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的平时吃。在角落里还可以搭个葡萄架又可以有阴凉又可以解馋多好。像胡杏儿那样种花种草的在李桂兰眼里纯粹是糟蹋地方,没人能比李桂兰更知道自己二女儿的那点儿小矫情了。
房子盖好了,但是也不能随随便的搬进去,得选个黄道吉日,再说房子不晾个半年根本没法住,胡老屠索性便决定明年天儿暖和了再搬进去。正好也不耽误俩孩子九月份在镇上上学。
秋收也是胡家忙碌的时候,虽然他们家地都租给别人种了,但是这时候也要收粮食。现在地里粮食的产量高了,除了交公粮和自家吃的还能剩下一些,因此很多人家都会选择卖些粮食,卖给胡家不用跑了不说,他们家给的价钱也公道,因此安平村很多人也愿意卖给他们家。
这次胡国栋铁了心要扩大猪场的规模,因此除了在本村收粮食还要去外村收,家里没有拖拉机平时都是用王立的,这次收的粮食也多一用就是好几天,这让胡国栋很不好意思,要不是刚盖了房子明年又准备大干一场手里的钱实在是不怎么富裕,他都准备买辆拖拉机了。毕竟以后用到的次数是越来越多了。
或许是看出了小舅子的不好意思,王立一巴掌拍在了这小子的脑袋上笑着说道:“你有啥不好意思的,我是你亲姐夫又不是别人。再说这油钱不是你出的吗?”王立比胡国栋要大的多,他的长子跟胡国栋也就差个七八岁,当年王立跟胡桃儿结婚的时候,胡国栋还小呢,因此王立简直把胡国栋当半个儿子看。
“要是你真不好意思,等明年老大结婚的时候你这当舅舅的多掏点儿份子钱就行了。”王立说道。经过胡桃儿的千挑万选王聪的对象终于说下了,是邻村的姑娘,那孩子虽然也只上到了初中毕业但是大方爽利也能干,王家人都很喜欢,现在已经订了亲就等明年一开春儿就结婚了,毕竟俩孩子也都不小了。
胡杏儿倒是也给说了一个在他们卤肉铺子干活的姑娘,虽然人长得漂亮人也爽朗,但是也许是在镇上待了一段时间的缘故,一看就不是在庄稼地里干活的人,胡桃儿没看中,最后自己亲自出马挑了一个。
农村人结婚喜欢闹舅舅,再说又是一个村的谁也都认识,就算王立不说,胡国栋到时候也少掏不了。现在大家手里宽裕了,遇到这种结婚的喜事儿闹得也就越发的厉害了。再说胡家是村里有名的富户,胡国栋又是唯一的舅舅,恐怕到时候他都会被摁着起不来了。
“行,到时候我一定给他包个大红包。”胡国栋笑着说道。王聪小时候最喜欢跟在胡国栋屁股后面转悠,俩人之间与其说是舅甥还不如说是兄弟,提起他的婚事儿来胡国栋也高兴地很。
“对了姐夫,前段时间王聪跟我说想去镇上学泥瓦匠,你看呢?”王聪给胡家盖了将近半年的房子,虽然平时干的都是一些体力活,但是也没少跟在花钱请来盖房子的那几个专门的泥瓦匠身边打下手,有时候兴致上来人家也会指导他两下,不过精髓谁都不会说的,现在的人们都还有几分教了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对自己的手艺看的比较严。
以前还不算什么,但是这几年泥瓦匠却是越来越吃香了,不仅仅是盖住房还有商店什么的,就胡家请来的那几个人一年到头挣得比工人挣得还多,虽然是累点儿吧,但是农村人从小就下地,身上都是力气,这点儿累不算什么。
这么看着王聪心里便有些蠢蠢欲动,他也是二十多的人了,眼看就要成家立业,光指着地里那点儿产出饿不死但也撑不着,见泥瓦匠这么挣钱他便动了想学点儿手艺的想法。不过他没先跟他爹娘说而是先跟胡国栋说道。
胡国栋回家难免便跟吴红儿提了提,没想到吴红儿倒是很赞同,后世两类有钱人的代表一个是煤老板一个就是包工头,吴红儿是从后世来的,当然知道虽然现在只是一个泥瓦匠,但是前景却是很好的。包工头虽然听着就是暴发户的意思,但是还可以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房地产大亨,如果王聪这能混出个样子来,没准以后比他们还要出息的多。要不是她娘家的三个兄长岁数都不小了,她没准儿也会撺掇着他们干这个呢。
当然了吴红儿总不能大喇喇的跟胡国栋说,我是后世穿来的,你放心这个一定挣钱之类的,她只能一步步的引导让胡国栋觉得干这个真的挺不错的,你还别说胡国栋经过吴红儿这么一引导,还真咂摸出了几分。
相对于吴红儿干巴巴的话语,胡国栋想的则更多些,平时他也是经常往镇上跑的,镇上的形势他也了解的挺清楚,这几年的变化真的不小,有几个新开的店铺就是这几年盖起来的。因此泥瓦匠的需求量还真不小,就连他们这次都是胡杏儿托人才找到了几个手艺好的,如果王聪真能学出来以后一定差不了。
