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师-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抓了王上去秦国献功,对齐国他是罪人,对于秦国他却是功臣呀,他还可以保得富贵不失。这是很划算的事情,他为什么不去做呢?”

这话有道理,但要齐王马上接受也有困难,齐王踱来踱去,皱着眉头不说话,后胜再道:“王上,王义民可是处心积虑要坏我大齐呀。王上,从亲情上来说,我是你的亲舅舅,哪有舅舅害外甥的道理,胳膊肘断了还连着筋呐,舅舅不帮你还帮谁?我们是一家人,外甥出了问题,舅舅还不是跟着倒霉?”

亲情地威力不容小视,齐王点头道:“自从母后殡天,这么多年来全仗舅舅张罗着,齐国才有今天。舅舅,你说该怎么办?”

“成了!”后胜在心里大叫,嘴上问道:“王上,舅舅问你真心话,大齐能打得过吗?”

齐王黯然道:“舅舅,外甥明白,打不过。”

后胜赞同道:“是呀,舅舅也这样认为。与其打一仗得罪秦国,还不如投降秦国,还可以全宗庙,保全性命。”

齐王眼睛瞪得老大,看着后胜,喝道:“舅舅,你怎么说这种话?”

后胜装作一副长辈心疼后辈样子,道:“甥儿呀,你要是不听舅舅的话,要是让王义民占了先,到那时就算你想投降秦国也不会要你了。王义民要投降,甥儿也要投降,就看谁快呀。谁快谁得利,谁迟谁倒霉。”

齐王眼睛好象铜铃一般,死死地瞪着后胜不说话,一脸的悲愤,过了好半天,才哇的一声哭出来:“父王,娘:孩儿咋就这么命苦呀!”哭得是天愁地惨。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四章 灭三国(十)

“启禀周先生,临城门打开了,齐王出城来了。”小校很是兴奋地向周冲汇报。

周冲还没有说话,心急的内史腾一下抓住小校的衣领问道:‘“说什么?临城门开了?”

小校可不明白他为何如此兴奋,如实回答道:“回将军,是的,临城门开了,齐王出城来了。”

内史腾在小校的背上亲热地拍了两下,道:“好,太好了。”他用力过猛,虽是亲热动作,小校感觉是重锤在猛击后背,又不好叫疼,只有咬牙强忍的份。

周冲站起,道:“传我号令:准备进城!各军必须严守军纪,不得扰民,不得欺男霸女,一定要做到秋毫无犯,违者斩!”

内史腾兴奋莫铭,一把抱住周冲,在周冲肩头狠擂两拳,把他所知道的最美好言词献给周冲:“周先生,你真是太了不起了,太了不起了!我还以为没有一个月苦战,别想打下临,你倒好,派了一个信使,只用了两天功夫,兵不血刃就把临拿下来了。周先生,你也真是的,成心憋我,是不是?要我有力气没处使!”

周冲一下把他推开,埋怨道:“你轻点,行不?骨头都给你拍散了。”

处于极度兴奋中的内史腾哪有心情管这些,一蹦老远,几乎是唱出来的:“走喽,进城喽!进城喽!”

“哎,你跑什么?齐王还要来见我们呢。”周冲冲内史腾的背影嚷起来,内史腾理都不理,几蹦就不见人影了。

周冲率领众将去迎接齐王,齐王称臣,献上降表。然后请周冲进城。周冲指挥秦军依次进城。齐国自从姜子牙开国,历经八百多年,给周冲终结了,姜子牙泉下有知,作何感想呢?

在齐王的陪伴下,在众将的簇拥下,周冲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齐王宫里,来到朝殿,只见群臣颤颤兢兢,大气都不敢出。问道:“王义民呢?”

齐王听信了后胜地话,还以为王义民的真投降秦国,哪敢说出他们合计杀害王义民的事情。后胜脸上堆满笑容,道:“周先生有所不知,王义民不达时务,逆天而为,不愿归降大秦。已经给田建处决了。”

齐王建已经称臣了,自然是不能再称他王上了,只能呼名道姓了。

“是啊,是啊。”齐王建连声附和。他杀王义民是怕王义民抓他去献功,哪里是因为王义民忠心拦阻。

周冲非常惋惜地道:“王义民是个人物,要是他在,我周冲现在还在城外,不会在这里。一个好好的忠臣,却给你们杀了。真可惜。”

齐王建吃惊地道:“周先生,王义民没有投降大秦?”

