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师-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说得出做得到,说要杀淳于珏肯定要杀,周冲心中一惊,问道:“请问王上,这是哪一条律法?”

秦法里面不可能这一条,秦王却道:“寡人是大秦的王上,杀伐决断皆决于寡人。要是都学她一样,寡人身边的臣子们,还不个个都跟周先生一样,那寡人这国家还怎么治理?不仅周先生这里的人要全部处死,缭子先生,韩非他们那里的人也要处死。先打三十大板再说,就在这里打。”

这明楞着是打给周冲看的,周冲还真有点为难。淳于珏道:“相公对我地恩情,我心里明白,这都是我自己的错,相公不要多说。”头一昂。道:“行刑吧。”

两个侍卫提着棍子上来,就要打淳于珏,秦王喝道:“慢。把周冲给寡人抓起来。”

周冲是秦王身边的红人。秦王对他很是礼遇,连重话都不会说一句。居然要抓他,任冲哪里想得到,一下愣住了,道:“王上,这这这……”惊奇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你敢抗旨。”秦王喝道。

任冲左右为难,脸色都白了,亲自动手把周冲扶起来。秦王还嫌不够,道:“刀斧手,把周冲的心给寡人挖出来。”

“王上,使不得。”赵高,任冲还有淳于珏同声叫道。

秦王看着周冲,道:“周先生有所不知,寡人也曾读过一点医书,医术嘛自然是没有太医们高明,不过寡人有一样本事炉火纯青,太医们也是自叹不如口你知道是哪样本事吗?寡人特善于治心病,你不是心疼嘛,寡人把你的心取出来治好了。再给你放回去。周先生,你说怎么样?”

第六卷 革新篇 第四章 一语定乾坤(三)

秦王的话明楞着是假话。按理周冲应该婉拒才是。任冲、    淳于珏不住给周冲使眼色,然而周冲下面的话让他们大感意外,周冲说的是:“王上医术通神。周冲何德何能,能得王上亲手施救。周冲谢过王上。”

这话也出秦王意外,愣了一下,才道:“你可要想清楚,寡人这医术还没有用过,一来就用在你身上,一个不好,就会要了你的性命。到时,你到了黄泉路上不要说寡人没有先吾诉你。”

秦王这是给周冲台阶,要他趁此机会顺坡下驴,没想到周冲好象不明白,道:“王上圣明,区区治心自是手到擒来,还请王上施救。”

淳于珏一双凤目瞪得老大,吃惊地看着周冲,她真想不到周冲会说出这种话。

“好好好。”秦王拍手叫好。道:“那寡人就动手了。对了。寡人这治心术是祖传的,不想让你们知道,你们先退下去。”

赵高和任冲应一声。就要退出去,淳于珏呆着不动。焦急地看着周冲,周冲向他一眨眼,方才迟疑着没有说话,退了出去。

“把刀留下。没有刀,寡人怎么治心?”秦王冲任冲道。

任冲迟疑了一下,极不情愿地解下腰间佩刀放在桌上。才退了出去。

秦王拿起刀,拔刀出鞘,抵在周冲胸口上,打量着周冲道:“周先生,你猜猜看,你的心在右边还是在左边?”

这个问题谁也无法回答,不过对于周冲来说一点也不难,周冲答道:“王上说在左边就在左边。说在右边就在右边。”

“真没想到。周先生的嘴也如此刁毒。”秦王笑着收回刀。道:“周先生得的是心病,寡人已堪察完毕。无大碍。周先生。你猜猜看。寡人心里又装地什么心思。”

这问题不说周冲也猜得到。在这种情况下,周冲当然不会直接回答,道:“王上忧心天下。天下之事甚多其难,王上圣明有时也不能尽如人意,周冲才智浅陋。不敢妄猜圣意。”

周冲不直道秦王心思,秦王很是失望,滋了一声,道:“都知道周先生能说会道,没想到还特能说假话,明明知道寡人地心思,却东拉西扯。也罢。你不愿意说,那雾人就告诉你吧,筹人正为安抚群臣而烦恼。”

废分封立郡县虽是对后世影响很大,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还在用,将来还会继续用,但是在当时秦王决定采纳李斯的建议而确立这一制度之前,还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了一番苦思。才最终确立下来。

现在,秦王虽想废分封,立郡县,但是一个非常大地问题就是如何安抚功臣,若是功臣不能安抚,秦王就是想确立这一泽及万世的制度也是不可能,只要有办法安抚功臣,确立这一制度也就没有大的障碍。

