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蕾利也不会不同意),卡蕾利的孩子也可以接受洗礼。

    没想到吴世恭的这次心软,却让卡雷拉神父看到了希望,很快的。他就第三次上门了。这次卡雷拉神父就不提卡蕾利的事了,他提出了现在在外人眼中,还失踪的冈萨雷斯那些人。

    不要说,明朝朝廷一向是对外邦人士十分优厚。那些在登州城阵亡和被俘的葡萄牙人,都被明庭授予了厚赏。

    可卡雷拉神父要与冈萨雷斯见面的要求虽然很合理,但吴世恭不可能答应他。不是怕冈萨雷斯他们背信离开,说实话,现在尝到了汝宁军优厚的待遇以后,吴世恭要赶冈萨雷斯他们走都有些难度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冈萨雷斯他们已经知道了汝宁军的真实实力,吴世恭不可能把这些知道详情的人放走。因为如果泄密,可能明朝朝廷反而会立刻变成汝宁军的敌人。

    反正又是来来去去几次上门,到了最后,卡雷拉神父提出:自己也不见得非要面见冈萨雷斯那些人,只要吴世恭善待他们,并且吴世恭也皈依了天主教的话,那么卡雷拉神父也将不会再提这个话题。

    吴世恭一听这个老话题,心中也有些不耐烦起来。吴世恭向来是位“信恭哥”教的信徒,也只相信自己。虽然他对所有的宗教也是挺尊重的,但逼着让他信奉什么宗教,他总是感到有些不乐意。要不然,智能早就把吴世恭给洗脑了。

    见到吴世恭实在不肯,卡雷拉神父终于亮出了底牌,他要到吴世恭的汝宁去修建一座教堂,并且要自由传教。而且教堂的建设费用也将由卡雷拉神父自己募集。

    吴世恭就觉得难以理解了。卡雷拉神父花自己的银子修建教堂,那就去建吧,要发展信徒就发展吧。只要他不搞出什么十字军,自己完全不会干涉啊?那要自己同意干什么啊?

    吴世恭是不知道,当时的天主教在中国传播得相当困难,没有当地官员的庇护,什么教堂修建和传教都是水中花的事。

    所以卡雷拉神父就兴高采烈地告别了吴世恭,他要与吴世恭一起,回到汝宁府去传教了。不过吴世恭也提醒了卡雷拉神父一点:他既然要到汝宁传教,也就有可能和冈萨雷斯他们见面,那吴世恭也将限制卡雷拉神父的自由,暂时是不会让他离开的。对此,卡雷拉神父也一口答应了下来。

    这件事也就这样告了一个段落。当然还有一位也很高兴,那就是卡蕾利啦!

    转眼间,就到了崇祯六年的十一月。高迎祥派了张妙手、闯塌天、满天飞,邢红狼、闯将(李自成)等,向京营总兵王朴伪称愿意接受招安。

    而这时候,围困的明军将领和监军也都接到了崇祯皇帝的明旨和密旨。所以他们都认为,崇祯皇帝已经着急了,要明军早日完全剿灭被包围的农民造反军队。

    其实这种认为也不可以说是错。可是这次高迎祥这些人挑选的谈判对象太毒了。总兵王朴是萌父职成为武官的。而且虽然王朴作战还算是勇猛,但是他的升官是由晋商捧起来的。

    因此,王朴根本就没什么和敌军谈判的经验,也没有对农民造反军队的诈降计有着警惕。说实话,这就是高迎祥他们之所以挑选王朴的原因。他们为什么不去挑选曹文诏这些老油条呢?而那些身为监军的太监就更不济了,那就是一点经验也没有了。

    正确的做法就是,投降可以,但要做好防止诈降的一切准备。可是王朴他们却什么都没有做。

    于是,王朴和监军太监杨进朝、卢九德不知是计,以为不费吹灰之力,便可顿时弭平大患,所以同意接受投降。

    而面对的明军,表演诈降的好莱坞演员也从来不缺乏。十九日,造反的首领人物贺双全、张妙手等十二人,亲至河南彰德府武安县(今属河北省)面见王朴、杨进朝、卢九德以及兵备道常道立,表示接受招安的“诚意”。而杨进朝等信以为真,马上向朝廷奏报,同时停止了对起义军的进剿。

    并且农民造反军队做戏做全套。当时在武安上报的诈降首领名单中:

    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罗汝才),以及革左五营(即由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五营组成)等造反军队主要首领一应俱全。

    包括以上的人,一共诈降了大小六十一位首领。反正这些首领名号也不一一叙述了。但其中有些名号就比较怪异:有一个刘备,两个张飞,却没有关羽。还有一位是一丈青。真是《三国》和《水浒》齐飞,真是《史上第一混乱》啊!(张小花大大这书写得很风趣)

