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 
“文周兄,快去看看学院的告示栏,上面说皇上要来学院视察了,还有皇后娘娘也来哦,这次说不定皇上能给咱们写个题字呢。”长安城北,渭水河畔的大学园里,最中间的帝国行政学院总院内,一位年轻的学子一脸兴奋的叫道。这个消息也在随后飞速传到大学园五个学院所有的学子当中,顿时间这片长安城外的郊区开始热闹喧嚣起来。李玄清可不是前朝的皇帝,长久处于深宫之中,让百姓畏之如虎。这些年依靠着大唐帝国的强劲的经济发展,李玄清这位帝国开创者在民间有着神一般的声望,而新式的公务员制度和大学制度更是让这些依靠着帝国新政才能够走进校园的学子对他敬若神明。所以在得知李玄清夫妇要来学院视察之后,所有人都沸腾了,大家三三两两的都在谈论着这件事,甚至某些学子都在案头奋笔疾书准备将自己对于帝国的国策见解写出来直接递给李玄清。

    “文周兄,你说皇上来我们大学园是不是为了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政党的事情啊?”有些心思敏锐的隐约猜到了李玄清的来意,暗自低声道。

    “估计是的,我听说那些前朝遗老遗少还跑到宫里去找皇上和皇后,打算力谏皇上让岑先生取消大唐复兴社,为此还在祈年殿吵了起来。”消息灵通的自然能够打听得到在祈年殿里发生的那一切,再说李玄清根本就没有隐瞒,所以长安城基本上有点路子的都知道一点消息。

    “这群老顽固,自身迂腐还敢去要挟皇上。别人我不管,我吕文周全力支持岑先生的大唐复兴社,支持皇上,但有人敢阻拦皇上,我绝不同意。”那位看起来很有威望的吕文周起身断然道“诸位不要忘了,我们都是什么出身,如果没有皇上开创盛世能有我等的好日子?如果不是岑先生带领内阁诸位官长披荆斩棘才一点一点聚拢民生,让百姓的日子重新好起来,就凭这一点谁是帝国的功臣,谁是值得信赖的人这不是一目了然吗?再说了政党制度概要我已经全文仔细斟酌过了,这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是一件千秋万世的大好事,以后帝国执政的首相内阁更多的需要民望,需要服务百姓,不然的话任他是什么家世都没有用。全民参与政治,这才是政党制度的精粹。可笑那帮老大人根本就没有看清这一点,或者说他们是视而不见,因为此举一旦展开官场政治就永远不会被这些世家大族垄断,就如同知识文化现在没有被他们垄断一般。”这位吕文周很显然是对于时事政治很有研究,言谈举止之间不仅仅是有的放矢,而且还不断有新词蹦出来,说的周围的人是不断点头。

    而伴随着这种不断扩散的言论,李玄清和巧兮也在天启十一年三月初九到了行政学院总院的大礼堂,无数学子从四面八方赶来将整个大礼堂围得水泄不通都在争相目睹这位刚过三十二岁的传奇帝皇。

    “同学们,让大家大老远的冒着这大雪跑到这大礼堂还真是罪过啊,今天也没来得及给大家带点礼物。”李玄清看着自己眼前这些学子,走上讲台只有第一句话就让所有人哄然大笑,没有以前皇帝说话那种严肃,这种轻松的话语让所有人心头都是跟着轻松起来,“今天我来到此地就想跟大家说一件事,诸位可都是帝国的明天啊,所识所学将来都是要用在帝国各行各业的最前沿,所以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句,帝国的未来不在我身上,而在你们身上,年轻人的朝气就是帝国前进的动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不断前进的象征,所以我要为普天之下所有的青年学子提一句座右铭,那就是年轻人要解放思想,对待新事物要做研究多学习,只有有这个心态,才能够担当天下重任。”李玄清的话没有丝毫的华丽词章,但是这种朴实的话语却让所有的学子都能明白其中的含义,自然也能够明白李玄清对他们的期待。

    “皇上请放心,普天之下所有的大学生都一心一意拥护皇上的决策,支持大唐复兴社支持岑先生。”之前那位吕文周在李玄清说完之后起身吼道“我等来自于百姓,自当完成学业,反哺百姓。皇上和岑先生此举都是利国利民的国策,旨在打破文化和政治被世家大族笼罩的黑手,让普天之下所有的大唐子民都能够参与到大唐政治当中,只有这样大唐才会永远都有活力,永远有前进的动力,也只有这样那些腐朽败落的旧识才能够被击败推翻,我大唐才会永远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吕文周的话一说完在场的所有人都跟着高喊起来,稍待片刻之后这些人齐齐朝着李玄清躬身叩拜,山呼万岁不止。这样的场景甚至让在场维持秩序的御林军和学院的教员等人都是热血沸腾。

