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断情录-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十三青寒



缘起

天地乾坤,沧桑变化。自盘古挥斧开天地,女娲弹泥造男女以来,天地巨变,沧海为田,洪荒至此,人也在不断发展。其中,更是出了不少奇人异士,幻想着寿与天齐长生不死,于是寻遍大荒找尽山海,寻求那登仙之道。命道惶惶,天道苍苍,岂是人所能参透悟尽,所求无踪,许多志士皆是郁郁而终,但是也有不少领悟到了修炼的方法,夺天之力化为己用。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千年前出现的一个绝天之人,自名尘云,其意:红尘风云,尽皆虚幻。

尘云学究天人,承前人之所遗,开自己之先河,自创两门修炼之法,一曰寒心诀,一曰天炎诀,自练成之日起,尘云开山劈海,神通通天。于是许多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但是尘云却独独收了两个徒儿,一男一女。本欲同受两人寒心与天炎,但是尘云却发觉除了他自己,别人却是不能同修两门心诀,于是分受两人寒心与天炎。尘云活八百又九十九岁翩然而逝,亦有人言是被人杀死,死前,留下两把剑,一曰寒冰,一曰烈焰。其两个徒儿,男的名萧长剑,修炼天炎诀,承烈焰剑,女子名冷艳清,修炼寒心诀,承寒冰剑。两人皆是天赋惊人,资质极佳,在修炼上一日千里,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高手。

萧长剑与冷艳清本是青梅竹马,更兼两人一起练功,师出同门,更是成为众人口中的天仙美眷。可是世事无常,虽然两人对彼此万分倾心,但是其中却发生了些误会,终使两人反目成仇,长剑相对。一气之下,冷艳清离开别立,创下千寒宫,只收女子授予寒心诀。誓与萧长剑非死不见。而萧长剑亦是心气高傲,寻得一处灵气郁浓之处,立下“长生天炎”,广收筋骨天赋奇佳之人。至此,千寒宫与“长生天炎”不断壮大,成为世间两大修炼门派,羡仙慕名的少年少女皆投两派。但是两派水火不融,唯独对待一件事上同心同德,那便是对待魔教。

自古修炼不止一个法门,千寒宫与“长生天炎”虽号正宗,但是一些另辟邪径,或采女子阴气,或取别人精血不一而足,天下修者闻之色变,以除魔卫道为己任的两派子弟,皆意欲处之而后快,是然两派虽纷争不断,但是魔教也在两派联手之下只能隐秘行动,不见天日,更是为其增加了阴秘的色彩。所以世人谈及魔教,皆认为魔教为凶狠嗜血,狰狞阴谋之辈。

两大门派皆为修者名门,其间也有不少传闻,风闻最盛的,是千寒宫第一大弟子天下第一美人水冷月与“长生天炎”萧长剑之子萧天炎相恋私逃,成为两派皆不愿提及之丑闻。

说明

更新时间2013…6…13 18:46:15  字数:16

这本书是《为情故》修改之后的作品

楔子 缘起

天地乾坤,沧桑变化。自盘古挥斧开天地,女娲弹泥造男女以来,天地巨变,沧海为田,洪荒至此,人也在不断发展。其中,更是出了不少奇人异士,幻想着寿与天齐长生不死,于是寻遍大荒找尽山海,寻求那登仙之道。命道惶惶,天道苍苍,岂是人所能参透悟尽,所求无踪,许多志士皆是郁郁而终,但是也有不少领悟到了修炼的方法,夺天之力化为己用。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千年前出现的一个绝天之人,自名尘云,其意:红尘风云,尽皆虚幻。

尘云学究天人,承前人之所遗,开自己之先河,自创两门修炼之法,一曰寒心诀,一曰天炎诀,自练成之日起,尘云开山劈海,神通通天。于是许多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但是尘云却独独收了两个徒儿,一男一女。本欲同受两人寒心与天炎,但是尘云却发觉除了他自己,别人却是不能同修两门心诀,于是分受两人寒心与天炎。尘云活八百又九十九岁翩然而逝,亦有人言是被人杀死,死前,留下两把剑,一曰寒冰,一曰烈焰。其两个徒儿,男的名萧长剑,修炼天炎诀,承烈焰剑,女子名冷艳清,修炼寒心诀,承寒冰剑。两人皆是天赋惊人,资质极佳,在修炼上一日千里,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高手。

