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南铁路干线贯通之后剩余的就是各省的支线建设了,这由铁道司自行和各省布政使府联手就可以了。而站在李玄清和岑天时这样的高度,西南铁路和西北铁路这一南一北等于在如今的大唐帝国的国土上画了一个庞大的人字形,这两条铁路都在关中附近汇合,让长安所在的八百里秦川的位置更加显著,长安真正成了整个帝国的政治、文化和交通运输中心,关中依靠着这种庞大的人流量和货流量短短几年时间就有着堪于开元年间的影响力,而且随着帝国经济发展持续加快,这种影响力也在迅速扩大,昔日的长安城如今已经人满为患,部分往来的人口开始在城外居住,由此也开始发展出城外的居住和商业区。长安开始走上了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时代。

    关中地区的快速发展也让拓跋思谏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有了实施的可能。那份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如今正在一点一点落实到实处,高崇民领衔的高昌地区主抓制造业主要承接河西省乃至于关中和丰州等地制药业西移的任务,并且为西北近十个省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动力,大型的锻造厂和各式各样的机器制造厂纷纷落地交河城附近,在西北这边硬生生的发展出了一座制造业大省,这一点甚至河西那边都比不上。不过不论是岑天时还是主导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的拓跋思谏都在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西北尤其是边境附近刚刚拿下还未彻底汉化的数省在没有完全融入到帝国内部之前工业产业是绝对不能布设到当地去。这也就解释了拓跋思谏和高崇民两人在发展工业的时候基本上都将重工业放在了高昌及其以东地区,往西那边最多也只是普通的加工工业,大部分都是基础的轻工业或者干脆就是农牧业和采矿业。这份藏在环境保护的幌子之下的工业布局也和李玄清颁布的工业投资限制名录遥相呼应。而也正是这一点,拓跋思谏和高崇民两人正式进入李玄清和岑天时的视线当中。

    不过和岑天时的出发点不同,李玄清当初让在丰州布政使任上做的好好的高崇民去高昌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研究探索丰州为代表的北方工业带下一步的走向问题。如今的大唐帝国北方工业带是工业发展最成熟的地区了,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上下游附属的产业也已经全部完善,甚至围绕工业发展起来的商业物流等产业也已经配套到位。那么在其他地方开始追赶的时候北方工业带的这些老工业区如何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就不仅仅在于规模和产量上面的扩张了,更重要的还在于产业转移和升级换代。如果说依靠朝鲜茂山铁矿发展另一座大型钢铁综合体是规模进行扩张的话,那么高崇民去高昌以后从丰州拉过去的制造业就属于产业转移,另外还有狄州铁路修建计划也是为了下一步工业产业往草原转移的一种准备。这一点李玄清从打算依靠丰州铁路往南北两个方向修建铁路的时候就确定下来了,北方修到狄州就能够带动草原周边自然资源得到开发,从而发展基础工业,而往南将铁路逐步修到中原地区则标志着大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往中原腹地延伸,从而逐步填补因为发展周边而导致的中原和江南产业布局塌陷的问题。

    李玄清的这一番调整当中,皇室资产和装备处的产业却在悄然朝着高精尖的行业转移,原有的所有产业工厂在全国一片红火的时候悄然启动了产业升级、技术升级的步伐,大量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技术开始批量运用,而因此带来的更深层次的高技术产业也不断被开辟发展出来。这种改变一开始可能不明显,但是等到这两尊庞然大物完成手下所有产业的升级之后却在无形当中带动了整个北方工业带所有的产业走上了升级的过程。这种转变也带动了所有的技术行业和技术知识的迫切的需求,大量的资金开始逐渐投入到技术开发当中,为此教育部开始在北方各省进行重新布局,完成一个省份建立一所高等学院的计划,这样一来等于北方工业带在无形当中牢牢把握着技术的制高点,成为承接将长安为代表的关中科研基地转化为生产力的排头兵,这样一来真正的将这个工业的首开之地变成了不断带动工业进步的发源地。

    可以说整个天启七年大唐帝国都沉浸在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大潮当中,当各大经济中心真正的起到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的时候,帝国的经济也犹如一列停不下来的火车一样一路向前,开始蓬勃发展。而且让李玄清非常欣慰的是在不断掠夺和鼓励生育的政策之下,帝国的人口终于突破了八千万大关。虽然这和后世的天量基数相比不值得一提,但是人口的增多除了使得帝国内部市场的扩大以外,也给了李玄清实施新计划最基础的源动力。在西方还处在中世纪的时候自己所处的大唐不仅仅初步完成了工业革命,而且还在人口数量上面达到了可以四面出击的条件。

