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曰故且仁虑榉⑸瞬胖馈�
第440章 获得十二分()
这时候的海花坐在赛场围栏外边继续观看着比赛,她并不着急。九点九四分算什么,离十二分还差着两分多呢!就算我没打好刨去两分,那也是十分,还比你多零点零六分呢!
这种思路反映出海花的良好心态。毕竟她是大师的弟子,不仅跟大师学习了武艺,还学习了大师的分析方法和看待事物的思路,这一点非常重要。比武看起来比的是武艺,实际上也在比思路。只有思路正确,才能很好地发挥武艺。如果思路不正确,那一身的武艺也发挥不到点子上。
比赛继续进行。
七号选手上场了,这个选手是紧挨着Z省的一个武术强省的选手。她个头不矮,怎么着也有一米六五,身材比较苗条,腿长胳膊长,身材很优美,很像是练过舞蹈的人。她的年龄似乎稍大一些,估计得有十五岁了。
她站在比赛场地中间,先向评委和裁判行抱拳礼,又向周围的观众行抱拳礼。在裁判下达开始的口令后,便打起了四十二式太极拳。
哇!这个人起式也很不错,动作很舒展,各个动作之间的连接很缠绵,一招一式既有柔性也有刚性,没有丝毫的阻塞之感。三四个式子打完之后让人眼前一亮:又是一个太极高手。
海花感觉到这个人的分数也不会太低,如果把她和五号选手进行比较的话,似乎有点不分上下。但是要说比五号选手强多少似乎也没有显示出来。海花在观察了十几个式子后做出了判断:他和五号选手大致相当,如果真要分个胜负的话就得看自选拳了。
很快,七号选手打完了四十二式,紧接着又开始打自选拳,她打了一套吴氏五十六式。这套拳打得也不错,但是没有亮点,个别地方内力不够,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非常不错的。
要是让海花给评分的话,七号和五号选手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为了拉开层次,避免重分,非要弄个高低的话,这就看裁判的喜好了。如果裁判喜欢优美的,那么七号就会高一分;如果裁判喜欢内力足的,那么五号就会高一分。但是不管怎么评分,她对海花的威胁已经不存在了,她威胁的是五号。
七号的比分显示出来了:九点九三分。
海花的判断还是正确的,三个裁判还是喜欢有内力的。这也没错!因为太极拳毕竟属于武术的范围,所以就要彰显内力,尤其是在出拳出脚的时候,内力一定要在拳脚上反映出来。光是外形做得好看没有实际意义,对于太极拳来说不管是健身还是技击都需要内力的支持。所以裁判给她减了一分。
九点九三分也是一个很高的分数了,这个分数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大家对七号报以热烈掌声。
八号选手按要求完成了比赛,最终得分为九点九零分。至此,五号至八号选手的比赛全部完成了,得分区间在九点九零分和九点九四分之间。总体上比前四个选手强多了,最起码都在九点九分以上。而前四名选手最高才九点三二分。
该海花上场了。海花站起来活动了几下手脚,又活动了几下腰,最后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从围栏开口处走进了比赛场地。她向评委和裁判抱拳行礼,又向周围观众抱拳行礼,然后站好了等待裁判发令。
“行了,可以开始了!”一个裁判很轻松地说。
海花全身放松,轻轻地上抬双手,紧接着丹田运气随着两手上抬输送至四肢。四肢带上气了,内力立刻彰显出来。虽然身体很放松,动作很柔和,但是放松和柔和中有一股子气力顶住了运行的四肢。这时的胳膊腿已经是柔中带刚了。
两只手开始往下走,两腿自然弯曲,接着两手抱球。这一连串的动作柔滑连贯,有一种由内向外的张力撑起了海花的全身。这个时候再看海花,与前边八个选手的姿态完全不一样。
不知道是观众看出来了,还是有人看出来了,随着几声零星的掌声响起,全场跟着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看来观众中还是有懂行的,他们看出了海花和别人的不一样。
这个不一样是非常明显的,从神态到动作,从静止到行进,从上身倒下身,从上扬到下沉,从柔和到力量,处处表现出了这种不一样,给人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更为关键的是,她打的太极拳带着一种气感,也就是说有气功在体内支撑着。这种气感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裁判和懂行的人才能看出来,而观众看出来的是和别人的不一样。
海花按照标准的速度打着四十二式太极拳,就好像把一杯水倒在了一个缓坡上缓慢地向下流动着,没有激动的浪花,也没有断续阻隔,就是一个劲地缓慢地往下流淌着。
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看到海花收式了,四肢内的元气收回到丹田之内。海花双手缓慢地下压,随着吐出了一口气。
掌声又响起来了!好像还夹杂着拍打条凳的声音,让人感觉到声音非常响,似乎在冲击着训练馆的顶棚,而后又折射回来和另一股声浪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大的回声。
三个裁判好像有点不知所措,他们在小声嘀咕着似乎商量着什么。
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海花立刻想到了这句话,接着皱起了眉头。一定是遇到什么问题了,要不然他们不会是这种表情,更不会互相商量着什么。这个问题一定是在前八个人中没有遇到的问题,那会事什么问题呢?
