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之外,还有的就是大量的流动资金。从后世带来的经验,不论是李玄清还是巧兮对于一家企业的流动性的重视程度比起这个时代的人更为明显,毕竟流动性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不论何时何地都是一家企业的命脉,而皇室资产涉及到的产业太广了,很多时候还需要根据帝国需要投资那些周期长、见效慢甚至是为了探路,投资那些风险性较大的产业。所以巧兮和慕容飞雪往往都会准备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在账面上以免发生意外。

    巧兮走后李玄清立即去找财政部长祁宏和大唐钱庄总办殷红林,此时两人正在商议今年财政部中期预算拨付的情况,财政部安排的中期预算拨付就在六月份这几天,所以此时的财政部算是最忙碌的时候,而作为承接预算拨付通道任务的钱庄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不过两人在见到李玄清居然推开祁宏办公室的大门时都感到大为诧异。

    “皇上,您怎么来了?”祁宏急忙给李玄清见礼,同时苦笑道“皇上不会是看我和红林两人忙不过来过来帮忙的吧?”

    “少来,你们那点事情还需要我插手?想得美你们俩。”因为财政部和钱庄实施的各项制度包括运作办法基本上都是李玄清从后世带过来的,所以财政部和钱庄算是李玄清日常来的最多的部门了,甚至有些时候李玄清还会亲自坐镇教导祁宏和殷红林处理相关的事务。

    “今天来是有另外一件事找你们。”李玄清坐下之后两人也是分作两边,因为李玄清带来的新的工作方式,日常也没有那么多礼节,所以李玄清直接说明来意,“近期我打算推进钱庄改革,红林你那边有没有什么问题?”

    “钱庄改革?皇上,这目前钱庄不是运行的很好吗?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漏洞和疏漏,这改革一事从何说起?”殷红林显然心里有些准备,闻言倒是没有接话,但是祁宏明显很诧异所以直接反问道。在他看来目前的大唐钱庄已经发展的很好了,至少他是看不出来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革的,但是看李玄清的神色明显是经过深思熟虑,所以苦笑道“还请皇上为我指点迷津,反正我是看不出来。”

    “红林,你来说说吧,看你的样子是有些准备了。”李玄清没有回答祁宏的问题,反倒是饶有兴趣的看着殷红林笑道。

    殷红林点点头,老老实实道“红林确实有所察觉,目前钱庄是集运营和管理为一体的一个官方机构,虽然看起来结构紧凑,管理也很方便。但是微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运营和管理合二为一容易滋生很多问题。而钱庄事关帝国经济命脉,实在是马虎不得,任何一点疏漏和失误都会引起大动荡。”殷红林算得上是深得李玄清影响的人,很多名词如果不是李玄清提出来,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不过他倒是理解的很透彻,所以继续道“所以皇上所言的钱庄革新莫非是打算将钱庄运管分离?只是这中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

    “不愧是我大唐钱庄的掌舵人,这你都能想的八九不离十。”李玄清抚掌笑道“基本情况就是如此,大唐钱庄以后将作为一个独立的管理机构,负责管辖帝国境内所有的钱庄和其他允许成立运行的其他金融企业,也就是说将财政部关于金融企业的审批和管理全部划到你们钱庄集中管理,包括进出境钱币兑换这些事情也归你们管,具体的你自己去拟定,祁部长你到时候协助他一下。”李玄清继续道“所以说改革以后的钱庄将成为内阁一个独立的部门,不在隶属于财政部管辖,但是以前和财政部之间的往来不要中断,你们以前该怎么走账继续怎么走。”李玄清打算建立的是后世的中央银行,甚至是比中央银行的权力和职责范围还要大的一个金融管理部门,这样一来才能够统一管辖帝国境内所有的金融类型的企业,并且为将来做好准备,所以才会先知先觉的将外汇管理也加了进去,虽然就实际而言,目前根本没有什么外汇可以管理,大唐对外交易都是处于强势一方,要求对方进行结算的要么直接就是唐币,要么就是黄金白银,根本不给对方本币结算的机会,甚至就连兑换都不能直接进行,需要用黄金白银作为中间媒介。

    “那运营这一块呢?”祁宏这时候接过话茬问道。对于将财政部下属的关于金融企业的审批和管理这一块职责划出来交给钱庄他是没什么意见,这方面本来就是钱庄在做的事情,只不过以前划到财政部所以才会代管。不过此时听到李玄清打算将钱庄一分为二,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所以才会问道钱庄剩下的那一块该如何进行。

