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征服者-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想到吕岩攻下南直隶的后果,天启帝就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对那个太监说道:“快!拿过来我看看!”

    但这个时候,左副都御史杨涟走了出来。

    他顾不得什么朝廷礼仪,劈手就夺过了那个太监手里的奏折,然后就仔细地看了起来。

    看到这里,众人将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

    要说这个杨涟,可不是什么普通人。

    他可是个真正的猛人!东林党的头号猛将!

    万历快要驾崩的时候,没有召见太子朱常洛。

    而这个时期,绝对是最敏感的时候。

    比如说突然冒出几个人矫诏,说万历打算传位给福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就是杨涟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劝说当时的太子朱常洛前去万历床前听命。

    让朱常洛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最终顺利接掌大位。

    后来朱常洛中了郑贵妃的诡计,晚上接连临幸郑贵妃献上的美女,结果很快病倒,然后又吃了崔文升(和郑贵妃关系密切,曾在郑贵妃宫里当差)献上的泻药,眼看就要隔屁了。

    这个时候郑贵妃仍然居住在乾清宫中,乾清宫乃是历代皇帝的寝宫,本来朱常洛继位后,郑贵妃宫应该搬去慈宁宫的。

    但是郑贵妃坚决不搬,因为在这里可以随时探知朱常洛的病情。

    这个时候她已经联合了李选侍,只待朱常洛一驾崩,她就会和李选侍控制住将来的天启帝。

    关键时刻还是杨涟出马,杨涟联合了一大波东林党,到了郑贵妃的弟弟郑养性家又是骂街又是威胁,扬言这样下去会招来灭门之祸。

    最后郑养性害怕之下,劝说郑贵妃搬离了乾清宫。

    朱常洛驾崩后,太子朱由校被李选侍(朱常洛的妃子)这个野心家给藏了起来,想要完全控制住天启帝。

    后来还是杨涟亲自出马,带着十三位顾命大臣,又是抢又是骗终于朱由校从李选侍手中抢了出来。

    但是李选侍和郑贵妃一样,也不想搬离乾清宫,好对天启帝施加影响力。

    最后还是杨涟想方设法,将李选侍赶出了乾清宫。

    因此杨涟绝对是文臣中一名战斗力爆表的**,不仅一手将朱常洛和朱由校两位皇帝扶上了宝座。

    而且斗倒了郑贵妃和李选侍两位野心家,在晚明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

    当然,杨涟勇猛的事迹还远远没有完结。

    天启四年,也就是两年后,还是这位猛人上疏单挑九千岁魏忠贤,一手开启了东林党和阉党的决战序幕。

    如果不是魏忠贤有点运气的话,几乎将九千岁魏忠贤斩于马下。

    因此如果仅以文臣中的战斗力来论,他绝对是项羽、吕布一级的。

    但是以勇猛如杨涟看完奏折后还是惊得双手颤抖,然后将它交给了朱由校面前的太监。

    在天启帝的示意下,这名太监立刻拿着奏折宣读了起来。

    听完这名太监的话后,朝中各位大臣都是吓得面如土色。

    最后还是杨涟站了出来,然后对天启帝说道:“启禀圣上,如今之计唯有两手准备。一方面调遣大军前去防守南直隶和广东,以防叛军攻入这两省。另一方面派人和吕岩接触,务必想方设法使他接受朝廷的招抚,以免兵灾贻祸百姓。至于闻香教只是乱民受蛊惑而已,只需调动山东本地兵马前去剿匪即可,但是需防范其流窜前往南直隶。”

    其言语之间,早已放弃了广东和福建。

    但是对此这一点,除了浙党站出来坚决反对外,那些朝臣们几乎都没有任何异议。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就算是想要调遣大军恐怕也是来不及了。

    就算是八百里加急派使者去各省调兵,再筹集好粮饷,然后派去浙江,至少也得有一个多月的时候,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对于朝廷来讲,保住南直隶和广东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

    一旦南京和凤阳失守了,天知道天启帝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来。

    对于杨涟这个大臣,天启帝还是非常信任的。

    他只是稍微想一想说道:“那么好吧,就依爱卿之言。传朕旨意,命令山东巡抚赵彦调集重兵,用最快的速度平定闻香教的叛乱。另外令广东和南直隶从本地招募兵员,补充损失的人马。还有从河南、江西、湖广抽掉大军进入南直隶。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南京和凤阳府不失。不然的话朕又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另外从广西和贵州抽调部分军队进入广东,以免叛军进攻广东。”

    说到这里,朱由校的心情变得无比的阴郁。

    这次足足掉动了六省的兵力,如果再加上以前派去剿灭吕岩的四省大军,大明前前后后已经动用了十个省的军力,已经完全超过了大明可以动用兵力的极限。

    这根本就是事关整个大明国运的一战!

