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个致清幽的房间是林家第三进中轴主房正房边上的耳间,说是耳间,实际上却是一个左右两间格局厢房,林府是侯爵规制,中轴上的正堂都是五开间格局,左右间距也大,所以这一个主屋耳间在四方围廊的间隔下就成了一个小小的院子,若是小户人家,这样的耳间说不得就是姑娘的闺阁了,如今这里却做了放置三清等长生位的小斋。
外边靠南空地上是一小片竹林,一个小池塘砌在西南角,里面还有几条锦鲤在游动。院子东面窗栏底下和围廊的空隙处是一株芭蕉,和几盆兰草。
这两间房的门开在西面一间,门上有一块匾额,上书‘心斋’二个篆字。黑底绿字,很是古朴。
平日里林老太爷和林老太太每日两次心香总是不断,这里也就归拢的很是整齐。外间中间一个玉石镶嵌的黄花梨圆桌,圆凳,靠着西面的条案上左右一对青瓷花瓶,中间一个白玉麒麟送子摆件,北面墙上挂着一块黄花梨竖匾,上刻‘天地’二字,明显是五庄观的作风,可想而知,这老太爷的痴迷。条案,方桌,一对官帽椅具是黄花梨所制,条案上的银质烛台,供盘,还有些瓜果,整体很是养眼。
东面是一整面的多宝阁嵌着园门,也同样是黄花梨制成,上面多是玉器瓷器的摆件,很有些书香之气。里面除了北面条案上的一排长生位,余下只有地上一排的蒲团,都是蒲草所制,到有几分道家的清修架势。
只是如今老太爷坐在这蒲团上读书的姿势有些别扭,尽是伸直了两腿,靠在东墙上!当然老头也是有理由可说的,说是人老了腿弯不过来,盘不住架势。
不过这书读的还是很认真的。脑袋一晃一晃的。
“爹,你昨天不是在读逍遥游妈啊,怎么今天又变了?”
林诚走进一看老爹的架势,嘴角就有点抽抽。却不好说什么,老头这是在给自己儿子费神,难道还不领情不成?
“我想过了,那是庄子的,可能道祖不喜欢,还是道德经好,太清圣人的书啊!绝对正宗,来来来,你也读几遍,让圣人多看顾一下海哥儿。”
圣人会那么小气?同样是道教经典,还分个谁写的?当然还有个前提是:道祖能听见吗?翻个白眼,还真是不能指望。
“这,爹不用吧!这也,你平日里也不读这些,这不是零食抱佛脚吗?”
好歹劝劝吧,最近老爹都快睡这里了,这样下去身子可就受不住了。这都什么年纪了,能和年轻人比吗?虽然林诚自己最近几天也有点上火,嘴里都起了好几个泡了。不过面上还是一副信心十足,云淡风轻的摸样。
“呸呸呸,童言无忌,啊不对,你大了,那个,无知者无罪,那个圣人慈悲。你个混蛋,咱家拜的是三清,你说佛祖做什么,我要抱也是抱圣人的大腿。口无遮拦。”
好吧佛脚和圣人大腿差不多。您老真是厉害。
“是,儿子说错了,圣人慈悲,不过,爹,你已经好些人没出门了。好些世伯都派人来问了,说你说好了和他们去郊游的。”
赶忙道歉,圣人别计较啊!林诚也是有点慌,这顺口说了应该没事吧?赶忙转移话题,希望圣人没听见!
“就说我病了,不对,那他们回来探病,趁机弄走我的石头,嗯,就说,这几天我有事,也不对,就说我清修呢。这样他们就不来了。这几个家伙最喜欢热闹,没热闹就消停了。说我过阵子去找他们。”
老头现在没心情交际,就连石头也有好些日子没心思折腾了。大孙子要考试了,不知道怎么样呢!自打他落地就没分开过这么久,害的老头这个年也没过好,总是不自觉的那眼珠子乱瞄找大孙子。
“也好,这…”
话没有说完,外面就是一阵的慌乱,两父子起身推门出去,就见一个小厮,快跑进来,大声的喊道:
“老太爷,老爷,咱家大爷县试头名。”
这话一出口,立马惹来周围一阵的欢呼。主家荣耀,下人们自然也是与有荣焉。更何况这样的喜事,主家定然有赏的。
林老头更是手舞足蹈,眼睛都笑没了,嘴巴咧到了耳根。
“这小子上等封赏钱,家里所有下人多发一个月月钱。哈哈,我大孙子就是有出息。快放炮仗,狠狠的放。哈哈哈!”