至于这活儿又脏又累这件事便被胡国栋忽略了,现在干啥不脏不累呢,在地里种地每天还要摸大粪呢,盖房子总不能比这个还脏吧,至于累只要想混出个样子来干啥都累,王聪爷爷不是小孩子了,顾忌这顾忌那的啥也成不了。
今天王立提起王聪,胡国栋便把这件事儿跟他提了提,毕竟自己再觉得不错,也只是孩子的舅舅,到底怎么样还得王立这个当老子的说了算。
王立听胡国栋把事情一分析也觉得不错,虽然他这辈子就是这样了,但是也盼着儿子能有出息,因此三个孩子都供着他们上了学,不过这几个孩子显然那根筋不在学习上,除了老三勉勉强强的考上了个高中,老大和老二一个都没考上。现在老大有这么个想法也挺不错的,能学门手艺就算是以后在村里给人盖房子也行啊。总比光指着地里那点儿产出强吧。至于学不会或者混不出个样子来也没啥,不是还有地吗,大不了再回过头来种地就行了呗。
“我觉得也行,其实就算没国栋你说的那么好也没啥,孩子多一门手艺是好事儿,就算以后只在村里盖房子也行啊。这几年村里盖房子的也挺多的。”可不是,村里这一茬茬的孩子都在长大,都要娶媳妇儿生孩子不盖房子怎么成呢。王立可是知道有一门手艺的好处的,别人不说就看他老丈人,现在养猪开铺子的不是就弄得风生水起吗,以前他还不如自家老爷子呢。
“不过这小子还是跟你亲,这事儿不跟我这个当爹的说竟然先跟你说。”王立笑着说道:“既然这么着,我也就一事不烦二主了,托你给他找个可靠的人好好跟着人家学学。等以后这小子要是真混出个模样来,让他好好谢谢你这个当舅舅的。”胡国栋家刚盖得房子,那些手艺好的泥瓦匠怎么也认识几个,王立也就顺势说道。
“行,我回去打听打听,学上个半年左右他也就能出师自己干了,到时候能挣钱了正好娶媳妇儿。”胡国栋颇为爽快的说道。自己的亲外甥他当然会尽心尽力。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大家我又晚了,无颜再说了,遁走。。。
☆、第68章 考察
麦收刚过,胡国栋找了个熟人,便把王聪打包送到了镇上有名的包工队上;在那儿不仅能学手艺;平时当个小工还能赚钱;干上半年等他结婚的时候手艺学个差不多不说;还能攒下点儿娶媳妇儿的私房钱;这已经很不错了。当然在这也得在王聪不是个榆木疙瘩的基础上。要不然就算给他再好的条件也没用。
王聪倒是很高兴;虽然他很早就不上学开始干活了;但是家里的钱都是胡桃儿统一给管着的;他手里并没有多少钱。倒不是他想攒私房钱,但是现在他毕竟说了媳妇儿,平时给人家女孩子买点儿什么东西都给跟他妈要,实在是有点儿不好意思。现在手里能有点儿工钱虽然不多但是也是再好不过的了。
把侄子送走,胡国栋便开始考虑吴红儿的提议了。说实话这件事儿的可行性还真的有,不是他吹;他们家的卤肉只要吃过的就没说不好的;尤其是卤猪蹄、卤猪耳朵和压猪头。这些虽然不是啥好肉,但是做出来就是香。
在镇上的铺子生意也是格外好,不过也有弊端,这种东西就算能放一段时间也长不了。因此开拓市场便很为难,他们也只能仅仅限于小小的镇上,就连市里都不能去,运输什么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在夏天根本就放不住。
或许可以带出几个徒弟来让他们去开分店,但是如果不是熟悉的人胡家也不愿意把这份儿手艺传出去,如果人家学了手艺自己去开店了,他们去哪哭去?胡国栋去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问题又来了,胡国栋走了扔下一家的老老小小怎么办,总不能连根儿都不要了吧。
如果真能按照吴红儿说的做成罐头或者真空包装的形势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他们附近就可以弄一个工厂,然后一点儿点儿的打开销路,继而销往全国各地,没准他们胡家卤肉还能成为全国有名的牌子呢。只要一想到这个胡国栋甚至有些激动的睡不着觉。
因为跟胡杏儿一直合作着,胡国栋便首先把自己的想法跟胡杏儿和赵强说了。听胡国栋说完,赵强一拍大腿也直说好。“国栋你这个想法不错,如果真的能弄成,咱家的卤肉没准儿真的嫩销往全国各地呢。”赵强别看嘴上花花,干体力活也不咋地,但是脑子却很好使,听胡国栋这么一说,他脑子里就转了好几个想法。
如果按照胡国栋的想法,他们甚至就能达到产销一体,家里就有养猪场完全不用担心原料的问题,到时候再开一个加工厂来加工,至于他跟胡杏儿就专门负责销售。赵强觉得凭自己和媳妇儿的能力,狠狠地大赚一番绝对没问题。