    “以后负责钱庄运营的才叫钱庄,是独立的金融机构而存在的。”李玄清看了一眼殷红林继续道“红林你的钱庄管理机构我想来想去就叫做大唐帝国中央银行吧,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将下面钱庄也改成银行,不过不能叫中央银行了。”钱庄这两个字当初也只是为了让百姓能够快速接受,但是随着钱庄所承载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这种名称听起来也就越发的变扭,对于李玄清这种后世叫惯了银行的人来说尤其是不习惯,索性不如直接都改过来算了。

    “独立运营,然后接受中央银行管理是吗?”殷红林对于李玄清嘴巴里蹦出来的新词恍若无觉,喃喃自语几声之后问道。

    “是,而且需要执行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就是下属的银行每收到一笔存款都需要按照比例上缴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比例你先自己考虑一下,不过存款准备金的作用一方面是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则保证储户的资金安全。”李玄清只是说了两句殷红林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连连点头道“皇上这个办法甚好。只是这样一来的话下属的银行是否交给私人家族呢?”

    “暂时不行,我打算在丰州成立一家皇室和财政部联合组建的国有银行,以此来推动钱庄革新,等到完整的制度被试点出来之后在酌情推广。”李玄清说到这里之后继续道“正好有件事祁部长你也准备一下,将所有国营企业你们财政部执掌的股份全部交给一个专门的机构管辖,也可以学着组建公司的名义,组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由其作为各国有企业的股东。”李玄清随口就将后世的国有资产管理总公司的概念说了出来让祁宏自己去考虑。然后转向殷红林道“这件事等到巧兮那边筹备的差不多了会来找你的,你到时候一方面协助他们尽快在丰州打开局面,另一方面想好如何将运营的下属分支点撤出的事情。因为要监控各地银行分支点的管理,所以你们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不要撤出来,要变成当地的所有银行的管理机构,作为你们中央银行派驻各地的代表。”

    “皇上放心,我马上回去抽调人手拟定具体办法,另外皇后娘娘那边我也会派专人前往协助。而且既然皇后娘娘打算在丰州试点,那么等到那边的银行成立之后,我马上安排丰州所有的网点将业务全部转移过去。”殷红林点点头道“这件事容微臣理清楚流程之后上报皇上和内阁,只是要想让百姓接受这个观念,只怕到时候还要加大对百姓的宣传才行。”

    “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办就行,至于宣传,你之前在长安宣传大唐钱庄的时候不是做得很好嘛,直接将那套办法再捡起来就是,到时候让首相大人那边帮帮忙。”李玄清摆摆手示意这件事殷红林自行做主。

    。

第五百七十六章 铁血手腕() 
“统领,我们马上就要到幽州了,是不是准备和杨部长那边联系一下?商量好对策?”在火车上暗卫向彪子询问道。但是随即就被彪子给否决了,后者摇摇头道“你们马上将幽州和汴州以及中原一代所有的涉案家族和个人的资料全部准备好,杨部长那边只怕早就制定好方案了。”彪子冷然一笑道“这种事情我们只要准备好前期资料,后续的事情就是协助军队就可以了。只是没想到啊,这帝国才太平了多少年啊就有人想着翻出大浪,居然还敢行刺皇上,阴谋颠覆政府,真是死有余辜。也就是咱们皇上仁慈,还愿意搞一个公审,给他们一个死的明白的机会。”

    彪子带着一行人在天津下车之后立马直奔第二营的驻地,杨天成已经在帅帐等待半天了。这几年的国防部长位置让杨天成低调了不少,原本这个位置是万毅的,但是西征军那边长期在编,所以杨天成就一直在顶着国防部长的位置。不过这并不代表这位昔日的天策军名将身上的那种杀伐之气就被磨平,只是更加的内敛,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内敛让他比起徐天翔和王厚纯他们更加的冷静和睿智,所以彪子在长安的时候听到胡小四说是杨天成和第二营在幽州这边主持就直接放下了所有的心思。有这位名将在场只怕自己能够做的就是将前期的所有资料准备好,杨天成会把后面所有事情都办好的。

    所以在见到杨天成之后彪子也不多言直接将手头上所有掌握的资料和情报全部送到对方面前道“杨部长,我玄影卫奉命前来协助部长处理这件事,唯杨部长马首是瞻。”

