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到西北的寥寥无几。而海军西洋舰队那边如今还在身毒半岛打转,沿途的海外据点还需要不断增加,同时海外贸易如火如荼,贸然投入大量兵力和后勤输送军队打仗只怕会严重占用民间的运力,不利于这种大规模贸易的发展。

    “我倒是觉得皇上的决断很好。”总参这边王厚纯和陈凡几人都在,而相对于陈凡和徐天翔两人,王厚纯对于这种具有前瞻性的决断理解的更深,所以对于徐天翔的顾虑他不同意,反驳道“西北打仗虽然消耗甚大,但是带来的利益也非同小可,不算开疆拓土的长远考虑,就算是军队缴获的浮财其实基本就能够满足日常消耗,如果不考虑长期占领的话那甚至可以做到略有盈余,再说军队的战略从来都是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整个帝国的利益,就算是现在有消耗总比将来等到他们两方分出胜负之后回过头来一心一意和我们打要好得多,所以与其等着到时候在自家门口打仗还不如将战火烧到对方的家门口去,这样怎么算都不吃亏。”

    李玄清摆了摆手道“我没让你们两个来争论西北那边要不要立即开战,而是来商议我们在西北那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方针。现在就开始打仗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我要说的是如何维持好在双方交战的时候我们能够从中渔利,除了军火生意之外,我们需要的是为国内庞大的工商品产业寻找一个广袤的市场。”

    “那就让师兄将西征军调集到边境驻扎,一方面提高戒备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另一方面也分散大食人的精力,拖延他们继续推进的步伐。这样一来也等于给了大秦一种间接的支持,让其有能力有决心和大食人继续对峙,直到双方直接发生冲突。”此时一直沉吟不语的陈凡开口道“总而言之就是只有一句,分散大食人的精力但是又不间断和对方的贸易,以此表明我们不偏向任何一方,但是屯兵边境又能够起到牵制大食的作用,让大秦那边看到我们也不愿意大食继续做大,从而给他们一种信号,诱使其继续加大对峙大食人的同时,和我们积极考虑,为工商出口争取更多的利益和空间。”他这一开口其他人都没声了,陈凡的意见从来都是和他的性格一样,永远都是万无一失但是又不会突出冒进,想着的都是反守反击的策略。不过此时他的意见却让整个西北局势的走向逐渐明朗。当总参这份建议送到疏勒万毅手中的时候,西征军指挥部不顾即将到来的寒冬责令回鹘兵团将原本的驻地从碎叶城移到了安息州和大宛康居等地,而且后勤部也随即调配了大量的物资进入这些地方。与此同时第七兵团也开始从后方调到白水城和切尔城附近驻扎,甚至在波斯省内担任守备部队的安西兵团也开始逐渐收拢各地的兵力朝着波斯都督府等边境口岸驻扎。这种大规模兵力的调动自然是瞒不了过往的商人,再加上玄影卫有意散布消息,很快巴格达那边就知道了天策军这边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这种驻军朝边境调动的做法让巴格达甚为忌惮,急忙派人来西北这边一边询问来年去长安朝贡的事情一边旁敲侧击打探天策军这边的虚实,甚至阿也比暗自下令趁着天策军这边没有采取更加激烈的行动,加快商队运送军火的行为,防止一旦大唐在西北的战略发生变化导致己方订购的大批军火无法运回。

    不过让阿也比疑惑的是,不论他如何试探,万毅这边却丝毫没有要表明己方意思的倾向,对于过境商队也是一如往常,甚至在对方使者抵达疏勒和拓跋思谏商谈的时候还主动露面,表示期待明年和阿也比一起回长安,到时候会在长安摆酒相迎。而且对于对方明里暗里询问军事调动的事情,万毅则直接开口表明这是正常的军事调动,西征军这边本身就是大塘西北军区的边防部队,在西北任何一地都有可能驻扎。

    但是越是这种坦然的态度却越让对方惊疑不定,不过好在大唐并没有禁止两国之间商贸往来,对于大食人加大力度订购军火的事情也是持欢迎态度,所以没有摸到底牌的阿也比一方面调集大批财力进行更大规模的军火采购另一方面则是上报巴格达要求在东北边境尤其是呼罗珊等和大唐接壤的地方必须保持足够的驻军,甚至要求原本要启程去西方参战并且驻守天方圣地的马穆鲁克骑兵本部暂时不要出发,避免大唐突如其来的打击。

    大食人这边因为大唐的举动而开始分兵主说西北防备大唐的时候,随着商队将消息传到拜占庭之后,大秦那边也第一时间领会了大唐的意思,吃了定心丸的马其顿王朝的国王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开始和境内的天主教商议,认真准备十字军东征的事宜,打算利用宗教军队的名义提前派他们在地中海东岸耶路撒冷附近登陆,以此来拖延大食人的进攻步伐,同时也想利用宗教军队摸摸大食人的底牌。由此这一次的十字军东征比起以往有着更大的规模也有着更加庞大的实力。

