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祝同的话引来祝板其余心腹的附和,祝板的心腹和智囊元吉就分析道:“右贤王,丘力居如果没有怀疑,又怎会让你孤身前往单于军营,如果你就这么去了,丘力居保不准就会对你下手,此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单于使者就在营外,我如果不随他回营,难不保……”祝板叹了声气,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般境地。

    “干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了来使,举兵协助汉朝官兵杀了丘力居”祝同是个狠人,瞬间就鼓惑祝板彻底反叛。

    “痴儿休要乱言,我同大单于同根同脉,又怎能做出这等事情”祝板摆摆手,显然是不敢下决心。

    祝同和元吉对视一眼,眼神之中明显有几分遗憾,这二人是巴不得祝板杀了丘力居成为乌桓大单于,祝板成为大单于,两人自然能够水涨船高,不过看到祝板态度犹豫,两人也不好过于紧逼,只好耐住性子等待时机。

    祝板犹豫不决,又不好让单于使者久久等候,是以就命人告诉使者自己身体抱恙,等到病好之后就会到单于军营请罪。

    祝板是好心,但是他的回复落到丘力居的眼中就成了歹毒。

    丘力居怎么也没有料到祝板竟然会违抗军令,再联想到外面流传的谣言,丘力居当即就坐不住了,“来人,调集兵马,随我前往右贤王军营”

    丘力居不得不做出反应,汉军已经快要逼近居庸关了,而此时右贤王的态度含糊不定,这如果在单于军队和汉军交手的时候,右贤王突然叛变,和汉兵里应外合……

    丘力居不敢想象那将是什么样的场面,所以他必须清除掉祝板,必须保证右贤王军队的忠诚,必须保证北还的道路畅通。

    丘力居的动作,很快就传到了祝板耳中,祝板也没有料到丘力居竟敢直接和自己翻脸,想到这里,祝板也不愿意束手待毙,加上祝同和元吉二人在他耳边不断鼓惑,当即祝板就号令起兵反抗丘力居。

    祝板起兵的同时,也不忘立即遣使到刘恪军营,现在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在祝板看来,只要击杀丘力居,以后汉朝必定会封他为乌桓大单于,想到这里,祝板的心情也不禁热络了起来。

    比之祝板,得到丘力居和祝板兵锋相向的刘恪更加高兴,离间计终于起作用了,现在只需祝板和丘力居交手,乌桓内部生乱,这场战事自然就能结束了。

    “子泰,你的人都安排好了吧?”刘恪生怕事情又出现岔子,是以不得不谨慎问道。

    “世子放心,臣已经派人潜入右贤王军营,只要丘力居的兵马到达,我的人就会先于丘力居动手,到时候丘力居定会反击,如此就由不得祝板不出兵”田畴微微一笑,一副所有事情都在掌握之中的神情。

    “好,传我命令,三军加快行军速度,千万不能让丘力居和张纯逃掉”刘恪命令道。

    军令即下,所有将士顿时加快行军速度,在居庸关二十余里开外,刘恪的部队碰到了奉命镇守在此的乌桓军队,此股军队乃是丘力居阻止刘恪和祝板夹击他而设下的,看到这股乌桓骑兵,刘恪也不废话,立即就派出张郃、高览、于毒、公孙瓒、公孙度等数员大将出战,乌桓人本就被右贤王叛变之事弄的人心惶惶,哪里有战斗的决心,再加上张郃等将悍不畏死的斗志,不过半个时辰,乌桓骑兵就开始溃败而去。

    刘恪并未步步紧逼,现在丘力居已经成了瓮中之鳖,只要层层击溃丘力居的布置,让他不断恐惧,那么到最后决战的时候,定能一战而胜,而且刘恪也有自己的想法在其中,那就是要让丘力居和祝板多多消耗,乌桓毕竟是蛮族,只要有机会减少他们,刘恪绝对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刘恪这边层层推进,而提兵到右贤王军营准备质问祝板的丘力居却被右贤王军营前的情景弄的火冒三丈,丘力居本打算劝劝祝板,但是他还没靠近军营,就看到几只弩箭朝他射来。

    丘力居可以忍下这口气,丘力居身边的几员将领可忍不下,尤其是对右贤王相当不满的蹋顿,不等丘力居发号施令,蹋顿就呼啸着带领本部兵马冲击右贤王大营。

    蹋顿出兵,一直提防着单于军队的右贤王祝板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当即祝板就号令军队展开反击。

    丘力居看到祝板动手,就知道两部已无和解的可能,带着无尽怒气,丘力居也命令诸部兵马攻打右贤王祝板。

    乱军之中,张纯满脸沮丧的看着眼前的这幕,实在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他明白,自己的筹谋算是彻底完了,丘力居和祝板火拼,不过结果如何,只会让刘恪坐收渔翁之利。

