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内部却接连发生政变,造成归义军势力急剧下降,势力范围也缩到了瓜洲和沙洲两地附近。

    “归义军的情况不太好,自从张怀鼎夺回归义军控制权之后,现在又被索勋架空,我估计很快归义军的归属又会改变。我玄影卫已经进入瓜洲境内进行布置,但是在西域汉人的势力大不如前,虽然数量不少,但是却不成气候,反倒是周边的其他部族屡屡进犯归义军地盘,甘州回鹘和龙家之所以能够脱离归义军控制就是他们内乱造成的。”胡小四说起来这件事就忍不住叹息道。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打过去,归义军的归属权还会再变?这张义潮的子孙怎么一代不如一代?”这些事情徐天翔还真不知道,玄影卫是相对独立于天策府之外的情报机构,虽然受总参辖制,但是只有总参需要的时候才会提供情报资料,否则的话只会直接对李玄清本人负责。所以听到胡小四这么一说忍不住吐槽道:“昔日张义潮那么英雄,怎么现在弄成这样了?”

    李玄清自然知道归义军的发展历程,在后世,这个割据政权甚至和张家再无关系。只不过这股势力居然能够在北宋年间还存在倒还真是长寿。

    “不管他,归义军之所以屡屡发生内乱不仅仅是领导人能力问题,他们本身的体制也有问题,加上地处环境恶劣,一旦失去初代的进取精神难免会被其他人所趁。”李玄清摆摆手道:“玄影卫将西域的资料整理一份给师兄和总参,作为下一步西征的准备。”吩咐完之后继续道:“安西那边呢?”

    “安西——”胡小四一愣,吞吞吐吐道:“只怕那边有些麻烦,大食人对安西的侵蚀和影响越来越大,回鹘人也越来越多的改信天方教,只怕咱们西征最大的劲敌就是大食了。”胡小四的话让李玄清倒吸一口凉气,暗自叹息道:“该来的还是来了,后世的麻烦今日自己只怕要独力面对了。”

    “去通知内阁,运河休整完毕之后立即调集人力财力会同后勤部延长长灵线到河西金城或者阳关,必须保证西征大军的后路。”李玄清再次强调这件事,这也让在场的徐天翔和万毅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第三百零三章 长金线开工() 
    “皇上,是出什么事了吗?怎么突然要求将长灵线延长到河西省西部?是不是西域那边有变故?”长庆殿会议之后岑天时接到通知之后立即赶过来问道,长灵线延长到河西省西部,等于加长了一倍多,而且地形多变复杂,比起在关中修铁路难度加大了一倍不止,而且今年交通部的预算都快用完了,贸然新增预算只怕财政部和钱庄那边又要叫苦。

    “让财政部发行五千万唐币的安西特别债券,保证长金线的全线贯通,将南线战役剩余的俘虏全部送到河西,后勤部和建筑公司在长灵线的筑路公司不要撤,带着这些战俘队从现在开始抓紧时间勘探,让杨易专门调集国民警卫队两个都过去维持秩序,河西境内可以让总参给驻军下令协助修路。”李玄清没有理会岑天时的叫苦道:“安西那边必须抓紧时间,铁路最低限度必须修到河西,否则将来咱们在安西必然面临数以十万计的狂热的宗教徒的冲击。”大食和天方教的事情李玄清和岑天时解释了几句之后就没有多说什么,没有人会比李玄清更懂得那些宗教徒的杀伤力有多大。时至今日李玄清已经不记得平行世界里他们为什么没有越过安西大规模进入中原,但是自己来到这一世就必须将这个苗头彻底扼杀,不能容忍中华大地遭受这股绿祸横行。

    “我来安排,尽快筹措资金和人手早日开工。”岑天时对于天方教和大食没有多少印象,不过见到李玄清脸色凝重至此顿时大感不妙,急忙开始安排人手。与此同时建筑公司杨虎也被召回长安接受新的任务,将建筑大队第十一大队部分精干人手调到贺兰山麓,准备开凿一条山路出来。

    由于李玄清等都是灵州出身,对于贺兰山是熟悉之极,贺兰山山贼出身的石坚更是从河西省赶回来亲自协助建筑大队人马制定开凿路线,由他这个地头蛇在勘探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勘探报告送到交通部之后财政部开始如期发行安西特别债券,内阁也适时安排宣传,号召民众购买债券支持西征工作,并且首次在江南等地发行债券,打破了以往帝国债券只在北方几个老区发行的惯例。不过这次在江南发行的债券效果却出奇的好,以张家为首的大家族把这次购买债券的机会当成是跟随帝国政治导向的机遇,几乎是成捆成捆的往回买,分配给江南的一千万债券短短十几天时间全部售罄,很多人跑到钱庄打听卖完之后是一脸遗憾的离开,这种以帝国信誉作为背书的债券成为当下最时髦的理财方式之一,也是世家大族争相购买的对象,

