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勋贵大臣们似乎没有想到张让等人竟然会站在支持屯田策的立场上,联想到前面围绕北征乌桓宦官们对中山王府的数次支持,勋贵大臣们就像是发现老鼠的猫似的,以此为出发点,鼓动大臣奏说中山王府和宫中宦官勾结,有歹毒者甚至说宦官们打算帮助中山王刘稚登基。

    这些言论,自然不会被刘宏看到。

    拦截下这批奏折的张让等人,也意识到勋贵大臣们有意借助屯田策之事攻击宦官,于是乎张让、赵忠等人很快达成统一,让依附他们的朝臣在朝堂上以支持屯田策的名义打击勋贵大臣。

    宦官掌权时日长久,依附在张让等人身边的大臣自然不在少数,当这股力量被逼到中山王府这边的时候,顿时在朝堂上就爆发出一股巨大的力量,甚至连司徒袁隗都不敢再用中山王府勾结宫中内侍的由头攻击。

    张让等人的出手,算是瓦解了燃眉之急,让朝堂上对屯田策的关注暂时被转移,但是不等勋贵大臣们继续提出反对,刘恪策划的第二轮反击浪潮就席卷了过来。

    常山王刘豹,渔阳太守田豫上奏朝廷,请求在常山国、渔阳郡行屯田策,并且两人在奏折上说道:“屯田策利国利民,既不损害缘由勋贵土地,反而开垦荒田为国家扩充钱粮,百姓流民赖以存活,地方乱局由此稳定,一举数得……”

    刘豹和田豫的这道奏折,好似尖刀捅的勋贵大臣气都喘不过来。

    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中山王府还没有摆平,竟然又窜出来个常山王和渔阳太守,如果这真的让刘豹和田豫的奏请成功,那么将来岂不会形成蚕吞之势,让屯田州郡逐步逼进,直到最后彻底成型?

    这种局面是勋贵大臣们不敢想象的,所以他们想也不想,就将反对的冒头对向刘豹和田豫,而缺恰恰疏忽了屯田策的真正推行者中山王府。

    也不是所有的世族勋贵都看不清楚主次,至少谋划这件事情的许攸就看得清楚,许攸自然晓得刘豹和田豫的奏折乃是遵从了中山王府的意思,所以他连忙写信给朝中反对屯田策的大臣,让他们先抛开常山王刘豹和渔阳太守田豫不管,集中力量攻击中山王府。

    许攸的策略没有任何问题,相反,他的建议十分正确,如果世族勋贵真的扳倒了中山王府,屯田策的推行自然会戛然而止,毕竟中山王府才是提出屯田策的始作俑者,也是极力推行屯田策的地方力量。

    许攸的计划很好,但是现在的朝堂上,围绕屯田策早就乱成了一锅粥,哪里还有人在意许攸的计策。

    勋贵大臣只想到如果不遏制屯田策推行的这股浪潮,对他们的损害就会越来越大,所以朝堂之中,他们一会儿攻击中山王府,一会儿又攻击常山王刘豹和渔阳太守田豫,也有人继续黏着宦官势力不放,企图以支持屯田策为契机瓦解宦官势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对者的力量也越来越小。

    因为反对的力量被逐渐分化,从最开始所有人攻击中山王府,到后来攻击宦官势力,又到最后攻击常山王刘豹、渔阳太守田豫等支持屯田策的地方官员,看着朝堂上越来越混乱,刘恪以及沮授等人觉得是时候对反对屯田策的世族勋贵们展开最后的反击了

    打蛇就打七寸,打蛇不死反被蛇咬,既然要攻击,刘恪就绝对不会像之前那样软绵绵的躲在幕后让其他人在前面厮杀。

    刘恪先让明白了屯田策利弊的幽州刺史刘虞上表朝廷支持屯田,果然,刘虞站出来顿时就让洛阳权贵们不知所措,毕竟刘虞乃是幽州刺史,如果刘虞在幽州推行屯田,那么对于幽州世族来讲,无疑是沉重打击。