    而得到降表以后,王朴等人就以为一切是大功告成了,他们是完全放松了警惕。而农民造反军队以伪降为掩护,麻痹了明朝当事的文武官员,向官军士兵和地方百姓购买裘、靴等衣物,积极准备渡河而南。

    十一月二十四日,天气骤寒,山西垣曲到河南济源之间的一段黄河封冻成桥。农民造反军队乘官军不备,用门板铺在冰上再加一层土,分三路驰马而过,突破黄河,到达河南渑池县境的马蹄窝、野猪鼻。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大明帝国开始糜烂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汝宁军出征

    农民造反军队在王朴这里打开了缺口,不过到底渡河的人数有二十几万,只要明军的其他部队及时赶到,全歼农民造反军队不可能,但还可以把他们大部留下的。可形成包围圈的其他明军在干什么呢?

    抢劫!肆无忌惮的抢劫!

    高迎祥此次诈降相当成功,使得绝大多数明军都以为这次农民造反军队真的是全部投降了,而剿灭陕匪的战斗也基本上结束了。

    所以这些明军,除了有种功成名就的感觉以外,竟然还有种深深的失落感。因为,他们以后再也不能够大发战争财了。

    为此,抱着捞最后一票的心态,曹文诏、左良玉等部,一开始是兵丁三三两两地出营到附近抢劫,之后就是中低级武官带队了。到了最后,就算是曹文诏、左良玉等人感觉到农民造反军队可能会使诈降计,可是他们也控制不住军队了。

    要是不让自己的兵丁放手抢劫,那马上就是人心散了,肯定也是队伍不好带了。所以在这些军将的默许放纵下,明军划好了各自的地块,向着地块内的百姓疯狂地抢劫去了。

    这已经不是刮地三尺了。因为这些明军兵丁比土匪和农民造反军队都凶恶了。土匪和农民造反军队也就是抢财物,很少伤人。可这些明军只要看到不顺眼的百姓,就立刻砍下首级,杀良冒功。而附近的地区是一片惨象。

    不过,曹文诏、左良玉等军将也是有着分寸的。只要是官宦人家,他们还是不敢动的。不过,民间的财物基本上都集中在那些官宦人家手中,所以如果要获得更高的收获,那对百姓的抢劫也就要更疯狂了。

    所以当农民造反军队冲破王朴部的缺口。踏冰渡过黄河以后,曹文诏、左良玉等军将竟然一时三刻之间收拢不起部队了。等到他们好不容易集合好军队追击过来时,农民造反军队早就全部渡过黄河了。

    而在十月下旬接到圣旨以后,河南巡抚玄默倒不敢怠慢。一方面他派快骑让驻守在黄河沿岸的河南军队提高警惕,另一方面立刻集合开封附近的河南军队,去支援加强黄河的防御。

    可是河南巡抚玄默今年春天才就任,河南各个军头枝枝蔓蔓的关系都还没有完全理顺,所以派谁出兵,就商讨妥协了近十天。

    接着再加上明朝落后的通讯和低劣的军队动员,直到一个多月后的十一月二十七日。才凑了三千多军队从开封动身。

    而当十一月二十九日。河南巡抚得到黄河边传来的急报的时候,去支援的军队离开开封城才一百多里。

    而防御在黄河防线的河南明军就更没有准备了,他们也被农民造反军队将要投降的欢乐气氛所感染了。所以当农民造反军队渡过黄河以后,河南防河中军官袁大权仓猝迎战,被农民造反军队击毙。造反军队的主力就这样一举突破了黄河天险。把明政府调来的重兵甩在后面。从此,农民造反军队在更广阔的地面上往来驰骋了。

    河南是大明帝国的腹心。军事上是四战之地。这里明政府的防御力量比较薄弱,文武官员们还没有同起义军作战的经验。因此,河南巡抚玄默一方面调集河南各地驻军到开封城集中,另一方面火急向朝廷请援。

    面对农民造反军队的锋芒,河南巡抚玄默已经不敢冒然出兵了,他把已经出发的三千多明军都召回开封城。并且集中了开封附近所有一万一千多明军,确保黄河沿岸的大城池不失。而其他的地方,在朝廷的援军到来之前,只能够听天由命了。

    十二月一日和三日。农民造反军队渡过黄河的消息,相继从监军和河南巡抚衙门这里送抵朝廷。崇祯皇帝得知消息以后是勃然大怒。可这次犯错的也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官和内廷派出去的监军。所以在首辅温体仁和王承恩的相劝之下,崇祯皇帝暂时憋住了火气,勒令各地军将和河南地方官员戴罪立功。

