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州那边的高炉基本上可以满足全国的需要了,只是丰州这边运输是个大问题,所以二期工程目前进展速度被拖慢了。”张强有点遗憾的说道。

    “你们现在的办法是什么?”李玄清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挠了挠头问道。

    “因为丰州的黄河水面平缓,所以行船也比较方便,我们从徐家的关中运河航运公司租借了二十条自由动力货船,利用水运将焦炭等产品运到对岸的南原渡口,然后委托党项丰家的运输公司负责运输到其他地方。算起来的话其实这种方式耗费比较大,不是太可取。”张强继续道:“冬季的话则利用冰面进行运输,相对来说运输量就比较小一点了。我们现在也在积极开拓其他道路运输方式,近期准备开船利用夏季黄河水量上涨的优势将焦炭运输到盐州,然后用铁路运输到关中,这条路就方便多了,关中那边的钢铁企业都在铁路沿线,这条路算起来的话我们还是盈利的。”

    “看样子是要启动铁路建设将丰州和其他地方连接在一起了。”李玄清点点头,对于耗费的问题倒是有办法解决,但是如果生产的焦炭不能及时运送到钢铁企业里必然会导致李玄清提出的新一轮钢铁冶炼技术革新的计划面临搁置的风险。所以李玄清转头问道:“巧兮,咱们工业集团的账户有多少钱?”

    “大哥哥的意思准备咱们自己修铁路?”巧兮有点惊疑不定道:“工业集团除了这两个煤化工基地的建设费用以外倒是有几百万唐币,但是不管铁路往东还是往西几百万只怕无济于九牛一毛啊。”

    “到时候以咱们今年的收入作为交通部从钱庄贷款的抵押,这样估计能借个三四千万吧,我马上传讯给丰州布政使府让他们会同交通部立即准备勘探从丰州到其他地方的铁路路线,争取短时间内修建一条能源铁路,输送丰州产品进入全国市场。”李玄清道:“如果运气好的话,过几个月等远航船队回来之后内阁财政部就有钱将这个借款补上,这样就不会耽误这三四个月的时间了。”

    李玄清的办法让巧兮点了点头,这种在后世很常用的办法对于他们夫妻俩来说倒是不觉得奇怪,但是对于今年超支严重的交通部和财政部只怕风险不是一般的小,尤其是交通部那边还有长金线需要修建,只怕交通部长吴作栋头发都要白了。

    说完这些之后李玄清继续参观煤化工企业,工业集团此次在丰州投产的除了焦炭,还有其他的煤炭化工产品,其中另一项重要的产品就是硫化物,不过能够投产的也只是用来制造火柴和烟火的产品以及用来制造燃料的产品。说起来工业集团实验室的化学水平在李玄清夫妇孜孜不倦的言传身教之下已经领先整个帝国了,包括化工学院里面学习的化学知识都是从实验室里面总结出来的。在李玄清和巧兮的干预之下,早期的化学已经逐渐摸索到真正的门槛,进入了正轨的发展阶段。不过按照张强和牧尘的规划,后期会继续兴建大型的化肥工厂和焦油工厂。这些基本上不需要大型交通运输,所以如果不是李玄清要求首期必须兴建焦炭生产基地,这些项目肯定会优先摆在工业集团的日程上来。

    这些工厂和设备基本上都是工业集团自行设计生产的,很多机器设备都是首次出现在市面上,光是这些东西就让牧尘的实验室全体研究员这些年苦心钻研的成果都用上了,而且在生产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很多问题,被传回实验室之后反复修改才生产出来的。

    不过李玄清对于牧尘和张强居然能够想到用硫化物的产成品来生产火柴倒是让他很新奇,火柴在后世可是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完善的,而且还经历了很多次原材料的更换才摸索出来的经验。不过这一点李玄清也没有细问,工业发展尤其是化工工业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很奇妙和偶然的过程,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实施的工业革命本来就是一个偶然性,所以其经历的过程不可能和后世历史上记载的一样。

    看完了这些之后李玄清很满意,和巧兮现场将张强和牧尘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之后第二天让亲卫迅速给长安传讯,同时通知丰州布政使去乌梁素海的纳仕镇,那里是巧兮规划的旅游基地所在地。

    如今的丰州布政使已经换成了长安行政学院第一批毕业生高崇民,这个当年第一名的毕业生对于工业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痴迷,在纳仕镇见到李玄清之后听说准备修建铁路将丰州和其他地方连接在一起,激动得无以复加,丰州因为是帝国的起家之地,所以政策、资源和财力等等都不是问题,唯独交通让他日野犯愁,所以一听说李玄清要修铁路当即表示,自己绝对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甚至表示愿意捐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并且信誓旦旦的表示准备去丰州工商界去化缘,帮助交通部解决资金问题。

