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搭理刘恪,只让向来被人前呼后拥的堂堂中山王、镇北大将军感到没面子。

    “嘻嘻……”

    很少见到刘恪吃瘪的赵雨,忍不住就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向这个敢于不理刘恪的小萝莉问道:“小妹妹,那你可不可以告诉姐姐,你叫什么啊?”

    小萝莉显然对刚才乱战之中救出自己和母亲的赵雨很有好感,她不仅对赵雨回以笑容,还甜甜的说道:“我叫张春华,春天的春,华美的华,姐姐你呢?”

    赵雨告诉了小萝莉张春华自己的名号,很快,大丫头赵雨和小萝莉张春华就玩耍到了一起,不过小萝莉的这句话却让刘恪像是触电了一样惊愕。

    “张春华?”

    刘恪看着已经和赵雨玩耍到一起的小萝莉,满是惊疑,张春华、张汪、山氏,这几个字眼串到一起,让他立刻分辨出张春华的历史身份了。

    刘恪如果没猜错的话,在原来的历史中,这个小萝莉长大后会嫁给司马懿,她的儿子,就是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孙子就是晋武帝司马炎。

    想到自己前面才把司马懿这厮给挤兑出河内,这后面就把张春华给救了,这让刘恪不由觉得有趣,当然,如果所料不差的话,这辈子张春华只怕和司马懿没戏了。

    不过想到历史上司马懿和张春华的感情也不是那么好,刘恪心里面也就没什么愧疚感了,对于张春华的历史,刘恪却记得在《晋'后妃传》里面详细的写到过:宣帝指司马懿初辞魏武之命,托以风痹,尝暴,遇暴雨,不觉自起收之。家惟有一婢见之,后指张春华乃恐事泄致祸,遂手杀之以灭口,而亲自执爨。帝由是重之。其后柏夫人有宠,后罕得进见。帝尝卧疾,后往省病。帝曰:“老物可憎,何烦出也”后惭恚不食,将自杀,诸子亦不食。帝惊而致谢,后乃止。帝退而谓人曰:“老物不足惜,虑困我好儿耳”

    从这段记载中不难看出,张春华有勇有谋,而司马懿在有了新宠之后对她的疏远冷落,能将自己的老婆骂作是可恶的老妇人,由此可见司马懿也不是啥好玩意儿,想到这些,刘恪对眼前的小萝莉便多了几分心疼怜惜,对可恶的司马懿又多了几分憎恶。

    张春华感受到刘恪看待自己的目光里面多了几分柔情,小姑娘也非是不讲道理的人,大概是觉得自己刚才的举动过于无理,于是就看着刘恪说道:“我父亲为郡县官员三年,三年不曾回家,此番如不是母亲带我去安邑,只怕我还是见不到父亲,你说,这样一个连自己的家都顾不到的官员能是坏人吗?”

    小萝莉有模有样的像个小大人一样说话,这倒让刘恪觉得自己有些着相了,在怎么说,张春华还都是个小孩子,于是刘恪附和着笑道:“好,我说错话了,向你道歉,还希望你不要见怪。”

    小萝莉见到刘恪诚挚的向自己道歉,当即就笑了起来,这一笑,虽不说倾城倾国,但是小孩子的笑,却往往最具有杀伤力,见到这幕,刘恪不禁想起甄宓,在他印象中,甄宓四五岁的时候也是这般可爱,只可惜这次出游,甄宓却未能跟过来。

    又过了片刻钟的时间,刘恪派出去的暗卫就将前面的战场打扫干净,至于那些蟊贼的尸体,则被丢进了王屋山的林野之中,怕是等不到明天,这些尸体就要被山林中的豺狼吃掉,当然,护送山氏和张春华的张府护卫尸体,则是找了个地方掩埋,也算是对他们忠心护主的报答。