很快,三个评委安定下来。一个裁判说继续进行。
海花稳定了一下情绪,把心思收了回来,又调匀了呼吸,接着便打起了陈氏六十八式太极拳。几分钟后,海花又做了收式。
突然,掌声四起,经久不息!
现场的观众真是开了眼,他们似乎没有见过这样的太极拳,就好像是小溪流水,又好像是白云飘飘,也像是一首美妙的抒情曲。看这样的太极拳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大屏幕上显示出一行大字:少年组女子太极拳比赛,九号选手得分是十二点零零分。
掌声再一次涌向了高潮,就如同惊涛拍岸。
海花看着大屏幕笑了。她心想:三个裁判还是喜欢有内力的选手,内力是太极拳的应有之义。
第441章 又一个十二分()
在海花参加比赛的时候,壮壮自始至终目不转睛地看着海花,他是从评委的角度来看海花比赛的。当海花完成了自选拳的最后一个动作时,壮壮一挥手自言自语地说:“行了!”他觉得海花非常完美地完成了两套太极拳的所有动作,评分应该超过十分。
大屏幕显示出海花的得分时,训练组的所有人都鼓掌欢呼起来,壮壮也满意地笑了:海花获得十二分,这个分数当之无愧!
尽管还不能确定海花就是冠军了,但是这种可能性已经非常大了,因为能达到十二分的人几乎是没有的。海花后边还有四个人,这四个人不可能有人能达到十二分,如果有一个人能达到十分就非常不错了。能得十二分的人应该说是少之又少。
这个分数也让海花吃了定心丸,她也猜到了不可能有人还能拿到这个分数,能拿到这个分数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凤毛麟角。但是比赛还没有结束,海花还得继续等下去,看看后边的四个人当中有没有人能超过去。
第十号选手、第十一号选手、第十二号选手、第十三号选手依次参加了比赛,到十三号选手的评分亮出来以后,这四个选手的评分都没有超过九点九四分,少年女子太极拳冠军的称号终于锁定在了海花身上。训练组的人立刻站了起来,鼓掌欢呼着,祝贺海花荣获全国武术比赛恒州赛区少年女子太极拳冠军。
全场观众也跟着鼓掌欢呼起来,一起向海花表示祝贺!
大屏幕上亮出了少年女子太极拳比赛排名。海花排名第一,五号选手排名第二,七号选手排名第三。至此,女子太极拳比赛总算是圆满结束了。稍后,少年女子太极拳前三名获得者排队走上了领奖台,恒州市领导为他们颁发了获奖证书。
虽然这个冠军还不是全国武术比赛太极拳项目的冠军,只是分赛区的太极拳冠军,但是却为海花拿到了参加全国武术比赛的入场券,奠定了她作为全国太极拳项目领军人物的地位。
紧接着,少年男子太极拳比赛开始了,所有参赛选手集中到了比赛场地围栏外侧顺序坐好,等待进场参赛。
少年男子太极拳比赛参赛选手一共有十八名,壮壮按照抽签顺序排在了第五号。这个号位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对于壮壮来说却是无所谓的事,他凭的是自己的实力而不是运气。
前四个选手依次进场参加了比赛,比赛得分参差不齐。得分最高的是三号选手,分数为九点八六分;得分最低的是一号选手,分数为九点二七分。这四个选手对壮壮没有构成任何威胁。
壮壮站在了比赛场地中间。他穿了一身苹果绿颜色的太极服,脚穿一双白色太极鞋,看上去非常青春靓丽。这套服装是武术队统一配发的比赛服,象征着所有队员都是一棵武林的小幼苗正在茁壮成长。
这套服装很适合壮壮,因为他是武术队里年龄比较小的,本身就是一棵很小的幼苗,配上这身苹果绿的服装,真像是武林中的一棵小树苗了。
别看壮壮的年龄小,可是他的功夫却是相当的老道,与他的实际年龄很不相符。特别是他的名声在全国武术界可以说是与日俱增,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信息灵敏的人大概都知道恒州市有一个太极功夫相当不错的壮壮。