    十二月初四日,朱由检下令:“贼既渡河,豫境邻壤地方,俱宜严防奔突。秦、郧准各抚通著选调将士扼要截剿,豫、晋抚监亟督左良玉等合力追击,仍严饬道府州县等官,鼓励乡兵各图堵御。务刻期荡扫,如再疏泄误事,必不轻贷。”

    然而,农民造反军队过河之后,以高屋建瓴之势迅速摆脱了明军的追击,实现了千里跃进。仅仅在一个月之内,起义军的足迹几乎遍及河南西部各县,接着又冲向接境的湖广、安徽和四川。对明廷来说,原先的局部问题从此变成了腹心大患。

    更为可怕的是,农民造反军队一到河南,即同当地的贫苦农民汇合起来,形成一股汹涌澎湃的造反洪流。由于崇祯三、四、五、六年,河南连年大旱,而明政府不但不加赈济,而且“加之以诛求,重之以供应”。所以得到大量难民加入的农民造反军队的力量是陡然增长。

    而这时候,农民造反军队也兵分两路。其中一路想回陕西老家的,他们在横行狼、一斗谷、扫地王、满天星等率领下,共八营部众十余万西入武关,之后山阳、镇安、商南同日陷。接着北上雒南,向陕西首府西安挺进。

    这突如其来的回马枪,使得洪承畴是大为震惊,他连忙檄调郃阳,韩城驻军迎头堵截。这路农民造反军队遂掉头南下,于崇祯七年正月十五日攻克洵阳。之后紫阳,平利、白河也相继被攻克。当洪承畴大军赶到时,这路农民造反军队已南下四川。

    而另一路农民造反军队就是主力了。他们包括高迎祥、李自成、马守应、张献忠等部,进入了卢氏山区。

    而卢氏山区地形是非常险要。当地原来就有一批由于丧失了土地,被迫违抗朝廷禁令私自开矿为生的矿盗。

    当农民造反军队到达之后,矿徒们积极参加,充当向导,领着起义军由山间小路直抵内乡,然后经邓州、淅水南下湖广的郧阳、襄阳地区。崇祯六年十二月下旬到七年正月,这路起义军连破郧西、上津、房县、保康诸县。宛如是直走空虚无人之地。

    应该说,因为吴世恭与秦公公的长谈,崇祯皇帝确实更加重视了农民造反军队突出重围,渡过黄河的危害性。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历史还是修正了吴世恭的影响,把历史进程拉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而当吴世恭在十二月初二日,从兵部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他也立刻准备动身,要赶回汝宁主持大局去。

    这次吴世恭的回去,将只是带上自己的护卫,骑马日夜兼程。而自己的夫人薛雨霏将会留在薛府静养。其他的夫人和吴呈瑛,将在薛府护卫的护卫之下,坐马车慢慢地赶回汝宁。当然,吴世恭也没有忘记卡雷拉神父,他也将和夫人们的车队一同行路。

    之所以要把这些夫人们都送回汝宁,那原因也是吴世恭太知道安全期了。因为在孝期内也不能够进行房事的。可是没有房事,卡蕾利和蔓铃又怎么会怀孕呢?

    当然,吴世恭本来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规矩,这还是岳父薛濂告诉他的。不过既然已经如此了,那还不如送到汝宁,那里总是天高皇帝远了吧。把俩位待产的夫人留在京城的话,那对吴世恭来说也总是一个把柄。

    而在吴世恭离开京城的前一天,岳父薛濂写了四十几封信交给吴世恭,那些信都是薛濂写给故交和南京勋贵的介绍信。薛濂让吴世恭万一需要,就凭着这些介绍信去求助。至于那些故交和南京勋贵还卖不卖失势的阳武侯薛濂的面子,那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十二月初四日清晨,吴世恭带着这一百多名护卫,在德胜门一开城门的时候就再次离开了京城。在半天以后,吴世恭上呈兵部的公文和写给秦公公的私信才由薛府下人送交各自的地点。之所以这么做,吴世恭是害怕受到拦截,耽误了回汝宁的功夫。

    可是吴世恭也是多虑了。在这个多难之季,有一位武官肯主动上前线,是朝廷求之不得的大好事,还有哪位官员来管他是否守孝的小事呢?