倒不是赵强有多自信,而是现在市场上这种真空的熟食实在是太少了,仅有的几样味道也不是那么好,而且价格不低,根本没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你想想中国这么多人,不多买,只要一家子买他们一个猪蹄这得有多大的利润。只要一想到这个,赵强甚至能想到一大群的钱争先恐后的像自己扑了过来。
“不过国栋咱们也不能盲目下手,要我说咱俩最好出去考察一下,南方这种厂子应该不少,等考察完了,咱们再决定具体怎么做。至于开工厂选址什么的也不用担心,我小叔叔虽然退休了,但是还是有几分面子在,再加上现在政府正大力鼓励个体经济呢,没准儿不仅不会为难咱们,还能给点儿帮助。”赵强虽然被自己的想法惊艳的不得了,但是好在脑子还清楚的很,首先便提出了关键的两点。
“可不,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先去考察考察,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几个有经验的大师傅回来。如果真的要这么干就不会是一笔小数目了。到时候没准儿咱们还得贷款。”胡国栋的性格比较稳当,想的也就更多。如果真要弄这么大的摊子,恐怕把家里老人的棺材本儿都掏出来也不够,贷款是必然的。但是农民嘛,骨子里还是喜欢稳妥一点儿。所以不把事情都了解清楚计划都做好了,他是怎么也不会开始的。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自己图一时痛快把钱都花了,让他们可咋办?因此胡国栋也是打算跟赵强一起去考察考察。
之所以跟赵强一起去,一来是他们以前就是在一起合作的,二来赵强这个人真的有几分小机灵在,跟他去在合适不过了。毕竟到了南方人生地不熟的,还是得有个聪明人帮衬。
胡杏儿历来也是个胆子大的,如果不是她是个女的不好出门,没准儿她都想跟着胡国栋和赵强一起去。本来她就觉得现在只有一个铺子虽然挣的钱也不少了,但是还是有些不足。再开一个完全也可以。但是没想到她还只是停留在再开一件铺子的阶段呢,这俩人竟然已经想到那么远了。仅仅是他们一个镇就能赚这么多钱了,全国各地有这么多镇,真要是成了,他们得赚多少。暗地里盘算了一下这个数字,胡杏儿自己便被自己惊呆了。
内心激动的同时,胡杏儿便把当初跟吴红儿提的找个地方学习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如果场子开起来他们必定是要请很多工人的,到时候那些账目怎么也不会再像是现在这样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缕清了。不管别的什么账目却是不能交到别人手上的,胡杏儿下定了决心,趁着俩人去南方的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的找找有没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胡国栋和赵强俩人一拍即合,也没再耽搁,准备把手边的事情安排一下下个星期就走,现在还是秋天,如果顺利的话没准儿明年一开春儿他们就可以大干一场了。赵强说了由他来买票,胡国栋便匆匆的回家去了。赵强没问题,店里的事儿交给胡杏儿就行了,胡国栋则不然,猪场里的大事儿小事儿那么多,虽然吴红儿现在也能上手了,但是她的经验毕竟少,再加上他这次不一定去多长时间呢,得把家里安排妥当了。
吴红儿本来正在猪场里忙活,见胡国栋回来了,便迎上去说道:“跟二姐夫商量的怎么样了?”吴红儿也觉得跟赵强合作最好,倒不是她偏心眼,而是除了赵强另外的几个姐夫都没大干一场的魄力,除了二姐夫另外几个姐夫守成有余,但是自己开疆扩土恐怕就很难了。
“挺好,我们决定下个星期就走,现在二姐夫已经去买车票了。这几天赶紧把家里的事情处理一下,顺便再给我收拾点儿衣服啥的。”胡国栋笑着说道。
“这么快啊,现在都快入冬了到时候天寒地冻的,还不如明年开了春再走。”吴红儿说道。
“看你这傻话,现在去如果顺利的话没准儿明年开春儿我们就能开工了,如果等明年再去等弄好了又快冬天了还得耽搁一年。这差一年就是一年的事呢。”胡国栋也发现了,自家媳妇儿有时候挺精明的,有时候也有些犯糊涂。“再说了,冷怕啥,我们去的可是南方,没准儿还热呢。”
听他这么说,吴红儿也没再继续劝,其实胡国栋说的也在理,现在一年就是一年的事儿,如果迟上一年没准儿本来大好的形势也没了。毕竟这几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
