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公主[完结]-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德忠小声问道,“陛下,可还进去?”
  “不了。”宣和帝叹了口气,又看了眼流泪的女儿,琳儿死了,这后宫的女人哪里还有真心会为两个孩子打算的。
  自己也是知道,不管选了谁教导玄玄礼仪女德,那人都会借机讨好自己,并不会真心教导,才一直犹豫,如今怕是不能再犹豫了。
  
  按理说,后宫如今最适合教导萧元敏的应是林贵妃,只是宣和帝不愿,反而选了当初惠懿皇后还在世,留下的郑氏两姐妹,那两姐妹不管文学还是德行上都是极好。
  两人当时不愿入后宫,求到了惠懿皇后面前,惠懿皇后喜其警慧,就禀了宣和帝,留了她们在藏书阁,更是让人称二人为学士。
  要不是最近在思考教导女儿女德的人选,又有李德忠提醒,宣和帝根本想不起这两人,就这样,宣和帝也没马上命她们教导公主,而是叫李德忠暗中查探了这两人入宫后的所作所为,才算满意,又亲自见了一面。
  郑氏两姐妹,姐姐名若拙,妹妹名若瑕,本就感念慧懿皇后大恩,此时得了宣和帝的话,更是满心的愿意,只求宣和帝准许两人梳头做了嬷嬷,终身伺候公主。
  
  宣和帝这下彻底放了心,点头应允了,特赐两姐妹可回家一趟,又赏了不少东西让她们带回去,甚至提了两人的大哥当御前侍卫。
  萧元敏见到两姐妹的时候,已过了十余日,萧元敏刚习完字,宣和帝就带着两姐妹过来了,萧元敏见了宣和帝,赶紧下了椅子行礼。
  宣和帝直接抱起女儿,先让王光鉴起身后,才笑着问道,“玄玄有没有听师傅的话?”
  “有的。”萧元敏脆生生地回答,“师傅夸了玄玄。”
  
  宣和帝看向王光鉴,王光鉴恭声答道,“公主很用功。”说着还奉上了萧元敏做的功课。
  宣和帝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拿着纸看了看,“确实不错。”
  萧元敏得了宣和帝夸奖,眼睛笑得都有些眯了起来,偏偏还要装出小大人的样子,“是师傅教导的好。”
  王光鉴脸上也露出笑容,“臣不敢居功,是公主勤奋好学。”
  萧元敏脸一红,往宣和帝怀里蹭蹭,说道,“父皇,让王师傅也坐下吧。”
  
  宣和帝心中暗自点头,看了王光鉴一眼,“坐下吧。”
  “谢陛下。”
  “父皇,师傅们教导玄玄很辛苦,玄玄想送点东西给师傅们。”萧元敏的声音软软糯糯的,听得人心都软了。
  宣和帝笑着问道,“玄玄想送什么?”
  “送……”萧元敏皱眉思索了一下,“糕点,很好吃。”
  “好。”宣和帝一口应下,“李德忠,还不按公主说的办。”
  “奴才这就去。”
  王光鉴起身行礼道,“谢陛下与公主赏赐。”
  
  “起来吧。”宣和帝说道,“用心教导公主,朕以后自有赏赐。”
  “是。”
  “今日的课可学完了?”宣和帝随手翻了翻萧元敏练的字,问道。
  “已经学完。”
  “嗯。”宣和帝看着满意,“你先回去吧。”
  “是。”
  
  等王光鉴离开了,宣和帝才说道,“玄玄饿不?”
  “饿了。”萧元敏并没有隐瞒,“父皇与玄玄一起去弟弟那儿吃东西吧。”
  “好。”
  萧元敏从宣和帝怀里下来,白嫩的小手拉着宣和帝的大手,一起往外走去。
  这课堂本就设在东宫,离萧玉祚住的地方不远。
  郑氏姐妹被宣和帝留在门口,这时也跟在宣和帝身后,赵嬷嬷见到她们时候,微微一愣,就明白了宣和帝的意思,心中松了口气。
  
