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轮回之隋唐得道-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请沈老爷上路。”

    沈老爷哆嗦着拿起那个纸包,看了一眼在朱国治怀中啼哭不止的小孙子,道:“希望你遵守承诺。否则我做鬼也不放过你!”然后一仰头就把纸包里的红褐色粉末吞了下去。

    不一会儿,沈老爷就七孔流血而死。

    朱国治亲自检查过沈老爷已经气绝,便出了门,把房门关上,对屋外的手下道:“沈老爷已经畏罪自杀,你们留下几个人看着沈府。其余的人跟我去孙记粮行。”

    他话一说完,院子里的沈家人都哭泣起来。

    朱国治带着大部分的衙役,飞快的来到了孙记粮行,立刻封了所有门户,不让任何人出入。

    朱国治又单独见了孙记粮行的东家孙有前。

    朱国治依旧如法炮制,想要孙有前也写下认罪书,然后自己了断。

    哪知道这孙有前死活不肯写,无奈之下,朱国治只能亲自用绳子把孙有前吊死在屋梁之上,做了一个畏罪自杀的假象。

    就这样朱国治一连去了四家,而这四家都是那日曾经见过庞师爷的粮商。

    这些粮商除了孙有前没有写认罪书之外,其余的三家都在朱国治的威逼利诱下写了认罪书。

    他们一死,他们的家人都被赶出家门,关到了大牢之中,他们的家中上了封条,任何人一律不准进入,只等刺史大人发落。

第154章 ,一石二鸟,财名全收() 
朱国治亲自逼死了这魏州城的最大的四家粮行老板,这四个人正是唯一知道刺史府参与此事的人,他们四人一死,那就再也没人知道吴刺史曾经参与此事。

    而魏州城其余的粮行向来都是以着四人马首是瞻,这四人一死,那些小粮行也没有能够幸免,老板也都一一被抓,通通进了大牢。

    不但魏州城的大小粮行的老板被抓,就连河南道其它地方的粮行的老板几乎都被抓了起来。

    经过这一次,河南道的所有参与粮食买卖的人几乎都被投进了大牢,只有几家有背景的没抓紧去。

    且说那朱国治杀了沈春秋四人以后就带了四人的认罪书回了刺史府,安排手下的人奔赴各地缉拿各地的粮店老板。

    他回到了刺史府,单独见到了刺吴迎棣和庞师爷,道:“大人,师爷,沈春秋四人已经死了,这是他们的认罪书。”

    “可有人看见?”庞师爷道。

    “师爷放心,卑职做事干净利落,不曾有人看见。”朱国治道。

    庞师爷点头道:“做的不错,有了这些认罪书,我们就可以定他们的罪了。

    朱大人,明天你就让你手下那帮子闲汉在魏州城里散布舆论,说这次粮价事情是由这四个人一手操纵的,还有别忘了说是我们吴大人亲自处理的的这件案子。你要把舆论造起来,让那些老百姓把都去恨那些黑心的粮商,这样我们查抄他们家产的时候他们还会拍手称快。”

    然后他对吴迎棣道:“大人可立刻下令,查抄这几个已经死了的粮商的存粮,正好用他们的存粮来低价卖给百姓,这样我们不但能够赚一笔,而且还能让那些百姓感念大人的好处。”

    吴大人听了庞师爷的安排十分的满意,点头道:“等处理完了他们得粮食,就开始查抄他们的家产,本官用了几年功夫把他们养起来,也该到了杀猪的时候了。有了本官的扶持和照顾,他们才能享这么多的福,如今也该回报一下本官了。”

    “大人说的是,别的不说,就那个沈春秋,几年之前还是一个粮行的老伙计,没有大人的照拂,他怎么能够短短几年功夫就积攒了万贯家财,还娶了六房小妾?所以他应该感激大人才对。”庞师爷道。

    “说的好,他们的家人该充军的充军,该流放的流放,总之不能让他们就在这魏州城了。至于那个黄大人,等这件案子办成了铁案以后给他看一下就行了,到那时候证据确凿,谁也翻不了案。在这魏州城,我吴迎棣就是王法,谁敢与我作对,他就没有好日子过!!”吴迎棣道。

    “是,大人。”庞师爷和朱国治躬身道。

    黄超这几天都非常关注这魏州城的粮价。

    经常出去打听粮食价格,听到刺史大人已经派兵封了所有的粮店。

    果然过了不久,这粮价很快就降到了10文钱一斗,过了两天,粮价直接降到了5文钱一斗,这已经和京城的粮价差不多了。

    黄超对老五道:“这位吴大人果然有些能力,这么快就平息了粮价。”

    老五道:“说封就封了,真是好厉害。”

    黄超又和老五来到了那个面食摊,那里的面也降到了5文钱一碗,而且明显吃面的人也多了起来。

    黄超问那面摊老板道:“老哥,你这面怎么降价了?”

