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想到自己所将面对的忍者部队,吕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
看来这次战争将会是一场不平凡的战争,也许将会发生很多精彩的事情。
“我知道了,就按照他们想的去做。另外死去的人的尸体应该立刻焚烧,以免发生瘟疫。我们士兵的骨灰运回国内,送入忠烈祠中,以供后人祭祀。”
吕岩想了想说道。
事实上倭国的手段是极为可怕的,一不小心就会引发瘟疫,所以尸体必须焚烧。
当年匈奴人就是这样做的,结果导致霍去病才英年早逝。
“另外通知士兵们,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喝开水,不要喝生水。”
吕岩又说道。
李如松虽然不太明白为什么。但是还是点了点头。
于是接下来他又和众将领商量了些进攻倭国的问题,比如在哪里登陆,一直商议了整晚才开始休息。
最后他们决定在这里休整一下,补充淡水和物资后就起程前往平户岛。
***
***
温柔的月光照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芥川清右卫门穿着一身蓝黑色紧身衣。向不远处的岸边游去。
夜里的海水有些冰冷,不过好在现在刚刚入秋,因此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爬上岸后,芥川清右卫门躺在地上不停地喘着气。
他的年纪终究还是大了,不像是年轻时那么精力旺盛,年轻的时候游过这个海峡根本就不会这么累。
休息了一会。他就站起来向倭国的大本营走去。
没过多久,一队士兵就从草丛里跃出,然后将他包围了起来。
“站住,你是什么人。”
那队士兵对他说道。
“我是伊贺组同心的忍者,被派去平户岛打探消息的。这次打探到机密消息,所以特地前来汇报。”
芥川清右卫门看了这队士兵说道。
发现他们只是一小队由低级武士带领的足轻小队组成。
可能最近这种事发生得有些多,这些人也没有怀疑,而是照章办事,他们分出了一些人将他押了回去。
确认了他身份后,很快他就被带去见了若年寄朽木植纲。
得知芥川清右卫门的消息后,朽木植纲不敢怠慢,于是连忙带着去见这里的大名们。
独眼龙伊达政宗刚刚起床没多久。就被人开叫去开会。
很快他就见到了这里的老熟人,熊本的加藤忠广,平户的松浦镇信。德川家光最信任的,有着智囊伊豆之称的松平信纲等等。
看到伊达政宗来到后,这些人连忙起身见礼。
没办法,这个家伙的资格实在是太老了。
他跟过织田信长打过天下,跟过丰臣秀吉打过朝鲜,最后又跟了德川家康。
可以说战国时代最后三位霸主级的大人物都和他有过交情。他就是战国后期的活化石。
那些从战国活下来的枭雄要么死了,要么老得不能动弹。只有这个家伙仍然活蹦乱跳的。
听说这里有仗后,立刻二话不说带着人马就过来了。
伊达宗政哈哈大笑地和他们客套了一番。然后就坐了下来。
没过多久,等人们基本到齐后,朽木植纲就让芥川清右卫门向众人汇报他得到的消息。
芥川清右卫门整理了思绪,然后说道:“就在今天,平户岛的码头忽然戒严,然后我的手下远远地发现大量的海船正在靠岸卸货,应该是明军的主力来了。”
“他们来了多少艘海船?”
伊达政宗连忙问道。
“离得太远,没有看清楚,不过至少也有七百多艘左右。”
芥川清右卫门说道。
“七百多艘?”
“……”
听到这里,众人都是大吃一惊。
当年丰臣秀吉进攻朝鲜的时候竭尽全力也调集了千艘船只,但是那些很多都是小渔船,根本载不了多少人和货。
但是敌人能够跨海而来的绝对不可能是小渔船,至少也是大海船那一类的。
那么这么多船能载多少人员和物资,芥川清右卫门接下来的话果然印证了他们的猜测。
“后来有几名手下冒死潜了过去,发现其中还有三十多艘十二桅的大海船,除此之外,七八桅的船只也很多。”
伊达政宗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
“这么说敌人是打算从平户进攻九州了?”
