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袁氏三国-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个民族是一家的思想,已经深深印入袁斌的脑中。这向乌桓借兵一事,对袁斌来说,根本没什么,很正常的想法,而对于于禁等人来说,无异于引狼入室。袁斌想到:“原来古代人对外族人成见这么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兄弟一家的想法,而那些所谓的学者称的‘岳飞、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是阻碍历史进程的刽子手;秦桧反而是促进民族融合的英雄’,这么看来根本就是胡扯蛋。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还是刘备说的对,身为大汉子民,在这种大家只认汉族一家的思想下,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待历史问题,是错误的。就好比日寇曾经侵略中国,那些XXX们主张忘记历史,鼓吹中日友好,认同汪精卫是促进中日友好的民族英雄。按照那些XXX们的混帐逻辑,如果以后整个地球为一家,世界上没有国籍,全世界人民大融合,那中日岂不成了一家,那毛XX、朱XX不就是‘阻碍历史进程’的民族罪人了?大汉奸汪精卫反而成了英雄,真是岂有此理。那些XXX们的学问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袁斌奋力一拍几案,道:“文则此言甚是,是我错了,不该有联合异族的想法,既然如此,我们就凭一己之力,消灭刘和,然后于塞上会盟,争取让那些异族当我大汉对外的鹰犬,敢犯我大汉天威的,就让那些鹰犬去咬死他们。”说到这,袁斌想起了星爷的一句经典台词“关门,放狗!”
于禁长揖于地道:“主公深明大义,此青州之福,河北之福,天下之福也。”
袁斌一摆手道:“文则过誉了。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商议一下怎么消灭刘和吧。”
袁斌通过情报得知,刘和手下谋士阎柔曾劝过刘和不可与袁家为敌,刘和不听,被刘和留在了代郡,手中握有两万兵马。而刘和现在仍屯兵右北平,手下是鲜于兄弟和齐周。据说刘和军中还有鲜卑族骑兵出没。
得知此消息后,袁斌未敢轻动,忙派人仔细打探,得知刘和确实厚币卑词向鲜卑部落求援。而鲜卑部落中势力较大的两部步度根与轲比能贪刘和的厚礼,率众来援,但步度根与轲比能不睦,分屯两处,互不联络。袁斌得知此消息后,利用刘和军中内部不和,决定各个击破。“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这可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破敌制胜的法定。
袁斌先派遣亲卫刘亮(网友虫型龙的龙套)去见阎柔,首先奖励阎柔守节不渝,义不从贼的气节,劝其举兵断刘和粮道,同时利用阎柔在异族之中广有威信,劝其诱召关外的异族,绝步度根与轲比能的后援。而轲比能与步度根两部,轲比能一部较强,他一直想灭掉步度要部,统一鲜卑,袁斌又以亲卫罗成(网友冰焱尘封的龙套)为右北平人,熟悉地理,令其去游说轲比能,就说袁斌支持轲经能消灭步度根,统一鲜卑诸部,事成之后,袁斌一定上奏朝廷,封轲比能为鲜卑大单于。轲比能大喜,同意与袁斌联手,准备攻打步度根。而袁斌则暗中派遣于禁屯兵于轲比能身后,若轲比能消灭了步度根,则乘轲比能不备,将其消灭;若轲比能不能胜,则助其消灭步度根,再以摆庆功宴为名,于席上杀之。
而袁斌则率领剩下的一万人,准备攻打刘和,若能将其消灭,则一战可定,如若不然,被刘和跑掉,只得将其交与阎柔处置了。
商议停当,袁斌亲自到营中劝慰士卒,大军启程时,袁斌登上战车,亲自为大军击鼓助威,三军无不倍受鼓舞,齐向右北平杀去。
刘和闻知袁斌率兵来伐,探知其仅万余人马,心中大定,想到:“我有兵马八万余人,还打不过你的一万人吗?”忙与鲜于兄弟和齐周点兵出城,于城外迎敌。
刘和于马上,手搭凉篷,望见远处的袁军孤零零的缩在远处,只有可怜的一点,而自己这边则是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刘和大笑道:“弟兄们,立功就在今日,杀死袁斌者赏百金,官升一级;生擒袁斌者,赏千金,官升三级。大家杀啊!”八万大军一齐出动,万马奔腾,气势非凡,就连大地都为之颤抖。
