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没有兴趣去瞧瞧啊?”

    “月旦评?”

    刘恪想了想,就点头答应了下来,他也想知道,在当世著名评论家许靖的笔下,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评语

    :

135。第135章 亲造纸说服蔡涛() 
从曹府归来,刘恪的所有心思求全部放在了和蔡涛的赌局上。

    能否说服蔡涛,并且成功加入洛阳造纸业这个暴利行当之中,这就要取决于自己能不能造出质优良的纸出来。

    尽管,前次为蔡涛题字的时候,刘恪摸清楚了蔡侯纸的质,但是对于他这个从没造过纸的人来讲,三天之内就造出上纸,却也是件困难相当大的事情。

    哪怕刘恪知道后世对两汉造纸技术的改进以及整个制作流程,知道,不代表就能够做,也不代表他就一定能够做的完美,但是为了说服蔡涛,刘恪却必须让自己成功。

    “赵达,让你购置的物可采购齐全了?”次日天才亮,刘恪就找到管家赵达,向其询问置办造纸所用原料和工具的事情。

    “世子,所需物介意采办齐全,按照你的吩咐,所有东西都在后院搁置,另外,你让我找的会造纸术的工匠,我也找到了,是个宫中老人,当年曾经跟着龙亭侯造过纸……”赵达确实办事麻利,不仅将刘恪要得东西弄全了,还给刘恪找来了指导技术的老师傅。

    “好好好,你先去将老师傅请过来,孤这就去后院准备工具”吩咐了几句,刘恪就将赵云和典韦叫起来,三人一边吃着早饭,一边就跑到后院捯饬造纸工具,等到赵达雇用的老师傅到来时,刘恪已经带着赵云、典韦将工具全部弄好。

    老师傅姓宋名吉,乃是宫中退出来的老太监,不过因为跟着龙亭侯蔡伦造过纸,所以在洛阳城造纸行当中也是颇有名望,只不过随着年龄增大,让他监督造纸的作坊却越来越少,所以宋吉才会同意赵达的邀请来静园做事。

    宋吉到后院看着刘恪几人制作造纸工具,顿时就笑道:“小王爷,似你这般若是能造出纸来,老朽可真的要佩服你了。”

    刘恪满头大汗,听到宋吉的嘲笑,有些语气不善的反问道:“老师傅此言何意?”

    宋吉却并不在乎刘恪的脸色和语气,他自顾自的说道:“别的不提,就这些简易工具就想造出纸,哪怕是龙亭侯在世,怕是也难以做到,小王爷如果不嫌弃,老朽愿意代为引见,让你在洛阳城的造纸坊暂用他们的工具造纸。”

    刘恪有些为难,“难不成是蔡涛家的造纸坊?”

    宋吉注意到刘恪说这句话时的语气,于是笑道:“在别家造纸坊却也可以”

    宋吉将话都说到这种份上了,刘恪也不能退却这番好意,况且只要不是蔡涛家的造纸坊,那么用其他造纸坊造纸,也能取得胜利的话,刘恪并不介意,至于借用别人的作坊造纸,会不会泄露自己改良造纸术的机密,刘恪却是不担心。

    在这个民不与官斗的年代,只要他愿意,随随便便就能让几家作坊倒闭关门,是以,刘恪才不担心有人会冒着生命的危险在自己嘴边抢肉吃。

    跟着宋吉,刘恪带着赵云、典韦以及改良造纸术必须的原料和器材,就往城南造纸坊走去,这处造纸坊,乃是蔡家造纸坊之外最大的一家,宋吉因为早年帮着这处作坊提供技术,所以跟这里的东家很熟。

    城南造纸坊的东家在得知了刘恪的身份和请求之后,哪里还敢阻拦,加上还有宋吉这个熟人相劝,很快,城南造纸坊就为刘恪提供出一套造纸器具以及用以浸泡造纸原料的石塘。

    有了工具,刘恪就直接让典韦和赵云将自己准备造纸的原料投入石塘浸泡,这些原料,除了当下造纸所用的破鱼、树皮、麻头等原料之外,却还有赵达带人从城外翠竹林运回来的竹子。

    将青竹细枝砍下,投入石塘浸泡,中间,刘恪又加入了几味植物催解剂,浸泡的同时,他又让力大无穷的典韦用石锤将这些原料捣碎,如此,乃是为了加速分解,可以极大的缩短原料分解时间。

    在完成造纸第一步——斩竹漂塘之后,刘恪就准备实施第二步——煮楻足火,即把石塘中的碎料捞出来投入锅中煮烂,直至熬成纸浆,在煮纸浆的过程中,刘恪还让典韦和赵云搬来重石压在碎料上,这也是为了加速分解。