    “大哥哥是否决定开始往海洋方向倾斜呢?”当长安又到了下雪的时候忙碌了一年的李玄清带着一家从骊山上下来回到皇宫,巧兮走到李玄清身边微微一笑,已经快到三十的她仿佛和后世的冻龄女孩一样,没有丝毫被岁月所侵蚀,依旧和当年两人相遇的时候一样,怯生生的模样让李玄清悄然将她搂在怀里,没有谁比她更懂自己的心思了,如今的大唐在历经一整年的发展之后是时候往外辐射了。在黠戛斯被自己十几万大军逼迫得从北方草原往西一路撤到了斯拉夫人居住的东欧草原之后,帝国已经没有了对手,就连南线的中南半岛地区也在不断侵蚀之下逐步收复,帝国的步伐已经抵达满剌加这个后世东南亚黄金水道边上。在周边所有的传统国土全部纳入到大唐版图之中以后,这个庞大的帝国每一步发展都需要更大的市场和自然资源的补充,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引领他继续走向未来走向一个新的纪元。

    “等明年,最多两年,我们就能够建立一个唯一存在并且永远与世长存的大帝国,普天之下唯一的帝国。”李玄清微微一笑,伸手将悄然走过来的慕容飞雪也搂在怀中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 
“薛洋,这里就交给你了,这茫茫高原以后可就永远都在我大唐的版图之中了。”陈宇和薛洋这两年几乎一直在高原征战,两人统兵至此将昔日那个辉煌炫耀之极的大帝国彻底打垮,臣服在大唐的王旗之下。在接到总参的调令之后,薛洋率领第三兵团留守新建立的西康省,协助正在抓紧时间建设施工的滇藏线入藏通道。按照内阁和总参的联署公文,整个藏区被化作两个独立的省份,东南地区包括拉萨在内作为西康省独立出来,北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划入河西和安西两省,中部地区则成立另外一个省份——藏中省,治所放在了和州,布政使则有胡小四的老岳父,多弥王系的吐蕃族长,这样一来整个藏区被人为的拆分成五块,彼此独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凝聚成一体,而高原地带根本无法有多余的人口产出也必然导致吐蕃各部落从此陷入长期的衰落,这也就给了大唐在此统治的基础。

    “北线藏中省那边总参也会派驻一个兵团驻扎和州地区,指挥权也会移交给你,你可以便宜行事。”陈宇怕薛洋一个兵团不够应付这么广袤的领土,所以索性将从西北进入藏区在和州驻扎的一个兵团的指挥权也全都移交给薛洋。

    “陈帅放心,两个兵团如果还压不住这些被打的失魂落魄的吐蕃人,只怕咱们天策军的尊严都要丢尽了。”薛洋倒是不在乎,摇摇头道:“只不过按照总参和内阁的联合公文来看,皇上和首相大人那边打算以南北两大入藏通道为基础先行控制好经济基础较好的藏南和藏北地区,然后再徐图进去,这个办法虽然很稳妥,但是怎么看都是对于其他地区放任自流吧?我怕这些吐蕃人会在那些偏远之地重新集结自己的势力。”

    “那倒是不会,你没看明白内阁的意思。”因为马上陈宇就要带主力部队撤回内地,所以两人要将所有的事情交代清楚,陈宇铺开地图笑道:“我们军队打仗讲究争夺要地,加以控制然后以此来左右全局。而内阁的策略其实也有这个意思,藏南和藏北两地属于靠近我中原王朝内地,汉化程度高,一旦滇藏线和河西那边的金和线被打通,那么这两个省就能够依靠这两条路先行纳入中原的统治范围之内,至于其他地方其实却都被分化到河西和安西两省,原本只是拆分藏区的一种策略,但是老弟你有件事没想到。那就是整个藏区很多必要的生活物资都无法自给自足,需要从中原大量运输过去。这些东西在我们围住了四面八方之后就等于切断了他们入藏的路径,你说那些普通的藏民会不会按照我们划定的区域进行定居呢?”陈宇的这番话虽然也说得含糊不清,但是基本的意思却已经表达出来了,一旦切断了入藏的盐铁和茶叶等物资输送通道,那么整个藏区所有人就不得不按照大唐的策略来走,也就是说这两条入藏大通道其实就是大唐统治藏区的一种国策。

