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夫当国-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连进行了七、八次的会谈,期间袁肃甚至还专门前往天津会见德国方面更级别的官员,总算是勉勉强强取得了一些合作意向。德国方面还是考虑到英国在直隶沿海的大规模投资,担心英国会在直隶沿岸成立与青岛对立的军事据点。为了摸清楚英国在中国北方的真实意图,正好可以借这次机会派遣一些间谍打入滦州。
  德国联络了本土克虏伯兵工厂、戴姆勒军工业、毛瑟公司以及德国军事委员会武装部,组成了一个小有规模的技术顾问代表团入驻一零一工厂。技术顾问代表团已经摸清楚袁肃隐藏一零一兵工厂的性质,是没有通过正规程序设立的私有军工单位,而这一点恰好也可以为技术顾问代表团本身做掩护,极大的保证了间谍活动的安全性、隐蔽性。
  代表团一共有八位成员,其中五位是分别来自克虏伯、戴姆勒公司和毛瑟公司的技术人员、工程师、设计师,还有一位则是克虏伯公司的商业代表,至于另外两位自然而然是来自武装部的顾问监督。
  袁肃从这份代表团名单上就已经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劲,他最初的打算是绕开德国官方机构,直接与德国军火商建立合作,如今莫名其妙的多了两位武装部官员,这显然是很不符合资本市场的运作程序。
  不过他最终没有理会这一点,想必德国方面之所以同意合作,肯定会有其目的所在。
  克虏伯公司之所以额外派遣了一名商业代表,就是希望能将德国军工产品再中国推广下去。即便一零一工厂本身是生产单位,但技术引进、设备引进、生产许可引进甚至原材料引进都是可以盈利的项目。
  自从欧洲各国展开军事竞赛之后,许多大型军工公司都遭到政府的干涉,虽然在政策和税率上有所便宜,可武器出口受到极大的限制,军工品出售给本国军队的价格也受到极大的压制。简单来说,就资本主义立场而言,本国市场的利益所得无法符合公司的利益期许,所以才不得不转而对外拓展。
  如果没有德国代表团入驻这么隐秘的兵工厂,该兵工厂秘密生产德制枪械,反而还能隐瞒生产许可这一环节。如今有了代表团在兵工厂内,不仅中方会支付代表团工资,在指导生产德式武器时,还能收取必要的生产许可费。
  袁肃自然是知道这一环节,他早先并非没有想过隐藏起来生产山寨武器。不过他不是一个商人,在这点蝇头小利面前,自己更希望一零一兵工厂能掌握更多的生产技术和制造经验,在制造精良武器的同时,还能为中国培养一批现代化的军工人才。
  淮安、淮北方面在八月底时也陆续传来汇报,第一期扩编招募工作已经完成。中央陆军第二旅将会在九月一日正式展开常规化训练,不过就目前来看,军中仍然大量欠缺军官,这种欠缺不单单是基层军官、士官,包括各团团长、各营营长也都大部分空缺。至于淮北方面,虽然兵员上没有扩编成旅,情况相对淮安要好一些,但同样是急缺军官。
  就目前来看,淮安、淮北两路部队在短期之内是没有战斗力可言,勉强能够行程作战能力最快也可能需要半年的时间。
  关于军事人员的方面,袁肃在刚回到滦州的那几天里,已经分别发送电文到保定陆军军官学堂,天津、武汉、南昌、云南等地的讲武堂和武备学堂,将麾下各部的人事缺职做了备案,希望能招揽一些军校毕业学员到麾下任职。
  除此之外,他也加大了随营学堂、教导队的培训力度。直接一次性投入五万元给随营学堂,由何其巩负责将学堂常规化、正式化,一边让英国军事顾问团直接介入学堂的教学工作,另外一边也更改了学堂的招生限制。
  深造班依然得是现役军事人员才能报名,但速成班却面向各民兵司令部招生。
  所有参加过民兵训练并且合格录入民兵名单的人,都可以在随营学堂每一期招生时前来报考。速成班旨在培养基层军官,如排长、连长和连部军官、营部军官等等,做为步入仕途的捷径,相信那些民兵们都会很有兴趣。
  为了提高招生的效应,袁肃还专门安排新闻报道了一些典型事迹,比如之前参加第一期滦州军民X联防训练的民兵当中,才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已经有人荣升为营长。利用这些典型的例子来吸引更多的人踊跃报名,这也算是一种广告技巧了。
  转眼间到九月初,很快从上海传来消息,“肃仁伟业贸易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开张的第一天就接下好几项业务。一则是租用国际货轮从德国进口一批机械设备,二则是将滦州成品医用硫磺运输到江浙贩售,三则是为一零一工厂采购一批军工原材料,四则是与上海铁路局、津浦线铁路局签订货运合同,订下了每天七列火车共计九节车皮的使用权,为期五年。
  这标志着袁肃个人由南至北的商业势力链接,从今天开始正式成立。