    如果输了,大明亡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因此说完之后,朱由校几乎就要失声痛苦起来。

    “圣上,我们动用的兵力是不是太多了。如果败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时候一个朝臣站出来说道。

    听到这里,朝堂里一阵沉默,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失败的后果有多么的可怕。

    整个大明不算辽东,也就两京十三道而已。

    朱由校也是面色惨然,然后缓缓说道:“这种情况朕又岂会不知,但是南京有太祖皇帝的陵墓,凤阳是我大明龙兴之地,无论如何都要保住的,不然的话,将来朕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微臣无能!不能为皇上解忧!实在是罪该万死!”

    这时候一个朝臣站出来一脸悲戚地说道,说完就跪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他的痛哭声感染了整个大殿的气氛,越来越多的朝臣站出来向皇帝请罪。

    很快,整个朝堂都弥漫着一股悲凉的气氛,君臣几乎都在抱头痛哭。

    魏忠贤的心情越发的糟糕,这样下去自己的处境只会越发的不妙。

    他连着给正在干嚎的顾秉谦打了个几个眼色。

    顾秉谦会意后立刻止住痛哭,抹了把不知道有没有哭出来的眼泪。

    然后站出来说道:“微臣以为,仅靠那些内省大军恐怕不是吕贼的对手。想要平定叛乱,最好还是调遣边军入关。只有靠精锐的边军,才能够以雷霆之势,消灭吕岩这股叛军。”

    听到这里,很多朝臣都停止了哭嚎,然后将目光看向了顾秉谦,看来阉党要出手了啊。

    吏部尚书**思沉思片刻,立刻走了出去,然后对顾秉谦声色俱厉地说道:“微臣反对,现在已经入秋。自古以来,秋季多是北方鞑虏入寇之时,后金和蒙古鞑子很可能会趁这个机会再次南下。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命令边军严防死守,而不是让他们南下。”

    “而且让边军调去南直隶来回至少需要五个月的时间,这中间不知道要耗掉多少钱粮,再加上打仗的时间,可能一年都无法回去。在这期间,让谁去守卫边关?如果女真人入关,京城附近的百姓受了灾,又有谁来负责?难道你来负责吗?”

    自古以来就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一旦到了秋季,正值秋高马肥之际。

    马儿有了力气,再加上汉人有收获了,每到这个时候,北边的游牧民族经常会趁这个机会结伴到南边抢上一把,请汉族兄弟接济一下。

    毕竟北方都是苦寒之地,游牧民族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顾秉谦冷笑一声,然后毫不客气地反驳道:“不就是几个月吗?女真人不一定犯关的。而且你敢保证那五省的兵力就一定能够守得住南京吗?能够守得住凤阳吗?如果守不住南京和凤阳,你来负责吗?”

    听到这里,**星不由气得混身发抖。

    他可是东林党的三巨头之一,在士林中一向是德高望重,因此为人极为自傲。

    顾秉谦算是什么东西,七十多岁了,还去投靠魏忠贤。

    为了更进一步,本想认魏忠贤当干爹。

    但是又怕魏忠贤嫌他年纪太大,不愿意,就让他的儿子认魏忠贤当爷爷。

    其不要脸简直是到了极点。

    这个斯文败类竟然敢当面顶撞于他。

    “你这个该死的阉党走狗!”

    **星指着顾秉谦破口大骂道。

    听到这里,顾秉谦的脸上也挂不住了。

    咱都七十多岁了,虽然说为了能够更进一步,连脸都不要了。

    但是咱好歹年纪也一大把了,你总得学会尊老爱幼吧。

    当着皇上和这么多朝臣的面骂我是阉党的走狗,你让他以后如何见人。

    “你这个老匹夫!!”

    顾秉谦立刻毫不客气地回骂道。

    “你这个文人败类!无耻小人!!你真是气死本官了!”

    “你是个伪君子……”

    “臣弹劾礼部尚书顾秉谦,顾秉谦寡廉鲜耻,让自家儿子认魏忠贤为爷爷,实在是有辱……”

    “臣弹劾吏部尚书**星,**星结党营私,排斥朝臣,图谋不轨!”

