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袁氏三国-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九十八章2


听了诸葛亮一番解说,刘备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法正眼珠一转,道:“若主公要执意退兵,可派人先入成都,求见刘璋,表明退兵之意,刘璋有感主公千里来援之义,必多以钱帛、粮米相酬。如此一来,亦可稍偿劳军远涉之苦。”
诸葛亮点头道:“孝直此言甚善。”
刘璋送走了逢纪之后,对于让刘备退兵的事,聚众商议。
从事王累道:“主公,今张鲁已退,西川无忧。今刘备统有大军,客强主弱,不可不防。”
黄权道:“刘备人杰,吞并刘表基业,架空刘表二子,杀戮刘表旧部,足见此人豺狼本性,枭雄之资。”
刘璋本来十分信任刘备,以兄事之,今番听了众谋士的意见,顿时心意动摇。
谋士李恢(字德昂)道:“主公,可速发兵拒之,迟恐生变。”
刘璋问道:“依德昂之计,应当如何?”
李恢道:“可令老将严颜守巴郡,李严(字正方)守广汉,张任屯兵城外,严加防范。若刘备退走,则将大军移至川口部防;若其不退,一面下令严守,一面向汉中张鲁和大将军袁斌求援。”
正在此时,刘备派来的使者,至成都求见刘璋,言及退兵借粮之事。众人一听,刘备肯退兵,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谋士邓度道:“刘备肯退兵回荆,自然皆大欢喜。然其言之借粮之事,以某观之,刘备防守西充,令张鲁不能南下,亦算薄有微功,今言之借粮一事,可先允之,以偿其数日辛劳。”
刘璋本就是宅心仁厚之人,对刘备又抱有相当的好感,闻听邓度之言,道:“刘备乃我宗兄,应邀入川,以防张鲁,远来辛苦。兼且蜀中富庶,正该赠粮以酬之。”
张任道:“可先赠粮万斛,先令其退至川口,然后再赠其十万斛以谢之。否则,纵然有变,我军亦可从容应付。”
刘璋点头道:“此老成稳妥之言,可速行之。”
刘备的使者回来报告刘备,先报告了刘备西川防守严密,不易轻得,再告诉了刘璋同意赠粮之事,但要刘备先退出川口。
刘备知道了蜀中众人对自己疑忌之心尚重,乃派人秘密潜入成都,接出了法正、孟达二人的家小,准备回荆州。大军退至建平时,得到了刘璋赠送的十万斛军粮。
刘备转身望着成都方向,又看了看险峻的三峡,知道这样可以轻易入川的好机会再也没有了。叹息道:“大好江山,至此绝矣!”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九十九章

建安十年秋(公元205年7月),刘备退兵回荆州,江东孙权也相安无事。袁斌见兵勇马肥,诸事齐备,准备与曹操开战。
袁斌亲领大军出许县,沿路攻克长社、中牟、荥阳等县,兵锋直指虎牢关前。曹操也御驾亲征,来迎袁斌。
两军会齐,袁斌高声道:“叛国逆贼,还不速降?可知孤乃天神下凡,专替汉家除残涤秽。”
曹操对此嗤之以鼻,道:“哼,黄巾余党,妄言天神,汝与张角何异?如今汉室气数已尽,朕顺天应人,开大魏之基业。若你倒戈来降,不失封王之位,远胜区区将军一职。”
袁斌骂道:“无耻鼠辈,我袁家世受皇恩,忠心耿耿,岂能为你区区权势所动?你本宦官之后,借何进之势,得攀大位,今一旦显赫,即忘恩负义,反叛朝廷,真豺狼本性也。更兼你谋害天子,杀戮公卿,将你碎尸万断,亦不足泄我之恨。匹夫可速来领死!”
袁斌的一番话,骂得曹操恼羞成怒,无地自容,示意让许禇出战。许禇纵马舞刀,冲出阵前,大喝道:“大魏征西将军许禇在此,谁敢一战?”
袁斌示意庞德应战,庞德应声出战,喊道:“南安庞德庞令明在此,匹夫可速来领死!”
