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啊,这件事不可啊,曹将军虽然兵败但是也罪不至此,他可是有功之人,此时对他大动干戈岂不是自毁长城?”李一常赶紧拦住张朝奉苦劝道:“再者说曹家在沙洲历经百年几乎和主公这一脉同时存在起家,盘根错节,此时危急关头如果擅动的话那么恐怕会出大变故不可。”

    李一常原本就是张朝奉的师父,所以说起话来自然比起其他人要直接的多,所以张朝奉闻言也是长叹一声,拉着他坐了下来苦笑道:“我如何不知道此时动曹家无异于自毁根基,只是我张家基业却被他一战全毁了。这一来只怕王图霸业都是转眼成空。”

    张朝奉满眼的苦涩让李一常忍不住叹息,这种事情他也没办法去劝说,所以沉默半晌之后问道:“为今之计我们该如何行事?”

    “如今冬季已经到了,西北干冷的天气会帮助我们做好冬季防御的。老师你去安排一下吐蕃雇佣兵出境的事情吧。如今我们的军力大减,他们留在沙洲只怕比起天策军还要危险,必须马上安排出境。另外带回来的归义军我已经安排人重新整编,咱们这个冬天只怕是要难熬了。”张朝奉脸上出现了一抹淡然的神色,站起身来朝着李一常鞠了一躬道:“如今是多事之秋,还请老师多多帮忙。”

    李一常走后张朝奉就开始逐个走访张氏家族的其他骨干,在他看来如今这个局势只有自己的家人才是最可靠的,尤其是自己的十四姑姑张燕桥。当初自己能够从索勋夺回河西大权就是靠着自己的这位十四姑姑关键时刻率兵击杀索勋帮助自己夺回大位的。说起这个十四姑姑张朝奉忽然有一种找到靠山的感觉,至少在这个群雄环伺的西北,自己还有一位靠山,在自己最危险的时候能够给予自己最强大的依靠。

    不过就在张朝奉走向李明振家的时候李一常那边在安排完军务之后却独自一人走向沙洲大牢,他知道这一刻他有能力帮助张朝奉,只不过李一常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到底是不是对的。张朝奉的担忧和疑心他如何能不担心?但是如今情势如此危急,他已经没有办法去考虑后面的事情,至少在天策军休整之后大军云集之前沙洲至少要有自保之力。

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 
    “好了你们走了我就不送你们了,回去记得要和老师打个招呼,我从西北弄了两个雪狐皮子,你回去找个师傅做成雪狐护膝给老师。”万毅在瓜洲城外看着钱宁和薛万里的大军军前看着杨天成几人笑道。

    胡小四走上前来笑道:“行啦,我的大师兄,我不是把赵四和小虎他们都给你留下来了吗?不要舍不得我,过完年等铁路修到甘州,到时候大军会来得更多的,咱们这么多兄弟指不定还能在西北相聚呢,到时候吃你得的大户。”

    几人嘻嘻哈哈闹了一阵之后开始率军东归,而万毅这边则安排全体官兵协助拓跋思谏处理瓜洲这边的政务和地方性事务。没办法西征这边现在离不开这位副首相了,而且拓跋思继也接到总参的命令作为下一批主战部队前来瓜洲听令,所以拓跋思谏索性也推了内阁那边派来接替自己的人员,安心的在瓜洲和已经抵达肃州的张全复协调两地,安排好过冬事宜。

    “副首相,杨易那边安排的国民警卫队一个营的兵力如今估计是到不了了,所以我打算抽调一个营的军队给你。”万毅这边送走这些人之后找到拓跋思谏摇摇头道:“这是玄影卫那边送过来的情报,过乌鞘岭的路被堵住了,现在在抓紧抢修,人没法过来。”

    拓跋思谏苦笑道:“我在就有预感那边会出事,之前来的时候我还打算抽调人手去将乌鞘岭那段路修一下,这一下子没顾及过来。算了,至少有你们军队在我也放心,你到时候让军队去接管留在瓜洲的俘虏大队吧,趁着冬季没事干修修路,挖挖矿什么的也不错,反正我们的御寒装备不少,不至于冻死他们,这样还能够让他们不至于无事生出乱子。”

    万毅点点头道:“我这边已经安排司马道信去带人去整修城防和防御工事了。对了你们内阁对于司马道信的安排下来了没?我听厚纯说之前答应给他当瓜洲刺史的,这人要不要让玄影卫帮忙考察一下?”