林诚也很是高兴,觉得自己儿子很是给自己长脸,也晓得见牙不见眼,不过看到老爹的样子,还是很清醒的立马阻止:
“父亲,不可,不过是县试,咱们家海哥儿连个秀才还不是呢,没得让人说咱们家轻狂了,还是等等吧,要是海哥儿中了秀才,咱们在请酒就是了,再说今年海哥儿可是要连着考举人呢,咱们还是等等的好!”
“对对对,我忘了,还有好几场呢,大福,大福,快,让人多拿些上等的云香来,咱们去祠堂,去祠堂,给祖宗上香,祭告,让他们保佑,海哥儿一路考到进士。”
说着,颠颠的往祠堂走,高兴的身子都有些晃悠了,林诚和大管家林大福赶忙上前搀着,却让老头一把推开了:
“我好着呢,我要等着海哥儿中进士呢。你们有这个心不如多给海哥儿念几遍道德经。”
老头手一挥,往东苑走去,高兴的手都在抖。一个劲的嘀咕:
‘老爹,祖父,太祖父,咱们家海哥儿是第一名,第一名呢!这小子自小就是有福气的,下一场你们一定要保佑还是第一啊!咱们家分出来这么些年,考试上就没有考赢过苏州本家,这可是头一回呢,不对,以前是咱家没和他们比过,咱家除了讯哥儿没人考过。嗯,这个不算,反正就是咱们家这回在老家祖宅露脸了。’
等到了祠堂,老头二话不说直接开始烧香,上等的云香那是青烟阵阵,带着淡淡的檀香,这老头一烧就是一把,好吧,林家今天的青烟阵阵,明天肯定又有的说了。
果然,第二天就有好些人来问,那些小厮正得了赏钱高兴着呢,就随口把林海得了县试头名的事说了,这下好了,都不用宣传!不到半天,该知道的人家都知道了。
有几个还想着就林老头那个得瑟劲,平日里有点好东西都要到他们这里晃悠半天,惹他们眼馋,这会子说不得要请客呢!嗯,林家的酒还是不错的。多个理由喝酒也不错。
还有几个要好的还准备有人来请帖就送礼呢,谁知道林家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下倒是奇了,让人一问,说是林家老爷说了,不过是个县试,不敢惊动大家。
好嘛!知道了,这是人家憋着劲呢,也是后面还有好几场呢。等着吧!
然后大家没等多久,林家祠堂的青烟又开始冒了,这一次一打听,哦!是府试又得了第一,咦,这回有意思了,要是院试也是第一,那可就是小三元了!于是乎好几个世交都开始有点期待了,倒不是单为了那顿好酒,关键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家,能在科举上这么争气的可是不多见啊!县试,府试或许能有些人情,可是院试虽说也是一天,可是却是按照乡试的规矩糊名的。这可是要真本事的。
特别是杜家,林海可是杜家的外甥,杜家几个老爷老太爷让家里的小厮见天的往林家方向张望,理由很简单,看到有青烟再去问,保准是好消息。
好吧,这个,这个林家的青烟都快成了京城一景了。几乎人人知道,效果堪比狼烟!很是犀利啊!
果然,没有多久,比以往更厉害的青烟冒出来了,于是好些人家直接带着礼物上门了。不用问,肯定中了,有了秀才功名了,不知道是不是小三元呢?
人家也是有好奇心的好不?上门问最直接了。还显得亲近不是!
等到了林家,看着林家一片的喜气,也不用多问了,人家都写在脸上了!明晃晃的!大家都是有眼力见的好不!瞧瞧那一张张脸,都是见牙不见眼!这得多大的赏钱才能造成这样的喜气!又得有多大的喜事才能发这样的赏钱?
这一天,林家拿出了整整百坛三等灵酒待客!对大家主动上门,林老头很感动,觉得这些人都是真心关心海哥儿的,瞧瞧,都在打听消息呢!感动的拿出好些灵酒做回礼。来道贺的也是人人喜笑颜开!看我们机灵的,只不过是派人每天看看林家的上空有没有冒烟,就得了这么一个巧宗,真是合算啊!
