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毅急促的命令和杀气腾腾的语气让所有人都悚然一惊,这位西征军最高统帅忽然的举动也让他们明白,只怕自己这位大帅是铁了心要再短时间内剿灭安西回鹘,好在战略上策应帝国另外两个战场的战事,从而给军方后勤减轻压力。所以刘璇几乎在一瞬间拿起纸笔开始逐个记录命令然后递给高思继复核最后交由万毅签发。

    天启四年五月初四,西征军在修整了不到十天的情况再次传来了急促的号角,刚刚整编完毕的新的加入者哈穆德的新编兵团在其本人的率领下,率军前往焉耆,准备参加焉耆大战。而在临行之前赵四也忽然出现在哈穆德的军队之中,两人一边指挥部队前进一边述说万毅没有交代的事情,赵四此行的目的也正是要交代哈穆德具体的两部回鹘合并的部署,这个计划在万毅考虑再三之后还是决定交给赵四,让其全权部署。毕竟这种事情本身玄影卫就非常擅长,而且赵四去处理在更多的时候也不会给天策军带来什么影响。

    不过在西线万毅因为总参的总体部署而改变原本应该继续修整的态势而发起新的一轮攻击的时候,远在东北的陈凡也正式抵达奉天省的开州,开始调集在东北驻扎的侯勇、刘宝亮和葛存周三个兵团筹备东征事宜。因为前期陈凡已经将准备工作基本上已经全部做完了,所以在三个兵团陆续抵达之后立即开始调动后勤人手沿着渤海湾北部铁路线大规模运输物资和弹药,并且传讯驻扎在契丹省中京的刘毅率领五个步兵营前来开州汇合,这样东征集团军就在短时间内集结了两个骑兵军团和两个步兵兵团,总计十六万正规部队,加上原本就在开州驻扎的炮兵部队三个营,十八万大军在天启四年五月初八从开州开拔往南直接攻击三韩中高丽的北部重镇平壤。此时的平壤和李玄清所记得的后世的平壤在地理位置上不太一样,但是一样都是三韩的北部重镇,也是三韩地区对抗中原王朝的第一线。

    在大军抵达鸭绿江之后早已经游弋至此的海军北洋舰队两艘出云级战舰也在此时钻进了鸭绿江的江面,逆流而上喷吐着黑烟开始对着对岸高丽军的水寨一通狂轰滥炸之后直接将驻守在此地的高丽军大约三千多人的水军直接击溃。见此状况的东征军一面派兵登上随出云级战舰一起过来的十一艘运兵船往对岸,作为前锋部队他们要在海军的协助下守住对方的登陆阵地,方便后续部队持续登陆。不过陈凡显然没有将全部登陆的期望都放在海军运兵船上,在海军清除了江面的障碍和对方的军队之后立即指挥部队放下早已经准备好的搭造浮桥的各种木材,浮桥原本就是中原陆军渡河的主要工具之一,所以这些对于天策军而言轻车熟路,甚至很多士兵在一面打造浮桥的时候一面迅速制造大批的木船然后一船一船的士兵跟随海军的运兵船一起去往对岸。

    在三天以后也就是天启四年五月初七的下午,东征军水陆并进十八万大军进入高丽境内。刘毅在发往总参的战报中也正式汇报,天策军全军进入高丽,东征大业正式启动。

    东征集团军进入高丽的战报随着列车一路狂奔直奔长安,总参在收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让已经准备妥当的薛洋所部进入原州,开始了进军西藏的征程。不过进军西藏的道路和西北一样艰难异常,这一点和东征军几乎一路依靠铁路运输就能够直接将大批物资送往前线截然不同,为了应对高原气候和特征,此次跟随薛洋出征的部队甚至是后勤人员都是后勤部专门在格桑的部落中征兆的当地人员,在大规模入藏的首批部队中也几乎所有的参战部队都是在原州驻扎过专门锻炼过克服了高原反应的战士组成的,那些不适应高原作战的全部被国防部调到了其他部队,这样一来薛洋所领衔的北线兵团进展迅速,从原州出发至格桑的部族和州这一代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和州的陇右吐蕃在格桑出嫁给胡小四之后就全部倒向了大唐,所以抵达和州的时候薛洋所部基本上算是接收。

    大唐帝国在高昌回鹘百年财富的注入之后军事上开始三路出击也就意味着总参在今年全年的军事计划全部摊开。而此时万毅所部的调动的战报也送抵长安,徐天翔和杨天成等人看到万毅的部署都是齐齐一笑,暗道这位师兄眼光老辣,思维周到,能够始终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整个帝国的军事行动。