内史腾代周冲回答道:“你这个昏君,你上了周先生的当了。周先生派人给这个奸人送信,要他想法御了王义民的军权。没想到他够狠的,居然把王义民给杀了。”很是不满地看着后胜。

除掉王义民,对于秦国来说是很大的功劳,后胜沾沾自喜,道:“内史将军言重了,我是应周先生之请,不得不为嘛。”

齐王长叹一声,道:“王义民,我对不住你呀。我听信馋言,杀了你不说。还把你的家人也给杀光了,呜呜!”说到后来,已经哭了。

周冲喝道:“哭个屁呀。哭!人都死了你才哭,有屁的用,你能哭活吗?告诉你实话吧,王义民我钦佩他,国难显忠臣,大秦兵临城下之际,齐国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当大任,他力赴国难,忠肝义胆,这样地人,我周冲不佩服还能佩服谁?我是想把他招降,委以重任,你却把他给杀了。传我令:厚葬王大人,还有他的家人、族人!”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后,周冲步步高升,身在高位,早就养成了一股气势,这一发怒,自有一股震慑力,齐王建大气也不敢出,傻瓜似的站着。

后胜领功来了,道:“周先生所言极是,王义民是个人物,可是要是不杀他,他从中作梗,我们就是要归顺大秦,也会难很多,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周冲火大,喝道:“你要杀他,就杀他一个人,为何还要杀了他的家人,夷了他九族?你这是存心报复。”

后胜自恃功大,道:“周先生请息怒,胜为大秦奔走,忠心做事,自思还没有什么过错。”

周冲冷笑,道:“好啊,你有功,是吧。我就来给你论论功吧。你收受贿赂,欺男霸女,贪脏枉法,君王后交下的齐国国富兵强,我大秦都要惧三分,而你辅政这么多年来,齐国忠良退避,奸佞在位,国势日下,是不是你的罪过?”

后胜笑道:“周先生明达之士,辨事何其不明?后胜所为,对于齐国是罪,对于秦国却是功,周先生秦王座上宾,不会不明此理。”

周冲点头道:“你说得对,你所做的一切对于大秦是有好处,按理是该给你记大功,给你个大官做。但是,你这样地人非杀不可!来啊,把他给我砍了。”

后胜很是不服,质问道:“周先生,我有一事不明,我为秦国立下如此大功,你不赏不说,反要杀我,这理在何处?”

“你不服,是吧?好啊,我让你心服口服。”周冲脸一沉,指着齐王建,道:“他是你的亲外甥,你姐姐的儿子。你受你姐姐之托辅政,你理应尽心尽力,呕心沥血也是你的本份,可你却做了些什么呢?里通外国,卖主求荣。贪脏枉法,中饱私囊,结党营私。你所做的这一切,都损害了你的亲外甥,你连亲外甥都要背叛,你还有谁不能背叛?

“无耻的人我周冲见得多了,就没有见过象你这样无耻的人。以王上之精明,绝不会留你这个背叛亲外甥的人,我只不过是代王上行国法。拉出去,行刑!”

后胜自以为理由十足,可是在周冲地质问下却一个理由也不成立,仔细一想,周冲没说瞎话,一个连亲外甥都要背叛的人,还有谁不能背叛的?没有一个人敢用他,刹那间大彻大悟,道:“建儿,舅舅对不起你!”

齐王建仰天长叹,道:“母后,你可害苦了孩儿!母后,你什么都好,就是有一样不好,你有他这样一个奸诈的弟弟呀!母后!”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四章 灭三国(十一)

就在周冲灭掉齐国的同时,王翦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大梁,灭了魏国,活捉了魏王假。蒙武北征也很顺利,燕国的精锐给李牧打得差不多了,剧辛十万之众给消灭,现在的燕国是一个不设防的国家,蒙武的北征没有遇到过几次象样的抵抗,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蓟城。

燕王虽然昏庸,并不是一无是处,有一样本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比,那就是逃跑的功夫算得上一流。一见苗头不对,就向辽东逃跑。蒙武哪会让他逃,命令王贲率军追击,一路顺利,已经进入了辽东之地,彻底扫除燕国残余势力只是时间问题。

战事至此,长江以北全属秦国所有,山东六国只余楚国一国了。可以这样说,长江以北已以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了,然而事情并非如此,进驻代地的蒙恬已经和匈奴打了一仗。

“启禀将军,前面送来军报,发现三股匈奴军队,正向代地纵深扑来。”小校喘着气向蒙恬汇报。

蒙恬道:“在图上指出来,说具体点。”

小校应一声,指着地图道:“东边这一路差不多两千人,这从这里经过这里向代地纵深穿插。西边这一路势力最强,不下五千人。中间这一路,人最少,一千多号吧。这些匈奴与以往不一样,他们并没有在边境上停留,更没有抢掠骚扰,只是一味向代地纵深扑来。”

等小校介绍完,蒙恬冷笑道:“来就来吧。来了也好,省得我去追。传我令:给匈奴迎头痛击!记住,要让匈奴永远记住痛!”

