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缴纳给中央财政部的,由内阁进行统一分配。

    这种办法既保证了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财力来发展本省的经济又保证了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而且新推行的税收政策也将土地征收和处置纳入到税收范围,土地收入归地方政府,处置收入并入国税收入。为了合理审批土地处置,内阁建设部新成立了国土资源局,专项处理土地审批和矿产资源开发审批,防止过度开发。这个新型的部门一开张就收到了全国各地五花八门的矿产和土地报告,不得已内阁紧急抽调了大批人手进入国土资源局才应付了第一波土地和矿产开发热潮。

    各地开发呈现出一片热潮之后李玄清和巧兮也放下心来,剩下的就交给内阁去优化调整就可以了,按照帝国经济发展全图去一点一点雕琢,也没有自己什么事了。剩下来的时间两人将时间和精力放到了自家的企业上面,渭南造船厂已经开始设计建造第一代轮渡了,图纸两人也看了,倒是有模有样,铆钉榫接技术也已经逐渐成熟,而且在橡胶技术和产业逐渐成型之后造船工业上面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橡胶来替代,大大减少了其中的工序,连带着船舶内部装饰都开始由橡胶制品替代。为了满足日益火热的橡胶制品市场的发展,巧兮将位处长安城外的橡胶厂扩建了两三倍之大,而下游专门制造产成品的徐兴夏依样画葫芦,也将自己的制造厂扩大了两三倍,制造产成品的品种也从原来的寥寥无几的几样变成了现在十五条生产线,共计二十多个产品。而且下一步专门针对民间开发了雨具、轮胎等十八样产品。

    其实橡胶制品在北方地区发展起来难度很大,而且橡胶草的产胶的数量和质量比之巧兮在后世所熟识的橡胶树差别太远,而且需要专门的加工,所以巧兮也不打算继续扩张了,等什么时候天策军打到福建广东的时候再考虑种植橡胶树吧,或者等海军进行远洋航行之后再说。

    不过就在巧兮畅想自己身处广州等后世的大都市的时候李玄清也在天策府和徐天翔商议今年的战略计划。几乎和年前预想的一样,天策府在帝国会议上制定的就是两线战略,及北线进入东北,南线渡江南下收复江南。

    这个计划让内阁不太满意,两线作战给内阁带来的压力太大,好不容易有一年完整的发展机会,岑天时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过?所以等到李玄清闲了下来岑天时就拉着他来到天策府总参大楼。

    “你们军部有没有算过两线战略展开之后需要的钱粮大概有多少?告诉你啊今年可没有过多的备用金拨付给你,你要想两线开战自己想办法,我要是再开口的话被被慕容和祁宏打死的。”岑天时摆摆手不理会徐天翔幽怨的眼神,抱怨道:“去年一年民政这一块基本上就没有投入,光靠民间投资已经严重拖累了经济发展速度。”

    “我的首相大人,要不咱们打个商量,我保证打完东北给你把所有的损失全部找补回来,实在不行我给陈凡下死命令,用你多少钱他就得上缴多少缴获如何?打仗也不一定会亏钱嘛?”徐天翔摊着手见到岑天时丝毫不放手直接找李玄清苦笑道:“当着皇上的面我给你写借条这总可以了吧?”

    “你是不是看上东北渤海国的国库了?”岑天时有点诧异道。

    徐天翔笑道:“上次小天启满月渤海国就一口气送了两尊纯金打造的金马,事后我让小四去探查了一下,渤海国大祚荣这些年在东北搜刮的宝物可不少,如果拿下的话至少今年钱庄发行钱币的备用全部都够了,而且保证给内阁今年的投资全部赚回来。”顿了一下继续道:“而且渤海国国力贫瘠,内部腐朽,区区耶律瀚雄那点人马都搞不定还需要割地求和,咱们几十万大军上去不是直接抢钱嘛。”

    李玄清倒是没有说话,而是拿起了徐天翔之前的两线战略计划书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开口道:“让钱庄借钱给你打仗吧,打完仗还本付息,多出来的缴获上缴财政部作为战后抚恤等费用。”

    “成交。最多四个月时间,我保证拿下渤海国。”徐天翔一拍手笑道:“回头我就去找殷红林,说不定他比我积极性还要高呢。”

    “皇上你这是助长天策府的气焰。”岑天时对于李玄清出的这个主意哭笑不得,摇摇头道:“看来今年内阁又要悲剧了,还好之前已经把各省的款项基本都拨付下去了,否则肯定会被天翔打劫。”

