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二哥来了,只怕南诏那边有消息了。”巧兮原本还打算说点什么见到长庆殿门口徐天翔已经走了过来顿时笑道:“大哥哥你们谈吧,我去安排一下,中午在这里吃饭,明天我去找牧辰让他尽快安排。”

    “还真是什么都瞒不住巧兮啊。”巧兮的话徐天翔自然是听到了,走过来笑道:“薛洋已经按照计划提前进入南诏国境内了。按照他报上来的作战计划,是打算轻装从麻州攻入芒布地区,吸引南诏国军队于芒布地区,而他率第三营主力绕道敌后,切断对方的后方通道,从而前后夹击灭掉目前在牂牁边境和他对峙的南诏国主力部队。”

    李玄清找来南方的地图看了看芒布的地理位置,点了点头道:“这小子从来不打算正面打仗啊,不过这样也好,奇兵出击也算是能够加快战争进程,对于他那里的道路来说这算是最好也最难的战术了。陈宇那边呢,柴嘉有没有按时出发牵制南诏国南部的军队?”

    “柴嘉已经出发,按照他的计划准备直接攻打建水城,不过陈宇那边不打算暂时和柴嘉合兵一处,他打算从交州省境内的峰州出发,沿南线切断南诏国的南部国土,让黑齿十部和文单城成为飞地。”徐天翔在一旁用炭笔在地图上画出了三路大军的攻击目标,道:“薛洋大军的主要目的地是通海都督府,柴嘉是建水城,而陈宇则是利润城和芒乃道。”

    “看样子他们三个人是想到一块去了。这三个重镇一旦拿下必然可以从根本上切断南诏国从国都调遣部队东进和我们争夺的道路,从而让南诏国真正进入覆灭的边缘。”李玄清点点头,对于南诏的攻略也算是放下了心思,转而道:“南诏国内的消息你们探查到多少?玄影卫那边有什么最新消息?”

    徐天翔正要答话,门外就传来了胡小四的声音,这家伙从来都是神出鬼没的,到哪都是别人意想不到,所以旁若无人的走进来笑道:“皇上恕罪,这两天一直陪格桑,就差点忘了来汇报正事了。”

    李玄清对于这家伙的秉性也懒的去管,只是笑道:“格桑怎么样了?听巧兮说害喜害的比较严重,这让他那个老父亲都吓得从藏北往长安来了。”

    胡小四摆摆手笑道:“格桑没多大问题,我去找了中医学院的老院长过来看了,过段时间应该就没问题了。你们刚才说到南诏,玄影卫这边估计有点信息你们两位最好了解一下,不然估计到时候前线会吃亏。”

    “南诏国虽然定都在羊苴咩城,但是实际上其行政中心早就搬到了洱海地区大厘城,也就是你们说的通海都督府的西面。其国主隆逊在国内其实大部分实权都下放给了权臣郑买嗣。南诏国内其实国主直接控制的兵马只有四五万,其他的都是其他少数部族兵马。如今郑买嗣集中了刘王、郝王和杨王三股部落联军陈列在洱海东岸,准备和咱们正式对决。至于芒布等地的南诏国军队其实就是其境内的少数部族的乌合之众,被郑买嗣鼓动之后和我们敌对。”胡小四说完这些之后继续道:“不过还好的是之前南诏几次进攻川中和交州地区,被李德裕和高骈打得损兵折将,国内青壮年死伤太大,这些年恢复的怎么样不得而知,但是肯定国力不太强了,不然的话也不会遣使来长安了。而且和咱们打仗也未必是隆逊的意思,而是郑买嗣的意思,他本来打算鸠占鹊巢,将隆逊赶下台的,只是隆逊手中有着南诏国内唯一的常备兵,所以才拖延到现在,被咱们抢了先。”

    “你这些消息有没有送给薛洋和柴嘉还有陈宇他们三人手中?”徐天翔沉吟半晌,问道:“皇上,是否需要提醒他们三人,改变作战计划,在最终作战目标达成前合兵一处?”

    “我的消息在送回长安的时候就给他们随军的玄影卫留了一份,他们得到的消息比我们早,也肯定比我们详细,而且薛洋那边占着牂牁女婿的便利,只怕得到的消息比我们多得多了。”李玄清尚未回答胡小四就已经道:“至于柴嘉和陈宇,你们也不用担心,南诏兵力最强势的时候全国兵马也就二十多万,你想想他们能有多少人?”