    反对者正准备集齐力量攻击刘虞的时候,刘恪却站了出来。

    以中山王刘稚的名义,刘恪起草了份奏折,奏折里面清晰的列出在推行屯田策之后所带来的好处,比起刘豹和田豫的奏折,刘恪的这道奏折更加翔实,甚至刘恪让甄逸将屯田营地的收益做成数据的形式夹在奏折里面上报,在奏折的最后,刘恪还附带了屯田营地近十万百姓的请愿策,刘恪相信,看到这份奏折,看到这份请愿策的时候,皇帝的态度肯定会变化。

    刘恪的奏折发出去的时候,许攸才意识到这次对决之中的关键。

    皇帝的态度,皇帝刘宏对屯田策的意见,无疑是此次双方攻守的要害,明白过来的许攸,连忙派人传信给洛阳勋贵,希望他们能尽早说服皇帝,然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不利局面。

    但是许攸醒悟的有些迟了。

    刘恪拉拢常山王刘豹,渔阳太守田豫,幽州刺史刘虞以及张让等人迷惑了世族勋贵的眼睛,等到许攸从旁点醒的时候,刘恪的奏折连带着百姓的请愿已经呈放在了刘宏的御案之上了。

    刘宏本来对屯田策有些反感,因为有朝臣说这会损害到皇庄的利益,作为这个国家最大的地主,刘宏怎么会让这种事情发生,但是在看完刘恪的奏折之后,刘宏的态度有些转变了,尤其是奏折后面请愿上那些鲜血的血手印,这让刘宏意识到相比钱财,百姓的拥戴似乎更加能让他感到有成就感。

    尤其在看到刘恪奏折里面字正腔圆的写出屯田不会损害皇庄利益的时候,刘宏立刻就有了决断,他让张让起草诏,勒令朝臣停止对屯田策的争论,然后也不命令禁止,也不公开支持,只是让中山国、常山国、渔阳郡作为试点继续试行屯田。

    刘宏的诏看似判的糊涂,但是谁都清楚,这次对决,世族勋贵失败,而支持推行屯田策的中山王府大获全胜,而由此给中山王府带来的名望更是如日中天,震摄四方

    :

94。第94章 戏弄() 
世族勋贵的失败,让刘恪内心万分喜悦。 :

    站在远离权力中心的卢奴城中,刘恪都能想象得到那些世族勋贵们此刻的脸色。

    这些人越是痛苦,越是失望,越是悲落,刘恪就越加觉得高兴,觉得快乐,敌人的苦痛永远是最好的兴奋剂

    或许对于不谙朝政的普通百姓来说,此次两派争斗不过是次朝争而已,在过往的历史中,这样的派别之争实在是数不胜数,所以也没有什么值得议论的。

    但是对于了解或者说参与到其中的勋贵大臣或者皇室宗亲来讲,此番争斗可以说是次围绕根本财富的争斗,在世族地主占领土地这一根本财富几百年的历史之后,刘恪所代表的宗室或者说希望大汉帝国能够兴盛的明德之士以屯田策的方式瓦解了世族勋贵对土地的自私占有,也瓦解了他们对百姓的残忍剥削和压迫,这足以是写进史的壮举

    不过争斗的双方,在圣旨下达之后,却都不约而同的停止了争吵。

    于失败的世族勋贵来讲,他们自然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失败,所以他们就想着让时间尽快冲淡这次失败带来的影响,顺便为下一次的攻击蓄积力量;而对于胜利的刘恪来讲,却也不希望大张旗鼓的宣扬,闷声发财,扮猪吃虎才是他的作风。

    何况树大招风,刘恪不想让中山王府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在皇帝的圣旨下达之后,他只是上表感谢,然后该干什么就继续做什么,丝毫没有打算趁胜追击的念头。