这里没有人接他的话头,而是个个皱眉沉思。
其中松浦镇信的脸色最为难看,因为平户就是他的领地。
一旦战争在这里爆发,他的领地还不知道会被打成什么样子,说不定到时候领民全部都跑光了。
“我觉得很有可能,我想我们应该作好准备了。”
松平信纲想了想说道。
听了松平信纲的话,伊达政宗虽然嘴上不说,但是眼中忍不住闪过一丝蔑视。
松平信纲连三十都不到就身居高位。再加上没有打过多少大仗,竟然敢在这里节制众军,简直就是拿战争的胜负开玩笑。
但是松平信纲则是德川家光最信任的人之一,他也不好说什么。
而且关于他要造反的传闻实在是有点多,这让他不得不谨言慎行。
“我想我们应该将这个消息禀报将军大人。”
松平信纲继续说道。
众人都点了点头。如果敌人真是打算从平户进攻九州,那么这里的兵力就必须加强。
以这里的四万人马是根本不够看的。
但是想要从其他地方调兵必须经过德川家光的同意,德川家光却远在江户。
光这一来一回得浪费多少战机。
一想到这里,伊达政宗就感到极为不满。
无论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还是德川家康,碰到这种情况恐怕都会亲临前线指挥吧。
在德川家光的指挥下也不知道这仗会打成什么样子。
就在这个时候,房间里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然后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人走了进来。跟在他后边的还有一名年青的武士。
“柳生大人,你怎么会在这里。”
看到来人,松平信纲一脸惊讶地说道。
柳生宗矩也教过他剑术,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他的老师。
“没有打扰各位吧,我是来看一下前线的状况。顺便拜托伊达大人一件私事。”
柳生宗矩一脸微笑地说道。
“怎么会呢?”
众人连忙说道。
柳生宗矩可是将军大人面前的红人,而且是他的剑术老师,和将军大人亲如父子,他们巴结都来不及,怎么敢说什么怨言。
伊达宗政眼中精光一闪,朗声问道:“究竟是什么事竟然要劳动柳生大人亲自出马?”
“这位是我的侄子柳生兵库助,伊达大人精通战争之道,我希望他能够跟随伊达大人学习一番。如果伊达大人能够答应的话。我代表柳生一族表示无比感激。”
柳生宗矩说道。
听到这里,众人都将目光看向了站在他后边的柳生兵库助,只见柳生兵库助穿着一身黑色的武士服。配合着他那英挺的身材,看起来果然是仪表堂堂。
伊达宗政却沉思了想来,柳生宗矩的身份相当的不简单,负有监察百官之责。
他将柳生兵库助安排到自己的手下,真的是只为了让他学习战争之道吗?
这到底是他的意思还是将军大人的意思?
幕府对自己一向提防甚深,该不是想趁这个机会在自己身边安插个奸细吧。
只是对于伊达宗矩的要求。他却又不好拒绝。
伊达宗政想了想,于是就说道:“我想没有问题。只是战场之上必须令行禁止,如果你胆敢不听号令。就不要怪我军法从事了。”
柳生宗矩笑着对柳生兵库助说道:“还不谢过伊达宗政大人。”
柳生兵库助走了出来,然后给伊达宗政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以后还请伊达大人多多关照。”
伊达政宗点了点头,然后就让他站在自己的后边。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柳生宗矩忽然脸色一正,“那就是将军大人已经亲率水陆十五万大军从江户出发,很快就要抵送到九州了。到时候将军大人会像大权现那样亲临战场。”
听到这里,众人不由发出一阵欢呼。
在敌人的大军赶到的时候,自已也迎来了援军,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伊达政宗的不满终于有所减缓,但是他还是有些忧虑,一个毛头小子懂什么打仗。
如果没有精通战争的人在幕后策划,这恐怕将会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战斗。
不过两方大军已经聚齐,战争应该很快就会爆发了吧。(未完待续)
。。。
179章 兵分两路()
平户岛,此时已经成了明军的大本营,水陆约十万明军盘据在这里。∈↗頂點小說,
原来松浦家的庄院内,已经被吕岩手下的一干大将所占据。
一个日式的大房间内,吕岩和众将士商讨将来的作战计划。
由于不习惯跪坐,因此众人在这里放了一些桌椅,只是和这里的风格比起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吕岩坐于首位,众将士分坐于下首。
当然,由于李旦等人级别太低,没有资格出席这种会议。