    “好了,北线的事情就这么定了,南线呢?”李玄清当做没看到岑天时的苦瓜脸,转了个话题道。

    “天成已经赶到南线庐州了,筹备南线作战指挥部,准备统一指挥南线大军进行渡江战役。”徐天翔道:“直属营和亲卫营我想了想还是调到北线吧,毕竟现在火枪的装备没有跟上节奏,所以飞雪和陆翊找到我,打算推迟装备,先打完北线战役再说。”

    “可以,南线作战基本上以步兵为主,配备少量骑兵就可以了。从现在起要有意识的培养专业兵种,培养专业化作战。”李玄清示意徐天翔继续说。

    “我和天成还有厚纯等商议过,还是将主力突破方向放在金陵,以碗口城以及附近的枞阳镇以及东部地区的浦口等集结地点,分为三个集团军,为薛万里的东线集团军、陈宇的中线集团军以及薛洋的西线集团军,集结三十万兵力。具体的兵马配置由天成负责规划上报皇上批准后执行。”徐天翔一边比对着地图一边道,“至于钟传的江州等地我打算留下李阳的十五营等兵马伺机进入南岸逼迫钟传就地投诚,如果不行让李阳转入西线和薛洋合并。”

    “也好,具体指挥让天成他们两个自行处理吧。”李玄清点点头道:“听说万毅在洛阳生病了,让他会长安疗养吧,顺便进入总参和你搭伙帮助陈凡筹划北线战役。”

    事实上在李玄清等商议前线部署的时候杨天成也在庐州的指挥所筹划南线的具体部署,由于淮南等地之前是杨行密的地盘,所以指挥部会议的时候特意将已经是布政使的杨行密请了过来。

    “部长,依我看你们还是将主力集中在浦口附近,直接渡江南进进入薛枚的静海军地界。根据我之前的情报,静海军势力虽然大,但是兵力却很羸弱,静海地区兵员有问题,这一点比淮南地区还要严重。”杨行密听完杨天成的叙述之后直接开口道:“一旦打开缺口,整个南方必然陷入群龙无首的地步,到时候我军必然可以横扫千军。”说起来杨行密对于现在天策军动不动直接十几万人直接上阵很是羡慕,之前自己主政淮南的时候十万大军就已经是自己倾家荡产才拼凑出来的了。

    “行密兄当初选民政就是个错误。”他的这一番话让王厚纯笑道:“你要是来我天策府,我估计皇上直接给你个集团军总制将军最少了。”

    “启禀大帅,玄影卫送来紧急情报。”三人正在商议军情的时候,门外亲卫汇报。

    “紧急情报?”王厚纯诧异道:“这时候有什么紧急情报?”但是他话还未说完门外一个熟悉的声音悠然传来,“厚纯,难道我来就不是紧急情报啊?你小子还真是,不给我面子,真让亲卫把我拦住了?”

    话音刚落胡小四施施然走了进来皱着眉头道:“下次你来玄影卫我保证给你挡在门外。”

    “好了,我发现你小子废话真多。你胡大统领从长安跑过来不会就为了和我的亲卫过不去吧?”杨天成对于这家伙的脾性暗暗好笑,挥手让站在一边尴尬不已的亲卫出去之后笑道:“怎么样,是不是皇上有什么新的指示?”

    “天成你这次算的可不准啊,我从长安出发的时候皇上还在和岑先生琢磨民政上的事情,你们天策府的事情还没轮的上呢。不过皇上好像已经将万毅调回总参了,打算协助陈凡策划北方战事,所以你们南方就自己搞定吧。”胡小四和杨行密拱手作礼之后大大咧咧的坐在一旁笑道:“而且我虽然让李继鹏去洪州钟传的老巢去活动了,但是目前看来阻力非常大,钟传本人虽然倾向于归顺,但是下属中那个得力大将赵德枢和水军大将雷猛可不想投诚,所以说不得要打一仗,灭掉这两个家伙。”

    “那还不简单,让小虎去走一遭就是了,最近飞鹰旅好像也开始换装了,这家伙手估计正痒着呢。”王厚纯有点不以为然道:“或者你们龙组出动不就可以了,这么小的事情还能难道你?”