    “也没必要,我已经看过他的基本资料了,虽然现在是战时没办法送他去长安行政学院深造,但是为人还是不错的,等过几天让他交接一下手中的军务我带着做一段时间也就差不多了,等到明年开春内阁那边会给他配备齐全的政务班子就没多大问题。”拓跋思谏放下手中的文书点点头道:“只是如今咱们手头上的事情太多,也只能先用着,还好之前那一战将归义军和回鹘人的主力部队都打光了,否则的话瓜洲的军管只怕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说到底咱们是冬季进入的,没有产出还要不断的将物资撒进去,我现在恨不得铁路一下子能够直接修到瓜洲,否则的话只怕大雪之后咱们和河西那边的联系都要处于断绝状态。”

    “那就组织这些战俘去修路嘛。”万毅有点不以为然道:“我看过玄影卫送来的记载,这里面的冬天恐怕会持续到明年的四五月才会转暖,这么长时间只要不下雪就让他们出去干活,了不起我带人去当这个修路大队长,保证不会让交通断绝。”

    “哈哈,我的万大帅,这可是你说的,我这边事情可是千头万绪,杨易也回河西去了,都靠你了。”拓跋思谏毫不犹豫的将这件事扔给了万毅,笑道:“我打算这两天从军队抽调部分识字的兵士来协助我们,将瓜州下辖的五个县全部按照改革方案做下去,反正处于前线,在你们军队的压制之下反倒是能够快速出结果。你知道吗?这几天我看了一下,归义军这几年可什么好事都没干,瓜州地区的土地基本上都集中在几个大家族手中,普通的下层汉族百姓根本没有土地,而且这中间还有很多地方都是少数部族的地盘,可以说依靠着西北汉人节度使的身份掩盖了下面最黑暗的内幕。”

    拓跋思谏的话让万毅悚然一惊,愣愣道:“你的意思是归义军这里我们汉人的生存状况比起那些少数部族统治的区域还要严峻?这怎么可能?好歹他们也是一脉同宗啊,归义军能够在西北生存不就是依靠这些汉人百姓的支持吗?他们这么干难道不知道在自掘根基?”

    “你是不知道啊,自从张淮深的儿子张淮鼎即位之后,归义军的各个方面都急剧衰退,以前归义军军势最盛的时候可是西至伊州,东到凉州,北抵草原,南面则压制住吐蕃人的反扑啊,纵横西北千里之地,手下几十万部队。你看看现在他们只剩下了这个昔日张义潮起家的瓜州和沙洲这块地方了。”拓跋思谏叹了口气道:“这些年他们除了对外征战就是在内耗,你知道这里面的消耗都是从哪来的吗?地盘的连续丢失和缩小,导致了他们庞大的支出都需要从瓜州和沙洲两地的老百姓身上找补回来,而且自从索勋以及到现在的张朝奉,基本上都改变了当年张义潮和张淮深定下的政策,他们麾下的汉人的地位急剧下降,现在甚至都不如境内的其他部族的部众,这一点在普通的层面更为明显。这一次张朝奉能够上位称帝,就是靠着天方教压制了境内百姓的反弹,否则的话他根本稳不住境内的矛盾。”

    “所以你想着借此次改革驱逐天方教的影响力,将瓜州地区的民心争取过来,让他们心向我们大唐吗?”万毅算是听出来了拓跋思谏的话外之意,道:“你这么干是不是笃定了在军管之下如果民间有什么反复的话军队能够快速压制,不会出现大的变故啊?可是这可是前线,真当对面的归义军是吃素的?回鹘人冬天过不来难道归义军过不来?沙洲到这里才几百里地好不好?”

    “我这是在给玄影卫钓鱼呢你知道不?小四那家伙临走之前留了个后手,这几天飞鹰旅的人早就潜伏起来了就等着给天方教的人来个狠的。”拓跋思谏摇了摇头笑道:“警卫部的那群人赶不过来了,加上顶着你万大帅军管的名义,索性让飞鹰旅他们出手,还干脆利落。”

    万毅摇了摇头,显然对于胡小四不给他打招呼有点气愤,笑骂道:“这死小子居然敢瞒着我来这一出,回去看我怎么收拾他。”

    “你算了吧,我还不知道你吗?这些年都不愿意参与政务,一心一意想做个纯粹的军人,他是不想让你烦心。这些说起来毕竟都是政务,他的玄影卫和飞鹰旅不算总参管辖,直接归天策府归皇上管,所以人家给你减少麻烦呢。”拓跋思谏对这家伙的反应有点好笑道:“好了,你这几天把军队调集一下,我们齐头并进,先将俘虏押出城外去修路,这样改革起来难度会小点,也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那些归义军的军官有些可不是什么正面人物,我怕到时候出乱子。”

