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征服者-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微笑着说道。

    “那么你们有没有意向招安呢?现在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如果你们愿意回心转意,巡抚大人愿意向朝廷做保,保你们无罪,而且官复原职。”

    陈赓云说道。

    听到这里,吕岩不由面色极为古怪。

    “还可以官复原职吗?”

    吕岩小心翼翼地问道。

    “那是自然,我大明由于经常欠饷,所以闹饷之事频发。有的闹得比你的还厉害,差点屠城的都有。不过事后基本上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多杀几个无关紧要的替罪羊而已。”

    陈赓云嘿嘿笑道。

    吕岩不由苦笑,原来大明竟然是这样的吗?

    杀了这么多大明官兵,他竟然还能官复原职。

    “如果大人你有意招安的话,我愿意向巡抚大人转达你的意思,保证你事后官复原职,最多受一些申饬而已。”

    陈赓云笑着说道。

    但是吕岩却摇了摇头,“既已下海为盗,我又怎么愿轻易招安。而且当年王直之事,实在是让我有些担心。”

    当年大海盗王直一心想要混入体制之内,好光宗耀祖。结果被朝廷所骗,直接将他抬着轿子抬到了法场上,然后砍了他的脑袋。

    自此之后,朝廷的信誉就一落千丈,海盗中愿意招安的也少了许多,基本上拼死不降。

    像郑芝龙那种特别想招安的也并不是特别多。

    “王直又怎能和大人你相比,他是真正的倭寇,你可是身家清白、在辽东立下战功的守备。我就和大人你说一句剖心的话,现在辽东再败,我大明有名有姓的武将差不多都死光了。正所谓国难思良将,对于大人你这样的武将朝廷可是求才若渴啊。”

    陈赓云有意无意地说道。

    事实上他说的没错,从万历四十七年,杨镐四路大军在萨尔浒全军覆没,光将领就死了三百多。

    再到广宁大败,关外之地几乎全部弃守,朝廷真是无将可用了,光总兵都死了有十几个。

    那些副将,参将,游击死得数都数不过来。

    每一次大败之后,只要活下来的武官几乎都是官升一级。

    比如有名的满桂,就是杨镐大败之后破格晋升为参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得有人带兵吧。

    如果吕岩还在辽东的话,指不定就能升成游击将军了。

    一说到辽东,吕岩产生了兴趣,不知道当年他宰了孙得功之后,对辽东的局势有何影响。

    于是就问道:“当年辽东是怎么败的。”

    陈赓云想了想,这又不是什么机密,于是就对他说了出来。

    原来虽然孙得功死了,但是**哈赤再次玩起了围点打援的把戏,而王化贞却是频频中招,将城中的兵力一而再再而三地调出城去,然后被**哈赤一一吃掉。

    当**哈赤进攻广宁城的时候,广宁的兵力已经不多。

    后来孙得功曾经的一个部下打开了城门,最后广宁还是陷落了。

    听到这里,吕岩不由一阵唏嘘,看来想要改变历史真的很难啊。

    但是对于招安,他是坚辞不受。

    他的目的没有达成,又如何能够接受招安呢。

    贾诩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眼中却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看到吕岩意向坚决,陈赓云也没有硬要招安的意思。

    路都是自己选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既然你执意为匪,那就打好了。

    他也不欠吕岩什么。

    于是他就辞别了吕岩,向商周祚复命。

    吕岩也没有为难他,命人放他离开了这里。

    “刚才为什么要阻止我。”

    吕岩问道。

    “难道大人不觉得招抚是个不错的主意?”

    贾诩笑着说道。

    吕岩笑着摇了摇头,他千辛万苦跑来台湾,又怎么肯去就抚。

    “比如大人想办法割据福建!”

    贾诩继续说道。

    “割据福建?这怎么可能?”

    吕岩笑着说道。

    但是很快他又一怔,如果一直打下去的话,也许不是不可能。

    如果朝廷不同意,他就打到朝廷同意为止。

    “至少目前为止,台湾是离不开大明的。小到一针一线,大到钢铁火药,全部都要靠大明来输入。与其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入寇,不停地给大明放血。倒不如一次性打到朝廷同意,然后用心经营福建。如果大人你担心便宜了女真人,不如割据福建后立刻派兵前往辽东,增援大明。”

    贾诩说道。

    这个主公就是心肠太软,如果是那曹阿瞒,恐怕早就占了大明的半壁江山了,哪里还管那些百姓的死活。

    听到这里,吕岩不由大感心动。

    如果说到打仗,他又怕过谁来。

    他只会越打越强,如果能够割据福建,他就不用担心各种物资短缺,而且可以完全地开放海贸,为自家赚得源源不断的银子。

    “割据福建?”

