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贤臣难为-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人被许梓娴像丢麻袋一样一个接一个被丢出来,面子大扫,止不住的骂骂咧咧。嘴里脏言秽语,把他们许家祖宗都问候了个遍。

    几人边骂便要爬起来,许辞哪里肯让他们如愿,他几步过去,哐哐几脚踹了过去。把几个快要爬起来的小混混又全踹到了地上。

    他摸摸鼻子,无语望天:发现重生后越来越喜欢踹人了。

    “是哪个混蛋敢踹老子?!”

    “臭小子别跑,老子起来看不扒了你的皮!”

    “你这个混……啊,许二爷,不,老大!”

    本来还在骂人的小混混抬头一看,向自己伸出魔腿的居然是自己的老大,都是浑身一震,纷纷住了嘴。

    许辞阴测测的笑着,脚尖着地,轻轻扭了扭脚,“你们眼里还有我这个老大?刚才不还要撅了小爷的祖坟吗?”

    那五个小混混为首最大的是叫阿牛的少年,年纪十五岁,自幼丧母丧父,自己一人带着两个弟弟,很是坚信,早早就学会了人情世故。

    他见状,忙低头哈腰颤巍巍地讨好道:“哪能啊,许二爷,我阿牛就是撅了自家祖坟,也不敢动您家的呀,您可是我们老大!”

    “是不是老大说什么,你们就听什么?”低头想了想,许辞终于想出了个万全之策。既能改观东街人对自己的看法,又在家落了个耳根清净。

    “那是,那是!”

    “梓娴,你昨日不还说回到京城练武总不顺,缺个切磋的吗?”许辞对着从小巷中扶着一名少年出来的许梓娴道,他指了指还叠着罗汉的那五个小混混,“这几个如何?”

    许梓娴眼光一亮,对呀,这些人整日打打斗斗,伤痛不断,定是颇耐打的。一不怕将他们打坏,二还可以教育教育他们,省的整日闲得蛋疼,来这里捣乱。

    她眼睛贼明瓦亮,与许辞相视一笑,“这真是极好的!”

    “你们这段时间太猖狂了,不如好好跟着梓娴先学做人,顺便让梓娴教一教你们武功。”许辞笑的看起来很温柔,蹲下/身子,像摸小狗一样摸着阿牛的大脑门子,“省的以后真得罪了什么人,再像今日这般被轻松扔出去。”

    叠罗汉的混混们闻言哀嚎遍野。这个看起来瘦瘦小小的少年动起手来太狠了,手臂简直比铁板还要硬,陪她哪里是切磋,简直是单方面被虐好吗?!

    周围民众纷纷好奇怎么这几个人突然窝里反了,但也乐见其成,纷纷停下脚步围观事情动向,见那名黑瘦纤细的小少年(着男装的许梓娴)轻松将五个混混摆平,很是惊讶。又见混混头目东街小霸王教训他们,直觉窝里反,真是大大的好。

    众人还在心里叫好,粉雕玉琢的玉娃娃许辞已经站起身,转了个身,就朝周围民众鞠了个九十度的躬,“我这几个弟兄这些日子无人管教,失了礼数,许辞在此给各位父老乡亲赔不是了。这几个混子刁蛮无理,到处惹是生非,实在是许辞教导无方。从今日起,我将重新教导这几人做人处世道理,争做东街好少年。还请各位父老乡亲拭目以待!”

    说罢又对被许梓娴架着的少年拿出一锭银子:“多有得罪,我代我这些手下向小公子道歉。这些是小小歉意,还望小公子莫要责怪我这些兄弟。”

    许辞鲜少带头作乱,东街众人只知道这五人的头头是个厉害的家伙,是太子身边的红人,却都未曾见到他,只以为手下如此,那老大定是丑恶万分的顽童。

    可如今许辞突然,那一副谦谦有礼的态度、进退有度的礼仪、不卑不亢的气势、还有可爱无比的小脸,无不打动大叔大妈的心。再加上那些小混混虽总是捣乱,却都是小过错,并无大祸端,东街众人都动了恻隐之心,哪里舍得指责这么个美好的玉娃娃。

    而且人家不是说了吗,要改造这些混混,看来这惹事的都是那些混混们,却不是这个玉娃娃。哎,可怜这个粉雕玉琢的娃娃,小小年纪,身份不低,还要低三下四向他们这些东街普通民众低头哈腰道歉。替那些个不省心的手下擦屁股,真是个好老大。

    一时间,大家不仅不想指责他,还都纷纷同情起他来。

    民众很是开明的对许辞无任何责难之词,却纷纷指着那五个混混恨铁不成钢地道:“你们摊上个好老大,以后要好好改过自新!”

    “摊上你们这些不省心的手下,真替你们老大不值!”