    想到这些,张纯不敢继续滞留在乱军之中,趁着丘力居不注意,张纯立即带领亲信开溜。

    正在向居庸关方向推进的刘恪,得知丘力居和祝板的军队开始交手,顿时就放下了心,不过他知道丘力居的军队比祝板的要强大数倍,生怕祝板挡不住丘力居,刘恪又连忙派人向乌桓各部传出檄令,檄令上说只要各部首领肯帮助朝廷捉拿叛逆,那么之前的种种行为将会既往不咎。

    刘恪相信,只要檄令传到乌桓各部,反叛丘力居的人肯定会更多

    :

76。第76章 破虏(十)() 
正如刘恪猜想的那样,招抚檄令下达乌桓诸部之后,各部首领对于丘力居的态度立刻发生变化。

    本来乌桓各部首领对于丘力居起兵攻打汉朝就看法各异,而此时右贤王祝板公开反对丘力居,并且截断了丘力居北还的道路,这更加让各部首领对丘力居的未来不看好。

    试问,堂堂大单于连自己的领地都回不去了,还凭什么让别人跟着他作战?

    几乎就在招抚令下达的同时,就有三个部落从背后袭击丘力居的军队,三部兵马虽不多,但是偷袭之下,立刻让丘力居吃了个大亏。

    其他部落的将士看到又有人反叛丘力居,当即就和丘力居的军队划开了界限,这些人打算两不相帮,不管谁胜谁负将来都不会吃亏

    “混账,平日里本单于给他们无尽权力,这群蠢猪竟然此时叛变……”丘力居心中恼恨,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办法,他本想找到张纯,用张纯的性命来换取自己的平安,但是左右都找不到张纯之后,丘力居就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

    “杀,给我杀,杀出一条血路,我们回草原”退路没了,但是丘力居却又不甘心束手就擒,他手中还有七八万骑兵,凭借这股力量,他有把握回到草原重振旗鼓。

    对面军营中的右贤王祝板也看出了丘力居死战的决心,这也省了他浪费口舌招降,而且祝板也不愿意丘力居活着投降,只有丘力居死了,他才可以谋取大单于的位置。

    祝板不断指挥军队拦阻丘力居,而丘力居的身后又有三个叛变部落的攻击,夹击之下,丘力居纵然兵强马壮,但是也难以迅速抽离战场。

    正当乌桓诸部作壁上观,看着战场上的混战没休止的时候,刘恪终于带领军队缓缓到达。

    见到汉朝的军队开来,那些观战的乌桓部落顿时向后退开,他们不想这个节骨眼上成为汉军的仇敌,也不想跟着汉军攻打丘力居。

    不过世间的事情不是这么简单,刘恪在到达战场之后,下达的第一道军令就是让观战的乌桓部落做出选择,顺者昌,逆者亡,要么协助官兵攻打丘力居,要么就成为帝国的敌人

    铿锵有力的军令,让观战的各部落首领脸色分外难堪,如果不是形势逼人,只怕他们会将此令置若罔闻,但是看着汉军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又没有人敢于挑战虎威。

    僵持了小半个时辰,终于,有个部落的首领承受不住汉军阵列传来的压迫感,大手一挥,就亲自引领部落将士加入讨伐丘力居的战斗中去。

    有了这个部落的带领,瞬时间,又有四五个小部落加入到围剿丘力居的战斗中去。

    这些小部落不过几千兵马,但是当他们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却也对丘力居的军队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刘恪看着还有几个比较大的部落在作壁上观,脸上顿时浮现出几分冷笑,对着田畴吩咐了声将这些部落记住,然后他就命令张郃、高览等将领各带本部兵马出击。

    刘恪生怕那些还在观战的乌桓部落偷袭自己的本部,于是命令中军校尉于毒、奋武校尉沮鹄、卫士长赵云领着五千兵马守在身边,尽管只有五千人,但是甲胄鲜明,刀枪林立,让观战的乌桓部落止步不敢上前。

    张郃、高览等诸将加入战斗,彻底的改变的战场的局势。

    张郃打头阵,公孙瓒、公孙度为左右翼,高览、公綦稠等人率兵支援,如同三只离弦的毒箭似的,瞬间就向丘力居军队的中心穿插而来。

    丘力居在观察到汉军到来的时候,就知道此战已败,他有心弃械投降,但是大单于的骄傲又让他不能就这样束手就擒

    “竟然还想搏命,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刘恪审视着战场上的变化,看到此种情形之下丘力居竟然还在奋力坚持,对于他的愚蠢,刘恪只能在心中不断讥讽,讥讽之语,刘恪镇定自若的看着战场,他知道,再有两个时辰,此战的结果就会出来了。

