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厉害的布置在天策军面前都是小菜一碟。

    骑兵队呼啸而去,扬起的尘土也让此刻山上的秦旭父子脸色一变,对方的这一招不算什么奇事,自己早有应对之策,但是联系李茂贞的探子迟迟不归才是让他心头蒙上阴影的重要原因。

    而山下的胡小四仿佛也知道秦旭等待的原因所在,不过秦旭的反应太慢了,自己在汉中布置了那么多人手如果还堵不住他的探子那么玄影卫就不要混了。

    这一来一去的时间已经到了下午,韩世成的中军紧赶慢赶终于赶到了。胡小四指了指山上的阵地,笑道:“韩将军让兄弟们辛苦一下,后勤队马上开始架设投石车,准备火油弹,给我轰,我就不信他这个乌龟壳能撑到什么时候。”

    韩世成目测了一下距离苦笑道:“胡统领,火油弹如果投放的话那么丰源岭估计会被烧成焦土的,听说秦旭把家族的很多典籍都放到了这里,火油弹一起估计都会烧光的。”

    胡小四闻言一愣,随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问道:“主公前段时间推广的三三制战斗法你们营练习的怎么样了?”

    韩世成点点头道:“很熟练了,但是这个阵法好奇怪,末将愚钝没有明白阵法奥妙所在,所以——”

    胡小四白了他一眼道:“三三制的原则是散兵之间相互配合进行的一种渐进式战术,对于这种山地攻坚战最为合适。飞鹰旅已经试验过很多次了,你马上调集最精锐的战队开始准备攻击,记住一定要按照三三制的跑位、配合来进行。中军你亲自指挥,一旦先头部队攻上去了,马上大军压上,给我彻底剪除祸患。”

    “好的,末将这就前去准备。一刻钟之后开始攻击。”韩世成愣了愣,随即开始去调集军队准备。

    “老爷子,山上没有什么亲人吧?”胡小四见到秦文的脸色变化不定,以为山上还有什么人所以急忙问道。

    “没什么人了,不过记得吩咐大军对于那些师傅、匠人和使役尽量不要杀戮,秦家的技艺很多都是他们在操作。”秦文摇了摇头,神色有点感慨。

    胡小四点点头让身后的亲卫去叮嘱韩世成之后拉着秦文走到一边,让出了中间的空地。

    韩世成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不到一刻钟时间一千多人的精锐前军就被整理出来了,整整齐齐的列队于山前,但见韩世成简单吩咐了几句之后所有人开始做好攻击准备,后勤队随行的五座弩炮也开始调整射距和目标,静静等待命令。

    韩世成右手一挥,战鼓队开始擂鼓,隆隆的鼓声发布了主将的命令。前军也在这一刻开始展开队形,冲锋上前。而弩炮队这时候开始发射弩箭,这几乎已经成了天策军战役的标准步骤了,以强势射程的弩箭打乱对方的阵型,掩护己方突击人员前进。

    但见空中刺耳的破空之声呼啸而过,一根根粗大的弩箭急速掠过前军头顶,朝着山半腰秦家的阵地呼啸而去,下一秒钟只听得噗噗噗的声音不绝于耳,五座弩炮的威力不够大,但是弩箭发射出去的威势却一点都没变,而且最新式的改进型弩炮体积更小,发射速度更快,这才是守备部队的最爱。

    而此时秦家阵地的反击也开始了,相对于天策军这边整齐划一的步骤和紧而有序的对象,对手的反击就有点混乱了,这也是正军和私军的区别,装备再好没有铁血大战的洗礼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过秦家有一点好处就是其本身就是武器制造大家,各式各样的武器层出不穷,光是弓箭居然就有十几种,射程也配置的很好,远近都有,而且射出的箭矢密集度也非常高,前军被压在山脚处行进缓慢。

    “弓箭手跟随,掩护前军突击。”韩世成对着身边整装待发的五百名弓箭手吼道,后者几乎在命令下达的一瞬间迅速出发。

    而此时的前军也开始进入对方的弓箭射程之内,一千多人的前军不仅仅要面临陡峭崎岖的道路,还有山上蜂拥而来的箭矢,更要面对不断滚落的大石,任务非常艰难,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前军领军将领和各作战单位的配合。这也是李玄清盗版后世三三制战法的精髓了。

