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遇见大宋-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皇帝说这里的土地给陈凌了,但是没说今年的租子也给他。

    这就说明该给皇家的租子一粒粮食也不能少,不然就要坐牢。

    庄稼人是老实本分的,既然种了皇家的地,就算死也会想办法把租子给交上去,从没有想过赖账的念头。

    什么时候交割都可以,反正自己现在也不需要这些土地。

    围着这片肥沃的庄稼转悠了一圈,面积不少。

    以后就在这里种庄稼了。

    田里那些干活的农夫不用换,租子和以前一样。不敢往下少,不然皇帝的脸往哪里搁?万一被人说是收买人心你根本就解释不清楚。

第一八三章 书到哪里去了() 
有时间了一定要和寇准还有王化基说说,建几艘大船,去美洲把玉米和土豆还有辣椒都找回来,都是好东西哇,现在想吃个烤玉米都不能,后世最简单的事情,在大宋却难如登天。

    茱萸的辛辣感虽然很足,但是和辣椒相比还是差了点,没有辣椒,做什么菜都感觉少了点什么。

    虽然自己不是四川人,但是这并不影响陈凌对辣椒的喜爱。

    连饭都吃不下了,往日里能吃上两碗米饭,现在连一碗都吃不下去。

    天热是一个原因,可是自己老觉得浑身没力气,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找郎中看了一下,只说自己屁事没有,可能是感觉出了差错。

    说这话完全就是不负责任,再愚笨的人,也能知道自己累不累。

    郎中的话不能信,以后要加强运动了,可能是最近天气太热,自己缺乏锻炼的缘故。

    李三点头同意,他觉得自家公子爷真的太懒了,别说运动,就是最寻常的走路都能拧着鼻子走的。

    如果不是众人反对,陈凌肯定会给自己做一个步撵,让四个人抬着走。

    典型的富贵病。

    算学院的报告大会开始了,祖应元早早的起床把算学院所有的下人叫到一起做动员,这是算学院露脸的机会,一定要勤快,不容出错,否则就会被踢出算学院。

    关系到饭碗的大事,所有人都屏气凝神,把祖应元所有的叮嘱都记在心里。

    如临大敌的模样让陈凌十分的不适应,不过是一次报告会,没必要这么紧张。

    算学院迎来的第一位客人不是某学生的家长,而是一身便装的赵恒,身后的张景没有一丝表情,只是冷冷的看了一眼陈凌。

    三天了,这家伙记仇的时间还真长,那天他已经揍过我了,我还没怎么着呢,他倒是先拉起脸了。

    懒的理他,一个太监也好意思记仇。

    赵恒对算学院的这个报告会很感兴趣,他很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蹴鞠场居然能让陈凌厚着脸皮去找自己讨圣旨。

    平日里这家伙恨不能躲着自己走,一辈子不进宫才好。

    偌大蹴鞠场前面几张四方桌被摆成一行,上面铺着精美的毯子,居然还有几个写着名字的纸牌,大红的纸上用毛笔写着祖应元还有其他几个老先生的名字,摆放的整整齐齐。两边两根巨大的毛竹,拉着一条红色的布,同样用毛笔写着字,算学院蹴鞠场验收及报告大会。

    好新鲜的名字,赵恒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

    张景鼻子里哼出一声:“小子,弄的这样花里胡哨,小心到时候演砸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算学院要是出了差错,半年多积累出来的名声就算了毁了。我劝你还是老实一点,这算学院建起来不容易,还是趁早收了的好。”

    话刚说完就被祖应元给呛了回来:“这是算学院的事情,就不捞公公费心了。有我祖应元在一天,这算学院就垮不了。”

    说的霸气十足。

    就喜欢祖应元二愣子的脾气,说什么都没关系,就是不能说算学院的坏话,不然祖应元肯定会发飙,管你是朝廷重臣还是宫里太监,照骂不误。

    和祖应元是不能讲理的,张景被祖应元的话给噎的无法可说,不敢找他的麻烦。

    这样的大儒就是赵恒都拿他没办法,自己就更不能了,不然他门下的弟子能闹翻天。

    别看祖应元官位不高,但是在朝廷里的名气一点不小,这可是真正的大儒,满腹经纶,有几个敢和人家顶嘴的?不服气你问问天下的读书人,是人家祖应元说的对还是你说的对。

    张景是太监不怕,但是也怕被天下的读书人骂哇,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躲过去的事,搞不好一骂就是几十年。他没有后人,但是还有族人呀。本来自己一个阉人就入不了祖坟,如果再害的族人被骂,估计连族谱上都会删掉他张景的名字。

