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的战争中无往不利的重型部队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而无独有偶,在六月初李天一率主力部队和前锋部队汇合之后在南下的过程中也在此遇到对方的战象部队。和陆战队没有装备机关枪不一样,山炮和机关枪组成的死亡封锁线根本就没有给这些庞然大物丝毫的机会,一万多头战象在战争中几乎全部被击杀当场,以至于战后第十九兵团的将士们吃了大半个月的肉食。这两战天策军恐怖的火力让这个已经走向强盛,原本已经露出强国势力的吴哥王朝主力部队迅速被击溃。在随后的大半个月时间内,不论是已经攻到王都附近的陆战队还是从北而南的第十九兵团都在也没有遇到过大的战事,一路横扫之下,两军在天启九年六月十五,整个中南半岛已经进入到一年最炎热的时候在吴哥城外汇合,强盛的军容和已经妖魔化的火力武器让吴哥王朝最后的信心也迅速丧失。在随后的几天时间中,城内吴哥王朝的阇耶跋摩三世派人出城和李天一谈判,愿意归降大唐,并取消吴哥王朝称号。不过李天一并没有同意这种只投诚不献城的做法,明确表示吴哥王朝的所有土地从这一刻起全部纳入大唐版图。阇耶跋摩三世及其家族应该前往长安朝见大唐皇帝,祈求得到赦免。这种强势态度让阇耶跋摩三世无法接受,但是在第十九兵团命令炮兵轰击吴哥城的城池之后,轰鸣的大炮开始让城内所有人认清楚了这个天朝上国强大的实力。所以在天启九年六月二十一这天,吴哥王朝最后的势力放下武器,吴哥城也随即被天策军占领,阇耶跋摩三世及其家族所有成员在随后被第十九兵团控制并送往长安。不过李天一倒也跟剩下的吴哥王朝臣属明确表示过,只要阇耶跋摩三世在长安不见罪于大唐皇帝,大唐不会控制他们的人生自由,在随后不久可以自由出行在任何一个地方。这种表态也让吴哥王朝内部对于天策军的到来稍稍减轻了部分敌视。

    第十九兵团在吴哥城稍作休息之后就将此地全部交给了陆战队,由于吴哥王朝和交州接壤,所以这一次可以直接从交州境内调集大量民政官员和国民警卫队进驻加上国民警卫队一时之间也不会离开此地,所以李天一在天启九年六月底率军再次出发折返西部和南诏接壤的掸部等地,准备拿下中南半岛统一最后的障碍。

    不过此时天策军出击中南半岛的这几次大战已经让整个半岛所有部族不寒而栗,中原那尊庞然大物一开始就剿灭了整个半岛最强大的两个王国,这让剩下的掸部、骠人国以及被打过以此的蒲甘以及昔日的弥诺国异族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而且这几个地方除了掸部之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越来越受到南诏西海郡越来越庞大的西洋贸易影响,其本国落后的经济面貌在大唐强盛的经济面前根本没有一丝的反抗之力,迅速被同化,如今这些地方大唐的工商品可以说家喻户晓,到处都是。得益于虽然经济落后但是自然矿产尤其是金银矿众多的优势,这些地方的人并不穷,所以在对大唐商品的消耗上面越来越依赖。此时听到大唐对于中南半岛大动干戈,这些地方势力内部一面惶恐的同时部分人士也在思考是不是在归顺大唐之后自己也能够受益于对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富裕。

    这种心态在李天一兵临掸部的时候表现到了极致,几乎就在李天一一边对抗掸部恶劣的自然环境一边派兵不断攻击掸部为数不多的军队的同时,骠人国已经开始发生政变,倒向大唐的部分贵族在玄影卫的支持之下迅速推翻现有政权然后举国向大唐投诚。这样一来打到一般的掸部在见到自己的邻居居然直接投诚之后也没有其他犹豫阵前接受了李天一带来的诏令,将国家控制权移交给了天策军。这样一来只剩下蒲甘和勃固的整个中南半岛根本没有办法挡住第十九兵团的铁蹄。天启九年七月底,当第十九兵团一个营拿下勃固国都之后,整个西南战役至此落下帷幕,庞大的中南半岛的领土至此进入了大唐的正式版图。

    。

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 
中南半岛的战斗持续时间很短,从四月底到六月底两个多月的时间第十九兵团就风驰电掣一般扫荡了整个中南半岛,这样一来整个中南都被迅速纳入到大唐的版图之中,由此帝国的最南端也从交州最南端的演州变成了原本的海外领土满剌加。这条长长的犹如龙尾一般的半岛直接深入南洋腹地,也为下一步帝国在南洋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内阁为此抽调了大批的人手在杨易调集了国民警卫队七个营的伴随之下进驻南洋,并且为了确保南洋那边不会出现反复,原本驻守广州交州等地天策军也开始将营地往南搬迁。而且交州沿岸的演州和交州城等沿海港口也在这一波收复行动中开始逐渐壮大,大批量的码头逐渐增加兴建起来,借此来拉动整个中南半岛加速和内地进行流通。