    “你们可一定要一心向善,好好报答你们老大的再造之恩。”

    是以,许辞没什么阻拦地,就带着那几个混混回到了许家。

    把阿牛几人带给留给许梓娴打磨,许辞觉得有些心累,实在看不下去许梓娴对着五人单方面的凌虐,径自回了小院书房中。

    今日之事也算是对他的形象小小地洗白了一下,可水滴石穿,他那些手下作乱两年,早已根植在东街民众心中。非是他三言两语就可化解,若想民众今后果真改观,他还要积少成多,徐徐图之。

    若要如此,那这几个少年便不能再行那欺软凌弱之事。

    几个少年他都还有些印象,带头的阿牛父母早亡,只有他带着两个弟弟。为求自保,不得不用暴力震慑四周。

    还有那个叫阿四的,家中只有一个老奶,这孩子还算孝顺。

    这几人或多或少家庭都有创伤,不得不用冷漠暴力伪装自己,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也就真的变坏了。

    如今他们还不算恶劣,恩威并施之下,或可改变。

    想到这里,他叫来念白念孝,窃窃私语了一番。两人听后虽是不解,却也受命而去。

    遣走两人,许辞才从抽屉中抽出了一本《院试通则》,明年二月打了春便是一年一度的院试,他这辈子既然打算当个可以辅佐太子的贤臣,便不能一直倚仗太子存活。

    上辈子他并未参加什么恩科考试,只是太子的一句话,他就摇身一变,成了连父亲都为之眼红的正三品扬州刺史。但因着他毫无根基,只靠太子一人,等他监察扬州之事,扬州知府敷衍塞责,根部不将他看在眼里。

    他多走了很多弯路,才赢来了地位,却失去了太子亲信的立场。

    如今重生,他定要打好基础,能不靠太子就不靠太子,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行进。如此既不会招人嫉恨,也可广结善缘。

    院试每年三月举行,考过即可为秀才;秀才可参加每年七月举行乡试,八月下榜,上榜的为中举,既为举人。成了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上榜者便是进士,到那时方可真正入朝为官。

    他前世这些步骤一个也没走,如今从头慢慢来,确实要好生对待。

    他懂得许多旁门左道,机关算计,最是懂上位者的心。所以这些考试的答题方式该也不在话下,可总要准备充足,才不枉一去。

第14章 收买人心() 
阿四陪许家三小姐许梓娴打了几天的架,这几日都抽不出时间去东街抢钱。

    这日,日头西沉,已是傍晚时分,他才拖着一身伤骂骂咧咧从许府往家走。

    妈的,回家这么晚,奶奶该担心了。

    阿四是住在东街最角落的边缘地带,那里三三两两地坐落着几间简陋破败到不行的茅草屋,算是繁华东街处的贫民区。

    刚进了贫民区,阿四就闻到一股诱人的饭香味。

    早已饥肠辘辘的肚子顿时发出“咕咕”的惨叫声,摸了摸扁平的肚子。阿四眼前一亮,好香的鸡肉味,也不知道是谁家开了大餐。随即眼睛重又黯淡下来,谁家又跟他有何关系,他家如今温饱都成问题。

    他才只有十三岁,要力气没力气、要能力没能力,根本没有人要他做工,而家中还有一年迈奶奶,八十岁高龄,身患顽疾,经常卧病不起。

    为了帮奶奶看病抓药,他只能跟几个弟兄一道在东街抢钱为生。

    呵呵,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阿四瘪了瘪嘴,心中冷笑:那个该死的许辞,忒把自己当回事儿,居然还教训他们几个兄弟。

    若不是看他脑子缺根筋,讨好几句就乐不思蜀,身份又金贵可以给他们几个兄弟当后台,谁愿意陪他虚与委蛇。

    他自幼在市井中长大,心思可说是玲珑剔透,也懂得不少人情世故,是他们五个结拜弟兄之间的军师。他们横行市井,自是看不上那个仗着背景而猖狂无度的许辞。可他们可以利用他帮他们顶灾顶难,可以拉他给哥几个当替死鬼。

    认许辞当老大这个主意,就是他出的。

    当时阿牛还不同意,可自从挂了许辞的名头,出来抢钱打架每每必成之后,阿牛也尝到了这个主意的好。

    许辞那个傻蛋还真当自己是他们老大,岂不知他们只是利用他罢了,被卖了还在帮别人数钱呢。

    试想若是真心拜一人为尊,哪会不知收敛只知道给这人惹祸,往这人身上泼脏水的?