    刘恪的避让,也有向世族勋贵释放善意的意思,毕竟这个世界还是世族勋贵做主,要是将这些人得罪死了,那么日后肯定是被封锁、被囚困、被打击的对象,刘恪还没那么傻。

    而且刘恪也必须顾及自己身边众多谋士的心情,尽管沮授等人没有明说,但是刘恪也能想到在这次争斗的过程中,那些世族勋贵们肯定有向沮授、审配等人施加过压力。

    沮授、审配也都是冀州本地的世族之一,如果自己这个作主公的毫不体谅,说不定反而会闹得君臣离心。

    关于屯田策的争斗带来的影响,在几方势力的有心或者无意之下,开始渐渐散去。人们将自己的精力重新放回到日常的生活上,刘恪也重新做回自己闲散小王爷的身份,一切似乎回到了从前,但是改变了的,终究已经改变

    ……

    “世子,许攸离开了”

    接近年关的时候,赵云突然找到刘恪许攸离开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刘恪不禁浮现出几分笑意,这次和世族勋贵们的斗智斗技,若说最吃力不讨好的怕就是许攸了。

    此人现在不仅是中山王府乃至劳苦百姓痛恨的对象,也被世族勋贵们所嫌弃,谁让他当初拍着胸脯保证能够扳倒中山王府,结果到头来却被中山王府深深地打脸。

    “唉,故人辞别,也不说一声,实在是小气”刘恪一边笑,一边问道:“派人继续跟着许攸,看看他到底是回南阳去了还是去了刺史府,如果他直接到了刺史府,那就继续派人在暗中监控……”

    前些日子的争斗过程中,刘恪就回想起历史上那件著名的‘谋废灵帝’的事件,算算时间,也快要到了,所以他这才让赵云加强对许攸的监视,如果历史没有改变,许攸依旧会伙同冀州刺史王芬等人‘谋废’皇帝的话,对于刘恪来讲,这无疑是一次机会。

    赵云虽然不知道刘恪还派人监视许攸的用意何在,但是他也没有细问,作为刘恪的亲卫统领,赵云向来就是只管低头做事,刘恪的吩咐和命令他只需照办就行。

    赵云带着人去监视许攸去了,刘恪的思绪却还在思考如何利用好冀州刺史王芬谋废汉灵帝刘宏这件事。

    思来想去,刘恪都没有想出来什么头绪,尽管他知道许攸会和王芬等人谋逆,但是他却不能说出来,而且这件事情如果利用不好时机,反而会引火上身,这自然是刘恪不愿意得到的。

    就在刘恪低头苦思的时候,突然,一双纤纤玉手从背后伸出,不等刘恪反应过来,这双玉手就给刘恪按摩起了肩胛。

    不用转身去看,只从背后的那对肉~团上传来的感觉上刘恪就能猜得出,背后绝对是宋三娘。

    “三娘,这些时日忙着政务,到有些冷落你了”反身将宋三娘抱入怀中,伸手在那对肉~团之上狠狠的捏了把,刘恪带着几分自豪说道:“一年多的时间,没想到这里也丰满了些。”

    宋三娘满脸的娇羞,不过却还是任由刘恪那双魔掌乱摸,就在宋三娘心怀意乱、浑身都快瘫软的时候,刘恪这才停止动作,宋三娘以为是自己侍奉的不好,于是带着几分低落道:“三娘可是让世子不满意了?”

    刘恪闻言大笑,然后语意深长的说道:“我哪里是不满意,只是能看不能吃,心里面有些着急,要不三娘你就从了我吧?”说着,刘恪突然将手伸向宋三娘的肚脐之下,不知道为什么,面对宋三娘的时候,刘恪心中总有股莫名的邪火。

    宋三娘不曾有半点反抗,她看着刘恪解开自己的衣襟,就在刘恪也要脱去衣服的时候,宋三娘忽然惊醒过来,她连忙推开刘恪,一边理好衣服,一边带着几分歉意说道:“王爷,王爷说过,府里女仆不得在世子十四岁前引诱世子同房,不然就要被王爷乱棍打死……”

    刘恪满脸惊讶的看着宋三娘,实在难以想到自家老爹竟然还会给自己带这样的紧箍咒,一时间,他是笑也笑不得,哭也哭不得,不过想到小弟弟已经雄起,刘恪遂不得不厚着脸皮对宋三娘说道:“再有十几天就是我十三岁生辰,离十四岁也不远了,再说我父王也不在府邸,好三娘,你就帮我解决解决吧,不然憋坏了怎么办啊?”