袁斌在与部将于禁、臧霸等人讨论训练士兵的方法时,提到了后世中蒙古勃儿只斤•;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的部队的进攻方法。不管你是什么部队,先来上一顿箭雨,待其阵形大乱时,再用骑兵冲锋,敌人遇到成吉思汗的部队,只有溃散而逃,被成吉思汗的骑兵追杀的份。而成吉思汗的部队很少伤亡,唯一有伤亡的地方,恐怕就是在追击敌人的过程中,不小心落马造成的。^_^
袁斌的意见,给了于禁等人很大的启发,而袁斌此次带来的部队,就是于禁等人按照袁斌的“创意”训练出来的部队,今次是检验他们威力的时候了。
刘和欺袁斌兵少,下令大军一齐冲锋,想生生把袁斌碾死。就在刘和大军冲到离袁军五百步时,袁斌下令士兵做好准备,冲到四百步时,袁斌下令放箭,只听“嗖嗖”之声不绝于耳,刘和的前军纷纷落马,冲到两百步时,已损伤一万有余。这时候,袁斌令弩骑兵像两旁闪开,露出了袁斌准备已久的秘密武器―――“铁甲连环马”。
这在古代,可算得上是简化版的重型坦克,袁斌的三千重骑兵,摆成三个锥形,冲入刘和军中,顿时将刘和部队的阵形打乱,刘和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顿时陷入兵不顾将,将不顾兵的地步,袁斌下令剩下的四千轻骑兵,随着刘和的部队,进行掩杀,刘和的八万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有时候,胜利就是这么简单。在古代战争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先进的武器就代表着战争的胜利。
刘和看着呼啸而来的骑兵,这才知道什么叫做地裂山崩,如此强劲的冲击力,这世上还有什么可以抵挡得住?刘和转身便逃,而鲜于兄弟已死于乱军之中。刘和心中暗恨:“我为什么要听信鲜于辅、鲜于银那两个蠢货的挑唆,与袁家为敌,如果我听从阎柔的劝告,幽州的西半部还在我的掌握之中,地盘虽然小点,但总比落到现在什么也没有,随时还有生命危险的地步要强。”刘和正在胡思乱想时,已被华雄追上,只见寒光一闪,刘和的脑袋飞离了他的颈项。飞到半空的刘和(脑袋),望着自己不住向外喷血的颈项,刘和赞叹道:“好快地刀。”

第四卷 统一北方 第五十三章

刘和与鲜于兄弟死后,其手下的乌合之众一哄而散,齐周也向北逃去,据说投奔夫余人去了。
而轲比能与步度根火并后,步度根不敌轲比能,舍下部众,单身投奔匈奴去了,轲比能尽收步度根的部众。于禁以设宴庆祝为名,将轲比能与鲜卑各部大人诱入营中,于禁摔杯为号,埋伏在外的刀斧手一拥而入,将轲比能以下各个部落的大人统统斩杀,然后大军在于禁的带领下,冲入鲜卑军的驻地,斩首三千余级,鲜卑元气大伤,再不能成为大汉北方边陲的威胁。
而袁斌的便宜姐夫,乌桓首领蹋顿,本来是想趁着袁斌与刘和、鲜卑联军交战时,趁机占些便宜,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妹夫迅速消灭了刘和的叛乱,平定了幽州,蹋顿只好率领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上谷乌桓大人难楼、辽东属国乌桓大人苏仆延等乌桓三部众,来拜见袁斌。
袁斌于塞外大会乌桓诸部,于广阔平原上,展示重骑兵的威力,并告诉乌桓众首领,大汉的军队全部都是这么厉害的骑兵,而袁斌所领的还是其中最差的。吓得乌桓众首领全部宣誓臣服于大汉。袁斌宣布其为大汉子民,令其引兵远征塞外不肯臣服于大汉的异族,如昆坚、丁零、夫余、沮沃、高句丽、(氵岁)貊、三韩(辰韩、马韩、弁韩)等部,令蹋顿每征服一个部落,就在其地刻碑铭记,将其地列为大汉领土,万世不易。
袁斌平定幽州,大会异族之后,在回军的路上,亲卫高昊(网友高旭东的龙套)来禀:“启禀主公,外面有一自称‘北地狂士’的人来求见主公。”
袁斌奇道:“哦,这塞外苦寒之地,亦受孔圣人之熏陶乎?竟有文雅之士在此,快快请进来。”
高昊将那个“北地狂士”请了进来。狂士对袁斌不揖不拜,神情倨傲。袁斌心中虽不甚喜,但强忍道:“不知先生高姓大名,来此有何指教。”
狂士道:“不才姓艾,名芝,字淑仁。将军可叫我艾淑仁。”
袁斌拱了拱手道:“原来是艾先生。不知先生有何指教?”