  与此同时,“上海北方商业银行”的磋商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大体上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只剩下一些细节上琐碎的事宜。经过三天的最后接洽,北方银行与“黄埔钱庄”在上海外滩长江大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密谋许久的合并计划抬出水面。
  此举在上海金融界多少是引起了一些轰动,眼看只剩下半条命的“黄埔钱庄”,转眼间居然竟然取得北方财势的合作,摇身一变一下子化“钱庄”为“银行”。“黄埔钱庄”之所以能熬到现在,自然是因为有二十多年的资本积累,经过这次北方银行的介入合并,不仅获得了更多的资本注入,也彻底完成向现代化金融机构的过渡。
  许多人都打听到北方银行的幕后老板是袁肃,而袁肃的幕后支持者就是当今大总统,单单这份势力关系已经让人咂舌不已。相信用不了多久“上海北方商业银行”就会挂牌上市,到时候才是真正引起上海金融秩序震动的开始。
  …………
  【1906年,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出生在其家族的摇篮埃森市。克虏伯帝国的奠基人也叫阿尔弗雷德·克虏伯(1812—1886),他生产的大炮曾使俾斯麦在19世纪中叶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阿尔弗雷德的母亲伯莎就是他的孙女。伯莎的婚事是德皇威廉二世亲自安排的,他要外交官古斯塔夫迎娶伯莎,并且在姓氏上加了“克虏伯”,以便经营这个显赫家族的事业,防止它落入政敌之手。
  克虏伯家族一直是德意志军国主义的柱石,受到国家最高当局的垂青。恪守时间、遵从纪律、执行命令是这个家族的传统。以用餐时间为例,早餐是7时15分,7时16分到的人就会发现餐厅关了门,别人已开始用餐。另外,即使在大冬天,古斯塔夫·克虏伯也不肯拨旺壁炉,有意把办公室搞得寒气袭人,以免变得无精打采。阿尔弗雷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自小他就受到父母的格外栽培,有权跟父母一块用餐。】




  第91章,唐海重工
  炎热的天气总算有了销声匿迹的样子,立秋的一场蒙蒙细雨驱除了北方残留的暑气。
  大地渐渐有了凋零的趋势,林木熙熙攘攘、日渐消瘦,大街小巷的地面上也都能看到许多不争气的残叶畏畏缩缩的随风而走。
  对于袁肃而言,在过去的三个月时间里,可以说是他领导之下一次阶段性爆发式发展,自己不仅仅是与林伯深达成了南北商业战略合作的大方向,同时在滦州辖区之内也一样推进了早期工业的框架发展。
  在政治上的便利配合手头上的资本累计,也就是在这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以肃仁伟业贸易公司为首,到淮安官办盐业公司、上海北方商业银行、淮北军粮储备公司、淮北金矿事务局以及滦州一零一工厂等等,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接二连三的崭露头角。
  滦州辖区之内的发展更是先拔头筹,也许滦州辖区的发展动静没有外面其他产业那么响当当,那是因为本地的发展大部分是在一些现有的产业上进行扩建和更新,所以表面上来看要显得低调许多。但懂行的人却能很明显的察觉到,滦州本地产业的扩建和更新并不是一次量变,而是一次飞跃性的质变。
  此次滦州本地的跃进发展,袁肃主要将力度集中在滦州本地以及唐海县左近,而且推进发展的方向清一色的全部是基础工业的铺垫。
  首先便是整顿滦州本地的电力公司,电力公司仅仅只有两家,而且经营的情况也不是很好,于是轻而易举便由滦州政府收购接管下来。电力公司收归官办之后,袁肃与英国方面做了多次交涉,终于签署了一份电力设备引进的合同,以重金购得英国最新电力设备为本地电力公司更新换代。
  其次是以肃业公司强行入股的方式,掌控了滦州本地所有具备规模的轻工业工厂的部分股份,然后动议这些工厂扩大生产规模、进口国外的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三家纺织厂全部裁汰旧式的手工机器,改为进口英国和德国的电气动力纺织机,所有工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新机械设备操作培训;六家食品公司一半的生产线全部换为蒸汽机动力;两家机械厂增加生产线,开始生产自行车、钟表和加工重工业原材料。
