粮四石,中等田为三石或者二石,以三石居多,下等田则为亩产一石,风调雨顺的话粮食亩产约在三石左右;

    注三:石dan,中国古代粮食重量单位,二百五十市斤为一石;二十五市斤为一斗,二斤半为一升;一石等于十斗,一斗则为十升。

    :

334。第334章 百姓欢喜,刘恪亦喜() 
民曹派出来专门负责征收春税的官员在讲清楚镇北大将军府下达的新税政策之后,就开始依照初平三年的粮食亩产来计算毛家庄普通庄户毛响应该缴纳的钱粮。

    此时,不止是毛响瞪大着眼睛紧紧盯着手里面持着经过刘恪改造过的算盘的民曹官员一边高声和唱,一边敲打着算珠计算应缴春税的数目,就连毛响身后即将缴税的老百姓也都伸长着脖颈看着、听着,刘恪亦是,当然,他没有像百姓们一样对新式算盘也感兴趣,他聚精会神的只是在听民曹派出来的征税官员有没有乱收税赋。

    “毛响,自有中等田五亩,租佃庄主毛嘉上等田十亩,中等田亩产三石,上等田亩产四石,依照三十税一,则毛响应该缴纳自有中等田粟五斗,至于租佃庄主毛嘉的上等田,则需按照三什税一之法,向庄主毛嘉先行缴纳每亩十二斗粟,即共计一百二十斗粟,自留每亩二十八斗粟,即自留二百八十斗粟,至于租佃的田地所应该向朝廷缴纳的税粮,则应该由庄主毛嘉向

    朝廷缴纳,计每亩应交粟四斗,十亩合计四十斗粟”

    这民曹征税官吏倒也有耐心,不禁给毛响算出来了他应该给官府缴纳的税粮,还连带着给毛响将他应该给庄主毛嘉缴纳的佃租以及土地实际拥有者毛嘉向朝廷应缴的粮食数目都计算了出来,民曹官吏说得清清楚楚,而且他身后还有郡县派出来的文登记,瞬间,不止是侧起耳朵紧张的听账目的毛响,就连他身后大字不识一个的庄家户都听明白了。

    “官爷,您,您的意思是,俺这次只需要向朝廷缴纳五斗粟?”毛响觉得自己应该是听错了,不然怎么可能只征收这么一点儿的税粮。

    “呵,这位大哥,你看我口干舌燥半天,似是和你开玩笑吗?”这收税的官员倒是好性子,他笑着给毛响解释道:“你这次得给朝廷缴纳五斗粮食,当然,回去你还得给你家庄主缴纳一百二十斗粮食,这是佃租,不归我们官府管,至于你租佃的田地,则我们会向庄主收缴。”

    这次,毛响听的是真真切切,他也不敢给收税的官员添堵,连忙将背上的麻袋割下来,然后小心翼翼的拆开口袋,让专门负责计量粮食重量的差役用斗过秤。

    过秤的差役也是手脚麻利,他将麻袋撑开,就用小斗往大斗里面灌粮食,灌得过程里,也尽可能小心不让粟麦掉到地上,当大斗里面粮食装平的时候,差役就停止了动作,如此反复,一共装了五次大斗,毛响应该向官府缴纳的五斗粮食也就算是上交完毕。

    看着自己的麻袋里面竟然还有约莫四五升粮食,毛响一个堂堂大男子竟然也被感动的哭了,一边哭,毛响一边道:“果真是好人啊,你们看,咱们缴纳的税粮少了一半不说,就连过秤都只装平,一丁点儿也不占咱们老百姓的便宜,大将军,治理咱们的大将军当真是好人啊”

    毛响这一通感慨不要紧,他前面缴纳过税粮的百姓也都跪在地上对着洛阳方向喊道:“大将军中山王当真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官。”亦有人甚至不加掩饰的期盼道:“要是这大将军能取代朝廷里面的那个昏君当皇帝,那对咱们老百姓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

    有奶便是娘,在这些朴素的老百姓心里面,谁对他们好,自然就说谁的好话,此刻,生活在刘恪的统治下,无须像以前那样缴纳繁重的赋税,也不用担心官府会借其他名义乱收,生活在乱世里面,能有这样的境遇,众毛家庄百姓只觉得是修了几生几世的福德。

    围观的裴潜、毛嘉等人见到这般,也不禁对刘恪钦佩,当然,更多是庆幸自己能在刘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