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难干(一)() 
    “皇上,西北那边传来最新消息,师兄已经开始调动整个西征军了。”徐天翔和胡小四联袂找到李玄清道:“师兄已经做出了部署,命令哈穆德率领骑兵军团插入焉耆北部地带,进驻轮台草原西北角,而且快马传讯安西兵团做好萨法儿王朝介入的准备。”徐天翔将手中收到的厚厚的西藏和西征军最新部署递给李玄清笑道:“师兄果然是老辣无比,此时在西北那边发动大规模行动必然是策应陈凡和陈宇他们两个了。”

    “焉耆,这是真正进入安西了,真是瀚海难干啊。”万毅那边有如此举动倒是没有出乎李玄清的意料,只是焉耆让他有点感慨,事实上从焉耆开始才算是真正的进入安西旧地,当年安西四镇中焉耆就是其中之一,加上龟兹、于阗和疏勒共同构成大唐在西北最坚实的统治核心。安西军当年主要驻守的区域也基本上就是这些地方,至于更北部的其实是当时另一个大都护也就是北庭大都护的管辖范围。只不过当年的北庭大都护无论是兵力还是在西北的影响力都远远不如安西,北庭大都护李元忠在大历年间实际上也是在北庭失守之后退回安西和郭昕一起坚守安西,成为当年坚守西北的另一名领袖级人物。

    李玄清摆摆手示意两人坐下来之后道:“当年我曾经答应石坚,许他带兵重新打回安西,为当年坚守绝域的安西军复仇,现如今倒是一语成谶。不过这样也好,当年安西的仇也只有交给他这个安西后人才能够告慰那些英灵。替我传讯西征军全体将士,就说收复安西全境之日,我定当亲临故地,以帝国皇帝之尊祭祀我大唐英灵,安西战魂,永垂不朽。”

    “请皇上放心,我会转告全体西征军将士的。到时候我等会陪同皇上一起,去接那些战死绝域的先祖回家,让他们的英灵享受祭祀,将这段悲壮的历史永远传承下去,莫忘国耻才能砥砺奋进。”徐天翔和胡小四对视一眼站起身来郑重接令。

    “好了,我看上面说师兄将两部回鹘合并的主导权交给了玄影卫,小四你那边有没有什么章程?”李玄清看了看手中这叠资料,问道。两部回鹘合并对于西北那边来说意义很大,关系到整个西北民族结构和各族人口比例的问题,而且还是西北统治权被大唐拿到手中之后如何处理和其他各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所以李玄清需要提前知道胡小四是如何考虑的。

    “玄影卫这边有一个计划,我来之前也和岑先生商量了一下,打算请皇上斟酌,只不过目前的情况是石坚那边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杀性,那么只怕整个安西都会血流成河,到时候反倒给安西的稳定带来更多不利的因素,毕竟安西那边出了回鹘还有大大小小上百个部族,回鹘人内部也是分化成好几十个部落。这其中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我大唐之前的关系也截然不同。”胡小四摇摇头有点苦恼道:“所以我这边的基本原则就是按照和我大唐关系的远近有着不同的处置原则,类似于昭武九姓和坚持拥护我们的唐民,自然作为优先保护安抚对象,优先给予他们大唐户籍,按照内地百姓的福利标准来。而第二等的则是那些较为中立或者说临阵反戈的其他部族,这类人全部交给哈穆德处置,我想依靠哈穆德在交河城的举动,这些人肯定会被压制的死死的,而且赵四被师兄派到哈穆德身边,这些人搞不好最后要破财免灾。”

    胡小四后面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是李玄清和徐天翔却都知道他后面什么意思,之后后续的已经没有必要再说了,只怕在石坚和哈穆德的联手清洗之下,安西那边绝对会血流成河,到时候如果在战场被俘虏那还算好,至少移交给国民警卫队服劳役还能保住一条命,但是依靠玄影卫那边调查出来的资料,那些为首的各部族首领和贵族这一次十有**要倒大霉,最起码主事之人肯定会被这两个杀红眼的家伙屠戮一空。

    “将你的意见整理一下然后发往西北,让师兄和副首相酌情处理就好了。”李玄清摆摆手示意自己已经同意,站起身来凝望着西北沉思不语。站在他后世人的角度,这样清洗只怕会背上种族屠杀的嫌疑,但是站在这一世,这只怕是最好的选择了,至少有胡小四的计划在,西北那边还会按照自己的命令去甄选,没有屠刀一举根本不管不顾。这样一来至少合并后的回鹘人不会被彻底扫进历史角落,而那些其他大小部族也可以借此保住大部分底层部众。至于那些散落下来的吐蕃人,李玄清没有去想,石坚可以放过任何部族,但是绝对不会容忍吐蕃人存在,甚至天策军所有的将士都不会允许吐蕃人的存在。这也是此次进军西藏李玄清思之再三选择了陈宇,只好这位结义大哥能够因为胡小四和格桑而稍稍手下留情,换做其他人只怕雪域高原也将是一片哀鸿。