    这个时候,哪怕丘力居拼死想要逃出生天,但是他麾下的战士却已经没了战斗的意志。

    在右贤王祝板的军队截断退路的时候,在其他部落的首领叛变偷袭的时候,丘力居的军队就已经开始动摇。

    当刘恪率领两万多汉军出现之时,这种动摇更是成为连片连片的溃败和投降,丘力居只是大单于,不是这些将士的父母亲人,这些战士自然没有必要为丘力居卖命

    刘恪看到成群成群的单于王庭战士跪地投降的时候,又立刻命令身边的将士齐声高呼“投降不杀”。

    不知道是被这股气势震慑到了还是被投降不杀的命令吸引到了,就在将士们高呼的时候,丘力居的军队投降几乎就如同排山倒海一样。

    看到丘力居败势已定,最先做出反应的不是战场上交战的各方势力,而是观战的乌桓各部,这些部落首领看到丘力居即将失败,不敢继续在战场逗留,立即引领军队向北而逃。

    刘恪充满深意的看着逃离战场的围观部落,并未命令将士们追击,此时还不是和这些人算账的时候

    终于,在成群结队的投降队伍之中,张郃将还想拼死作战的丘力居以及丘力居的两个儿子抓到了,当张郃的长枪指向丘力居的脑门的时候,丘力居自知再多反抗已无任何作用,于是就放下武器,瘫坐在地上,一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模样。

    张郃没理会丘力居的动作,他只是按照刘恪的要求将丘力居看押起来,以防止右贤王祝板或者其他乌桓部落的首领对丘力居下死手,至于刘恪为什么不杀丘力居,张郃不知道,但是谁都看得清楚,有丘力居这张王牌在,乌桓单于王庭就等于是落在了汉军手中。

    战斗结束,冷眼瞧着这片血水交织的战场,刘恪没有任何表情的踏过,乌桓军队虽破,但是北疆局势却不代表就可以这样结束……

    :

77。第77章 三策() 
破虏之战结束,刘恪却并未放松,相反,随着战争的终结,对于乌桓的处置就摆在了比较棘手的位置上。

    此番北征,尽管是奉帝命,但是不代表刘恪就不能从中布局安排。

    刘恪清楚,此战之后,皇帝和朝廷必定会将中山王刘稚的征北将军和代幽州刺史的职务撤掉,所以在圣旨下达之前,他必须部署好乌桓乃至幽州的后事。

    此时,刘恪的身边只有沮授和田丰,两人是追随他最早的谋士,也是对中山王府表过忠心的,所以刘恪才将二人召集在一起讨论善后的事情,而没有让田畴、审配等人参与进来,是由于这些人还不是完全能够值得信赖的。

    沮授和田丰在踏入刘恪营帐的时候,就知道刘恪要说些什么,事实上就算刘恪不主动说,他们身为谋士也会提出来。

    等到沮授、田丰坐下,刘恪摆开案几上的地图,幽幽叹道:“破虏之战结束,胜利的捷报已经送往洛阳,想必朝廷很快就会命令大军撤退,两位先生对于乌桓和幽州之事有没有什么想法?”

    该来的总会来,不过沮授和田丰并未觉得刘恪的问语不妥,相反,两人眸中精光闪过,似是对刘恪能这样问十分欣慰。

    沮授捋着胡须,看了眼田丰,又将目光看向刘恪,清了清嗓子,带着几分谨慎向刘恪不答反问道:“这就要看世子想让乌桓和幽州成为什么样”

    沮授的话让刘恪有些震惊,他此时才明白,原来自己的心思早就被沮授和田丰看明白了,想到这里,刘恪感到内心一阵放松,他也不在隐瞒什么,直接对沮授和田丰说道:“两位先生,朝廷衰微,乱像四起,江山破碎,百姓受苦,我乃高祖、世祖之后,实在不忍心祖宗社稷落入他人之手,今日图谋,也只是想定社稷、平天下、安黎民”

    刘恪对着沮授和田丰讲出自己的内心想法,但是沮授和田丰却不满足,田丰带着几分逼迫的目光看着刘恪说道:“我有上中下三策,上策可助世子为至尊,中策可助世子为贤王,下策可助世子为忠臣,却不知道世子想要听取哪一策?”

    上中下三策

    至尊、贤王、忠臣三条路

    此刻,刘恪觉得自己似乎被沮授和田丰反将一军,他本来是想含糊过去,毕竟有些事情他也没有想好,但是现在田丰骤然逼问之下,刘恪才觉得将来不管怎么走,眼下必须选出条道路出来。

    “敢问三策为何?”刘恪并未着急做出选择,而是将目光看向田丰。

    “世子请听”田丰丝毫不惧,盯着刘恪的眼神答道:“忠臣之路,则事事以朝廷定夺为主,关于乌桓、幽州之事,世子可不管不问,想必朝廷最后会有定夺”

    “这……”刘恪摇头一阵苦笑,田丰这是在给他用激将法,束手等待,这显然不是刘恪的作风。

    “看来世子似乎不满意这忠臣之路啊”田丰笑了笑,不等刘恪发问就继续往下说道:“贤王之路,则是帮助朝廷稳定边塞,治理好乌桓、幽州百姓,世子要是有心,可上表请求陛下敕封中山王为幽州刺史,如此世子协助镇守边塞,为朝廷献智献力,不知此策,世子觉得如何?”

