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铁道司准备年底开工长安到洛阳之间铁路线?”李玄清和巧兮正在逗弄小天启,冬天到了,巧兮将小天启穿成了一个小包子让李玄清忍不住发笑,这时候岑天时带着交通部长吴作栋走了进来。

    巧兮让如烟将小天启抱走之后吴作栋将铁道司的计划书递给李玄清道:“皇上,皇后,这是铁道司的长洛铁路的开工计划书和其他的地质勘探报告。”

    看着李玄清埋头看计划书的机会岑天时道:“皇上,臣觉得可以同意他们的意见,而且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一次性将复线也建上,避免后续不必要的工序。”

    李玄清抬头笑道:“我也知道,但是你们内阁准备好长洛铁路的经费没有?不会又要发行铁路债券吧?长安到洛阳这一段看似只有区区七百多里地,但是沿线河流山脉等复杂地形多,工程造价肯定大,而且目前建设部应该也没有做好准备在黄河上架桥的准备吧?”李玄清抬头看了一眼吴作栋笑道。

    “这个只好请娘娘属下的渭南造船厂造驳船了。”吴作栋倒是对于李玄清的目光眼不红心不跳的,大大方方的开口道:“整个关中只有娘娘的船厂才能够制造大型驳船和轮渡,所以臣也只好来求皇上和皇后了。”

    他的话让所有人都哈哈一笑,岑天时插口道:“这一次长洛铁路内阁已经和军方后勤部商量好了,杨易那边会先期调集二十万人的苦役队伍跟随他们铁道司进行施工,内阁让沿途省区趁着冬季招募十万百姓参与,这样一来整个冬天就有三十万人同时施工。虽然冬天消耗大,但是好在不耽误农时,还能够给百姓创造收入,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了。”

    “至于经费嘛?内阁年底还有部分预算,军方这次缴获移交的财物交给钱庄之后,殷红林决定先期增发唐币五个亿,剩余的年后作为特别资金转入财政部和军方账户。”岑天时倒是对于经费没有那么多顾虑笑道:“而且慕容已经把风声透漏出去了,长安的商界富豪听说这次有可能还有铁路债券可都是打算买的。”

    “大哥哥,我觉得长洛铁路提前开工是一件好事,长安到洛阳之间的河运依托黄河稳定性太差无法承担关中庞大的物资出口通道,长洛铁路正好弥补这一点,将关中和中原真正连接起来。只要到了洛阳就可以走运河运往中原大地。这一点慕容大哥和徐大哥他们顶级大豪商不会看不到的。所以这次就算让他们无偿捐钱修路他们都会踊跃参与的。”巧兮知道李玄清其实想先期将中原的几条铁路修建起来,不过她倒是很赞同铁道司的规划,选择的路段也很好很关键。

    “吴部长放心吧,巧兮会交代好造船厂的。而且还会让工业集团提前设计火车车头车厢等等。”巧兮见到李玄清点头顿时拍手笑道。

    其实岑天时之所以同意修建长洛铁路还有一层意思没说出来,但是李玄清却明白,长安作为帝国政治中心其实已经不太适合了,不说关中平原这么多年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气候也随着小冰河期的到来逐渐寒冷干燥,物产逐渐跟不上消耗的速度。而且最关键的是帝国领土大部分都在东部,倚靠西部的控制力难免有点力不从心,既然李玄清不想迁都,那么只有一个办法,想办法加强和关东各地之间的联系,让长安产生的向心力能够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而加强。

    岑天时这样想也不奇怪,事实上在后世历史上长安逐渐从历代统治者心目中首都的名单中消失也不外乎这几点。不过在李玄清刻画的帝国版图当中长安却是最合适的帝国政治文化中心。至于经济中心可以东移,就和后世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属两个超级城市一样。

    而且对于长安作为首都的劣势,李玄清也已经在着手改变了,杨易常年在关中保持着五万人以上的战俘队或者建筑总公司的人配合水利环保部不断拓宽拓深关中的水利网,将这些原本只是涌来灌溉的河渠变成集灌溉、航运、排洪泄洪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至于水土流失来自后世的治理经验在李玄清和张全复等人的不断努力之下,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绿化面积在一年一年变好。加上此时是唐末,关中地区远没有后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的那种程度,李玄清有理由相信,以五到十年的时间保持目前的治理力度必然可以让整个关中变成支撑长安作为帝国首都的后盾。