    “得了,不用那么客气,又不是外人。”杨天成招呼彪子坐下来之后笑道“看样子你们准备的很充分了,只不过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这个?”彪子迟疑了一下但是看到杨天成那脸上的笑容顿时明白这位部长只怕心里早就有了处置办法,而此时在征求自己的意见只怕也是一种考验。所以定了定神之后道“部长,我的建议是现在汴州和中原两省动手,切断郑家妄图颠覆两省政府借此要挟皇上的爪子,与此同时封锁消息,在中原两省的事情处理完毕之后再行回头断掉清河崔家为首的幽州反动势力。”

    “你的意思是将崔家交给律法院进行公审是吗?”杨天成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反动势力,看样子你连他们的罪名都想的差不多了啊。不过可惜了,我原本的打算是将这两家全部交给第二营呢。”杨天成一句话差点给彪子吓了一大跳,全部交给第二营?这是打算挥舞屠刀直接斩尽杀绝啊。按照玄影卫这边掌握的情报,只怕这屠刀一举起在这中原和幽州大地只怕要掀起无边的腥风血雨了。一想到滚滚人头落地,饶是彪子已经位居玄影卫一等统领,也是禁不住打了个寒颤,而他的眼光在看向自己身边浑若无事的这位国防部长,眼神之中赫然透着一股弄弄的战栗。也只有眼前的这位天策军顶梁柱的名将才能够将这件事说的这么平淡,恍若再和你不经意的聊着一件好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怎么啦?是不是觉得我太过于冷血?”杨天成见到彪子豁然站起,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所以拍了拍后者的肩膀语气肃然,“你也是开国元勋,应该明白如今的大唐是多少人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这朗朗乾坤不仅仅代表着天下万民的愿望,更重要的是,这是数十万天策军将士在沙场之上拼杀才得来的。我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去试图颠覆它,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帝国,更代表着一个希望,一个万千忠魂誓死守护的希望。”杨天成道“你们玄影卫虽然不归属总参管辖,但是也是天策军的一份子,自然能够明白,自天策军成军那天起,这支军队就被皇上赋予了守卫帝国平定叛乱的重任,更是继承了当年灵武和安西两大帝国边军的军魂,在这种凛冽阳刚的军魂之中又岂能容这些宵小之徒破坏帝国根基,破坏我们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的中原大地?破坏皇上为我们华夏民族规划的千年蓝图?”杨天成的声音之中陡然间充斥着一股直冲云霄的杀意,震慑着这片昔日他曾平定下来的帝国疆土,也让周围那跟随他南征北战的亲卫部队瞬间全体立正,庞大的军营之中所有的将士肃然而立,凝重的眼神和坚毅的胆气更是在宣泄着他们的战意。

    “身为天策军将士一员,这种对自家通报下杀手的事情说起来不是光荣,但是我要说的是只要敢与帝国作对,敢辜负天下万民所愿,敢撼动这大唐的根基动手的,那就不是我的同胞,而是敌人,是整个帝国的敌人。天策军肩负保家卫国之重任,难道还能够给这些人手下留情吗?”杨天成身姿挺拔,犹如一株不倒青松一般傲然挺立,他的话语就代表着这个时代所有天策军将士的心声,当这个帝国有着这样一群铁血忠贞,眼睛之中揉不得半点沙子的军人在,就不会允许任何人去试图颠覆。所以当杨天成的话说完之后身边的彪子也终于理解了这位犹如北天一柱般的天策军将领为何在这个时候亲自出现在幽州了,这不仅仅是在指挥军队平定叛乱,更是要亲眼看着这些叛徒到底是如何被帝国卫士剿灭的。

    “皇上曾经说过军政分离,军队不能干涉地方政务,但是如今这已经超越政务的范畴了,这是战场,一个真正的战场。”杨天成说完之后再次拍了拍彪子的肩膀道“跟我一起去汴州,郑家是时候从退出帝国历史了。”杨天成带着被自己的话震慑的半天没反应过来的彪子还有第二营两个营的部队从天津后勤部专门调拨过来的专列连夜乘上火车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之下急速南下,而此时早就在幽州当地的军事法院和律法院特别分院也开始将玄影卫送来的关于崔家以及幽州其他涉案势力的所有情报放在了案头。这样一来在杨天成率先在汴州下车之后,这场后来被史书成为中原叛乱事件的大事变从此开始,第二营跟随杨天成一起下车的一万人在随后的三天时间内直接将郑家连根拔起,涉及到的大大小小数十个家族和势力也随之被全部斩杀殆尽,汴州自中原大战之后再次沉浸在血泊当中。这其中甚至涉及到不少当地的官员,当天策军将士手持玄影卫的情报上门的时候这些人一部分被这突如其来的军队给吓坏了,三言两语之中就交代了自己的事情。这些人杨天成直接命人带走作为律法院审判的部分事实,但是更多的还是事情败落试图顽抗或者逃逸的,直接被第二营的将士直接斩杀。汴州这边沉浸在腥风血雨当中的时候,彪子带领的另外一个营在中原那边也是一样,只不过中原省那边涉及到势力和家族比较小,但是不知道是因为听了杨天成那一番话的缘故还是因为这位久违的情报大员真的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当年纵横来往的景象,所以中原这边的杀戮丝毫不比汴州动静小,第二营的士兵几乎差点将中原这边所有的涉案人员全部斩杀殆尽,以至于后来赶到各处现场准备善后的警卫部和国民警卫队的所有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暗自看着自己身边那些刚刚完成杀戮的第二营士兵都是眼光怪怪的,似乎都无法和这群地狱使者对视。