壮壮名气的形成,有一半是陈老师的名气给他带来的,另一半就是自己打出来的。去年他曾经获得过全国太极拳比赛的太极拳项目和推手项目的两个冠军,使他在业界名声鹊起。再加上他在信德武馆守擂和比武会中的表现,已是名声在外了。这个名声为他参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壮壮倒没把这些当回事,他觉得比赛还是看自己的本事,只要是自己的功夫高强,在比赛中自然就可以战胜对手赢得胜利,而不应该靠那些光环来护着自己。
壮壮在比赛场地上刚刚站好,广播中就就介绍说:“现在站在少年组比赛场地上的是恒州市的栗壮······”刚说出壮壮的名字,看台上就响起了一阵掌声。
广播中继续说:“栗壮是全国著名太极大师的弟子,是全国太极高手,曾经获得过区、市、省和全国的太极拳和推手的冠军,我们期待着在这次大赛中他仍然会有更加突出的表现。”
广播中的介绍是实事求是的,没有不实的成分,也没有虚假的成分,更没有吹捧的成分。就是介绍了一下他的背景。为了避免麻烦,连他师傅的名字都没有说出来。
“壮壮,你开始吧!”一个裁判对壮壮说。
壮壮冲着裁判和评委点点头,然后立正站好静静地待了十几秒钟,调整好呼吸,全身自然放松,接着便做起了起式的动作。
第一式刚做完,周围便响起了掌声。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壮壮的出类拔萃还是让观众看出来了,所以便迎来了掌声。又做了两个式子,掌声又响了起来。就这样每隔两三个式子就会迎来一阵掌声,一直到四十二式全部打完,可以说是掌声不断,尤其是这套拳结束后的掌声就像雷鸣闪电一样爆发了。看来,大家对壮壮的表现还是非常认可的。
紧接着,壮壮又打了一套陈氏七十二式太极拳,掌声依旧连绵不断。到收式时,观众一共鼓掌二十多次。
观众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壮壮的这两套拳打得非常好,真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招招连绵不断,可以说是柔中带着圆润,柔中带着刚烈,柔中带着缠绵,柔中带着劲道,这是非常少见的太极拳。
两套拳打完以后,大家都在关注着大屏幕。很快,屏幕上显示出壮壮的评分:十二点零零分。
哗——掌声又一次爆发了,直冲顶棚。
又一个十二分。今天的观众真是开眼了,一个海花打出了一个十二分,一个壮壮也打出了一个十二分,他们全都跟十二分干上了。这个分数又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分数,又是一个无人可及的分数,又是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分数,而且也是一个让人眼馋的分数。
打出了这个分数,壮壮就不着急了,就等着看别人了。一般来说是不可能有人超越这个分数了,壮壮就等着登上领奖台吧!壮壮很激动,但是也很坦然。他看了看围栏外边的参赛选手,似乎每个人都是一种无奈的表情。
第442章 有点遗憾()
十二分对于所有武者来说都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分数,这可以说是比赛的极限分数。对于一个武者来说,能达到十分满分已经是非常艰难的了。在一场大赛中,最多也就有一个人能达到满分,一般来说是没有人能达到这个分数的。而达到十二分,那是参赛选手连想都不敢想的分数。
海花和壮壮却达到了这个分数。
对于他们俩来说,获得十二分似乎并不是很难,只要认认真真地打一套拳,一般情况下就是十二分的水平。这就是俗话所说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因为他们感觉到了太极拳十二分的标准,意识到了得到十二分的打法,这种感觉和意识很难形容出来,很难把他文字化,所以没法言传身教,所以就无法教别人学会,为获得十二分的人盖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就跟写小说一样,当你出版了一本纸质小说后,你以后的所有文字基本上都达到了出版的水平,每写一本都可以出版。可是在你没有出版小说之前,不管你怎么努力一本本书稿都会被编辑退回来的。这就是说你还没有达到出版的水平,当然这个水平并不是指的文字水平,而是指的能够出版的综合水平。
