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了。不过崔瀣此人如果这次大典办得好的话还是给他留条路吧,毕竟我们这群人当中还找不出熟悉礼仪的人。”

    李玄清点点头道:“这些事情先生看着安排就好,只要安心做事,天策府不会埋没人才的,也不会有人歧视他的身份。”

    说完了这些岑天时和李玄清开始讨论婚礼的具体细节,由于时间紧凑,基本上没有邀请什么人,除了天策府的各主要首脑之外,也就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位豪商了。多年以后两人再次谈起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感慨颇多,虽然成亲大典匆忙仓促,但是却在无意当中开启了帝国新时代的气息。

第一百零六章 成亲大典() 
古人贵族成亲沿袭六礼:《五礼通考》记载,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

    不过对于天策府众人而言,前面五个步骤现在已经不考虑了,唯一的就是最后一个亲迎。但是鉴于李玄清和巧兮都是孤儿出身,除了一帮子兄弟,别无亲人在世,所以负责成亲大典的崔瀣思虑再三决定把这些都省了,重点放在了婚礼现场的布置之上。只见年节这天,长安城迎来了久违的喜庆热闹的气氛,从早晨开始,负责长安城执勤的第二营全体将士身着军常服,身上披着大红色的喜庆披风,沿长安城主大街至宫城门被连夜挂上了喜庆的大红灯笼,后勤部所属人员把已经打扫了好几遍的街道再次打扫了一遍。所有长安百姓都被通知到了,今天天策大将军今日迎来大婚的日子。这对于刚刚倚靠天策府一系列政策才能够生存下来的战后百姓是一个天大的喜事。天策府入住长安以来,每天都会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有以工代赈招工的,有发放救济粮的,甚至还有公开招聘人才的,各式各样的布告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这些普通百姓心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天策大将军的名号也随着这些布告传遍长安城甚至关中大地的各个角落。所以难得碰到年节,这些历经战火而幸存的百姓把这件事当成了年节最好的节目,所以一大早各处百姓就涌到了宫城门口,准备一睹这位天策府最高统治者的风采。

    百姓在等待,天策府各机构、各军统领也在这时候把军务扔给了副手,全部集中在长安城。李玄清成亲对于天策府来说是第一件大事,意味着天策府的机构有了稳定有序发展的契机。这些人在岑天时的带领之下全部身着新制的天策府官服和将服在长庆宫等待。

    而工商厅长慕容瀚海此时也领着一群工商界代表和岑天时汇合,这些商人除了新近的关中和夏州的几位之外,剩下的都是工商厅邀请的丰灵两地的豪商,他们才是天策府工商政策的受益者,这个时候受邀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进入了天策府最高层的视线,所以这些商人都以能接到邀请为荣。

    “主公,吉时快到了。”由于两人都没有家,所以成亲之前巧兮就转到了万福殿那边去了,而李玄清则在长庆宫待着。此刻崔瀣看着沙漏算着时间提醒李玄清道。

    李玄清看着身上这一系大红色新郎官的服饰感觉有点怪怪的,这是巧兮自己做的衣服,所以临时决定换掉了原本岑天时等人准备的公侯冕服,不过照了照镜子,至少对于自己的长相来说还算是过得去。

    换好衣服之后李玄清从长庆宫骑上玉狮子跟随仪仗队出发,直接到了千秋殿,那边巧兮已经准备好了,大红色的喜帕遮住了容颜,看到众人搀扶下巧兮的身影,李玄清也是感慨万千,前世自己在婚礼当天消失在那个时代,如今在这个时空补上了。

    “主公,快上去接夫人啊。”一旁的崔瀣见到李玄清脸色不断变幻,小声的提醒道。

    崔瀣的话将李玄清从回忆中拉到了现实,闻言从马上轻轻跳了下来,来到巧兮身边,接过旁边宫女手中的千秋红锁,轻轻道:“巧兮,咱们回家了。”

    李玄清轻轻的一句话让巧兮的身子猛然间一怔,随即伴随着的微微颤抖也让李玄清心头一暖,伸手将她一把抱起,一边的宫女也打开早就准备好的花轿,等到李玄清将巧兮放了进去,开始跟随玉狮子开始出发。这次没有走宫内道路而是转到了宫城之外,开始沿着朱雀大街进行花轿游街。

