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颂-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扫荡行动让万毅赢得了“屠夫”的绰号,这一路血腥镇压也让西域各族真真切切感受到汉族复兴所带来的压力,在战后除了归顺的其他各族纷纷外迁至西南、西北等地。

    不过在万毅刚开始行动的时候,温末人在张掖和酒泉布置的兵力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架不住万毅的编制里有一个完整的炮兵营,这在西北地区广泛垒土为城的情况下,火药的威力被无限制放大,为了和东面的计划相配合,万毅一出手就是暴力,直接用炸药包开路,蛮横无比的炸开了酒泉和张掖的城墙,十几万大军蜂拥而入,根本不给温末人任何机会。而且随着进入河西走廊身处,这种地域狭小的方位也让骑兵的作用慢慢变小,步兵和陌刀兵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温末人的优势根本就发挥不出来。而且万毅利用手中的亦戈不断的放出模糊的信号,忽悠那些效忠亦戈的部落就地投降,这样以来也渐渐的使温末人开始走向分裂的道路。

    而伴随着酒泉和张掖被拿下,河西走廊只剩下嘉峪关以及西部的敦煌和阳关等少数据点。温末人在万毅的攻势下没有丝毫便宜可占,只能带着剩下的族人且战且退,往安西的方向而去。等到万毅大军兵锋抵达嘉峪关下,温末人再也不敢据城而守,开始屯兵城外准备做最后一战。

    而万毅陪着张天虎和马老三打量着远处的嘉峪关破败的城墙也是感叹不已。有唐一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修长城的王朝,嘉峪关也是年久失修加上被外族占领百年时间,彻底风化了。

    “老师,百年了,咱们今天第一次来到这里,汉人的土地由我们收复了。”万毅指着远处的土城感慨道。

    “是啊,我们今天来收复故土,但是也要警示后代不能再失去了。”马老三难得没有煞风景,而是跟着感叹道。

    “老师放心,我那位小师弟要打造的可不是一代盛世,而是奠定万世根基。他会比我们做得更好的。”万毅点头笑道,浑然不把对面温末人的军阵放在眼里。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号计划() 
公元889年八月底,在西北地区已经进入秋季的时候,万毅率军于嘉峪关外和温末人进行河西走廊争夺的最后一战,十几万大军在关外强势压的温末人最后的抵抗力量抬不起头来,在鼎盛的军势面前,温末人东拼西凑的十万大军根本不敢放手一搏,被一步一步逼出河西走廊西部边陲,万毅更是直接在战场之上打出了“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的旗号,吹响了汉人经略西北的号角。

    此役之后,汉族百姓沿着天策军开拓的道路源源不断的涌入河西,河西久受压迫的汉人也在这一刻得到彻底解放,重新和中原主流汉人融合在一起。这场历时三个多月的西北大战也给了西域百姓一个强烈的信号,大唐回归了。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万毅率众将领登上阳关故地,往西是一片茫茫大漠,感慨万千。

    “他年我们踏上安西故地,定然要请主公树碑立传,让我等也能扬名后世了。”钱老六也是跟着笑道。

    “总参传来命令,河西以东部武威为界,除天水等地划归灵州以外,其他地区单独建省。另外让陌刀营驻守张掖等地,后期还会移驻其他炮兵营等其他部队,第四军团也会安排一个步兵营跟随驻扎。”万毅笑道:“此次大战陌刀营功不可没,留守河西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配合玄影卫进行安西等地的情报采集,摸清楚甘州回鹘、龙家、归义军等势力的真实情况。”

    “请大帅放心,末将定会不辱使命的。”石坚一抱拳躬身接令。

    “好了,传令下去,大军休整三日,然后骑兵军团现行归建,侯勇你直接率军前往长安。丰田你回军丰州,归拓跋将军旗下。”万毅笑道:“两位老师咱们去敦煌看看如何?”

    马老三捋了捋一把山羊胡子笑道:“我早就听说敦煌那边有好多佛画,还有各家典籍无数,去看看回去也好炫耀炫耀了。老家伙,你不是说你还有个亲戚在那吗?咱们去找找看说不定还能认亲呢。”

    三人一笑,万毅将后续的军务全权交给了侯勇处理,自己带着张天虎等人纵马去了敦煌。而河西战事的结束也飞骑传回灵州。这场大战的结束也让天策军的精力彻底回到东面,几乎就在捷报传回大本营长安的一瞬间,李玄清马上调动后勤部和各部队开始做预备调动,与此同时玄影卫在幽并地区的布置也开始启动,数以千计的暗卫纷纷接到了来自长安的命令,内容就一句话:日出东方。