    高崇民的举动让李玄清感到一阵欣慰,自己培养出来的新式的政务官员终于能够跟上自己的步伐了,等到他们成长起来必然会将这种传统传承下去,从而彻底改变以前的那种为官的作风和作为,提前奠定工业发展的基础。

    天启二年六月初,在帝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夏季的时候,岑天时带着交通部吴作栋和财政部祁宏赶到纳仕镇,不过他们听到李玄清的计划之后都是直摇头,都觉得这个计划风险太大,交通部和内阁的财政压力太大,而且将预期还款来源放到了远航船队带回来的金银上面,一旦船队没有带回来或者没有带回来那么多金钱,必然会导致整个帝国金融出现系统性风险。

    “先生你的想法太过于保守,就算远航船队到时候没有带回来足够的收益,光是抵押工业集团一年的收入也能够完成还款,不会出现风险的。”李玄清摇摇头道:“而且我相信徐兴夏回来的时候必然会让你大开眼界,到时候你应该担心的是让慕容约束其他商人,不要一窝蜂的都去日本或者海外,忘记了国内的发展。”

    “先生放心吧,巧兮不会让钱庄收不回贷款的。而且工业集团会选择按期还本付息以确保财政部和钱庄的金融风险降到最低。”巧兮的话算是将三人的反对意见彻底压制住了,工业集团每年的收入都是数千万,在巧兮层出不穷的挣钱方式带动下,只要是她准备做的事情没有不挣钱的,就连之前一直亏损的传媒集团今年都能够保证收支平衡了。

    “首相,两位部长,丰州工商界盘完铁路修到丰州已经是望眼欲穿了,我相信只要铁路修到丰州,丰州的发展必然会更上一个台阶的,我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果铁路修到丰州,三年之内丰州的工商业如果不能够达到帝国第一的水平,我高崇民辞官去修路,为帝国修一辈子路。”高崇民站起身来道:“而且我会带动整个丰州工商界捐款捐物,丰州布政使府下属的所有官员都会亲自上阵的,不要报酬,也一定会完成任务的。”

    “皇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担心今年的交通建设太大了,长金线本来就是超支建设的,如果再次兴建铁路咱们会不会拖累帝国发展的速度。”岑天时急忙将高崇民按下来坐在位置上苦笑道:“现在咱们还在进行统一战争,每年的军费支出都会大幅上扬,我怕来年没有那么多的财政支出修路。”

    “放心吧,交通运输从来都是经济发展的增速器,就如崇民所言,只要铁路修通,凭借丰州的地理条件和优势的政策条件,丰州必将超越其他地方称为全国第一大工业城市,没有之一。”李玄清的话为这条铁路定下了最后的基调,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拥有煤炭和铁矿两种资源的丰州有着多么大的优势。

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 
    纳仕镇的这次会议对于整个大唐帝国北方的发展意义深远,时候交通部抽调人手在真个阴山以南地区进行全面勘探,在历时一个多月之后才将一条从灵州到东面蓟州的长达几千里的铁路线勘探完毕,随即编写成计划书上呈交通部。

    不过在此时吴作栋跟着李玄清夫妇以及岑天时等返回长安的时候还在愁眉苦脸,交通部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运河疏浚和长金线建设上面,除了前期的勘探人员可以抽调以外,其他的建筑人手可以说是没有丝毫办法。

    “先生,你回去和天翔商议一下,将南诏那边的俘虏都拉回来送到丰州沿线,这样可以解决一部分人手问题,运河疏浚之后除了已经到期的服苦役人员各自落籍之后其他人也都送到丰州等地,第一期建设人手差不多也就够了。”李玄清对于吴作栋的哭脸忍不住笑道:“你们不要愁眉苦脸了,我和巧兮可是将手里面最后的财产都押给钱庄了都没觉得什么,怎么你们几个比我们还要受不了?”

    李玄清的话倒是让大家一笑,岑天时也跟着道:“回去之后祁宏你马上赶到南诏那边将南诏的国库给我一分不少的全部搬回来,一个铜子都不想落下,而且告诉薛洋和陈宇,能俘虏的人员尽量都俘虏,别打的尽兴了全给我杀了。现在帝国需要人手,需要无穷无尽的人手,如果他们搞不定十万人以上的俘虏,明年的军费我一定给他砍掉三成。”