艾淑仁说道:“我闻将军性情暴躁,残忍好杀,特来劝诫。”
袁斌问道:“不知先生从何处听此传言。”
艾淑仁道:“塞外诸人皆言之。艾某自认为读圣贤书,可称得上是‘美貌与智慧并重,英雄与侠义的化身’,做为圣人门徒,正义使者,特来警告将军。将军若不收敛,恐天将诛之。”
袁斌气道:“真是一派胡言,似汝这腐儒,只会捕风捉影,搬弄事非,于天下有何益哉?”
艾淑仁道:“将军不听良言,祸至无日矣。”
袁斌道:“我与先生话不投机,先生请便。”艾淑仁转身离去,匹马南下,投曹操去了。
于禁见艾淑仁离去,问道:“主公,似此腐儒,何不杀之。”
袁斌笑道:“我观此人,恰似一犬耳。疯犬咬人,人岂能以咬还之,逐出帐外,乱棍打死可也。”(会不会有点过分了?)
袁斌大军南返,屯于常山(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令人持书告诫袁谭与袁尚,书中言道:“弟袁斌拜兄长袁谭(袁尚)台鉴:夫兄弟者,手足也。未有手足自残,而其人反喜也。今父亲病故,北方不安;曹操在南,虎视眈眈。我兄弟当齐心并力,振兴父亲之基业;不可兄弟阋墙,徒惹外人耻笑。今弟不才,平刘南还,屯兵常山,愿与兄长做鲁仲连,若二位兄长罢兵息战,合为一家,则此我袁家之幸,河北百姓之幸也。若有不从者,弟当与袁家诸臣共讨之,上为国家、百姓免于战祸;下为父亲含笑于九泉。二位兄长可细思之,若肯应允,则可至常山与弟相会。弟袁斌涕泣顿首。”
袁谭与袁尚各自接书大惊,分与各自的谋士商议。
袁谭的谋士郭图见了信后,沉思良久,对袁谭道:“主公,袁斌手下将猛兵精,非我等可敌也。今图有上中下三策,供主公思之。”
袁谭喜道:“公则有何良策,可速相告。”
郭图道:“今下策为主公按袁斌所说,息兵罢斗,俯首投降,做一富家翁可也。”
袁谭怒道:“此何言哉?我身为长子,反不能继承袁家基业,要让与一私生子乎?”
郭图见袁谭发怒,作揖道:“主公息怒,中策是主公与袁尚联合,虚与委蛇,待灭了袁斌,再与其一争雌雄。”
袁谭想了想,道:“此策虽佳,可我与袁尚誓不两立,如冰火不能相容,公则还有何策可选?”
郭图道:“即如此,只有一条路可走。”
袁谭急道:“何策?”
