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粮食的事情在大本营没有新的指示过来之前就由副首相以民间商队的办法输送一部分过去。至于西征军这边可以让吴欢那边提前准备,但是我估计总参那边短期内不会让我们动手的,至少在黠戛斯人真正撑不下去之前或者说明年春天到来之前不会真正动手。”万毅点了点头道:“不过我会让高斯继去坐镇咸海,统一协调回鹘兵团和第六兵团以防万一。秦空你马上将这段时间玄影卫打听到的所有情报全部详细的写下来一份交给参谋长一份以最快的速度送回长安大本营。”

    “放心吧大帅,此次我已经将泰西那边的情报网络框架建立起来了,而且飞鹰旅第二大队也在各地协助暗卫开展情报工作,正常的渠道情报会源源不断的送过来的。”秦空点头之后随即下去准备。而万毅这边也将自己和拓跋思谏的布置以最快的速度送回长安,同时让高斯继立即出发前往切尔城坐镇。

    西北军政两方同时行动,自然是速度奇快,几乎就在高斯继抵达切尔城的同时,耶律家在西北的负责人也带着商队在切尔城拿着拓跋思谏的命令找到当地的储备仓库,运出大量的粮食之后让商队启程前往黠戛斯如今的驻地思召城。这是黠戛斯人抵达第聂伯河东岸之后重新建立起来的新城,和当地基本上都是泰西风格的城堡不同,黠戛斯人带来的是东方汉人建城风格的方城。而这座不管建筑风格还是名称都极具汉化色彩的黠戛斯王城此时也在紧张的等待着自己使团东出的消息。基辅俄罗斯公国已经在这段时间内说服了四大斯拉夫部族的首领,约定共同攻打黠戛斯人,而且这一举动也让两河流域的各个大小部族都开始纷纷异动,往日里依靠着这两年铁血镇压稳住的局面此时已经走到了最严峻的关头。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黠戛斯人决定再次独立建国而引爆的。不过黠戛斯高层却没有因此而后悔自己的举动,这两年在此地的迁徙和战争也让这群昔日里躲在高纬度草原上的部族成长不少,不仅仅是河西的基辅俄罗斯人还是南边的大秦帝国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甚至创造了足以和大唐媲美的文明,而这都是黠戛斯人非常羡慕,也是产生了改变本部族的根源所在。所以黠戛斯特使在去大唐的时候才会提出来一条希望大唐能够帮助黠戛斯建立起一整套的制度,并且允许他们派遣贵族子弟前往大唐留学。相比较陌生的大秦文明,还是自己身后的大唐更加让黠戛斯人更感到亲近。而这一点在平行世界中,黠戛斯人在大唐式微已经无力控制北方草原的时候仍然坚持是大唐的臣属,甚至在打败整个北方草原所有的部族之后都一直对大唐执臣子之礼。

    不过和黠戛斯高层担心大唐不答应他们的要求相比,在天启九年十月下旬李玄清得知黠戛斯特使抵达长安之后专门抽空接见了他们,而对于他们的这一条李玄清却直接点头,这倒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国(下)() 
“皇上,咱们是不是给黠戛斯人的条件太过于宽松了?”岑天时在黠戛斯特使走后追上来有点担忧的问道“给予军事保护这已经很过分了,为何答应派人协助他们组建完整的国家机制?这会让黠戛斯人很快完成建国的。区区贸易最惠国待遇和军事指挥权真的能够有那么重要吗?”

    李玄清知道岑天时在担心什么,但是这个时代没人知道这个贸易最惠国待遇是多么无耻的一件事,等到黠戛斯人完成国家组建之后却发现国内已经充斥着大唐各个行业的商品,而因为这个条款让他们失去了关税主动权,最后他们的民族经济就永远无法真正的发展起来,最终在经济上完全沦为大唐帝国的附庸,这样一来加上黠戛斯国内军队的战时最高指挥权也被大唐抓在手中,黠戛斯要么主动加入大唐要么就永远成为大唐的编外殖民地,从此再无翻身的余地。只不过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已经被李玄清掰到正轨上的大唐都无人认识到这个贸易最惠国待遇是多么险恶,黠戛斯人这是用自己部族的未来换取大唐在此时对于他们的支持和保护,孰重孰轻李玄清根本不需要判断。而当李玄清跟岑天时解释完这个贸易最惠国待遇和战时军事指挥权的详细意义之后后者的嘴巴顿时张大到可以塞得下鹅蛋。