    吕岩的眼睛越来越亮。

    “对,割据福建。”

    贾诩笑着说道。

    但是他心里却不已为然,只是割据福建哪够,他一定得想办法让这个心软的主公多占几个道才行。

    “那么好吧,我们就想办法横扫整个福建。”

    吕岩的脸上露出了邪恶的笑容。

    贾诩亦是一脸的欣然,这下子福建的官兵倒霉了。

    接下来该怎么打,吕岩和贾诩就进行热烈的商议起来。

    吕岩觉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因此应该先横扫整个福建的大军,然后再想办法攻城。

    贾诩也觉得不错,但是应该先占领一座大城市做为据点。

    吕岩同意了他的看法。

    既然改变了战争计划,那就对黄家的处置也应该进行改变。

    这次他在黄家抄出了太多的好东西,仅仅是白银就抄出了二十万两。

    主要是他在黄家的下边发现了一个银窖,里边都是两百斤一个的大银锭,这还是黄家的一个家仆主动供出来的。

    当吕岩发现那个银窖后,黄家的几个人直接昏倒在了地上,这可是黄家祖祖辈辈不知道多少代才积攒起来的家底。

    这下子全部便宜吕岩了。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近万袋粮食,二十万斤精铁和锡铅。

    得到了如此巨款,吕岩再次当了一回散财童子,开始拿黄家的东西收买人心。

    一时之间,诏安的百姓几乎人人都夸奖吕岩是个劫富济贫、乐善好施的义匪。

    但是现在,吕岩觉得这些还不够。

    于是他出动骑兵公告整个诏安,鉴于黄家作恶多端,逼良为娼。

    故决定将黄家所有人口转移到大员进行劳动改造,而诏安的贫民都可以分得黄家的土地,其他的大户也可以分到他家的店铺。

    同时他宣布,这只是对作恶多端的大户的惩罚,对于与人为善的大户,一定会保护其私有财产的安全。

    听到这里,诏安彻底地轰动了。

    黄家至少也有着万亩的良田,可是诏安头号大地主。

    这不知道哪家贫民能够分到他家的田产。

    但是他们感到忧虑的就是官府,毕竟吕岩的身份是贼寇,分了吕岩给的地那不是通匪了呢。

    一时之间,诏安的人民心思极为复杂。

    既想分到黄家的田产,又担心会遭到官府的报复。

    但是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既然如此,还是有人前来报名。

    吕岩也没有食言,将黄家田产的地契全部分给了这些人。

    同时嘱咐他们,小心官府的报复,但是他保证,他很快就会重回诏安的。

    完成了在诏安的抢劫大业后,吕岩再次启航,前往旧镇。

    虽然在诏安抢到了很多他需要的物资,但是仍然远远不能满足他的需要,而且台湾他的属下迫切需要药材等各种物资。

    吕岩打算攻下旧镇将东西运回台湾,缓解一下台湾物资紧缺的压力之后再横扫整个福建。

    ****

    非常感谢遗卐的废墟的打赏

    。。。

第78章 清君侧() 
“海上君王号”,吕岩和贾诩并立在船头,这两天他们一直在商量起事的事情。''''。''。'

    “师出不可以无名,不知道大人你欲以什么名号出兵。”

    贾诩问道。

    “军师觉得清君侧如何?当今客氏狐媚圣上,又有权阉魏忠贤祸乱朝纲,正是我辈正义之士清君侧之时。”

    吕岩笑着说道。

    贾诩先是一怔,但是很快大笑道:“妙,实在是太妙。”

    当今天启帝宠信乳娘客氏和魏忠贤,特别是客氏,更是备受天启帝的宠信。

    根据明朝规定,皇子6岁,乳娘必须出宫。

    但是客氏硬是凭着天启帝的宠信,一直没有出宫。

    后来天启帝朱由校即位后,还被封为“奉圣夫人”,可以在宫中坐轿子,这可是连内阁大学士都没有的待遇。

    天启二年,天启帝要大婚,但是客氏不悦。

    结果天启帝跑到面前请求她的原谅,并且将以后他临幸哪位妃子的事情交给客氏来决定。

    仅仅是从这一件事,你就可以知道朱由校对于客氏有多么的宠信了。

    可以说朱由校和客氏的关系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的乳娘和皇帝的范围,无论是内阁大臣也好,东厂提督太监也罢,看到了客氏都得礼让三分。

