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袁氏三国-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掀开了白布,只见袁绍双眼紧闭,神色安详,躺在那里,仿佛睡着了一般。许攸仔细观察,没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正在纳闷时,刘氏又把白布盖上了。对许攸道:“子远不是要祭拜老爷吗?怎么发起愣来了?”
许攸无奈,只得随众人一齐祭拜了袁绍。待众人祭拜完毕,刘氏对众人道:“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那显甫即位为世子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吧。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我袁家不可一日无主。显甫早日继承家主之位,袁家也能早日安定下来,这样才不会给予敌人可乘之机。”
逢纪忙接着道:“对啊,大将军去世,我们大家确实是悲痛万分,但我们也要以大事为重。如果三公子能登上世子之位,早日安定了北方四州,保住大将军创下的基业,我想大将军也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众人见有袁绍的遗书在此,都没有什么疑问,就算是某些“有心人”心中不服,此时也不敢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来。不然,一顶“分裂袁家,对大汉不忠,对袁家祖宗不孝”的罪名,立刻就会扣到自己的头上来。
选了一个良辰吉日,袁尚终于接过了“大将军印”,坐上了袁家家主的位置。袁尚也以袁家家主,汉大将军,总督冀、青、幽、并四州诸军事的身份,向曹操把持的朝廷献上奏章。表示了自己对朝廷的拥护,以体现自己的合法性。
袁尚当上了大将军,自己多年的心愿得以实现。那些心愿不能实现的人,他们甘心吗?

第四卷 统一北方 第五十章

“不对!这是个很大的破绽!”走出了大将军府的许攸对袁斌喊道。
“什么破绽?”袁斌回头看着许攸问道。
许攸道:“主公,你看,夫人说大将军昨夜是因为病情加重而突然去世的。主公得病的时候,大家都是见到过的,那时候主公脸色腊黄,神情痛楚。而刚才主公的遗容却是神态安详,仿佛熟睡一般,这怎么可能呢?这里边一定有古怪。”
袁斌问道:“若果真如此,应当如何?”
许攸道:“当然是联络大臣,一齐声讨袁尚。”
袁斌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问道:“然后呢?”
许攸奇怪袁斌为什么这此事如此“漠不关心”,道:“然后就要赶袁尚下台,然后主公当世子啊。”
袁斌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如果我当上了袁家的家主,袁谭和袁尚能够心服吗?”
许攸道:“这个……应该不会吧。”
袁斌道:“既然如此,我能够明目张胆地追究此事吗?就算我当上了世子之位,袁谭和袁尚联合起来反对我,刚刚安定下来的河北立刻陷入混乱之中,南方的曹操也会趁机消灭我们,到时候大家一齐完蛋。”
许攸道:“那也不能就这样放过袁尚,大将军很明显就是被袁尚毒死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袁斌对许攸道:“子远,袁尚是做出了悖逆之事,但是我们不能冲动,不能抢先动手,有人会比我们着急的。我们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防止曹操那些人,趁父亲去世之机,来攻打我们,占我们的便宜。只要我们能保持高度的警惕,阻止曹操等人的行动,那我们袁家就安全了,北方也就不会落入敌人的手中。”
许攸问道:“那袁尚怎么办?就让他轻轻松松地坐上大将军的位子,对我们颐指气使。”
袁斌道:“子远,我不是说过了吗?会有人打袁尚麻烦的,但不是我们。这是袁家的家务事,我们只要能不让别人插手进来就行了,剩下的只等着最后收拾残局就行了。子远,你说卞庄这个人是不是力气很大啊?要不然,怎么能把两头老虎都搬回家去?”