    汇合了蔡琰、貂蝉等人,刘恪就带着众人继续上路,山氏和张春华则坐进了蔡琰她们的马车里,好在马车也有足够的空间,所以倒也不显拥挤,只是因为刚才这股蟊贼,刘恪也不敢大意,他让典韦带着几名暗卫在前面探查,然后自己则和贾诩等人缀在后面。

    可能是因为典韦他们击杀那股蟊贼的消息走漏了出去,亦或是王屋山里面盗匪见到刘恪这行人刀枪林立,铠甲鲜明,所以往后的几天时间里,刘恪再也没有撞到拦路抢劫的贼匪,不过这让一直想着再杀几个贼寇的典韦失望不已,直到刘恪保证攻打长安时安排他打头阵,这浑人才嘿嘿大笑。

    出了王屋山,刘恪的心情却并不怎么好,王屋山的匪盗如此猖獗,不管这是不是河东郡守张汪的纵然使之,这些贼匪都必须尽快清剿,如此,才能保证从河内郡到河东郡的道路畅通,想到这儿,刘恪让暗卫给驻扎在上党的并州都督徐荣传令,令其即刻派军队扫荡王屋、太行两座大山脉之内的贼寇匪盗,一道军令,即将让整个王屋山和太行山区的贼匪们陷入死路。

    对于这些贼匪,没有必要同情,走出王屋山区的刘恪一行人,在王屋山西侧的第一座城池东桓城歇息了两天时间,补充到足够的干粮和清水之后,他们再次踏上前进的道路,至于山氏和小萝莉张春华,因为都要去河东郡郡治所在的安邑城,故而也就没有分开,当然,最最重要的是,这个古灵精怪的小萝莉,深得蔡琰等人的喜爱,所以哪怕刘恪要赶她离开,只怕蔡琰、貂蝉她们也都不会允许。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天气却急转直下,连着几天的暴雨,让众人只能一边赶路,一边歇息,担心和洛阳失去联系,刘恪还特地每隔一天就派暗卫向洛阳保持联络,直到离开东桓城的第四天,天空才开始转晴,趁着天气好,一行人急赶了一天路,天黑之时,终于来到了安邑东边的夏县,过了夏县,就是河东郡治安邑城。

    :

348。第348章 被围困住的夏县县令() 
眼看着天色将晚,城门就要关闭,为了不露宿城外,刘恪只得让典韦持着自己的符令去通知夏县县令,哪知还不等典韦进城,站在城外刘恪就听到了城里面激昂的吵闹声。   w w wnbsp;。  。 c o m

    “怎么回事?”

    刘恪绝不相信身处河东郡腹地、恰位于郡治安邑城东不过几十里的夏县,会被贼人偷袭,但是细听城内传出来的动静,直觉却告诉刘恪,夏县问题很严重。

    “进城”

    刘恪不敢耽搁下去,不管城内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他都有义务、有责任入城探查情况,不过因为局势不明朗,所以对蔡琰等人的看护也就严密起来。

    刘恪一行人全副武装,也不顾急赶一天路程的幸苦,纵马就到夏县城下,城门此时正好关闭,城头守兵见有人要进城,当即挥着手示意明日再进城。

    守兵如此无礼,典韦这暴脾气当即就发作起来,正当这厮要纵马攻城的时候,刘恪连忙将他拦下,并走到城前喊话道:“我们乃郡守府上卫兵,特护送郡守夫人到安邑城,尔等还不速速开城迎接郡守夫人,倘若怠慢,定要让郡守治你们大罪。”

    县官不如现管,刘恪知道,这个时候他就算亮明自己的身份,怕是都不如将山氏和张春华推出来管用,加上他急切的想要弄清楚城内缘何入夜时分还喧哗不已,所以为此他也得隐藏身份,这样,才能保证入城之后得到最真实、最客观的消息和资料。