    那可就是真正的孤魂野鬼了。

    这么一想张景立刻闭嘴,惹不起咱躲得起。

    蹴鞠场修建的平整光滑,还根据陈凌的建议用石灰划分了区域,是最初的足球场地的模样。

    赵恒好奇的指着地上的石灰线,让陈凌解释。

    “皇上,这中间的大白圈就是比赛开始的地方,蹴鞠就从这里开始踢。这条横线划分了各自两个区域。这个点是点球点,是一种处罚方式。报告后之后会有一场蹴鞠赛,皇上可以观看一下。算学院使用了最新的比赛规则,原来蹴鞠的参与人数太少。我们已经把规模扩大到没队十一人,有前锋、后卫、侧腰、后腰等位置,相信会很精彩。”

    足球的魅力不用说,看看后世的世界杯就知道,这是一项足以点燃整个世界的运动。

    作为足球的发源地,陈凌相信古人同样会为这项运动所倾倒。

    中国最有名的足球高手就是高俅高太尉,最典型的踢而优则仕。

    当然,陈凌不鼓励这种腐败行为,提前要和赵恒打好预防针,喜欢蹴鞠可以,朝廷官位是国之重器,不可轻授。

    说到底蹴鞠也不过是一项体育运动,用来健身可以,要是和家国大事联系起来,那就有违初衷了。

    赵恒到底是一个聪明人,陈凌还没说上几句他已经猜了个七八分:“小子,朕这个皇帝还没有昏聩到那种地步。大宋的官位很多,但是都为饱学之士准备的。一个在小的官,也掌管着一方百姓。代天子牧,岂能如此轻率!”

    陈凌的提醒没错,赵恒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做一个好皇帝。可是这个目标定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别的不说,仅仅是这朝廷百官就让赵恒愁的吃不下饭。

    饱学之士多如牛毛,每届科举都能发现不少的人才,诗词歌赋、家国策论说的头头是道。个个都发誓说读书做官是为了天下百姓,要让一方百姓安居乐业,要让一方之地繁荣昌盛。

    可是屁股坐到了那个位置就变了味道,好好的一个读书人几年下来屁事没干,除了捞银子还是捞银子。

    杀都杀不过来。

    这还是好的,起码没有引起民变。

    有的更过分,捞银子捞到了地方大族的头上,那些老虎的屁股也是你能摸的起的?结果被人家一纸书信就捅到朝堂之上,让赵恒灰头土脸。

    丢人呐。

    人是自己选的,官是自己给的,结果一个比一个贪钱,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眼瞎呐。

    本来就和世家大族不对付,现在被人嘲笑,他这个皇帝真的很没面子。

    赵恒并没有打算出现在大会现场,而是直接去了算学院的书房,听说陈凌在这里写出了一本惊世骇俗的算学基础,他打算领略一下,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居然能让高傲的祖应元都赞叹不已。

    在活字印刷这个新发明的帮助之下,算学基础的印刷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万册。

    这在大宋绝对排的上前三。

    陈凌觉得印刷五百册就不得了了,哪里会有那么多人看。

    没来过算学院的人根本就看不懂这本书上的符号。

    可是祖应元根本不理会陈凌的反对,只是拼命的催促工匠连夜印刷,工钱加倍。说这话的时候嘴巴不打一点磕绊,到底不是自己的钱,花起来不心疼。

    也不知道祖应元都把印刷的书拿到什么地方去了,反正陈凌是没见到。

    算学院一百多学生,每人一本,书房里有十本,几个老先生一人一本,还有九千多册的书到哪里去了?

    祖应元脸不红气不喘的说已经命人用马车用最快的速度运回洛阳老家。祖家子孙人手一册,剩余的分别收藏在自家的藏书楼还有几位老友的藏书楼。

    这是为了保险起见,从古自今有太多的好书失传了,就是因为印刷的数量太少了,过个几十年就很难再找到,给银子都买不来。

    别的他管不着,这本算学基础他就是拼了命也要护的周全,能传百世的书,花几个银子印刷算什么!

    不能和祖应元较真,他的考虑没错,左右不过花几个银子的事,一个算学院建起来他已经用掉了几万两的银子,也在乎再多花一点。

    虱子多了不怕咬,这钱花多了也就无所谓。

    反正自己现在有吃有喝,吃穿不愁,那些银子放着也是放着,花了正好。

    “这就是祖应元说的那本奇书?”赵恒翻看了一边,就没几个字自己认识的,这可不是一般的打击人。

    自认为学识渊博的赵恒,厚厚的一百多页书籍,他认识的字还没超过一百个。全都是一些奇怪的符号,这是算学还是道学?