许禇道:“无名鼠辈,今日叫你为刀下之鬼。”
庞德大怒,挥刀出击,与许禇交手近百余回,丝毫不落下风。
曹操见庞德英武不凡,竟能与许禇战成平手,但是十分面生,遂问左右道:“彼军中随便一人即可与我军中上将战成平手。人言袁斌帐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此言确实不虚。诸位爱卿,此何人也?”
众人皆不识,唯有贾诩是老西北军出身,知道内情,上前回奏道:“启禀万岁,此人姓庞名德字令明,乃凉州南安郡人氏。旧随马腾,腾死后,与腾子马超共投袁斌。”
曹操叹道:“何期猛将尽归于袁斌,反令其猛虎添翼矣。”
旁边典韦听了曹操的话,不服气道:“陛下不必长他人志气,看末将阵前斩将,灭其威风。”曹操壮之,令其出战。
典韦倒还有些武将风范,没有与许禇一同双战庞德,只是在一旁叫阵。
袁斌见是典韦出战,乃令马超迎敌。马超本为勇将,一向嗜勇好战,今新投袁斌,正欲立功自表,苦于没有机会。刚才见庞德与许禇打得精彩,早就心痒难耐,如今一见袁斌令自己出战,怎不欣喜如狂,双腿猛地一夹马腹,一下冲到典韦面前。
马超武艺出众,兼且自幼长于西凉,劲猛招沉,三十余招过后,典韦渐渐落在下风。马超一杆长枪,左挑右刺;典韦两支短戟,上遮下挡,好不狼狈。
曹操见两员爱将无法取胜,乃密令夏侯渊暗放冷箭。这边羌王白虎文时刻关注着曹军那边的情况,一见夏侯渊的动作,就知道对方要放冷箭,忙取弓搭箭。只见夏侯渊箭刚离弦,白虎文迎着夏侯渊的箭也射了过去,一下将箭射落。
白虎文骂道:“无耻匹夫,暗放冷箭,好不要脸,且看我之箭法。”说罢,一箭射向夏侯惇。白虎文为什么要射夏侯惇呢?原来帻由于曹操生得十分矮小,在众多武将之中,并不显眼。而在曹操旁边的夏侯惇长得人高马大,又穿得盔甲鲜亮,一下就把曹操的风采给抢光了。而在白虎文等羌人的心中,只有身强力壮的人才能当上首领,所以他一厢情愿地认为夏侯惇是这群队伍的首领(不过,夏侯惇官拜魏国的大司马,这官也不小了)。
白虎文盯上了夏侯惇,一箭正中夏侯惇的右眼。原来曹操在与吕布争夺兖州的时候,吕布的部将曹性曾射伤夏侯惇的左眼,所以夏侯惇常以独眼示人,因此曾被弥衡讥笑为‘完体将军’,意思就是说夏侯惇是个残废。如今这夏侯惇仅存的,被他视为珍宝的唯一的一只右眼,也被白虎文给射瞎了。
夏侯惇中箭之后,大叫一声,翻身落于马下。典韦、许禇听得后方有动静,以为曹操出了什么事,忙舍了各自的对手,向本阵冲来。庞德紧追不舍,被典韦回身施放暗器―――手戟,伤了臂膀,被马超护卫着撤回本阵。
曹操本想暗放冷箭,助典、许二将取胜,不料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让夏侯惇受了伤。曹操顿时慌了手脚,忙命人救起夏侯惇,匆忙收兵。
袁斌小胜一阵,也不忙着追赶,令士卒敲起“得胜鼓”,掌乐回营。回到营中后,袁斌命人录了庞、马、白三将的功劳,特别是白虎文,射伤敌军大将,录为头功,赏其金甲一副,锦缎十匹。
庞德左臂受伤,于营中安歇。袁斌亲自来探望庞德,从军医手中取过伤药、白布,亲自为庞德包扎伤口。
庞德感激涕零,说:“某不过西羌一小卒,竟劳动主公亲自为臣包扎伤口,如此大恩,德粉身难报。”
且说曹操救了夏侯惇回营后,忙令随军大夫为夏侯惇医治眼睛,巧得是这名军医,就是上次为夏侯惇医治眼睛的那位军医,如今操作起来,正是驾轻就熟。军医先用沸水煮过的夹子取出箭头,再为夏侯惇敷上眼药。
一切操作完毕后,曹操问道:“怎么样,朕夏侯兄弟的伤势如何?”