    不过也就在这个时候,玄影卫信阳分部传回了一条消息让长安方面再次将目光转到了这里,而且在随后的时间内这个消息甚至连那边的朱全忠都将精力放在了这里。李克用直接率军攻打信阳,至此他和李存孝的矛盾直接白日化。

    “主公,龙组的人已经和李存孝接上了头,对方并不愿意将家眷交给我们带走,甚至其夫人都不愿意跟我们走。”胡小四接到情报之后回到长安找到李玄清苦笑道:“暗卫探得的消息,确系李存信捣的鬼,他在李存孝和李克用之间使反间计,两面三刀,致使李克用以为李存孝要造反投奔咱们,而在李存孝面前则是一副老好人的样子,同时说尽了李克用的坏话。”

    “那现在李存孝有没有什么话带过来?李存信现在在哪?”李玄清自然知道两人的结怨经过,只是这次朱全忠换成了自己,不过这件事说到底自己是没办法改变结局了,只是李存孝不愿意将家眷跟自己走让他差异,难道这时候还想着跟李克用表明自己的态度?还是李存信使坏?

    “没有,一句话都没有。李存信目前就驻扎在信阳城外。”胡小四摇摇头道。

    “算了,不管他了,能做的我都已经做了。让飞鹰旅结束任务之后立即南下,到时候如果能救出他的家眷就救,不能救就算了,但是要想办法给我宰了李存信。”李玄清叹了口气,有点无奈的道。

    “其实这件事对于我们来说也有点好处,那就是我们到时候进军幽并地区可以有很名正言顺的理由了。”胡小四试着安慰李玄清,但是话一说出口却发现自己的话并没有什么道理,所以也一时间愣在那里。

    “好了,你既然回来了就别出去了,跟我在长安筹划实施一号计划吧。另外通知天成做好出兵准备,只要李存孝出事,正面兵团就立即兵出丹州和河中府,北面趁势拿下胜州等地。”李玄清知道他在想什么,展颜一笑道:“你们的计划什么时候发动?”

    “我回来的时候已经下达了命令,幽州地区和前套地区最先发动,因为这些地方远离李克用的统治中心,一旦出现动乱必然会牵动其神经,调动其兵力分散,为我们出击做准备。至于其腹地并州地区打算等李存孝的事情了解之后再启动或者是李克用兵力分散之后酌情处理。”胡小四笑道。

    李玄清点点头道,站起身来朝着军部大楼边走边道:“天成这边其实问题也不大了。只是北线情况比较复杂。”

    北线集中了天策军的主力骑兵部队,但是目前的统帅人选却让李玄清有点迟疑,陈凡的性子太沉稳了,这种性格却不太适合统帅骑兵作战。剩下的几个人选在大兵团作战上又没有足够的经验,加上本身威望也不够镇住其他人。

    胡小四知道李玄清在想什么,但是对于陈凡却持有不同意见,所以闻言立即道:“主公还记得上次的乌梁素海一战吗?”

    “乌梁素海一战?”李玄清微微一愣,随即脑海中迅速闪过陈凡在那一场战争中的表现,点了点头笑道:“没想到你比我想的还多,不错不错,看样子这段时间功课做的不少啊。行啦,去听听天成的意见,如果没有问题让总参立即下令组建北线兵团,给塔希下令,让他的草原骑兵营也参战。”

    天策军的军部大楼是李玄清仿造后世五角大楼建造的,但是对于五角大楼内部的构造却一窍不通,所以只是在外形上模仿了个大概,内部还是总参自行设计的。徐天翔不在长安,杨天成的作战处就领衔了总参的日常事务。所以当两人穿过重重警卫走了进来的时候,杨天成正伏在案几上奋笔疾书,见到李玄清和胡小四进来笑道:“小四,你不会看上我这什么东西了所以拉着主公过来准备强要的吧?告诉你,别打这歪脑筋,什么都没有,午饭也不管你。”

    “有你这样的吗?你怎么比天翔还要吝啬?我的品味有那么低至于想要你这里的东西?”胡小四抬手就打了过去,边打边笑道:“主公你看啊,这都是天翔带出来的坏毛病,天天欺负我,今天你也看见了,可得给我做主才行。”

    李玄清没理会这家伙,而是走到杨天成案几的左侧,那边悬挂着一副幽并地区的地图,上面模仿后世用红蓝两色笔绘出的军事动态,指着上面的河中府方向道:“这个河中府你打他多长时间的主意了?玄影卫可是告状告到我这说你抢他们的饭碗了。”

    胡小四一听这话立即跳了起来,指着杨天成咬牙切齿道:“主公不说我都快忘了,我在河中府布置的好好的棋子怎么就被天翔交到你手上去了?而且明明是玄影卫策反了河中府的城门令,我怎么在主公的案前看到的是你杨大将军的功劳?”