    完成前两步的时候,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天,晚上,刘恪也没有离去,而是带着赵云、典韦守在作坊煮纸浆,等到次日天明,果然煮出完美的纸浆,而这时,却也到了造纸真正关要的地方——荡料入帘。

    荡料入帘,即把冷却的纸浆,用平板式的竹帘将纸浆捞起,以过滤水分形成纸膜,这一步,必须要手艺精湛的工匠完成,所以,刘恪就只得请宋吉出手帮助自己。

    宋吉早就看出了刘恪这纸浆的不同,所以面对刘恪的求助,他也没有拒绝,再帮助刘恪完成荡料入帘之后,他又主动请缨,指导典韦和赵云两个壮劳力开始覆帘压纸,即将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

    此时,却已经到了造纸的最后一步——透火焙干,只见宋吉小心翼翼的将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等到水分烘干,揭下来的时候即为成纸张。

    等一张张雪白的竹纸摆放在宋吉的面前时,饶是他造纸几十年,也难以相信,这些比雪花还要白的纸片竟然是出于自己手中,以至于在摸着这些白纸的时候,他老眼之中不由得浮出泪水。

    刘恪自然没有告诉宋吉自己造出来的纸为什么比当世最好的纸还要白,质量还要好,这是他的秘密,也是他成功说服蔡涛的必胜武器。

    收拾工具,带着成纸回到静园歇息了一晚上,次日,刘恪就去找蔡涛,而蔡涛在看到这些纸张的时候,顿时拜服,对于刘恪想以题字所得三千金以及这些改良造纸术的秘方入伙的想法,蔡涛也不在推脱。

    在商言商,蔡涛知道,有了这秘方,他这造纸坊可就真的是天下无敌,尤其是在听到刘恪希望这些纸可以继续用蔡侯纸的名号售卖之时,蔡涛及蔡家造纸坊的人瞬间就将刘恪视为自己人。

    当然,秘方改良造纸术,这只是刘恪的初步谋算,既然准备乘着天下尚未大乱之前赚几笔横财,顺便帮助他打发在洛阳的闲散时间,那么他还会有其他的手段帮助造纸坊提高收益。

    :

136。第136章 挂桃符喜迎新年() 
能够说服蔡涛,宋吉在其中也出力不少,毕竟宋吉乃是跟过龙亭侯蔡伦的老师傅。   w w w 。  。 c o m

    而宋吉希望加入到新的蔡家造纸坊,刘恪自然也无不同意,在和蔡涛商定好造纸坊合作细节和章程之后,刘恪就将宋吉聘任为自己的代理人,而有了宋吉帮他监视造纸坊,刘恪也不用担心蔡涛会坑骗自己。

    刘恪相信,有了自己的技术支持,再加上蔡家造纸坊之前的生产能力以及销售渠道,新的纸一旦出来,必将风靡整个洛阳乃至中原地区,而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纸张的销售,刘恪也利用闲暇时间捯饬雕版印刷术。

    瘦金体的千字文,然后被最好的工匠雕刻在木版之上,覆之以墨,然后印刷成,当这些工整的字样出现在纸张上的时候,顿时,蔡涛就从中发现了巨大的利润。

    刘恪自然没工夫详细教蔡涛如何雕版印刷,他只是抄写了几本儒家经典,然后交给蔡涛自己操作,刘恪有信心,蔡涛定然会利用这些美妙字体制作的雕版以及改良后的蔡侯纸制造出一番动静出来。

    不过让刘恪没有想到的是,当月底第一批新纸出来之后,蔡涛就让人用刘恪亲自写的模本印刷新,而赶在春节之前,蔡家造纸坊造出的新纸和印刷的儒家经典,瞬间就将洛阳城的热闹点燃。

    太学、鸿都门学等官府学堂,达官贵人府邸,乃至皇宫内院都派人到蔡家造纸坊求购新纸或者购买印刷本,而那些寒门子弟,在得知蔡家造纸坊有纸质本销售的时候,顿时就将造纸坊包围了起来。

    不用蔡涛将这副景象说出来,刘恪就主动让赵云将自己新抄的几本经史籍送到造纸坊,刘恪相信,一炮走红的造纸坊以及雕版印刷术带来的强势冲击,定然会将蔡家造纸坊带到新的台阶。

    造纸坊的火爆还在持续之中,而刘恪、赵云、典韦和赵雨却在紧张的布置着静园,新春佳节就要到来,作为汉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自然不能过的寒酸。

    哪怕是离开中山王府,没有父亲陪伴,但是刘恪还是觉得应该和赵云几人好好过个年,因为在刘恪的映像中,这个年恐怕是汉末乱世最后一个尚算太平的年份了。

    等到过完年,天子驾崩,真正的乱世就将到来……

    “恪哥哥,这个,必须买这个”