    李玄清点点头道:“小四说的对,不用打断他们的计划,让他们在前线自行决定吧。区区南诏国咱们二十多万大军兵分三路如果还打不下来,那么天策军也没有脸再叫天策军了。”

    “我把沿线的地形和道路也分别画了图交给他们了。我想柴嘉这一路应该算是最容易的。毕竟他们是南诏和我们大唐内地联系的主要通道。其他两地虽然不好走,但是好歹也有路。”胡小四笑道:“我能做的就是这么多了。”

    “薛洋有牂牁人带路,柴嘉的路线最容易,陈宇那边有旧日南诏攻打交州的旧道,算起来也不算糟糕。我看杨虎的修路大队这一次不会有机会超越野战军行军速度了。”徐天翔笑道。

    “去通知杨虎,如果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道路难题就想办法绕道,实在不行的就暂时换一条路修。西南地区地形复杂,而且这一次面临横断山脉的阻拦,不要太勉强。”李玄清一想到后世在这一带的道路状况也是头疼不已,直接安排徐天翔通知让杨虎不要钻牛角尖。

    事实上就在徐天翔准备通知杨虎的时候他已经在前线头疼了,之前在牂牁境内修路的时候还以为那就是难关了,这次到了南诏国边境的时候才发现之前遇到的才是小问题,这里动不动就是一座山接着一座山的,山与山之间都是悬崖峭壁,根本不符合施工条件,就算是用火药开路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只能另寻他法,利用牂牁人之前和南诏之前的山路修建简易道路,尽快输送物资进入前线。还好的是徐英统帅的大军沿途护佑,加上牂牁人不断派人深入南诏国境内劝说他们的友邻部落归降,这才勉强让大军开入芒布境内。

    不过薛洋率领的第三营和山地营却对于这些高山险阻视而不见,三万大军穿插在崇山峻岭之间是游刃有余,在天启二年四月中旬抵达芒布城的背后埋伏,等待南诏国的的反应。而此时徐英负责的正面牵制尚未到位,战机还需要等待。

    北线那边在静待时机,路径最好的柴嘉此时从扈州出发也已经越过边境,不过他遇到的不是南诏国的正规部队,而是各地少数部族的骚扰,这些西南的少数部族组成的联军甚至和柴嘉像模像样的打了一仗,只不过在换装了新式的火枪面前,这些还生活在原始社会的少数部族联军自然是没有占到一点便宜,那些枪炮声犹如噩梦一般回响在他们耳旁带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柴嘉是一战之后彻底打通了道路,让这些少数部族闻风丧胆,兵锋直指建水城。

    相对于柴嘉这边的顺利,陈宇的十万大军从峰州出发遇到的却是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次行军,即使有飞鹰旅在前方带路,他们穿梭在雨林之中依然是麻烦不断,后勤部配发的雨靴和雨具都用上了,依然有许多人染上了热带疾病,被疟疾等折磨最后丧失性命,无奈之下的陈宇只能够放慢行军速度,让随军的军医加快速度治疗伤病员,甚至为了对付雨林,直接防火在丛林之中烧出一条路。这一路走的是鸡飞狗跳,狼狈不堪,十几天的时间才行军了不到几百公里。最后陈宇决定让大部分伤员返回峰州,自己亲率精锐五万人继续出发,加快速度,并且利用之前的旧道分路而走。

    陈宇虽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但是却也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热带地区作战和行军的精要,弥补了天策军成军一来最大的一个缺口,战后这支部队被单独成立了一个军团,专门负责在热带雨林地区作战。

    天启二年四月底,在一路顺利通过的情况下柴嘉的军队第一个抵达交战地点——建水城,天策军的出现也让南诏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郑买嗣甚至一度压制不住其他六个节度使,这些人在面对天策军的主力时被郑买嗣当作了前锋,消耗天策军战力,引起了强烈反弹。等到郑买嗣好不容易压制住内部的反弹的时候柴嘉已经准备攻城了。由于建水城已经离大厘城很近了,五万大军的出现让郑买嗣做出了战略误判,认为北路天策军是虚兵,所以从芒布地区抽调兵力南下准备合围柴嘉所部。这给了薛洋一个难得的战机,在徐英主力兵团刚刚抵达芒布城下的时候抢先拦截从芒布南下的南诏国主力大军,一场大战就此在芒布展开。