    而在长安这边思考两部回鹘合并的事宜的时候,赵四和哈穆德也率军抵达焉耆境内,不过在前往轮台草原西北部的时候他们俩首先和石坚汇合。毕竟此时前线的主将是石坚。在哈穆德这些天学到的天策军内部的规则当中,上下分明和服从号令是两条最严格的制度条令了,所以在抵达之后哈穆德见到石坚之后很郑重的向石坚行礼并且将西征军指挥部那边的命令告知石坚,自己率领整个回鹘兵团听从石坚号令行事。

    石坚倒是对于哈穆德没有多大意见,而且天策军的制度也让他明白,能够被编入正式的天策军序列那么代表着大唐已经认同了哈穆德,所以在回礼之后让他入列。

    “这是焉耆目前的情报,都在这里了。”赵四见到两人的状态点了点头,从身后随从手中接过一份资料递给石坚道:“焉耆是千年古城,而且历经战火洗礼,城池较大而且相比较其他土城,焉耆和龟兹的城池基本上都是大石垒筑而成,尚称结实。城内目前守军在五到十万人左右,不过作为安西回鹘东部的第一线要塞,除了焉耆本城的兵力以外,附近还有大批回鹘部族以及其他中小部族存在,按照回鹘人上马为兵下马为民的风俗,只怕短期内他们还能够征调十万人左右,只不过战力要大打折扣。”

    其实关于后一条,不用赵四介绍石坚和拓跋思继都有感受,这两天拓跋思继的骑兵军团几乎天天和这些被石坚成为民兵的部队打仗,而在万毅的命令传到前线之后拓跋思继也陡然采取了严酷而血腥的镇压办法,凡是参与袭击骚扰天策军的所有人不论男女老幼全部杀无赦,而且还连带着他们的部族也被连根拔起,部分反抗人员就地格杀,其余的也全部变成俘虏送到后方。这种类似于株连的办法在连续请扫了几天之后反抗的力度也终于慢慢减弱,而焉耆城外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十几个绿洲的人口也骤然减少了一小半,大批的青壮年因为参与攻击天策军而丧生,也在变相减弱了这些部族人口潜力,削弱对于大唐的抵触情绪。

    “他们大本营有继续派遣援军过来吗?”石坚想了想问道,焉耆这边的回鹘军队数量毕竟是死的,就算抽调壮丁其实也都是无源之水,所以此战的关键就是回鹘的援军。在哈穆德率军抵达前线之后等于石坚手中以及有了近七万骑兵部队,在自己的陌刀营负责攻略城池的时候,强大的骑兵部队足够保证在攻城的同时还能够打击援军。所以石坚需要回鹘援军的消息,而且事实上石坚也在酝酿利用焉耆城吸引对方援军抵达之后进行攻城打援的战术,至少要吸引附近龟兹和鄯善等地的回鹘援军前来,这样就能够在焉耆城被拿下之后一鼓作气迅速挥兵拿下龟兹。

    赵四点点头不过有点不屑道:“安西回鹘本部兵马目前大约还有十余万精锐骑兵,但是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力量,所以此次焉耆之战基本上不会派出来,所以疏勒那边在组织其他部族联军,应该可以在你们开战之前抵达前线,按照我们得到的情报,应该是是以巴尔思汗和附近的大小部落联军,甚至部分当年大宛和乌孙后人也参与其中,按照安西回鹘叶护的号召力只怕能够在短时间内组建十万人左右的联军。这些人的战力一半,但是人数很多。而且还有消息说叶护已经和葛逻禄联系,商议让对方派遣援军入境对抗我军,只是目前我们还没有证实,葛逻禄那边暗卫刚组建不久,探听消息难度有点大。”玄影卫在西北能够快速铺开除了前期的努力,还和昭武九姓后裔集体投靠大唐有关,依靠昭武九姓后裔和当地人几乎同本同源的优势,玄影卫在安西境内的渗透极其恐怖,能够轻而易举探听到安西高层的动静。但是在葛逻禄就有点难度,葛逻禄这个部族实际上虽然是特勒人后裔,但是在安西历史上扮演的可不是什么好角色,当年高仙芝和李嗣业主导的和阿拉伯人对阵的亘罗斯之战就是葛逻禄人中途叛变才导致了在这两帝国角逐西北的时候让大唐失去了西北的主导权,其后安西军回国平叛更是导致这一事变成为所有安西人心头的千古遗憾。而在其后葛逻禄取代突骑施占领楚河流域西突厥故地之后就开始联合吐蕃人扫荡安西留守兵团。所以在赵四说葛逻禄有可能参战之后几乎包括哈穆德在内所有人的眼珠子一下子红了起来,葛逻禄对于回鹘人来说也不陌生,在安西军退出安西历史之后葛逻禄也是和吐蕃联合对抗回鹘人的进入,两族本来就是世仇。