    前军这些人在进入对方弓箭射程的一瞬间迅速变阵,顿时间一个个五十人组成的小股部队开始犹如滚雪球一般翻滚而上,每一对都列成非常松散的散兵线推进,同样是前面刀盾手,后续弓箭手,每次冲锋距离不会超过十丈,到了距离自动开始寻找掩体就地防御,弓箭手和对方展开对射,而后续部队看到前队停下之后马上开始跟进,等到超过前方部队十丈左右距离时再次停下。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滚动前进。如果遇到对方集中火力,则自动掩护,等待后续支援。如此战法让山上原本就没有经过战阵洗礼的私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时候再强横的武器失去了目标也就没有了威力,面对这种滚滚前进,刚刚瞄准了这个,那个又上来了,好不容易打压了这一股,另外一股敌人却生龙活虎的爬了上来,让这些人根本就是防不胜防。所以战争打了不到半个时辰,前军就已经突入对方阵地前面不到三十丈距离了。这个时候韩世成点了点头,对于这种三三制的战法终于有了直面的感受,猛然间抽出长刀,往前一举,中军立即跟上,开始全军突击。

    而前军这个时候也开始了最后一波攻势,刀盾手开始低头猛冲,背后的弓箭手全力放箭,一时之间箭如雨下,韩世成增援前军的五百名弓箭手此时也到达前军,两下一合力彻底压制住了山上的攻击,也给了刀盾手冲锋准备了空间。三十丈的距离就算是山坡也没办法阻拦住这些西北汉子的步伐,只见这些人丝毫不把死亡放在心上,战友在身边倒下之后后续人手急速冲了过去,如此波浪一般浪潮一瞬间就扑入秦家私军的阵地。一场杀戮就此展开。

    胡小四见到前军顺利进入山腰,顿时放下心来对着身边的秦文道:“老爷子咱们也上去吧。”说完和几个亲卫搀扶着秦文开始往上走。而一路上不断有后勤队的士兵冲了上来将己方的伤员一个个送到后勤大帐紧急包扎止血。

    等到胡小四几人达到前线的时候战局已经明朗了,秦家私军被彻底分割,在天策军野战部队面前这些人根本就不够看的,战场之上大枪大戟,除非有李存孝这样超群绝伦的武功,否则的话基本上是防不住四面八方几十个明晃晃的武器一起招呼的。

    “秦旭父子已经逃了,你们还要负隅顽抗吗?我天策军抓捕秦家主犯,对于从犯如果放下武器可以从轻处置,如果继续顽抗到底,格杀勿论。”胡小四的话语声让尚在抵抗的众人一阵发愣,秦旭父子此时不在这里也让这群本来就是因为利益所以在聚集起来的私军再无斗志。在韩世成强势的兵锋面前迅速崩溃。

    “韩将军这里交给你了,一切要遵照老爷子的命令行事。我去抓秦旭。”胡小四见到韩世成在回过头来看到自己,顿时喊道。接着留下两名亲卫护送秦文和韩世成汇合,自己带着剩下的十几个人迅速越过丰源岭,朝着南边汉中的方向急速而去。

    他这一去也正式宣告了关中最坚硬的堡垒被天策军强势攻破,围绕着土地而在关中各地掀起的腥风血雨此时落下高潮。天策府的土地改革拔出了最强硬的反对势力。

第一百零五章 两世缘定() 
“巧兮,婚服准备好了没?”随着年节的快速接近,天策府除了值守人员和驻军之外,其他各机构开始从前段时间紧张忙碌的工作中逐渐放缓了脚步。而此时的外部环境也还算不错,李克用的河东军在长安之战战败之后,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元气大伤,身处北线的李克用在得知消息之后紧急从河套撤军,回到太原府,也给了天策军一个缓和的环境。所以年节快到了,李玄清也彻底闲了下来,开始带着巧兮难得享受一把休闲时光。此刻两人独自来到骊山脚下,冬季的骊山白雪皑皑,战乱之后人迹罕至,两人下马之后徐徐朝着山上走去。

    “放心吧,早就准备好了。我自己找徐大哥的作坊里的师傅做的。”巧兮俏脸被冻的通红,但是神情却很兴奋,银铃般的嗓音好似来自天外一般,“大哥哥,咱们这次结婚不会出变故吧,上次都快结婚了结果大哥哥你人就不见了。”说完这句话之后,原本明亮的眼神微微一黯。

    李玄清也是轻轻叹息一声,前世哪知道还会发生这种事情呢,不过还好这一世两人奇奇怪怪的又碰到了,所以想到这里李玄清上前牵住了巧兮的双手,笑道:“这一世没有任何人能够给我们分开。上一世我们没来得及的这一世大哥哥保证说到做到,咱们举行一场千年婚礼。”

    “大哥哥我们把玉狮子放在这,然后去找杨贵妃吧,看看他当年沐浴的地方还在不在了。”巧兮嫣然一笑,拉着李玄清的手沿着骊山御道就往上走。

    骊山是隋唐时期皇家园林,上面的亭台楼阁壮丽巍峨,而且很奇怪的是骊山行宫历经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以及后来一系列的动乱却基本上保持完好,倒是二人感到意外。如今关中尽收天策府治下,骊山行宫到时候也被圈进了皇家园林之列,到时候整修完毕之后会酌情对所有百姓开放。

