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歆不愿待在豫章,他拿着周瑜给朝廷的书信,辗转北上,赶到了曹操的大营。刘繇虽然得到了妥善治疗,但心病太重,不久病逝南昌。
曹操和华歆早在洛阳时就认识,此时相见甚欢。看完周瑜的书信,他随口问了一句,“孙策在哪?”
“周瑜攻打豫章的时候,孙策正在陵阳一带和太史慈激战。周瑜拿下豫章后,太史慈进退无路,只好带着军队投靠了孙策。不过,孙策一直没有率军进入豫章郡。”华歆指指曹操手上的书信,“周瑜和孙策之间好象有矛盾,否则,孙策不可能不进豫章,而周瑜也不会独自上书朝廷报捷请功。”
曹操得意地一笑,“我早就知道两人之间有问题。孙策是个什么东西,以扬州小周郎的才华,怎么会甘居人下,听凭孙策的驱使?”
华歆冷笑,“周瑜的人品,我看也好不了那去。这种心狠手辣的年轻人,将来成不了大事。”
曹操摇摇头,“你不要小看这两个年轻人。如果我们倒退二十岁,未必能有他们今日的成就。”
“用这种卑鄙手段攫取的成就,不要也罢。”华歆愤怒地挥手说道,“这天下乱了,我也看不懂了,我还是回家吧。”
曹操笑着劝了两句,让他到兖州昌邑城参拜天子,先在朝中供职,暂时不要回家了。
由于周瑜顺利占据了豫章郡,手中还控制着庐江郡,这样就和占据吴郡、丹阳和会稽三郡的孙策形成了对峙局面。
江东形势的突然变化,大大有利于曹操击败袁术。
曹操随即急书周瑜,让他以建威中郎将的身份兼领豫章、庐江两郡太守,择机攻击九江郡。不知是什么原因,在攻打袁术这件事上,他更相信周瑜,而不是孙策。这大概和孙策背叛袁术有很大关系吧。他本来也想劝告孙策,尽可能渡江攻击袁术,牵制袁术的兵力,但想想他又放弃了,他觉得孙策不会理睬自己。
六月下,扬州,豫章郡,彭泽。
张昭前来拜访周瑜。
周瑜很客气,恭喜孙策击败了太史慈,拿下了丹阳全境,然后他拉着张昭去看自己强大的水师,去看步卒大军的演练。至于张昭来干什么,他问都不问。他也没有必要问。他是建威中郎将,在兵事上不受孙策的节制,他自己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无须征求孙策的意见。
虽然孙策也想打下豫章郡,但现在自己抢先了,自己有军队了,这地方就是自己的。孙策想来捡便宜,门都没有。
晚上吃饭的时候,张昭试探了一下。大人拿下了豫章郡,这太守是不是还是华歆?
周瑜说,当然是华歆大人了。他是朝廷任命的豫章太守,是秩俸两千石的朝廷大员,我一个小小中郎将,哪有资格撤换他?再说,我不让他干,我又有什么权力任命秩俸两千石以上的朝廷大员?我们要想重振大汉社稷,首先就要遵从大汉律法。一个眼里没有大汉律法的人,怎能重振社稷?像李弘、袁术这些叛[霸气 书库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逆,迟早都会象董卓一样,不但死无葬身之地,还要被人挫骨扬灰,背上千古骂名。
张昭脸色一变,难看至极。周瑜这话明显是在指责孙策。一个小小的讨虏将军,竟然擅自任命郡县大吏,依照大汉律法,这就是谋逆大罪。
张昭已经探知周瑜的心意,随即转移话题,说孙大人想和你联手攻击荆州,一来是为了报仇雪恨,二来也是为了开创振兴大业。大人和孙大人乃是多年的兄弟,现在又同是一殿之臣,应该……
周瑜马上打断了张昭的话,“依先生的意思,刘表和我们不是一殿之臣,是大汉叛逆了?”