    他阿四若是真能得一人可以拜服,他定当竭尽所能,为他行事。

    但恐怕是没人可以驾驭他这个行迹恶劣的市井混混。

    他边在心中咒骂许辞,边往家中走去。那肉香味不散反浓,竟似从自己家中传出来。

    阿四恍然,抬起脚步就朝家中奔去。

    一进入破败的小屋,就见在黑漆漆的木头桌上,正有一大碗散发着浓郁肉香味的土豆炖鸡和两碗腊八粥。

    是了,今天是腊八。

    天色已黑,屋子角落那个小小的床榻上点了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正在低头缝着东西。

    阿四微愕,既而紧张地冲过去,“奶奶!您不好好躺着怎么起来了?”脸上泫然欲泣,竟要马上哭了。

    常言道:临死之前人有回光返照。

    难道奶奶要不行了?

    他父母走的早,如今只剩下奶奶与自己相依为命。奶奶待他疼爱有加,若是奶奶也去了……

    想到这儿,阿四不禁潸然泪下。

    阿四奶奶年纪大了,耳朵有些背。没有听到阿四进门声音,如今乍一抬头,见阿四哭的跟个泪人儿似的,不禁紧张地问道:“这是咋了,四儿,在外面被人欺负了?告诉奶奶,奶奶替你教训他们!”

    阿四抹了把眼泪,重又问道:“奶奶怎么起来了?”看到奶奶较往日要精神矍铄的样子,阿四心中更难过。

    “奥!对了,”阿四奶奶一拍脑门,记起了什么,“四儿长大了,小小年纪就能找到一份美差,还瞒着奶奶,给了老婆子我一个惊喜,哈哈,真给奶奶长脸。”

    阿四凝眉不解:“你在说什么呀奶奶?”

    “还要瞒我,”阿四奶奶双目一瞪,道,“人家今天上午都来了,给咱们家送了过冬的棉衣棉鞋、吃的喝的、还给奶奶我送了这一瓶药丸,说是可以强身健体。我中午吃了一粒,到了下午就浑身舒畅,可以下地了。”

    阿四奶奶说着就从脏黑的枕头底下掏出一个白瓷瓶。

    阿四皱着眉拿过来,打开瓶盖闻了闻,心头大震。

    他经常去给奶奶抓药,自是闻过不少药材。他脑子又极其聪明,过目不忘,光闻味道就能知道是什么药材,其中稀有珍贵的百年老参这等稀罕物他曾有幸在药铺中闻过一次。

    这个药丸中居然有百年老参,而且分量还不少!

    之前看病的大夫曾说过,奶奶这个顽疾是累出来的,需得用人参在滋养,顽疾方可大愈。但若是没有人参滋补,奶奶恐活不过这个冬天。

    可人参何其珍贵,他如何能买得到,甚至曾动过念头将药偷过来,但人参都锁在柜台下面,他根本无从下手。

    如今这连成药丸的人参就在自己手里,而且还是百年以上的。

    到底是谁?

    心中澎湃,似有答案,却不敢相信,终是按捺不住,阿四小心翼翼问道:“奶奶,送这东西来的那人留下姓名了吗?还有那人是怎么说的?”

    见阿四小心翼翼的样子,奶奶的心也跟着忐忑不安起来,“是,瞧我这记性,奥对,那人说是奉了许二爷的命令。说许家最近缺几个打杂的小厮,见你和阿牛这几个孩子实诚能干,就一块要了去。签的还是活契,说走便可走的那种。”

    “说这是预支给你的第一个月工钱。我就问真是工钱也不能这么多呀,那人回我说因为是腊月上工,干的活要辛苦些累些,工钱自然是平时的数倍。我一听也是那个理,再说那人还说这东西是你求着送来的,奶奶这才收下了。”

    “莫非你不知道?莫非是送错人了?!那咱可不能要,四儿,你可知道那个许二爷家住何处?明天一早赶紧给人送回去吧!可我这鸡都炖了,该怎么办呀?”阿四奶奶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阿四心下顿悟,虽是疑惑,却还是安抚地握住奶奶的手,脸上咧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奶奶,我今天忙了一天给忘了,这些年货的确是许二爷提前付的工钱。而这瓶药,是许二爷送给奶奶的。奶奶可要按时吃,不能辜负许二爷的关心。”

    “哎,你这孩子,”听到阿四承认,阿四奶奶提着的心才稍稍放进肚子里,“你没骗我?”

    “那是!”阿四仰起胸膛,“奶奶等你身体好了出去打听打听,谁人不知许二爷是我和阿牛哥几个弟兄拜奉的老大!”