    “启禀大帅,玄影卫急讯,黠戛斯人打算在第聂伯河附近建立国家,仿照基辅俄罗斯那样的公国。”就在万毅这边刚刚出席了大秦商队和耶律家签署的特约军火和大宗物资采购协议之后,秦空派人加急送过来的急讯却让他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你马上将这份情报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长安大本营。”万毅让暗卫往后方大本营传递消息之后立即找来高斯继和刘璇,开门见山道“参谋长会后立即汇报大本营,黠戛斯准备在第聂伯河附近独立建国,西征军指挥部打算根据这个突发情况重新部署在这一区域的规划,请外事部紧急派专人来西北。”

    “大帅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利用黠戛斯建国的机会插手这一区域?”刘璇一般纪录一边问道。

    “从咸海往西其实还有一个叫里海的地方,这几乎是在一条直线上,围绕着这两个大湖方圆数百里之内都是一片沃土,而且还有河流经过,实在是不能拱手让于他人。而如今黠戛斯人打算在第聂伯河附近建国,大家来看,第聂伯河下游以西就是基辅俄罗斯公国的腹心之地,那么黠戛斯人最理想的地方就是战略第聂伯河东岸至伏尔加河西面这片广袤的土地平原之上。”万毅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继续道,“而伏尔加河东岸则属于这个里海北边,我们可以考虑提前进驻这里,这样既可以利用黠戛斯人挡住斯拉夫人对我们的骚扰,还能沉寂吞下这片土地。”

    “大帅说的是,那些这片土地还不会改变大秦和大食人的实力对比,我们还能够白白得到这片土地。我想黠戛斯人一定不会介意我们占领这些地方的,就算是他们原本将主意打到这里,一旦我天策军开到这里他们会马上改变方向的。”高斯继点头,对于万毅的想法点头不已,黠戛斯人一方面必须依靠大唐才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站住脚,另一方面在和基辅俄罗斯的对抗当中也可以不断往西拓展,甚至在两河流域往北拓展。

    “大帅让外事部来的目的就是打算提前和黠戛斯人谈妥这件事吗?说的也是,之前外事部部长出使黠戛斯一趟光靠一张嘴就说动百万黠戛斯人万里西迁,这一次八成也会说动他们,大不了给他们提供部分粮草补给就是。”刘璇将两人的话记录下来之后笑道“只不过目前这片土地我们根本没能力开发啊。就算是让吴欢兵团从咸海西面继续往西北运动,我也不能确保能不能有效占领这些地方。”

    “不能有效占领也没关系,那就留着将来占领啊。反正只要和黠戛斯谈妥这块地方就没有谁能打主意。数十万天策军难道还保证不了区区一块土地的安全?”高斯继摇头一笑,对于刘璇的担心丝毫不以为意。在他看来只要大唐想要的土地那就必须是大唐的,别说大食和大秦人无暇顾及这里,就算是两大帝国都来抢,凭借目前在西北修整两年的西征军足够打到所有人臣服。

    “参谋长你去将我们的建议整理成册然后一份送给副首相那边,另外一份送到大本营请皇上定夺。”万毅摆摆手示意刘璇出去准备之后开始和高斯继继续研究预案。黠戛斯选在这个时候建国,想必是有什么特殊的目的或者是契机。这一点还要等到秦空从前线赶回来才能够知晓,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的是,一旦黠戛斯人建国必然和基辅俄罗斯人彻底决裂,只怕这个冬天都会大战不休,而此时作为大秦人盟友的基辅俄罗斯人被牵制在这里,一旦消息被大食人知道,只怕他们会加快脚步快速平复整个绿衣大食残余势力的反扑,毕竟南方可没有冬天这一说。这对于大秦来说相当不利,而且也会容易让大秦人产生战略误判,以为大唐和大秦达成了莫种默契,毕竟过了基辅俄罗斯再往西就直接是大秦人的领土了。

    “那就只有辛苦外事部的人去过黠戛斯之后再转道直接去大秦,和他们直接亮明我们的态度。如果可以的话就拉上黠戛斯人一起,让黠戛斯人表态,可以考虑加入大秦的联盟之中。反正只要大唐不表态那也没什么。黠戛斯人估计就算是答应也只是口头答应,他们还有的忙。”高斯继的话让万毅微微一笑,什么时候自己这些前线将领就可以一言而决他国生死了?只有自己背后这个庞大的帝国越来越强大,自己这些身处前线的领兵将领才会有着超越其他人一等的眼光和魄力,去裁决他国的生死。