    刘恪脸上装出几分苦痛,其实心里面早就笑了起来,如果不是宋三娘脸皮薄,他今天还真的可能将宋三娘扑到,就在刘恪故作可怜戏弄宋三娘的时候,他怎么也都没想到,宋三娘竟然将臻首伸向了他的胯下……

    :

95。第95章 旖旎() 
宋三娘的脑袋伸进刘恪的胯下时,刘恪脑袋都差点短路了。

    “这是要……”

    两世为人,刘恪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样香艳的事情都能够落到自己身上。

    前世的时候,刘恪的妻子在这方面很被动,尽管刘恪多次请求,但是妻子都从不答应,而眼下宋三娘的举动,无疑极大的满足了刘恪身为男人的自豪感。

    “三娘,慢点,轻点,别咬痛我……”

    刘恪侧倚在榻上,一边感受着身体某处传来的阵阵****,一边还不忘指挥宋三娘,就连刘恪说完这番话的时候都不禁在内心中暗骂自己禽兽,好在宋三娘娇羞之中也没有在意。

    当宋三娘将脑袋抬起来的时候,刘恪内心再次情迷意乱。

    宋三娘的嘴边还挂着他的津液,红扑扑的脸蛋更像是诱人的红苹果似的,脖颈处若隐若现的羞红让人不禁想要将她的衣物脱去然后好好把玩欣赏,而那双干净的眼眸更是让人止不住的感到心疼。

    刘恪不敢继续再往下看,他怕自己真的把持不住,倒不是说他矜持,而是他不想让宋三娘以后在王府过的兢兢战战,拉起衣裤,刘恪掏出锦帕将宋三娘嘴角的津液擦拭掉,然后满是怜惜地说道:“三娘,辛苦你了。”

    “只要世子满意,三娘做什么都愿意。”宋三娘此刻也是又羞又惊,她之所以敢这么大胆是因为她早就属意刘恪,不然依着她的刚烈性格,决计不会想什么权富贵公子低头,而她觉得惊悔,是因为她怕自己的举动会让刘恪看轻薄自己。

    宋三娘脸上的神情变化,刘恪怎么会看不出来,他将宋三娘抱入怀中,然后安慰道:“三娘不要乱想,你我情投意合,做这些事情也是我逼你,三娘放心,我刘恪将来绝对不会辜负你的情意。”

    刘恪的话,总算是让宋三娘心里镇定了下来,她低头玩弄着衣襟,面带羞涩道:“三娘不求世子给我什么,三娘只愿生生世世能够陪在世子身边,三娘知道自己是个……”

    正当宋三娘要说自己的曾经之时,刘恪突然伸手堵住了她的嘴巴,刘恪清楚宋三娘的心思,也知道如果这件事情不说开她面对自己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卑,于是刘恪就温声劝慰道:“我喜欢三娘,或许是因为三娘美貌出众,但是我清楚,我能爱三娘多少,三娘就能多少倍的爱我疼我,过去的事情都已过去,三娘又何必挂怀,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未来。”

    宋三娘何曾听到过这样直白的倾诉,在刘恪说到喜欢和爱的时候,她就已经羞得垂下了脑袋,等到刘恪说完,宋三娘更是羞涩的闭起了眼睛,只静静的躺在刘恪的怀里,感受着他的心跳和呼吸,心中却一遍又一遍的回忆着爱郎的情话。