    不过中南历来虽然落后,但是各地土著政权却非常富裕,不仅仅此地位处热带地区,物产丰富,水稻更是一年三季,还有数不清的其他农作物在此地生长,还有就是这些地方都有大批的金银矿以及其他的矿产资源。原本大唐和这些地方势力发展贸易就是用工商品来换取这些矿产资源和金银矿,借此来填补大唐内部发展工业所需。这一下直接将其收入囊中,大批量的缴获让第十九兵团在回军的途中不得不全军协助后勤部队运输缴获物资,可以说大唐帝国从丰州起家开始到目前为止,这是缴获最多的一次。到最后甚至为了保证运力都集中在金银等贵重物资上,所有的粮食等物资全部交给了后续跟来的民政官员处置。

    中南大战的大批量的金银让财政部欣喜若狂,一方面紧急派员南下清点缴获的金银,另一方面则火速让专员带人前往中南去勘探当地的金矿银矿,调派人手加速开采以此来弥补钱庄日益紧张的储备金银问题。

    不过中南大战的战果李玄清却没有多大在意,本身就是一些土著势力,如果不是自然环境恶劣的话这里早就被中原王朝纳入到正是版图之中了。此时天策军打进去基本上是水到渠成,不管是那些势力反抗也好还是直接投诚也好,结果都一样。此时的李玄清正和工商部一样关注着大秦使团回去之后所带来的和泰西直接贸易。按照当年丝绸之路的终点推测,中原这边大量的丝绸瓷器等物品在经历了漫长的西北丝绸之路之后最后的落脚点其实就是泰西,也就是大秦帝国。作为后世来客,李玄清自然明白中原的这些物产在泰西那边的受欢迎程度,所以才会将其作为帝国对外输出商品的重要市场,为此不惜将前膛枪都摆上货架。虽然李玄清目前在严格限制技术对外输出,前膛枪的技术光靠大秦那边目前的能力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破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其实也是另一种技术对外输出。而且加上李玄清答应大秦和大食使团,对于对方派遣过来的学子大唐会全部收纳,这也就为以后埋下了一个隐患。不过在大批量的贸易输出能够实现的前提之下这些都不算什么。

    而盯着这个天量贸易的不仅仅有李玄清这些帝国高层,还有之前从大秦来使在长安闲逛时漏出口风的大唐工商界。几乎就在使团成员返回之后,以六大家族为首的工商界开始大批量的提前往西北那边运输大批工商品,几乎罗列了工商部允许对外出口的所有工商品,其中张家和徐家更是联手从江南采购了大量的丝绸瓷器等传统物资开始沿铁路日夜不停朝着西北呼啸而去。整个四到六月,南方在大规模的发生战事,但是帝国内部特别是中原等地的大小厂家纷纷接到了大批量的订单,连带着北方工业带也在加班加点之中收到不少额外的订货,那些受了刺激的厂家现在能想到的就是想办法购买机器设备然后扩大产能,以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成品然后卖出去。

    “皇上,这人家的订单还没下过来呢,我们自己先狂热了这是不是要出问题啊?万一大秦那边没有那么多的订单下过来,我们的工商业会被一句拖垮的。现在很多厂子都学会了朝钱庄借钱来扩充产量,如果订单卖不出去必然会形成连锁反应的。”岑天时被国内的这热火朝天的场景给吓了一大跳,跑到李玄清这里想着能有什么对策。

    “放心吧,如果泰西人没有订单我就让西征军打过去,让军队去给工商品去找市场。”李玄清拍着岑天时的肩膀笑道“岑先生放心,这是市场在自行起作用,我们作为主管阶层一方面要做的就是在市场起积极作用的时候引导好市场,反之则需要规范他们甚至去创造更好的条件去让市场去发挥作用。”

    “如今西北铁路线基本上都快变成名副其实的丝绸铁路了,几乎每天都会有来自江南等地的丝绸瓷器等传统商品在中原等地运河码头卸货然后装车运往西北。这就为西北数省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大批量的商品运往西北其实也就是大唐的生产力朝着西北倾斜,而从西北运回来的则是无数的财富,以此来带动帝国内部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先生应该告诉拓跋思谏,让他一方面在西北各省做好准备,迎接好这一波商品前往西北,另一方面则是在前线的咸海等地建立好边境市场,让我们的商人不仅仅在国内进行贸易,要注意走出去,将大唐到大秦的商路真正的走出来。”