    这一路上围观的百姓被李玄清这新奇的方式惊呆了,但是紧接着就开始欢呼起来,但见花轿两侧一队宫女手持宫灯、仪仗、朝冕跟随。而李玄清一袭大红色喜袍也是一改百姓的眼球,一路走来李玄清也是不断的和周围的百姓已经执勤的天策军战士打招呼,有些士兵也开始回应自己的统帅。而看着李玄清朝大家招手,这些百姓顿时山呼海啸般欢呼起来,李玄清的身影这段时间也是不时的出现在百姓的视线里,这让已经习惯看着出门前呼后拥生怕别人偷袭的长安皇宫贵族们截然不同的风格百姓而言,这一切和刚刚接受的天策府这个新生的政权一样,对于百姓来说更多的是新奇也同样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气。至少百姓们已经不是像以前那样害怕官府害怕军队了。

    而此时混在人群中随时注意以防不测的胡小四也在人群中看到了这一幕,旁边的赵四看了半天忽然对身边的老大道:“老大,主公这成亲大典怎么和崔瀣说的不一样啊?我怎么觉得这仪式被主公改的我一点都不认识了。”

    “你管那么多干嘛?主公成亲又不是崔瀣成亲,主公喜欢怎么样就弄怎么样,你赶紧的别看了,去好好警戒。等你回头成亲了你也想怎么整就怎么整。”胡小四一把将自己的心腹干将打发走,在那跟随花轿边走边自言自语道:“还是主公脑子好使,这婚礼搞得都与众不同。”

    李玄清自然不知道自己的举动让胡小四心头升起的感慨。不过随着花轿渐渐抵达长庆宫所在的东宫城门口,在一旁等待的岑天时等人见到李玄清搞出的举动已经沿途百姓的欢呼却齐齐的看了旁边脸色尴尬的崔瀣一眼,这种安慰的眼神差点让这位关键时刻反正的宦官一头栽倒在地。

    不过大家也就看看而已,对于李玄清这种不愿意遵循礼仪的举动大家也没多大意见,显然这一路上李玄清的表现大家也都是心服口服,天策府通过这一个举动也会在百姓心中急速树立起自己的形象,有了这些那些礼仪也就可以放在一边了。

    到了长庆宫,剩下的就按照崔瀣这个礼官的布置了,这些李玄清和巧兮不熟悉,但是身边的宫女却在不断的小声提示两人,所以倒也没有出什么大错。而岑天时和徐天翔见到大典基本上没出什么意外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此时胡小四却从外间匆匆而来,脸色也变得奇奇怪怪的。

    “小四,怎么啦?不会出什么事了吧?长安城外可是布置了八万人马,你不用这个脸色吧?”一边的李天一见到胡小四的脸色好奇的问道。

    “李存孝来了。”胡小四的话让他身边的几人顿时脸色也变了。徐天翔和岑天时对视一眼,也算是拿定了主意,后者低声在胡小四耳边吩咐了几句之后看了看周边一眼,对岑天时道:“先生待会和两位老师作为主公的家属,我去迎接李存孝。”

    “我知道了。”岑天时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朝着张天虎和马老三走了过去。而徐天翔也是带着吴欢和杨天成快速去找李存孝。

    而徐天翔出了宫城的时候也得到了城防军的禀报,通知李存孝已经被玄影卫放了进来,所以几人急速来到东城主大街入口,只见李存孝一袭便装,身后还带着一个女子见到徐天翔几人笑道:“天翔,我来了,我兄弟的婚礼我没迟到吧?”说完纵马一个奔驰就来到徐天翔身边。

    “李将军安好,主公的婚礼现在已经开始了。”徐天翔苦笑道:“之前主公安排过了怕给将军惹麻烦,所以我们也没敢通知将军,没想到将军还是来了。”

    李存孝摆摆手笑道:“玄清是关心者乱,我好歹是十三太保,我今天来可是代表我义父来的。快点带我进去吧,我有礼物,放心好了。这位是我家娘子。”