    两人走走停停,沿御道来到石瓮水塘,只见白雪覆盖之下,水塘冒出丝丝热气,巧兮伸手在水中捞了捞笑道:“大哥哥,果然这里的水和后世一样,都是温的,一点都不冷。”

    此时的骊山处于雪后初晴,阳光照耀之下,巧兮身着粉色衣裙,宛若翩翩仙子临尘,娇美恬静,仿佛盛开的雪莲花一般美丽。这一刹那的美让李玄清都不敢打扰。

    看着一如前世两人来到骊山时看着自己的李玄清,巧兮也是禁不住笑了,走过来拉着李玄清的手道:“咱们去华清宫好不好?”

    李玄清一笑,伸手将巧兮揽住,身形跃起,犹如一只大雕一般飞上鸡上架,从这里抵达西绣岭,两人携手走过烽火台,细细观赏了一番之后开始去往下一个地方。此时的烽火台已经是骊山华清宫的一部分了,随后的饮鹿槽和金沙洞却和后世略有不同。尤其是金沙洞,此时尚没有后世那种因为旅游而生加硬套上其他典故。此时的金沙洞还是保持着当初的特色,这个俗称幽洞的地方是当初唐明皇和杨贵妃幽会的秘所。

    李玄清和巧兮带着两世的记忆,每一处所见所闻给他们带来的自然和别人不同。“一别骊山岁已深,林花依旧绣岭岑,归寻当日新开路,隐约苔痕下翠荫。”巧兮看着眼前孤峰从中傲然耸立的苍翠亭笑道。

    “巧兮,不带这样的,这是宋朝的诗好不好。”李玄清悄悄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笑道。

    “就带这样的。那要不大哥哥你也朗诵一首唐诗啊?”巧兮才不理会李玄清的话,歪着脑袋问道。

    这一下倒是让李玄清顿时语塞,这一时半会的哪想的起来,所以笑道:“来骊山我只记得白居易的《长恨歌》,剩下的我可是什么都不记得。”

    “那就去长生殿去看看吧,也不知道长生殿还在不在了。”巧兮拉着李玄清就要去找长生殿在哪,却被后者一把抓住朝着晚照亭以东长生殿的方向而去。

    此时的长生殿尚且没有破坏,朱玫被猝不及防堵在长安,没来得及逗留骊山,也算是保住了这个后世无限向往的地方了。只是骊山行宫虽然没有被破坏,但是僖宗、昭宗两朝都没有精力去维持,所以长生殿也就没有了昔日的辉煌,显得有些破落,但是好歹主体建筑都还在。

    巧兮看着寂寥无人的长生殿,身形有点怯怯,长裙曳地,站在殿内清冷的地面上,显得有点单薄,北风从殿门处不断吹来,身上的披风随风飘摆,摇曳生姿,煞是好看。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李玄清走过去,将他轻轻抱在怀里,曼声吟道。

    “当年玄宗皇帝在此留下的遗迹,现在都已经是物是人非了。”巧兮喃喃自语道。

    李玄清也是有点感慨道:“当年玄宗皇帝留下了一个千古传说,你我不就是追寻这个传说而来吗?本来我以为自己独自一人来到这个时代是何等的孤寂和无趣,没想到苍天有眼,居然把你也送了过来,顿时觉得老天爷也是公平的,至少对你我而言是这样的。”

    “咱们走过了千年的时光,也算是寻梦到此,不枉这光怪陆离的两世情缘了。”李玄清看着怀里巧兮明艳姣好的面庞,微微一笑。此时此刻,他再不是那个自信洋溢,挥洒自如的天策军主公,而是后世那个平凡少年,对着自己的另一半,许下的诺言。

    “大哥哥,两世了,我都被你捡回来了,这应该就是缘分所致吧,不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怎么会就碰到你了呢。”巧兮似乎也想起了这两世两人初次相遇的情景,语气中带着化不开的情义。

    “这叫追忆逝水年华。”李玄清一笑,道:“后天,咱们就成亲了,两世情缘,终于修成正果了。这一世不会出现意外了。”

    “走吧,咱们回去准备准备,结婚是大事,不能马虎的。”李玄清故意板着脸道。

    “那我走不动了,拟背我下去。”巧兮耍起来赖皮,拖着李玄清的胳膊,跟着直接趴到了后者的背上。

    “哇塞,巧兮,你怎么这么重?要减肥了知道不?现在已经不是以胖为美的时代了,现在讲究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了,回去赶紧减肥,不然不要你了。”李玄清脚下一划,差点栽倒在地。

    “你太坏了,我怎么可能胖?你敢不要我,我打死你。”伴随着巧兮巧笑嫣然的娇斥声,李玄清一把将巧兮抱起,脚下生风,身形恍若一道霓虹一般穿越崇山峻岭,飞速朝山下而去。与此同时,一声长啸震动天地,呼唤玉狮子前来。

    不多时两人到了山下,玉狮子也忠实的站在道口等待,一骑绝尘,伴随着雪后骄阳,朝长安城纵马而去。

    两人刚到长庆宫门口就被岑天时堵住了,后者看着两人纵马而来哪还不知道去干嘛了,所以李玄清看着巧兮羞红的面庞,微微一笑道:“先生这是有何急事?”

