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不会是提前告诉他们内阁这边的工作计划了吧?”岑天时见到大家这幅样子顿时苦笑一声,转头朝慕容瀚海道“慕容,下面就是你的时间了,民政部和教育部的工作计划排后,满足一下大家的意愿。”

    “好吧,其实工商部这边的计划大部分都是根据皇上和皇后娘娘总结出来的工业发展规律制定的。”慕容瀚海见到自己身边的祁宏等人都在看着自己顿时接过话茬开口道“由于我们去年一年在北方数省的基础工业已经基本上布点完毕,也就是说基础工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齐全。而基础工业发展起来之后各项制造业以及依靠基础工业发展的其他行业也会越发的完善。”慕容瀚海稍微解释了两句,不过在场的众人除了极少数类似于左天成和祁宏这种很多时候都和工商打交道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是一头雾水。所以李玄清接着解释道“其实就是一种带动和推动效应。基础工业发展之后就能够为其他行业提供更多的机器和原材料,比如说化工工业的发展就能够带动兵工工业和塑胶产业的发展,有了新材料才能够发展出更多的产品。”李玄清制定五年发展计划的时候一大重点就是集中帝国和六大家族的力量深耕基础工业,类似于采矿业、钢铁工业和化工工业等等涉及到所有工业行业的基础门类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不管是成熟还是不成熟都已经完成了布点,除了依靠帝国力量发展的化工工业之外,皇室领衔发起的投资周期长和效益低但是却是基础的新材料和新机器研发等等行业也在丰州等地落地生根,现如今也在陆续投产。这些基础工业一旦出现突破就需要其他行业能够及时跟上让这些基础工业的产成品能够快速被实用化,变成一项项终端产品进入消费领域。这才是工商部今天要说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业的扩张除了地理上的复制之外更多的还应该是这种行业上的增幅。这才是工业发展不断往前推进的原动力之一,而李玄清一手推动的五年工业计划在人口和消费市场无法起到主导拉动发展的时候,不断的投资发展需要的就是工业行业当中的内在联系。

    “皇上说的是,工商部已经和财政部联合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除了今年要将几个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在中原和东北几个省区落地之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各行各业的内在联系,然后让他们彼此拉动,这样才能够一起发展。”慕容瀚海点头道“北方在五年工业计划期间仍然是帝国主导的主要区域,其他类似于江南和岭南等地除了自身的区位优势之外,帝国财政可能顾忌不到的。但是按照财政部和我们工商部的部署,南方地区虽然无法做到成片发展,但是在重点地区我们也有相应的计划,这是作为一个南方的一个重点,借此来拉动周边区域使区域内部能够拧成一股绳。因此杭州、成都和广州三个区域经济中心我们也会重点关注,着重扶持,让他们能够尽早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优势产业。”

    慕容瀚海的话让大家都一阵点头,北方工业带虽然是目前帝国发展的重点,但是帝国只是集中了大部分精力而已,其他区域特别是这三大经济中心同样也是帝国关注的重点,至少在广州那边,依靠着南洋航线的区位优势,广州的繁荣已经能够拉动广州珠江口附近几乎近十个州以一种较快的速度赶超周边,昔日广州城的盛况也在一点一点恢复。而且南洋航线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奇的事务,可以说以广州为首汇集周边交州等几个重要城市岭南地区已经成为海运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活力甚至超越以天津为首的北方航运中心。

    “北方普遍开展工业计划,南方地区则开始重点发展。”李玄清自言自语总感觉自己当初定下的经济发展策略有点怪异,不过这倒也符合后世工业发展的模式和规律。资源类城市在工业革命之初必然能够依靠矿产资源得到先一步的发展。而在类似于这种重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类似于后世的那种综合性的城市才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至少如今在广州那边所有的重工业器材和几乎全部的工业产成品还是需要北方运输过来然后转运出去,这一点李玄清很无奈。不过在巧兮的规划中她已经瞄准了后世南方的几个重要区域,准备先人一步借助皇室雄厚的资本和两人的前世眼光和记忆去开路。