    顾秉谦毫不客气地反骂道。

    “微臣请斩首魏忠贤,然后逐客氏出京,这样吕岩就失去了大义的名份,他还有何脸面出兵勤王。到时候如果他还不退兵,我们可以向全下揭露吕岩那虚伪的面目,让他受到天下臣世的唾弃。”

    这时候左副都御史杨涟站出来说道。

    杨涟的话如同石破天惊一般地震惊了整个朝堂。

    以前不是没有人提过这种说法,但只是一些东林党的一些小角而已,最多只能算是试探一下朱由校的心意。

    但是杨涟的身份可不一般,他是东林党有名的猛将,在天启帝的心目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难道东林党要和阉党开战了吗?

    魏忠贤一脸怨毒地看着杨涟,如果现在有把刀的话,他一定恨不能将眼前这个人千刀万剐。

    他不知道的是,杨涟这个他命中的魔星终于提前两年,向他挥起了屠刀。

    事实上他对于杨涟一直心存畏惧,因为李选侍曾经是他的主子。

    他也亲眼看到李选侍是如何被他斗倒的,甚至他还亲自参与了其中。

    连他的主子都被斗倒了,更何况他这个奴才呢,因此他对于杨涟总是有着挥之不去的畏惧。

    但是现在他是来要自己的命,一向是非常惜命的魏忠贤又岂能善罢甘休。

    其他的东林党员却是面带异色地看着杨涟,他怎么私自发动了对阉党的斗争。

    要知道他这种重量级的人物一旦开始弹劾,那极有可能被视为对阉党发起的决战。

    “微臣附议,微臣请斩首魏忠贤,驱逐客氏出京。”

    这时候**星亦站出来说道。

    看到东林党的三巨头之一**星和头号猛将杨涟都出马了,那些东林党都知道现在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于是纷纷站出来说道:“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

    那些浙党看到这里,一些人也忍不住站出来附议。

    毕竟这件事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成本极小,只是要个阉人的脑袋而已。

    在很多士大夫眼里,阉人从来不算人,最多只能算是蛊惑皇上的小人。

    相反好处却极大,已经被吕岩逼到绝境的浙党已经顾不得这样会不会得罪魏忠贤。

    看着那一个个附议的朝臣,魏忠贤不由吓得魂不附体。

    他最近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他们终于还是要拿他的脑袋去安吕岩的心!

    他连忙看了一眼天启帝,但是看到天启帝竟然没有马上拒绝,而是面现犹豫之色。

    这更是把魏忠吓得魂飞天外,然后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

    非常感谢x16341313和妖灵战士的打赏。

    。。。

第103章 朝争() 
“老奴自知罪孽深重,给皇上添了不少麻烦。( 。。如果皇上杀了老奴可以让吕岩退兵,老奴愿意双手将头颅奉上。只是吕岩那贼子狼子野心,意欲封王甚至窥视神器,又岂会因为老奴的头颅而退兵,还请皇上三思啊。”

    魏忠贤双眼通红地跪到地上,一边痛心疾首地大声哭诉,一边往死里磕头。

    他知道现在绝对是生死危机的关头,如果这一关过不去,这辈子就全完了。

    于是磕起头来绝对是砰砰做响,没有丝毫水分。

    很快额头上就被磕出了大量的鲜血。

    看着狼狈无比的魏忠贤,朱由校的脸上神色变幻不定。

    他知道杀掉魏忠贤就想让吕岩退兵那是不可能的,起兵勤王岂是儿戏,岂会因杀了一个太监而退兵,最多也只是使吕岩勤王的大义名份。

    如果他是朱元璋或者朱棣,当然不会在意一个太监的生命。

    区区一个太监,如果他的死哪怕能给对手带来一点点麻烦,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

    可惜他是天启帝朱由校!

    纵观朱由校一生,他对自己亲近的人都是非常好。

    比如说皇后和帝师孙承宗,比如客氏和魏忠贤,他对这些人始终是非常信任,非常宽容。

    哪怕明知他们犯下了很大的错误,也不忍加责于他们。

    这时候司礼监秉笔太监王体乾也站出来说道:“客氏和魏公公对皇上忠心耿耿,如果因为一个反贼而加害国之忠臣,这又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皇上。微臣以为东林党是怕吕岩砸了他们的东林书院,所以才不惜加害魏公公,以示好吕贼。”

    听到这里,那些东林党都是勃然变色,然后纷纷对王体乾怒骂起来。

    “混帐王体乾,你竟然敢如何诬蔑我们?”