萧长剑与冷艳清本是青梅竹马,更兼两人一起练功,师出同门,更是成为众人口中的天仙美眷。可是世事无常,虽然两人对彼此万分倾心,但是其中却发生了些误会,终使两人反目成仇,长剑相对。一气之下,冷艳清离开别立,创下千寒宫,只收女子授予寒心诀。誓与萧长剑非死不见。而萧长剑亦是心气高傲,寻得一处灵气郁浓之处,立下“长生天炎”,广收筋骨天赋奇佳之人。至此,千寒宫与“长生天炎”不断壮大,成为世间两大修炼门派,羡仙慕名的少年少女皆投两派。但是两派水火不融,唯独对待一件事上同心同德,那便是对待魔教。

自古修炼不止一个法门,千寒宫与“长生天炎”虽号正宗,但是一些另辟邪径,或采女子阴气,或取别人精血不一而足,天下修者闻之色变,以除魔卫道为己任的两派子弟,皆意欲处之而后快,是然两派虽纷争不断,但是魔教也在两派联手之下只能隐秘行动,不见天日,更是为其增加了阴秘的色彩。所以世人谈及魔教,皆认为魔教为凶狠嗜血,狰狞阴谋之辈。

两大门派皆为修者名门,其间也有不少传闻,风闻最盛的,是千寒宫第一大弟子天下第一美人水冷月与“长生天炎”萧长剑之子萧天炎相恋私逃,成为两派皆不愿提及之丑闻。

第一章 烦君莫问前程路

这个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城镇。镇上之人,亦是平凡至极,甚至一生都没有听说过天道二字。但是,这个小镇之上,却有一处不寻常的地方,这小镇外,有一条汹涌的河,河水流淌,昼夜不息。镇上的人,都靠着这条河汲水,洗衣做饭,浇灌田地。日升日落,循环不休。但是,这天,这条河水,却飘来一个人,一个小孩,八岁的年纪,在波涛之中上下起伏。有好心的人见到了,将他救了起来。

小孩面容清秀,一头乌黑的长发加上有神的双眼,顿时让周围的人十分喜欢。但是小孩似乎不愿说话,众人问他是谁,父母叫什么,从哪里来,他都只是摇头做答。众人顿时以为他是个哑巴,天上的神仙,给了他一张不能说话的嘴。也有好心人愿意收留他,一对姓张的夫妇,平时小镇的人,都叫他们张伯张婶,两人年已逾五十,膝下无儿,靠着张伯平时做些小买卖过活,而张婶平时也做些女红伙计,织些布匹来卖,两口子日子倒也过得去。只是身后无个孩儿承欢膝下,总觉得晚年空虚,过得不甚快活。张婶天生是个好心的,心善向佛,每每拜佛,皆是心诚之至。求来求去虽无半子,张婶也不怨天也不恨地,只是笑呵呵地对人,镇上的居民们,也都心惜这二老,念叨这二老命中不该。

而今天,正好有个小子漂浮而来,又不知道自己是谁。一个平时就快嘴的媳妇儿说道,不若让这个小子,住在张伯张婶家里面,却是一件大好事咧。众人之中,倒也点头纷纷,尤其是乐坏了张伯张婶。众人询问那八岁的孩儿,问他愿不愿住这张家,做这张家的养子,孩儿点点头。此后,这小镇之上,便多了一个叫张莫问的张家小哑巴。而这“莫问”二字,却是这小镇的私塾书生,给他取的,正合他来历不明且嘴哑之意。

张伯老来得儿子,却是十分高兴,虽是养子,但却疼如亲生,张婶慈爱,更是视如己出,对这孩儿百般呵护。而这孩儿也懂事,能帮着张伯料理些事情,帮张伯收拾摊子,捶背,打洗脚水,也时常在陪张婶拜佛求签。家家户户都传张伯家得了个好孩儿,真是福气不浅。