    李玄清也是有些意外这位吕文周的表现,不过有人开了好头她自然是不需要再继续费力解释下去,这场原本的谈话说了不到一半就达到了高潮,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玄清和大家所有人详细解释起这即将开始的政党制度的原理,以及其中的优点和好处。这是李玄清第一次以皇帝之尊宣讲政党制度,自然这些内容包括大礼堂的所有场景都被随行的记者详细记录下来并在随后短短半个月时间内迅速传遍天下,这样一来整个帝国所有的大学学子都在讨论发生在长安行政学院总院发生的这一幕。李玄清和巧兮当天除了和那些学生共进午餐而且还在这轻松的交谈当中让自己的形象在所有的学子当中鲜活起来。而巧兮这位皇后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一举一动都让所有人追捧,当年那个在长安街头让百姓拥戴的皇后娘娘和大家伙一起吃饭,这件事让行政学院总院在以后成了大家伙的朝圣地。

    “大哥哥,看样子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三天我们在大学园见到的所有学生都对于新政无比的拥戴,对于大哥哥也是敬若神明,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他们。而学生是一个时代的先驱,他们理解了明白了才会带动周围的人去理解,政党制度才有推广的土壤。”巧兮和李玄清从大学园出来前往丰州的时候笑道。

    “那还是因为我们的皇后娘娘有魅力啊。”李玄清看着巧兮巧笑倩兮的面庞也是忍不住笑道“我从来没发现原来我的巧兮居然如此有人望,早知如此我直接让巧兮出马就行了。”两人调笑一阵之后巧兮道“按照教育部那边发过来的数据统计,帝国的大学在校生足有十余万人,只要有了这十余万人,那么明年肯定就是二十万人,三十万人,时间一旦长久一点必然会让所有人都能反应过来,这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是啊,他们就是我们的希望,是新政的种子,也是大唐帝国永存的秘密所在。”李玄清笑道“咱们去丰州,去老家看看,看看当年随我们一起从最艰难的时刻走出来的丰州父老乡亲是不是还能够一如既往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两人从长安直接坐火车抵达丰州,其实李玄清一行这一次根本没有掩饰,基本上都是公开出行,所以在两人抵达火车站的时候丰州百姓将整个火车站都围住了。当年的丰州巡查使到如今大唐帝国的皇帝,丰州百姓都因为是大唐的引领者而自豪。十余年间不仅仅十数万丰州子弟伴随着天策军东征西战,而在如今的各个领域,丰州人都努力做到第一,就因为大唐的皇帝就是从丰州起家,丰州是大唐的龙兴之地,这等荣誉让所有的丰州人在其他地方的人面前都会自我要求的更严格。而李玄清夫妇刚刚下了火车,所有的百姓都开始山呼万岁,在随后更是一路伴随夫妻二人行至布政使府,其场面之热闹几乎让整个丰州市区为之瘫痪。

    “皇上请放心,我丰州上至我这个布政使,下至普通黎民百姓为皇上之命是从,但有所命在所不辞。”丰州布政使在高崇民离任之后有其副手王朝阳接任,此时这位年近三十岁的布政使脸色涨红,带着所有的百姓躬身下拜道“微臣已经加入大唐复兴社,和岑先生一起为国效命,为皇上效命。”

    “大家请起,玄清感谢父老乡亲的厚爱和支持,请大家相信我,相信岑先生,也相信帝国新政,未来大唐一定会一浪高过一浪,一往无前。”李玄清右手高举,仿佛又回到当年在丰州的岁月,而那些上了年纪的丰州老人也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位年仅弱冠的年轻人主政丰州时的场景,这种气氛带动之下,李玄清甚至根本不想要说什么,这些跟随他从血与火当中一起走过来的老人成了铁杆支持者。也就在后来当岑天时循着李玄清夫妇的步伐来到丰州的时候几乎上至高层下到百姓众口一词全力支持新政,并且还从实际行动当中去践行这种支持。丰州由此也有了更多的发展契机。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玄清的步伐遍及了整个北方各省,从丰州学到经验之后,李玄清不仅仅出现在学校,更是下到北方那些各大工厂之中,一方面检查百姓工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另一方面也是借此在民间将新政和政党制度彻底的炒起来,这样一来整个北方无数的百姓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来自李玄清这位帝国皇帝的诚意,那种心甘情愿和普通百姓一起讨论帝国国策的态度,这样的办法让百姓真正感受到原来全民参与政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由此来自后世竞选的各种办法都陆续被李玄清带了过来,无数的百姓在李玄清朴实的话语当中理解了这种新奇的观念,新政由此也得到迅速推广,甚至比起内阁换届还要深入人心,引人关注。