    岑天时恶狠狠的话让大家哈哈大笑,他这么一说倒是让李玄清想起了什么吩咐道:“回头记得让国土资源部抽调一个大队人手去南诏和牂牁以及广西地区看看,如果我估计不错那边的银矿不少,不会比四川差的。”李玄清的话还没说完,岑天时那边就直接让自己身边的亲卫快马回长安通知国土资源部让他们赶紧行动。事实上这一次国土资源部收获不小,原本南诏国就有很多银矿在开采,这一下全部被他们和后勤部接收,等到年底的时候居然新增白银上百万两,也算是一笔额外的收入了。

    李玄清一行回到长安之后岑天时这边抓紧时间安排资金人手去勘探铁路去了,巧兮则带着牧尘去汇合吴作栋去钱庄办理手续,李玄清这时候才完整的收到徐天翔那边关于南诏那边的详细战报。

    “薛洋那边在弄栋城真的打败了吐蕃人?看样子咱们在南诏搞不好还要和他们打一仗了。”李玄清拿着战报沉吟半晌道:“那个隆逊逮到了?让玄影卫的人去找找他,让他拿银子给自己赎罪,他是一国之主怎么说也能值个壹佰万两以上吧?让玄影卫放手去做,最近内阁缺钱,巧兮都把工业集团今年的收入全部抵押给钱庄去换取铁路贷款了。”

    李玄清没想到的是自己这无意当中的一句玩笑话居然真的让徐天翔给传到了前线,这一下整个南诏国内的富人和贵族集团遭了殃,那些天策军将士听说皇后娘娘为了帝国发展将工业集团都给当了,顿时就双眼赤红,自己来到这南诏国打仗不就是为了帝国统一和繁荣吗?这怎么连皇后娘娘都没钱了?没说的直接去找那些富人吧,让他们把钱都给我拿出来,怎么说也不能让皇后娘娘卖嫁妆啊?所以原本拿下洱海地区应该整修准备应对吐蕃人的天策军忽然之间又散开了,几乎是那些没来得及逃走的贵族和富豪一网打尽,只要是之前对抗天策军或者做了不法事情的,全部没收财产,一部分粮食和田产等等就地分给了穷苦百姓,剩余的大部分金银财宝全部给拉了回来,让后勤部送回长安大本营,就连之前郑买嗣在大厘城的府邸都被这帮子家伙给拉出来准备卖了。

    这场哭笑不得但是柴嘉和李阳两人却默许的行动一直持续到天启二年六月中旬,薛洋的命令传到大厘城,命令柴嘉和李阳立即率领主力人马沿龙和等地攻击前进与他们在羊苴咩城汇合,准备应对吐蕃人的再次进攻,并且分兵追击郑买嗣和胡敬璋。李洋和柴嘉闻讯留下一个营驻守大厘城等地等待国民警卫队接收,其他攻击六万人立即兵出龙和城,前往西部。

    而此时位于南线的陈宇兵团主力则在攻占利润城之后一部继续往西朝盲乃道进发,另一部在他的亲自指挥之下往南和黑齿十部交锋,准备彻底拿下南诏国内南部势力,从而打通南诏国南部和交州地区的陆上联系。在这个战略指导之下,位于交州修整的其余三个营人马也开始直接从演州出发,准备抄底黑齿十部在南部的最大城镇文单城。

    在雨林地区越打越顺手的陈宇兵团在天启二年六月中旬冒雨和黑齿十部的三万人在利润城以南一百多里的山地展开激战,原本陈宇还担心下雨会影响步枪的使用效率,但是李玄清设计的这款火枪使用的燧石击发点火,为了防水专门加装了防雨盖帽,所以几乎是一边倒的将黑齿十部的军队打翻在地,三万人除了战死的有一万多人被俘虏,其他逃散的人员钻入大山深处化作鸟兽散。

    经此一战黑齿十部的有生力量被消灭,剩余的人马在其首领黑齿王的带领下继续往南撤企图依靠雨林和地形等条件让天策军知难而退。不过此时的陈宇的精力已经不在这些人身上了,除了派了一个营远远的跟在这些人身后保持压力以外,其他人手迅速挥军北上准备参与薛洋那边的战斗。

    此时羊苴咩城那边徐英率领三个营的兵力直奔丽水城而去,准备去追击胡敬璋和郑买嗣,而李阳则率领本部人马去收复南诏国其他城池,有了隆逊这个国主在,短短十几天时间几乎整个南诏西部的所有城池都被拿下。不过薛洋暂时并没有派兵进驻,而是仅仅是招降就算了,主力人马七万人从羊苴咩城出发前往剑川北部临近吐蕃边境的铁桥城,准备在那里迎击吐蕃军队。此时玄影卫那边也传来了最新消息,吐蕃军队从马儿城出发已经在路上了,这一次足足有十万大军,这应该是多弥王系最后的大军了。