张昭张口结舌,羞愧无言。
“请先生回去转告伯符兄,今日大汉叛逆是河北李弘,是江北袁术,不是荆州刘表。如果他要攻打袁术,我愿意北上相助。”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一节
七月上,扬州,丹阳郡。
张昭回到丹阳的时候,把周瑜的建议做了详细说明。
孙策苦笑无语,心中却极为愤怒。攻打荆州为父报仇,乃是自己的最大心愿,不料今日却因为周瑜的挚肘而无法实现。想起自己和周瑜交往的一幕幕,孙策颇为感慨。
父亲从长沙出发北上讨董的时候,考虑到征途艰险,可能一去不返,特意把家人送到了庐江郡,当时舅舅吴景在庐江郡。父亲和舅舅当年一起追随朱俊征伐黄巾军,舅舅因功被拜庐江都尉,后来又被迁升为扬州骑都尉。自已和周瑜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算起来至今也有八年了。
周瑜比自己小一个月,文韬武略无所不精,才华横溢,自己当时很钦佩,倾心结交。自己和父亲一样,性情刚烈,行事手段较为暴虐。当年母亲的长辈不愿意把母亲嫁给父亲,就是认为父亲轻狡。周瑜同样不喜欢自己这一点,在交往最为密切的几年里,他一直和自己保持着距离。
袁术到了扬州后,让舅舅吴景出任丹阳太守。舅舅随即率军攻击江东,把原太守周昕赶走了,占据了丹阳郡。那年秋天,舅舅派人把自己全家接到了丹阳居住。自己和周瑜在密切交往四年后,分道扬镳。
好景不长,长安朝廷指派的扬州刺史刘繇到了江东,他会同笮融、薛礼、许贡等人把舅舅击败了。舅舅不得己,带着家人和军队又回到了江北投靠袁术。不久,袁术出兵攻打庐江郡太守陆康,自己随同出战。这一次,自己虽然没有见到周瑜,却误打误撞之下,把本该是周瑜的妻子抢到了自己手上。
袁术拿下了庐江郡,随即让自己和舅舅吴景、叔父孙静、堂兄孙贲等人率军攻扛江东。第一仗自己就打输了,父亲的老部下公孙称也死了。自己知道周瑜擅长兵略,于是去信请他。周瑜毫不犹豫地来了,在他的筹划下,大军一路畅通无阻地杀进了江东。周瑜的惊人才华不禁让自己惊叹,更让自己的舅舅、叔父以及父亲的老部下们感到了威胁。这样下去,自己在军中的威信和地位将受到严重挑战。
于是,大军在占据吴郡后,自已做出了一个决定,让周瑜离开,让他辅佐朱治坐镇丹阳。这个决定伤害了周瑜的自尊心,当时他一怒之下,带着部曲就要返回江北。周瑜激烈的反应完全出乎自己的预料。就在事情难以挽救的时候,刘瑶从豫章方向向丹阳展开了反击,这给了自已挽留周瑜一个绝好的借口。
周瑜此时再走就显得没有器量了。他带着部曲去了丹阳,两人之间的友情出现了很大的裂痕。
在丹阳一段时间里,周瑜一计不出,致使朱治多次身陷困境。自己书告周瑜,请他帮助朱治相机歼敌,但周瑜以不宜两线作战为由据城死守,拒不遵从自己主动攻击的命令。
此时丹阳太守是周尚,粮草控制在周尚手里,朱治即使想进攻但苦于粮草不济,徒呼奈何。自己认为丹阳战场的不利局面完全是因为周瑜私心作祟造成的,他想公报私仇。自己因此对周瑜颇为怨恨,两人之间的仇隙更深了。
不久周尚生病,自己以此为由书告袁术,请袁术把周尚调离丹阳,袁术派袁胤代替。周瑜很识趣,护送叔父回家,甩手走人了。
此次,当自己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再次想到了周瑜。周瑜不计前嫌,再度率军相助,帮助自己攻占了江北两郡。然而,在自己率军撤离江北的时候,自己再一次把周瑜撇到了一边。
自己本来不想这么做,但周瑜在这段时间里对自己任用孙氏宗室出任扬州各郡县大吏一事极为反感,屡次劝诫。周瑜不但得罪了自己,更得罪了江东很多人。