    “果然,原来我们的希望也来自这里。”李玄清喃喃自语,看着远处巧兮带着一帮人解释新政的含义,身边聚拢的工人不断点头不断提问的场景若有所思,这种朴实的场景让李玄清这个后世来客真正的感受到来自百姓的力量所在。

    “去把我们沿途所见所闻全部记录下来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岑先生手中。”李玄清见到巧兮往自己这边走的时候吩咐身边的亲卫,这种办法自己和巧兮自然是因为先天的优势,但是岑天时可未必能够熟悉,不过这一套迟早帝国的这些高层精英都要学会。

    “哎呀,好久都没有这么紧张工作过了,这突然紧张起来还真是吃不消啊。”巧兮迈着小碎步走到李玄清身边嫣然一笑道,“看样子咱们今晚又走不了,不过这样也好,这些父老乡亲其实很明事理的,只要我们有耐心他们完全都能够理解新政的核心,理解了也就会支持我们。”巧兮的这番话说的李玄清也是点头不已,历经十余年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普及,帝国的百姓其实素质不差,只是以前没有人想到他们原来也可以直接参政,现如今有了这种新政,那么百姓又怎么可能不支持?

    “大哥哥,我感觉我们把这件事做成,就算是你我不在了,大唐帝国也会永远存在下去的。”巧兮见到李玄清脸色不断变幻,带着感慨道。

    “你我历经千年跋涉,不就是想要建立一个永久永恒的帝国吗?让华夏民族永远伫立在世界民族之巅,我们亲手建立起来了一整套的制度,引导华夏百姓走出千年桎梏,超越这个时代近千年的制度还有已经走到正规的学科,那些万千学子都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李玄清一笑,指着远处道“十五年前我们在遥远的西北种下的种子如今已经开始长大了,相信很快就算是你我撒手不管,它也已经能够自行成长了,不是吗?”

    “是啊,这样我们也能够早点退休,过点我们自己的日子呢。这天下这么大我们都还没去过,以后我希望和大哥哥一起都去看看。”巧兮也是一笑。

    两人站在人群之外窃窃私语却浑然没有注意到,有一股暗流正在靠近,只不过眼前那热闹的场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

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 
“大哥哥,你看咱们应该也算是完成了摸底任务了吧,剩下的就交给岑先生吧。长安那边副首相按照时间推算,应该也已经交接完毕,咱们回到长安的时候,只怕副首相组建的新政党也会随即挂牌了,你说岑先生那边叫大唐复兴社,副首相那边应该取个什么名字合适?”巧兮和李玄清一边往回走一边笑道。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岑先生是贞观名臣之后,又对于大唐那段动乱有着深刻的记忆,所以才会取名叫做大唐复兴社,这样一来的话也会他的宗旨都会宣示出来的。”李玄清拉着巧兮正打算往回走却见到前方胡小四几乎是慌不择路朝着这边奔来。

    “四哥,你是怎么啦?不会是格桑又和你吵架了?”巧兮有点疑惑但是胡小四过来之后顾不得喘气急急在李玄清耳边低语了几句。

    “那你们还等什么?玄影卫要密集关注这件事,必要的时候你要暗中赶过去,全权处理,一定要压制这股乱流。”李玄清脸色一暗,随即冰冷的声音让胡小四打了个寒颤,“既然这些人想要走极端那也很好,正好有了由头,不过这件事最终还是要移交给律法院,让他们在后面将声势造出去,争取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

    “皇上放心,这件事我去处理。不过皇上,你和三嫂也要小心,既然这些人狗急跳墙,只怕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行此机会。”胡小四的话让巧兮的脸色一变,甚至连胡小四什么时候离开的都没有注意。

    “大哥哥,咱们是不是要有所防备?”巧兮皱着秀眉尚未说完却见到李玄清脸色浮现的那股笑意顿时放下心来娇笑道“看样子大哥哥已经有了计较,那巧兮就不多言了,请君入瓮其实也不错。”