    果然,城上守兵听到是郡守夫人要入城过夜,他们哪里还敢阻拦不让入城,卫兵们连忙将城门打开,将刘恪一行人迎进城,并立刻派人通知了夏县县令金尚。

    对于卫兵的举动,刘恪并未制止,他一面带着车架往驿馆走去,一面不动声色的派出暗卫前去查看城内缘何喧哗不止,等到刘恪到达驿馆的时候,派出去的暗卫却已经归来,只是让刘恪觉得稀奇的是,他本以为夏县县令金尚会在第一时间赶来,却未曾见他现身。

    不过金尚不来,他也正好可以先从暗卫这里知晓夏县城内的情况,经过询问,刘恪这才知晓,原来城内喧哗不止,乃是缘于春税征收。

    贾诩也在聆听,当他听到夏县百姓因为征收春税的问题和夏县县令金尚发生对峙的时候,贾诩忍不住问道:“春税按说三月、四月就要全部上缴府库,怎地夏县此时还在为春税问题喧闹,我看这夏县县令也是个糊涂官,只怕这里面还有别的猫腻。”

    贾诩身为镇北军监军校尉,不仅担负着对镇北军的监察,还和督军校尉徐庶承担着对各地官员的监察任务,听到夏县的官府和百姓矛盾重重,以致酿成现在百姓围困府衙的暴力事件,贾诩的第一反应就是应该将夏县县令金尚抓起来治罪,以儆效尤。

    “再探”

    刘恪摇了摇头,如果说夏县的春税一直拖到现在都没有交齐的话,那么民曹主事张机从洛阳就该给自己发奏疏汇报,既然张机没有提及此事,而是在民曹的奏报中说四月底诸郡春税钱粮全部上缴进入府库,那就不存在夏县未曾收齐春税的问题,由此可见,百姓围困县衙,定然是有别的原因。

    当然,刘恪也不会怪罪贾诩,毕竟他和贾诩的身份不同,故而看待问题的角度会不同,身为镇北大将军府的监军校尉,监察三军、百官,乃是贾诩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刘恪想来,如果事情查实,果真是夏县县令金尚的问题的话,他绝对不会姑息养奸。

    不过这却也让刘恪对河东郡的情况感到愈发的糟糕,先是王屋山遭遇匪盗,然后又是暴雨连绵四五天,这好不容易天气放晴,人的心情也舒缓一些的时候,又在夏县遇到百姓围困县府的事情,几桩事情又天灾,亦有人祸,这怎能让刘恪不觉得烦恼。

    烦恼之余,刘恪又想起小萝莉张春华说的自己父亲张汪为官三年不曾回家省亲的事情,按说这样一个勤政为民的官员,治下不应该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但是事实却又摆在他的面前,让他不由地对张汪的政绩和才干也存疑起来,但是想到吏曹作年给张汪做出勤政廉明‘上优、中’的评语,刘恪又觉得张汪也不会太差,不然吏曹官员也定然不会打出这样的评分。

    刘恪满腹心思的想着这里面的猫腻,但是想来想去,他又想不通透,加上连着赶了一天的路,他也着实累了,只得暂且先回房歇息,当然,他也给贾诩说了,一旦围困县府的百姓暴力冲击官衙的话,就算是再晚,也要将他叫起来,刘恪是坚决不能看到流血事件的发生。

    一夜无话,但是夏县县府门前的闹事百姓还在。

    天不亮,夏县县令金尚,就满脸憔悴的走出县府,并让衙役给这些闹事百姓派粥以作充饥的早饭,金尚也知道,百姓围困官府的事情不管如何解决,自己这个县令的位置怕是都要走到头了,但是就算如此,金尚都不能坐视这些百姓不理,趁着衙役派粥的空隙,金尚又向百姓们喊话,大意是让百姓们别做傻事,别被奸人利用,还说春税之事,不是坊间流传的那样……

    夏县县衙对面的客栈内,刘恪居高临下的看着夏县县令金尚对着闹事百姓喊话,刘恪见金尚始终温和,语气也不霸道,就知道自己昨夜猜测的不错,至少,从金尚对百姓喊话,又给这些人派粥送饭来看,金尚还能够称得上是个好官,只是这好官缘何被百姓围困在县府不得进出,这件事情就着实可疑。