    夜幕深沉,送走宋三娘,刘恪回到屋里的时候,不禁对刚才的旖旎和香艳啧啧赞叹。

    刘恪不清楚他对宋三娘到底是不是他所说的喜欢和爱,但是他知道,现在他贵为中山王府的小王爷,将来更是要逐鹿争雄,儿女情长,也就只能是乱世争霸的点缀。

    或许,对宋三娘,刘恪更多的是想要找到一种霸占和满足,这是种不平等的情感,刘恪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不辜负这个女子……

    次日清晨,刘恪正在做着美梦,屋门就被人用脚踢开了。

    看着面前气鼓鼓的赵雨,刘恪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和宋三娘的荒唐举动竟然被人看到了:“乖雨儿,那件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昨夜是恪哥哥身体不舒服,三娘帮我按摩按摩,没你想的那些……”

    “骗人,我都看到了”赵雨就像是受了多么大的委屈似的,眼泪汪汪的看着刘恪说道:“恪哥哥是坏人,恪哥哥欺负宋姐姐,我要告诉兄长,告诉王爷叔叔。”

    “我的个小祖宗哎”刘恪可不敢任由赵雨跑出去乱说,虽然不知道赵雨站在屋子外听到了些什么,又暗中偷看到了些什么,但不管怎样,当务之急必须先将小丫头的嘴封住。

    将赵雨拖拽到屋里,刘恪虎着张脸问道:“难道你就不怕说出去被人笑话嘛,你还是个小姑娘,就知道这些东西,会让别人怎么想?你口口声声说为了三娘好,那我问你,此事若被外人知道,别人又会怎样看待你的宋姐姐?”

    赵雨显然没有想到这些,当听完刘恪这些话的时候,她突然就放声哭了起来,小姑娘一边哭,一边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昨夜本想过来找恪哥哥耍,没想到就在屋外偷听到了恪哥哥和宋姐姐的对话,接着我就看到了你和宋姐姐做那种事情,我听府里面的嬷嬷们说过,那种事情只有夫妻之间才能做,我本想着恪哥哥和宋姐姐做夫妻很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想到恪哥哥就要和宋姐姐在一起,我就心里面不开心,像是有什么东西丢了似的,我怕,我怕恪哥哥有了宋姐姐就再也不要雨儿了,呜呜……”

    终于,刘恪清楚了赵雨的心思。

    原来,赵雨的心中也早已情投刘恪,想到这里,刘恪不仅觉得有些尴尬。

    刘恪能够接受宋三娘的情意,是因为宋三娘已经十八九,乃是个发育成熟的少女,但是让他接受一个和自己同岁小姑娘的感情,刘恪心里面总有种犯罪感。

    “咳咳,雨儿,恪哥哥不会不要你的,恪哥哥和宋姐姐之间也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关系,你对外人莫要说这些,不然会给你宋姐姐引来祸端的”刘恪不想节外生枝,只好避过赵雨懵懂的感情。

    赵雨哭了一通,似乎心里面也觉得舒畅了很多,当听到刘恪的保证之后,她心里面更像是丢失的宝物失而复得一样愉悦,小姑娘的情绪,本就是六月天,忽晴忽阴,怕是连她自己也不明白这种已经萌芽的情愫将来会长成什么样。

    在宋三娘的热烈以及赵雨的懵懂之中,刘恪度过了自己十三岁的生日,历史的车轮也缓缓的迈进了中平四年……

    :

96。第96章 发展() 
中平四年春,对于中山王府而言,正是蒸蒸日上之时。

    中山王刘稚凭借军功迁任镇北将军不说,府中谋士武将也是越来越多,靠着中平三年和世族勋贵的那场争斗,现在的中山王府越来越受寒族士子的青睐。

    对于胸怀才志,却挤破脑袋都难以进入到权力舞台的寒族士子来讲,中山王府敢于以自身之力对抗把握着察举权力的世族勋贵,这无疑是涨寒族之气,不管中山王府处于何种目的,但对于苦于无门的寒族士子,中山王府不失为施展抱负的平台。

    对于前来投效的寒族子弟,刘恪没有瞧不起,也没有过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