    天启二年四月二十七,李玄清出席参加黄河铁路大桥的通车仪式的时候,南线两个战场几乎同时打响,南诏攻略正式进入实战阶段。

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准备() 
    天策军南线顺利攻入南诏国内让大唐帝国高层如约松了一口气,内阁围绕着广州的多项发展计划迅速出台,趁着军需物资船队从北往南川流不息的机会,带动内地人口物资加速涌向这个昔日的岭南第一城,并且开始修筑从汕头通往广州的直道,将如今岭南的这两个大港的陆上通道连接在一起,起到合并发展的机会。新上任的广东布政使甚至和福建布政使联袂出席了这岭南第一条省道的施工仪式,为两省联动发展摇旗呐喊。而且在稳定了内部完成土改任务之后,两省开始瞄准海外,将中断了近百年的海外贸易重新捡了起来,并且亲自说服前来广州准备开设造船厂的张家和岭南本地的马家合资成立岭南造船厂,总部设在广州,在汕头港设立分厂。这个消息传到长安之后让李玄清和巧兮如释重负,在市场需求之下终于有人在造船这个行业扛起乐大旗,而且还不是一直跟随自己的五大豪商,虽然按照张启山的计划,广东造船厂先期仍然以建造木质帆船为主,但是受到北方造船厂的刺激,新设计的帆船排水量已经超越以往,由以往的一千料左右变成了两千料,也就是折合成一千吨左右的排水量。而且后期还会继续探索新式货轮的建造方法,就连船坞和岸上附属车间都参照天津造船厂布局的。

    张家在广州开工新式的造船厂,加上徐兴夏和慕容翰海在杭州筹备的五洋造船厂,基本上帝国三大区域也都有了新式的船舶制造企业,虽然他们目前而言还无法和天津造船厂相比拟,但是却代表了一种希望,一种工业发展自觉扩张和复制的希望。

    放下了心思的李玄清和巧兮开始认真规划工业集团的二次发展计划,开始沿着工业发展的上游进发,开始制定各项基础原材料的研究和投产计划,在太原府和丰州分别开建两个大型的煤化工企业,将工业集团实验室里面焦炭的制造过程搬到了工厂里,并且开始让深州地区的机械制造厂开始制造新式的冶炼高炉,全面推广新式的炼铁和其他金属材料的冶炼技术的革新。而且在焦炭的生产过程中还会进行其他附属产品如硫化物的生产。

    “大哥哥你这不是建立两家企业,这分明是建造两大煤化工基地啊。”巧兮看着李玄清制作出来的工业集团的计划表笑道:“大哥哥你就不怕将咱们家的积蓄都给花光了?到时候堂堂的大唐皇帝陛下吃不起饭那后世一定会笑话咱们的。”

    “你就放心吧,我已经让张全复和慕容去通知几家大型的钢铁厂和炼铜厂准备换高炉,等到深州那边投产之后在今年内将全国五大钢铁厂的所有高炉全部换掉,到时候就静等着收钱吧。”对于土法炼钢李玄清现在已经忍受不了了,所以才会费心费力让工业集团研制出后世的那种高炉和附属的鼓风设备,目的就是要将帝国的冶炼行业的技术门槛再次提高,利用自己先知先觉的优势人为的提升这个行业的技术水准。

    “好了,你让张强和牧辰两人尽快去准备吧,这样还能赶在大连造船厂投产之前用上新式的钢材。”李玄清摆摆手让巧兮去通知工业集团那边抓紧时间准备,起身朝着长庆殿而去,今天是万毅从河西回来汇报西征准备事项的时间。

    “皇上,这么快就到了?”一走进长庆殿大门,万毅和徐天翔还有胡小四就站起来了,他们三人已经提前聊了一会。如今的长庆殿被改造之后成了李玄清的办公地点,成了名副其实的朝圣之地。

    “岑先生呢?”李玄清扫了一眼有点诧异道:“这会子他应该早就到了。”

    “岑先生来不了了,内阁那边交通部和水利环保部正在联署召开南部运河的疏通计划,岑先生正在审议计划案呢。说是第一批战俘过完今年就要全部落籍为民了,想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们发挥余热,将南部运河全部疏浚完毕,也算是为帝国的发展尽最后一份力。”徐天翔的话怎么听着怎么别扭,搞得好像帝国朝廷成了人贩子市场一样。不过南部运河那边的确是需要疏通了,之前北部运河被建筑公司修缮过之后通航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中部玄武军也修过,只是不符合标准,岑天时打算利用这次机会分段施工将运河彻底整修。

    “看样子岑先生深得经济发展的要点,知道运河对于如今的帝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过这件事得安排好,如今的运河可是船来船往,一旦停下来施工只怕会耽误很多事情。”胡小四坐在那摇头晃脑,指指点点。因为格桑怀孕,如今的他也受了性子老老实实呆在长安总部,其他地区的事情都交给了副手。

    “好了,师兄说说你在河西那边的准备情况吧?”李玄清摆摆手示意这个话题到此为止,一棒子军方的人在这谈论经济他也是听够了,果断扭转话题问道。如今军方的几大首脑中,杨天成和王厚纯正在负责缩编和换装的事情,陈凡回到丰州准备去北部边境看看,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会在南线战事结束之后率兵进入草原将黠戛斯人继续往北和往西赶,保证帝国北部边境安稳,同时收服整个漠北的民心,为此就连在东北一心一意搞军管的塔希都被他带走了。西北那边就剩下万毅一人在独力负责。