    “将军,葛逻禄如果参战请将军以我军为先锋,我倒想看看这个昔日的手下败将到底还有没有胆子过来。”哈穆德冷哼一声之后立即上前请战。

    “哈穆德将军稍安勿躁,目前葛逻禄有没有和叶护联合尚未可知,而且就算是联合,他是我大唐的敌人,到时候我西征军全体将士都会和你并肩作战的。”石坚拍了拍哈穆德的肩膀点头道。

    “焉耆城交给我陌刀营就可以了,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此战执行的是攻城打援的战术,也就是说目前焉耆城下的所有西征军将兵分三路,一路为陌刀营全部人马负责攻击焉耆城,制造和吸引对方抽调兵力来援。焉耆城是安西回鹘原本的大本营所在地,其重要性不次于疏勒,所以只要我军持续猛攻焉耆必然会吸引对方的兵马来援,就算是那些杂牌的联军也一定会过来的。所以哈穆德将军,你的骑兵本部在今晚立即出发前往轮台草原西北部隐蔽驻扎等待命令。拓跋将军,你部的任务最终,第一要将焉耆本地的抵抗势力全部清除干净,另一方面要赶在回鹘联军来援之前抵达哈穆德将军的西南方向和他一起联手围剿对方的援军。这一战与其说是拿下焉耆城还不如说是利用焉耆来歼灭对方的主要战力,所以你们两人一定要精诚配合,不得有误。”石坚见到赵四这边的情报已经全部说完点了点头开始部署自己的计划,可以说这种战法几乎算是交河城之战的延续,只不过不同的是交河城万毅执行的是围城打援的战术,而石坚显然没有那么好的战场洞察力度,索性也就不再讲究这些,将围城改成了攻城。也就是说如果对方的援军不来或者说己方的打援部队和攻城部队配合不好的话就将整场战役分成两个目标,直接拿下焉耆,然后以焉耆为依托,支持打援部队。甚至可以说在石坚最初的设想中攻城才是第一要素,拿下焉耆城不管对方有没有支援都可以立即将焉耆变成后方然后调动部队往前推进。

    石坚的部署拓跋思继和哈穆德都没有意见,这种部署实际上就是不管对方做出什么反应己方的战术目标都会实现,而且战术效果也不会出现多少折扣。而且包括赵四在内都知道石坚选择这种战术只怕也是给部队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应对或者说镇压回鹘人的异动,所以才会让拓跋思继的骑兵军团延后行动。

    不过石坚不知道的是他的这种部署却让哈穆德在其后的战役中凭借手中的四万骑兵一举独力战胜此次回鹘援军,以少胜多一战成品,创造了哈穆德在归顺大唐之后第一个辉煌的战果。

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难干(二)() 
    五月份的轮台大草原已经泛着葱葱绿色,草原上旧日枯黄的草丛中钻出的嫩芽开始在雪水和阳光的照耀下开始迅速普遍整个草原,时不时出现的一两棵树木也在此时疯狂的感受着这股温暖的气息,将自己的身影映照在这片自古以来都每年如一的草原之上。而在树木的附近,往往会有潺潺的溪流缓缓从草原上流过,阳光一照泛着闪亮的光泽,犹如一道道彩练一般蜿蜒而去。

    轮台草原可以说是焉耆的根本所在,也是焉耆历经千年沧桑的见证。这里不仅有广阔无垠的大草原让牛羊得以蕃息,也有依靠着天山雪水灌溉而发展起来的农田耕地,出产着丰富的粮食、水果和各式各样的特产,给这片田地带来富足和繁荣。

    “爷爷,阿爸跟着回鹘人走了,说是要去打唐人。唐人倒是是什么人?”草原上一小群牛羊从远处来到溪流旁边饮水,一位年仅十一二岁的半大小伙子一边帮助自己身边的爷爷照顾羊群一边问道:“他们都说唐人来抢我们的草原和牛羊来了,是强盗。”

    “唐人?”老人被自己的孙子一问似乎也陷入了遥远的回忆,不过半晌之后看了看自己孙儿眼神之中的迷茫语气带着沧桑道:“唐人就是来自东方的人,那里有一片富饶辽阔的土地,有无数的牛羊还有粮食,更有无数善良的百姓和一个强大的帝国。他们从东方而来,带来了哪些贵族老爷穿的丝绸和用的瓷器,还教会我们这些羊羌人耕作土地,种植麦粟五谷,这片土地才逐渐的繁华和稳定下来。”

    “那唐人为何退出我们焉耆了呢?现在他们来是要抢夺我们的土地和草原吗?”半大小子虽然对于爷爷的话有些不理解,但是好奇心还是驱使他继续问下去,“那阿爸去打唐人会不会很危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