    不过想到派出去的几名最擅长刺探消息的暗卫,刘恪的心情就和缓了下来,不管夏县这潭水多么深,只要被暗卫抓住空隙,那么刘恪相信,这表面下隐藏的一切阴谋诡计都将浮出水面,当然,不管这件事情牵扯到何人、刘恪都将会对挑战新法的人严惩不贷。

    :

349。第349章 有人挑事儿() 
此时,客栈内的客商渐渐多了起来,尽管都不相识,但是众人的目光,均都下意识的看着县府门前百姓围困县令的场景,当然,这些从各地赶来做买卖的客商们,脸上都写着担忧,显然是怕夏县的事情演变成一场风暴,而这场风暴真的席卷起来的话,只怕他们这趟买卖就要做不成。

    商人逐利,但是没有个稳定的环境又怎能做买卖,果然,喝了几杯酒下肚,胆气壮起来的南来北往的客商们就说起了眼前的事情,刘恪则坐在靠窗的桌前,和贾诩侧耳听着这些人的闲言碎语,当听到客商们说河东郡治安邑城也开始有这种事端的演变迹象时,刘恪下意识的攥紧了拳头。

    “只怕这件事情,会越闹越大,我看啊,咱们这趟买卖,怕是做不成咯”一名操持着洛阳腔的客商,指着县府前闹事的百姓说道:“也幸亏是在咱们小王爷的治下,不然换做他地,只怕这些百姓的脑袋早已经全部落地,唉,喝酒喝酒,喝完酒我就回洛阳了。”

    刘恪见这名洛阳籍的客商似乎知道些什么,于是就同样操起洛阳腔问道:“这位大哥,小弟是要往安邑城省亲,这安邑城真的如你说的,也要爆发民乱?”说着,刘恪指着客栈楼下的闹事百姓道:“安邑城乃是郡治,有重兵看守,百姓怎敢前往闹事?”

    人生四大喜,这他乡遇故知就是其一,洛阳籍客商听到亲切的洛阳腔,当下就端着酒壶坐到刘恪桌前,他见刘恪生容貌打扮,当即就行了一礼以示对读人的尊敬,礼毕,这客商便撇着嘴说道:“小先生,我看你还是找几个武夫壮丁随行,不然到了安邑城,啧啧……”

    这客商突然打住不再往下说,刘恪不免有些心急,但是他又不能催促,只得佯装做有几分好奇和惊慌的往下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兄长请一定赐教”

    洛阳籍客商可能也是不想自己的小老乡到安邑城遇害,于是就压低声音对刘恪说道:“这事儿,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捣鬼,我听说河东郡本来政风清明,不管是郡守还是各县县令,都是勤政爱民的好官,但是这次,却被本地豪族坑害,唉,但愿这事儿早点结束。”

    洛阳籍客商虽然把话说到这里就打住了,但是他透漏出来的这些消息以及昨夜暗卫的汇报,都让刘恪对百姓围困府衙这事儿的性质有了个了解,刘恪也未在追问这事情背后是哪一家豪族捣鬼,他转而向洛阳籍客商问道:“可是春税早就结束,此事又缘何和春税扯上干系?”

    客商见刘恪并未追问这幕后策划者的消息,顿时就长舒了口气,他放松之下,也不加戒备的说道:“说来也巧,我和那户人家有些买卖往来,这才知晓这事情和他们有关,其实啊,这事儿说来说去,都是百姓们被利用了。”客商顿了顿,继续说道:“三月底的时候,河东郡开始征收春税,百姓们得知税赋减半,只三十税一,自然是个个欢喜,就连那交不上税粮的百姓,官府都予以借贷,相约秋收后补齐……”

    “河东郡各地税赋征收,不到四月中旬就全部收缴齐全,大概郡守和各县县令都没有去细想吧,毕竟税赋全部收齐,谁又能想到这后面还会发生一连串的怪事儿。”