    “你放心吧,这些事我会处理好的。我明天就去当修路大队长去。后方的事情让刘璇配合你就是。”万毅摆摆手从拓跋思谏的刺史府走了出去。第二天一早就命令陌刀营调集一个营的人马押送这些俘虏开出城外从瓜州和肃州交界的地方开始修路,大冬天的虽然西北气候寒冷,但是在肃州那边大批量的物资支援之下,这个修路工程还是顺利开始了,由于这一代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修路建材,所以万毅在和张全复商议之后决定因地制宜,直接在沙漠和草原上修建简易的直道,在原本的道路基础上拓宽路基夯实,沙石不够就派人去沙漠戈壁上去找,实在不行就去放炮炸山,这群骄兵悍将可是不管什么风景不风景的,直接将炸药用得淋漓尽致。

    万毅则在短短的几天之内还真是学会了在地图上勾画道路路线图,将瓜州和周边县城甚至从玉门关到阳关以及敦煌地区的道路都全部规划好了,虽然不是内地的那种可以并行六辆到八辆马车的那种规格,但是至少四辆马车还是足够的。只不过这地区沙漠比较多,而且还是那种流沙类型的,这往万毅这种没干过这一行的人吃尽了苦头。

    万毅这边在卯足了劲修路,杨天成一行则在抵达河西之后和薛万里等人分道扬镳,他们带着部队坐火车去丰州修整,顺便开始在丰州接受新式武器,而与此同时的是替换部队也在柴嘉的率领下踏上了西征的征程。

    “好不容易回到长安了,还是关内的气温比较适合人居住啊,好歹还带着点湿气。”胡小四在长安火车站和杨天成等人分手,笑道:“你们两个去总参吧,我回家看看老婆孩子,晚上我们去皇上那,我听说飞雪也快要嫁给皇上了,咱们赶着去喝杯喜酒。”一番浑话让杨天成无奈的拉着王厚纯去总参报道。只不过他们去找徐天翔的时候,才知道总参谋长已经被首相大人拉到了长庆殿找李玄清了。

    “算了,我看我们俩趁着有时间是该解决一下个人问题了。”杨天成一边带着王厚纯往长庆殿的方向走一边笑道:“老九,你是不是该考虑考虑自己的大事了?”他的话还没说完王厚纯急忙摆摆手道:“别了,四哥,你还是考虑一下你自己吧,要不我回头让三哥去徐家给你说亲去,听说徐兴夏的妹妹对你很有好感,人家上次千里迢迢的去天津就是打算看你一眼的,结果你还提前走了。”

    这两人一边走一边互相取笑很快就到了长庆殿,只不过等他看到左天成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居然坐在里面,顿时有点猜着了今天这几人在商量什么了。杨天成走进去朝李玄清三人行礼之后笑道:“天翔,老左是不是最近犯了什么事了,让皇上和首相抓个正着啊。”

    左天成见到这两个家伙一进门就调侃自己忍不住锤了一把坐在自己身边的王厚纯笑骂道:“我犯没犯事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你们俩这一趟西北之行可是精彩得很,尤其是你厚纯,你得请客啊,这去随便逛逛就带到这么个大胜仗,我看到时候过年的时候皇上要给你多发点奖励了。”

    几人笑闹一阵之后杨天成正色道:“皇上你们是在商议西北冬季的给养运输问题吗?我们回来的时候听说铁路建设那边快要停工了,西北冬季基本上难以开工了。”他刚说完王厚纯就接过话茬道:“不过其实乌鞘岭以东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我们回来的时候看了看,河西走廊因为有祁连山阻拦,那边的气候有点奇怪。”

    “那不归我们管,交通部和杨易会自己斟酌处理的。”岑天时摇头道:“只不过就算能修的话只怕进度也会慢不少,所以指望铁路是不现实的。现在河西境内的大批物资过不去的话肯定会影响来年的战事的,靠着甘州那些沙漠里的绿洲能够有多少产出?”

    “那从草原走呢?高思继之前不是将南部达鞑人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吗?达鞑省那边不是已经在草原上做得不错吗?”王厚纯摇摇头道。

    “不行,厚纯你不知道,草原只怕冬季笔记河西来说更难走,那些鞑靼人冬季都是靠着河西边缘来度过寒冬的,如果不是河西被我们拿下来了,他们都要去河西来避寒。”左天成道:“这样做不现实,所以我们后勤部和耶律家商议过的结论就是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一点一点的将物资从阳关输送到甘州,然后接力传递送到瓜州。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将部分军队撤回肃州等地,这样就可以减少运输的压力。”

    其实对于西北的交通李玄清也是无奈,这个时候不管事铁路还是直道基本上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摆摆手示意杨天成不要说话,道:“后勤部按照自己的预案去做吧,必要的时候总参那边可以通知万毅将部分西征军兵马撤回肃州等地。不过留在瓜州的部队要想办法配合好拓跋思谏,冬季虽然漫长寒冷,但是也不是什么事都不能做,至少西北的民心可以争取。”