郭图道:“只有借曹操之力,消灭袁尚、袁斌,助主公登上家主之位,待时机成熟后,再转身将曹操一军(袁斌发明的象棋应用广泛,郭图也会用其中的名词了^_^)。”
袁谭左思右想,对郭图道:“若用此策,恐惹河北众臣非议,容我思之。”
郭图也知此计不妥,见袁谭不能取舍,乃告辞离去。
而在邺郡的袁尚见了袁斌的来信,大怒道:“我继承父亲的基业,身为大将军之职,总督冀、青、幽、并四州诸军事(书评中有人问了徐州的事,问为什么不是五州,在此我解释一下。徐州是袁斌打下来的,但名义上是徐州刺史吕伟的,所以不在袁绍的管辖范围之内,因此只称督四州诸军事)。袁斌不过一个区区的青州牧,竟敢对我无理。”
谋士逢纪(已经升为大将军府长史之职了)对袁尚道:“主公,袁斌势力极大,此时乃非常时刻,不可与其为敌啊。”
袁尚怒道:“逢元图,你是不是看着袁斌势大,而审配又与袁斌交好,你想通过审配的路子,改换门庭,此番替袁斌说好话,是何居心?”
逢纪见自己对袁尚忠心耿耿反被袁尚怀疑,气道:“主公何出此言,纪以为,如今与我争锋者,袁谭也,袁斌曾明言,不参与 争夺家主之事,若其失言,威信于众人面前尽丧矣。主公可郑重回信,好言抚慰,信中含糊其辞,尽量推诿,待灭了袁谭,再与其计较。不料竟被主公误会。”
袁尚见状,忙道:“此我之过矣,元图休怒。”
见逢纪气稍平息,接着怒道:“可恨的袁谭,敢自称‘车骑将军’,与我为敌。若不将其消灭,难解我心头之恨。”
这时候,袁尚的母亲刘氏进来了。袁尚赶忙上前迎接,道:“母亲,您怎么来了?”
刘氏对袁尚道:“孩儿,你父亲之所以故去,都是那几个狐狸精(袁绍的小妾)害的,依我看来,还是把她们解决了的好,省得留下祸患。”
逢纪一听这涉及到自己主公的家事,臣下不便参与,对袁尚言道:“主公,臣尚有要事未办,先走一步。”
袁尚也知道逢纪不宜参与此事,示意逢纪离去。袁尚对刘氏道:“母亲乃内府之主,此事还是母亲拿主意吧。”
刘氏见自己的儿子默许了此事,就下令府中的卫士将袁绍留下的五个小妾全部缢死,又怕她们死后,再与袁绍纠缠在一起,让卫士用刀把她们的脸全部划花,认为这样袁绍就认不出她们了。事情办妥之后,将这五个小妾于夜间偷运出城,埋于荒郊之中。可怜二八佳人,顷刻间成了豪门争宠的牺牲品。袁尚得知母亲将五个小妾杀死,为了斩草除根,也将五个小妾的家人尽皆抓捕杀害,前后因此事而死者三百余口。

第四卷 统一北方 第五十四章

就在袁斌北征刘和,袁谭、袁尚内讧时,曹操在干什么?
曹操带着大军到达宛城后,他将自己的帅旗交与张绣,让他打着自己的旗号屯兵穰城,吸引刘表与刘备的注意力,而曹操自己则悄悄地来到了河东,司隶校尉钟繇与河东太守杜畿齐来拜见曹操。
曹操对二人道:“元常(钟繇)、伯侯(杜畿),对面的郭援有什么动静?”
钟繇对曹操道:“丞相,郭援乃繇之外甥,此番聚众造反,劳动丞相亲征,此钟繇之罪也。”
曹操摆了摆手道:“元常言重了,此是敦援自来取死,与元常何干?元常久镇关中,百姓安定,此皆元常之功也。”
钟繇见曹操一点也不怪罪,心中十分感动,道:“谢丞相不罪之恩。”
曹操转头对杜畿道:“伯侯,郭贼有何动静?”
杜畿对曹操道:“丞相,郭援内结河东大族卫固、范先、张晟、张琰等以为党,外联白波贼李乐、胡才以及匈奴呼厨泉等以为援,啸聚河东,非大军不可制也。丞相此番亲来,彼军虽众,皆乌合之众耳,一击可定也。”
曹操点了点头,道:“伯侯此言最善,河东乃孤肱股之郡,孤平日多事征伐,所需粮草,全赖河东。伯侯每次皆足食以供,此功之大,甚于萧何也。”
杜畿谦逊道:“丞相言重了,此畿分内之事,有何功可言。丞相既然将河东交与杜畿,自然要将河东治理的民生富庶,粮草充足,方不负丞相所托也。”
曹操赞道:“杜公真可谓是天下百官之楷模也。”
此时,手下来报:“启禀丞相,各位大人,匈奴呼厨泉结连郭援及白波贼攻破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烧掠而去。”
曹操问道:“可曾探得损失?”