之后的几天胡国栋趁着在家便把家里和猪场的重话全都干了,怕自己不在会有啥大事儿还细细的交代了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便去找胡桃儿两口子和他几个本家堂兄帮忙,吴红儿倒是一一的应了,但是胡老屠却一巴掌拍在了胡国栋的脑袋上。“臭小子,老子还在呢,你至于这么不放心吗,别忘了你也是老子带出来。”
胡国栋被拍了一下脑子倒也清醒了几分,他的确是有些太大惊小怪了。他爹娘可都在呢,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儿。但是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出门没准儿时间还长的很,这才放心不下这放心不下那的唠叨个没完。其实他心里也是有点儿紧张,被胡老屠这么一拍,倒是镇定了几分。
因为要做好几天的火车,吴红儿和李桂兰一起给胡国栋和赵强准备了不少在火车上吃的东西。光是鸡蛋就煮了二十来个。另外还有烙的鸡蛋饼、自家做的辣椒酱、咸菜、油茶面、咸鸭蛋。要不是实在没法装了,李桂兰没准儿还会给俩人待上个卤猪蹄子啥的。就算是这样,也给他俩带了些自家做的卤猪耳朵,这个凉着就能吃,而且也不会占多大地方。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在火车上买个馒头就能吃饱了。
胡国栋和赵强带着一家子给准备的大包小包的,怀着希望和忐忑踏上了去南方的列车。
☆、第69章 回来
胡国栋他们一走;吴红儿倒是格外忙乱了一段日子,才开始还好,但是到了冬天就忙了,冬天正是杀猪的日子;虽然他们家的杀猪场平时也杀猪,但是到了冬天腊月里却仍旧是一年的最高峰。吴红儿一个女人;就算是再能干;很多事情难免也有些手忙脚乱。
好在胡家的猪肉并不用自己找销路;只需要杀了通知一声镇上就会有专门的饭店过来拉。剩下的一部分便留下来做了卤肉。胡杏儿那里也是忙得手忙脚乱的,年根儿底下也是卤肉卖的最快的时候;甚至现在镇上办喜事儿也有人来定大批量的;毕竟这可省了不少事儿呢。
尤其是双职工的小年轻,他们手里不缺钱但是又根本没时间准备年货;买点儿现成的省事儿又方便,因此一进腊月铺子里的客流量就很大而且每个人要的量也不少。就连号称已经开始养老的胡老屠也仍旧忙的不行。因此虽然胡杏儿托人找到了可以学习的低昂;但是根本没时间去,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放弃明年春天再去学。
好在腊月过半儿;吴红儿总算是松快下来了,不过胡杏儿仍旧没办法休息,现在大家正是办年货的时候,估计她真的放松下来得真等到大年三十儿了。不过就算是忙胡杏儿也高兴,这可都是钱呢。
赵强他们是秋天走的,本来大家估计着就算是慢一个月也就回来了,但是没想到俩人一直到了腊月也没有回来,好在俩人拍电报回来了说年底一定回来,要不然吴红儿都要担心俩人带的钱不够用了。
穷家富路为了不让俩人外边为难,胡国栋带的钱不少,甚至吴红儿还在他贴身的衣服里面缝了几百块钱以防万一,但是这都将近三个月了,一家子也是担心的很。
现在不像是后世什么都方便的很,只要打个电话别说是在外地就算是再外国也没关系。俩人也只发了一次电报回来,为了省钱也只发了短短的几个字而已。虽然镇上也有电话,但是估计为了省钱也没舍得打。
过了腊月二十还是不见俩个人的影子,李桂兰便整天开始唠叨了,“你说说这俩孩子怎么还不回来呀,真是急死个人,要不然发个电报也行啊。都不知道家里人会惦记吗,真是这么大人了一点儿事儿也不懂。当初就不该让俩人去,真是愁死我了。”
李桂兰唠叨的胡老屠也心烦,见她没完便说道:“好了好了,你咋还没完了呢。俩孩子出去是干大事儿去了,又不是去玩。再说他们俩都多大的人了,啥不知道你还担心别人把他俩卖了不成。”要是是闺女胡老屠没准儿还会担心,但是俩大男人,赵强那小子也都四十多的人了,总不能还把他们当成孩子吧。
不过即使胡老屠在再定,到了腊月二十五还不见俩人影子的时候,整个人也有点儿慌了。中国人不管什么情况,过年时一定要回家的,这都到了这个时候还不回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儿吧。
胡家的几个闺女和吴红儿的娘家人也都担心的不行,就算是没时间到胡家过来看看也得时不时的捎个信儿问问胡国栋他们到底回来了没有。崔荣梅和吴栓子担心女婿担心的不行,腊月二十三那天老两口还专门来了胡家一趟。胡国栋可是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