    “好吧,我同意你们的计划。不过我还有一个硬性要求,那就是铁路沿线需要两边种植不少于十丈宽的绿化带,山区已经有植被地区除外。这个指标需要你们铁道司安排沿途的铁路养护人员去完成。以后所有的铁路沿线都要种植绿化带,具体的树种水利环保部那边的农场里已经都准备好了。你们派人去沟通协调。”李玄清合上计划书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顿时吩咐道:“我要强调的是十丈宽的绿化带里面的绿色植被要活的,别想着种一次就不管它们死活了。”

    “先生,内阁最好在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每年的三月份到四月份让各地官府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李玄清继续道:“上次我听张全复说他已经和律法院沟通过了准备编写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律法来,先生有时间帮他一下,他的很多想法在中原和西北是能够留住绿色和希望给子孙万代的唯一办法。我们也不希望千百年后西北的沙漠会逐渐转入关中吞噬这一片自古以来就是我华夏民族发源地吧?”

    “皇上放心,我会去安排的。而且从明年开始每年都会组织各地官府特别是西北和中原地区官府发动百姓植树造林,保护土地保护环境。”岑天时和吴作栋同时站起身来拱手接令。

    “好了,既然你们已经知道环保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长洛铁路既然要修建那就抓紧时间开始吧。我和巧兮不日就去渭南走一趟,顺便看看你们的选址工作。”李玄清摆摆手打发走两人之后巧兮走过来道:“大哥哥,岑先生他们现在在治国方面也已经逐渐成熟起来了,咱们也算是放下了一个心思。”

    “不过长洛铁路他们选的虽然好,但是以目前的条件修建起来难度不小。秦巴山脉和函谷关一代的山地就够他们的了。”李玄清摇摇头道。

    “大哥哥,要不咱们让工业集团给他们造几台挖掘机怎么样?”巧兮忽然说了一个让李玄清觉得不可思的事情,但是紧接着就猛然反应过来了笑道:“巧兮你打算造那种蒸汽挖掘机?”

    “对啊,就算比后世的功率小但是总比他们用榔头去挖要快得多吧。”巧兮见李玄清猜到了自己所想,弯着细细的眉毛笑道:“以咱们现在的技术储备完全没有问题,顶多咱们再去盗版一下联动系统和档位处理器。这些乱七八糟的其实都好办。”

    夫妻二人想到这里匆匆交代了如烟照顾小天启之后就往城外的工业集团总部而去。李玄清登基之后皇室内部的宫女和侍卫制度也逐渐建立起来,在摒弃了太监宦官制度之后,李玄清也将宫女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给他们建立了晋升机制,而且还将以前那种到了年纪外放的制度也捡了起来。这样一来宫女也摆脱了千百年来帝王玩物的地位,开始和社会其他职业一样。而如烟等人因为长期跟随李玄清夫妇,现在已经成了主管级别了,只不过几人因为都是孤儿出身,暂时也没有外放成家的打算,现如今就成了李玄清夫妇出宫之后皇宫的管家了。

    话说李玄清夫妇去往攻击集团总部之后找到负责人张强,让他找来机械实验室和车间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将后世的挖掘机的外形和原理和他们说了一遍,又拿出自己和巧兮画出来的集中挖掘机型号的图片,让他们去制造车间边造边修改边设计,务必在半个月之内完成样机的制造。

    其实李玄清和巧兮给出的图片图纸已经非常详细了,最初的挖掘机其实并没有后世技术成熟之后那么复杂,以拖拉机的地盘设计而已,伸缩臂和挖斗都很简单,伸缩臂是液压加上弹簧设计。液压暂时没办法实现,但是倚靠滑轮组和弹簧技术制造替代品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至于最重要的控制系统对于现在工业集团的技术实力来说也没什么问题。

    所以两人在交代完这些人之后和张强去动力实验室,看看蒸汽机的改进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蒸汽机的改进一直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小型化,还有一个就是大功率化,经过无数次的摸索和尝试,大功率化方面因为海军的迫切要求实际上已经做的不错了,和蒸汽机配套的锅炉技术都已经迈过了第一代的门槛,在不断的想着更大功率和更高效率的方向前进。而小型化虽然李玄清和巧兮曾经交代过,但是因为两人看不上蒸汽机带动轮式车辆这种古怪物种的出现,所以也就一直没有过问。此时忽然想起了心里都不由得有点忐忑。

    不过随着张强问清楚情况之后却发现实验室掌握的小型化技术对于当前来说已经满足要求了,稍微改良一下就能够直接装车。夫妻俩在惊喜之余开始想起来自己似乎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好像并没有说过动力或者说力这种抽象的物理概念应该如何去计算大小或者说计量单位应该是什么。