周冲心如明镜。知道秦王说地是真话,为了坚定秦王之意,还是装傻,道:“王上,依周冲之见,赏功罚过。大秦之所长。这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秦王指着周冲,过了好一阵子才道:“没劲!寡人本以为你病中会想到两全之策,没想到你尽会充愣,装糊涂,早知道寡人何必来。周先生,你好好将息吧,寡人走了。”转身就要走。

本想找周冲好好商量商量,没想到周冲不理不睬,秦王真的生气,说走不是假地,周冲忙叫道:“王上,安抚功臣未必一定要裂土封侯。”

秦王大喜,猛地站住,急切地问道:“周先生,你有办法。”

事情到了这种程度。周冲也犯不着再装病了,从床上下来。道:“办法有一个,只是不知道合不合王上之意。”

秦王对分封的危害看得太清楚了,道:“只要不是分封。你就说。”

周冲点头道:“周冲听说群臣闹分封一事,周冲却不以为然,周冲以为分封的危害有多大,王上比周冲更清楚。周冲地法子恰恰与群臣相反,周冲请求王上废分封,立郡县,确立万世之基业。”

废分封,立郡县,秦王也是在想口不过他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也没有向人说起过。周冲这是第一个提出来,秦王很感兴趣,坐下招呼周冲,道:“周先生,来坐下,我们一起好好商量一下。”

周冲并没有坐下,而是请罪道:“王上,周冲有罪之身,既不敢坐。更不敢言。”

秦王奇道:“周先生,你这话从何说起?你有什么罪?你一向奉公守法,棋为楷模,没有不法之事呀。”

周冲请罪道:“周冲有欺君之罪,还请王上处罚。”

“欺君?寡人怎么不知道?”秦王仍是不明。

周冲点破道:“王上,周冲之病是假的,是装的,这不是欺君是什么?”

“好你个周冲,你终于自己承认了。”秦王很是高兴,道:“你这病装得有模有样。寡人一门心思想抓你点破绽,揭穿你,没想到一点破绽也找不到。”脸一沉。喝道:“周冲,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骗寡人。你知道吗?寡人最恨的就是给人骗,还是给寡人最信任的人骗,寡人要是不罚你,就不是大秦的王上了。周冲,你说你该当何罪?”

周冲想也没想,道:“周冲欺君,罪该万死。请王上赐周冲死罪。”

秦王冷哼一声,道:“你想一死了之?想得美。寡人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说,是千刀万剐,还是弃市?”

“全凭王上处置!”周冲二话也没有。

秦王打量一阵周冲,道:“周冲你要知道,在我大秦允许将功折罪。你要是能够再立新功,寡人也许可以饶过你地死罪。你说吧,你要怎样才能立功?”

这是给周冲台阶,要周冲见好就收,然而周冲却不领情。道:“王上,周冲效力于鞍前马后,立有微功,请问王上,可以抵罪?”

秦王想了一下,道:“你的功劳很大,可欺君也是重罪。你这欺君与别人不一样,你是当面欺君,这罪就更重,可以功过相抵。”

“谢王上!”秦王这话一出,周冲的功劳几乎泡汤了。他不仅不可惜。还很是高兴,向秦王道谢。

秦王很是奇怪地问道:“这有什么好谢的?”

第六卷 革新篇 第四章 一语定乾坤(四)

周冲直言,道:“王上,以周冲之见。仿效周武王行分封不是明智之举,其中原委王上自是明白,周冲就不多说了。

“让王上为难者。莫过于功臣的安抚,功臣立有大功,若是他们的功劳不能得到承认。不能得到赏赐。寒的不仅仅是功臣之心,还有天下士人之心。天下嚣嚣,皆为利来,皆为利往,若是士人之心一寒,则士人无出世之意,这就好比一个人没有了手足,难以行事一样。王上圣明。恐也难以为力啊。”

秦王点头道:“是啊,正是考虑到这点,寡人迟迟难以决断。自从寡人即位以来,征战天下,扫灭六园,平定百越。北败匈奴,杀伐决断寡人是一念而决,可就是这件事让寡人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若有安抚功臣的办法,寡人决心采纳周先生的建议,废分封,立郡县。可寡人苦思良久,终是找不到一个安抚功臣的好办法呀。”

周冲道:“王上,周冲有一策,可安功臣之心。”

“哦。周先生快讲。”秦王很是急切。

周冲应一声,道:“王上,请恕周冲斗胆。周冲自以为自从周冲随驾以来,分裂楚国,使王上无后顾之忧。专力东进。这是周冲立的第一功;灭韩之后为灭赵做准备,疲弱赵园,这是周冲的第二功;灭赵之战,周冲取邯郸,破司马尚。周冲第三功;灭齐周冲第四功;平定楚目,周冲第五功:建策开通道,为平定百越莫定基础,周冲第六功。