张莫问是个哑巴,也时常受镇上的小孩欺负。一群孩子经常摁住他,问他,你是不是哑巴?张莫问不答,那些孩子便拳打脚踢,张莫问便静静地躺在地上,不反抗,也不出声。等那些孩子打累了,饶了他,他方才从地上爬起来,拍干净身上的泥土,擦干净嘴角的鲜血,走回家去。张婶发现,这个孩子虽然小,但是从来就没有笑过,也不见他哭,多数的时候,就是呆呆地坐着,一动不动。张婶怕他有心事,时常带他出去买些东西,但是他从来不要,连小孩最喜欢吃的糖,拿到他面前,他也摇摇头;带他去佛庙,张婶也从未见过他跪下来,也不见他烧香,就算是自己要他烧,他也不烧不跪。但是张莫问却能算数,能识字,又孝顺,这对年老的夫妇也不求什么了,依然爱如珍宝。

有一次,张婶患病严重。张婶并不常病,但是这次却患病甚重,郎中来看望却都摇摇头。药费甚贵,张伯将家资全都用来付药费,尚欠一二。张伯与张莫问近日来天不亮便起床生意,积聚后续之费用,以供药资。但正当两人生意正热时,却是镇上的一个流氓恶霸,带着几个狗腿来到张伯小摊前收保护费。张伯依言给了些银子。但是恶霸却不肯宽饶,将所有的钱都抢了去。张伯只是无奈摇头,连连叹气,欲哭无泪,抱着张莫问无力地哀叹。那最后一点给张婶买药的钱,都给恶霸抢了去。

张莫问却推开张伯,朝着恶霸离去的方向缓缓走下去。等到张伯再也看不见之后方才放开脚步,追了过去。

张伯寻了几遍张莫问,却不见人影,以为张莫问归家去了,于是也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但是却不见张莫问归家,等了良久,也不见张莫问身影。张伯心中焦急,走出来寻找于他。却见门外的巷子,青石板路之上,却是张莫问踉跄的身影,身上的衣服全都破烂了,脸上身上,全是血痕和肿胀。但是手中却是那只麻布钱袋。

张婶的病稍好,却是立即去佛门烧香谢佛,诚心还愿。张莫问自然陪同。却是听闻佛殿之内有一石质的佛珠,却是能驱灾免难。张婶爱不释手,但是这样一串佛珠,却是要二十钱银子。张婶只能无奈放下,张莫问却是看着那串佛珠良久。

张莫问开始不帮张伯了,生意张伯一人也能料理过来。张莫问却在家里面找了把柴刀,进入了山林之中。

他小小的胳膊,能砍动的柴不多,能抗动的柴也不多。他只是埋头做着,任树枝刮伤他的手臂,甚至蛇咬虫撞。

山里面的野兽也不少,张莫问自然打不过。有一次遇见了一头狼,张莫问看着那绿幽幽的狼眼,一动也不敢动。只能盯着狼看,并握紧手中的砍刀。似乎是对视了半个时辰,那匹狼终于掉头走开,张莫问顿时软软地倒在地面上。而他的身体,早已被汗水湿透了。

回到家,张莫问尽量将自己的伤掩盖起来,张伯见到张莫问似乎在躲避些什么,他心中忧心张婶的身子,也没有注意。

日子,依旧是如此平常,似乎也会如此平常地带着一丝暖意和无奈的挣扎过下去。

夕阳西下,张莫问跟着张伯走在街道之上,准备归家做饭。这血红的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老长。张伯一边说着今天遇见的事情,一边问张莫问,那块挂在担子上的肉,想要红烧还是爆炒。张莫问只是点头,他摸摸怀中的那串用十几天辛苦与砍柴换来的佛珠,准备在这天张婶完全病愈之际送与张婶。走着走着,他无意间回头一看,那街道尽头,似乎有一队人影闪动,房屋的阴影,将他们的脸庞遮盖住,显出一股阴森。