  肃业公司以强硬的手段推行了这次轻工业的改革,虽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十分有利,但恰恰是这次改革阶段,为了引进国外设备、扩大生产线、培训技术工人等等,却一下次消耗了极大的资本。同时在更新换代、培训工人这段时间里,所有工厂将无法继续运营,从而引起了一轮本地工业的恶性波动。
  当然,既然早就考虑到这一点,袁肃同样安排了相应的应对计划。
  工厂无法经营这段期间,各公司向北方银行贷款来熬过这个过渡期;其次是引进近代工业机械设备之后,势必会推动生产规模扩大,而袁肃将会以山海关大都督的身份帮助所有工厂、公司拓展剩余劳动输出的销售渠道,包括向汉阳钢铁厂、天津制造局、大同煤矿局签订合作合同,解决商品过多的难题。
  至于所有参与新设备培训的工人,在培训期间的工资由滦州政府和肃业公司共同承担。
  这些工厂主和公司老板们一方面碍于袁肃的权势,一方面也看出未来长远扩大利益,最终只能选择咬紧牙关撑过眼前这个阶段。
  在唐海县的推动发展,是袁肃另外一个下足决心的决定。之前唐海一直是以渔农业为主,县政府遵照袁肃的指示也对渔农业进行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唐海县境内有许多尚未开发的土地,到处都是山林野地,因此袁肃才会想到先在唐海进行基础重工业的试点推行。
  不仅如此,唐海北部地区正好是接近亚洲最大铁矿司家营铁矿,正所谓近水楼台,免去了许多运输上的开销。
  在九月中旬时,袁肃就从天津请来了三位会计师,又从德国、英国聘请了冶金行业的资深经理人,共同为此次唐海重工业试点进行策划和预估。经过长达半个月的勘测、市场调查和资产评估,预估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考虑到中国重工业整体水准十分落后,而且现有的重工业市场也难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及前期投入太过庞大,唐海这边单凭地方政府之力是很难有所成就。
  即便如此,袁肃已然坚持自己的决定,他计划在唐海成立一家大型的综合冶金厂,并且聘请国外工程师、产业顾问,冶金厂的所有设备也一律采用进口设备。如此大手笔所预期的目标,就是希望生产出来的金属制品,质量能够到达国际合格的标准,最起码也要与日本工业水准相同。
  综合冶金厂的投入是十分庞大的资本消耗,经过之前滦州本地发展,以及与林伯深南北经济合作,事实上肃业公司已经没有多余的资金了。即便是滦州政府和大都督府的财政状况,目前也陷入十分窘迫的地步。
  这一点袁肃心知肚明,他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贷款,自己与英国人之外有签署贷款的合作协议,更何况以目前个人产业的规模,再加上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即便向任何一家银行贷款都是轻而易举。
  为了能够更好获得贷款合同所附加的利益,他还故意放出寻求贷款的消息,表示愿意以肃业公司的股份以及全部辖区的军费收入做抵押。银行正是靠贷款产生收益,只要有足够的抵押成本,对于任何一家银行来说都是一笔迫求的生意。
  单单十月上旬这七、八天的时间里,从北京、天津、上海、济南、保定赶来的银行代表竟然多达二十余人,美国人也有、德国人也有、法国人也有、日本人也有。一开始所有银行代表所开出的贷款条件几乎一样,彷佛是事先商议好的,但从第二次见面开始,所有代表都抛出了一些暗示,表示愿意给出更优惠的贷款策略。



  第92章,滦州煤矿
  任谁都知道,一家凭空而起的综合性冶金厂所需要的投资是多么庞大,更何况早先就收到风声,这家冶金厂将会全部采购国外设备,这更是往里面砸钱的大项目。可想而知,此次贷款必然会是一笔大生意。
  待到时机成熟,袁肃逐一与这些银行代表单独会谈,渐渐抛出了个人贷款的细节要求。此次他将一次性借贷六百万,最多分摊向两家银行签订合同,以肃业总公司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和滦州本地的部分税政做抵押,偿还期限为三十年,共分四十次偿还。
  对于银行来说,贷款多少无所谓,只要抵押的有分量,要多少都能贷多少。倒是偿还期三十年这可当真是一个大单子。三十年可不是一个短时间,期间极有可能发生许多未知的变数,但是偿还的期限越长,所收的利息也越多,同时掌控抵押物资的时间也越长,可以说是有不小的甜头。
  收益与风险往往成正比,这一点所有银行都是深知其中道理的。
  若是平常的商人,或许此次贷款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评估,可袁肃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而是一个手握军权和地方大权的军阀;他所代表的并不是一个公司,而是一个政权。通过贷款将袁肃所控制的政权绑架起来,久而久之便又成了方便外国势力植入的傀儡。