许攸见袁斌如此说,已经明白袁斌在想什么,后来听到他提到“卞庄”的事,更是对袁斌的打算看得明明白白。袁斌就是想据青州以自保,然后让袁谭、袁熙、袁尚他们去争,最后在出来收拾残局,而在其余袁氏三子争斗的过程中,袁斌所要做的,就是防止曹操等人搀和进来搅局。
而在许都的曹操,当得知老对手袁绍已经比自己先一步去拜见孔子他老人家了,心中非常高兴。袁绍一死,袁斌小儿难以服众,北方还不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吗?曹操当下决定要挥兵攻打北方。
军师荀攸把曹操劝住了,对曹操道:“丞相,袁绍据有四州之地,久树恩信,民心已附,今若冒然攻打,袁绍诸子联合,一致对我,则胜负未可知也。”
曹操问道:“依公达之见,若何?”
荀攸道:“不若扬言攻打刘表,无暇北顾,袁绍诸子相闻,必放心内讧,不复以丞相为意也。待其久战不下,元气大伤之后,丞相则可一鼓作气,荡平北方,建立万世不拔之基。”
都亭侯执金吾贾诩对曹操道:“丞相可撤魏种等人之守,则诸袁更肆无忌惮矣。丞相当可固守兖州,修耕植,畜军资,坐待袁氏兵革毁败,军民饥馑之时,则可一战而定也。”
曹操听了二人的意见,觉得很有道理,放弃了黄河以北的土地,把大军撤回兖州,只留下少量的部队防守边境,他一边派曹仁、乐进等人去攻打袭扰司隶的白波军和匈奴的联军;一边让钟繇想办法除去与袁绍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河东大豪郭援(据说是钟繇的亲外甥);而曹操自己则以“攻打南方的刘表”为借口,带着大军到南方旅游了一圈。而袁谭与袁尚也把驻扎在边境的重兵陆续抽调了回来。
建安五年春(公元200年2月),朝廷的诏书到达了邺郡,书中对袁绍一生的功绩进行了肯定,对袁绍的爱国主意精神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同时也同意由袁尚继承袁绍的大将军官位,而代表着袁绍可以总督冀、青、幽、并四州诸军事的黄钺,也一并赐给了袁尚。
在朝廷旨意公布的当天,袁斌就带着自己的人马离开了冀州,回到了青州,公开声称自己对袁尚继承家主之位,表示支持。
而袁熙也回到了幽州,当起了自己的北平太守,即不对袁尚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
只有袁谭在郭图的挑唆下,快马赶回并州,以“袁尚毒死父亲,矫诏自立”为借口,自称车骑将军,割据并州自立,准备起兵讨伐袁尚。
袁尚见袁谭在自己人生最风光的时候(其实应该是第二风光的时候,第一风光就是袁尚手执玉玺,公开亮相的时候,现在袁尚还不敢把这东西亮出来),公然剃自己的眼眉,心中十分愤怒。他一边派人安抚青州袁斌和幽州袁熙,一边留逢纪、苏由守邺城(保持中立的袁家众臣,包括审配在内,都已在家称病),以吕旷、吕翔、韩猛、淳于琼为大将,起兵攻打袁谭辖地的壶关。
两人可算得上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谁也奈何不了谁,只得隔着壶关对峙起来。而中间袁斌也曾拜人来劝过几回,见没有效果,也就不再管他们了。
而在青州的袁斌可比袁谭、袁尚幸福多了。袁斌回到青州后,甄宓就给了袁斌一个大惊喜。原来自袁斌迎娶甄宓、崔琳后,一齐回到了青州,夫妻“三人”(好像有点别扭^_^)在一起没有呆多长时间,袁斌就奉命出征,攻打徐州,然后是西进兖州,最后又回到了冀州,根本没时间回青州去看一看,这一走,就是近两年。谁知袁斌走后不久,甄宓就发现自己蓝田生玉、珠胎暗结。然后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等袁斌回到青州后,儿子已经快一岁了。
等袁斌回到自己的府邸,看见甄宓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站在门口等着自己。
袁斌看到久未相见的妻子,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她,在新婚蜜月期间,自己竟然带兵远征,把妻子扔在了空旷的闺房中。而妻子产子之时,在妻子最需要人安慰,支持的时候,自己做为丈夫,竟然不能在妻子的身边守护,袁斌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做丈夫的责任;而妻子给自己生了个儿子,现在都快一岁了,连自己这个父亲的面也没有见过,自己这个父亲也当得不称职。即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也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袁斌觉得自己做人很是失败。
当袁斌迎上去后,想对甄宓说些什么。只见甄宓温柔地一笑,对袁斌道:“夫君,你回来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本书着力介绍白天发生的事,至于晚上袁斌夫妻之间,应该发生什么事情,读者自己去猜想,这不是本书介绍的重点^_^)
第二天,袁斌醒来后,和甄宓一齐逗弄着自己的宝贝儿子。
甄宓问袁斌道:“夫君,你说咱们儿子应该叫个什么名字好呢?”