    “河西那边应该说是准备的还不错。军队已经基本到位,前期十万大军已经全部到位,就在河西驻扎。除了练兵之外就是协助地方开垦农田水利,顺带着帮助张全复植树种草,阻击沙漠蔓延。”万毅笑道,对于张全复在河西搞得全民植树种草的事情他是大力支持的,如今的河西光是军队种下的树苗就已经有上百万棵之多,这还不算民间自发的行动,自从西北地区禁止砍伐树木的规定逐渐深入人心之后,河西走廊上面的绿色植被面积是一年比一年繁盛,很多人甚至在城内开始种树种草。

    “因为长灵铁路尚未完工,关内物资进出河西速度慢,还有贺兰山阻隔,所以军需物资基本上以当地自筹为主。耶律家在河西兴建了三座大型食品加工厂,全力保障军需供给。只不过如果大军西征的话只怕粮草问题还需想别的办法。”说到这里万毅面露难色,事实上这件事长灵铁路竣工只怕问题依然存在,从灵州进入武威这段路就够后勤部跑断腿的,贺兰山的通道狭窄而且难走,不然当年灵州也不会成为阻拦温末人东进的屏障。

    万毅说的这个问题让徐天翔和胡小四脸色都一变,自古以来经略西域就是考验一个中央王朝的后勤运输能力,如果不能及时的将关内物资快速送到前线,前线大军必然会因为后勤问题而失去战力。而且西北地区多沙漠地带,很多地方根本无法行走,即使自己沿着前人开辟的丝绸之路也是困难多多。

    “让后勤部会同交通部,在长灵线开通之后开凿贺兰山通道将铁路修到河西去。”李玄清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如果铁路能够通到河西的话,那么就好办多了,过了河西那边还有几个大的州郡,如甘州、肃州以及沙洲和瓜洲等地,只是进入安息之后会面临困难,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

    “这件事我会安排天成和交通部对接的,将长灵线往西延伸。”徐天翔点点头道:“另外后勤部那边也在准备,部分军需物资交给几大商行,由他们负责运输,加上当地采购不会耽误大军用度的,至于武器装备和弹药补给的问题,我们在河西的金城建了一个大型武器仓库,采用零星运输集中存放的办法,预计在征西大军出征之前完成满装。天成这段时间一直在盯着这件事,相信不会有问题的。”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啊。”李玄清听完他们的汇报也是忍不住长叹道:“如果只是收复瓜洲以东地区十万大军基本上都够了,只是如今的安西那边情况不是这么简单吧?”

    “皇上说的是,西征沿途的势力是错综复杂,不仅仅有回鹘的问题,咱们在西域的汉人政权也不少,肃州龙家和归义军就是其中的代表,只怕咱们征西的时候还需要派遣专门的外事官员随军处理才行。”胡小四开始将玄影卫搜集的西域情报汇总分发给在座的几位,开始解释道:“甘州回鹘实力强大,是当年草原回鹘人的分支,在被黠戛斯灭亡之后迁入甘州等地,历经几次黠戛斯征讨而不灭,而且日益壮大可见实力不小,只是这股回鹘汗王进取心不大,所以对外扩张的步伐才会稍稍减少。万师兄之前被你们驱逐的温末人现在应该也在回鹘境内扎根,到时候你要小心。”

    见到万毅点头,胡小四也知道他在河西待的时间够长只怕甘州的事情知道的比自己还要多,所以也不多言,继续道:“再往西就是肃州,肃州实际掌控者就是龙家。这个龙家其实是当年焉耆人的后裔,早在吐蕃占领我安西四镇的时候就开始部分迁徙,后来安西被回鹘占领之后,焉耆王率领部分族群继续东迁到了肃州甘州等地汇合之前的族人组建了这个龙家。龙家的家主就是当年焉耆王的后裔,自称龙王。但在其后不久被回鹘人撵出了甘州,只能依靠归义军在肃州扎根。不过这个龙家在肃州扎根之后就取代了归义军成为肃州实际统治者,只不过和归义军关系仍然很好,所以两家也可以算是一家。”

    “那归义军呢?”李玄清想了想问道,对于这支西域的汉人割据势力,其实李玄清很好奇,张义潮在瓜洲首举义旗之后,最巅峰的时候几乎光复了整个西域的大部分地区,不仅仅在对抗吐蕃铁骑的战争中生存,更是在生存中壮大,将西域汉人的心一下子凝聚在一起,成为安史以后西域汉人心头的希望所在。但是在张淮深之后归义军内部却接连发生政变,造成归义军势力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