    “皇上的意思是我们来主导这条通往大秦的商路?”岑天时有点惊疑不定道。

    “不错,西北那边耶律家就做的不错,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深耕西北商道,不仅仅在恢复当年丝绸之路的盛况,这些年更是伴随着西征军的步伐将生意直接做到了大食境内。在西征军的鼎力支持之下耶律家就可以主导这条商路。”李玄清其实也对耶律家的这种魄力感到吃惊。这些年当其他家族在在开拓海外贸易时只有他们一家不争不抢一心一意在沿着西北的商道上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而如今的这种情况也正说明了耶律家当年定下西北发展策略时的高明之处。西北那边连接着大食和大秦两个帝国,一旦将商路打通,那么这条路上流淌的可就是切切实实的黄金了。

    “我让慕容抽空和耶律家沟通一下,然后让他们派专人去西北,具体的事情让拓跋思谏协助。”岑天时想到各地工商业火爆的场景以及无数的工商品运往西北的盛况咬了咬牙开始认真执行李玄清的这个建议。而慕容瀚海在和耶律家商谈之后,开始以耶律家为主导联合长安等地三十多家豪门共同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商队立即启程前往西北,在疏勒等地组建了一家泰西贸易开发有限公司,以此在咸海等地建立分支部,来统筹和泰西那边进行贸易,并且在泰西人尚未抵达大唐西北的时候主动出击,沿着咸海往西行走,朝着当年丝绸之路的最西端的部分草图和这些年玄影卫探查出来的地图前往泰西人的王都拜占庭。为了确保安全,万毅抽调飞鹰旅停在西北的一个大队全军跟随,一方面确保商队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探查一下沿途各方势力的底,掩护玄影卫在当地安插人手。

    耶律家在抽调人手组建商队的同时,其实也已经在安排其他的商路,其中跟随黠戛斯人一路往西抵达后世的伏尔加河还有第聂伯河等东欧平原地区之后已经和基辅俄罗斯公国的势力范围,并且在利用黠戛斯人和斯拉夫人争夺地盘的空隙,开始纷纷建立商业据点,将来自中原的各项物资运往这些地方进行销售。斯拉夫人不擅于耕作,所以基辅俄罗斯人虽然依靠着民族野蛮实力强大,但是起文明发展程度却比南方的大秦人差距甚远。而耶律家联合西北工商各界在此地开设的货栈却让他们第一次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商品还有来自东方的粮食、酒和其他产品。商业发展的很快,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大量的商队从切尔城运输大量的商品前往这些区域。现如今泰西贸易开发公司成立之后耶律家主动将这些区域也纳入到公司的开拓版图之中,这样一来在商队尚未抵达大秦之前就已经开始在北方和基辅俄罗斯等斯拉夫民族开展起了贸易。

    而此时在如此大规模的商品进入西北边境之后,坐镇疏勒的拓跋思谏也适时的派出大批人手开始修缮从安集延到白水城的直道,并且几乎是在修建这条直道的同时规划从疏勒往西北延伸抵达白水城和亘罗斯等地的铁路线,准备在南线铁路完成修建以后开工这条铁路。拓跋思谏的这个想法也在后来促使了第一条洲际大铁路的提前成形。从大陆的最东端开始一路往西随着天策军和大唐对外扩张的步伐不断前行,从而最终抵达大海的另一边。

    而时间到了天启九年八月份的时候大秦特使承诺的大秦商队也终于抵达西北边境,在咸海西部的边境城市开始和大唐进行正式贸易。虽然这一次大秦商队基本上都是集中购买了之前使团采购的前膛枪和子弹等军火,但是对于丝绸和瓷器的痴迷使得这些商品开始大批量的被买走,连带着之前李玄清没打算大规模出售的玻璃制品业大受追捧。这一盛况让咸海布政使欣喜若狂的同时也飞速将消息传递到整个西北,西北贸易由此犹如泼了一盆热油一般更加火爆。而不久之后泰西贸易开发公司的商队也成功抵达拜占庭,随行所携带的商品被交易之后,这个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城市一夜之间多了不少来自东方的商品,而且在随后的时间里泰西贸易公司的商队几乎比大秦自己的商队出行的次数还要多,无数的商品开始源源不断的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在这片广袤的平原上来回奔走,即使南方大食人的进逼越来越咄咄逼人但是这些从罗马开始就喜欢奢华生活的贵族们还是止不住对来自东方的奢侈品的疯狂追捧。而且越来越多的工业品也让这些人感到新奇的同时大量采购,自行车这种神奇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就充斥着拜占庭的大街小巷,而以此为龙头大量大唐生产的工业品开始进入大秦,让大唐内部的工业发展由此变得更加繁盛。