    债券意外发行的成功让内阁在修路的时候更加多了底气,战争年代战俘的运用使得劳动力成本变得很低,籍此即解决了战俘的安置难题,又成功的支援了国家基础建设。岑天时显然对于战俘情有独钟,总想着利用他们的免费劳动力完成大型基础建设,否则也不会主动让交通部部署疏浚运河的事情。

    “大哥哥是打算尽快征西进程吗?”巧兮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工业集团发展计划的事情,让张强回来协助牧辰将李玄清之前划定的在丰州和太原府设置的两个大型的煤化工基地的设想落实到实处,忙的是不可开交,好不容易闲下来打算带着小天启去骊山玩几天,没想到李玄清这边又打算将长灵线变成长金线,顿时明白他打算尽快进入安西了。

    李玄清看着已经在地上可以颤颤巍巍行走的小天启也是忍不住感叹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宝贝儿子都可以下地走路了,所以看着他笑道:“我这是打算将两代人的事情一起做了,免得这小家伙长大了埋怨咱们没给他修路。”

    李玄清搞怪的语气让巧兮吃吃一笑,走过来拉着他的手跟着小天启在千秋殿门口转悠,笑道:“今年修到金城,回头咱们把东线到海州的接通那就是陇海线的原型了。不过这时候接通海州用途不大,而且还会耽误中原的发展机遇,还是再等等吧。”顿了一下继续道:“只不过贺兰山建筑公司真有把握吗?这可不是西南那边随便填填山谷,炸炸山头就可以铺出一条路来。铁路需要的是长久性和安全性。”

    “试试吧,大不了学詹天佑修京张线搞人字形路线。”李玄清瞥了撇嘴笑道:“不过我已经让施工队那边实验涵洞和隧道了,贺兰山的地质环境还是比较适合打隧道的,如果可以的话也能够积累经验,免得成天到晚扛着炸药包开山炸石,炮火连天的。”

    巧兮对于李玄清的想法自然是一清二楚,夫妻二人千年的见识积累让他们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有着天然的优势,很多事情到了他们这就自然而然的能从后世的见闻中得到解决办法,所以也不问下面的事情了,带着小天启转身去收拾行装,打算去骊山。原本李玄清也打算跟着去收拾的,却被徐天翔拦住了,南诏那边有新情况。

    “你是说南诏国主那个隆逊打算投诚,想借助我们的手帮他消灭郑买嗣?”李玄清接过徐天翔的战报有点惊疑不定,问道:“小四那边有没有情报证实这件事?”

    “小四请假了,不过嘱咐过玄影卫那边有消息直接送到总参,暂时没收到什么消息。”徐天翔苦笑道:“格桑这两天身体刚刚恢复一点,所以小四也没心思。”

    “这样吧,你叫上伏瑶,我带巧兮咱们今天去小四家里看看。”李玄清一边思索这件事一边带着巧兮赶到小四家里。此时的胡小四家里老丈人带着几个从藏北来的亲戚亲自过来照顾格桑,因为胡小四是孤儿出身,也没什么亲人,所以丈母娘都来长安了。

    李玄清的到来让这位昔日的藏北王有点慌了手脚,急忙见礼并且安排人过来泡茶,并且亲自陪同。不久胡小四也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两条黄河大鲤鱼,见到李玄清和徐天翔夫妇都在,急忙笑道:“皇上不带这样的,我这才一请假你们俩就杀上门来,抓旷工也不是这样抓法啊。”

    他这句话让满屋子人哈哈大笑,胡小四也不理会自己的老岳父那眼神,他和李玄清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君臣,加上李玄清本来就不喜欢礼节,所以素来没上没下。

    巧兮和伏瑶见到胡小四回来两人去后堂去看格桑去了,胡小四则带着李玄清走到一旁的书房笑道:“皇上来看我有没有带点礼物什么的?空手而来我可不请你吃饭啊,最近格桑他们家人都来了,我那点俸禄可都花了,现在都快吃不起饭了。”

    “你小子从来都不吃亏啊,连皇上你也敢敲诈,我看你这玄影卫大统领今年是不想过了。”徐天翔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将收到的南诏国的消息递给他道:“一大早就出去给格桑卖鱼,这个你还没看到吧?”