袁斌道:“唉呀,这我可得好好想一想,咱们的儿子一定得起一个响亮点的名字。”
就在此时,郭嘉在门外喊道:“主公,冀州有重要消息传来。”
袁斌一见郭嘉如此不识时务,在自己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来打扰自己,心中顿时不悦。还是甄宓颇识大体,对袁斌道:“夫君,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夫君去处理,你快点去吧,一会我让崔琳妹妹陪我。”袁斌见甄宓如此体贴,只好亲了亲甄宓的脸颊,走了出来。
袁斌对郭嘉问道:“奉孝,有何急事,需要大清早的来找我?”
郭嘉对袁斌道:“主公,幽州刘和闻知大将军去世,在其部下鲜于辅、鲜于银、齐周的挑唆下,兴兵八万(肯定有水份),攻打在北平的二公子袁熙,二公子本来是据城死守的,但是城内的乌桓触等人卖主投敌,做为内应,开门献城,二公子被刘和杀害。二公子的夫人在二公子部下韩珩(字子佩,代郡人)、田豫、田畴、孙瑾、张逸、张瓒等人的保护下,来投主公。”
-----------------------------------------------------------------
袁斌的儿子应该叫个虾米名字呢?

第四卷 统一北方 第五十一章

袁斌一听说此事,心想:“太好了,我的机会来了(大家别误会,主角可不是掂记自己的二嫂)。”
但是脸上还装出一付悲伤的样子,对郭嘉道:“奉孝,二哥遇害,我痛不欲‘死’(?不是痛不欲生吗?^_^)。真是天不佑好人。”
郭嘉见袁斌如此悲伤,只得劝解道:“主公,人死不能复生,主公还是节哀吧。”
袁斌对郭嘉道:“走,召集众人开会,商议为二哥报仇之事。”说罢,向大堂走去。郭嘉则去召集众文武开会。
不久,众人赶到,文武分列两旁。其中还有平日久未露面,今天每次出席会议的田丰、沮授二人。二人自到青州后,无所事事,迷上了袁斌发明的象棋,二人学会以后,天天对局厮杀,田丰的棋风刚猛直进,先手为强;沮授的棋风绵里藏针,后发制人。二人才真正算是“棋逢对手”,谁也奈何不了谁。通过二人下棋,其余观战的人,也从中学到了不少应用在棋招当中的兵法韬略,其中感触最深的当属赵云、于禁、臧霸三人了,各自有所领悟。
袁斌见众人到齐后,对众人道:“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那刘和的父亲原是幽州牧刘虞,被公孙瓒杀害后,这刘和四处逃窜,狼狈不堪,多亏我父收留,又送其兵马钱粮,令其召集旧部,才有今日之声势。如今刘和忘恩负义,兴兵攻打二哥袁熙,内应开门,致使二哥不及出逃,死于城内。此仇不戴天,我必报之。今日召集诸公,特为此事商议。”
其中华雄是个直肠子,由于袁熙的缘故,导致高干死在幽州,所以华雄一向对袁熙不满,闻言道:“主公,那袁熙与我青州有仇,而且他还害死了高干,我们不去打他,已是便宜他了。他死于刘和之手,我们怎得还去为他报仇?”