    薛洋抵达铁桥城以后开始让玄影卫打探他们的行军路线,并且安排李阳在边境整修阵地准备接战,不过让他有点为难的是铁桥城虽然是扼守两地边境的重镇,但是显然吐蕃人进入南诏还有另外一条线路,那就是从铁桥城的东面进入香城郡,而玄影卫那边也不确定他们到底应该怎么走。

    如果要分兵的话那么对方十万铁骑即使有新式武器助阵只怕也难以挡住对手,可是如果不分兵的话如果自己算错了那么岂不是让对方进入南诏境内?对于已经将南诏当做大唐帝国国土的薛洋来说是绝对不允许帝国部队在自己的国土上肆意奔驰的。

    所以想来想去薛洋还是决定不能守株待兔,要主动出击,要利用手中七万大军的雄厚兵力深入对方境内,逼迫对方与自己交战从而达到一战解决对手的目的。想到这里薛洋开始研究从马儿城南下的几条线路,并且招来李阳和李神福商议对策。

    三人计议已定正准备出发后方来报说陈宇已经率兵北上,这对于薛洋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薛洋立即让传令兵去告诉陈宇让他率兵进入香城郡,由那里进入吐蕃境内将吐蕃大军往铁桥城这边驱赶,以求得在铁桥城和对方展开最终一战的目的。有了陈宇的支援之后薛洋放下心思在铁桥城外构筑了一个标准的步兵阵地,七万大军沿着一个小山形成的岔路分成三部分,这样就可以随时应对来自北面和东北面而来的敌人,为了强调火力,李神福甚至指挥人手将二十多门火炮直接搬到了山顶山,在那里构筑了一个完美的炮兵阵地,依照这个高度足够辐射整个战场。

    布置完这些之后薛洋再次给已经进入香城郡的陈宇,让他抓紧你时间加速前进,如果在行进途中遇到对手就朝着自己这边边打边撤,吸引对方来铁桥城,然后反向迂回包抄对手。

    “大帅,这一次打完的话咱们南线战事基本上算是结束了吧?”薛洋站在铁桥城的城头看着北方连绵起伏的群山不知在想什么,背后李阳走过来叹息道:“当年胡将军让我军事学院学习我都没想过将来的一天我能领军打到这异国他乡,也没想到皇上真的能够实现大唐统一的诺言。”

    薛洋也是点点头笑道:“你比我幸运,当年我参加天策军之前只是一名没有生计的无业游民,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加入天策军之后除了在军事学院学习,就加入了李将军的部队,在长安一战之后跟了王帅加入第三营才有的今天,说起来真的跟做梦一样。”

    “启禀大帅,城外五十里发现吐蕃人踪迹。”两人原本还打算说些什么身后玄影卫的汇报将两人拉回现实。“看样子陈帅那边是没有拦截到吐蕃人,你立即传讯让陈帅率兵赶到吐蕃人的北面,咱们前后夹击,彻底消灭对手。”玄影卫信使走后薛洋和李阳两人迅速出城来到城外的阵地。

    此时吐蕃人已经快要接近天策军的阵地了,李阳的部队再吐蕃人的正前方,所以他直接去一线指挥部队去了,薛洋则直接登上山顶,来到炮兵阵地。

    “李队长,你们的火炮能不能打到五里以外?”薛洋见到吐蕃人已经开始在天策军阵地五里以外的空地上整队,顿时指着对面问道。

    李队长就是此次集团军的炮兵营的分队队长,不过因为薛洋的南线集团军分拆了数次,此时集中起来的火炮只有二十门,被布置在山顶山呈一个扇形分置。此时他听到薛洋询问走过来敬礼摇头道:“启禀大帅,炮兵营的射程最大只有三里,最佳杀伤射程应该在两里到三里之间,所以暂时无法发射。”

    “没关系,做好准备,等待命令发射。”薛洋本来也只是随口一问,闻言点点头走到前面拿起最新配发的千里境观察对手的一举一动。这千里境其实制作过程很简单,在玻璃被李玄清带过来之后磨制一个合格的镜片虽然费时费力,但是给高级将领配发这种单筒的千里境还是能够做到的,如今的天策军营一级的将领基本上都人手一个。

    “这伙吐蕃人比以前要精明的多啊,还懂得利用品字形阵势来发动进攻。”薛洋看了一会若有所思,品字形阵势对于进攻者一方来说基本上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迅速利用后方的两个阵脚来支援前方的前锋部队,而且如果战事不利还能够起到相互掩护撤退的效果。

    不过吐蕃军队用的是品字形阵势,其实天策军这边如果真的考究起来的话也算是一个品字形阵势,只不过天策军这边已经在李玄清的提倡之下利用战壕来打野战,半人高的战壕让天策军的将士们已经可以趴在战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