    “不是请君入瓮,而是守株待兔。”李玄清脸色一整,带着巧兮朝着幽州布政使府走去,这么多年了,只怕有些人已经忘了他这个皇帝可是马上皇帝,既然来了就不要想着再走了。所以当天晚上李玄清和巧兮反而在幽州城内逛起了夜市,这个年代虽然没有电灯,夜市看起来和后世无法相比,但是在幽州这样的大城市里,夜市的规模和气派比起后世却一点也不遑多让,各式各样的花灯照下,琳琅满目的大小货摊还有沿街而设的各式店铺也都是门庭若市,往来的人流是熙熙攘攘,让身边跟随护卫的御林军将士都被冲散,这样一来李玄清和巧兮也就失去了最大的保护。只不过让两人都感到奇怪的是这一整晚逛下来居然没有发现一个可疑的人员出现,要知道李玄清这一路可是全身戒备,不仅仅让巧兮暗中穿上了护身的甲胄,而且他本人也携带了枪支,但是等到二人回到布政使住处都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巧兮,你说我们在大街上不是什么好机会?”李玄清皱着眉头道“眼下幽州布政使刚刚完成交接,可谓是最好的机会了,而且我们在大街上还故意将护卫的将士调开,沿途也有几处僻静的所在,可是都没有什么动静。难不成,他们对准的矛头真的只是岑先生不成?”

    “那也不至于吧,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虽然岑先生受命组建大唐复兴社,但是这还是承接大哥哥的旨意,就算他们狗急跳墙打算找岑先生的麻烦,难道他们不知道就算是岑先生有什么不测,依照大哥哥的个性还会继续派人接着继续把这件事做下去的。所以说如果要是我是他们的首脑的话,那么最终的目标一定要放在大哥哥身上的,扬汤止沸哪有釜底抽薪来的彻底?”巧兮叹息一声道“只不过这帮人真是可恶至极,眼下大唐江山虽然一年比一年强盛,但是全局依然系于大哥哥一身,大哥哥一旦出现闪失,难道他们就不怕这繁华的天下一朝之间会分崩离析吗?”

    “他们可不会这么想,他们心里想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利益,家国天下,只怕在他们眼中,永远都只有那个所谓的“家”,而从来没有国啊。”李玄清明显是意有所指,将巧兮拥在怀中笑道“也说不定他们打算在我们回程的路上动手呢。”

    “那大哥哥要怎么办?”巧兮道“要不要我们换个时间回去?还是放弃火车从陆路回长安?”

    “那倒不必,小四既然能够赶过来那就说明暗卫已经在沿途做了必要的安排,咱们就不用操心这些事情了,明日一早准时出发,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这么急不可耐的要出手?”李玄清微微一笑,带着巧兮安歇,第二天一早从幽州出发开始踏上回长安的专列。如今依靠着皇室资产每年的巨额利润,皇室现如今已经不需要帝国财政部每年的拨款了,巧兮按照目前的交通方式,专门订购了供自己和李玄清一家人出行的邮轮、专列,还有一辆真正的宝马牌房车,都是巧兮自行按照后世的标准建造的。所以两人也不担心什么,在专列上依旧如常。但是在快要开出幽州地界的时候专列临时停靠准备补给的时候,专列外面突然大乱。

    “看样子终究要来了,只不过我没想到的是幽州人,而且还用的是这么蠢的办法,难道以为在省界附近动手就没人会怀疑到他们头上吗?”李玄清摇摇头正要继续往下说,巧兮那边却将原本随身携带的承影剑递了过来笑道“大哥哥这么多年没有拿过兵器了,还能不能拿得起这承影剑了?”

    李玄清接过昔日的佩剑,“咣当”一声抽出长剑,但见雪亮的长剑散发着冰寒的气息,似乎在宣泄着这么多年来宝剑蒙尘被埋没的光芒。不过李玄清将长剑归鞘之后笑道“外面的事情交给御林军那帮小子们就行了,咱们还是不要出去了,免得给他们添乱。这帮小子往日里做梦都想着去西北参战,这时候碰到这一股小毛贼如果还拿不下的那岂不是丢了我们天策军的脸了?”御林军本来就是抽调中央警备部队当中最精锐的部队来充任的,所以就算是外面遇到猝不及防的巨变但是依旧沉着冷静展开反击,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可是武装到了牙齿上面,区区五十多人的随行小队竟然直接装备了三架转轮机枪,权力扫射之下在专列四周布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火力网,将那些试图冲击专列的暴徒死死挡住。

    “启禀皇上,外面暴徒冲击专列,人数众多,为了以防万一还请皇上下令专列马上开拔,咱们离开这里。”李玄清和巧兮正说着话,只见外面的御林军队长赶过来试图让专列提前开出这个临时火车站。

    “不用,这些人居然能够在这么短短数日之内将这个原本只是在特殊时候才会开启的临时站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