    杨行密此时也听出来王厚纯的意思了,摇摇头道:“我估计不行,雷猛和赵德枢在钟传的军队中威望极高,而且平素对于钟传也是忠心耿耿,如果被暗杀肯定会引起大乱,到时候搞不好会起到反作用。对付他们还是以强对强,否则难度有点大。”

    “那就调李神福的五十九营西进和李阳汇合,以他们两人之力秘密潜入江州。这一点行密兄应该有办法吧?”王厚纯眼珠子一转笑道。

    “我说我现在是民政官,怎么你们军方的事情还来找我?”杨行密哭笑不得道:“偷渡去江州还不简单,从杜洪的地盘进去,就这家伙的小心眼,使点反间计什么的,保证他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我以前和他打过交道,交给李神福没问题的,你们放心好了。”

    “好了,既然这件事没问题了,厚纯你马上给各集团军发布命令吧,让他们最迟于二月底做好准备,等待皇上命令一到立即发起渡江作战,让郭崇韬将后方所有的船只全部调过来,这段时间让他自行选择目标清除南方水军,为大军渡江做好准备。”杨天成拍了拍手道。

    “好,我马上发布命令,骑兵军你打算留下哪一支?”王厚纯点点头让身边的参谋草拟命令。

    “让天一留下吧,他的部队刚刚转成骑兵,贸然北上参加大战不适合,留下南线磨练一下吧,皇上不是之前说了嘛,军队要走向专业化,给他点时间让他思考一下。”杨天成点了点头,“其余不再南线作战序列的部队限期开拔幽州地界,具体交给陈凡协调。”

    “也好,迁延日久只怕咱们自己也消耗不起,内阁今年已经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恢复上面了,只怕咱们的两线作战还是皇上想别的办法才凑够粮草钱粮的。”杨天成点点头叹道:“告诉下面的兄弟们所有的缴获记得要归公兑换战功,否则的话只怕咱们回到长安逃脱不了首相大人的怒火。”

    “我对金陵比较熟悉,到时候派人跟你们一道,那个薛枚还有静海军的其他几个势力财力可不可小觑,保证不会让首相大人失望的。”杨行密的话让在场几人一阵大笑,而一旁的胡小四更是眼睛冒着绿光,逗得大家捧腹不已。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两京连通() 
“我宣布,长洛铁路开工仪式正式启动。”在骊山为长洛铁路开端地,李玄清夫妇和岑天时等帝国一众高层参加了开工典礼,工业集团紧急制造的五台大型挖掘机喷吐着浓浓的黑烟从后面开了过来,在众目睽睽之下依靠着强横无比的推力硬生生的推开前方的巨石,一边的挖斗也迅速挖开前方的土坡,转身将泥土倒进了一边的宝马集团出产的四轮钢制马车上,在车夫的驱赶下四马甩开十六只蹄子奔向远方。

    “大哥哥这个挖掘机还不错吧,我已经让张大哥那边在抓紧时间研制卡车了,希望可以赶得及。”巧兮见到自己发明出来的挖掘机开工神速,让所有人震惊,顿时笑道。

    “巧兮这次可是真的立大功了,有了这些大家伙的帮忙我想我们的工期会快一半。”岑天时也跟着笑道。

    “这样吧,让宝马集团分出一个分厂,专门研究制造工程器械,趁着长洛铁路正在建造都拉出来试试。”李玄清点点头笑道:“反正都是铁道司付钱,不用怕赔了。”

    李玄清的话迎来大家一阵大笑,开工仪式已经结束几人也离开了现场,回到骊山火车站准备搭乘火车回长安。岑天时笑道:“我现在算是知道了这些机关奇技淫巧的威力了,这样下去估计我有生之年都能够乘坐火车游览天下各地了,出门难也不是什么大事嘛。”

    李玄清和巧兮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笑意。不过巧兮随即微微摇头道:“大哥哥,这个工程器械可是一门系统的学问,看样子一时半会是没办法全部都上了,只能需要什么制造什么。”

    “派几个人跟随施工队吧,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的就想办法制造什么。”李玄清一时半会的也想不出什么器械来,这种东西前世见过的也寥寥无几,而且力学研究的步伐也没有跟上,只能先看看能不能制造实物。

    几人坐上火车之后开始往回赶,李玄清算了一下大致的施工时间笑道:“三十万人同时开工,分成五十支施工队,其中有十个施工队是专门制造桥梁,在建材充足的情况下三个月的时间问题不大。”

    “建材问题问题不大,关中的几家建材厂已经开足全部马力朝铁路施工队供货,而且铁道司和建筑总公司这边采取的一边修正路基一边铺设石子一边架设铁轨的办法,而且为了尽快将路基夯实,还专门制造了压路机,速度不会差的,而且我听说他们在试验用水泥塑造枕木,取代传统的木质枕木,如果成功对于西北地区铁路建设将是一个飞跃。”岑天时捋着长须笑道。

    “这么说来,水泥厂的技术革新了?”李玄清有点诧异,自己之前倒腾出来的水泥质量不行,用来作为建筑材料倒是够了,但是制造枕木的水泥可不是一般的质量就能够过关的。

    “我知道,这是何家的水泥厂的最新技术,听说他们摸索出来了一整套的水泥制造技术,基本上能够达到要求,前段时间听说已经在试验强度了,配合钢筋的话应该是没问题的,只是成本有点高。”李玄清对于这件事知道的不多,但是巧兮却很清楚,笑道:“据说这种新式水泥已经可以作为十层楼以上的建筑材料了。”