  赵嬷嬷是认识郑氏姐妹的,当初她在惠懿皇后身边伺候,还疑惑过为何会帮这一对姐妹,如今看来心中一颤,莫不是那时候慧懿皇后就料到了今日,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安排?
  想到此处,赵嬷嬷竟有些发寒,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惠懿皇后的安排……想到那时候大皇子刚死没多久,慧懿皇后……赵嬷嬷不愿再想,不管怎么说,慧懿皇后总不会害两个孩子。
  
  东宫有小厨房,那厨子是当初慧懿皇后宫中的,做的糕点不甜,正是宣和帝喜欢的口味,所以在东宫,宣和帝也能吃几块。
  萧元敏与弟弟一人吃了两小块后,就不再吃了。
  萧玉祚拉着宣和帝的衣袖,可怜巴巴地说道,“还要……”
  宣和帝笑着摸了摸萧玉祚的肚子,开口道,“肚子的圆了,不能再吃了,你看你姐姐为了你,也都不吃了。”
  萧玉祚鼓着腮帮子想了想,像是很为难,看了看糕点又看了看姐姐,“玺儿不吃,父皇姐姐吃。”
  
  “哈哈,父皇和姐姐都不吃。”宣和帝让宫女把糕点端了下去,揉了揉萧玉祚的头,“玺儿是个好孩子。”
  萧元敏见不得弟弟不开心,拿了小玩意逗他,不一会两人就闹到了一起,宣和帝眼神柔和地看着他们。
  等两人闹完,唐嬷嬷她们就拿了帕子给两人擦汗,整理了一番,弄好后宣和帝才开口道,“玄玄,父皇给你找两个陪你说话的嬷嬷还不好?”
  “玄玄有唐嬷嬷和赵嬷嬷。”萧元敏有些疑惑地说道。
  “多几个照顾玄玄不好吗?”
  萧元敏思索了一下,“那让赵嬷嬷去照顾弟弟好不好?”
  “好。”宣和帝也知道赵嬷嬷当初是惠懿皇后身边的,经验丰富,有她在萧玉祚身边,他也放心。                    


☆、11 第十一章

  宣和帝所说的人正是郑氏姐妹,萧元敏竟还记个大概,虽然叫不出名字可还认得。
  “母后说这两个姐姐很有文采。”萧元敏拉着宣和帝的胳膊,说道。
  宣和帝笑了下,“那以后让她们陪着玄玄好不好?”
  “好。”萧元敏一口应下来。
  
  郑氏姐妹闻言立马跪下,“奴婢郑若拙(郑若瑕)拜见昌平长公主殿下。”
  “起来吧。”萧元敏笑道,“唐嬷嬷你安排两位……”看了看她们的打扮,沉思了一下,“两位嬷嬷住的地方吧。”
  “是。”
  等人下去了,萧玉祚与萧元敏就与宣和帝唧唧喳喳说起话来,时不时把宣和帝逗的捧腹大笑。
  配着两个孩子奶声奶气的声音,一屋子倒是格外温馨。
  
  送走了宣和帝,萧元敏也没有急着去见郑氏两姐妹,“有赵嬷嬷和李嬷嬷在屋里伺候就行了,其她人都出去吧,别扰了我和弟弟休息。”
  “是。”这是当初慧懿皇后在时养成的习惯,那时候若是宣和帝不在,惠懿皇后就会搂着女儿一起午睡,所以伺候的人没任何疑问地退下了。
  李嬷嬷把窗户打开,搬了绣墩坐在门口低头做活计,赵嬷嬷端了羊奶糕点摆放好,萧玉祚哪里还有刚刚那种孩童的娇憨,而是规规矩矩坐着。
  萧元敏拿出书,小声的教他认字,和他讲一些刚刚学到的东西。
  