    看上起和鬼画符一般。

    教算学赵恒没意见,这要是教一些神神鬼鬼的东西那自己就不能不管了。

    百姓愚昧,很容易被那些邪教诱骗,成为那些人造反的工具,弥勒教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了,到现在都没有肃清,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依然有他们的身影。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赵恒可不想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还会有邪教的存在。

第一八四章 我是禁军教头了() 
教皇帝认字是痛苦的,陈凌发誓如果可能的话,他不想再受一次这样的折磨。

    眼前的皇帝可不是小孩子,可以摆摆先生的架子,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然长大了只能做个最没出息的皇帝,连和哪个老婆睡觉这种事自己都没权利决定。

    赵恒是一个有才学的人,老赵家的人也不知道是什么基因,出来的皇帝不是书法家就是画家,要不就是文学家,就是没有合格的皇帝。

    赵恒的文学素养不是一般的高,教这样的一个满腹经纶的家伙陈凌的压力可想而知。

    虽然他承认他是一个历史老师,但是并不觉得自己讲课有什么新鲜的地方,偌大的教室听课的不超过十个,能趴在桌子上睡觉已经算是足够给他面子了,更多的人选择的是逃课。

    祖应元没有空,外面已经陆陆续续有学生的父母前来,他作为算学院的院判,需要出去照应一下,不然别人会以为算学院目中无人。

    院正有事来不了,难道院判也有事?

    没有接触过算学的人对这些符号充满了抵触,赵恒也不例外,那些弯弯扭扭其丑无比的阿拉伯数字让赵恒大为光火,这些读音他倒是熟悉,再简单不过,但是这些写法真的怪异无比。

    还有,陈凌说这叫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是什么地方?

    远在西域的西面,不是番邦就是蛮夷,那里会有什么高神的学问!

    不学也罢,反正自己又用不到算学。

    他需要的帝王学,算学之道是下面的人学的。

    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然赵恒的自信会受到打击。

    算学院的建造依然没有停止,只不过速度慢了很多,房子已经足够多,之所以还在建是因为祖应元觉得一百多学生实在是太少了。

    如果按照陈凌的计划把算学院分成九个年级的话,那算学院的房子根本就不够用。

    一个年级不要太多,五十人,九个年级就要四百五十人。

    这些人的吃住是一个大问题,没有足够的房子,算学院根本就运转不开。

    赵恒越来越喜欢算学院这个地方了,比起皇宫的沉闷,算学院就像是一个世外之地,没有朝堂纷争,没有兵祸灾害,道法自然,一切都原汁原味的呈现,让人神清气爽,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九天之外。

    皇帝是这个世界上压力最大的职业,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你拍板决定,连偷个懒都不行,言官眼巴巴的盯着你,只你要犯一点错误,他们就像见到血的蚊子一样一拥而上,不骂的你体无完肤就不罢休。

    还不能生气,否则就失了皇帝的气度。

    打一顿板子只会让他们更加嚣张,从宫里被人抬出来后名声大涨,人人都知道他是上书直言而被皇帝责罚的,一顿皮肉之苦搏了一个好官的名声,这买卖做的值。

    言官也就罢了,好歹是国事,忍也就忍了。可是这晚上和哪个妃子睡觉你们也要管,这就有点过分了。

    我喜欢那个年纪貌美的妃子怎么了?你们口口声声说不能被美色所累,说道道貌岸然。可是去你们家里看看,哪个不是五六房的小妾!这还不够,隔三差五的就往教司坊跑,一大把年纪了也不怕下不来床。

    还厚着脸皮说自己是风流才子。

    风流不假,才子的影子没看到。

    这样的一群人居然说自己不能被美色所累,我就那么几个妃子,这你们都管得着,还说我去皇后的寝宫不够勤快,应该多和皇后亲近,好早日绵延子嗣。

    我都不急你们急个屁!