    不过在彪子和杨天成这边处理完中原这边之后,幽州那边也传来了消息,让彪子感到意外的是杨天成居然在中原这边动手的同时,幽州那边居然也在同步进行,甚至那剩下的三个营直接动手除了将崔家等阴谋涉及的家族全部抓了去来,而那些已经渗入到军队和后勤等要害部门的所有人全部就地斩杀,甚至连带着劝降的心思都没有,那些原本驻守幽州的军队见到第二营一下子从自己的部队当中抓出来那么多的叛徒,一时之间那些部队官长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是在随后赶来的军事法院院长王永年的安抚之下才渐渐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在随后的行动中却开始全程听从第二营的指挥,甚至主动将那剩下的漏网之鱼全部抓了过来。按照他们的意见就是,作为天策军的一员,忠于大唐才是帝国军人生存之本。所以在幽州这边如果没有这些人的主动配合相比较中原而言要更加困难,毕竟除了地域广大之外,还涉及到了军工和后勤等部门,这些人甚至不少甚至已经身居要职,这些人都是要全部抓回来交给军事法院审判的。

    不过好在等到杨天成赶回幽州的时候这场长达十五天的镇压叛乱才算是逐渐结束。以杨天成为首的天策军将士在这场动乱当中所展现出来的铁血手腕却让时候所有的人感到胆寒。而随着幽州律法院那边开始公布这次动乱的真相,还有传媒集团这些天连续不断对于这场动乱的披露,那些普通百姓开始逐渐明白这些涉案的家族和势力在这场动乱当中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而随着事件的逐步深入,李玄清之前在幽州省界附近被刺杀的消息也不知道如何被百姓给挖了出来,这一下子整个帝国都开始逐渐沸腾,当这位给了普天之下所有的百姓安宁和太平,如今更是为了他们的富裕生活忙碌的皇帝陛下居然会被这些人刺杀的时候,所有的百姓都开始不愿意了。甚至不少中原的百姓甚至开始纷纷上书各地政府要求他们必须严惩这些百姓的罪人,帝国的罪人,还有不少人就专门跑到天津,就为了看看帝国的律法院会不会放过这些人。

    而当这些百姓的心声和行为传到长安的时候,李玄清和所有人的脸上都开始轻松下来,新首相张建忠也终于开始颁布了久违的政令,开始将内阁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

    “皇上,我和思谏打算去幽州一趟,趁着民情鼎沸,去发展政党,去把皇上为国为民的心思传递给百姓,也免得还有人跟着这些叛徒继续危害国家。”岑天时一脸严肃的向李玄清道。

    李玄清尚未回答,旁边的巧兮就开口道“大哥哥,岑先生的想法很好,我觉得我们也应该赶过去,一方面监督律法公正,另一方面也是告诉所有百姓,帝国惩恶的目的就是为了护佑百姓,为百姓拨开迷雾,才能够得见真相。”

    “嗯,倒是比我想的长远。”李玄清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这一次要让律法院将所有的证据做扎实。只有公平公正才能够让百姓能够信服。而且我需要让所有的百姓明白大唐的各项国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大哥哥说得好。”巧兮俏皮的话语倒是让现场的气氛轻松下来,其实岑天时现在最害怕的就是李玄清再次下令用军队说话,因为这件事如果继续深挖的话只怕幽州等地会人人自危风声鹤唳,甚至进一步演化成浓烈的恐怖气氛。可是如果李玄清亲自出面的话那么依靠着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还有对于帝国新政的解释,那么所有的百姓都会从屠杀当中明悟过来,从而更加拥护帝国,这是将一件坏事变成好事。

    “事不宜迟,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