  其实萧元敏懂得也不多,都是从当初惠懿皇后和如今的师傅那儿听来的,可是也没办法,三个嬷嬷虽也都识字,可也仅仅是识字而已。
  等晚上,萧元敏就让唐嬷嬷领了郑家两姐妹来,“两位女师傅。”她并没有以嬷嬷称呼二人。
  “不敢。”郑氏姐妹跪了下来,并没有因萧元敏年岁小而敷衍她,郑若拙恭声说道,“慧懿皇后对奴婢姐妹有恩,奴婢姐妹无以为报,如今奴婢二人自愿为婢,伺候长公主。”
  萧元敏心中明白,这是她们在效忠,抿了下唇说道,“不知两位如何称呼?”
  郑若拙与郑若瑕磕头道,“请公主赐名。”
  
  萧元敏微微垂眸,“不如姐姐称郑嬷嬷,妹妹称呼小郑嬷嬷可好?”
  “是。”
  萧元敏高兴地拍了拍手,“太好了,赵嬷嬷今天让小厨房多做几道菜给,你们与郑嬷嬷和小郑嬷嬷一起去用些,留半梅伺候就行了。”
  “是。”赵嬷嬷没有推辞,也满脸笑意带着两人下去了。
  郑氏姐妹行礼后,就跟着赵嬷嬷下去了,心中也觉得跟了好主子,公主年岁虽小,却是个清楚的,而且手段也不低。
  不管是公主自己的手段还是别人教的,只要公主是个明白的,她们也不怕糊涂被害,虽然她们为了报答慧懿皇后的恩德,自然会用心教导公主礼仪女德,可是别的……两人可丝毫不会沾。
  这也是当初两人回家,祖父所教导的。两人对视一眼,其他事情只等以后再看看。
  
  郑氏姐妹会愿终身不嫁做了嬷嬷,除了报答慧懿皇后外,还有几分为以后打算在里面,也算是舍了自身,为了郑氏一族牺牲了。
  先不说别的,郑氏姐妹此举就让郑家女得了好名声,虽然以前也不愁嫁,可是如今求娶的名门望族之人更多。
  而且宣和帝也会提拔郑氏一族一二。
  在往远点说,等太子登基,那么郑氏一族怕是能更上一步,就算太子……他们郑家也不怕,那时候新皇登基,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不敢难为了长公主。
  
  萧元敏没有一上来就给郑氏两姐妹下马威,是因为那是慧懿皇后当初救的人,那样做反而让人寒了心,给人以多疑的感觉,那么其他受了慧懿皇后恩德的人,会不会就不敢帮她了。
  而郑氏姐妹会觉得萧元敏是个清楚的,不仅有这些原因,也有见了并没有马上让她们接手伺候以示亲近,反而摆了酒席,让几个嬷嬷一起吃饭,给她们相互了解的机会。
  更是告诉唐嬷嬷她们,郑氏姐妹以后是自己人,不许提防了。
  
  怕是这几日公主都不会让她们二人伺候,反而会让赵嬷嬷带着她们熟悉东宫内务,做一些迎来送往的事情,让她们有机会了解其他宫的人。
  这都是为了以后做准备,如此郑氏姐妹才会思考,公主值不值得她们付出生命来保护。
  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对于她们这些宫女同样适用。
  
  用了饭,除了唐嬷嬷和李嬷嬷去公主与太子身边守夜,其她人都回屋休息了。
  赵嬷嬷躺在床上,翻了几次身都没有睡着,想着郑氏姐妹的事情。
  慧懿皇后真的能料到这么远的身后事吗?
  赵嬷嬷可以算是最了解慧懿皇后的人,当初她就是从姚家出来的,陪着慧懿皇后一步步走出来,那些事情的算计上,虽比不过慧懿皇后,可是也比旁人强上许多,太子与公主能安然无事活到现在,赵嬷嬷的功劳不可谓不大。
  就是因为了解慧懿皇后,赵嬷嬷才越发觉得惠懿皇后恐怖,当初大皇子死,并没有查到下手之人,宣和帝虽发作了不少人,但是凶手在不在里面,就没人知道了。
  慧懿皇后绝不会甘心,毕竟死的不仅是大皇子,更伤了慧懿皇后的身子,不过诡异之处就是在慧懿皇后刚生产完,清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阻止了宣和帝。
  