    。

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 
“皇上,这是西北那边师兄和副首相发过来的联署公文,黠戛斯打算在第聂伯河到伏尔加河中间的平原地带建立国家。师兄的意见是趁着黠戛斯人吸引斯拉夫人的视线,我们出兵占领伏尔加河东部地区,将西北边境线往西延伸至伏尔加河流域,拿下以东所有土地。”徐天翔匆匆将从玄影卫转过来的西北急讯递给李玄清,同时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道:“西北那边如果黠戛斯人打算独立建国的话,那么和斯拉夫人肯定会展开大战,我们原本维持大秦和大食的平衡策略也会随之被打破,一旦斯拉夫人被黠戛斯人拖到战场上,想必大食人那边肯定会在这个冬天出兵扫荡整个地中海南岸所有地方,然后利用新缴获的大批战船趁机度过绿衣大食和白衣大食领土之间的这条狭窄的海峡,将战火在冬季烧到白衣大食境内。整个泰西那边的局势都会随之改变。”

    “的确是需要马上做出改变,这样,总参马上下达调令,将陌刀营从甘州调到高昌境内驻扎。然后通知内阁和外事部,马上制定出一份黠戛斯建国的应对办法出来,明日一早我们在长庆殿开个短会拿出一个章程出来。”李玄清让徐天翔去签发调令让陌刀营抵达高昌驻扎之后,开始独自一人开始思索黠戛斯建国对于泰西那边局势带来的新变化。不过此时在咸海边境吴欢和紧急赶回来的秦空也接到了边境驻军送来的一份汇报,黠戛斯一个秘密使团跟随商队抵达咸海西北地区,请求过境。

    “看样子不需要我们主动派人过去,你看看他们多主动,自己就派人过来了。”吴欢笑道:“本来我还想着指望黠戛斯人闹起来之后我们从后面好好收拾他们一顿的,现在好了八成是打起不来了。”两人一面吩咐驻军将秘密使团带到切尔城一面派人通知后方指挥部,汇报具体情况。不过秦空在吴欢的军营待的时间不长就直接返回疏勒,他这边还有很多具体的事情需要向万毅汇报,不过也正是这样他几乎是和黠戛斯使团前后脚抵达疏勒。

    而此时远在长安的李玄清也正在召开了徐天翔和岑天时在内的高层会议,外事部就黠戛斯建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扶持黠戛斯人的策略,为大唐在泰西争取更大的利益,必要的时候可以让黠戛斯人充当大唐打击当地势力的打手,从而变直接出兵占领为扶持附庸势力。可以说外事部的这种办法和军方所想到的直接占领冲突比较明显,但是在场的不论是李玄清还是徐天翔和岑天时都没有反对这种办法,事实上在当初黠戛斯人被外事部劝说放弃北方草原全族西迁的时候两部就考虑过这种设想。只不过黠戛斯人在西北那边待了两年多居然想起来独立建国,说明这两年他们从自己的对手身上学到了以前意识不到的东西,关于部族和国家的概念。

    “王部长的意见我赞成,但是目前对于师兄提出的主动遣使黠戛斯我不赞成,这样会让黠戛斯人觉得我大唐有求于他们,从而为以后埋下隐患。”徐天翔想了想继续道:“如果黠戛斯人建国之后往东发展的话我们该如何应对?”

    “出使之前让吴欢派兵往西,那边冬季非常寒冷,但是等到明年春天一到,吴欢的第六兵团全军出动移兵伏尔加河东岸,这样就没问题了。”李玄清点了点头,对于那片土地更多的还是为了以后考虑,毕竟那里是后世北极熊的腹心之地,除了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之外,更有无数的矿产资源,只不过黠戛斯人建国的地方有点不符合自己的设想,不过这也没多大关系,毕竟要想前往西方大陆的海洋,还有更多的路径。不过这些念头在李玄清脑海中飞速闪过之后道:“天翔的意见其实也不错,贸然出使的话的确不符合大唐的形象,但是按照我的估计,黠戛斯人在此时宣布建国应该是动了一番心思的,对于泰西那边日益紧张的局势也有过盘算,而想要在斯拉夫人的眼皮子底下建国而且旁边还有两个大国正在日益紧张的对峙,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我们大唐。所以让师兄和拓跋思谏那边做好准备就可以,外事部派专员去西北那边等待。”