袁斌对华雄道:“元霸,此言差矣。我与袁熙,兄弟也。虽与彼有仇,但那属于内部矛盾,完全可以在内部解决。而刘和危害袁熙,则是公然与我袁家为敌,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元霸不可不察也。”
郭嘉也对华雄道:“元霸不可多言,主公自有道理。”
华雄谁也不怕,独怕郭嘉,因为郭嘉有一肚子的主意,可以整得华雄哭天喊地,华雄被郭嘉整怕了,一见郭嘉发话,对郭嘉道:“坏鬼书生,你一向鬼主意最多。俺华雄平日除了主公,从不服人,但俺现在独独服你,你说咋的,咱就咋的。”
许攸心里还是惦记冀州的战事,一心想让袁斌当上袁家的家主,自己做为袁斌手下第一谋臣(自认为),到时候一步登天,也好光宗耀祖。于是对袁斌道:“主公,冀州战事方紧,主公一旦远离,若袁谭、袁尚之事见分晓,主公恐回军不及,到时候袁谭也好,袁尚也罢,其中一人必能登上世子之位了,到时候大将军的那些臣下,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也只好对其效忠,到时候他的实力膨胀,恐怕我们都不是他的对手了。”
袁斌笑了笑,对许攸道:“子远勿忧,我观彼二人恰似驽马对病鹿,谁也强不过谁,一时半会,分不出胜负,我唯一可虑的就是,兖州的曹操明为远征刘表,暗中恐怕就在一旁窥视,一旦抓住时机,我恐怕大哥袁谭、三哥袁尚都不是曹操的对手,大家辛苦一场,反为曹操做得嫁衣,那就不好了。”
这时于禁对袁斌道:“主公放心,禁久镇青州,对青州的地理了如指掌,若曹操率兵亲来,禁当为主公拒之;若曹操只派一偏将而来,禁则为主公吞之(原话是魏延的名言,魏延就是被刘备提拔当上汉中太守后,说出此豪言壮语的)。”
袁斌赞道:“文则此言壮哉!但是此去幽州,路远难行,天寒少水,粮草难以补给。所去之兵,必须要有严明的军纪,才能不被困难吓倒,才能保持高昂地斗志。以我观之非文则所领之兵,不能当此重任。因此,我意以文则为先锋,率军先行,我当率后军继之,因此,文则想要达成击败曹操的愿望,只能等到远征幽州回军后才行。”
于禁对袁斌道:“禁一切全凭主公吩咐。”
袁斌道:“好,如此,诸公听令。”'奇书手机电子书网 Http://。。' 
众人忙直起身来(汉末三国之时,中原还没有椅子出现,大家都是席地跪坐,双膝并拢,臀部压在脚上),准备听袁斌的指示。
袁斌道:“我今次远征幽州,并不多带人马,两万人足矣。于禁率一万人为前军,我令华雄为你之副将,于禁为人谨慎,华雄武艺超群,当可互以为补。”
转头对华雄道:“元霸,此次出兵,一切可听文则吩咐,不可恃勇斗狠,若违军令,我亦救你不得。”
华雄对袁斌道:“主公放心,某自有分寸。”
袁斌转头对赵云道:“子龙贤弟,你可督臧霸、太史慈等人守青州,需时常与徐州的张辽等人联系,时刻探听曹操动向,如有异常,可与郭嘉、田丰、沮授等诸位先生商议。”
赵云向三人行礼,道:“请诸位多多指教。”
田丰、沮授还礼道:“不敢,不敢。”
郭嘉对赵云还了一礼,转身对袁斌道:“主公,自嘉相投以来,未立寸功,此次出征,请主公令嘉同往。”
袁斌摇头道:“非我不欲让奉孝相随,实是北方气候恶劣,风沙颇大,我恐奉孝体薄,受不得劳顿之苦,再生重病,则我之罪也。奉孝可与诸位先生,助子龙好生防守青州,兖州的曹操才是我袁斌的头号大敌,奉孝不可不防啊。”