    “因为帝国对于西北控制的需要,我们的交通部需要在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铁路运输和直道修建,所以河西省那边的工业发展也将在今年被纳入到北方工业带的名录之中。”慕容瀚海见到李玄清一脸沉思,以为他是在倾听自己的计划所以继续说道“工商部的计划是在河西省内主要以钢铁和化工工业为主,以此为支撑点来发展河西工业,所有产出就近支援前线。”慕容瀚海刚刚说完祁宏就道“财政部为了工商部的计划准备分三年期共计投资四亿唐币建设肃州和凉州工业城,这样一来一南一北两个主要的工业基地足以支撑帝国稳固统治西北大片土地。”其实仅仅两个工业基地到也用不了四亿唐币这么多资金,只不过河西那边因为环境比较恶劣,所以张全复对于各项工业的发展卡的比较严,就算是工商部制定的两个工业基地所有的工厂进驻还是需要水利环保部全程跟踪。整个河西的环境可是张全复带着手下的人一点一点跑出来、种出来的,所以河西那边的工业发展计划张全复听得特别认真时不时的还会提问,整个会场倒像是慕容瀚海和祁宏联手应答张全复一样。

    不过李玄清对于张全复的反应倒是看在眼里,自己选择的这位水利环保部掌门人真的是很称职,对于水利环保不仅有着天赋更有着一股难以想象的毅力和执着,为了环境保护这个在今日甚至仍然是超越时代的概念不仅仅能够明白而且一言一行都能够贯彻其中的迄今为止李玄清也只找到他这一人而已。

    “张全复,大唐帝国的子孙后代都会因为你的执着和坚持而感谢你。”李玄清情不自禁的赞许道,“而且西北那边的环境保护能够做得这么好你是功不可没,这是功在当代,惠及后世的大功业。”李玄清看着大家的眼神叹息道“大家可能对于水利环保部不太了解,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不仅仅要发展工业发展经济,更需要的还是要将这片浩大的国土完整完好的传承给我们下一代。工业发展虽然带动百姓和帝国快速富裕强大,但是任何时候任何时代发展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张全复现在做的就是,在两者之间选一个两全之策。”这个时代工业革命还属于大唐独一家,也就是说此时全世界只有大唐这片土地在搞工业,那么污染也只会出现在大唐。李玄清可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自己好不容易将这个中央帝国掰到了直道上面却最后因为污染成为这片土地的罪人。所以对于张全复的执着和水利环保部的日益正规强势李玄清是秉承支持的态度。就算是如今的技术水平无法像后世一样有着各种各样消除污染的办法,但是张全复却用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本着最基本的原理尽最大可能保护着环境和土地。如今北方工业带各大城市各大工业区不论是里面还是外面无数的树木和草丛伴随着这些基地一起落成然后成长,依靠着植被的覆盖率和对于环境的保护尽可能的维护着这天地的平衡。而且如今的黄河两岸在这种植树种草保护帝国的旗号之下,已经从黄河变成了绿河。

    “皇上谬赞,微臣只是尽力而为,为帝国服务,为工业发展保驾护航。”张全复倒是有些荣辱不惊。

    “好了慕容你继续吧。”李玄清对于张全复的表现很满意点了点头让慕容瀚海继续。

    “工商部还有最后一个工作计划,那就是海外贸易。”慕容瀚海见到李玄清示意顿时道“远航贸易目前除了南洋和东洋以外,我们已经和徐家、张家和马家制定了计划,从明年开始三家联手组建新的探险队,开辟新航路拓展新的贸易地点。”慕容瀚海显然也很兴奋开口道“另外我们在西海那边组建西洋舰队之后我们也可以就近组建西洋船队然后直接去和那边各国进行贸易,继续扩大帝国的贸易圈,从而为工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市场。”

    西洋那边的市场李玄清不奇怪,其实如今的南洋航线很多贸易都是西洋那边的需求,尤其是身毒也就是后世的南亚大陆,那边可是有着几乎不逊色大唐的文明,那里人口密集物产丰富而且经过千年的积累财富惊人,这些都有典籍记载的。所以李玄清不担心这些,反倒是对于他们打算朝其他方向开辟航路很惊讶,如果此时大唐就开始进行探险说不定还真的能够依靠着自己带来的工业技术和航海技术走得更远,到时候帝国的旗帜会插得更远。

    “另外还有一项,我们打算利用大型货轮从外部运输矿产资源回国内。”慕容瀚海陡然之间说出的一句话差点让李玄清咬到自己的舌头。这不是已经从掠夺金钱转移到掠夺资源了?