    那个老板道:“粮食降价了呗,这都多亏了我们刺史大人。你不知道,粮价能涨得那么高,都是因为那些黑心商人搞的鬼,他们把粮食囤积起来,然后高价卖出,赚黑心钱。单单一个孙记粮行就库存粮食十几万担,可是却说没粮可卖。

    这不,吴大人把他们给全抓了起来,这些狗东西该杀。”

    另一个人接口道:“是啊,多亏了咱们吴大人,要是摊上别的官,那些黑心商人给那些官员送点钱就过去了。

    可是我们吴大人不吃这一套,你看这才几天就把那些囤积居奇的粮店老板给全抓起来了。听说有几个人因为害怕,畏罪自杀了呢。活该,这些人死有余辜,他们吃香的喝辣的也就算了,竟然赚黑心钱,这是要断子绝孙的!”

    其余的人都是纷纷附和,都说那些商人黑了心肠,说吴大人雷厉风行,替老百姓除了大害。

    黄超对老五道:“看来这位吴大人为官还是不错的嘛。”

    老五道:“嗯,大人说的是,要知道这些人向来是穿一条裤子的,这位吴大人能把这些黑心商给抓起来,说明他还是一个好官。”

    “走,我们去刺史府。”黄超道。

    此时,那朱国治正对吴迎棣汇报查抄四家的战果。

    朱国治道:“卑职从四家一共查抄了现银700多万两,黄金九万两,古玩玉器等宝贝大概有三十几车,房产田契有近百张,其余财物不计其数。粮食更是堆积如山。”

    吴大人笑道:“想不到这些人竟然这么有钱,你挑些可靠的人,只留下150万两银子和一万两黄金,其余的都送到我的庄子上,对了从那些古玩中挑出好的也送到我的庄子上。

    再从那150万两里拿出20万两,给大家伙分一分,不能让大家白白出力,得不到好处不是?”

    朱国治喜道:“谢大人。”

    吴迎棣点头道:“去吧,等把他们的房产也卖了,你和师爷也留一份大的,他们那些女眷,你们也可以留几个。”

    朱国治和庞师爷大喜,又是连连道谢。

    “不用谢我,只要你们跟着我好好干,本官能吃肉你们就能喝汤,知道么?”吴迎棣道。

    “誓死追随大人。”两人赶忙表忠心。

    “对了,师爷,你再辛苦一点,按我刚才说的意思登记造册,此案就算是结了,千万不要让人看出纰漏,本官还要上报朝廷。”吴迎棣道。

    “大人放心,这个老朽是手到擒来,保证做的天衣无缝。”庞师爷道。

    吴迎棣点点头道:“好,有你在,我省心不少啊。”

    “谢老爷夸奖,这本就是老朽分内之事。”庞师爷道。

    吴迎棣点点头十分满意,这一次他可是赚大发了,还能赚一个好名声,可谓一石二鸟。

    这时候一个衙役进来道:“禀大人,观察使大人来了,正在前堂等候大人。”

    “知道了,我这就过去。”吴迎棣道。

    吴迎棣换了官服来到前堂见到了黄超。

    吴迎棣赶紧道:“黄大人,请坐,下官公务在身来迟了,还请恕罪。”

    黄超笑道:“吴大人不必多礼,我是来询问一下那粮价一事。听说吴大人已经抓了那些哄抬粮价的粮商?”

    “正是,下官刚想派人去通知黄大人,大人您就来了。这些奸商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却不卖给城中百姓,哄抬粮价,用心险恶,实在太过可恶,煌煌天日,他们竟然敢不顾百姓死活,我吴某可不能答应。

    下官已经派人去抓了他们,其中九个人已经供认不悔,写下了认罪书,铁证如山。

    下官已经命人查抄了这些人的家产,封了其粮行,开仓放粮,并且以平价售粮给百姓,以安民心。其家产已经登记造册,等统计完毕就可以全部充入府库。

    正好前一阵天旱,下官打算在魏州境内修建多处水渠,水库,这笔银子正可派上用场,以后再遇到天旱也不怕了。”

    黄超拱手道:“吴大人果然是雷厉风行,适才我已在街上听说了城中粮价已经降到了5文一斗,百姓无不感念大人恩德呐。这修炼水渠一事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以造福后世,吴大人真是高瞻远瞩啊。”