    李玄清的话让岑天时心里一动,暗自诧异李玄清的动作是不是快了点,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前线的拓跋思谏已经着手开始收拾那些散落的民心了,西北由此也迎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剧变。

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 
    天启三年九月十八,从大唐帝国心脏发往西北前线的急报当中,一份内阁文书也紧急随着军情命令一同送达到西征军和拓跋思谏领衔的军管区那里,里面除了内阁首相岑天时对于西北地区军管以及过冬事项的指示之外,还附有李玄清亲笔拟定的关于西北地区尤其是瓜洲和沙洲地区汉人民心收复的意见。和拓跋思谏不约而同的是,李玄清也对于将冬季这个漫长的时间作为收拢民心,重整汉人在西北精气神的好时机,为此在目前已经日趋艰难的后勤条件之下,从速调拨了一批物资专门用来救济这些汉人。

    由于万毅对于政务一项是能不管就不管,加上又在瓜肃交界处指挥大队人马修路,所以拓跋思谏在和刘璇等商议之后决定正式任命司马道信为瓜洲刺史,负责瓜洲改革的具体事务,按照中原地区的刺史府构成结构,在从河西抽调了部分人手之后,组建了一个完整齐全的地方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改革事宜。由于之前有在东北执行军管的经验,拓跋思谏连夜制定出一份详实可行的计划书,涉及到瓜洲当地的方方面面。

    “副首相,刺史府已经全部调整完毕,卑职这两天也熟悉了大唐的政务模式,虽然肯定还有很多错漏,但是卑职保证一定竭尽全力不会辜负副首相对我的重托。”司马道信的班底在拓跋思谏的协助下组建完成,他在交接完军务之后也开始了磨合,对于这种分部分开办事的机构办事模式也从一开始的不适于到慢慢熟悉,逐渐掌握。

    “好了道信,你也不用说好听的,如今的大唐在皇上的影响之下可没有那么多务虚,要多办实事。”拓跋思谏摇了摇头道:“算了以后你就知道了,咱们还是来研究一下瓜洲改革的事情吧。你是本地人想必对于瓜洲这边的农商比较了解吧?”

    “瓜洲地处偏远,而且境内还有隔壁沙漠,所以能够用来农垦的土地不多,也集中在清水河、疏勒河和榆林河的下游,也就是瓜洲北部靠近草原的那部分,不过土地还算肥沃,只是西北地区气候寒冷,一年只能种植一季。”司马道信这段时间和拓跋思谏接触也知道后者的脾气所以闻言直接开口道:“此三块地域往西以白虎关为终点直到东边的锁阳城,面积虽然不小,但是土地基本上都集中在张家、杨家和来自西北的窦家手中。此三家虽然都是我汉人后裔,但是西北这边自古以来从事耕作的都是汉人,其他部族都是游牧渔猎或者是经商为主。”司马道信介绍完了之后有点迟疑道:“按照副首相的意思,咱们是先从农业上面着手是吗?”

    “你有不同意见?”拓跋思谏看着司马道信似笑非笑道,“还是你有其他的办法?”

    “这个,这几天我也仔细研究了我大唐的国策,虽然是各族平等共建中华民族,但是终究是以汉人为主体,这一点不容置疑。可是咱们在西北首先就从自己人动刀子,会不会被有心之人利用,到时候只怕传到长安也会影响不好。”拓跋思谏的笑容让司马道信浑身不自在,但是还是咬咬牙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副首相大人位高权重,但是终究还是党项人出身,就怕皇上会出言怪罪。”

    “你就担心这个?看来没有给你送到长安行政学院学习还是不行啊,没有掌握皇上和内阁治理国家的精髓。”拓跋思谏哈哈大笑道:“算了,跟你简单说一下,你刚才说的也不算错,中华民族是皇上创造出来的华夏诸族的共同体,虽然是以汉族为主体,但是已经不是以前的汉人了。西北汉人处境艰难,正是需要我等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才能够焕发起生机。”说完之后点头道:“这样吧,马上就要开始改革了,你到时候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去揣摩,实在不行我会跟皇上说让你会行政学院去学习一段时间。”

    拓跋思谏将司马道信一个人丢在刺史府大厅内呆呆沉思,自己则是直接开始调动军队开始做好前期准备,与此同时飞鹰旅和瓜洲这边的玄影卫人员也纷纷到位,大量平时看不到的情报和细节开始进入拓跋思谏的案头。

    “小虎,这几天警卫部西北军管分部由你节制,给我先找张家,将这个白虎关第一家族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