    “陈帅的意思是内阁和总参在利用这两条路在藏区下一盘大棋?”薛洋本就是聪明绝顶之辈,陈宇的话自然是让他一瞬间就明白过来这两条路的重要性,所以当即表示自己会协助地方早日修好滇藏线,并且会安排驻扎和州的兵团也协助修好从金州到和州的通道,早日让大本营的这种设想落到实处。两人交接完毕之后陈宇也率领主力部队开始从这片征战了两年多的高原撤回中原。十几万天策军将士浩浩荡荡班师还朝着实让所有人都赶到一阵轻松。自从来高原战斗,几乎所有的将士都对此地恶劣的自然环境感触非常深,几乎有一半的天策军伤亡其实都不是在战场上出现的,都是被这高原反应给害的。所以现在要离开了,所有将士都是喜笑颜开,一路行军随处可见欢声笑语。

    “兄长,咱们四人也来商议一下后续的事情了。我看短时间内我们第三兵团是离不开西康省,至少在滇藏线没修通之前我们军队还需要时时镇压那些不甘心的吐蕃反叛势力。”陈宇带着主力部队走后薛洋也开始召集李阳、徐英和李神福过来商议具体的部署。

    “北线的金和线暂时不需要我们操心,那边有移调过去的沧州兵团负责,加上还有玄影卫的布置,藏中省的情况实际上来看比我们西康省还要好,而且金和线原本就已经修的差不多了,现如今顶多只是抽调一些人手来将道路拓宽延伸到前方的青羊城,施工难度很小。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协助地方将滇藏线修通,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内阁的诸多措施落到实处。”薛洋道:“加上西康省内部还有吐蕃的两大重镇,匹播城和拉萨王城需要派兵驻扎,所以我打算将我们手中的四个营轮流派遣进入这两个城池驻扎,剩余的两个营则协助滇藏线施工队一路向西,各位你们觉得如何?”

    徐英点点头笑道:“正好还有一批战俘需要移交到铁马城附近,打通藏南地区的山地道路,所以往后方的两个营就交给李阳和你的第三营吧,我和神福两人分兵驻扎匹播城和拉萨城,明年开春之后我们再对调,你觉得怎么样?”

    “兄长这是在照顾我。”薛洋知道对方是让自己有时间和兰瑾团聚,不过也没有多言,拉萨那边作为吐蕃之前的大本营山地营驻扎是最合适的。而匹播城作为西康省的治所又是往来的中枢要道,交给李神福倒也无碍,所以点点头。几人分兵之后立即开始启动道路建设。徐英在抵达拉萨之后直接将当地那些对于大唐尚有反抗之心的诸多部族一股脑全部抓了起来,大批的战俘在随后的后勤队接收之后开始趁着下半年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从拉萨往东将原本的道路拓宽铺设石子进行前期加固。而匹播城那边李神福倒是不需要操心太多事情,新任西康省布政使是从中原抽调过来的汴州刺史郭威,这位后世留下赫赫名声的名人此时正是一位年轻人,对于新成立的西康省他有着自己的报复,所以一到匹播城之后就立即开始组织当地的汉民在匹播城开设大型的商场然后勒令周边所有的吐蕃部族将交易互市的地点放在匹播城,还借助李神福大军的威慑逼迫当地吐蕃部族服从命令。这样一来,匹播城的人口数量和交易数量凭空增加了一倍以上,而且还免去了来往商队奔波之苦,将匹播城的交易中心真正的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来。在此之后利用往来物资中转的地理优势开始直接给各部族下达命令,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指导这些部族按照自己的规划去放牧特色的牲畜,然后由布政使府统一采购各部的牲畜财产,这样一来等于给了那些牧民一定的保证。