    “惭愧,惭愧,我身为一方父母,应当造福这方百姓,不然如何对的起圣人教诲,如何向皇上交代?”吴大人谦虚道。

    黄超见他说的情真意切,心道:“这位吴大人虽然会搞一些面子货,但是做起事来也是毫不拖泥带水,也能够替百姓着想,看来确实是一位干吏。”

    黄超道:“吴大人谦虚了,此番我定要如实禀报皇上,说明吴大人的功绩,皇上定然会大加重用吴大人的。”

    “下官多谢黄大人,大人好意下官心领了,吴某只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黄大人年轻有为,将来必然能够封侯拜相,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吴迎棣道。

    黄超与他客气一番,两人相谈甚欢。

    就在夜里,魏州城开始宵禁,百姓均不得出门。而这时从那些粮商家中搜集出来的金银细软都被装上一辆辆大车,然后趁着宵禁,从魏州城运往了吴迎棣城外的山庄。

    这些大车都装的满满当当,那些拉车的骡马都快要走不动了。

    有好事的百姓听到动静,却见那些赶车的都是头戴面巾,看不清面容,心中虽然好奇,但是迫于宵禁,却也不敢出来查看。

    就这样这些人整整运了一晚上,终于赶在天明前把那些钱财给运到了城外的庄子里头。

    等这些人干完了活,守城门的士兵才又换回了原来的人。

    这一切做的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

第155章 ,游街示众,趁人之危() 
由于群情激奋,刺史府决定把那五个没有自杀的粮商,还有沈春秋他们四个主谋的儿子拉出来游街示众。

    而那些凡是参与哄抬粮价的小粮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要捐出自己的一部分家产来赎罪。

    这样刺史大人又发了一笔横财。

    那些游街示众的的犯被分别装在一个站笼之中,这种站笼可以根据犯人的身高调节高度,可以让犯人始终保持一种半蹲状态,时间长了十分痛苦。

    站笼用牛车拉着,慢悠悠的走在街上,牛车周围有士兵看着。

    那些百姓听说这些奸商来了,都纷纷来到街上,一时间人潮汹涌,咒骂之声不绝于耳,有的人光咒骂不解气,就用地上的石头土块砸向站笼当中的犯人。

    那些犯人立刻就被砸的头破血流,要不是周围的士兵阻止,恐怕他们早就被周围愤怒的人群给用乱石砸死了。

    人群之中开始有人大汗喊:“杀了这些奸商!”

    于是有人跟着大喊:“杀奸商!”

    “杀奸商!杀奸商!杀奸商!”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跟着叫喊。

    后来整条街的百姓都开始叫喊要求杀掉这几个奸商。

    那些在站笼当中的人被吓得不轻,加上脸上被石头砸的血肉模糊,形容十分恐怖。

    整个游行用了一上午才在城中转了一圈,最后来到了刺史府门前,那些汹涌的百姓跟着来到了刺史府,在刺史府外边高喊:“杀奸商!杀奸商!杀奸商!”

    终于这些喊声惊动了刺史吴大人。

    吴大人从府中出来,面对汹涌的百姓,他轻轻一招手,那些刚才还激动的大喊大叫的百姓立刻安静下来。

    一旁的黄超不由感叹这位吴大人在魏州百姓中间的威望之高。

    百姓安静下来以后,吴大人推开阻拦在前边的士兵来到人群前边,和颜悦色得道:“你们有什么话,可以当面对我说,我一定会听取大家的意见,不要聚众,知道吗?”

    百姓中间有一人高声叫道:“刺史大人,我们要求杀了这些奸商,他们害得我们没有饭吃,家破人亡,理应重罚!不然不足以平民愤!”

    百姓立刻又鼓噪起来,跟着七嘴八舌的叫喊起来。

    刺史大人又是一摆手,人群又安静下来,他又道:“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要按大唐法律来办事,杀不杀,那是朝廷说了算。知道吗?”

    其实他说这话纯属以退为进,在宋代以前,这种杀犯人的权利还没有收归皇帝,他现在就有这个权利。

    那个带头的又叫道:“刺史大人,除了您,我们谁都不相信,求您为我们老百姓做主,立刻杀了这些只认钱财的恶魔!”说着那人竟然跪了下来。

    百姓中间有人议论道:“说的对,不能让他们交给别的官员,他们有的是钱,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被罚?说不定到时候出点钱就没事了!”