当晚饭刚刚摆上桌子,张婶将盘里面的肉,不断地夹到张莫问的饭碗之中,笑眯眯地看着张莫问吃饭,还叫他慢慢吃,别噎着。而张伯喝了两口小酒,也笑呵呵地看着老婆儿子,仿若心满意足,气氛融融。

但是,就在此时,屋外远处,忽然传来一声惨叫,将临夜的安宁完全打破。张伯站起来,想出门外看看是怎么回事。还没等他站起来,门便被野蛮地踢开了。碎裂的木门飞过一边,暗淡的小屋,冲进来两个大汉,面上带着狰狞的恶鬼面具。

张伯刚想质问这些人是什么人,想要做什么,但是刀光一闪,张伯瞪圆眼睛的脑袋,便离开了脖子,滚落在地面之上。那脑袋咕噜咕噜地,口瞪大,眼睁圆,似乎死都不明白为什么。脑袋滚到张莫问的脚下,张莫问看着那个脑袋,面容平静,眼神却是一阵死灰瞬间冰冷。

张婶“啊”地一声叫了出来,但是另外一把刀立即插入了她的心房,鲜血直溅,溅到了张莫问的脸上,张莫问缓缓转头,看见的是一把明亮的刀,带着鲜血,缓缓地从张婶的胸膛之中抽出来。

这一幕,似乎是带着时间放缓流动一般,在张莫问眼前展现出每一个细节。那刺入张婶胸口的大刀,带着四溅的鲜血。那鲜血溅到张莫问的脸上,沿着他的嘴角流入他的嘴中,却是带着一丝甜腥。

张莫问丝毫没有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那两个大汉抓起君莫问,将他往外拖去。而在君莫问的眼睛之中,反映出来的,是倒在地上的张伯张婶。还有张伯那颗眼珠凸暴的头颅。

他甚至没叫过他一声“爹”!

也没叫过她一声“娘”!

但是很多事情,等想做之时,却已经没有机会!

他想叫出声来,却张大着嘴,喊不出来。只有眼睛之中,眼瞳反影出来的,是血泊之中的两位老人!

那串在他怀里的佛珠,悄然地掉下来。落在地面之上,碎成了无数散粒。

第二章 离乱人间

外面站着不少大汉,还有很多孩子,都是镇上的小孩。那些小孩又哭又闹,有些吓得说不出话来。街道上其他房子,已经火焰冲天,烧了起来。几个大汉,围着一个混身黑袍之人,火光映照,却也看不清楚他连帽斗篷下的面容。

大汉们抓着小孩,列成队伍。小孩子们毫无反抗之力,有些哭得不行,有些已经吓傻了。唯有张莫问不哭不笑,只是呆呆地。

那黑袍人在队伍之中走了一圈,伸手指了一个发抖得犹如筛子的小孩。那大汉丝毫没有犹豫,挥起刀将那小孩的头砍了下来。张莫问知道那个小孩,他是镇头那姓刘家的,平时多病,时常不出来。黑袍人继续走动,连指了几个被吓得连站起来都没力气的小孩,大汉都一一将他们杀死。走到张莫问面前的时候,那黑袍人停了一下,静静地看了十来秒钟。街道上静得可怕,连刚才哭得不行的也都静了下来,一些大汉已经屏住了气,这位主子可是喜乐无常,也不知道他会发什么命令。而随手一指,便取一人性命,杀人如视杀鸡,让人不禁对他的手段胆颤心寒。

“桀桀,居然是先天寒体。有意思,带回去吧!”那黑袍人手一挥,领着队伍消失在黑夜之中,留下火光冲天的小镇。

他,浑身破烂,身上还有不少的伤痕。手中,正在将一块布包裹在一把雪白晶莹的长剑之上。这个九岁的孩童,目光坚定,脸上棱角分明,眉目俊俏,已显出一个美男子的雏形。他身上的伤,有刀割般的直棱,也有树枝刮出的凌乱,更多的,是滚落地面的擦伤。