江东现在是我的,我当然要用自己家人镇守江东郡县。袁术背叛导致北征军大败,我背叛袁术又导致袁术大败。在这种情况下,难道我还能信任其他人,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别人,让自己随时处于死无葬身之地的危险?至于说我违律,更是荒谬至极的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有谁把天子当回事?还有谁知道大汉律?李弘弑君,袁绍阴谋篡立,曹操、袁术自建皇统,天子和大汉律在他们眼里如同粪土。和他们的无耻行径相比,我这也叫违律?现在谁的拳头硬谁就是律法,说我违律根本就是放屁,是居心叵测。
周瑜果然居心叵测。他趁着自己攻打太史慈之际以迅雷不疾掩耳之势夺取了豫章郡,实力瞬间增长。
现在我该如何应对?周瑜才智超人,转眼之间颠覆了江东的形势。我想击败他独霸江东,太困难了。
孙策、张昭、吕范等人商议良久,彷徨无策。
这时张纮从吴郡督运粮草而回,听到此事后,他急忙向孙策恭喜。
孙策疑惑不解。周瑜如今和自己在江东鼎足而立,何喜之有?
“恭喜大人不费一兵一卒拿到豫章郡,更给江东增添了三万水陆大军,大人从此后当雄踞江东。”
孙策哭笑不得,“先生,公瑾已非我手足兄弟了。”
“大人差矣。”张纮喜笑颜开地说道,“周郎可一直视你为生死兄弟啊。大人打江东,一封书信,小周郎便率军而来,和你一起浴血奋战。去年,大人面临生死关头的时侯,又是一封书信,小周郎便义无反顾地挥军渡江相助。这样的人不是大人的兄弟,那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大人的兄弟?”
孙策一时间羞惭无语。此刻,看到周瑜兵强马壮,看到周瑜突然占据了半个江东,自己真的后悔了。周瑜从来就不欠自己什么,反倒是自己欠周瑜太多。张纮这是在骂我薄情寡义啊。
“什么叫兄弟?愿意把性命交给对方的人才叫兄弟。周郎两次于大人危难之际挺身相助,全然不顾自身安危。尤其是去年大人攻打袁术的时候,周郎可是冒着九族皆诛的危险帮助大人。这世上,像小周郎这样义薄云天,肝胆相照的兄弟,大人哪里去找?”张纮言辞恳切,“大人,小周郎才是你真正的兄弟啊。”
张昭这时也明白了。孙策就是个狂放不羁的武人,而周瑜却是个雄姿英发的士子,两个人不可能成为兄弟,更不可能走到一起。但两个人都在江东,都有一样的雄心壮志,两个人合则互利,分则两败,所以,只要其中一个人稍稍让一步,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江东的事就好办了。
“在彭泽的时侯,小周郎自始至终称呼大人为兄长,没有任何不敬之处。”张昭适时出言劝道,“此时,你们兄弟和,则江东兴,你们兄弟阋墙,则江东亡。大人应该三思,不要中了他人的离间计,拱手把江东基业送给了别人。”
孙策思前想后,断然说道:“我即刻前往彭泽。”
七月中,孙策赶到彭泽,和周瑜泛舟于彭蠡湖。
孙策敞开心扉,把自己这二年对周瑜的猜忌和自己打算以江东为根基北上中原争霸天下的想法和盘托出。
“过去我做了很多对不起兄弟的事,请兄弟谅解。”孙策诚心诚意地说道,“今天,我在这里发誓,我孙策如果再做对不起兄弟的事,当乱箭穿心而死。”
周瑜激动地热泪盈眶,跪地发誓,愿和孙策齐心协力,保江东,征中原,振兴社稷。
兄弟和好如初,孙策再提攻击荆州之事。
周瑜依旧反对。益州刘璋正在和刘表激战于南郡。刘表为了荆州的安危,必定重兵驻于江夏,以免自己遭到江东孙策的攻击,腹背受敌。我们此刻攻击荆州,必定难有所作为。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和曹操、刘备一起打袁术,讨伐叛逆,反而去攻击同殿之臣的刘表,置大义于不顾,可能会失去江东人心。