副将提醒道:“将军,与匈奴开战。可是大事,一个不好,说不定就要兵连祸结,于我们目前情势来说,还是宜忍,不宜战。等到大秦扫灭楚国,那时再开战就什么也不用怕了。”

蒙恬笑道:“从我们目前的战略来看,你说的是有道理,我们应该集中兵力对付楚国,而不是与匈奴开战。可是你有没有看出匈奴的意图?匈奴这次并不是为了掳掠、财物。而是为了土地。他们以为华夏内战,无暇北顾,李牧将军不在,把华夏当作予取予求的仓库,第一步占领代地,进而以此为基地进窥中原腹地,想得美!所以。这一仗一定要打,还要打痛,让匈奴人记住,华夏不是好惹地。只有让匈奴记住疼了,他才不敢轻易犯边,我们才有时间对付楚国。”

副将点头道:“你这么一说,我也明白过来了,只是兹事体大,是不是向王上禀报一下。”

蒙恬否决道:“要是来得及。当然最好。可是这一来一去,得花多少时间,战机早就过了。你放心,王上会同意打的。打吧!”

XXXXXXXXXXXXXXXXXXX

“沙漠上的雄鹰们,展开你们硬朗的翅膀,往南飞吧。”骨都侯须卜弥骑着高头大马,站在路边,冲行进中的匈奴骑兵嚷道:“南边有发光的金子,有漂亮的丝绸,有美味的食物,还有你们从来没有抱过的美丽女人。女人从来都是邻居家的好,我要告诉你们地是,不要把眼睛老瞧着邻居家的女人。南边的女人比邻居家的女人更好!”

匈奴兵挥着弯刀,齐声喔喔地大叫,发泄着他们的疯狂。

须卜弥很是满意自己的鼓劲。一拉马缰,飞驰南去。他没有跑出多远,就见一个探子飞马来报,道:“骨都侯,发现南朝的军队。”

“南朝正在打内战,哪有时间理我们。”须卜弥不信。

探子证实道:“骨都侯,他们不远,就在我们前面五里之地。”

“管他是谁,只要不是李牧,敢拦我路者,只有死。”须卜弥一点也不怕,拔出弯刀,在空中挥动,喝道:“沙漠上地雄鹰们:前面有一群小鸡,用你们的铁嘴,把小鸡的肠子啄出来。”率先冲了出去。

匈奴骑兵发声喊,跟着冲了过去。

须卜弥终于发现前面有一队秦军,旗帜不多,人数也不多,大喜过望,道:“一条小鱼,怎么也不够猫儿吃的。杀啊!”率领骑兵杀了过去。

秦军人数虽少,并不慌乱,把匈奴放近了,连弩齐射,箭如飞蝗,匈奴骑兵中箭者不在少数,纷纷落马。对于骑射之道,匈奴一向以自傲,万未想到秦军的箭射得比他们还要好,心里的惊讶真非笔墨所能形容。

匈奴勇悍善战这点没错,但是他们的文明和科技远远不如华夏,第一次遇到连弩,吃了亏,还闹不明白,还以为是秦军的射箭比他们还厉害,要他们不惊讶都不行。

须卜弥打了一辈子的仗,胆子也挺大,吃了点小亏,并不害怕,指挥匈奴骑兵继续往前冲。眼看着就要接近秦军了,可以肉搏,就在这时一声惊天动地地战号响起:“大秦万岁!”从后边冒出无数的秦军,挥着马刀,直冲他们背后杀来。

蒙恬决定要把须卜弥这支最强的匈奴给吃掉,调集一万军队参战。以一千步兵为饵,在后面埋伏了五千军队,左右两边各有两千。须卜弥一进入伏击圈,伏军四起,很快就把匈奴包了饺子。

一场大战下来,匈奴幸存者廖廖,兵士把浑身是伤的须卜弥押了上来,他很是不服气地道:“你们南朝人卑鄙,偷袭我们,不算英雄好汉。”

蒙恬冷笑着讥嘲他:“你们趁我大秦统一天下地时机,出兵代地,难道你算英雄好汉了?我告诉你,我大秦现在已经统一天下了,不日,我大秦的铁骑就要出现在你们的草原上,踏平你们的王庭。”

楚国在南边,秦国还没有灭掉,匈奴隔得太远,也不会知道,听了这话,须卜弥很是吃惊,道:“你们真统一了?”

蒙恬冷冷地道:“废话!没有统一,我们到这里来做什么?我们的大军随后就到,我放你回去,你回去告诉你们的单于:要是再敢骚扰华夏的边境,我大秦就不客气了,他最好在北边找个好地方做王庭吧。华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草,那也是华夏的,绝不会给你们匈奴!来啊,给他一匹马,让他滚!”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五章 打造海军(一)

“我说,周先生,你有事没事做啊?好端端的,跑到海边来做什么?”内史腾很是不满地道:“海风这么腥臊,闻得人难受,你就不烦么?”