  甚至在后来也没大动作,当时赵嬷嬷只觉得慧懿皇后是为了小儿子,可是如今看来……怕是还有后手。
  
  郑氏姐妹,会不会当初慧懿皇后心知自己活不久了,才留下的,要不怎么她怎么会插手这种事情。
  又翻了个身,赵嬷嬷把被子拉到下巴处,不说别的,只说宣和帝的心思,怕是没有人比慧懿皇后猜的更准了。
  宣和帝心中对慧懿皇后是有感情的,感情中有夹杂着愧疚,特别是她死时宣和帝下的保证,所以对这两个孩子更是上心,那么绝不可能让那些满是自己心思的女人教导长公主,从而接近太子。
  如此,教导长公主礼仪和女德的事情肯定不会落在后宫嫔妃身上,可是皇太后也有自己的打算,如此算来,只能寻宫中的嬷嬷或者女学士了。
  嬷嬷到底见识有限,宣和帝看重长公主,自然想给长公主选个好的,郑氏姐妹是最适合的人选。
  
  她们本身学识就不差,品性也好,慧懿皇后又对她们有恩,几点下来,只要宣和帝知道她们,就肯定会选她们。
  赵嬷嬷不敢肯定的是,宣和帝是自己想起这两姐妹的,还是有人提醒。
  要是有人提醒……那么能提醒宣和帝的也只有李德忠了,可李德忠为什么要帮这个忙。
  赵嬷嬷坐起身子,只觉得越想越糊涂,不禁叹了口气,反正惠懿皇后不会害……不对,赵嬷嬷猛地睁大了眼睛,惊出了一身冷汗。
  
  太子出痘这事,里面的蹊跷甚多,虽不敢说东宫里的人都是忠心不二的,起码能近太子和公主身的人都是信得过的。
  那么那些东西是怎么过来的,不仅他们丝毫查不出来,就连宣和帝也查不出线索,从这看来,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弄得如此完善。
  赵嬷嬷仓皇下地,直接到桌前倒了杯凉茶水……
  “嬷嬷,可有事情?”外边伺候的丫环听到动静,出声问道。
  “无事。”赵嬷嬷灌了一杯凉茶才觉得好些,“你睡吧。”
  “是。”
  
  赵嬷嬷躺回床上,许久才平静下来,若真是惠懿皇后做的,只要太子与公主挺过去,那就是百利而无一害。
  但是前提是太子与公主挺过来了,众所周知,出痘的能活过来的很少。
  赵嬷嬷闭了眼睛,静了静心,这事……慧懿皇后做的出来,这算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以后宣和帝会对这两个孩子的安全更看重。
  不仅如此,出了这个事,宫中人人自危,又看宣和帝这么看重两个孩子,以后谁要出手,定会仔细考虑一番。
  最重要的是,慧懿皇后此举不着痕迹的调拨了宣和帝和皇太后的关系,这后宫以后绝不会再出现一人独大的局面。
  还加大了太子的分量,更使得所有人绝了这个阴谋,要知道出痘的人年岁越小越容易活下去。
  要是死了……慧懿皇后怕是……因为大皇子的事情发了狠,要是太子和公主没有挺过,宫中可不是死了这么一点人能安稳的,按照慧懿皇后的心思,这后宫的女人可能没有几个能活下去。
  甚至其他的皇子公主也会因为此事牵连,但是慧懿皇后是怎么安排的,赵嬷嬷根本想不出来。
  
  只是如此想来,公主有些太过无辜了,公主只是一个女孩,就算宣和帝再宠着,也是无碍的,那些人就算眼红也不会去动公主。
  而且……想个大不敬的,太子登不了位,肯定会死,可是公主不会,不管谁登基都不会去动嫡长公主,反而会荣华富贵供着,这样既显示了亲情,也显示了大度和对宣和帝及他元后的尊重。                    