    说到正事胡小四顿时变得认真起来拿过情报扫了扫笑道:“这个隆逊还真是闲不住啊,看来他是受够了被架空的苦了,所以想着让咱们帮他解决麻烦。”顿了一下继续道:“不过皇上,这个南诏国主也不是什么东西,听说他的国主位置就是靠郑买嗣帮忙争过来的,本来没什么能力却在上位之后大肆残杀自己的兄弟亲戚,以至于现在郑买嗣做大而无人牵制。”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咱们是不是要通知前线让柴嘉派个人去接触一下?他距离大厘城最近。”徐天翔对于隆逊的为人没有丝毫兴趣,只是他和郑买嗣的矛盾让他若有所思。

    李玄清点点头无可无不可道:“让外事部派个人过去吧,要求就一个,南诏国必须纳入到大唐帝国的统治范围,可以保证隆逊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剩余的就让他不要操心了。他这个国主是当到头了。”

    “这件事让内阁配合一下就可以了。今天来是看看格桑怎么样了,这么长时间了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按理说他一个高原公主,身子骨应该比咱们内地人要好得多,怎么这次这么严重?”李玄清有点好奇的问道,记得之前巧兮怀孕的时候都好好的,还能跟着自己四处乱跑,怎么到格桑这这么严重?

    “估计是水土不服吧?”胡小四也有点无奈道:“我那个老岳父这不,连部族的事情都不管了,拖家带口直接来到长安亲自照顾,总算是好点了。”说道这里胡小四道:“对了皇上还有件事我觉得咱们得注意一下,我岳父说吐蕃多弥王系中靠近东南的一支好像也在觊觎南诏国,让我们多加防备。”

    “不管他,你让玄影卫多加关注就好了,打完南诏国让薛洋和徐英就地驻扎,一方面防备吐蕃,一方面以山地营和第三营为基础组建和训练山地高原作战的专业部队,为将来进藏做好准备。”李玄清还记得入藏的几条道路,不过前世他也没走过,所以也不知道哪条路才好走一点,只能让他们自己去摸索。

    几人刚说完这些巧兮和伏瑶就陪着格桑走了出来,李玄清看了一眼,只觉得这个昔日的小辣椒现在神情憔悴,身体很是虚弱,急忙制止她行礼,伸手过来给她身上封了几指,以纯阳真气帮她推血过宫疏导周身气血之后让巧兮扶她回去继续歇息。

    “没什么问题,只是周身气血有点虚,让中医院那边多关注一下就好了。”李玄清对着胡小四笑道:“腹中胎儿倒是生气勃勃,应该发育的很好。”

    胡小四闻言有点眉飞色舞,笑道:“皇上,我这有藏北的青稞酒,咱们中午喝几杯如何?”

    “你小子有这好东西还不赶紧的拿出来?”徐天翔砸了这家伙一拳头,笑骂道:“还有多少别藏私赶紧的都给我拿出来,正好天成和厚纯两个也快回来了,到时候兄弟们给你分了。”

    几人嬉笑了一会之后胡小四问道:“我听说最近灵州那边挺热闹的,好多兄弟们都回灵州了,咱们要不找个时间也回去一趟?”

    “那就等长灵铁路通车吧,到时候带着一家人正好回去,顺便就近看看贺兰山隧道杨虎他们想出办法来没有。”李玄清点点头笑道。

    几人在胡小四家里热热闹闹的吃了顿饭之后才各自回去,徐天翔回去和岑天时安排外事部的人赶赴柴嘉大营,准备和南诏国秘密谈判,而李玄清则带着巧兮去骊山住了几天,四月底骊山上面气温还有点凉,泡着温泉当真是舒服惬意的很,就连小天启也被带到温泉池让他一个人在那扑通扑通划水玩。

    舒舒服服的玩了好几天之后李玄清夫妇回到长安的时候长灵线那边最后一处铁路也开始合拢,黄河大桥更是在五万人日夜不停紧张施工了四五个月之后终于竖立起来,加上引桥和辅桥总计五公里的长度在这个时代创造了一个惊世传奇。大桥完工当天李玄清和巧兮亲临现场和十几万军民一起欢呼庆祝这个伟大的奇迹诞生在华夏大地。

    “大哥哥,我看了这座黄河大铁桥至少可以使用几十年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巧兮让牧辰带着实验室的人在仔细勘察了大桥的所有特性和结构之后跑到李玄清身边笑道。其实眼前的这座大铁桥有点类似于解放前假设在黄河上的大铁桥,基本上整体结构全部使用大量的钢材和部分混凝土,以确保桥梁的硬度和抗摇摆度。只是李玄清比较担心的是这个时代没有人会系统的设计桥梁结构,对于古代的桥梁知识懂得不多的他只要让巧兮带着人现场实际勘察最后得出结论,这才让他放心。

    “皇上,首趟从长安出发开往灵州的火车已经快到盐州了,但是大家伙都希望皇上还是等到下一班车再上去。”环九走过来低声道。

    “李玄清摆摆手笑道:“放心吧,铁桥没有问题,如果我不上去的话百姓不会安心的。放心好了。”