    “实验室在测试力道大小的时候参照了一匹马的拉力是多少来计算的。”张强一本正经的回答差点让李玄清夫妇坐到地上。参照一匹马的拉力是多少来计算?这是什么鬼?难不成这也能自己山寨一个独特的计量单位出来不成?不过随后两人也没管这些,只要有了准确的计量单位那么意味着力学已经进入概念化阶段,在后续分析中和其他单位有了换算的可能,所以也没去理会马力和牛顿之间的关系。

    两人在交代好工业集团内部的事情之后嘱咐一旦挖掘机试验成功马上制造至少十辆送到长洛铁路施工现场。紧接着两人索性纵马出城朝着渭南而去,造船厂对于驳船和轮渡这样的船只其实制造难度不大,只不过制造驳船和拖船之类的大马力轮渡渭南没有多少经验而已。两人找到船厂负责人之后开始传授后世的渡轮制造经验和技巧,帮助造船厂跳过最初的基础设计,走上正轨。

    做完这些两人回到长安城开始对着铁道司送来的施工图研究沿途的河流和山峦阻碍,虽然黑火药已经下放到建筑公司手中,爆破在施工当中充当着解决复杂地形的利器。但是沿途的众多河流还是需要架桥通过。光是铁道司列举的大小桥梁就有十几座之多。不过让李玄清眼前一亮的是,这一次铁道司将这些桥梁设计和制造全部外包给长安富商长乐桥梁建造公司,有这家公司设计制造铁路桥。

    “大哥哥,铁路桥梁由四人公司城建会不会技术不过关?这是铁路桥,就算有后勤部的技术支持这万一出现问题的可就麻烦了。”巧兮有点担心道。

    “环九,去通知玄影卫和交通部,派人去把长乐桥梁建造公司的资料拿到长庆殿,另外让长乐公司将此次建造铁路桥的所有技术资料都拿过去。”李玄清微一沉吟吩咐环九去找胡小四和吴作栋,自己则和巧兮去长庆殿,准备亲自把关这些事情。

    “大哥哥,我感觉咱们又成了救火队员了。”巧兮一边走一边笑道。

    李玄清苦笑道:“这万事开头难。要不咱们回头也去制定一个行业准则和入门门槛吧,让他们考考证书资质什么的,这样似乎能够少麻烦咱们一点。”

    巧兮吐了吐舌头,笑道:“大哥哥是不是前世的怨念太大了?这是要拿这个去折磨人了。”不过笑了笑之后也点头道:“这样也好,至少这种资质证书在前期是很有积极作用的。明天咱们就去列举一下那些行业需要证书资质,然后一个一个去制作门槛如何?”

    “就从铁路开始吧?”李玄清笑道:“这样也可以不用每条铁路都需要咱们去盯着。”

第二百四十章 行业准入资质() 
“大哥哥还在想着那家长乐公司啊?不过朱大人侄子家的公司在建筑方面应该还是很有潜力的,大哥哥你在担心什么呢?”巧兮见到李玄清那天查过长乐公司的资料之后就一直在皱眉沉思,忍不住开口问道。

    “莫非大哥哥是怕裙带关系破坏了市场?还是怕咱们最后又养出了另外一种特权阶级?和后世一样?”巧兮美目流转坐在李玄清身边问道。

    李玄清悠然叹道:“是啊,我们已经废除了人身依附关系,努力打造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可不能再前功尽弃了。”

    “其实我倒是觉得不会再走回头路了,除了律法的逐渐健全之外,其实这个社会还是需要类似于后世那种特权阶级为社会发展先驱的。他们掌握着第一手的资料和人际关系,能够在经济大潮当中充当领头羊的作用,起到带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巧兮倒是没有那么多烦恼,笑道:“但是其实这种特权阶级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其一就是底层百姓因为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而起到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监督作用,而且随着这些人不断起伏也会起到稀释特权阶级的作用。其次就是律法的完善和权力的分散监督平衡也会将这些特权阶级压制到最低限度,只要不妨碍社会发展,特权阶级存在也是合理的。”

    “好吧,你好像说服我了。”李玄清摸了摸巧兮的脑袋笑道:“这两天咱们整理一下行业名单,然后看看怎么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规则出来。”

    “那就从铁路建设施工开始吧,顺便理一下交叉纵横的关系。”巧兮笑道:“大哥哥你说我来写如何。”

    李玄清微微一笑,开始口述自己这几天整理出来的几大类行业的入门门槛和资质条例,并且连带相关的知识难点都一并说了出来。只是这些后世的条例很多现在也只是刚刚开端,而且还有最要命的就是许多基本的规则两人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也只能写个大概,然后在分条进行整理,最后送到内阁交给岑天时,让他找人去完善落实,最后公布给全社会。