    于是有人跟着跪了下来,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跪了下来,到最后整个刺史府前的百姓都跪了下来,有哭泣的,有骂奸商的,有哭自己被饿死的亲人的。

    那个带头的人磕头哭泣道:“刺史大人,您如果不同意我们就跪死在这里。”

    “我们就跪死在这里!”后边的人也纷纷跟着道。

    吴迎棣为难的看了一眼一旁的黄超,又看看那些百姓,终于咬牙道:“唉,你们这是在为难我呀,罢了,就如你们所愿。”

    听他说完这话,那些百姓立刻欢呼起来,都称吴大人为“青天大老爷!”

    黄超见群情汹涌,也不好说什么,这些奸商他也是十分的痛恨。

    好不容易安抚好了百姓,等到回了刺史府,吴迎棣对黄超道:“黄大人,您也看到了,今天下官要是不同意百姓的要求,恐怕他们真的会长跪不起。”

    黄超道:“此事我都已经看见,吴大人放心我定然会如实禀报朝廷,想必皇上不会怪罪于你。”

    吴迎棣拱手道:“下官替魏州百姓谢黄大人了。”

    黄超赶紧道:“吴大人为民着想,爱民如子,黄某佩服还来不及呢。”

    吴迎棣向京城方向一拱手道:“皇上曾说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皇上的教诲吴某时刻记在心中,一刻不敢忘怀呐。”

    黄超听了更加相信这人乃是一个一心为公的干吏。

    就在吴大人发财又赚名声的时候,江山也来到了这魏州城。他之所以来这魏州城,就是因为李大刚的后台就是魏州刺史吴迎棣。

    江山到魏州的时候,正是吴迎棣装模作样为民请命的时候。

    江山在空中就发现了黄超,他没想到自己这个侄子会在魏州城出现。于是江山打算先见见黄超再说。

    到了晚上,驿站之中,江山见黄超独自一人在屋里,便来到了黄超的门外,敲了敲门。

    黄超开门见是自己的叔叔,立刻惊喜道:“叔父,您怎么来了?”

    江山进屋以后,道:“我来找魏州刺史吴迎棣。你怎么会和他在一起?”

    黄超便把自己受命河南道观察使一职的事说了一遍。

    江山道:“你觉得这位吴大人为官怎么样?”

    “侄儿觉得这位吴大人虽然有些贪慕虚荣,但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也肯为百姓着想,还不失一位好官。”黄超想了一下道。

    江山道:“你恐怕是被他们给哄骗了,据我所知这位吴大人乃是大忠似奸的贪官。”

    黄超听他这么说便道:“叔父可是掌握了什么证据吗?”

    “目前还没有,不过找这点证据对我来说却是容易的很。”江山道。

    黄超对江山说的那是一百个信任,于是道:“叔父既然说他是贪官那他就是贪官,我们这就去抓他。”

    江山道:“先不急,我们拿了证据再去抓他不迟。”

    黄超道:“去哪里拿证据?”

    江山道:“你跟我来。”

    于是两人来到了一座宅子外,江山道:“我知道这吴大人有一文一武两大帮手,这家就是他的得力手下,名叫朱国治的人的宅子。我们就从他这里下手。”

    江山带着黄超进了这朱国治的院子,这朱国治的院子不小,从里边的布置来看,这位刺史大人的心腹显然是个会享受的人。

    而此时那位朱国治正在一间房中,房中有两人,一个正是那朱国治,另一个乃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妇,只见这少妇体态丰腴,貌美异常,正不停的抽泣。

    朱国治看着面前这位可怜楚楚的美人儿,心里早就百爪挠心,恨不得立刻将她吞了下去,道:“你只要从了我,我便想办法把你的相公救出来如何?我是刺史大人的心腹,想要救你相公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个哭泣的少妇正是粮商孙有前的儿媳妇张氏。

    原来这位朱国治大人有一个癖好,就是喜欢像张氏这样的有夫之妇,他对这种霸占别人妻女的事情有一种天生的爱好。

    那一日查抄孙家之时,他一眼就相中了在人群之中的张氏,早就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这位孙家少奶奶给弄到手。

    等到吴大人说可以留下几个犯人的女眷之时,他就把这个张氏留了下来。

    此刻那张氏两眼垂泪,正是梨花带雨,海棠含露,这样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早就让朱国治心痒难耐,但是他又不喜欢用强,因为他觉得只有让面前这美人儿主动献身才是男儿本色。

    于是他又道:“你放心,只要你跟了我,只需我一句话,那孙家老幼都可以幸免。

    你恐怕不知道吧,如果不出意外,你那相公恐怕就要被处以死刑,其余的孙家男人也要被发配边疆,女人都要进官窑。

    他们的死活可就在你的手中了。”

    那张氏听他这么说,便信以为真,抬起头道:“你真的可以救他们?”

    “那是当然,就看你愿不愿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