    魏忠贤可以上位,和客氏的帮助离不开关系。

    正是靠着和客氏结为对食,魏忠贤才走上了飞黄腾达之路。

    甚至到了最后,朱由校对魏忠贤的信任也是远远不及客氏。

    吕岩如果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那么和大明之间就有着相当大的回旋余地。

    虽然那些士大夫皆知他是造反,但是他们也许会对此感到欣喜,毕竟很多人都对客氏和魏忠贤感到不满了,他们也许会借此机会和阉党展开激烈的夺权斗争。

    贾诩越想越觉得妙,他想了想又说道:“除此之外我觉得大人你还需一个名号,如果以海贼或者守备的名义清君侧恐怕就惹人笑话了。”

    “那么镇南将军如何?”

    吕岩想了想说道。

    当年郑芝龙还给自己弄了个飞黄将军的浑号,他给自己封个镇南将军并没有什么出格之处。

    贾诩摇了摇头,“将来我们越打打大,还不如一次到位,给自己封个王如何?”

    “封王恐怕会引来朝廷的大兵围剿。”

    吕岩想了想说道。

    “如果我们不封的话,朝廷一样会围剿的。”

    贾诩笑着说道。

    吕岩想想也是。

    “我看不如就叫镇南王吧。”

    听到这里,吕岩差点一个踉跄掉到海里去。

    镇南王……这外名号好熟悉。

    “这个不太好吧。”

    吕岩有些尴尬地说道。

    “有什么不好的?”

    贾诩有些疑惑地说道。

    “我看不如叫秦王好了。”

    吕岩说道。

    “秦王,很不错的封号。”

    贾诩想了想也同意了。

    历史上最有名的秦王恐怕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吕岩敢给自己上秦王的封号,那么他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不过他们都觉得现在不是打出旗号的时候,总得占了一座大城市再将旗号打出去,不然的话只徒惹人笑。

    一天后,他们终于来到了旧镇。

    ******

    ******

    旧镇,其实是个紧靠海边的港口。

    明朝时,经常有海船从这里出发,前往月港进行完税后出海。

    因此,旧镇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出口贸易中心,这里是相当繁华的。

    由于旧镇的人民并不了解吕岩乐善好施的美名,因此吕岩刚刚到达旧镇的时候可把旧镇人民给吓坏了。

    他们纷纷闭门锁户,有门路的则向周边县城或者山区逃去。

    不过在吕岩向普通民众散发了一些他并不急需的物资后,他迅速地赢得了很多底层百姓的欢迎。

    但是这些小恩小惠是收买不了那些有钱人的,他们始终对吕岩充满了敌意。

    吕岩终于明白为什么总是穷人最具有革命精神了。

    因为那些有钱人都是现实的既得利益者,他们都不希望现实发生太大的改变。

    对于那些大户他还是执行自己的一套方法。

    那就是查出做恶多端的,一律罚没全部资产。

    至于发配往台湾进行劳动改造,由于缴获的物资太多,因此船上已经没有了空间,因此只能放任他们离去。

    至于品行良善的大户,则以市价的八成购入他急需的商品。

    毕竟这些人都在合法做生意,收入完全正当。

    并没有像后世一些资本家那样做卖三鹿奶和地沟油那种灭绝人性的勾当。

    由于这里的物资基本上是应有尽有,想要搬光这里的物资根本不可能,因此他只能挑些急缺的来拿。

    然后将一些用不到的物资全部分发给那些百姓,这样吕岩在这里的声望再次高涨。

    就在吕岩占领旧镇,大肆搬运各种物资的时候。

    距离这里不远的一个村镇。

    俞咨皋有些哭笑不得。

    他本来以为走得这么慢,再加上前阵子听他的亲兵说吕岩已经离开,应该碰不到吕岩了。

    但是没想到吕岩竟然主动送上门来了,这可让他怎么办。

    一时之间俞咨皋有些愁眉不展。

    他从那两个亲兵的口中得知,吕岩的手下相当之精锐。

    至少那些骑兵光看马术就比他的亲兵强了许多。

    这让他感到有些忧虑,万一打败了该怎么办,这可就咱了他老爹的金字招牌了。

    虽然由于上层对军饷的层层扒皮,再加上经常欠饷,现在的俞家军早已不能和几十年前刚成立时相提并论。

    但是他仍然非常珍惜这个荣誉,他也是一直以老爹为荣。

    就在他愁眉不展的时候,黄三一脸高兴地走了进来。

    很明显他还没有得知黄家被发配到台湾的消息。

    看到这里,俞咨皋不由沉下了脸。

    但是看到他身后的人后很快他又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

    “陈赞画什么时候来到这里了,怎么不早说一声,我也好出去迎接。”