我们现在虽然占据了江东四郡,但还没有在江东站稳脚跟,刘繇、王朗、许贡、华歆、笮融等人的残余势力对我们巩固江东有很大威胁。在没有坐稳江东之前,我们还是稳守江东少动兵戈为上策。
孙策考虑良久,让了一步。先打袁术,帮助曹操、刘备稳定中原,以牵制和削弱袁绍,然后再集结兵力攻打荆州刘表。
周瑜无奈,只好答应了。
七月下,孙策、周瑜一边在彭泽,柴桑集结水师,一边各率大军,从历阳和舒城两地向九江郡展开了攻击。
八月初,袁术首尾不能兼顾,只好放弃了下邳城。曹操随即占据了沛国大部,刘备收复了下邳郡大部。
八月中,曹军继续南下,和袁术的大军相持于沛国的蕲城(今安徽宿州南部)。刘备的大军屯于下邳郡的夏丘,曹操和刘备暂时停止了攻击。徐州的粮草主要运往琅琊郡战场,关羽和管承两人此时正在琅琊郡的莒城激战。
八月下,孙策、周瑜秘密返回,指挥大军逆流而上,以报仇为名,攻击江夏的黄祖。
袁术在下邳战场上失败后,袁绍随即推迟了攻击河内的计策,转而集中精力帮助袁术固守江淮一线,以消耗曹操、刘备的实力。
袁绍、袁术和曹操、刘备相持不下。
九月,荆州刘表两面受敌,不得不向袁绍求援。
正当袁绍为是否出兵相助刘表而犹豫不决的时候,从河北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辽东叛乱越来越严重,鲜于辅的大军陷在了辽东战场上,而大将军李弘却和鲜卑大王柯比熊打了起来。据说此仗的规模非常大,双方都动用了数万铁骑。
北疆大乱。北疆大军南下中原的脚步将大大延缓,这个消息将极大地刺激中原各方,中原战场上的烽烟要越烧越旺了。
接着,从关中传来消息,马超深入羌地,向羌人借了铁骑,在陇西大开杀戒,占据了陇西郡。韩遂让阎行坐镇扶风郡,自己带着主力铁骑杀向了陇西。西疆大乱。
北疆、西疆对关、洛的威胁暂时解除。
袁绍精神大振,当机立断,放弃攻击河内,转而集中精力图谋中原。他一边派袁熙率军进入荆州相助,一边书告曹操,请他退兵中原。袁术的事,由他来处理。
曹操好不容易打到了扬州的门口,岂肯放弃。
这时从青州传来捷报,关羽在峥嵘谷伏击成功,全歼一万黄巾军,诛杀黄巾军首领吴霸,接着又乘胜追击,夜袭黄巾军大营,击杀黄巾军首领管承。两战之后,关羽俘虏了大约三万黄巾军士卒,并把他们全部整编,徐州军的实力骤然暴涨。黄巾军残部在管亥的带领下,狼狈逃回青州。琅琊郡所失郡县全部收复。
曹操、刘备的腰杆顿时硬了。两人全然不顾袁绍的干涉,督军再攻。
双方在蕲(qi)城持续交战。
****
九月上,大将军李弘到达玄菟郡的高句骊城。
鲜于辅、鲜于银、李溯、余鹏等人出城相迎。
李弘把大漠上的事简要说了一下。柯比熊最后迫于形势,不得不从中、东两个鲜卑部划出了三千户人口给扶罗韩。
“大将军最后见到柯比熊了?”鲜于辅问道。
“没有。”李弘摇摇头,眉宇间掠过一丝忧色,“我虽然把扶罗韩扶了起来,但这个人贪婪狡诈,难成大器,根本不是柯比熊的对手。”
“大将军为什么不把这三千户鲜卑人划给舞叶部落?”李溯在一旁不解地问道,“南鲜卑王射墨赐,他儿子射缨彤、射虎都是大漠悍将,足可对付柯比熊。”
李弘着了他一眼,小声说道:“这几年,舞叶部落的实力增长太快,如果再给他人口,恐怕将来祸乱大漠的不是柯比熊,而是我们这几位好朋友了。”
几个人闲谈了几句,话题随即转到辽东。
扶余国的铁骑在大军到达玄菟郡之前就急速撤离了。扶余王尉仇台担心遭到汉军的攻击,已经数次派人前来请罪归降,希望能得到大汉天子的赦免。高句骊人本来就居住在玄菟郡,他们只有数干铁骑,得知鲜卑人被汉军击败后,他们逃到扶余国去了。