    杨天成丝毫没有给胡小四留面子指着他的鼻子道:“还敢说我,你们玄影卫自己做事情神神秘秘的也不和我总参打个招呼就擅自行动,你还有理了?你这是浪费人力物力好不好?”

    李玄清赶紧制止这两个家伙,否则还没完没了了,这两个家伙策反对方人员结果主意打到同一个人身上去了,但是玄影卫因为行事秘密加上事先只跟李玄清一人通报过,所以总参对于这件事是一无所知,事后才知道闹到一块去了。

    见到两人不吵了,指着河中府道:“河中府是我们出关的第一道屏障,也是你们正面兵团和李克用争夺的重点,所以不管是谁的功劳这一点必须保证,河中府必须快速拿下,这样才能够逼李克用在城下和我们决战,而且屯兵河中府也能够直接威胁东都洛阳,压迫朱全忠不敢放手攻打山东的王师范,为我们将来解决山东留下伏笔。”

    “山东王师范玄影卫已经派人去接触了,但是具体时机还要看朱全忠攻打的力度才有效果。”胡小四接过话茬道:“关东各路诸侯其实都是一丘之貉,相对来说还是朱全忠好一点,至少在汴梁辖区内,百姓的生活还是能够过得去。”

    “这些人我们没必要留用,玄影卫要注意那些社会上关心百姓疾苦的人士,乱世也是有人才的,将来地盘扩大,光靠西北人不足以管理整个天下。”李玄清自然知道这些所谓的节度使的德行,也不想多说这些事情,指着北线河套地区道:“正面军团由你负责我也放心,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北线。北线的任务不比你轻,而且多为骑兵,统帅人选你和天翔有什么推荐的?”

    “主公是觉得陈凡的性格问题?”杨天成问道:“但是我和天翔研究过,陈凡虽然性格沉稳,不擅奇谋,但是大兵团作战奇谋的作用其实不大,对于战争的谋划和战役中间的临机决断其实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总参的意见还是属意陈凡。”

    “既然这样,那就直接下达任职命令吧,酌陈凡立即组建北线集团军,统一指挥第三军团、第五军团、从西北归建的第七兵团以及草原骑兵营,屯兵丰州至天德城一线,作战目标是伺机夺取后套地区,然后往北拓展,收复幽云二十四州。”李玄清点了点头道:“同时给第二军团、直属营和亲卫营下达命令,作为战役预备队使用,随时支援各方面作战。”

    “整个一号计划由你和陈凡负责前线指挥,,最迟于明年三月底开始,进军幽并,经略中原。”李玄清的话语声中,杨天成也飞速拟好命令然后李玄清签过字之后交由飞骑分发各部队。

    “小四,玄影卫的计划呢?”杨天成见到李玄清说完,对着身边的胡小四问道:“咱们附近的有没有可以启动的?”

    胡小四摇摇头道:“玄影卫的布置基本上都是在远离太原府的地区,目的是调动李克用的兵力,分散其注意力,给你们先期提供足够的空间,在后期的也以骚扰对方后勤线为主,让你们可以放手打战。具体的布置稍后我会送过来,这段时间我会留守大本营,和你一起布置。”

    杨天成点点头道:“这样的话那我们要不要等李克用和李存孝的事情结束之后再动手?我们正面兵团不同于北线,天气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可以在冬季作战。”

    “你也不用等多长时间,按照玄影卫发来的消息,这件事也就在这几天,飞鹰旅已经遵照主公的意思进入信阳了,我估计你们调动完毕那边也就结束了,到时候一举占领河中府,迟则生变。”胡小四指着河中府和信阳之间的距离道:“到时候整个幽州大地以及河套甚至比并州的一些地区都会燃起战火,必然让李克用疲于应付,无法集中兵力。我在沙陀人的几个屯粮地都布置了足够多的后手,放心吧。”

    李玄清笑道:“总参现在就可以让一线部队进入待命状态,只要机会合适,中央兵团立即行动,这样也可以掩护北线的战略意图。你可以去组建前线指挥部了。大本营我就留守到天翔回来。到时候预备队随我行动,给你们当后援。”

    几人不断商量细节,将一号计划落实到每一个点上,中原大地也从这一天起逐渐变幻了颜色。

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 
公元889年九月初,李克用举军信阳,以阴谋叛逆为名剿灭李存孝,至此河东沙陀人开始分裂。李存孝据城坚守不出,并遣使出城向李克用解释事情原由,但均被李存信设计阻拦,始终未曾见李克用一面。