    持续的贸易让大塘工商界全力以赴的同时,西北那边也接到了玄影卫的汇报,大食人已经打过绿衣大食的首府,并且缴获了对方数百艘大型战船。可以说一夜之间黑衣大食人水陆两军得到极大的补充。对方虽然分裂但是几乎同本同源的优势足够巴格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消化掉,这样一来黑衣大食的势力也必然会以此而上一个台阶。

    和大唐这边还在研究大食人实力大增之后自己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不同,就在旁边的大秦帝国此时却如鲠在喉,对方突然吞并绿衣大食所带来的震撼和攻克埃及省首府出现的巨型爆炸武器也让大秦人不寒而栗。当年的埃及首府就是以前的腓尼基城,前身还是大秦人的领土,其城防如何大秦人是心知肚明,现如今却被对方用一种新式武器摧枯拉朽一般炸翻在地,这让大秦人害怕的同时开始立即派遣使团再入大唐。这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在大秦人见识到前膛枪的威力之后就不再迟疑。

    “立即上报总参和皇上,西征军做好准备,同时让玄影卫派人去接触黠戛斯人,如果必要我们可以提供支援,协助他们尽快打开在北方草原开辟出一块安全可靠的地盘。”万毅几乎是第一时间做出决断,同时也将目光瞄准了后世的那片东欧大平原。不过此时在没有接到李玄清的正是命令之前,万毅选择的却是扶助黠戛斯人打前锋,去探探这些斯拉夫政权的实力如何。

    。

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国(上)() 
万毅的汇报传到长安的时候总参几乎是第一时间同意了万毅的决断,并且上报李玄清之后果断调整了西北那边的基本方略。而此时李玄清也开始研究后世过了叶卡捷琳堡和乌拉尔山以后的那片广袤的东欧大平原。不过此时盘踞在这里的基辅俄罗斯公国等斯拉夫人的势力盘根错节,如果天策军公然大举征讨,一方面费时费力,另一方面也会刺激到原本在和大食对峙中就处于弱势的大秦人。处于这个时代没人比李玄清夫妇更明白那个遥远的西方帝国此时虽然正处在其整个帝国最辉煌的时代,马其顿王朝皇帝统治下的拜占庭此时势力正处于巅峰时代,大食人虽然数次想要攻打拜占庭,但是在其强大的海军和重步兵方阵面前都吃了亏。但是这种鼎盛在失去了其主要敌人大食人之后也开始逐步走下神坛,特别是大食分裂之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未处于亚欧交叉点上的拜占庭虽然延续着自己的辉煌,但是怎么看都已经进入暮色之中。而此时自己的意外出现让大食人提前千年拥有了火力武器,就使得自己的老对手有了可以抗衡海军和重步兵最强有力的武器,而且随着巴格达逐步收复绿衣大食的领土,一旦埃及及其周边地区被拿下,拥有了巅峰时代三分之二土地和财富的大食人势必会重新将矛头对准这位昔日的对手。此时如果天策军大举征战处于东欧平原的斯拉夫部族势力,等于就给了原本就薄弱无比的平衡再次加上了一道枷锁。如果大食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拿下埃及等地,势必会重新度过海峡进入白衣大食的领土,将比利牛斯山脉以西的肥沃土地全部收入麾下,那么甚至可能逼迫大秦人不得比提前进行决战。李玄清不敢想象在装备了火炮和前膛枪的大食军队面前,旧式的海军的重甲兵能够抗得住多久。

    “看来西北的战略必须马上调整,否则的话西方两个帝国有可能在大唐还没准备好之前就分出胜负。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久违的李玄清亲自来到总参大楼,开始召集长安的几位首脑研究西北那边最新出现的战情变化。

    “皇上的意思我们提前介入?此时还为时尚早吧?”徐天翔虽然第一时间通知万毅在西北做好准备,但是对于立即介入大食和大秦的争斗还是持反对意见。说实话此时介入确实时间有点早了,至少大唐这边还没有准备好,不管是海路和陆路,从中原到西北边疆之地实在是太远了,就算是有水运和铁路运输,期间所消耗的成本都太大,而国内还处在大规模的建设之中。刚刚拿下的中南半岛光是投入就需要将其缴获的财富消耗一半以上,能够投入到西北的寥寥无几。而海军西洋舰队那边如今还在身毒半岛打转,沿途的海外据点还需要不断增加,同时海外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