  再者,经过对肃业公司全部资产的统计,以肃业公司目前已经成型的产业,连同还在筹备状态下的滦州肃业煤矿公司以及在建设中的洋河水库、南戴河大型海港等等,市值已经超过了五百五十万。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抵押,也有三百多万。
  算上地方税政军费部分的抵押,贷款六百万完全是绰绰有余。
  各大银行能算清楚这一点,袁肃对自己同样是了如指掌,所以他对贷款不仅充满信心,而且还要刻意的反客为主。除了主动提出贷款细节之外,他还很直接的要求银行在贷款的同时,提供有利于唐海冶金厂的附加条件,比如拿出部分贷款直接交换为现成的冶金设备,又比如由银行出面聘请外国的技术人员。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多少是有的,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来说,正是因为中国近代冶金业不成熟,所以才会源源不断的从国外进口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一旦让中国完成近代化工业的改造,反而还不利于长远利益的发展。
  但是袁肃心里有数,岂不是他所成立的冶金公司仅仅只是一个尝试,更何况西方国家的银行业都具有极其浓厚的资本主义典型色彩,放着眼前的利益不去着想,还要杞人忧天的担心中国崛起,简直是不可理喻。即便法国银行不干,自己还能去找英国银行甚至德国银行,要知道欧洲局势如此水深火热,外交上的很多事情已经不会在用理智来考量了。
  经过几天逐一会见各银行代表,很快便将消息传递了出去。
  各国银行代表立刻发回电报与上司联络,仔细商议此次合作的得与失,并且评估此次贷款所产生的后续影响。各银行的内部讨论并没有花去许多时间,除了日本之外,西方国家的银行代表都表示可以接受袁肃所提出的附加条件。
  袁肃又召开了肃业公司的内部会议,经过讨论最终决定向东方汇理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进行借贷。前者一共贷款四百万,其中只需要支付两百万的现款,另外两百万则直接折算成机械设备和聘请国外技术人员;后者则借贷一百五十万现款,另外五十万则折算为引进汉冶萍钢铁厂的部分技术设施和技术使用许可。
  一切敲定下来,正式合同于十月十五日签署。
  到了十一月份,滦州肃业煤矿公司正式开张营业,同时东方汇理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借贷款项也逐步落实下来。东方汇理银行在欧洲招募了八十多名资深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大部分是法国人,另外也有德国人和英国人。这些技术工人将会在十二月时陆续乘船抵达中国,并在上海接受一定的语言培训。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早晨都出现了霜冻,但滦州的工业发展依然显得如火如荼。
  就在十一月二十日这天早上,袁肃刚刚审批完一零一工厂定型的仿制军火图样,顺便也签署了唐海综合冶金厂的制度书,确定冶金厂定名为“北方综合冶金厂”,并专门成立肃业北方工业公司负责管理和经营。一份份文件处理完毕,忽然书房门外传来敲门声。
  没有等袁肃回应,杜预已经推门而进:“都督,开滦矿务局的林主任来了,现在人就在楼下休息厅等候。”
  袁肃将文件整理好,不动声色的说道:“是吗?那就请他上来吧。”
  早在三个月前,滦州这边传出要成立一家新煤矿公司的消息时,开滦矿务局便已经着手开始打探更深层次的消息。当天津方面获悉这家新煤矿公司的老板居然是山海关大都督、大总统侄子袁肃后,立刻意识到这件事不能不慎重处理。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开滦矿务局频频致电袁肃,一开始只是简单的打听消息,后来又是各式各样的试探和暗示,总而言之就是希望袁肃这边不要去争抢开滦矿务局的资源。即便是如此,袁肃同样是没有太多怨言,表示滦州肃业煤矿公司会在滦州境内开掘新的煤矿矿坑,一切都严格遵照相关程序来办。
  前前后后折腾了许多时日,就在五天前,开滦矿务局总办周学熙专门写信给袁肃,希望与袁肃商谈划分煤矿市场的问题。周学熙早年是经历过开平、滦州两大矿务局恶性竞争的恶果,正是因为那次恶性竞争,直接导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