    “皇上,要不我们派个特殊的人过去探探路?”原本是来找李玄清打算年后派人去身毒半岛内部各个势力内部洗劫黄金的胡小四此时忽然笑道:“咱们之前在草原会战的时候不是俘虏了他们的一名主帅叫乌介的吗?在咱们这边服苦役差不多也五年了,可以特赦他然后派人给他送回去。我安排人去交代一下,黠戛斯人只要不傻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有这个人了,皇上,我看小四这个办法不错。”胡小四的话倒是让在场的人一阵点头,徐天翔道:“这样一来就算是什么都不说黠戛斯人也会明白的。”

    长安这边打算利用昔日的俘虏乌介做文章的时候,在随后几天也就是天启九年九月底,疏勒迎来了一队特殊的商队,黠戛斯特使在疏勒见到了拓跋思谏,也带来了黠戛斯最高层对大唐准确的态度。

    “黠戛斯人打算向我们纳贡称臣?这是?”拓跋思谏带过来的消息让万毅皱了皱眉道:“然后还有其他的条件吗?纳贡称臣的藩属关系在咱们大唐可不盛行,我想这点他们不会不知道吧?”

    拓跋思谏点了点头继续道:“自然不是,黠戛斯人打算请求我们扶持他们建立和大唐类似的政治结构和军事体系,然后派遣贵族子弟来长安留学。不过他们也开出了比较诚心的条件,如果大唐答应扶助他们在第聂伯河站稳脚跟,抵挡住斯拉夫人的攻击,他们愿意答应,如果未来大唐在西北有任何战事,黠戛斯国内的军队可以无条件听从天策军调遣。”

    本来万毅的眉头就是紧皱听到这句话之后皱的跟厉害了,但是在思考了半晌之后道:“明日一早我会安排人手护送他们尽快抵达长安,但是你我两人还是要拿出一个意见来以便于大本营那边有个参考的余地。”

    “大帅所言甚是,其实黠戛斯人越是开出条件对我们大唐有利我越觉得这其中有鬼,但是到底哪里有问题又说不上来。”拓跋思谏苦笑道,不过他的话刚刚说完门外就传来了秦空的声音,“那是因为两位并不清楚此时黠戛斯人面临的困境。”

    “你这家伙神出鬼没的,怎么现在才回来?”拓跋思谏见到秦空一头钻了进来忍不住笑骂道:“你再不回来我就要去找你们统领,让他给你报个为国捐躯了。怎么样说说前线的情况,黠戛斯人现如今的处境到底这么样?”

    “大帅,副首相,黠戛斯人之所以提出这么优厚的条件,甚至是在某种意义上说将他们本国的军队指挥权都交给我大唐,是因为目前他们已经内外交困,到了生死一发之际。其部族内部,我在回来的时候第聂伯河已经下大雪了,只怕今年那一片土地都会遭遇雪灾,而他们今年一年几乎都在和斯拉夫人大战,根本没有时间去发展生产,今年冬天如果没有外来援助只怕从东方草原带来的百万人口会成为他一个严重的拖累,缺乏食物的黠戛斯人在如今这个地方却再没有用以前在东面可以洗劫其他部族来维持生存的办法了,反而要面临四面八方斯拉夫部族的围剿。我回来之前已经探听到基辅俄罗斯公国已经和斯拉夫各个部族谈拢,要一起出兵围剿黠戛斯人,甚至部分以前和黠戛斯人是旧识的斯拉夫人都改变了态度。而且基辅俄罗斯公国此举也得到了大秦人的首肯。”秦空进来之后就将自己从前线搜集到的大部分关于黠戛斯人的信息一一道出,紧接着道:“这样一来黠戛斯人就要面临数以十万计的斯拉夫人的围攻,如果他们选在冬季开战,只怕会更加拖累黠戛斯人原本就困难无比的后勤补给。而且四面八方都是敌人,一个应付不对的话只怕不仅没办法达到以战养战还会让人家冲进自己的部落领地屠杀部众,从而极大的消耗己方的战争潜力。”

    “大帅,事态紧急,我的意见是在大本营新的计划尚未抵达之前,西征军这边要提前做出应急反应,不管怎么样,总参和皇上那边肯定不会放弃黠戛斯人的,否则的话当初也不会让外事部劝说他们西迁。”秦空说完之后继续道:“在前期的话我看可以让商队运输一部分粮食过去,弥补黠戛斯人的短板,至于其他的就等他们的使团在长安和外事部谈出什么结果再说吧。”

    “我看秦空的办法可行。”拓跋思谏点了点头道:“粮食问题不大,西北这边本身今年就已经自给自足,还有后方运输过来大量的储备粮食,让耶律家委托当地的商队运输部分粮食过去也不算什么。”

    “可以,粮食的事情在大本营没有新的指示过来之前就由副首相以民间商队的办法输送一部分过去。至于西征军这边可以让吴欢那边提前准备,但是我估计总参那边短期内不会让我们动手的,至少在黠戛斯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