军医道:“回禀陛下,夏侯将军的性命是无碍了,不过从今往后再不能上阵杀敌,要在黑暗中度过一生了。”
夏侯惇为曹操的亲信将领,自曹操起兵之时,就跟随在曹操身边,南征北战,多有功劳。今日重伤,让曹营众将士士气大减,真是得不偿失啊。
太尉董昭凑了上来,奏道:“陛下,汉军大胜一阵,志得意满,必无防备,不如今夜趁机去劫营。”
中书令刘晔劝阻道:“不可,不可,袁斌熟知兵法,帐下谋士个个谋略过人,必有准备,我军今日不但不宜去劫营,还要严加戒备,防止袁斌乘胜来袭才是啊。”
曹操道:“二公所言均有道理,容朕思之。众卿且退,文和、仲达留下。”众文武退出帐外,只留下了贾诩和司马懿。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一百章

如今的曹操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五十一岁),古人的寿命都比较短,而且身体均呈早衰之象。所以古人认为能活过七十岁的人都十分稀少,所以称“七十古稀”。而能活过五十岁,就不算“夭寿(夭指早死)”。而已经五十一岁的曹操,身体已大不如前,不但精力不济,而且伴有非常严重的头风,严重影响了曹操的思考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判断力,所以曹操现在对事情的看法,大部分都依赖于谋士的分析和判断。
自从在虎牢关前,与袁斌交手小败一场之后,曹操就想方设法要扳回这一局。所以他留下了自己麾下智谋最出众的两个人―――贾诩和司马懿,来商量如何对付袁斌。
贾诩的年龄比曹操大将近十岁,曹操是刚过知天命之年,而贾诩已经五十九岁,接近耳顺(六十岁)的年龄了,须发皆白。司马懿刚刚二十七岁(正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刚出山时的年龄),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华。两个人一黑一白(指须发),一老一少,正好相映成趣。
曹操留下两人,急救他们的意见。贾诩年事已高,所出计谋皆力求谨慎、稳妥。
贾诩对曹操道:“陛下,袁斌乃知兵之人,陛下亦是一时人杰,陛下与袁斌双方知之甚深,互有了解。刚才董公仁(董昭)之言,老臣以为计不可取,袁斌必有防备,不如紧守关隘为上。”
司马懿道:“文和公如何胆怯至此?坚守不出,如何退敌?陛下,臣有一计,可破汉军。”
曹操点头道:“卿试言之。”
司马懿道:“陛下可令夏侯德为先锋,钟缙、钟坤为副将,点五千兵马,前去袭营。”
贾诩反对道:“岂有此理,这不是让夏侯德将军前去送死吗?汉军肯定会有准备的。”
司马懿“嘿,嘿”一笑道:“文和公不必着急,夏侯将军不必力战,只要惊动汉军,引其出营,即可撤退。然后再以夏侯尚为第二路,曹遵、朱赞为副将,引兵一万,再打汉军营寨。”
贾诩对此嗤之以鼻,道:“仲达,你太小看袁斌了,你以为区区一个‘调虎离山’之计,袁斌会看不出来,夏侯德前去诱战,袁斌就会倾巢而出?大营之中,肯定会留人镇守,而且必是袁斌的心腹大将,夏侯尚虽是宗室之中,少有的杰出人才,青年俊彦,别说领一万人马,就是十万,也攻不下袁斌防守严密的营寨。”
司马懿笑道:“文和公为何如此性急,请稍安勿躁,容某言之。无论是夏侯德也好,夏侯尚也好,此二路兵马,皆是诱敌之策。第一路,引出袁斌营中人马,第二路,托中袁斌营中留守人马。主公再以夏侯渊为大将,李典、乐进引精兵一万五千人,绕过汉营,去取荥阳。若取得荥阳,则汉军退路已断,已成瓮中之鳖,必被我军所擒;若事不成,亦可撼动汉军阵脚,动摇其军心、士气,以壮我军声威矣。”
贾诩道:“如果此计成功,袁斌必会困兽犹斗,我军一定伤亡惨重;如果此计不成,那夏侯尚、夏侯德、曹遵三位宗室,朱赞、钟缙、钟坤兄弟三位将领,还有他们率领的一万五千兵马,皆成袁斌的刀下之鬼亦。”