72乡试
在中国的科举制度中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作三级。**其中最次一级就是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地点在省城;由皇帝派的考官主持考试。考试分三场,一场三天,一共考九天。考的人很多,考中了,叫做举人。举人有名额的规定,各个省不一样,大体上100人上下,光这个人数就知道竞争的激烈,各县各府三年二次取中的秀才本就不少;再加上以前留下的没有中举的秀才,合在一起,那就是个大数字了。说是百里挑一也不为过。举人里面的第一名叫做解元。乡试的考试是在秋天,所以叫“秋闱”。
每场考试都是从黎明一直考到黄昏,如果考生没有答完,不能按时交卷,考官对这样的考生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让他们继续作答,这也就是所谓的留有余地,毕竟如果中举,就是这些人有了做官的资格。
这些人里有的觉得继续考没指望的,直接就做了□品的县丞之类的,而有的如果运气好,说不得就能中进士,大家以后有可能同朝为官,当然要留个后路了,可是三支蜡烛也用完了,考生还是没有答完,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是强行收卷了,然后让同考官将其扶出考场之外,当天的考试就宣告结束了。
好吧我们解释了乡试的规则,再来看一下乡试的考场。对于乡试的考场的情况,已经不是艰难二字可以解释的了。
陈独秀曾作过一番描述:“每条十多丈长的号筒都有几十个或上百个号舍,号舍的大小仿佛现时的岗棚,然而要低得多。长个子站在里面要低头弯腰的,这就是那时科举出身的以尝过‘矮屋’滋味自豪的‘矮屋’。矮屋的三面是七齐八不齐的砖墙,当然里面都不曾用石灰泥过,里面蜘蛛网和灰尘是满满的,好容易打扫干净,坐进来拿一块板安放在里面,就算是写字台,睡起觉来,不用说就得坐在那里睡。一条号筒内,总有一两间空房,便是这一号筒的厕所。”这是陈独秀的真实感受,这大概是某一省乡试考场的状况。作者也是在网上找来的,吃惊不已啊!这哪还是考试,简直就是受罪啊!当然各地条件不一,有好有坏是一定的。这就要看你投胎的学问了。
考试结果一般在8月末、9月初公布,此时正值桂花开放的季节,暗香浮动。所以有人也把乡试称作“桂榜”。
考取第一名的称为解元,也称魁解。。这也是有说头的。查看资料我们可以知道:乡试在明代科举中是初试,而在科举刚刚创立时的唐代称为解试,所以人们也把乡试称为解试。
中试者成为举人以后,也取得了入仕的资格,其家庭便由农户家庭变为宦官家庭,也就是所谓的“改换门庭”了。
这也怨不得那些人削尖了脑袋往考场里钻,要知道那个时候农户和官宦人家那可是天差地远,最起码举人不交税啊!还有子女说亲都是不一样的。高人一等呢。
为了满足人们的衣锦还乡的美好愿望,刺激广大学子的求学。在北京和南京参加乡试而中举的国子监生,还必须在原籍张挂榜文,这样一来,既可以光宗耀祖、让父母分享中举后喜悦,又可以树立楷模,引起更多的读书人见贤思齐,诱发年轻人走获取功名的科举道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回过头我们看看林海,第一个三天出来时,发髻散乱,衣衫褶皱,面色苍白,不过精神还好。多亏了身体好啊!
当然还有林家的祖籍好!金陵曾为旧都,江南贡院算的上是除了京城以外最好的考场了,最起没有什么漏雨啊什么的,江南富足,从县试开始一路的考场都是白墙青瓦,你要是福建路什么的去看看,那里有些地方还是泥墙草棚呢。还有天气,你去广东试试,绝对闷死你,要是不幸在厕所边上,直接熏晕了也是有的。
饶是环境相比之下已算不错,林海出来时还是一身的馊味,三天啊!没刷牙,没洗澡,反正林海回到自己屋子里,足足洗了三次,才一身清爽。接着就是直接睡觉。
这一天,林家两个老举人是早有准备的,每个屋子里都直接放了浴桶,几个灶上也早就备好了水,11个人全部洗完睡觉,下人们也直接瘫在了地上,累的。
等到第二天重新收拾了东西,接着开始这样的循环,等到全部考完的那天,就是林海这样练功不断的也是一出考场,直接倒在了马车上打起了呼噜。
当然不少人都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的。大概晕了的有二成。还有出来就被家人直接送医馆的。
当然林家也早就准备好了,请好了大夫在家等着,把一个个接回后安置好,就有大夫一间一间的去把脉,都知道是累的,不过也有轻重不是!