“以我们的实力想要打败倭**队并不困难,只是我军劳师远征,补给困难,如何解决补给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戚继光说道。
众将士听了都是深以为然,虽然吕岩的舰队运输能力非常强大。
但是毕竟是跨海远征,想将物资从济州岛或者松江府运到倭国还是有些困难。
本来从朝鲜购置物资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可惜朝鲜国小民穷,根本就买不到多少粮食。
“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就地补给。”
吕岩想了想说道。
对于来到日本后怎么解决补给他早有预案。
他看了拖雷等人一眼,要说就地补给最厉害的恐怕就是蒙古人了。
蒙古人当年西征的粮食几乎都是从当地抢来的,并且逼迫那些工匠制造各种武器铠甲供他们使用,正是靠着这种手段他们是越打越强。
“传我命令,强征这里所有的工匠,命令他们为我们打造武器军械。以尽量减少对国内的依赖。如果另有需要。可以随意征发倭人为我军服务。”
吕岩想了想说道。“另外秋收快到了,我们打算派遣一些蒙古人负责征收粮食,至于如何征收粮食由他们具体负责,我不会插手。”
听到这里,众将的脸上都露出了古怪的笑容。
征粮这种事如果交给戚家军或岳家军来办搞不好会被他们办砸,因为这和他们军队的精神不符。
他们都是出了名的军纪严明,不扰民,让他们去征粮会影响到他们的军纪。甚至进一步减弱他们的战斗力。
相反蒙古人没有这种顾虑,就算是屠城他们也不会丝毫犹豫,更何况是征粮这种小事,吕岩这么做绝对是人尽其用。
“请王爷放心,征粮这种小事就交给我们来做。那些倭人如果胆敢拒绝缴纳粮食,我保证会让他们知道我们蒙古人的厉害。”
莫日根大包大揽地说道。
吕岩笑着点了点头,恶人自有恶人磨,有了蒙古人帮忙负责征粮,想必后勤上的压力会减小很多。
于是接下来他们就商量起进攻倭国的事情。
打下平户后,戚继光就命令征收了这里所有的船只。禁止任何船只出海。
因为海峡对面的码头已经被敌人毁掉了,想要登陆对面的话只能抢滩登陆。
吕岩手下船只吨位太重。吃水太深,根本无法进行抢滩登陆,到时候就得靠倭国的这些海船甚至是渔船了。
他们商议了一下进攻的计划,决定三日之后就发动进攻。
这三日之内,杀猪宰羊,让将士们顿顿都要吃上荤腥,尽量恢复远征带来的疲劳。
“三日之后我愿意领兵出战,只要大人你给我六千家丁,并且让戚大人的部下加以配合,我保证能够大败倭寇。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我愿意提头来见。”
李如松跃跃欲试地说道。
当年他和丰臣秀吉的手下交过手,四万余人就将他们十几万大军赶到了海边。
而且当时是倭寇防守,他的部队进攻,倭寇可谓是占尽了地利,因此对于这些倭寇他颇有些瞧不上眼。
“哈哈哈,看来李大人是惦记上了令尊的那点家底了。”
戚继光不由大笑道。
李如松点头承认,他父亲手下的那批家丁都是真正的猛人。
无论是打女真人还是打蒙古人,几乎都是百战百胜。
吕岩想了想,没有答应,也没有拒。
他看了拖雷他们一眼,发现他们也是眼睛发绿。
虽然他们都没有说话,但是他完全可以他们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的渴望。
他们都渴望士兵,他们都渴望重新征战沙场。
他们想要再次征服一个又一个的帝国。
“六千太多,我会给你三千。想要更多的士兵,就要立下足够的功劳。”
吕岩想了想说道。
听到这里,李如松虽然有些不满,但是也松了口气。
三千家丁也不算少了,以他的本事带着这些人马想必很快就能立下大把的功劳。
吕岩又对拖雷等人说道:“相信我,你们也会率领数万大军驰骋战场。”
莫日根等人在南洋也算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是该给他们增加些部队了。
听了吕岩的保证,拖雷等人才放下心来。
“现在公布下我们的作战计划,经过我和军师多日的商议后,我们认为此次战事须速战速决,绝对不能拖延下去,否则这场战争将耗尽我们的国力。”
吕岩一脸凝重地说道,“所以我们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进攻九州,一路进攻本州。我会将进攻的重点会放在本州,那里有着大量的平原和人口,非常有利于我军发挥自身的骑兵优势,也有利有于我们就地补给。到时候我会亲率大军,争取一个月之内攻下本州。”
吕岩说道。
只要到了本州,他会用骑兵的海洋淹没敌人。
毕竟本州实在是太小了,连中国的一个省都不到。
“分兵是不是有些冒险?”