    “哐啷”一声汽笛长鸣,盐州火车站迎来了史上第一列火车,吞吐的浓烟丝毫没有让围观的百姓感到害怕,反而不约而同的欢呼起来。李玄清带着巧兮登上火车之后火车再次启程稳稳的从大铁桥上疾驰而过,到达对岸。

第三百零四章 南诏分裂() 
    建水城下,柴嘉的五万大军已经将建水城团团围住,配属的新式火炮也被他给拉了出来,天策军野战部队现在已经正式将炸药包从重型武器当中剔除出去,部分移交给国民警卫队,部分直接改成弩箭少量配属部队,作为伴随步兵武器使用。

    不过柴嘉却被之前南诏国主隆逊的特使给打断了节奏,在没有得到陈宇和总参的授意之前暂停了攻击行动,不过他也没闲着,除了联络北方的薛洋以外,还将玄影卫在南诏国内的负责人秦空给找来了。秦空带来了一个重大的消息,南诏国内近期会发生巨大变故,建议前线军队暂时陈兵不动,以兵势压制住其中占优势的一方,同时左手渔翁之利。

    柴嘉这边是没什么问题,反正他还要等外事部的官员抵达之后再行决定,陈宇那边还没有赶到利润城下,但是此时北线的薛洋大军却没有办法遵守这条约定,薛洋已经在芒布城西南伏击从芒布那边撤兵的刘王主力,玄影卫送达消息的时候甚至薛洋的第三营和山地营已经和刘王的兵马打了起来,自然是没办法撤出来。不过薛洋转念一想,芒布距离南诏国的统治中心洱海地区尚远所以也没再理会,继续让第三营出击,从山地营侧翼进入战场,将刘王的五万大军团团围住。

    刘王其实就是南诏国内三大少数部族中的一个,之前一直是南诏国用于维护其统治的排头兵,此次郑买嗣调他南下就是判断北方天策军的攻击是虚兵,所以准备收缩主力到洱海东岸和南岸,准备集中兵力先行围歼柴嘉兵团,只是没想到的是刚出芒布城才一百多里地就一头扎进了薛洋的口袋之中。

    而且最让刘王感到心惊胆战的是这伙天策军人手一只火枪,只听见一片乒乒乓乓的枪鸣声之后自己的部队凭空倒了一大片,这种无影无痕的攻击方式让他的部队根本无法去防御。刘王甚至亲自抓住一名阵亡士兵的尸体过来查看,只见这名士兵胸口有一个手指大小的孔径,鲜血正在源源不绝的从里面冒出来,但是却发现不了任何的其他痕迹。

    “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给我竖盾牌掩护,冲上去,冲上去柳神会保佑我们的。”刘王能够想到的就是将大盾牌竖起来,然后尽快催促士兵上前和对方展开白刃战,否则的话依靠对方这种绵绵不绝的射击方式自己的士兵肯定会被全体当成兔子一样。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即使前线竖起了大盾牌,但是士兵的伤亡并没有减少,这些鬼东西居然能够钻透盾牌,将后面的士兵直接击杀。

    “命令各队执行三段式射击,神射手给我找到对方的军官将领重点击杀。”薛洋站在一旁的山坡上带着亲卫队不断传达指令,调整部署。对于火枪的威力他还是很满意的,前膛枪活力的密集度和时间间隔也被三段式战法弥补了,只是米尼弹的穿透能力让他不满意,面对普通士兵的木盾或者牛皮盾自然可以钻透,但是天策军自己的精钢盾牌却没办法,打上去之后子弹直接爆炸了。

    不过相对于这场战役米尼弹的威力已经够惊人了,五万对五万,在优势武器的支持下薛洋很快就结束了战斗,大队的刘王的部队被彻底打的抱头鼠窜,根本没有给他们短兵相接的机会,在天策军从战场的这一头赶到那一头,就连刘王自己都被天策军的神射手找到一枪毙命,失去了指挥,南诏国的军队彻底失去了应变的能力,也失去了唯一可以找到天策军破绽的机会,这让很多天策军士兵悄然将已经拿出来的刺刀又放了回去。

    这场战争虽然很平凡,但是对于天策军和薛洋等将领来说却弥足珍贵,因为这是火枪第一次经历实战洗礼,强横的火力投射和新式的战法让很多将领在作战日记中不约而同的开始提出各种各样的设想,以三段式战法为基础很快这些将领就琢磨出遭遇战和阵地战等不同作战条件下火枪队应该如何布阵,如何完善火力投送力度以确保达到封锁敌人前进。

    唯一让薛洋感到遗憾的是因为自己是伏击战,而且南诏国北部地区地形太复杂,火炮全部留在了徐英的主力兵马那边。不过薛洋对此也不再多想,将俘虏交给副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