    “元皓就莫要用话来搪塞我,直接说上策吧”刘恪瞧得出来,田丰和沮授是逼着自己要当面选择至尊之路,所以他也懒得废话,跳过贤王之路,向田丰询问起这上策乃是什么。

    田丰和沮授看到刘恪忽略忠臣和贤王之路不选,而直接问至尊之路,当即对视一笑。

    田丰满脸欣喜的对刘恪回答道:“所谓上策,乃至尊之路,落在眼下的乌桓和幽州事宜上,就是要为将来铺垫,具体操作,还是由公与来说吧”

    沮授接过田丰的话,看着刘恪说道:“针对乌桓,臣下建议可扣押乌桓单于丘力居,另外任命丘力居嫡子楼班为王,使乌桓各部围绕单于的位置展开争夺,只要丘力居不死,单于之位不定,则乌桓内部战乱不止,一个争斗不止的乌桓,才是对世子将来最有利处的乌桓”

    “那关于幽州之事呢?”刘恪没有细问沮授如何部署处置乌桓之事,既然田丰和沮授能够说出这些话,那么肯定是有了筹谋,说不定两人已经背着自己采取了什么动作。

    “幽州的事……”沮授面带难色,显然幽州之事比之乌桓之事更加棘手,不过为了能够让刘恪下定决心走至尊之路,沮授最后还是说道:“臣下建议可采取拖字计”

    “怎么拖?”刘恪问道。

    “张纯尚未捉到,乌桓尚未平定,边疆不稳,三军难还……”沮授突然说出了句颇有深意的话。

    “先生意思是拖延时间,直到我们安排部署好乌桓和幽州事宜?”刘恪也不傻,在沮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当即就明白了他的用心。

    “只是此计有些困难,具体操作,还要请世子决断”沮授知道,如果朝廷命令三军南返的诏令真的下达,那么中山王刘稚要是抗命不遵,只怕到时候朝廷就该出兵攻打他们了。

    沮授的想法,刘恪自然明白,这里面的风险,刘恪也清楚,但是此举一旦成功,能够为中山王府带来的好处却是无数,想到这些,刘恪心一狠,压低声音向沮授和田丰吩咐道:“派遣心腹,重金拉拢中常侍张让、蹇硕等人,如果此计想要成功,就必须说服他们”

    经过上次给刘稚跑官的事情后,刘恪心里面就对十常侍的能量有了个了解,此时此刻,他心想沮授和田丰的计策想要成功,怕是少不了让十常侍在皇帝面前吹耳旁风。

    计策定下,刘恪也不婆婆妈妈,当即给中山王刘稚写了封信,讲明乌桓各部首领对朝廷尚未归心、张纯叛逆也未抓获,然后就亲自引兵往塞北行进,此举就是要将边疆不稳的表象做出来,好让朝廷同意中山王府的兵马继续镇守北疆。

    :

78。第78章 千珠() 
就在刘恪部署乌桓事务的时候,关于征北将军大破乌桓单于的胜利捷报也终于抵达洛阳。

    捷报传到,洛阳满城喜庆,王公贵族也好,贩夫走卒也罢,此时在提到中山王这几个字的时候,都会莫名的流露出几分赞赏的神采。

    自明帝之后,帝国日渐衰弱,针对周边蛮族的战争,鲜有胜利,远的不说,西凉战场的苦战就值得所有人对中山王、征北将军刘稚干净利落的击败乌桓铁骑表示钦佩。

    不管这些人之前知不知道刘稚,但是无疑,此刻的洛阳城,刘稚的名号最为响亮,不过满城百姓却鲜有人知破虏之战的真正功臣乃是躲在中山王刘稚背后的刘恪。

    捷报传来,皇帝刘宏大喜,当即就聚集朝臣庆功,对于刘宏来说,这是自黄巾之乱后,他最为高兴的一天。

    扬眉吐气,这就是刘宏的心情

    刘宏高兴,张让、赵忠之流当然是不停的拍马屁,说什么陛下慧眼识人,运筹帷幄等等,总之,经过张让、蹇硕等人说完,这胜利的功劳都划归到了刘宏头上。

    刘宏好歹有几分自知之明,笑骂了张让几句,就问道:“大将军等人可否拟出赏赐,此番中山王刘稚平叛有功,让朕十分欣慰,必须重重犒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