戚继光有些忧虑地说道。
“无妨,到时候我会在这里留下十万大军,到时候还请戚少保坐镇指挥。”
吕岩一脸微笑地说道。
听到这里。戚继光放下心来。
有了这么多军队还搞不定倭国人那才叫有鬼了。
只是他又有些为补给感到发愁。十万人的吃喝拉撒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我们在这里休息三天。三天之后我们会和这里的倭**队决一死战,到时候一定要让倭国小矮子知道我们的厉害。然后我会挥师北上,直捣本州。”
吕岩笑着说道。
“遵命,王爷。”
众将士轰然应诺道。
于是接下来的三天里,双方都开始摩拳擦掌为战争做起准备来。
托柳生宗矩的福,倭国人终于从其他地方调来了大量的军队,对于很快即将到来的战争他们充满了信心。
毕竟是本土作战,再加上神风的帮助。因此对于此战他们是信心满满的。
****
****
三日后,似乎老天也在帮着吕岩。
今天艳阳高照,万里无云,风速也不大,正是渡海做战的大好良机。
平户港口旌旗招展,大量的明军开始有秩地登上船只。
这次吕岩出动的都是800吨以下的小船,主要是因为担心大船吃水太深而在海峡搁浅。
好在攻下平户岛后,戚继光扣下了倭国的渔船,因此不用担心运力不足。
这里的动静也惊动了隐藏起来的忍者,于是很快一道道狼烟升了起来。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破口大骂起来。
这些该死的忍者,迟早他要让他们好看。
平户岛上空的狼烟很快惊动了海峡对面的倭**队。
“战争终于要爆发了啊。”
伊达政宗的脸上现得有些复杂。没想到二十年后,竟然又要和明军征战沙场。
“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做好战斗准备。”
“遵命,大人。”
吩咐完一些事情后他就骑马去了中军大帐,这时候这里已经来了一些人,松平信纲和柳生宗矩早早来到了这里。
对于德川家光来说,此战乃是头等大事。
因此他特意将柳生宗矩安插到了这里。
除此之外,这里比起前些日子多了些陌生面孔,比如说德川忠长的家臣鸟居土佐。
决定和明朝开战后,在土井利胜的建议下,家光强行从御三家(拥有征夷大将军继承权的三个德川家分支,秀忠的弟弟)和德川忠长的手下抽调了大量的兵力,为了就是消耗他们的实力,以免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坐大。
对此御三家和忠长虽然感到非常不满,但是面对秀忠和家光的联合施压,他们也不得不就范。
此时鸟居土佐的脸色并不好看,如果不出意料的话,他的手下将会成为这场战争的炮灰。
伊达政宗冷笑一声,忠长和御三家做的好事,真以为其他人都是瞎子不成。
松平信纲一脸的凝重,此时他的手下已经拥有了七万余兵力,他还是第一次指挥这么多的兵力,这让他有些忐忑不安。
众人聚齐后,就在松平信纲的建议下,他们来到岸边观察对岸明军的情况。
甚至连千里镜都不需要,他们已经可以看到海峡中出现了很多西洋战舰。
虽然平时海峡里也有西洋战舰巡逻,但是绝对没有这么多的数量。
再加上对面燃起的狼烟,敌人想要进攻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看来今天要和明军好好打上一场了。”
伊达政宗嘎嘎怪笑道。
伊达政宗的梦想一直就是建立织田信长那种霸业,他最讨厌的就是和平的日子了。
无论胜败,对于此战他都是非常欢迎。
其他人却没有伊达政宗这么好的心态,个个神情肃穆。
松平信纲想故作放松,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做不到,于是就只能板起脸来。(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