    “那便好,我老婆子也活了一大把年纪,虽那个来送东西的孩子说多付了工钱,可谁家一个小厮的工钱能买来这么多东西。四儿你可不知道,那可是用一个板车拉过来的,满满的一车呢,隔壁老王看的眼睛都红了。”她颤巍巍地下了床,牵着阿四的手朝后院旁边的柴房走去。

    柴房门一打开,阿四眼前一花,面前是堆得满满的崭新棉衣、棉鞋、棉被,还有挂在屋檐下的腊肉、冻肉、蔬菜、果干。

    活到这么大,他还从未见过这么多的年货。

    阿四本来止住的泪水又涌了出来,一股无法言表的幸福暖意充盈在心中久久无法散去。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虽不知许辞是如何想的,但他之举的确救了奶奶一命,还救他们家于水火之中。

    今日你救我奶奶,他日我阿四用命还你。

    “你们这几个孩子,素来比一般孩子顽皮些,可奶奶知道,你们心肠都不坏。许二爷是个好的,他这是在帮咱们。单是那瓶药丸,我喝了那么久的草药都没见好的身体,那药一吃就转好了。”

    “奶奶估摸着那药极其珍贵,是咱一辈子都买不起的东西。那么好的东西,人家就白送给咱们了。”奶奶牵着阿四的手坐到饭桌前,“四儿啊,你可要好好报答许二爷的恩情,莫要忘恩负义。咱们虽穷没有钱,但咱不能没了心。”

    阿四喝着奶奶熬炖的香醇鸡汤,重重点了点头。

    许府,许辞书房。

    念白、念笑气喘吁吁地回到书房,两人互视一眼,念白问道:“许二爷,您吩咐的事情都办好了,可念白有一事不明。”

    许辞放下手中的书本,抬眸漫不经心地道:“何事不明?”

    “这五人之前处处利用二爷,没少给您抹黑。二爷该严惩他们才是,为何现在却对他们这么好?”他二人原以为二爷把几人带回来陪二小姐切磋是存了教训他们的心,可没想到这几日二爷竟让他们针对各家各户,送去不同的救济之物。

    那瓶上好的百年老参丹可是值整整五百两黄金,黄金啊!太替许二爷不值了。

    许辞知道他们心中不解之处,他端起书桌边的茶杯,撇去茶沫,喝了口茶润润喉才缓缓道:“他们几人虽总打着我旗号行敲诈勒索之事,却也未曾触及到我的底线,只是小打小闹并未致人重伤。”

    “你们也应知道,这几人前两年行事猖狂,我的形象在东街可说是一落千丈,而我那日当众表示要再造这几人。若过一段时间,人们发现原本的坏人变成好人,这种反差,会不会很惊讶?”

    “我若弃他们而去,众人只会道我许辞是幡然醒悟或是爱惜羽毛。”

    “可我若是改造了他们,众人就会说我许辞是个对弟兄们不离不弃、可以托付的贤德善良之人,是个人人皆可倾心跟随的主子。我连他们都可接受并以德报怨,何以接受不了其他人?民众继而会改观对我的看法,认为之前关于我的传言并不真实,不足为信。”

    “而且你们也看到了,他们每个人家中都是贫寒之境,几乎连温饱都无法满足,外出抢夺小钱实则是无奈之举。那些抢夺来的钱财并未挥霍,而是拿回家中照料了家人,可见他们并非大恶之人,还有悔改的机会。”

    “既然有机会,作为他们的老大,我为何不能在悬崖之上拉他们一把?这对我来说,本就是力所能及之事。”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在绝境拉他们一把,远胜于在顺境时从后面推他们一把。

第15章 大宴群臣() 
许辞妙语连珠,将他救助几人的原因娓娓道来,心中却是另有因由。

    前世,也不知道自己那个大哥许梓涯是怎么偷偷挖的墙角,自己这些个净给自己抹黑的兄弟不知何时就成了许梓涯的爪牙。

    明里暗里帮着许梓涯挑拨他和太子之间的关系,有次还挑拨得太子差点生了革他职的心思。他对这几人所作所为心知肚明,教训了他们几次,几人才稍稍收敛。

    他素来有仇报仇,有恩报恩。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许辞如今救他们,全因前世他们中的阿四尚且良心未泯,在战场上牺牲自己,护了他周全。

    还是那次,他和公孙御带着四名士兵探察敌情,惊动了月国巡逻小队。可巧了,这四名士兵中其中一人便是阿四。阿四素来聪明,他用声东击西之法将这支巡逻小队引开,又派一人回营地找救兵,给二人争取了逃到树林隐藏的机会。

    所以这次重生,这五人里,他对阿四格外照顾,给他家的东西也是最好。若不是他的牺牲,又何有后来太子相救一说,自己和公孙御也早就见□□爷爷去了。

    此番举动可谓是一石四鸟,一可改观自己形象;二可帮他五人洗心革面;三可偿还前世欠下阿四恩情;第四嘛,常言道,打压敌人便是壮大自己。此刻将他们训得服服帖帖,看那许梓涯还如何挖他墙角。

    念白、念孝听后恍然大悟,心中对许辞的崇拜之火烧的更加旺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