    走在繁华喧嚣的洛阳金市之中,刘恪被掌握采购年货大权的赵雨拉着,一会儿让他看食材,一会儿又拉着他去看赏给下人的布匹,总之,都快走完金市的时候,年货没有买多少,但是店铺却基本都快走完了。

    刘恪现在总算是知道和女人逛街是多么恐怖的事情了,前世,他因为常年在外,所以没有好好的陪伴妻子采办过年货,所以走在喧嚣闹腾的集市中时,感怀旧事,他不禁有些难过。

    赵雨似乎是觉察到了刘恪突然散发出来的忧伤,小姑娘突然变的温柔,她不再强拽着刘恪东跑西跑,只是很孩子气的买了只糖葫芦,然后甜甜的说道:“恪哥哥,吃了糖葫芦就会开心咯”

    赵雨的善解人意以及脸上温暖的笑容,将刘恪心中的忧伤散去,刘恪揭过糖葫芦,跟着笑了笑,然后说道:“是啊,不开心的事情都已经过去,即使想挽回也没办法,走吧,买点东西,我们就回家”

    因为这段插曲,后面赵雨基本上买东西都很快,尽管还有些东西没有买到,但是赵雨心疼刘恪,就想着等到次日再让赵达带着下人跑一趟,反正离过年还有两天时间。

    等到前前后后的采办结束之时,年关也已经到来。

    中平五年腊月三十,刘恪早早起床,然后像个土财主似的,将府上的下人全部聚集起来,看着跟着自己快一个多月时间的赵达、抹茶、茉莉等人,刘恪笑呵呵的说道:“今年你们都幸苦了,明年还需要继续努力。”

    刘恪说完,自有赵雨将赏钱以及给下人们买的布帛送上,看着手中沉甸甸的赏钱以及优良的布帛,赵达也好,抹茶、茉莉也罢,纷纷都红着眼眶保证道:“世子、雨姑娘,我等必将誓死效忠……”

    主上仁慈,下人感念,如此一幕,却也让刘恪感叹不少。

    送走下人们回家过年之后,静园之中,就只剩下刘恪、赵云、典韦和赵雨,空旷的宅院,一如他们刚刚搬进来的时候,只不过,此时此刻,几人都已经喜欢上了这里,哪怕,现在它显得有些空落落。

    站在府门前,刘恪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然后就跑着让赵云和典韦去找桃木板,等到两人将桃木板找来的时候,刘恪提笔就在桃木板上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写完之后,刘恪就让赵云和典韦将桃符对联挂在静园门外,这来来往往的达官显贵,在路过静园之时,看到静园外的对联,笔迹俊逸洒脱,寓意美好幸福,顿时都起了效仿之意,等到天色渐暗的时候,静园附近的宅院,几乎家家都挂桃符对联迎接春节。

    因为可能是未来几年乃至十几年、几十年中最后的平安夜,所以这个除夕夜晚,刘恪显得格外认真和珍惜,他不禁亲自下厨给赵云几人包了饺子,还将上次马日磾回礼之时送的佳酿拿出来和赵云、典韦对饮。

    当然,这米酒实在没有什么劲道,酒都快喝完的时候,赵云也好,典韦也罢,都没有喝醉,而刘恪却还越喝越精神,越喝越清醒,这个时候,他想念起了前世的亲人,也想起了这一世的父母以及远在冀州的师友。

    对着屋外冰冷的月光,兴致大发的刘恪不由吟道: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

137。第137章 世之恶徒汉麒麟() 
爆竹声中辞旧岁,当刘恪醉醺醺的起床之时,历史的时间,赫然从中平五年转到了中平六年。

    或许,对于这个世界所有人来说,这只不过是时间的普通跳动,就像是日期起落,昼夜交替那样平凡,但是只有刘恪清楚,中平六年公元188年乃是转变汉朝国运和民族命运的折点。

    这年,将会有很多英雄登上权力的舞台,这年,将会有很多枭雄展开生死之战,这年,胜利和失败的故事都那样的迷人,这年,刘恪站在这年最初的一天,静静的等待着转折的出现。

    ……

    “小王爷,小王爷”

    正月初一,静园的大门就被袁绍、袁术和曹操敲开,三人闯进静园,拽着刘恪就往外面走,一边走,袁绍一边急切道:“小王爷,尚郎许靖初一评述人物就要开始,去的迟了,你就不怕他给你乱评一通嘛”

    刘恪费尽力气才挣脱袁绍、袁术兄弟的拉扯,他整了整衣服说道:“不就是月旦评嘛,这次没有机会,下月初一去不也可以吗?”