    “先是汾阴闹匪患,郡守张汪不敢轻视,便亲自带兵征讨,但谁能料到,郡守才离开安邑城,安邑城周边数个县城就开始流传秋税征收时,官府要增加税收,还说什么多收的税要给咱们小王爷见宫殿,这等污蔑人的埋汰话先且不说,这后面就又有人造谣说先前向官府贷了粮食缴税的百姓,到秋天需得向官府缴纳数倍的粮食作为偿还,这还得了,这部分借贷了粮食的百姓就首先坐不住了……”

    “继这部分向官府借贷粮食的百姓到官府门前闹事之后,那些害怕官府到秋税时增加税赋的百姓就加入到闹事的队伍中,但是这个时候,郡守又被拖延到汾阴不能脱身,所以事情越闹越大,亏得各县县令处置得当,不然,这会儿就不是围困官府这样简单咯。”

    客商的话,和昨夜暗卫探来的消息丝毫不差,刘恪当即就无限愤懑,将这中间的所有关节都想了一遍,刘恪忽然觉得郡守张汪离开安邑城到汾阴剿匪,怕是也是中了幕后人的调虎离山之计,想到这些,刘恪不由地对幕后人的手段感到心寒,这些人步步算计,其心当真叵测。

    但是幕后人如此策划,到底是什么用意呢?

    刘恪觉得,既然幕后人能利用新税法这件事情挑起事端,断然不可能只是为了闹事而闹事,而这幕后策划者如此精于算计,也显然不会是想着挑起民变继而为乱河东郡,因为这事儿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不说别的,只要并州都督徐荣提兵南下,这所有的阴谋都将被镇北军的铁蹄踏碎。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刘恪看着金尚还在苦口婆心的劝阻闹事的百姓们早点回家,万勿做出违反新汉律的事情,心中就不由地对策划此事的幕后人物以及他们的目的感到好奇,正当刘恪和贾诩起身准备离开客栈回驿馆的时候,突然,县衙前的街道尽头传来一阵喧闹。

    顺着街道往尽头看去,刘恪就看见一群士子模样的年轻人正在往官府门前走来,那群年轻士子中间,似是众星拱月一样围着一名体型消瘦、脸色苍白的男子,虽然只是远远看了一眼,但是依着刘恪的经验来判断,这年轻男子绝对是身怀重病,而且病得不轻。

    刘恪也不着急回驿馆,他聚精会神的看着这群士子,心想这群人此时出现,怕是和县衙前和官府讨要说法的老百姓脱离不开关系,存着疑虑和好奇,刘恪就盯着这群人走近县衙,走向夏县县令金尚……

    :

350。第350章 卫仲道的表演() 
走近县衙的年轻士子们,显然不知道对面的客栈阁楼上,正有一双目光紧紧地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当然,或许很快他们的身份以及宗族出身都会出现在刘恪的案头。

    年轻士子们出现在闹事的百姓人群中,只见被同伴们簇拥的那名病弱士子,一边咳嗽,一边喊道:“乡亲们,借过借过,我们来为你们讨公道了”

    随着病弱士子的呼喊,闹事的百姓很快就腾出一条道路,病弱士子打头阵,几十名年轻士子跟随,这些人似是不惧,直接就趾高气昂的走向金尚。

    金尚看着这群好似要来火上浇油的士子们,顿时就没好气的说道:“你们要做什么,都不在府学好好读,你们也要跟着闹事吗?”

    金尚作为县令,还是有些积威的,他这句话吼完,顿时就有几个缀在最后面的士子趁着混乱躲进百姓人群中,显然是不想给金尚看到模样。

    其余人也面带顾虑,只有那病弱士子,似乎是丝毫不惧金尚,他直直的走到金尚面前,行了一礼,然后努力的提高声腔说道:“县尊何故为难百姓,今日,我卫宁要代表这些百姓,与你讨要说法”因为极力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