郭嘉这才明白袁斌是一片好意,感激道:“多谢主公美意,郭嘉粉身难报,主公放心,郭嘉必不令曹操得我青州寸土。”
袁斌对众人道:“有诸位在此镇守,我量曹操也不敢轻意北上。我此番去征刘和,多则半年,少则三月,必定回还,到时候再与诸公相聚痛饮。”
建安五年春(公元200年3月),袁斌起兵两万,令于禁为前军,以田豫为向导,直扑右北平,与刘和决战;而袁斌率领中军,以田畴为向导,随后接应。
而刘和不听从谋士阎柔的劝诫,强要发兵攻打袁熙,虽然得了右北平,随后又占据了整个幽州,但也得罪了袁熙身后的袁家。虽然袁谭与袁尚忙着争袁家家主之位,无心他顾,但袁斌起兵讨伐刘和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幽州。阎柔听说后,又来劝刘和。
阎柔道:“主公,当初我就劝主公不可与袁家为敌,可惜主公一味听信鲜于兄弟的话,起兵攻打袁熙,才有今日之祸。主公可速斩鲜于兄弟之首,献与袁斌,迟恐不及。”
刘和不以为然道:“阎先生多虑了,当日大家攻打公函兄弟时,我、袁谭、袁熙皆有斩获,唯有袁斌一路惨败,狼狈而归,险些丧命。以我看来,袁斌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他若不来,还则罢了,他若是敢来,这北平城下,就是他的葬身之地。”阎柔见刘和冥顽不灵,只得长叹一声,黯然离去。
刘和见阎柔离去,马上把鲜于兄弟和齐周叫了进来,一齐商议退敌之策。
三人进来后,刘和对三人道:“诸位,我们杀了袁熙,夺了北平,袁家不会善罢甘休的,果不其然,袁斌亲自引兵来攻打我们。诸位有何良策?”
齐周拍了拍胸脯,道:“主公放心,若是袁斌敢来,看某阵斩袁斌于马下,将其首级献于主公。”

第四卷 统一北方 第五十二章

于禁率领的前军来到了蓟县(今北京市所在地),袁斌派人追上了于禁,命其暂驻原地,等候袁斌的中军与其汇合。
于禁接到这个命令后,感觉很是奇怪,但他还是按照袁斌的吩咐,停了下来。
袁斌的中军非常迅速地赶到了蓟县,于禁将袁斌迎入官邸,对袁斌道:“主公,何故派人传谕,令末将停军不进。”
袁斌笑了笑,对于禁道:“文则,这两万兵马,皆是我青州精锐,此次出征,若能保留实力,则最好。”
于禁奇道:“两军交战,难免损伤,如何保存实力。”
袁斌笑道:“文则放心,我自有办法。不要忘了,我还有个便宜的姐夫呢。”
袁斌口中的便宜姐夫,就是乌桓部落中,势力最大的一部的首领―――蹋顿。当初袁绍为了收服这些异族的首领,从民间选用那些因战乱造成的孤女,选其中容貌秀丽者,收为义女,善加相待,长成之后,嫁与异族首领,这些首领都成了袁绍的女婿,减轻了袁绍北部边疆的压力。
听袁斌如此说,于禁眉头紧皱,道:“主公,利用外族攻打刘和,虽然我军实力无损,但我军与刘和都是大汉子民,兄弟阋墙 ,何用外人相助?况异族素无信义,烧杀掳掠,与禽兽无异。主公若引外族相助,恐惹人非议。”
袁斌听了于禁的话,顿时呆住了,还有这一说啊,在后世,大家可都是一家人啊,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从小唱到大,全国人民大团结,各个民族是一家的思想,已经深深印入袁斌的脑中。这向乌桓借兵一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