    太后都还没说什么呢,你们倒先来捣乱了。

    只能耐着性子听,这种事连李沆都不敢插嘴,不然会被骂的不敢出门。

    真是一个好地方,幽静的小路,满院的鲜花,被水洗的一尘不染。

    有专门的下人负责,水从河里引过来,一架巨大的水车就建造的河边,河水被引进一个巨大的池塘,里面居然还有鱼和虾。

    下人挑着两个木桶,一瓢一瓢的浇过去。

    早就定好的规矩,没人敢把随地扔东西,如果有人吐痰,抓到后被狠狠的责罚,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脸,而是打扫算学院的操场,直到抓住下一个作案者才算结束。

    几个月下来只有两个倒霉蛋收到了这样的处罚。

    第一个运气好,扫了半个月算学院之后就抓到了一个不守规矩的家伙,居然敢在树林里撒尿,这可是比吐痰还要严重。

    除了三天不许吃饭外,另一个处罚就是接手打扫算学院的任务。

    几个月下来再也没有人敢挑战算学院的规矩,那个打扫卫生的家伙就是最鲜活的例子。

    赵恒不打算破坏这个有趣的规矩,身为皇帝,他当然知道即使把算学院用粪涂抹一遍陈凌也会当做没看到,甚至还会鼓掌叫好。

    算学院就应该有这样的气魄,任何人都不能破坏算学院的规矩。

    如果自己不遵守,那么就会有第二个人不遵守。皇家的人很多,公主王爷多的很,如果都以自己为借口,那算学院早晚会完蛋。

    蹴鞠场人头攒动,好奇的人群四下张望,被眼前的景象惊的无法自拔。

    这哪里是算学院,分明就是神仙住的地方。

    当初来送自家小子读书的人得意洋洋的当起了导游,胸脯挺的老高,眼神里满是鄙视。自己可是第二次来了,早就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算学院的学生拉着父母的手,指着脚下的蹴鞠场说着自己在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惹的周围的人一阵羡慕。

    自家小子出息了,父母脸上都觉得光彩,被人夸的如坐云端,比吃了糖霜还甜。

    几个下人拿着铁皮卷成的筒子在那里喊的格外响亮,让众人坐好,算学院院判马上就来。

    听陈凌说,那个奇怪的筒子叫喇叭,可以让说出来的声音扩大,反正自己没听过,看张景一脸疑惑的表情就知道这家伙也没见过。

    不用说肯定是陈凌想出来的东西。

    至于为什么用这个喇叭声音就会扩大,赵恒根本就不听陈凌的解释,反正解释了也听不懂,只会让自己添堵。

    这小子的学问太过诡异,没几个人学过,庞杂繁琐,就没有一样是常人学过的。

    “算学院的事都能让你这个极度不想进宫的人去找朕要一道圣旨,这火绳枪为什么就不上心?张景已经用牢中的辽人试过,确实如你所说,是一把难得的利器。只是这火绳枪除了你之外谁用都用不好。朕的禁军需要一个能教他们火绳枪的教头,这件事你跑不掉。想要远离朝堂,闷着脑袋赚钱,哪有这样的好事?从你接触李沆开始,你就已经陷入了这个大漩涡。这一年多来,你做的哪一件事不是和朝廷有关?”

    “微臣年纪尚小,恐不能服众,大宋人才何止千万,您不能总是抓着我不放呀。”陈凌一千个不愿意。

    去军中当教头,这种费力的事情可不是他这个喜欢偷懒的人愿意干的。

    军中那帮杀才,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如果自己挨上一拳,半个月别想下床。

    “朕已经决定了,你只能答应。你是一个聪明人,也是一个知道进退的人,知道官位越大越危险,只想着躲在算学院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可是朕找不出第二个人来,你没有野心,这就是朕信任你的原因。”

    “那我能不能挑一支禁军?火绳枪不可能在所有禁军中使用,短时间以内恐怕只能挑选一支出来训练。”

    火绳枪的制造对铁要求很高,以大宋目前的冶炼水平,很难大批量的生产,只能纯手工制造。这样的速度一年下来也不过能制造两千支,这还是乐观的估计。

    “可以,你想挑哪支禁军?”

    “龙猛军吧,骑兵加上火绳枪,如虎添翼,半年下来战斗力应该会大幅提升。”步骑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军队的战斗力。

    龙猛军有骑兵三万人,再加上辎重后勤的兵卒,差不多有四万人。

    而且,这支军队里没有那些公子哥,基本上都是底层的穷苦人。这样的军队才能训练出最大的效果。

    陈凌甚至都能想象,如果给他三年时间,那这支军队就能横扫诸国,别说辽国,甚至能打到中亚。

    陈凌记得后世有一本经典的《步兵操典》,他打算以此为蓝本,还有《骑兵概要》,这些都是最基础也最实用的东西。

    当然,这一切都要经过赵恒的点头,不然的话一句拥兵自重就够他喝一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