忽然有一天,编辑说你的小说可以出版了,这个时候你才意识到原来出版小说要达到这么一个水平啊!可是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呢,还是很难形容出来,还是很难教给别人。可是你自己却意识到了只有这么写才能够出版。从此以后,你所写的小说自然都达到了可以出版的水平。
现在的海花和壮壮就是处在这么一个水平,他们自己打太极拳可以达到十二分的水平,可是要让他们教别人却怎么也教不出来。这个教不出来不是说不出来,而是说出来了以后别人按照这个说的做也达不到十二分。这个结果肯定也不是别人笨,而是他们说出来的和自己做出来的有一个转换差,也就是说出来的并不是原原本本地做出来的,而原原本本做出来的是无法原原本本地说出来的,所以别人怎么学也无法达到十二分的水平。
跟他们学习的人要想得到十二分,除了要按他们说的去做以外,还要自己去领悟他们所做的,把他们达到十二分的做法领悟出来,只有这样学才有可能达到十二分。
所以领悟就非常重要了!只会学习而不会领悟的人,只会学到老师所讲的,而学不到老师所做的;只有会领悟的人才能学到老师所做的,并在此基础上领悟到自己的新做法,从而进一步超越老师。
所以,能成事的人不在于聪明不聪明,而在于能不能领悟,只要领悟能力强就一定能成事。聪明的人不一定领悟能力强,不聪明的人也不一定领悟能力差。领悟能力和聪明不是一回事,它是一种琢磨吸收的能力,善于琢磨且善于吸收的人才具备领悟能力。很多成了大事的人为什么并不聪明,就是因为他们只是普通人,只不过具备了很强的领悟能力,所以才成就了大事。
聪明不聪明是天生的,而领悟能力是后天练出来的。只要你养成一个爱琢磨的习惯并且很善于吸收,日久天长你的领悟能力就会不断增强,而且也会在某一个领域成事的。所以,每一个人不要在乎自己是不是从聪明,而要在乎自己有没有领悟能力,如果你想做成点事你就锻炼自己的领悟能力,那早晚是能成事的。
海花和壮壮就具备了这种超强的领悟能力,所以他们的太极拳才能达到十二分的水平。
壮壮又回到了赛场围栏外的座位上,他继续观看着后边选手的比赛。壮壮是第五号,他后边还有十三个人,在这十三个人中有没有能达到或者是超越十二分的人呢?这还是个未知数。
也许是壮壮的成绩刺激了后边的选手,也许是人家本身就具备了这个能力,反正后边的选手一个个都精神起来,似乎都在拼命地打着太极拳,似乎都在拼命地追赶着壮壮的分数。但是这都无计于事,因为他们还没有达到过十二分的水平,还没有感觉到十二分太极拳的标准,还没有意识到十二分的太极拳到底怎么打,所以他们是打不出来十二分的太极拳。
当然,如果他们当中有曾经得到过十二分的人,那么这个时候拿到十二分就没有问题,因为壮壮的成绩还是有一定刺激作用的。
第六号选手出场了,他打得非常认真,也很努力,能明显地看出来他是憋着一股劲的,好像非要跟壮壮拼个你死我活似的。两套拳打下来,最后得分为九点九一分。还不错达到了九点九分以上。
第七号、第八号、第九号选手打得也不错,但是得分都在九点九零分上下,没有明显的进步。看来,九点九零分成为了他们的最大障碍,阻止了他们前进的脚步。
第十号选手精神抖擞地走上了赛场,他的年龄好像不太大,看上去也就十一二岁,还带着一种稚嫩的感觉;个头也不是很高,大概不会超过一米六;身材很瘦溜,完全是少年儿童的身材,所以体重应该不会很重,估计也就有百十来斤。这个人看上去非常普通,没有一点惊人之处。
裁判下达了开始的口令后,十号选手做起了四十二式太极拳起式的动作。壮壮突然感觉眼前一亮,嘿!这个小同学打得还不错嘛!而且不是一般的不错,他瞪起眼睛认真地往下看。
第二式、第三式、第四式、第五式,好嘛!前五个式子打得非常标准,几乎一丝不差。并且在标准中还带着超越的神采,大有直奔十分的可能。壮壮认真地看着他,嗯,这是一个好苗子。
四十二式太极拳打完了,壮壮自言自语地脱口而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