“周冲能够建功立业。全赖王上圣明。拔耀周冲于商贾间。周冲之功虽小,放眼朝中只有缭子先生,王剪将军。蒙武将军可以比肩。”

秦王点头赞同道:“周先生之功很大,这点寡人心里明白。更难得的是,周冲谦抑之人。并不以立功而自傲,第一个不掺和分封,这让寡人心慰。最让寡人心慰的是周先生还建议寡人废分封,立郡县,大公无私。实是让寡人感佩啊!不象有些人。立了点功劳。就上跳下蹿,一心闹分到,让寡人伤心呐。”

周冲道:“谢王上夸奖。王上,周冲以为要使功臣不言,请王上从周冲开始。革去周冲的功劳,周冲想只要周冲不领功,其他地功臣们也不会再说什么。”

“你地意思是说要寡人治你欺君之罪口功过两抵?”秦王问道:“这万万不可。一则,你装病并非出于私心,而是在等待出手时机,这点寡人比谁都清楚,寡人怎么会治你欺君之罪呢。再说了,你是我大秦的大功臣。寡人要是以这事把你的功劳给摘了,群臣们还不说寡人赏罚不公吗?”

周冲解释,道:“谢王上不追究周冲欺君之罪!周冲地意思是说,请王上允准周冲辞去功劳。王上请想,周冲不要功名,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呢?那些一心望封的臣子们就得闭嘴,再也不敢言,王上要废分封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这主意地确是不错,不过秦王可不领情。脸一沉,喝道:“周冲。你好大的胆子,你花言巧语,无非就是要让寡人放你走人,是不是?你倒是满打满算,桃子一撂。扬长而去。寡人到时要找你商量都找不着,这事不行。”

周冲一举一动具有现代气息,秦王的嗅觉又灵,把周冲当成了灵感源泉。一旦周冲归隐,他就可能失去灵感之源,他当然舍不得了。

秦王如此处置,周冲也是感动,进一步解释道:“王上,周冲只是不要功名,并非就此辞帝而去,周冲闻,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隐隐于林,。周冲尘缘未断。不会做隐士,只是想借机休养,与心爱之人斯守于咸阳。若是王上政务繁忙之余想起周冲,周冲还可以陪王土说说话什么地。”

并没有马上答应,思索了一阵,秦王才叹道:“周先生如此高义,寡人感动啊。只是你为大秦立下如此大功,而寡人又不赏你,也太委屈你了。”

周冲甘愿不要功名,主要有两个打算,一个是要助秦王废分封,立郡县,泽及后世。另一个就是借机抽身。打了几年的仗。的确是太累了,想好好休息,更重要地是不再处理政务。他还可以办学。尽快把现代文明植入秦代比什么都重要。要做到这点,就得把精力转移过来,不要功名,不理政事也就是必然了。

“王上的眷顾之恩,周冲铭记在心。”周冲出主意道:“王上,以周冲看。缭子先生。张良,王剪,蒙武,甘罗他们皆有不封侯的打算,周冲想向王上讨一差事,还请王上允准。”

秦王很是兴奋地道:“周先生请讲。”

周冲直言道:“王上,周冲是想说服缭子先生他们,让他们也和周冲一样,辞去功名,如此一来,朝中群臣必然闭口不敢再言功。王上废分封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尉缭张良他们都有不世之功。若真的不要功名的话,赢宁他们再闹也没有用,要废掉分封自然少了很多压力。

秦王点头道:“主意是不错。只是这么多功臣突然之间都不要功名,这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呀。明事理者,都知道缭子先生他们公忠体国,真心不要功名口不明事理者。必然在背后议论,说是寡人舍不得赏他们,逼迫他们辞功名,这太不好听了。”

周冲道:“王上请放心,周冲当和缭子先生一起上一道联名表章。”

“好是好,就是太委屈你们了。”秦王很是不情愿。

周冲劝道:“王上不必在意。岗利国家生死已,缭子先生本是世外高人,之所以蹈红尘口助王上征战天下,完全是因为黎民苦战国,于心不忍。并非在于功名利禄。”

秦王眼里貉着泪水,道:“周先生的高义。寡人铭感于心,寡人无以为报,请先生受寡人一拜。”向周冲鞠躬。

周冲不敢受他的礼,忙让开,道:“王上。你这可是折煞我周冲。光如此,还不够,这只能减少目靠地压力。赏赐功臣不仅仅是现在需要。将来也需要。这问题一定要解决好。”