    徐天翔和李存孝的夫人见礼之后见到李存孝果然抱着一个礼盒,顿时也不禁好笑,此时也不好再阻拦,带着他开始急速往宫城而去。途中见到李天一李存孝笑道:“兄弟你没事吧,那天不好意思啊。哥哥我也是没办法。”

    徐天翔心里有点奇怪,总觉得今天李存孝似乎心情特别好,往日里目中无人的状况一扫而空,见谁都乐呵呵的,还主动打招呼。

    “老弟,哥哥来了。”李存孝随徐天翔来到长庆宫,李玄清的婚礼这时候也到了最后时候,这时候李存孝的声音从殿外传了进来。

第一百零七章 变生疑云() 
“一拜天地!”天地生而养之,是故先拜之。

    “二拜高堂!”张天虎和马老三带着李存孝夫妇端坐在上首,等着李玄清二人走来叩拜,这是入家礼仪。

    “夫妻对拜!”

    自古以来,婚礼便属于大事,甚至被崔瀣说成了“礼之本。”这也是前半段李玄清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而到了长庆宫内正式行礼的时候却一脸肃穆,显得认真的原因。

    有道是,共牢而食,合巹而饮,合体而同尊卑,以为亲也。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这男女二人,自结发为夫妻开始,便荣辱与共,不离不弃。

    唐代婚礼民间已经渐渐趋于简约或者说是个性,但在上层社会特别是公侯等贵族成亲还是采用旧时之风,多慕古式,仪式复杂。这也是李玄清为什么一再修改成亲大典的原因。

    只是身旁的巧兮,虽然两人牵手而进,但是却能时时感受到对方手上传来的丝丝颤抖。

    三拜之礼结束,开始走上亲迎的最主要的仪式上了,“共牢而食,合巹而饮”才是古时贵族结婚的主要步骤。

    只是此时正是隆冬时节,草坪是找不到了,所以只能在长庆宫的偏殿之中准备了一张翠绿色的毡毯,上面镶嵌着一颗挺拔的小松树,树下也被点缀的斑斑点点的装饰。

    除此之外,设案几于树下,案几上备着三品荤菜,称之为少牢。新婚夫妇需要在席前就食这三品荤菜,这边是共牢而食。

    饭后需要用酒漱口,共三次,最后一次用巹,夫妻各执一片二饮,这就是合卺而饮。

    等到李玄清和巧兮做完这些,两人均是额头冒汗,但是却对于这些无可奈何。

    随着宾客赞辞宣读完毕,这场大典终于结束了。巧兮被带到千秋殿,那里被打扮成寝殿。而李玄清则真正解放了。

    “恭喜主公了,祝主公婚后琴瑟和谐,早生贵子。”岑天时领衔的这帮古代“亲友团”见到李玄清走过来连忙上前道喜。

    李玄清一抹脸上的汗水,苦笑道:“这个成亲还真是手续众多,流程繁琐,大冬天的我居然出汗了。先生帮我招呼一下大家,我去看看两位老师。”边走还边跟身边的其他宾客等人笑道:“大家先做,稍后咱们一起喝酒。”说完匆匆走到正殿,却见到李存孝和张天虎正在拼酒。这时候宴席也正式开始了。

    “哈哈,你小子终于成亲了。我可告诉你啊,我和老家伙可是人到暮年了,快点给我生个孙子出来。”张天虎见到李玄清走了过来顿时哈哈大笑道。

    李存孝跟着笑道:“张前辈这句话可是说得对,老弟你看大哥我,今年两个孩子了,你可得努力才是啊。”

    这两人一唱一和让李玄清招架不住,连忙端起一碗酒笑道:“两位老师,大哥,嫂子,我在此先干为敬,多谢了。”他刚说完就被李存孝拉住了,“兄弟,你的酒量还是算了,这么多人你喝下去,恐怕这洞房花烛你得挪到明晚了。换个小的,来,早就给你准备好了。”递给李玄清一个酒杯。

    “兄弟,这个给你,是我和你大哥的一份心意,收下。”李存孝的夫人这时候也拿出一个小巧的礼包,笑道:“这不是给你的,是给弟妹准备的。”

    李玄清接过来笑道:“玄清代巧兮谢过嫂子。”也不看是什么,接过来收好之后道:“大哥,待会咱们兄弟好好聊聊。”说完一饮而尽。

    “你去招呼别的客人吧,这里有我和老家伙陪着存孝呢,刚好我们也很聊得来。”张天虎拍了拍李玄清的肩膀笑道:“这从早到晚忙了快一天了,还有那么多人呢。而且听胡家小子说搞不好还有意外的客人呢。”

    李玄清微微一笑,抱了个拳之后开始去往别处。

    “还有别的客人?”李存孝有点莫名其妙道:“这不是都在了吗?难不成杨复恭那个死太监还敢来?”