    “对于新技术科技司要加大扶持力度,对于有发明创造的个人和团体要重点表彰,内阁要督促科技司拟定一个章程出来,鼓励科技创新。”李玄清点点头笑道,这件事还真是一件好事,之前还害怕因为自己和巧兮的缘故让民族的创新性给磨灭了,现在看来是多虑了。

    “皇上放心,科技司已经去考察了,不出意外可以评上今年的科技创新大奖,到时候皇上亲临颁奖,让传媒集团给宣传一下,估计就会传遍天下了。”岑天时点头道。

    “又给你们内阁做免费宣传了,不行这宣传费得让何文进出。巧兮回头制定一个宣传费用收取标准,找这些商家大贾收钱,每次给他们做广告宣传都没一个自觉付钱的。”李玄清笑骂道:“这些家伙不给他们公事公办都想从我这捞好处。还有他们内阁每年的宣传费也要收了,政府出公告也要付钱的啊,否则我的版面很稀缺的。”

    “哈哈,放心,回头我就让财政部把这两年欠的宣传费一次性补交齐了。”岑天时哈哈大笑道。

    “好了,还有件正事要和先生商议一下。”李玄清也是跟着笑道:“我打算将皇室财产和帝国的国库切割开来。每年由国库定额拨给皇室专项费用,其余的不在供给,切断后世子孙挥霍国家资源进行个人享受的源头。有时间先生让财政部将属于皇室的资产整理出来交给巧兮打理,以后皇室资产和帝国资产分开。”

    岑天时一愣,但是随即反应过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要切割个人资产和国家资产的联系了,防止公私不分更是给后世子孙立下一个禁锢,皇室资产属于皇族所有,可以由着后世帝王自己随便处置,但是国家资产每一分一毫的动用都需要各方牵制,这样才能够监督平衡,从而保证政权的长久性。

    “天时明白,一定会做好这件事的。”岑天时点头道:“只是皇室园林和行宫颇多,如果都划归皇室所有,岂不是你和巧兮负担太重?”

    “先生放心吧,巧兮有办法将这些行宫都利用起来的,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挣钱呢。”巧兮倒不觉得有什么负担,按照后世的管理经验来说,这些一旦交通发达之后肯定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那些行宫之中大部分修缮之后可以对外开放,光是观光的费用就非常可观了。

    “那好,这件事交给天时去办,对了既然皇上要成立私库,和国库分开,那么之前在长安缴获的那些珍宝放到国库也不能变现,要不都交给私库处理吧。咱们现在虽然和之前的制度不一样,但是皇家宝库如果没有镇场子的宝物只怕会让人笑话,回头我让红林都整理出来交给巧兮处理。”

    “哈哈,先生这是送宝物还是送麻烦?”李玄清苦笑不已,这些珍宝光是维护每年费用都不少,而且只能看不能吃,总不能自己一个帝国皇帝去拍卖宝物吧?

    岑天时笑道:“这不是皇上你自己说的要公私分明的嘛?这些可都是前朝遗宝,自然是归皇上比较合适。以后缴获的宝贝都是皇上的,哈哈。”

    “不过皇上,这每年皇室的定额费用定多少合适?而且这个也不能固定不变的吧?太平时节是不是得高点?”岑天时对于李玄清说的定额有点奇怪,摇摇头道:“而且以后子嗣繁衍必然是花费越来越大,总不能穷了皇室吧。这件事回头得好好研究一下。”

    几人开始琢磨起这件事,李玄清采取的是后世英国王室的做法,而且巧兮实际上已经在这么做了,实际上这也是为了政治需要做准备,中央集权不代表是帝王专政集权。要想让皇室长长久久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皇上,天成发来的前线部署和战略书。”李玄清刚刚回到皇宫,徐天翔就找上门来,手里拿着的是杨天成发来的军报。

    “这么说天成他们是打算按照原计划行事了。”李玄清看完军报点点头道:“原本打算等到中原春耕以后再开始的。长洛铁路到了春耕时节也会暂时停工,协助地方进行春耕,这下好了,估计是赶不上了。”

    “如今关中到中原的物资转运确实难度很大,只能倚靠从四川走水路,战事一开的话水路也有危险。”徐天翔点点头道:“中原去年一整年都在打仗,工农业遭受破坏比较大,今年土地改革,百姓分到田地估计也都想着怎么春耕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