    而在安定这一切之后,郭威在得知滇藏线已经快要修到匹播城之后立即开始发布改革命令,将各地的吐蕃贵族的牧场和牲畜直接抽调一半以上全部分配给那些强制性宣布人生自由的农牧奴手中,此举一来瓦解了吐蕃人反叛大唐的经济基础,二来那些刚刚得到人生自由的牧奴也从此翻身有了主宰自身命运的机会。所以很快这种政策就从匹播城开始往四周蔓延,不仅仅让那些吐蕃贵族心惊胆战,日夜担心自身的财产安全,也让那些牧奴开始心向大唐,不时都在观望大唐的政策什么时候能够从匹播城传到他们的区域。而此时的郭威却不紧不慢,几乎是跟着滇藏线的修建步伐一点一点往前推进。基本上是路继续到哪郭威的政策就实施到哪里,逼迫那些心怀鬼胎的各大贵族开始纷纷往其他地方逃亡。而此时的薛洋却突然命令各地驻军将这些逃亡的大贵族一网打尽,全部缉拿回来,宣布作为战俘战犯处置,大量的财产充公的同时也让依附他们的牧奴纷纷反戈一击成为大唐帝国的忠实拥护者,西康省的政治形势随之开始发生剧变,郭威的布政使府也开始逐渐在大部分地区站稳脚跟。而此时藏中省以及河西和安西那边的的藏区区域也开始按照郭威的办法进行改革,因为有郭威在前面闯出了一条路,所以他们实施起来更加的娴熟也更加的狠辣,政策下达之后直接出动军队来推进,将吐蕃各地的贵族几乎全部打落尘埃,新生的赤贫阶层,那些昔日的牧奴则一方面分到了部分贵族的财产牲畜有了安身立命的可能,另一方面这些东西能够得来全都依靠大唐帝国的支持,所以几乎是一边倒的拥护大唐在各地的统治,吐蕃反叛的经济基础被一举端掉。仅仅是天启七年的下半年几个月的时间滇藏线和金和线的修建速度一下子加快了不少,那些翻身做主的牧奴甚至自发的前来工地帮忙干活,让大唐长久统治藏区从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此时见到滇藏线从匹播城一路往西朝着拉萨而去的郭威却开始筹划另外一件事,他准备在匹播城建立一个永久的贸易通道,加快从中原输送到藏区的盐铁和茶叶等物资的流通速度,同时也为了长久统治藏区,郭威开始联络中原的部分熟识的商家准备在匹播城建立一个肉制品和皮革制品的加工工厂,一方面给藏区新生的阶层增加财富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加大两地的融合力度。

    而这个计划能够依靠的关键点就是眼下这道蜿蜒而来的滇藏线大通道,所以郭威几乎是一边上报内阁的同时一边开始就地筹划建厂,并且召集牧民做好准备。

    郭威的这个计划可以说是非常贴合内阁的藏区发展规划的,只不过让岑天时好奇的是这位以前几乎毫不起眼的年轻人居然能够这么快的想到这一点,做出的规划书甚至不逊色工商部这边的计划,这让已经暗地里筹划建立大唐政党的岑天时忍不住有了想见一见这位年轻人的念头。不过此时岑天时很快就转移了视线,西康省这边稳定之后工商部那边部署的配套产业也开始陆续进藏,倒是省去了郭威本来打算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联系中原的商家豪门的打算。匹播城由此也开始了迅速发展的道路,后世的康定古城在此时正逐渐散发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辉,并在随后打通和南部的联系通道之后一下子成了整个藏南交通和贸易中心,这其中郭威的功劳不可忽视。

    不过滇藏线的陆续开通也让南边的南诏省开始逐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很多入藏物资开始在本地筹集,大大小小的工厂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开始在大理等城市安家落户,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一部分运到西海郡送到西洋,另外大部分则沿着后世的这条茶马古道直接送到了高原之上。

    “皇上的这个办法真不错啊。”在陈宇返回长安之后的接风宴上岑天时笑道:“滇藏线那边一开通就稳住了西康省的局势,而北部的金和线也在发挥着同样的作用,藏区基本上算是没有任何反复的可能了。”

    “区区一个吐蕃而已,算不得什么。这回薛洋他们可是将吐蕃的所有大贵族一网打尽,那些金银财宝能够抵得上今年进入藏区的军费了吧?”陈宇这两年在高原皮肤都被晒得黑红,看起来更加粗犷,听到岑天时的话顿时笑道。

    “你行了吧?你知道你们进藏的这两年到底花了多少钱?”陈宇的话刚刚说完旁边的王厚纯就丝毫不给他面子直接道:“就那点财宝还不够你们半年的花销。要不是小四在藏北挖出了好几处藏宝地,我们这一仗根本就是赔钱的,而且赔到姥姥家去了。”

    “不会吧?我记得我和薛洋都很节省的,而且前前后后给后方抓回来四五十万俘虏,很多可都是青壮年,光是这一项吐蕃人的战争潜力就直接被我们灭掉了一大半,怎么可能还赔的这么多?”陈宇挠了挠头算了半天也算不清楚忍不住看了看身边正在偷笑的胡小四道:“小四,你脑子好,难不成我们真的亏得这么多?”

    “老大你别听厚纯瞎说,要算账你应该去找下齐部长或者是殷红林,不然的话就去找皇上和三嫂,别听这半桶水在那晃。他是最近被皇上逼得做军事预算给愁坏了。”胡小四哈哈大笑道。

    “军事预算?打个仗还要算账啊?”陈宇倒是没理会王厚纯和他开玩笑,反倒是有点苦恼道:“该死,我怎么觉得我好像真的在藏区亏了不少啊?”

    “完了完了,厚纯你看,老大这是钻进死胡同了,赶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