    仿佛是知道大家都在听天书,所以慕容瀚海解释道“因为上次张家在南洋那边发现了一座铁矿,品质还特别好,所以工商部已经制定了计划,有条件的区域和商队可以尝试运输大宗物资和矿产资源回国弥补国内消耗。”不过他还没说完岑天时和徐天翔两人都不约而同开口支持,说白了对于这种用别人家东西来发展自己的事情这两人如今做起来是一点压力都没有。而且岑天时还因为李玄清之前的那句话有所启发,既然要将这片土地完整完好的传承给子孙后代,那么这些从地底下挖出来的矿产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本来他还想着该怎么弥补呢,这下好了慕容瀚海这个办法让他瞬间没了烦恼,所以直接开口笑道“慕容你们工商部的这个计划不错,我支持。不过你这好像没有上报审议吧?”

    “想法不错,但是你们目前的货轮能有运力有多少?别得不偿失啊。”李玄清对于几人的心思是门清,而且周围那些事不关己但是听到可以占便宜之后眼神都不一样的众人他也知道什么心态,所以问道“我不记得船厂那边又成熟的技术可以大规模制造大吨位的货轮,而且他们三家只怕还有其他的计划吧?”

    慕容瀚海点点头,三家海洋贸易巨头对于海外矿产的开采和运输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但是李玄清在此时开口道“有一点原则需要所有人记住,那就是帝国发展工业可以输出产成品但是绝对不能输出器械设备和我们好不容易研究出来的技术,这一点是铁律。总参那边要和国民警卫队以及海关署做好准备打击走私,我们大唐绝对不能容忍自己好不容易发展出来的技术和机器设备被带出国门然后便宜他人。”李玄清的脸色也变得很严厉算是给所有人都泼了一盆冷水。工业发展到最后技术输出是必然的,但是李玄清却不想这么快自己弄出来的成果就被前世的四大发明一样白白送给其他人。

    “至于你们准备尝试的原材料远洋运输可以考虑。我会安排造船厂那边抓紧时间研制大马力大吨位货轮,祝你们一臂之力。”李玄清的话算是肯定了慕容瀚海的计划,让大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而之前兴奋的岑天时等人也若有所思。

    “好了诸位,大唐帝国如今发展是一年一个台阶。除了我们百姓勤奋,诸位努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工业发展是全天下独一份,这是我中华瑰宝,是帝国未来永远竖立在诸域之巅的根本所在。”李玄清拍了拍手站起身来道“所以大家越是在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往外扩张的时候就更要明白这一点,核心和技术必须永远留在国门之内。”李玄清言之凿凿却让所有人都是面色肃然。

    。

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上)() 
“副首相,你也在啊,刚好,这是玄影卫那边转来的帝国会议的内容,这是内阁发给你的。大帅,这是总参那边汇总给咱们的。”天启五年正月二十五,西北这边依旧是寒风凛冽,几乎整个安西大地都沉浸在一片冬色之中,除了皑皑白雪就是无边无际的沙黄色,丝毫没有一丝的绿意。在如此严寒之下,西征军也早早的躲在军营之中,除了欢度春节之外,大部分营区都取消了值操,但是因为天气太过于寒冷,大部分士兵也没有趁着这难得的假期出去闲逛,基本上都是窝在营内相互吹牛聊天。说实在的,西征军常年征战不辍,很多士兵根本就没有时间和自己身边的同僚说过闲话,此时难得的假期正好弄点西北的特产果干什么的就着炭火,开始天南海北的胡侃。由于天策军这边基本上都是整编过的军队,所以一个序列当中什么地方的人都有,这一吹起来自然是什么口音都带出来了。虽然教育部那边已经根据长安那边的唐言标本开始制定官方唐言标准发音,为此还请出来很多隐居的老士人和很多德高望重的学者主持这件事,但是很显然教育部想要取得明显的成效短时间内是不大可能了。不过士兵们的这些行为刘璇倒是没心思管,一大早就接到了玄影卫那边传过来的加急文件,长安那边的帝国会议结束之后,内阁和总参立即开始通报各地,并且和国防部联合开始着手布置战区的事情。这些对于万毅这个西征军主帅来说是必须要提前通报的。尤其是西北和藏区这两个地方还处在战争时期,前方领兵主帅是必需要通报的。

    “呵呵,我怎么发现玄影卫这长途紧急传讯的速度这么快啊。他们是不是从皇上那里学到了什么秘密手段?为什么我们民政和你们总参的通道没有那么快?”拓跋思谏原本坐在高思继身边和万毅三人正在喝茶,大冬天的几乎所有的军政大事都停了下来,各大城池那边也都有相应的赈济措施确保没人饿死,所以他们三人算是彻底闲了下来,以至于拓跋思谏是难得晃悠悠的打开内阁发给他的急件拆开之后笑道“也不知道岑先生今年有没有去敲诈皇上,怎么说这任期的最后一年咱们的首相大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的,可惜咱们不在长安也听不到。上次可是听说岑先生打算和皇上在私下商议组建什么团体来着。”不过拓跋思谏刚看了几页都抬起头来正好发现高思继和万毅两人都同时抬头顿时意识到了总参那边应该也发过来让他们诧异的决议。