“羽行兄,这些事你还没有处理?”李弘笑着问道,“幽州的事现在是你说了算,你自己拿主意奏禀朝廷就行了。我这次到辽东,主要是为了公孙度。见了公孙度之后,我就去冀州。”
“你不回晋阳了?”鲜于辅诧异地问道。
“先到冀州。”李弘解释道,“朝廷已经把北疆大乱的消息传了出去,南、北两军将陆续出关集结,寨外铁骑也将北上阴山。如果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能让中原战火愈烧愈烈,我们有可能提前发动攻击。到了冀州后,我和七大营的统帅见个面,具体部署一下攻击中原的准备,然后我打算和臧霸好好谈谈。”
“这么快就打中原?”李溯兴奋地叫道,“大将军,我们幽州铁骑何时南下?”
“你急什么?”李弘笑着说道,“辽东的事结束后,你带着幽州步卒大军,先在涿郡和广阳一带挖两道河渠。”
“挖渠?”李溯不可思议地问道,“大将军,你让我带着士卒们去挖渠?”
“是啊。”李弘指指身边的董昭说道,“董大人在大漠的时候,曾和我商量平定辽东叛乱的事。平定辽东叛乱,最难的是粮草辎重的运输问题。从琢郡到辽东有一千五百多里,路途艰险难行,十分不便。为此,董大人建议从海上运粮。”
“从海上运粮,同样需要把粮食从涿郡运到海边,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董大人又建议开挖两条渠道,把涿郡和巨马河、沽水河连到一起,利用这两条河把粮食运到海边,再由海船把粮食运到辽东。”
李弘望着一脸茫然的李溯笑道:“你想去中原打仗,就把这两条渠修好。”
“大将军,辽东的事已经结束了。”李溯苦笑道。
“没有结束。”李弘挥挥马鞭,冷笑了一声,“这次为了平定中原,大汉委曲求全,该杀的没有杀,该灭国的也没有灭国。这些狼,没吃到肉喝到血,怎肯放弃?辽东的仗,迟早还要打,所以,这两条渠,要尽快修好。”
鲜于辅注意地看了董昭两眼,脸上露出赞赏之色,“有了这两条渠,涿郡的粮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损耗运到辽东。这对稳定辽东非常有利。董大人功高至伟啊。”
董昭急忙谦虚了几句。
“公孙度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弘的目光转向余鹏,“他有什么解释吗?”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二节
鲜于辅率军攻占玄菟郡,赶走扶余人和高句骊人后,便立即派人劝抚辽东的公孙度。
公孙度的军队从玄菟郡退出后,一直对汉军保持着高度的戒备。公孙度本人也没有主动和汉军联系。当鲜于辅的信使赶到辽东,公孙度知道朝廷的态度后,这才急忙做出了回应。
公孙度在给鲜于辅的信中极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在胡族诸部铁骑大军杀进边郡,辽东三面被围的情况下,自己为了保全辽东只好委曲求全,行此下策。至于驱赶辽东富豪一事,公孙度也有自己的解释,他把这些人赶走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保存辽东的元气。当然了,公孙度也承认自己犯有谋逆大罪,不论他有多少理由,他都无法逃避自己和胡人联手叛乱的事实。
公孙度愿意接受族诛的罪罚,但他认为自己的僚属和辽东将士都是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