    “该死的阉狗,我们东林党一向清正廉洁,为国为民,你竟然敢如此诬蔑我们。”

    “……”

    “清正廉洁那可未必,想那李三才可是个贪腐之徒。”

    顾秉谦站出来说道。

    李三才在后世也许并没有多大的名气,但是在当时可是名满天下。

    曾任凤阳巡抚,漕运总督,为人极为精名强干。

    后来魏忠贤搞了一本《东林点将录》,将其排名第一,可见对其是多么的重视。

    虽然其人能力极强,但是人品却不怎么样。

    其花钱来大手大脚,和其收入完全不配,可见其手脚并不干净。

    最近东林党一直在活动想让其重回朝堂,只是受到了其他诸党的联合反对,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贪腐。

    听到这里,那些东林党再次气急败坏地破口大骂起来,然后纷纷为李三才辩护。

    看到又吵了起来,心情不好的朱由校不由怒道:“够了!都给朕住嘴!你们都是朝廷重臣,像这样泼妇骂街成何体统!”

    看到皇帝发怒了,这些朝臣纷纷闭上了嘴巴,以免惹得皇帝不快,只是他们仍然恶狠狠地瞪着对方。

    朱由校想了想,然后说道:“驱逐奉圣夫人和加害魏公公此事不必再提。朕乃天子,绝对不会向一反贼低头。”

    听到这里,魏忠贤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皇上真是个好人啊。

    魏忠贤再次痛哭流涕地叩谢皇恩后才站了起来。

    “不过赵爱卿也是言之有理,派遣九边精兵前去平叛之事就此作罢。浙江距离九边实在是太远,而且外有蒙古和女真人,陕西和山东一带都不太平,还是不宜远离。”

    说到这里,朱由校忍不住叹了口气。

    真是内忧外患啊。

    魏忠贤和**星对视了一眼,都是冷哼一声。

    这次算是打了个平手!

    “和吕岩谈判之人,不知道各位爱卿可有什么各适的人选。”

    朱由校继续问道。

    “微臣提议李三才,李三才乃是少有的能吏,虽然现在只是平民,但是精明强干,命其和吕岩接触是再好不过了。”

    太常寺少卿高攀龙说道。

    听到这里,朱由校忍不住点了点头。

    李三才之名就算是他也有所耳闻

    “不可,李三才乃是奸贪之徒,岂可重用。”

    很快就有人反驳道。

    “微臣提议两淮巡按御史崔呈秀,两淮距离浙江不远,正好和吕贼进行接触。”

    “微臣提议南京礼部右侍郎魏广微。”

    “……”

    很快朝臣中就叽叽喳喳地议论了起来,其中尤以东林党、阉党和浙党最为积极,拼命地想将自己的人塞到里边。

    魏忠贤生怕在谈判的过程中有人将他给卖了,因为一点都不敢大意,拼命地想将阉党的成员塞入其中。

    浙党则是因为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想不积极都不行。

    至于东林党为此如此积极,就有些让人耐人寻味了。

    内阁首辅叶向高沉默了一阵,然后站出来说道:“微臣推举一人。”

    看到这里,朝中众臣都安静了下来。

    内阁首辅是真正的文臣第一人,绝对的大明重臣,他们也想知道叶向高想推举什么人。

    “微臣推举东江镇总兵官毛文龙!”

    叶向高的话如同石破天惊般,将朝臣们惊得目瞪口呆。

    怎么会是他?

    但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了毛文龙的妙处。

    毛文龙以前属于王化贞派系的,现在王化贞进了大牢,也就是现在毛文龙属于无党派人士了。

    而王化贞以前和朝中各党,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关系都不错。

    因此这是个各党派都能接受的人士。

    “毛文龙对吕岩有知遇之恩,正是毛文龙将吕岩一手提拔成了守备。如果吕岩有一点良心的话,碰到了这个昔日的老上司,他无论做任何事都会收敛一些。”

    叶向高继续说道。

    听到这里,众位朝臣都是连赞不已。

    果然不愧是东林党最具智慧的人,难怪能够两次担任内阁首辅。

    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妙了。

    不!简直是妙不可言啊!

    就连魏忠贤也是对叶向高刮目相看,东林党还是有能人的。

    “而且微臣从锦衣卫处得知,辽东的一名守备曹文诏和吕岩有过命的交情,微臣以为可以命其一齐前去劝说吕岩。”

    叶向高继续说道。

    “高!实在是高啊!果然不愧是内阁首辅,文臣表率。”

    有人忍不住赞道。

    朱由校听了亦是连连点,总算是有了个不错的主意。

    “微臣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