他正在一条小溪边,身边坐着一个大声哭泣的小女孩。小女孩方才六岁,穿着红彤彤的小布衫,两边扎着小辫子,但是已经凌乱不堪了。小女孩身上衣服虽也有些破损,但是却是没有受伤。红润的脸蛋上,是大大张开的眼睛,大滴大滴的泪珠,正从上面滑落。小女孩已经哭得抽噎起来,眼睛无助地看着少年,双手伸向他,似乎是在寻求温暖的安慰一般。

少年终于将长剑包好,背在背上,然后对着女孩笑了笑,伸手去抱她。男孩身体力气还算不小,轻松地将小女孩抱起来,让她的头靠在自己肩上:“嫣儿不哭,噢,嫣儿不哭!”

男孩一边走,一边哄着怀里的小女孩。小女孩居然很听话,在男孩怀里之后居然渐渐地收住了眼泪。但是嘴里面却还是不住地喊着妈妈,爹爹。

男孩眼睛里面,也渐渐充满了泪水。但是他咬咬牙,鼻子上引出泪水的酸感被他忍受过来。抱着女孩继续走。

“我要妈妈!”女孩叫道。

“嫣儿乖,哥哥带你去找妈妈!”

“妈妈呢?”

“妈妈在很远的地方。嫣儿要乖,要听话,不然妈妈就会不要你了!”

“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不要我了!”女孩又哭闹起来。

男孩心中一痛,脚下一个踉跄,两人摔倒在水中,女孩哭得更厉害了。男孩眼圈也发红,他的牙齿咬得如此用力,将他的嘴唇都咬得发白。连忙抱起女孩,将她身上的湿衣脱下来。但是女孩却用力挣扎,打着男孩,不住地哭着。

第二天,男孩带着小女孩,出现在一个村庄之中。小女孩似乎哭累了,静静地环抱着男孩的脖子睡着了,她睡得如此安宁,似乎身边的一切,都与这个玲珑的女孩子无关一般。她粉嫩的脸上,依旧残留着泪痕,但是看着她剔透的小皮肤,却让人心中生出无限的爱怜。

男孩走在村庄山,引起了许多村民的注意。这两个不大的小孩子,却只身走在这荒郊之外,而那男孩还浑身破烂,如何不让人心生怀疑。

男孩走到人群面前,缓缓地将妹妹放在地面之上,然后自己噗通一声,跪在了人群面前。

“求求各位大叔大婶,给我们兄妹一口吃的!我们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求求你们了,求求你们了!”

男孩磕头如此用力,将地面都磕出了一个小坑,而地面的泥沙之上,隐隐出现了殷红的血迹。

村民大多数淳朴善良,但是多数生活艰难,平时吃口饭也甚为艰难,如今却有人乞讨,虽然心中不忍,但是却也毫无办法。男孩磕喊了良久,头上鲜血直流。一个妇女终于看不下去,跑回家中,将家里面的米粥端了一碗出来。

男孩感激地接过来,道谢良久。编出一些话回答了妇女的询问之后,将躺在地上的小女孩叫醒了。

女孩似乎也饿得不行了,醒来看见米粥眼睛都亮了,顿时喝了起来,还数次呛到了。男孩在一边看着女孩吧唧吧唧地将一碗米粥都喝完了,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而妇人看见男孩的深陷的眼珠和消瘦枯干的脸庞,想到刚才他看着女孩喝粥时,喉咙一上一下地咽噎,妇女心中不住地酸楚起来,这个男孩,显然也是什么都没吃啊,但是他却将这碗粥给了小女孩吃。妇女心中不忍,接过碗又回去拿了一碗来。男孩又递到女孩面前,看着女孩摇摇头,自己方才吃起来。

男孩带着女孩,似乎要到哪里去,喝完粥,停也不停。男孩背起女孩就离开了村庄,循着路途而行。女孩十分不安分,喝完粥似乎也有了力气,高兴地指指点点,问这问那。男孩都耐心地为她解答。

小女孩也会问:

“哥哥,妈妈去哪里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