传令兵道:“自县令以下,死伤官吏十余人,兵三百余人,百姓不计其数,囤于县府库内的三万石粮草全被抢掠一空。”
曹操听罢,气得奋力一拍面前的几案,震得几案上的酒樽都倒了,酒水洒得到处都是。曹操无视四处流淌地酒水,恨道:“匈奴实是可恨,每到乏食之时,即侵入我大汉疆土,进行掠夺。”
本来镇守着左冯翊郡的荡寇将军段煨与镇守右扶风郡的殄虏将军伍习,也被曹操调至河东听用。
段煨对曹操道:“丞相,末将自幼长于塞外,深知匈奴骑兵之厉害,丞相虽然拥有天下无双的‘虎豹骑’,远胜其他诸候,但与匈奴相比,仍显不足啊。”
曹操闻言,道:“噢,那就烦劳段将军为本相解说一二。”
段煨道:“丞相,匈奴自先秦以降,即为我中原边疆重患,秦始皇派蒙恬率兵三十万征伐匈奴,也只不过是将其驱逐,并未予以重创,到本朝武皇帝(汉武帝刘彻)任用卫青、霍去病,始重创匈奴,逼其远遁漠北。如今匈奴虽不如二百余年前强大,但是匈奴来去如风,老幼皆习骑术,能于马上开弓射箭,丞相若要与其对敌,虽早做准备为是。”
曹操听了段煨的介绍,想了想,对众人道:“匈奴的长处在于骑射,我军只有依托城池,诱其内犯,然后聚而歼之,若被其遁入沙漠,则急切难制。”
众人点头道:“丞相所言甚是,此乃消灭匈奴之良法也。”
钟繇对曹操道:“丞相,不如利用郭援,让其向匈奴求救,然后我军埋伏于匈奴经过之处,乘其不备,围而歼之,此全胜之道也。”
曹操点头道:“元常此言最善。”
郭援的老巢在皮氏(今山西省河津县),郭援认为曹操南征,无法顾及自己,遂结连匈奴,攻掠河东诸县。
郭援正与卫固、范先、李乐、胡才等人自闻喜县抢掠归来,正在府上饮酒取乐,忽闻曹军前来攻打。郭援笑道:“往昔抢掠,钟繇老儿与杜畿皆龟缩县城,不敢出战,今次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出兵,前来送死,莫怪我不念甥舅情面。”说罢与众人点起兵马,就要出战。
卫固原是河东大户,为了保全家产,才投靠了郭援,平日也读过几本书,腹中也有些许计谋,一向以郭援的谋士自居,对郭援道:“主公,往日钟繇等人并不敢与我军为敌,怎么今日反而出兵,里边必有蹊跷,主公需小心为上。”
郭援此时已有了几分醉意,对卫固道:“不……不必担心……且看我破敌。”说罢,令卫固留守,带范先、张晟、张琰、李乐、胡才等人出城迎敌。
郭援见曹军中打着钟繇、杜畿的旗号,钟繇之弟钟进跨马提枪,出得阵来,对郭援喊道:“大汉天军至此,你若识相,可速速归降,尚能饶你不死,也好全我甥舅之情,不然我为国家大将,至此平贼,需念不得私家情面。”
郭援笑道:“要战便战,何需多言。看枪。”说罢,挺枪刺来。
钟进自知不是这个外甥的对手,转身逃入阵中,郭援带领手下一齐冲杀过来,正杀得难解难分时,忽然手下来报:“禀告主公,东面有人杀来,打荡寇将军段煨旗号;西面也有人杀来,打殄虏将军伍习旗号。”
郭援笑道:“我道我那舅舅怎敢兴兵来犯,原来是请了帮手来。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