司马懿道:“欲成大事,岂顾小节?区区万余人性命,何足道哉?只要陛下能消灭袁斌,统一北方,天下大事可定。”
曹操听了司马懿的话,笑着点头道:“仲达此计甚妙。”然后从桌上拿起兵符、令箭交给司马懿,接着道:“此乃兵符令箭,仲达可速去安排,军中将领可任意派遣。”
司马懿大喜,道:“多谢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托。”接过令箭,告退离去。
贾诩见司马懿已走,对曹操道:“陛下,司马仲达此人鹰视狼顾,心黑手狠,不可令其掌权,不然,将来恐对陛下不利啊。”
曹操望着司马懿消失的身影,目中射出阵阵寒光,沉声道:“朕亦知此人生性阴狠,心机深沉,但用其才耳,日后朕必借机除之。否则一旦让其养成气候,则我曹氏宗族中将无人是其敌手。此獠如果趁机发难,我曹家将死无葬身之地也。”曹操明知司马懿的危险,还大胆的任用此人,这就是在玩火了,古来多少玩火者,最后的下场都是“玩火自焚”,曹操就这么自信吗?
虎牢关外十里处,袁斌的大营中,袁斌召集众臣总结今日的战况。
袁斌道:“诸位,今日小胜一阵,减却曹军锐气,我等应再接再厉,以期剿灭叛贼,上报朝廷,下安黎庶。”
文丑道:“主公,今日曹军士气大减,军心不稳,若今夜前去劫营,必获全胜。”
袁斌笑道:“文将军不但勇猛过人,今日所献之策,亦合兵法。文将军如今亦能用谋,真是可喜可贺啊。”
华雄起身道:“主公,曹贼乃知兵之人,文将军所献之策虽妙,恐曹营必有准备,冒然前去,反为不妙。”
听了华雄所言,袁斌更是高兴,道:“好,好,元霸(华雄字元霸^_^)不再鲁莽,能谨慎应敌,好,好,要戒骄戒躁,把这个优点继续发扬下去。”
正谈间,探子来报,曹军已经离关,前来偷营,兵力数千,主将夏侯德。
庞统道:“奇怪,夏侯德膏粱子弟,无名下将,曹操怎么派他前来偷营,其中必定有诈。”
郭嘉道:“必是敌人的诱兵之计,先派一股敌人,将我大营之中的兵马诱出,然后在寨旁伏下一军,乘隙夺取我军营寨。”
袁斌摇了摇头,道:“曹操乃知兵之人,不会出此下策,这么容易被我军看破。况曹操有贾诩、司马懿等智谋之士为其出谋划策,其中必然另有玄机。”
=======================================================
主要人物年龄一览(建安十年,公元205年):
程昱:65岁,贾诩:59岁,曹操:51岁,董昭:50岁,乐进:47岁,典韦:46岁,夏侯渊:43岁,曹仁:38岁,曹洪:37岁,徐晃:37岁,许禇:36岁,李典:32岁,曹休:32岁,刘晔:31岁,司马懿:27岁
华雄:51岁,纪灵:51岁,沮授:50岁,荀攸:49岁,高顺:48岁,高览:47岁,于禁:47岁,颜良:46岁,文丑:45岁,田丰:44岁,甘宁:43岁,臧霸:41岁,太史慈:40岁,赵云:38岁,张辽:37岁,郭嘉:36岁,庞德:35岁,陈到:31岁,马超:30岁,郝昭:30岁,庞统:27岁,徐庶:26岁,郭淮:19岁
刘备:45岁,关羽:44岁,张飞:39岁,魏延:31岁,法正:30岁,诸葛亮:25岁
张昭:50岁,周泰:36岁,鲁肃:34岁,诸葛瑾:32岁,周瑜:31岁,吕蒙:28岁,顾雍:28岁,孙权:24岁,陆逊:23岁,凌统:17岁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101章

袁斌摇了摇头,道:“曹操乃知兵之人,不会出此下策,这么容易被我军看破。况曹操有贾诩、司马懿等智谋之士为其出谋划策,其中必然另有玄机。”
庞统道:“主公,兵法有云:‘凡用兵者,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今我军已有准备,况彼兵精锐不如我军,士气不如我军,兵力也不如我军。要想获胜,唯有奇兵一条。但我军兵精粮足,人强马壮,何惧之有?彼为奇兵,我军有正兵,奇兵焉能胜正兵,且点兵迎敌,看他有何计谋能胜我堂堂正正之师?”