    哪知刘恪话音才落,曹操就先笑了起来,“哈哈,小王爷有所不知,过去许靖确实每月初一评述人物,凡是经他们点评,仕途名望自然不愁,不过三年前许许靖之父去世,许靖之弟许劭又离开洛阳,许靖心中郁郁,便只在每年正月初一点评人物,所以现在已经不是月旦评而是元旦评咯”

    刘恪这才清楚袁绍这些人缘何会这么着急,大清早的就上门叫他,想到这里,刘恪不禁面带愧色道:“昨夜除夕,贪饮几杯,却不想今天起的迟了,到叫几位哥哥费心。”

    旁边的袁术撇了撇嘴,说道:“没事没事,小王爷记得送几幅字给我们就可以了,哈哈”

    刘恪顿时头大,心想俺的字又不是大白菜,你想要就要,要多少有多少,不过面对这位将要继承汝南袁氏家主之位的贵公子,刘恪也不好当面拒绝,只好说道:“他日定当赠字”

    说说笑笑之中,刘恪随着袁绍、袁术和曹操就往明堂行去,由于袁绍几人来的时候骑得都是高头大马,无奈,刘恪只得回府牵出自己的坐骑,不过等他出来的时候,赵云、典韦却紧紧的追随。

    刘恪的坐骑,乃是赵云亲自挑选,尽管比不得赤兔,却也是相貌俊美,速度惊人,不敢说日行一千夜行八百,却也是疾驰如电,嘶声如雷,对于这匹西域血统的战马,刘恪甚为喜欢,亲自取名为“追风”。

    而当他骑着追风,身后又有赵云和典韦护卫的时候,袁绍、袁术兄弟也好,曹操也罢,顿时心中都有些酸溜溜的,人比人,货比货,刘恪本就生的风流倜傥容貌堂堂,现在坐骑随从又压过他们,身为洛阳纨绔几人焉能不觉得丢脸。

    就这样,在袁绍等人嫉妒、羡慕之下,刘恪随着他们终于来到了尚郎许靖进行人物点评的明堂。

    两汉施行“察举”荐官制度,而要想被本地世族郡望荐举为官,除了自身要通经史典籍,德才能却也不能差,而在这些基本条件之外,还有一项也是在“察举”范围之内。

    这项内容,正是个人评语。

    正是因为“察举”需要,却也导致了两汉之世,出现了一个非常非常NB的职业,那就是人物评论家,而当今之世,最富盛名的人物评论家就是汝南许氏许劭、许靖兄弟。

    史记载,许劭、许靖兄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等到兄弟二人成年之后,更是因为月旦评而闻名于世,凡是能够经过他们的点评,必能成名进入仕途,是以,许氏兄弟月旦评影响力之广,甚至都堪比朝廷。

    所以,后来才会有曹操死皮赖脸的找许劭求点评,许劭见了曹操,先前几次都不给评论,逼急曹操之后,曹操竟然跑到许府威胁,许劭或许是怕了曹操这厮,无奈之下才说出了流传千年的那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等刘恪走进明堂广场,赫然发现,此处来的不仅是求点评以期进入官场的世族、寒族学子,在这里,他竟然也看到了好多朝廷重臣,比如杨彪,比如孔融等人。

    “这……”刘恪正要发问,却看到袁绍、袁术满脸惊喜的叫道:“不得了,不得了,许劭许子将竟然回到洛阳了,这次元旦评必定将引爆洛阳城,哈哈,孟德啊孟德,过会见了许劭,你可莫要怯场啊”

    说着,曹操竟然真的脸红了,或许是感觉到当年自己年少轻狂吧,以至于曹操连连说道:“本初、公路,当着小王爷的面还是给我留点面子吧”

    面对这般可爱的曹操,刘恪也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好了,他顺着袁绍和袁术的目光看去,发现坐在杨彪、孔融等人中间的两人长得颇为相似,向来正是许劭、许靖兄弟。

    许靖乃是朝廷尚郎,有官位在身,故而穿着官府,许劭无官无职,是以着勋贵服饰,所以瞬间,刘恪就分辨出了许劭和许靖。

    又等了片刻,就见许靖站了起来说道:“诸位,正月初一我和子将在这里点评人物,诸位能够赏脸前来支持,我与子将感激不尽,在过去的一年,朝野内外发生了许多事,也涌现出了许多豪杰人物,故而此番就由子将先评述过往一年的风云人物,此后,则由我点评今日求评。”

    许靖的话,让刘恪明白,原来这元旦评竟然分成了两个部分,先是许劭点评过往一年的风云人物,而后则由许靖现场点评求评论者,如此场面,到让刘恪感觉有些后世举办活动的熟悉气氛。

    就在刘恪好奇自己会不会出现在过往一年的风云人物中间的时候,就见许劭站了起来铿锵有力的说道:“过往一年,朝野内外发生了许多事,也让我看到了很多俊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