    俞咨皋以非常谄媚的语气说道。

    “奉巡抚大人之命我去了那伙贼寇的营地前去招安他们。没想到他们竟然不识相,拒绝了巡抚大人的好意。我听说他们已经来到旧镇,俞将军你就赶快剿灭他吧。”

    陈赓云一脸冷哂地说道。

    “请陈赞画放心,我一定会用最快的速度剿灭这支海寇,绝对不让他们继续祸害我大明百姓。”

    俞咨皋连忙拍保票说道。

    陈赓云那可是巡抚大人的心腹,对于他的吩咐他可是不敢有丝毫的敷衍。

    “这样就好,另外如果你收了黄家的劳军费用,就应该尽心尽力为人家办事,不要总是敷衍推拖,寒了黄家的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另外,如果打败了贼军,就将他们抢到的物资发还给黄家吧。”

    陈赓云继续说道。

    “是,是,请陈赞画放心,我保证将这件事办得漂漂亮亮的,保证让黄家满意。”

    俞咨皋继续低眉顺眼地说道。

    黄三爷一脸得意地看着俞咨皋,早知道这样就应该早点找上陈赞画,看来还是陈赞画很懂规矩的,拿了钱就办事。

    不像俞咨皋,就他妈的一个只收钱不办事的无赖。

    陈赓云又嘱咐了他几句,告诉他这几天他会待在军营观看他如何剿匪。

    听到这里,俞咨皋连忙命令腾出一块好地方给陈赓云居住。

    但是陈赓云却拒绝了他,他选择了黄三爷给他准备的地方。

    看着黄三爷那无比得意的表情,俞咨皋不由气得牙痒痒。

    黄老三这个家伙到底塞了多少银子,竟然让陈赞画这么帮他。

    ******

    ******

    忙活了一整天之后,吕岩在旧镇住了下来。

    第二天,吕岩还没醒来,就被一阵紧急的敲门声惊醒了。

    然后养由基就不顾他是否起床直接闯了进来。

    “大人,我们的斥侯在旧镇西北五里处发现了明军的夜不收。”

    听了他的话,吕岩不由大吃一惊。

    “明军的夜不收,难道明军打过来了。”

    “很有可能,我们的斥侯连审问都没有就敢快派人回来报信了。”

    养由基说道。

    听到这里,吕岩连忙开始穿衣服。

    好在他知道这里是在敌占区,因此不敢大意,派出了大量斥侯,不然的话说不定连明军攻到了旧镇他都不知道。

    “快命令所有人集合准备战斗,另外你们赶快审问那个斥侯,他到底是哪位将军的部下。”

    吕岩说道。

    知道了他的来历还敢来找麻烦的,不是无名之辈就是敌人兵力极为雄厚。

    “知道了,大人。”

    养由基说道。

    很快,旧镇他所有的手下都行动了起来。

    那些骑兵飞快地旧镇之外集结,就连水手和戚家军也开始列队。

    吕岩看了眼自己的战功,由于在诏安杀了一些黄家抵抗的豪奴以及卫所士兵,再加上之前大破铜山水寨,现在他的战功已经有了12200点,正好招出200名戚家军火铳手和200名玄甲精骑。

    没过多久,审问的口供也出来了。

    那名夜不收是镇南路参将俞咨皋派来的,对于这个结果,吕岩并不是特别惊讶。

    这里不仅是他的防区,而且他大概是福建最厉害的将军了,不派他倒是奇怪了。

    不过得知俞咨皋的军队已经出发后,这不由让吕岩感到懊恼起来。

    自己在这里简直就是睁眼瞎,竟然连敌人已经快要兵临城下都不知道。

    “他们有多少人,到了什么地方了?”

    吕岩问道。

    “他们的兵力在三千左右,其中家丁300,其他都是步兵和车兵。距离我们大约还有十五里左右。”

    养由基说道。

    “车兵?”

    听到这里,吕岩不由脸色凝重。

    车兵虽然进攻不行,但是防守起来可是非常厉害。

    无论是戚继光还是俞大猷都是非常崇尚车兵,俞咨皋的手下也是车兵丝毫不足为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