果然,有两个,明显是有点伤了根本了,估计是强撑着考完的,脸色青的吓人。大夫考虑的半响,还是不敢用重药,最后开了温补的方子,叮嘱要慢慢养,怎么也要缓上一两个月。
当然林家两个老举人知道,家里的孩子都是练内功的,只要注意些,说不得有个20来天就能缓过劲。不过这话不好对大夫说就是。
连忙应承了下来,封了个红包送了大夫出去。只要问题不大,他们也就放心了。又让厨房熬了紫米粥,备了人参鸡汤,就等着他们醒过来就立马送过去。别的都是假的,先好好让他们吃一顿是真。那里面可都吃了9天的冷食了。
一连三天,这群人在家都吃不到实在东西。人参粥,燕窝粥,人参鸡汤,紫米粥,八宝银耳羹,当归羊肉汤,白鸽煲淮山,水鱼炖冬虫草,田鸡煲党参,猪骨煲杜仲,全是补汤。把几个人吃的一肚子汤汤水水的,不过很是有效,才几天,脸色都好看了不少。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等待了,等着发榜。不说心里怎么忐忑,面子上总要撑一撑的,于是练功开始了。林海很是大方的开始教大家迷踪步,现下的那些武学别的不说,轻功还是不多的,大家很是稀奇,学的很认真,就连两个老头也竖着耳朵。这可是机缘,学好了,回去教给孙子。京城那里能给苏州老家一本内功,一套剑法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怕是怎么都还不了的。再是族人也是有个远近的。就算知道他们还有别的功夫也是不好去求的。再眼红也开不了口啊!没得让人说贪得无厌!
如今能有个机缘多学些,简直就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了。这可是那一支未来家主自己提出教的。说是算是同科之谊。债多了不愁,以后让孙子自己还就是。先学了再说。
这里每天习武练剑,收敛心情,安静的等待结果,外头好些秀才也开始恢复了元气,开始了串门行动。
中国最是个人情社会,同窗,同学,同科,同乡,同僚,都是在官场拉关系的有力武器。是以每次考完试,都会有好些的联谊会。也算是提前开始走关系,拉亲近的方式。当然也是在等待成绩的这段时间里的一大消遣。
大家心里都不安,总要找点事情做不是!更何况这些天大家一来二去的也知道了林海的身份,伯爵府的嫡长子,那是一定会袭爵的,这么一条金光大道,一个好靠山,那些个秀才怎么会放过?
在有些人眼里,林海那就是个金光灿灿的,靠近总不会吃亏,以后就是做官了,遇到些事情说一句我和忠义伯府的小爵爷是同一个贡院乡试,曾有幸拜见,立马很多事情都会容易很多,关系户无所不在的年代里,仕途顺利与否的门就是:有关系就靠,有虎皮就扯。
有些人瞎吹都要吹出三两三来,现在有机会造成既定事实,谁不干谁是傻子。
如此一来,林海头疼了,每天是人来人往,这个没有送走,那个又来了。还都是打着请教学问的借口。你说大家都是一样的秀才,请教个屁啊!
最后不得已去请教了李颂,李大老爷一听笑得前俯后仰。不过还是很厚道的给出了个主意,让林海直接去金陵书院,然后说开个书会诗会什么的,找几个发起人,把自己写在里面,最后说愿者自来。就可以了。
林海一听也是个办法,毕竟他也明白,这些人交流学问是假,找个由头坐实大家认识是真。这些年他在京城看的多了。就是个二等世家的管事都有不少人攀附,更何况是他。
想到就做,立马拉着林家子弟往书院去,也不用找别人,直接就是林家子弟就成,说是要在书院办个赏桂诗会。让吉祥去送了帖子给几个这次乡试中有点名气的才子。林海就开始在书院坐等了。
这家伙也是个恶搞的,居然就把这诗会放到了当天下午,想立马解决。这一举动让接到帖子的瞪目结舌不说,还把那些住的远的跑了个够呛。
不过按照文人的习惯,这也可以算作一个士林趣闻来说,说不得那些想借林海旗号的还会说些风雅不羁,有魏晋之风的赞美之词给林海和自己身上镀镀金。
这样的笑闹过后不久就是八月底了,对于秀才来说就是审判运命的时刻啊!
作者有话要说:我查阅了资料,一般考完院试,也就是中了秀才以后,实际上还需要有岁考,就是年底考核,还有科试,就是乡试的资格考试。很是麻烦,一般秀才都要考中后两三年才能去考举人。除了前十名以外。
不过因为只是休闲的小说,为了林海,我把这些去了,希望大家不要惊讶!谢谢!
73 大四喜
“平安;看到没有?”
“才贴了一张呢。急什么?”
在拥挤的看榜人中,有一个小子特别显眼,整整比别人高了一尺多;若是再仔细看,就会看到他身下还有一个。明显这是骑在了另一个人的肩膀上。
“现在呢?”
“第二张了,没有,哎呀,你又不是不知道,这都是从后往前的,咱们大爷的本事怎么会在最后面呢。啊,有屿哥儿,快;让人去报,7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