“是啊,周先生这话可是切中要害。赏赐功臣是一种制度,要永远存在下去,现在有功臣,将来也有功臣。现在有周先生缭子先生你们这些清高之士助寡人,将来未必有周先生这样的高义之人,这事一定要处理好。”秦王很是赞成,道:“还请周先生明言。”

第六卷 革新篇 第四章 一语定乾坤(五)

功臣不会是只在一时期才会产生,而是会存在于每一个代  为要人做事就会有人立功,对他们的奖励就成了必然,而周武王的奖励却是危害极大的分封。对于分封制度,秦王以极特有的洞察力已经明晓其中的危害,根本就不想再推行。他之所以难以下定决心,就是因为找不到一个奖励功臣的办法,只要找到这个办法。所以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周冲有办法。他当然是很急切了。

周冲剖析道:“自古以来,赏赐功臣的方式就是分封,给功臣封一块土地。这办法虽然博得一片叫好声,总诗爹《书当赞美不绝,读书人一片赞誉。其实危害非常大,这点读书人。孔子孟子却没有看到,更别说让他们抨击了。”

这话说到秦王心坎里去了,击掌叫好,道:“读书人只会空谈,没有做事的才干。却自以为了不起。其实他们没什么了不起的。孔子起邪说,孟子周游列目,与王侯分庭抗礼,到处游说他的歪理,结果是没有一个国君起用他,这些国君虽然毒,还不是瞎子,对他的歪理还是看得明白,其害无穷啊。

“周武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不过是一个仪式,向天下人表明从此天下太平了,并不是说今后就不用打仗了,就不用维持军备。可笑的是这些书呆子们以此说事。以为自此天下太平,不用打仗,不用维持军备。寡人倒要送他们四个字:居安思危!平时不整军经武,万一发生突发事件,到时用什么东西去应付?”

这话对儒家不屑一顾,有些偏颇。不过却说出了真知灼见。说出了读书人没有说出过的道理,让人不得不佩服,周冲心悦诚服地道:“王上圣明。听了王上这话,周冲有拨开云孪见青天之感,眼前豁然一亮。

“有人以为分封制一开始诸侯相亲。友善,听从天子的号令,到了后来之所以不听从天子的号令。是因为血缘关系淡了,由亲而疏之故,其实不然。这是误解。

“分封制是一种制度。存在地时间很长,世袭周替,血亲变得疏远。这是必然之事。再说了。是血亲就能相亲友善吗?不一定!三代之中上演地弟杀兄,子赋父口层出不穷,究其原就是因为大利当前,不得不为。正是看到这点,商代武丁才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秦王打断周冲的话,感叹道:“周先生这话可是金石之言呐。不要以为是血亲就会相安无事。那么想也太幼菲了。血亲之间的相安。在极短时间,比如数年,十数年还可以,时间再长点那就难说了。别地不说,就说秦楚之交吧,楚国的女子在大秦的后宫倍极恩宠,可秦楚之间却是战争不断,血亲也不见得管用呐。”

最好地例子就是成怖谋反,这事发生在秦王身上,有些犯忌,周冲当然不会提,接着分析道:“分封制的危害主要在于四个方面。”

“四个?”秦王很是惊奇。道:“还真不少啊。周先生,快说。”

周冲应一声。道:“诸侯有一方土地。有了土地就可以养活很多人。就有老百姓,有了老百姓就有了赋税,有了兵员。”

“一针见血啊!”秦王赞叹道:“有了土地,诸侯就是周先生给寡人讲过的故事中地橘,甜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天子。”

周冲点头赞同道:“没有了那方土,那么诸侯就是积,苦的是他自己,而甜地就是天子。有了百姓,诸侯大权在握,封国内的事务皆出于其手,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主张,就可以行仁政,达到收买人心的目的。是以好多封国只知诸侯而不知天子。当然,也有真心为天子的,毕竟这种人不会太多口即使有也不会太长,他死了以后,他的后人难保没有不臣之心。”

“大丈夫难保妻贤子孝。就是这个理!”秦王很是赞同,道:“有地家族。祖上是忠臣,而后代却是奸臣,太有道理了。”

周冲往下分析。道:“有了百姓就有了赋税。有了钱就可以做不法之事。”

秦王赞叹道:“正是因为这点,周先生才建议寡人实行财务与政务分离。是吧?”

“王上圣明!”周冲道:“有了老百姓,诸侯可以组建军队,再加上他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天子也不能管柬。这四个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土地,要是没有了土地,诸侯想乱也乱不了。”

秦王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敷来踝去,想了一阵子,猛地一框拳,道:“周先生这话太精采了,分析入理啊,比寡人自个想的还要深,还要透。寡人决心已定,废分封,立郡县。我大秦永不封侯!”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始皇革新猎施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