    “所以说,先生以后黠戛斯就是我们最稳定的商品倾销市场,就算是后世的黠戛斯精英子弟认识到这一点,也只能从我们大唐这里拿回去最多一半的主动权。因为在我们的唐币伴随着商队出现在黠戛斯那边之后我们就有了让黠戛斯人永无翻身的本钱。只要我们自己不去作死,就没有人能够推翻这个庞大到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大帝国。”李玄清说话的时候嘴角带着一丝笑意,黠戛斯特使答应用他们储备的黄金和白银来换取大唐对他们的借款采购大唐的物资,就算是最后借款金额放大到两倍,这笔钱也会流到国内市场,而大部分粮食和武器采购也让这笔钱实际上只是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国库,还白白赚了一大笔储备金。后世的储备知识让李玄清在这场短短的谈判中占尽了便宜。

    “内阁和总参安排一下尽快将我们承诺的事项安排到位,这是第一次但是绝对不是最后一次,大唐后面的对外扩张方式也会因此得到改变。”李玄清笑道,自己无意当中好像走到了后世那个超级大国的路上去了,不过这也没关系,在如今这个庞大的帝国版图被拿下来之后下一步对外扩张除了占领各个交通要道之外,更多的就需要这种方式了。甚至李玄清对于如何和大食和大秦人直接开战的心思都没有最初那么强烈了,因为用这一招李玄清有足够的办法将这两个大国分拆成无数附庸自己的小国家,然后坐看他们纷争不断而自己永远都处在天朝上国的高度俯瞰整个人世间。

    李玄清的话岑天时没有完全明白,但是能够理解最惠国待遇之后岑天时就已经没有任何意见了,所以内阁在年底之前火速安排了大量的物资和人手由外事部长王守田率领赶赴西北,开始下一步准备。而总参那边发往西北的公文也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了万毅手中。吴欢的第六兵团甚至在十月底之前从咸海西岸的星河城往西北挺进,一方面建立前哨基地另一方面也是就近和黠戛斯建立联系,另一方面也是在必要的时候出兵保住黠戛斯,防止在这个冬季黠戛斯人被斯拉夫人四面围攻。

    而大唐这边的动作却在随后传到大秦的时候让其对大唐的举动产生不满,只不过在见识到大唐武器的威力之后大秦人一时之间无法反制大唐的行动,因为在越来越多的大食军队装备了来自大唐的武器之后大秦已经无法避免的进入了军备竞赛的恶性循环之中。不过和大食人一样,大秦人也在暗地里开始进行前膛枪和火炮的仿制。所以在拜占庭,数以千计的各式各样的武器专家开始被帝国集中起来想方设法拆解大唐的这两种跨越时代的武器。

    大秦这边在大的方面无法对大唐采取什么措施,但是私底下的小心思还是很多,一方面联络基辅俄罗斯暗中将自己这边获得的火药武器拨出一部分给他们,另一方面在朝贡这个问题上动起了心思。本来按照之前大秦特使在长安的承诺,大秦会和大食一样每年都会派遣使团前往长安朝贡,同时进行集中贸易,但是在年关将近的时候大秦却丝毫不提这件事。但是这件事李玄清这边没在意的时候大食人却果断做起了文章,阿也比自从卸任军职改任文官之后将对大唐的所有事务全部揽到自己的手上,大量的商队在他的指挥之下常年穿梭在大唐和大食之间,在不断用硬通货换取大唐的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武器之后,也在安排自己的家族子弟前往大唐虚心学习,甚至在得知大唐这边对于天方教很反感之后,严令遣唐使和留学子弟在大唐境内不得有任何天方教的举动,否则的话直接以叛国和叛教罪论处。如此严厉的处罚也让这些穿越两国的使者和学生明显感觉到巴格达在对待大唐这件事上有多么重视。而事实上阿也比的这种举动也让大食在大唐民间的影响逐渐好了不少,至少大唐百姓在和这些大食人交易的时候不再担心什么时候被对方那种邪教蛊惑。而也正是这种态度让大食人逐渐在和大唐的贸易当中比起大秦占据了优势。至少在和大唐进行贸易之后,大食人已经从最初购买奢侈品转移到了购买一部分大唐不禁止出口的设备和机器回国然后发展本国的特色产业,而且还针对自行车这个自行车辆开始有意识的进口然后组建类似于天策军中的银轮部队,并且还说服工商部进口零件修理,使得大食军队继大唐之后成为当世第二个拥有成建制自行车辆的部队。虽然在天策军中银轮部队本身也只是一种实验部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装备处还是天策军内部对于银轮部队都在改进,最新式的军用自行车甚至已经接近后世山地自行车那种性能了。