    “我说主公啊,你是真不急啊?这后天就是成亲大典了,你还有心思出去玩啊?”岑天时苦笑道。

    “成亲大典?什么成亲大典?”李玄清没反应过来,呐呐的问道。

    岑天时也知道自家这位主公不在意这些礼仪,原本也没打算去烦他,只是这段时间一忙政事就把这些给忘了,此时才急急忙忙想起来,所以急道:“主公现在可不是什么平民百姓,而是大唐的宗室,灵阳郡公。婚礼自然要按照宗室的公侯之礼的规矩来了。”说完苦笑道:“臣本来也给忘了这事,还是崔瀣从灵州赶了过来提醒我们才想起来。我已经让民政部各个首脑全部停下手中的事情,让天翔也通知了军部各下属机构,还有两天时间,这个事情一定不能马虎,不然会被人笑死的。”

    李玄清眉头一皱,拉着巧兮和岑天时走到长庆宫内,道:“我隐约记得,如果按照公侯之礼的话,那两天时间根本来不及啊,你们打算怎么办?还有那个崔瀣,他怎么来了?不打算跟着杨复恭去山南西道吗?”

    岑天时这时候哪还会理会什么崔瀣啊,直接道:“其实公侯之礼前面的几个步骤现在可以直接省掉不要的,主要就是婚礼现场的布置和主公的服饰,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太过于繁琐,我们这些人基本上都不会这些。我已经让崔瀣全权处理这件事了,主公和巧兮姑娘的品冠冕服现在已经制作好了。剩下的也都在布置了。主要就是这两天主公不要外出了,熟悉一下这些礼仪规程就可以了。”

    李玄清看着岑天时一脸郑重的表情,也知道他们此刻在想什么,自己的婚礼关系太大,甚至直接折射着天策府在全天下人心中的影响,所以想了想还是没忍心去打断他,点了点头道:“这几天先生辛苦了,有先生辅佐,我们的大业顺利多了。”

    岑天时见到李玄清点头也是松了一口气,道:“虽然主公的婚礼变得繁琐了,但是天时一定会安排好的,请主公放心就好。”说完对着巧兮一拱手笑道:“天时也代表天策府上下多谢巧兮姑娘体谅。”

    他这一行礼让巧兮慌忙站起身来回礼道:“巧兮不敢当先生大礼,天策大业事关千万百姓,巧兮一切都听大哥哥的。”

    岑天时见到大事已经办完,索性坐了下来道:“那个崔瀣还想着主公有时间见他一面呢。”

    岑天时这一说李玄清忽然响起了一件大事,皱了皱眉头道:“先生不会是想让崔瀣来皇宫当差吧?我正想和先生说呢,我打算取消宦官一行。”

    李玄清的话让岑天时沉思起来,巧兮见到两人说话转身走到后殿去准备食物去了。

    不怪岑天时思索李玄清的话,这个时代只要是有识之人基本上对于唐代的宦官集团没有好感,把持朝政,左右政局,甚至是控制皇帝的废立,这些臭名昭著的罪行是一说一大堆,但是贸然取消宦官,那以后宫廷内的事物怎么处理呢?

    见到岑天时抬起头来看着自己,李玄清点点头道:“本来宦者就是有伤人伦,而且宫廷使役也不用那么保密,历来皇家秘闻之所以需要保密是因为害怕百姓因此而议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愚民政治。我等所要塑造的大唐,是一个开放的大唐,一个言论自由的大唐,要让百姓愿意开口,喜欢开口,国事,是国之大事,自然需要百姓参与。只有全民参与国事,才能够人人都会为了国家,为了天下而积极出力。”

    李玄清的话太过超前,其中的理论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惊世骇俗,这种全民参与国事的想法和历朝历代奉行的愚民可治的治国之策背道而驰。所以岑天时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说,不过这两年多以来李玄清提出的重重治国之策虽然新奇但是却有丝丝神奇之处,所以岑天时也不打算一时半会的理会这些话,再说现在谈这些有点太早了。反正知道了李玄清要取消宦官的意思就行了,想到这里也就不再纠结这些了,笑道:“主公的意思臣明白了。不过崔瀣此人如果这次大典办得好的话还是给他留条路吧,毕竟我们这群人当中还找不出熟悉礼仪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