袁斌听了军师庞统的建议,令马岱领兵一万,出寨迎敌。
袁斌对马岱道:“马将军此去,小心为上,万不可贪功冒进,敌人如果退兵,将军可略作追赶,就可收兵回寨。”马岱领命去了。
袁斌又叫来华雄、纪灵二将,令二人埋伏在大营左右,如果见敌人来袭,可引兵击之。又叫马超引一军埋伏在寨后,防止敌人绕道偷袭。庞德有伤在身,令他与众羌将保护众谋士退出营寨,至荥阳安置。袁斌亲与颜良、文丑引一军去断敌军归路。
夏侯德接了司马懿的令箭,带兵出关。夏侯德对司马懿让自己出战的主意,十分不满,心想:“你个‘死蚂蚁’(司马懿),你是个什么东西,敢指使老子,老子好歹也是皇亲国戚(曹操祖上本姓夏侯,所以曹操称呼夏侯惇、夏侯渊为兄弟,夏侯氏与曹氏都是大魏的皇亲国戚)。你让老子出战,这不是明摆着让老子去送死吗?袁斌是那么好打的吗?连闻名天下的‘双虎将(典韦、许禇)’都讨不了好去,我夏侯惇叔父还赔上了仅存的一只眼睛,足以见袁斌厉害。依着老子的意见,凭着虎牢关天险,坚守不出就是了,他袁斌能奈我何?你个‘死蚂蚁’,出的什么馊主意,非要老子去偷袭袁斌的大营……”
夏侯德正在心中腹诽着司马懿,忽见前边有人拦住了去路。夏侯德吓了一跳,颤声道:“来……来者何……人?”
拦住司马懿去路的正是马岱的队伍,马岱扬了扬手中刀,喊道:“汉将马岱,特来送你归西!”
夏侯德一听,心想:“马岱是什么人?老子没听说过,如果是马超来了,老子还稍逊一筹(真能吹牛,怪不得凉州现在马多牛少,都让他吹死了^_^),马岱无名小将,白白让我在功劳簿上添一笔。”想到这,忙挥枪来取马岱。
马岱见夏侯德长枪刺来,大刀一斩,“口当!”地一声,砍偏了夏侯德刺来的长枪,震得夏侯德双手发麻,险些拿不住长枪。还未等夏侯德反应过来,马岱的第二刀又到,直取夏侯德的项上人头。夏侯德此时双手无力,不能举枪抵挡,只得把头一低,伏在马鞍上。多亏夏侯德闪得快,马岱一刀削掉了夏侯德的头盔,吓得夏侯德三魂七魄跑了一半,忙调转马头,向后便跑。
夏侯德的副将钟缙、钟坤兄弟见主将有难,忙迎了过来。他二人的举动,说的好听一点是拼死护主(将),勇气可嘉;说的难听些是自不量力,白白送死。钟缙、钟坤兄弟的武艺,比夏侯德强不到哪去,兄弟俩刚迎上去,就被马岱一刀一个给活劈了。他们俩唯一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为夏侯德的逃跑争取了一点时间。
夏侯德见钟缙、钟坤兄弟用自己的生命为他赢得了宝贵的逃跑的时机,连忙向虎牢关方向跑去,边跑边想:“多亏二位舍却性命不要,争取来让兄弟逃跑的时间,如果兄弟过了今天能大难不死,还有命在,兄弟一定上奏陛下,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