☆、12 第十二章

  可是赵嬷嬷虽不知慧懿皇后到底和公主说了什么,可是看公主如今的模样,一心护着弟弟,让弟弟藏拙,而自己挡在风口浪尖,就能想出,惠懿皇后说的话对公主的影响。
  他们是姐弟,姐姐是该保护弟弟,可是……不知因为这段时日陪在公主身边久了,还是看到公主得病反而轻松起来的表情,赵嬷嬷只觉得心疼,公主也只是个孩子啊。
  
  一年很快过去了,男女七岁不同席,萧元敏如今虚算起来已经六岁了,不用别人提醒,宣和帝已经开始选给女儿住的地方了。
  离宣和帝最近的两个宫殿,一个是东宫一个是清宁宫,清宁宫自从慧懿皇后死后,就一直空着,而东宫历来都是太子住的,当初让萧元敏和萧玉祚一起住在东宫,还惹了不少人闲话,就连皇太后都反对,那时候还是宣和帝觉得慧懿皇后刚死,这些人就欺负儿女,发了一顿脾气,才没人敢说话。
  “把甘露殿改名……凤阳阁,赐昌平长公主居住,把凝云殿改名皇子所,二皇子萧成轩与四皇子萧成德迁居此处,二公主萧清容迁居公主馆。”宣和帝思索了一下吩咐道。
  
  上朝的时候,宣和帝忽然开口道,“太子萧玉祚与昌平长公主萧元敏为元后嫡出,生而尊贵,自古嫡庶有别,二皇子萧成轩与四皇子萧成德虽年长,却不及太子萧玉祚,故而以后不论年岁,所有皇子需向元后嫡出太子萧玉祚行礼。”
  此话一出,朝堂上的人虽有些惊讶,几个人对视了一眼都没有吭声,这样也好,从小确立太子的威信。
  “自本朝开始,除元后嫡出公主封号两字,其余公主嫁前赐单字封号,以示嫡出公主尊贵。”宣和帝面色平静,他说出这些并不是让朝臣们商量,而是一种通知,“所有皇子四岁后搬至皇子所,统一启蒙。”
  朝堂上的人连小声议论都不敢了,宣和帝很满意这样的效果,现在可不是当初他刚登基那会了,“公主七岁搬至公主馆,启蒙。”
  
  “太子与嫡出公主不在此例。”宣和帝说的很慢,“朕会另选老师教导。”
  “皇上英明。”
  退朝后没多久,后宫嫔妃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淑妃抱着自己的儿子哭了起来,“是母妃没用……”明明都是陛下的儿子,为何要分出这么个三六九等,想到自己儿子以后要比他还小的太子行礼,淑妃的心都揪着疼。
  淑妃现在满心的不甘,都忘记了宣和帝命所有皇子四岁就要搬出去这点,而且萧成德如今恰巧四岁。
  容嫔知道消息就叹了口气,儿子年岁不小了,搬到皇子所虽有些不舍,却没有那么担心,“冬梅,帮着轩儿收拾东西。”
  “是。”
  
  萧成轩等人出去了才笑道,“母亲不要担心,儿子每日早上都会来给母亲问安的。”
  容嫔露出笑容,“嗯。”猛地想到宣和帝的话,又吩咐道,“太子虽年幼是你弟弟,但是他是元后嫡出,又是太子,你以后一定要尊重太子知道吗?”
  “儿子明白。”萧成轩根本没有登基的可能,容嫔虽然因为生了萧成轩被封了嫔位,可是她身份很低,要不是当初慧懿皇后怜悯,她甚至不可能养自己的孩子。
  萧成轩自然明白这些,他现在就想等着成年了出宫建府,再等十几年,把母亲接出去荣养,其他事情只要不算计到他和母亲头上,他是不会去管的。
  那对姐弟……享受多大的尊贵就要付出多少的代价,当初宣和帝因为慧懿皇后丧,说一年不入后宫,如今一年之期已过……怕是有太平不起来了。
  想到这里,萧成轩有些担忧地看了眼容嫔,他是了解母亲的,正是因为了解才担忧,就怕有人骗了母亲去做那惹父皇生气的事情。
  可是看看带人仔细收拾东西的容嫔,萧成轩叹了口气,只能自己辛苦点,多照看着点了。
  
  宣和帝心知一年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