    “皇帝陛下的特使。”马老三这时候接过话茬道:“玄清现在可是皇家宗室,娶的还是正妻,你觉得以皇帝陛下那小心眼或者朱全忠的心思,难不成不会来捣乱?”

    李存孝点了点头,笑道:“别慌,要是有人来的话交给我好了,反正宣武军那边有头有脸的我都认识,只要我出来他们敢造次。”

    张天虎哈哈一笑道:“那是,你可是天下第一的战将,宣武军那边好像没谁你没打过吧?来,说说看,你打他们什么感觉啊?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这几年闲下来了,也没机会上战场。这跟着玄清这傻小子,跟没机会了。”

    李存孝一口酒灌倒嘴里,笑道:“前辈我跟你说,这宣武军其实还是有不少人才的,不说别的,就那个王彦章和葛存周两人就不好对付。上次潞州一战,王彦章连挑我河东十五员大将面不改色,要不是我及时赶到,估计真危险了。还有那个葛存周,不仅箭术了得,而且为人带兵也很不错,以后得提醒玄清注意。”

    李存孝的话让一边的马老三脸色一动,正要说话却见到胡小四从外面匆匆而来。扫视了一圈没发现李玄清之后径直走到张天虎身边低声耳语了几下。后者脸色却慢慢变冷。

    “看样子还真是来者不善啊。”张天虎冷笑道:“你让天翔去处理吧。”说完对着李存孝道:“好了,该你上场了。这个朱全忠居然让皇帝下了问罪诏书,还偏偏选在这个时候。”

    “问罪诏书?”李存孝一愣,随即道:“这不是来捣乱吗?这个时候来这个?我倒要看看谁这么不怕死来宣召。前辈,这件事我来处理,这是欺负玄清家里没人了就是。”

    “走走走,咱们也去,小四你去通知一下玄清,让他少喝点。”马老三拉着张天虎就跟着李存孝往前走。

    而伴随着他们这一伙人的走动,其他人这个时候也感觉到了异状,纷纷开始打听。胡小四正要阻拦却被身边的马老三拉住了,随即后者瞬间就明白了什么意思,点了点头,转身朝着徐天翔的方向而去。

    李存孝几人出了长庆宫直接上面朝着东城门口而去,等到李玄清得知消息和徐天翔几人赶到的时候,李存孝已经开始骂上了。

    只见城门口十几丈远的地方来了一队人马,打着朝廷旗号,说着官服,其中一人宦官打扮,手持明黄色卷轴,在那里尖着嗓子喝道:“尔等快快让罪臣李玄清出来接旨,胆敢违抗皇上旨意,那就公然谋反。”

    李玄清一把拉住就要暴动的李存孝,笑道:“大哥别急,先看看再说。”刚说完身边的岑天时阴沉着脸道:“朱全忠这一招挺狠的啊,看样子是早有谋划。”

    “天策军效忠的天下百姓,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个人而改变自己的目标。皇帝如果能够懂得为天下百姓谋福利,那么天策军不用他说,玄清也会自请交给朝廷,如果皇帝不能代表百姓,那么他说什么都不管用,违背历史潮流者众将被这滔天大势所冲垮。”伴随着李玄清清朗的声音,此刻聚在城楼上的所有人包括那些听到消息而惴惴不安的宾客一下子镇定下来,就连一旁的李存孝听到这些话都沉吟不语。

    “咱们回去继续宴会,小四这里就交给你和崔瀣了。”李玄清见到自己的话众人已经听在耳里,顿时笑道,开始招呼众人回去。把这里交给胡小四。

    而那些应邀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