周冲反驳道:“腥,有多腥?有战场上的血腥气浓烈吗?你内史将军打了一辈子的仗,闻惯了血腥味,难道这一点腥味都不能忍受。你这个土包子,不识好人心,我好心好意带你来海边,让你领略一下大海的博大胸怀,你倒怨起我来了。这好人呐,真是难做!”

“这腥味和战场上的血腥气比起来是不同,虽没有那么浓烈,可也让人鼻子难受。我还是愿意闻血腥气,不愿意闻这腥味。”内史腾笑道:“周先生,你别说,我还真是土包子,早就听说过大海非常的广阔,就是没有见到过,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海,还真与那些山川不同。”

秦国地处现在的陕西,后来拥有了巴蜀,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周冲灭了齐国,把秦国的版图扩大到大海之滨。内史腾一生都在内陆征战,哪有机会见到大海。

周冲不怀好意地问道:“你真不想闻?”

“真的不想闻。”内史腾如实回答。

周冲很不近情理,道:“美吧,你。我告诉你,你不想闻也得闻,不仅要闻,还要闻好长时间呢,先习惯习惯吧。”

内史腾不解话里之意,问道:“周先生,你这话什么意思?能说明白点吗?”

周冲说出用意,道:“我带你到海边来,是要你了解大海,熟悉大海。还要你做好在大海上生活的准备。”

内史腾觉得挺好笑,道:“周先生,我又不是渔夫,干嘛要到大海上去生活?你说笑吧。”

“你看我象说笑吗?”周冲反问,道:“在商代,商族把他们在这里活动的地方叫有穹之地,把这里陆地以外的大海叫做无穹之地,这你是知道的。可是,你知道无穹之地上有多少宝贝,等待着我们去捡。”

内史腾一下来了兴趣。问道:“周先生,有些啥宝贝,你快说。”

周冲笑道:“来兴趣了?你看到那些煮盐地盐民没有?海水里面煮出盐,这是一宝。”

“第二宝呢?”内史腾问道。

周冲接着道:“你想象一下,要是海滨之地货物运输用船,而不是用人力,畜力。这得省多少事。”

内史腾不同意周冲的看法了,道:“周先生,你是想得很好,可是大秦就这么一点地方靠海,要用船运也运不了多少东西。大秦主要是在内陆活动,还得靠人力,畜力。”

周冲指责他道:“你这是目光短浅。你知道楚国有多大吗?楚国号称五千里之国,你知道楚国有多少地方靠海?楚国一灭,这些地方就归大秦所有。难道船运还用不上?”

“那倒是这个理。”内史腾不得不服,道:“还是周先生有眼光。”

周冲再分析道:“再说了,华夏之地辽阔无边,有多少河流可以通船。黄河长江自是不用说。关中的渭水,湖泊纵横的江南之地,还有岭南,这些地方用船比用人力畜力方便得多。”

“有理,有道理!”内史腾若有所悟地道:“请问周先生,你要我怎么做?”

周冲回答道:“我是想做两件事。第一件我是想用晒盐取代现在的煮海为盐。煮海为盐产量低,耗工耗时,不宜于盐的大力推广。你知道,盐对每一个人有多重要,要是海边全是盐田。这会晒出多少盐。有了这些盐,华夏的老百姓就不用为没有盐而发愁了,人人吃上盐。对身体很有好处。身板硬朗,好处在哪里,你是带兵的人,我不说你也明白。”

在战国时期,主要流行煮海为盐,晒盐还没有推广。齐国由于地处海滨,渔盐之利丰富,这也是齐国能够号称东帝的原因之一。也正是齐地富饶,周武王才把姜子牙这个头号功臣分封到齐地,做为国之屏藩。

“那是当然。”内史腾脱口而出,道:“我打听过了,煮海为盐的产量是很低。我一直在想,要如何才能把盐地产量提高,提高到至少够我们老百姓吃的。周先生还有如此之妙策,周先生能给我说说吗?”

周冲解释道:“晒盐也就是在海边整出盐田,把海水引进来,灌满盐田,再切断海水。等到海水干涸之后,就可以在盐田里取盐。当然这盐还要进一步处理,才可以吃。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产量高,省工省力,老百姓就不用再去锅呀柴的忙活。”

“对呀!”内史腾恍然大悟。

周冲接着往下讲道:“你也知道,齐地土地肥沃,盐田要占用很多的良田,不划算。我是想把盐田开在海岛上,出了盐用船运回来处理。”

内史腾双手猛击一下,道:“这真是一个好主意,既得到了盐,又不与农争田,一举两得之道!高,高,委实高!”

周冲话锋一转,道:“可有一个问题,你想到过没有?这样做,必然使得海上一片繁忙,若是有不法之徒贪其厚利,从中渔利,岂不是害人?我是想打造我们大秦一支强大的海上兵力,你可以叫做海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