    这场历史上在四年以后才发生在刑州的一幕在这个世界里提前发生了,虽然过程有异,但是结果却惊人的相似。只是信阳却不是刑州,李存孝的心腹人马此刻有一半未能跟在身边,安休休和高思继等将领皆被派往他地。信阳城中只有亲卫部队飞虎骑兵五千余人。而且这件事发生的非常诡异,不光周围的各路诸侯不清楚事情的经过,就连参与围攻李存孝的十三太保中李嗣勋、李存进和康君立等人都不知道详细经过。但是李克用斩钉截铁的说李存孝谋反众人也没办法说什么。

    九月初八这天,李存孝率军出城野战,一战击破李存信所部五千余人。沙陀人见到李存孝的身姿根本不敢迎战,飞虎骑兵在李存信军中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竟是一战击破包围圈,如果不是李嗣勋率军前来救援,李存信根本就没有生路,在李存孝强横的实力面前,虽然李嗣勋及时到来,但是也只能且战且退。

    此役以后,李存信逃得一命回到李克用大营,哭诉自己的经过,并趁机进言曰:“存孝战力强劲,虽居劣势之众,但其人于本族而言,却如若天神,大军所到之处,战士无心,兵无斗志,长此以往必然危害父王,必除之,迟恐生变,届时彼获沙陀民心携众西向,则李玄清不战可得并州。我等恐死无葬身之地矣。”

    李存信的话让李克用陷入久久沉思,但是也坚定了剿灭李存孝,消灭腹心之患的决心。所以次日开始亲率大军围困信阳城。而李存孝见到李克用的旗号也不再出城迎战,二者在信阳城外展开对峙。

    而此时历史上的一幕再现,河东牙将袁奉韬在李存信的授意下,遣人秘密进入信阳城,对李存孝说:“将军所惧者,晋王也。今晋王于城外挖沟垒堑,乃是不愿与将军亲自对峙。如沟堑筑成,王自退后,其余诸将皆不是将军对手,如此则有何用?”

    袁奉韬的话让李存孝任由城外军队一步一步将沟堑完成,结果深沟高垒无法靠近。这一下李存孝手中的力量根本无法突破这种防骑兵设施。而且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城中的粮草也渐渐耗尽。

    时间走到这里也到了一个节点,李存孝登上城楼对着城下的李克用道:“儿蒙父王大恩,视如己出,位至将相,感恩不已。儿虽与李玄清私交甚笃,但怎可能为私情而不顾大义?这是李存信这个小人诬陷的缘故。希望能够和父王见上一面,即使立即就死也死而无憾。”

    李存孝这番至情至性的话也让城外的李克用很伤感,让前军放开一条道路让李存孝出城来到大营。李存孝见到了了李克用,那种熟悉的模样让他想起多年前在代州,这个男人将自己带离那个小山村,从此这个世上多了一位无敌的大将军,多了一位十三太保。自己这么多年来为了他自己冲锋陷阵,斩将夺旗,就是为了报恩,可是如今去落到如此地步,七尺高的汉子忍不住嚎啕大哭,长跪在地道:“存孝有功无过,之所以走到今日这个地步,都是因为李存信这个小人挑拨离间,让父王一再的误会我。请父王明察。”

    本来李存孝这番话已经将李克用打动了,这个时候还没有证据正面李存孝要投靠李玄清的事情。但是有时候这世上的事情架不住有人诬陷到连证据都能够伪造。李存信此时也在大帐之中,所以听到这里却面色丝毫不变,从怀里掏出一份书信扔在地上,冷笑道:“你写给李玄清的亲笔信难道也是我能够诬陷的吗?你看看是不是你自己的笔迹?”

    李存信拿出来的书信被打开,李存孝的脸色却猛然一变,这本来是自己写给李玄清的一份私信,主要是交代一下暂时不能够送儿子去他那里学艺,但是信中也透露了一点自己在河东的不如意之事。加上两人一直互开的那句玩笑,哪天混不下去了就去投奔你这样的话语。但是此刻在李克用面前这句话却让他根本没办法解释。

    李存孝的脸色变化让李克用彻底死了心思,让人押起李存孝跟随大军开拔回到太原府,帐前议罪,判处李存孝车裂。这一做法让诸将大惊,但是却没有人为他求情,这倒是让李克用惊诧不已。原本他以为周围的其他义子会为李存孝求情,所以才会判处这么重的刑罚,到时候有人给他个台阶,也就能顺势给李存孝免罪。场面僵持在这里李克用也没办法,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