    由于很多地方很多产业并没有成型,所以实施起来其实也是从长安等比较繁华的地方开始,让规则在大城市先立起来,然后逐级传递,这其实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而李玄清和巧兮这场长达一个多月直到年底才逐渐完成的工作中,建设部和交通部成了最先受益的部门,等于是李玄清夫妇帮忙整理出来了一整套的工作条例和流程。所以以至于交通部和建设部在新年的年会上齐齐的朝着李玄清夫妇鞠躬行礼。

    时间到了年底,李玄清和巧兮扔掉手中的纸笔,打算开始筹备一下皇宫内部的年宴,由于李玄清裁撤了大部门以前的皇宫部门,而且在帝国成立之后皇室每年的费用花费也是财政部定额拨付,所以李玄清也没打算大操大办,只是打算让宫内值守的宫女和侍卫以及其他的附属人员聚集一下准备热热闹闹的吃顿饭犒劳一下大家,结果却被徐天翔和岑天时这两人给打断了。

    “皇上,你和皇后这犒劳大家的美事为何不带上我和岑先生。咱们天策府、内阁和律法院可都在皇宫附近办差啊,而且您现在是皇上咱们做臣子的可都是一样的,凭什么不带我们吃饭?”徐天翔叫屈道。他的这一无耻嘴脸反而让岑天时点头不已,看样子就是想打劫李玄清。

    “我说天翔你还知道我是皇上啊,有你这么打劫皇上的吗?我和巧兮那点俸禄哪够你们这群祸害来吃的?”李玄清咬牙切齿的样子让巧兮都看不下去了,忍不住笑道:“二哥要想来凑热闹我不反对,但是要带上伏瑶妹妹,否则的话这顿饭就你自己掏钱了。刚才算了算也不多,就够你两个月的俸禄的。”

    “三嫂,你这也太狠了吧?我还要攒钱娶媳妇呢?不能这样。”徐天翔被巧兮说的差点跳了起来,情急之下直接换了个称呼道:“伏瑶年夜肯定会陪着杨部长他们一家热闹,你让我怎么约她?”

    “谁让你上次岑先生给你提亲你居然拒绝,活该。”巧兮白了他一眼,对着岑天时行了一礼道:“先生稍作,我都已经准备好了,今晚整个皇宫的人都会在长庆殿吃饭,先生到时候让律法院和内阁留守人员都来啊。大家团圆一下,明天大年初一新年快乐。”

    “哈哈,那要多谢皇后娘娘了。”岑天时回了一礼笑道:“我可是在内阁吹牛了,说是带大家来皇宫吃年宴的,这要是没有我这首相的脸面就保不住了。”

    岑天时的话让大家哈哈一笑,李玄清也是无奈招呼大家坐下来之后笑道:“今天是除夕也没什么事,你们军政两大首脑打上门来到底想干嘛?不会正式来打秋风吧?告诉你没门。”

    “我猜岑先生和二哥来应该是为了前两天大哥哥做的行业入行标准和资质考核名册吧?”巧兮一边烹茶一边笑道。

    “什么都瞒不过巧兮啊。”岑天时点点头笑道:“皇上,这个行业标准和资质考核名册是不是会引起某些行业一家独大的现象出现?”

    李玄清摇了摇头道:“市场竞争会不断淘汰竞争力不强的商家和工厂,但是我列举的这些行业不是有一定危险如果质量不过关会引起重大的社会事故就是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本身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实际上这也是维护市场秩序。”

    “至于先生所说的一家独大的现象短期内肯定会出现,但是行业标准和资质认证标准出来之后反而让整个行业竞争出现透明化,只要你能够达到标准就可以拥有竞争的资格,反而会有利于行业发展。”李玄清摇摇头道:“而且在教育条件不断改善,整个百姓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这些标准和认证条件实际上是为了社会大众准备的,让他们在后期能够拥有和富豪和商家一起竞争的台阶。”

    “皇上的意思我明白了,这个实际上就是只要你能够达到标准我们就给你发资质证书,就有了和前期已经拥有财富的豪门一较长短的舞台,对吧。”徐天翔若有所思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这个制度很好,依靠百姓的庞大数量必然会极大的冲击特权阶级。”

    “二哥也关注特权阶级了?”巧兮给徐天翔泡了一杯茶笑道。

    “三嫂,虽然我是军人,但是关注时事总不是坏事。伴随着我们这一批人的起来,必然也会有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