    “内阁这边已经和皇上敲定西北继续执行行省制度,而且还将整个西北划分为四个省,安西、北庭、于阗和高昌,下一步就是具体的省区省界的划分,总参交给我自行处理。”拓跋思谏有点意外的开口道,“这好像是皇上的意思,不过内阁这边已经打算开启西北工业发展的步伐,而且打算将铁路继续往西修,主干线至少要修到疏勒,这难度很大啊。”

    “修到疏勒?”高思继好奇的放下自己手中总参发过来的决议,凑过去边看边道“以疏勒为西北铁路枢纽,南北东西贯通,辐射安西各个方向。副首相,你们内阁的雄心不小啊,这铁路修到疏勒只怕难度就千难万难了,再加上辐射周边?这打算扔多少钱到这里?我怎么觉得这里面是不是该考虑考虑成本的问题?”高思继对于民政这一块可是了解不少,所以嘴里面蹦出来的新名词是一个接着一个,而且说得还挺有道理。这让拓跋思谏都对于整个昔日的“仇人”有点好奇了,揉了揉眼睛笑道“我的高副帅,要不我去奏明皇上让你负责军管区如何?”

    “大概这就是皇上对于西北控制的策略吧。”万毅微一沉吟点头道“其实说起来的话皇上的这个办法可能真是最有效的策略了。以铁路交通来弥补距离上的差距,依靠目前的火车的速度来说,安西到长安的距离可是人为的被缩短了近一倍,这样一来如果安西这边发生变故的话长安那边的反应时间将提前一个月,这样我们担心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万毅顿了顿继续道“不过思继兄刚刚说的也不错,在西北大漠荒原之中修铁路我们只怕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目前咱们帝国内部还在进行工业五年计划,内阁那边抽调如此大的资金进入西北肯定会拖累帝国内部的发展。我们三个身为西北军政两方的最高层,这时候要想办法替内阁和皇上省省心,尽量多凑点钱出来。”

    万毅这句话算是说道在场其他三人的心坎上了,西征军常年征战西北,耗费巨大,再加上还要修造铁路,内阁开支太大必然会影响帝国其他区域的发展。所以高思继跟着点头道“大帅说的是,依我看我们可以分成三步走,来想办法弥补西北巨大的开支,到时候岑先生那边压力也会小上不少。”

    “哦,高副帅这么快就有主意了?”拓跋思谏原本还有话要说但是听到高思继这么快就有办法了顿时好奇的问道。

    “其一,想办法节省军费啊,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咱们军队打战其实还是有点浪费的,什么子弹的弹壳和炮弹的弹壳什么,还有那些缴获的冷兵器以往很多时候因为省事直接和敌人的尸体一起就地掩埋。我可是听说了这些其实都是可以回炉重造的。”高思继竖着一根手指头笑道“咱们往返的商队和火车直接带回去就是也不是多大事。”

    “这个只是杯水车薪就算是我们发动将士们缩减支出只怕对于铁路巨大的费用来说也起不到什么大作用。”万毅摇了摇头,虽然高思继的这个办法不错,推行起来不麻烦,但是真正起到作用的还是不大。不过万毅一边说一边朝着刘璇点了点头,后者顿时记住了这句话,显然蚊子再少也是肉,这句话放到哪都没错。

    “大帅别着急啊,我的第二条,鼓励将士们多抢钱回来兑换功勋就是。反正我们已经通行唐币,对于金银的管制财政部和钱庄那边也是越来越严格,所以其实缴获的金银对于各军将士来说还真不如兑换成功勋。我想就这一点我们每一战的缴获都会翻倍。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如果俘获到对方重要人物可以让对方出钱赎回去。”高思继浑然不觉的说出了让其他三人浑身不寒而栗的话。这件事如果真要执行就凭下面那些将士们的秉性,绝对会白天把人放出去晚上就会出动人手再抢回来。所以刘璇忍不住看了高思继一眼,觉得自己的这位副帅显然是了解下面那些将士们的心思。

    “我才你的第三条应该是抢人对吗?多要点战俘囚犯什么的。”万毅对于高思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