    吴世恭依然是走沿着大运河,通过归德回汝宁的老路。虽然这样也是绕了一个远路,可是毕竟吴世恭身边的人带得太少。不要说可能遇上农民造反军队了,就是遇上一些大股的匪徒和难民,吴世恭这些人都可能有危险。

    吴世恭是急匆匆地想回汝宁主持大局,可是汝宁军却早就按照预定方案开始行动了。

    在十一月三十日,得到黄河沿岸暗哨的急报以后,汝宁军开始总动员。负责军事行动的薛永利终于首次带兵出征。

    薛永利命令周巡留守,自己带着张彪的骑兵军团一千三百多人(吴世恭在京城购买的马匹还没有到位),再加上本部其他部队所有的骑兵八百多人,在十二月初三先行出发。

    李三河率领教导军团、直属炮兵团和直属工兵团共四千六百人(缺骑兵营)紧随其后。他们将在南阳汇合赫飞的南阳军团二千八百多人(南阳军团其余的兵丁在书墨的率领下留守),冲出自己的防区,主动向农民造反军队进攻。

    汝宁军开始出征!(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九章寻求决战

    在金銮殿上,首辅温体仁眼观鼻鼻观心,宛如老僧入定一般。

    在刚才的廷议中,鉴于农民造反军队的凌厉攻势,已经要把大明帝国的中原腹心地区打得乱成一团,而地方当局又简直是无法招架。所以朝廷中的大臣们又再次提出了统一事权的问题。他们认为义军之所以能“流突无定”,是因为“各镇、抚事权不一,互相观望。宜以重臣开督府,统摄诸道兵讨贼”。

    对此观点,上至崇祯皇帝,下至群臣们都是一致同意。可是当大臣们一致推荐洪承畴为这一人选时,首辅温体仁想起了自己昨天对崇祯皇帝所说的话。

    由于是暗奏,当时温体仁的话就特别的诛心。他首先提到了洪承畴杀俘的道德问题,以此来绑架特别重视官员道德的崇祯皇帝。

    接着,温体仁又有意无意地提到了当时袁崇焕的众望所归,以此在崇祯皇帝心中埋下一根刺,激起崇祯皇帝的逆反心理。

    然后又提到了洪承畴的责任重大,毕竟他现在驻守的三边,正是陕匪的发源地,再加上西蒙古(即突厥化的蒙古部落,与基本上投靠后金的东蒙古是两回事)的防范,本来也是需要一位名臣压阵的。

    最后温体仁索性显出一副进谗言的模样,做出了为了皇上而不惜自污为奸臣的样子,说出了要防范洪承畴“功高震主”,以此来博得崇祯皇帝的完全信任。

    所以在今天的廷议中,深知崇祯皇帝性格的温体仁知道自己的做法起效了。果然,接下来崇祯皇帝认为:陕西三边同蒙古部落相邻,洪承畴肩负边防重任,“未可轻易”。

    接着,崇祯皇帝独断:“进延绥巡抚陈奇瑜为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视贼所向,随方剿抚。”

    陈奇瑜幸运地在温体仁的私心下,跳过了官职高的洪承畴,成为了五省总督。而这是明廷为了镇压农民造反而设立有权节制几省文武官员的总督职务之始。

    不过,这也反映了造反农民的力量已经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特别是农民造反军队的流动不居,转战各省,使明政府依靠任何一省的兵力都无法应付了。

    汝宁府知府关可颂与一群汝宁府的文官站在汝宁府城的城墙上,向着远处眺望着。

    在昨天。薛永利派人向汝宁府知府关可颂通报:陕匪已经渡过黄河,进入河南腹地,汝宁军将在今天拔营与陕匪作战,务必请地方稍安毋躁。

    因为这些天汝宁军中,象张学斌这样的高级官员是忙得不可开交。再加上是军中事务,所以薛永利只是派了一名有总旗官衔的连长。带着十名兵丁去知府衙门报告。

    当时。关可颂正在衙门理事,就听到衙门口一阵喧哗声。那名连长赶到衙门的时候,被衙门的门子给拦住了。他们当然狗眼看人低,见到只是一名总旗,又没有塞红包,所以就把那名连长刁难在外面了。

    那名连长是毫不客气。立刻指挥兵丁把衙门的门子给打翻了,接着就冲进了知府衙门,要面见关可颂。

    还好关可颂还算是镇定,可那名连长在衙门门口受气以后。见到关可颂连下跪的动作都不做了,就拱手告诉了关可颂那个惊人的消息。

    忽闻惊雷一般,关可颂连追究那名连长失礼的心思都没有了。因为到现在为止,关可颂还不知道农民造反军队已经渡过了黄河。他根本没想到昨天自己还在饮宴,今天陕匪就快要打过来了。

    慌乱之下,关可颂就连忙问道:“这位军爷,陕匪到汝宁还有多少路程啊?”

    没想到那名连长**地回答道:“军事机密!”接着就扬长而去了。

    关可颂被气得个半死,但他也不敢怠慢,所以今天他就带着汝宁府中所有的文官上城墙,观看从汝宁军大营中出发的汝宁军了。

    看着一队队兵丁路过汝宁府城,一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