    大食人果然在得知大秦人对于朝贡不上心之后立即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并且通过各方渠道向大唐宣传大秦人两面三刀不靠谱,不值得大唐折节下交。大食人的心思大家心知肚明,但是在百姓看来,历经磨难重新繁荣起来的国势却让百姓心头那股始终不散的天朝上国的性格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对大唐不敬。所以赶在十一月底之前进入长安的大食特使宣传出来之后大唐百姓对于大秦人的心态一下子变了,以至于不少原本要运往大秦的货物甚至都面临毁约的状况发生。

    不过此时除了外事部的宣传司和工商部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告诫百姓该做的生意继续做,帝国不会让百姓失望之外,大唐此时的精力除了准备明年天启十年的工作计划之外都盯着西北那边,因为万毅和拓跋思谏在王守田抵达之后也正式调动西北军管区和军区的能力加大对黠戛斯的扶助。而在天启九年十二月初当王守田率领大唐使团越过伏尔加河之后,黠戛斯也终于确定了在天启九年十二月十二这天宣布建国,黠戛斯当代汗王坚昆宣布任黠戛斯王国第一任国王,遥尊大唐帝国为宗主国,并且在建国当天向王守田递交国书,向大唐皇帝称臣。而王守田也当即表示,大唐愿意第一时间承认黠戛斯王国,并且大唐皇帝已经授权西北天策军必要的时候帮助黠戛斯王国守卫其安全。就在当天王守田和坚昆签订了一份名为《大唐和黠戛斯友好同盟条约》的文件,将黠戛斯特使在长安和李玄清的谈话内容全部落实到纸面。而当坚昆向自己的部下表示黠戛斯将在内政和军事等方面全面得到大唐的帮助,并且表示将从今天开始逐步使用唐言汉字作为黠戛斯王国的通用语言和文字的时候所有人都是面色发烫,这份条约基本上从各个方面保障了黠戛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大唐最大程度上的帮助,建立一个完整完善的国家体制。而当乌介王子从王守田身后走出来的时候所有人更是感受到了大唐的诚意。

    黠戛斯建国仿佛犹如冬日里的暖阳一般让思召城内的黠戛斯百姓感受到了温暖,而之前黠戛斯使团采购的大批粮食和武器也陆续在伏尔加河东岸聚集,这些物资在坚昆交付了自己的黄金储备之后被快速运了回来,让黠戛斯人得以度过这个艰难的冬季。

    “国王陛下,大唐那边派遣过来的协助官员和将军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会全部到位,到时候还请国王陛下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这样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国家机制,建立起一个和大唐一样制度的国家。”王守田在随后找到坚昆和他的一众心腹大臣道“同时,考虑到你们在这里生活艰难,我大唐皇帝再送你们两件礼物,希望能够帮到你们。”

    “哦,皇帝陛下居然还送我礼物,这让小王感动莫名。”坚昆让乌介坐在自己旁边,充当自己的翻译。而乌介此时看着王守田也是一脸的疑惑,在他看来大唐已经做得很到位了,以天策军的强盛,其实黠戛斯所谓的军队指挥权在他看来不值什么,这几年在大唐的生活让他深刻了解到大唐的强大和那种蓬勃向上的国力。至少在他看来大唐这一次的确是对黠戛斯做到尽心尽力。

    “第一件礼物,就是大唐以后会每年低价卖给你们一部分粮食,我说的低价基本上就等于无偿赠送,只不过对外需要所以才会说售卖。”王守田竖起一根手指笑道“这也是基于皇帝陛下对于黠戛斯子民的关怀,不希望看到你们在这边缺衣少食,饱受疾苦,作为宗主国大唐不能坐视不理。”王守田的话让坚昆等人一下子全部都站了起来,低价出售粮食还等于无偿赠送?这对于如今的黠戛斯人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在游牧民族看来没有什么比起粮食更重要了。所以基本上这一刻开始所有人看着王守田的眼神都充满了敬意,这是一种情意,坚昆更是不住声的向王守田表示感谢,并且直接操着声音的唐言说道等打败了斯拉夫人一定亲自去长安朝贡,感谢皇帝陛下对于黠戛斯人的关怀。

    “国王陛下别着急,听我把话说完,还有一样礼物呢。”王守田笑道“皇上临行前告诉我,由于你们所有的储备黄金和白银已经全部拿去换借款了,所以特意允许你们可以直接使用唐币,用大唐的货币来进行自由购买物品和进行贸易,不收取你们任何费用。”见到众人不解王守田笑道“陛下可不要小看了这个区区的钱币,发行纸币是需要强盛的国力支撑的,否则的话发行纸币如果百姓不认可就等于废纸,这基本上就等于用大唐的信誉为担保为黠戛斯百姓谋取的一项和大唐百姓同等的福利。”

    “陛下,王特使所言确实如此,如今大唐百姓出门在外全部使用这种唐币,这是大唐帝国朝廷印发的一种纸币,可以自由购买任何大唐商品。”此时乌介走过来低声对众人解释了一句之后道“特使能够替我等黠戛斯人请求皇帝陛下,大唐钱庄能不能在思召城也开设一个分支点?这样也方便我等百姓能够顺利存取款。我可以让国王陛下保证一定会全力保护钱庄安全,并且所有黠戛斯臣民一定会竭尽全力支持钱庄的。”乌介在大唐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对于大唐那种随时随地可以去钱庄存取钱的场景非常羡慕,虽然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是不需要携带那么多的金银钱财,区区几张纸币就可以解决贸易需要这对于商业往来非常重要。

    “这个我会向皇上和首相大人申请,想必没有问题。”王守田的话让乌介大喜过望,连声称谢。而随后乌介开始将自己之前在大唐见到的场景跟众人描述了一边,让所有人都直观的感受了一次唐币这种东西的神奇。不过众人的表情却让王守田嘴角不自觉的浮现出一丝难以言明的笑意。

    。

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 
黠戛斯建国和王守田在思召城的举动让这个国家瞬间站住了角,即使在随后的天启九年最后的时间内,斯拉夫人不间断的冒着风雪向黠戛斯发起攻击,但是得到大唐大量援助甚至三百多名现役军官现场手把手教授这些黠戛斯战士使用前膛枪和火炮等武器之后,硬是依靠着火药武器压制住了这些斯拉夫势力的攻击,成功的撑到了天启十年。随着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流域真正的严寒的到来,两方暂时罢兵。但是天策军派过来的援助军官却让所有的黠戛斯人利用冬季极度低温硬生生的在思召城外筑造了一座宏伟的冰城,大量的坚冰直接从第聂伯河被切割出来之后用水来进行粘合,以此来阻挡漫长的冬季斯拉夫人的骚扰。

    不过此时在大唐长安,新的一年的参议院年度会议上李玄清首次提出帝国外对政策的基本方略,开始将目前大唐正式领土之外的所有土地分出三种,而除了第三种是已经拥有而帝国并不想攻击的国家和势力之外,另外两种则分为殖民地和为拓展领地。这也是李玄清第一次正式对帝国高层提出殖民地这种后世的名词概念。而在会后不论是内阁、总参还是参议院和律法院都开始有意识的将这种观念带到实际工作当中,外事开始逐渐走到帝国行政事务的前台。而随后不久从西北那边传回来的好消息也让帝国高层开始加深对李玄清的这种理念的理解。而总参在随后按照这种思想开始制定出一系列的天策军对外的拓展规划,并且开始在各海外领土的扩张方案中也忠实执行李玄清此前提出的优先占领交通要道和重要资源地的想法。

    总参的这份规划内阁那边是暂时不知道了,但是此时岑天时领导的这一届内阁在这最后一年当中却成了最繁忙的帝国机构,几乎是从参议院的年度会议一结束,就全员进入了忙碌状态,一方面大量物资和人员开始源源不断的随火车运往西北,甚至为了求得在冬季大雪封路之际能够有一定的运力,内阁为此专门采购了上百辆大型货车送到西北,协助西北军管区组建了一支由卡车货车组成的运输车队,以方便冬季在西北运输物资。不过这番尝试却让交通部直道司开始自觉自发的开始修建类似于后世的那种服务区的机构,以方便在茫茫无人的戈壁沙漠草原等地方便这些运输车队休息。并且在此之后交通警备人员也从警卫部专门划分出来,变成两部门联合管辖联合执法。

    而处在西北前线最高领导层的拓跋思谏和万毅此时也拟定天启十年的西北发展大纲,因为是军管区,所以这份发展计划当中除了民政那一块之外军方这一块也提出了部分意见,其中甚至包括装备处在西北高昌地区建设一个完整的兵工厂,除了修理天策军现役武器之外,更多的还是外销枪支武器的生产。不过很显然的是万毅的这份计划在传回总参之后被李玄清直接改成了在高昌地区建设一个能够生产大型武器的兵工产业集群,包括部分秘密实验的新式武器,并且借助西北这边地处帝国腹地而且地广人稀的特点,在高昌附近形成除丰州以外装备处第二处完备的完整军工产业体系。由此高昌也在后来成了帝国军政两方面在西北的重要基地,工业化水平和河西省一起迅速发展开来,将工业化的触角开始从中原逐渐的往西北过渡。军方这边的计划在随后被总参大改但是民政那一块拓跋思谏却得到了内阁的大力支持,甚至财政部为此再次增加了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